有些世界上的事情,你不要看得太清,看清了,你的心会痛的;有些事情,你不要看得太懂,你看得太懂了,会伤自己的感情。
所以要放下,就是说人生要难得糊涂。有时候你看清人生,那是一种虚幻,那是不实在的,会随着时间而流逝的。
就算你拥有了,也会没有;你没有了,会再拥有。那是一种说懂不懂、说清不清的人生观念。人生有时候看不惯的东西太多,当你看清了、看懂了,就是自己给自己找到了伤心的钥匙,你打开了自己伤心的心门,每天就会在这个房屋里痛苦忧伤,不能解脱。
所以,凡事不要去找自己的悲伤来过日子。烦恼由心起,你不烦哪来的恼怒?凡境皆心造,很多人非常不开心,今天到这个地方,看到这个位子,看到这个人,一切境界都是心中所造,如果你驾驭不了自己的命运,你就会被命运支配;你今天能够控制好自己的命运,命运就被你驾驭着走;如果你今天驾驭不了你的命运,命运就来支配你、指导你,让你痛苦、让你悲伤。

与人方便 自己方便
人生苦短,要珍惜。得人身非常不容易,失人身很容易。所以得人身,多积一点功德、多做一点好事,至少希望来生不会把人身丢掉,这是最低限度要做的。
做人最重要的不跟任何人结冤仇。古人讲得好,冤仇很容易结,不小心就结了,化解很难,有人好多世都化解不掉,要怨恨。要小心谨慎,不结冤仇,他结冤仇他的事情,你不会干扰进去。如果你自己有稍微怨恨的这个念头,那就很麻烦,很小的怨恨念头,感来的果报是长期的苦难,非常不值得。最好是一生都不跟人结冤仇,念佛求生净土。
一个人能保持一生不跟人结冤仇,来生好多世都没有冤亲债主,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帆风顺,帮助你的朋友很多。读古书,学做人。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人与人往来,非常容易跟人结怨。结怨,没有福报,来生到哪里?六道轮回,六道轮回肯定搞三恶道。
佛法是好,不容易遇到,遇到真正的善知识,稀有难逢;不是真正善知识,起不了很大的作用,也就是无始劫以来的业障,造的业化解不掉。那个业感召来的果报,就是这一生所受的。所以我们在受人苦、受人气的时候要反省,这是果报。对我来的,是我过去我们有不善的果报,这一生能化解,太好了!化解,来生没有了;如果不能化解,这一生、来生、后生还会有报复,愈是往后,报复愈严重、愈残酷。所以要觉悟得快、回头得快,这个就对了。
人在这个世间,能活过七十岁的人不多。想想看,七十岁就走了,还要结怨,那大错特错!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觉悟到,年岁差不多到七十,觉悟到了,尽一切力量帮助别人,化解怨结,那是在佛法里头得利益了,他学了真管用。如果斤斤计较,一点小事也不肯饶人,这个人很可怜,这一世不管怎么样耀武扬威,来生后世很可怜,不能不知道!
学佛要搞真的,不能搞假的,假学佛没用处。真学佛,戒定慧三学,大家晓得。晓得怎么样?没去做,没有办,所以到这一生,怨不能化解。能够这一生遇到,化解一些,那就很不错了;不能化解,还要留到来世。

《念佛金言录》第五课:正劝进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同学们好。
(四)正劝进念佛

下面第四,正劝进念佛。

前面说了那么多,目的都是为这个服务的,所以加了一个“正”字。

所谓“劝进念佛”,当然不是念普通的法、报、化三身,而是念弥陀的别意超世弘愿名号。

明念无始终、念念往生义

这两句的意思,我可能也不能准确理解,只是把我理解的意思跟大家分享。

所谓“念无始终、念念往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般人都认为,“我是初机学佛,念佛没什么功效,我的功力不够。我慢慢念佛,从开始念到最后,不断积累,等我成为老修行了,比如三年、十年、三十年之后,最终才达成往生”,这种情形就是“念有始终”。

其实不是这样的,一念南无阿弥陀佛当下圆满,接下来的声声念念都是这一句的自然流现,每一念都具足往生的功能,这种情形叫作“念无始终”。

14从初一念之外,虽无最后十念,
以累念为始,以念尽为终。

这是说明,我们念佛就是毕命为期,并没有终点。当然,开始是有的,“我这是第一念,我现在开始念佛了”,这就是第一念。至于什么时候到最终呢?除非死了,念尽了,那才是终点。

所以,开始的最初一念是有的,“我开始信佛念佛了”;至于什么时候是最后十念,不清楚,不知道。就像我们点灯,初一念点亮之后,念念光明相续;初一念念佛发起,一念永念,后面所有念都是由第一念相续而来的。

因为这句名号本身超越数量的概念。我们念佛的时候往往会说“我念了多少声,我相续念了多少天”,但是不管从时间上怎么算,不管凡夫怎么计数字,它的法体就是这句名号,念千万声还是从这句名号里流现出来的。

所以,作为法体的名号本身超越数量,超越时间,它的作用功能使得我们往生,它的作用功能也显示在我们口业的声声称念上。

就像一个人吞下一颗妙香丸,这颗妙香丸只要吞下去,他呼出来每一口气都是非常香的。每一口气之所以是香的,原因在哪里?因为他内在有妙香丸。

我们信心一念,领纳名号功德,阿弥陀佛无量劫成就的功德妙香名号就在我们心中,所以我们声声称念,念出“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都是妙香飘洒而出。

所以,往生不在于一声一声地称念,是名号本身的法体决定我们往生,在我们凡夫这边的表现就是声声称念。往生根本不是我们称念的功夫怎么样,只要里边有妙香丸,不管从什么样的孔里出来,它都是香的,不管是方孔还是圆孔。

所以,我们一般认为的念佛要强调功夫,要断妄想,可以讲真的是头上安头,属于画蛇添足,毫无必要,甚至有害无益。因为它让我们离开了名号法体本身,离开了阿弥陀佛的救度,在自己无常妄念生灭的心中另外找一种感觉,这是非因计因。所以,经文的内涵,祖师在这里的开示,都是让我们直接归入阿弥陀佛的救度。

明机法不二、能所一体义

这也是说名号本身的功能和作用。

15念尽之后,虽无始终,
佛与众生一体故,名南无阿弥陀佛。

从名号本身来说,虽然是无所为始、无所为终的,但是它显现救度众生的时候,却有机法不二、能所一体的作用。“机”是指众生,“法”是指名号。我们念佛愿往生,归命阿弥陀佛,乘佛愿力,这叫机法一体、机法不二。

造罪凡夫仰仗救度的法——名号,这叫能所一体。“能”是指能称念的人,能乘佛愿力的众生;“所”是所称念的名号,所乘的法体。

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之所以是别愿超世名号,它和诸佛三身救度众生的功能之所以不一样,就因为它是机法不二、能所一体。凡夫众生归命、口称,就跟佛成为一体了,当然就能获得救度。

如果不是别愿成就的名号,不是酬因报身弥陀如来,我们称其他佛的名号没有用,因为其他佛是“理智冥合之佛”。可是,酬因报身成就的名号,我们称念的当下就机法一体、机法不二,所以它才展现出救度众生不可思议的力量。如果佛是佛、我是我,机和法成为两块,就没办法让我们得到救度。

像通途法门说得再好,但是法是法,你还是你,和你没关系;说开悟也是别人开悟,跟你有什么关系?“说食不能饱,数宝不济贫”。你再怎样说,什么“法界缘起、证悟空性、般若波罗蜜”,都跟你没关系,因为机是机、法是法,是两片。我们口称南无阿弥陀佛,机法成为一体,佛与众生成为一体。

这个法能救度我们,这尊佛能救度我们,必然要我们跟他成为一体。如果说一切万法本不生灭,一切万法本来就是真如境,本来寂灭,但是法是法、你是你,你还是妄念的存在,这样就不能救度你。

明一心专念
16应早抛万事,一心凭弥陀,
称南无阿弥陀佛,息绝是念之际限。

阿弥陀佛有这样不可思议的他力救度妙用,我们都是被十方三世一切法、报、化三身佛所遗漏、抛弃的众生,得遇这样殊胜的本愿和阿弥陀佛的名号,应该怎样呢?一切事都放下,一心仰凭阿弥陀佛。

这里的“抛万事”,一个是事相上的,一个是心态上的。事相上的,就是“我什么事都不干了,我出家了,我专门修行了”。但是,有的人有这个条件,有的人没有这个条件。所以,更重要的还是心上的。如果你一边口中念佛,心里还在想“我造了这么多罪,怎么能往生?”还在论善论恶;或者说“我念佛妄想这么多,怎么能往生?”又在论净论秽;“我虽然念佛,但是不懂大乘经典,不会诵经,怎么能往生?”把这些杂七杂八、啰里啰嗦的观念全部抛掉,这些事不要挂在心头,这才是更根本彻底的“早抛万事,一心凭弥陀”。

什么叫“一心凭弥陀”?你一边念佛,说一心靠倒阿弥陀佛了,然后却问这些跟往生根本没关系的问题,“我有妄念怎么办?我还没吃素怎么办?我不会读诵经典怎么办?”抱了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你烦不烦?这容易让你摔跤。

比如我们坐飞机,如果飞机有危险,在跑道上成功降落之后紧急疏散旅客,要交代什么?“什么行李都别拿,直接下飞机”。什么高跟鞋掉了,掉了就掉了,这种状态就叫“早抛万事”。什么善恶、净秽、迷悟、智愚,这些啰里啰嗦的东西都是我们的行李,现在来不及了,不要带这些东西,直接就出去。带这些东西就有牵挂,拖拖拉拉的,要么把自己绊倒,要么把后面的人挡住了。

现在很多人就是这样,自己带着行李,自己绊倒之后,别人也过不来。有人说“像我出家这么多年,修行这么多年,我念佛都有妄想,都往生不了,你能行吗?”好了,你自己绊倒了,后面的人也被你绊倒了。

比如房子着火了,从里面把人救出来,还要折回头去拿存折吗?还会说里面有一个舍不得的古董要去拿吗?

我们很多人,阿弥陀佛来三界火宅救度他,结果他跑到门口之后又回去了,“我修了《楞严咒》的功德,我不能忘了,我得回去拿,把那个功德拿出来”。说不定回去之后,就被杂行杂修的烟雾给呛了。

当然,这个比喻未必恰当,因为《楞严咒》这些大乘经咒的功德都在这句名号之内,根本没有遗漏在外,也根本没有遗落在房间里。我们本身就得到了摩尼宝珠,只要我们出来就够了。只是我们自己把名号的功德局限化了,认为名号功德之外还有别的善事功德,“我舍不得丢掉,我再进去拿一下”,这就错了。

所以,在“二河白道喻”里,阿弥陀佛在对面很着急地呼唤“汝一心正念来”。这就像消防员说“你出来就行了,什么东西都不用带”。所谓“早抛万事,一心凭弥陀”,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其他的都不考虑,“无疑无虑”,只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毕命为期称南无阿弥陀佛。

“息绝是念之际限”,念到什么时候为止?念到一口气不来。这也叫无间心、无后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音乐节那么全员燥热的环境下,麦香浓郁带着淡淡花果香的青岛白啤真的是让人心中涌现出一股凉爽的好搭档,微醺间与众人一起摇摆,抛开世间烦恼,沉浸在音乐和美景中,当然
  • 我不想再去打扰触不可及的你,我以为能把你忘记,可明月依旧,恋你也依旧。 那年我主动跟你道别,我知道你对我的诱惑,也忍着不再去联系你。
  • 刚接到索兰这个角色的时候,作为演员我很兴奋,索兰反差性很大,在姐姐缇兰面前是一个人畜无害,思念姐姐的乖弟弟;但是在施大人、汤将军、昶王面前,又是一个充满心机,玩
  • 尋晚都計畫好嗮今日我去醫院頂早班換爹地返嚟休息,姑姐再中午過來送lunch然後十一點幾就瞓咗今早闹鐘⏰仲未響就被電話☎叫醒原來係姑姐打來,要我送口罩下樓返嚟後惗
  • 白捡个俏才郎倒也是好的,只是……他不会说话。”后来重逢的时候27岁的褚宜很困扰地问李雾山:“你天天追着我上进,不会是喜欢我吧?
  • 所以无论是修行之路,亦或称人生旅途,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无我回到本心本性,滴水入海心归正本清源,然后,以此心在红尘,才能以出世的智慧做入世的事情,做如如不动的清
  • 这里是我们浪漫乌托邦~那就让我们一起守护全世界最好的乐乐吧#盐城爆料# 【盐城城东中船翠湖名邸新小区交房问题多,业主盼着早点解决】网友投稿:你好。#盐城爆料#
  • 《莺歌儿》36 前文 ——♡ 《莺歌儿》36 莺歌儿是在第二天夜里醒的,迷迷糊糊睁了眼,借着屋里昏黄的光发了好一会愣
  • 【木铎金钟】文武兼备 . 木性金情 . 子午正。 简单、单纯、一根筋、横冲直撞的[憧憬][憧憬]独苗苗, 千辛万苦,最终都能成为卓越的引领者。 “纯粹的人,组
  • p1:我爸硬是要把我拖去打bingbong,一路还给我明示父亲节[doge]p2:有些快乐就是需要高价的‍自己摘的钱可以在外面多买十几斤p3:浪漫就是在路上,在
  • 文 | 北叔 · 语音主播 |@Y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场戏剧:有笑声,也有泪水。 还有人说,人生就像一次旅行:有坦途,也有曲折。 旅行也好,戏剧也罢。 不管哪个
  • 。。
  • #肖战品味海南美食#我记得海南的粽子特别大个,一个就可以当一顿饭了[坏笑]文昌鸡的蘸料很特别,酸酸辣辣的,特别喜欢椰奶清补凉,后来去北海的时候都专门点了清补凉。
  • 走在光滑的冰面上容易摔倒[哆啦A梦美味]是因为上面没有坎坷 有些人脸上有太多的笑容 [开学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太多的泪水⊙0⊙船停泊在港湾里最安全[炸鸡啤酒]但
  • 书斋有得《一》读卷凝神,可明事理可修身,非求富贵;以文会友,常诉情怀常遣兴,俱是真诚。离开了其他读者而只写给自己看固然是一种很好的自我修炼,却不能收获文学作品极
  • 经过他的巧手,面团变成了神态各异的门神、神采飞扬的二郎神,还有古代神话中的四大天王……这些色彩鲜艳、造型灵动的人物仿佛“复活”了一般,把人引入历史神话故事当中。
  • #重庆生活# #大艺术家# 斯拉夫史诗的吟唱者—慕夏,他笔下的招贴画有着流畅的轮廓线和繁复唯美的装饰,画中的女性形象甜美玲珑,如诗般优雅。#天津# #最美的你#
  • 这把壶弧度大,宜书宜画,显现了简朴大方的气度,是件“智欲其圆、行欲其方、刚柔兼施如有喜欢的朋友可加本人微信q13706151231详谈联系电话137061512
  • 因为是家庭用车,所以我对功能、空间、动力都是有要求的,于是没能免俗的将哈弗H6作为备选项,并告诉了媳妇。在这里,只能替哈弗H6感到惋惜,真的不是你不够好看,只怪
  • 喝了你酿的爱情的酒,我愿意沉zui而不愿醒有你既安好,浅笑明媚世界,喜欢你,不言而的欢喜为你摘星星,给你挂月亮,上天给我的任务,就是待你温柔꒒ꂦᐯꍟ.ꌩꂦꀎ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