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与道家修证的关系!

茫茫世界,芸芸众生,所有文化的初衷与最终目的都不过是为了究竟生命的本来面目,一探宇宙万物的本源。这个究竟于道家来说,干干脆脆,便是一个“道”字。

自太上设教以来,历朝历代为阐释“道”而出现的经典数不胜数,这其中就包括被誉为“古今第一善书”的《太上感应篇》。

古语有云: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则应。任何一个文化现象的背后都有着无数的因缘,所以我们看待一本经典的时候,也需要考量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北宋末年,正是面临国破家亡,社会动荡的时期。

我们中国的历史每逢乱世,一定也是英雄豪杰、圣贤智者辈出的时期,《太上感应篇》也是在这个时期出现。后世儒释道三家皆推崇此经,宋理宗曾在卷首提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颂词,历朝为其作序、作注者数不胜数,其伟大价值可以概见。

为何《太上感应篇》早不出晚不出,偏偏这个时候出现呢?很简单嘛,进者退之,退者进之!正因为社会道德的退步与缺失,才会有唤起人性善的一面的经文出现。这个道理就好比当下我们强烈呼吁传统文化的复兴,背后的道理自然是因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现在由于出版、网络行业的发达,经典早已广为流传,《道藏》、《佛藏》、《儒藏》等等这些大部头,过去庙里、图书馆里都很少的,现在不但都有,而且只要你想看,一台接上网络的电脑,甚至一部手机都可以做到。经书古籍的流传本来是件好事,可恰恰是由于珍本的泛滥,后世学人很容易心浮气躁、好高骛远。经书一流传开,随意就可以翻阅到,你问某某书看过没呀,看过呀。可是经书的内容信的过么?平日生活起居,行住坐卧,做的到么?

如此长久下去,理论越来越熟悉,信心的坚固越来越不稳,那这个“看过”就是个大问题!不由又想起古人的殷切叮咛: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这句话当然是对经书流传开,尤其是秘本丹经流传开后果的反思,也是对年轻一辈学人态度的不满,对比早晚功课中所言“信受奉行”四字,要虚心反省自己能真实做到几字。

我们再看历代儒释道三家都对《太上感应篇》评价甚高,道家不必说,“太上”二字便是最好的说明;佛家历代有很多法师阐述、介绍此经;儒家更是认为此经中大部分的日常行为规范,劝善积德内容完全符合儒家自我身心修养的原则。也是因此,很多出世的修行人,好比道家、佛家的,很容易看不起儒家的理论,总以为仙佛比圣人高一等嘛。

以至于将《太上感应篇》匆匆读过,就搁置一边,对于其中的道理并没有契入,甚至把先贤的警告丢之脑后: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

其实佛道两家都有律宗一脉,《太上感应篇》的内容完全就是入世的律宗呀。哪怕撇开宗派,也没有哪一个实修文化不讲约束,有约束就是有所守,有所敬畏。戒律其实很难讲,因为严苛、细致,当我扪心自问时,深感自己也做得远远不够。但是遍观所有戒律的原则,不外乎八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们道家喜欢讲清净,什么样才能叫“清净”?一点罪业没有,一点脏的东西也没有,为善去恶,整个人升华到纯善、至善的境界。

所以我们再回转来看,所有修养学问的核心几乎也都绕不开为善去恶的原则,正统宗教的修炼就是尽量要把你人性中至善的一面发扬光大,恶的一面消磨殆尽。譬如我们讲修行,是实际的、平实的。

假如身心的修证不能统一,只是理论上知道,实际生活并无任何转变,只是嘴上讲讲我悟了、我懂了,不过是骗人骗己而已。修行是要身心气质的完全转化,理入、行入!不但见解上知道,做事上一定要行到。行门是最难的,修行修行,一个“行”字就代表了内在心里的行为和外在身体的行为,也就是心行和身行。

《太上感应篇》不单是要你身行上做到善,更是要你长久之后连带心行一起净化,身心内外处处一切合乎道。

倘若站在文化的立场上,不以狭隘的宗教观念来分别,唐朝的李翱参访药山禅师时听到的开示也是一样的道理,药膳禅师叮嘱他回去后: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太上感应篇》的内容毫无疑问就是“深深海底行”,假使没有做到“深深海底行”呢?那就像后世宋朝宰相张商英对李翱的批评,因为李翱自认为参访药山禅师后自己悟了,但是张商英结合李翱的人物生平,写了两句诗给他:云在青天水在瓶,两眼随指落深坑。溪花不耐风霜苦,说甚深深海底行。

其实好好研究历代成道的祖师传记就可以知晓,如何成就的快,同做人的道理一样:一上来就是要做顶天立地,一等一的大丈夫,气象万千,大气磅礴。没有大的行愿,个人理上的见解不会圆满,实修的功夫也不会长足的进步。甚至说严重的,连对于道的基本信仰都无法坚固,很多人为什么闻道后一点都信不过呀?说白了,先前的善根不够,没有那个根器,再加上恶业太多,各种烦恼妄想障碍着他,生不起大智慧。

这该怎么解决呢?别一开始就想什么内丹、打坐了,老老实实先从行为上做起,把身心的行为都转过来,依照《太上感应篇》的内容,身口意不再犯错,也就是儒家颜回说的“不二过”。把从前欠的账还清了,才能开发出自己的善根,智慧的光明才会一点点迸发出来。

修道修道,道在哪里?古人早说了:挑水担柴无非道,行住坐卧皆为禅。道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一切现成,为人处世,样样都可以合乎道。凡事尽量以别人的利益为紧要,自然而然,坦然而住。遇到事更是要提起便提起,要放下便放下,健康轻松,雍容大度,把幸福快乐尽可能的带到人间的每一个角落。也唯有这条路才能培养福德,开发智慧,成就道业。

当今的世界唯科技、金钱马首是瞻,可是人格的养成,个人的修养,乃至为人处世的学问都不是科学和金钱所能涵盖的。越是在这样高速发展,面临诸多诱惑的社会环境中,越要做个清醒的人,可是难不难?

严格要求自己,一定是很难的。可以讲做人要学坏、要堕落很容易,但是好的言行举止要培养成功非常难,正所谓:恶业易就,善果难成。时代的担子就在我们每个人肩膀上,我们不应去期盼世界突然出一个祖师级的人物,而是要自己努力,自己承担,立志去做社会人心的中流砥柱。

本文作者:姚上砚 雲臥三更仙夢醒 https://t.cn/Rcdt451

B2274 B2273《主角》作者: 陈彦 / 陈彦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年: 2018-1 页数: 1326
从装台开始看陈彦的小说,《主角》是第十届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今天上午刚看完主角,用了4天时间。这部小说分了三部分,上部是写忆秦娥如何走向秦腔皇后成为台柱子的。手法完全向本武侠小说,笨笨的主人公默默苦练,做了伙头,在大院里隐姓埋名的高人及世外高人的指点下学下了独门武功,一战成名。有了武侠小说的精气神自然就好看了。之后波折的命运的锤炼让人不断的成长。唯一让人遗憾的是忆秦娥的第二任丈夫,虽然形貌完全与刘红兵不同,但其实是一样的人物形象,人物塑造上比刘红兵弱了很多。不得不说忆秦娥这个人物塑造的非常的美,让读者动心动情。个人喜爱度上略低于装台,可能是先看了装台的缘故。
忆秦娥、胡三元、楚嘉禾、刘红兵、秦八娃、石怀玉
内容简介 · · · · · ·
《主角》是一部动人心魄的命运之书。作者以扎实细腻的笔触,尽态极妍地叙述了秦腔名伶忆秦娥近半个世纪人生的兴衰际遇、起废沉浮,及其与秦腔及大历史的起起落落之间的复杂关联。其间各色人等于转型时代的命运遭际无不穷形尽相、跃然纸上,既发人深省,亦教人叹惋。丰富复杂的故事情节,鲜活生动的人物群像,方言口语的巧妙运用,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熟稔和叙事的精准与老道。在诗与戏、虚与实、事与情、喧扰与寂寞、欢乐与痛苦、尖锐与幽默、世俗与崇高的参差错落中,熔铸照亮吾土吾民文化精神和生命境界的“大说”。作者上承中国古典文学及思想流脉,于人世的大热闹之中,写出了千秋万岁的大静。而经由对一个人的遭遇的悉心书写,让更多人的命运涌现在他的笔下。忆秦娥五十余年的人生经历及其心灵史,也成为古典思想应世之道的现代可能的重要参照:即便内忧外患、身心俱疲,偶或有出尘之思,但对人世的责任担当仍使她不曾选择佛禅的意趣或道门的任性逍遥,而是在儒家式的奋进中觅得精神的终极依托。作者笔下的世界,不乏人世的苍凉及悲苦之音,却在其间升腾出永在的希望和精进的力量。小说遂成浩浩乎生命气象的人间大音。

【好好读书】《亦诗亦剑亦飘零:唐诗绝响》,花底淤青著。花底淤青,95后新锐作家,风起中文网签约作家。已出版《安得与君相诀绝》《愿年轻的你,爱得热泪盈眶》。《亦诗 亦剑 亦飘零:唐诗绝响》是一本关于唐代诗人的风情长卷。40位唐代诗人,按照4时期,每一时期10位诗人的编排方式,从诗词出发,以真实历史事件和诗人生平经历为线索,将相关的典故穿插其中,呈现诗人的个人精神和生平故事。本书的特色在于,将诗作与所感、所悟、所行,与朋友的交谈探讨、对世事典故的评说等紧密结合,还原真实可感的诗人人生,涵盖修身处世、待人接物等多方面内容,以微小观大智,于谐趣见真知。诗、画、文融为一体,拾尽历史长河里的明珠,荟萃文化、政治、生活、艺术……一本书,读懂中国唐诗历史,从一个诗人身上,看到自己的人生,彰显中华诗人的大视野,大思维,大格局,大智慧。。。[[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 [心]#阳光信用# 这个世界过于复杂,有很多人都为了生活而奔波着,有太多无可奈何的事情,但我们也永远都不应该为了利益而丢掉善良
  • 妈妈说这是事事顺意的标志 是个好兆头,现在就差我临门一脚咯~ 高考前四天拿到准考证以后 就不去学校啦~和二中说拜拜噜~最后看了一眼陪我奋战一年的“万恶”科技楼
  • 第二次,就是这次我说要一个人物的,那个美工整了两个,[裂开]算了,看她这么可爱的份上[哇]和她聊天挺愉快的,我都想赶紧把书完结,再开一本去找她,哈哈。但是很多时
  • ………………………………………………………………………在梦里也睡了一觉,到了第二天,发现我爸爸已经微信轰炸了,他一天都没有找见我,我立马弹射醒来,给他发了位置,
  • 这些礼物公司明明可以不用准备,老板钠钠可以不用为我们创造那么多惊喜,因为在石上生活,我们光是每个月到手的利润都已经一次又一次地超出期待了,就算什么都不再给我们,
  • 语言简单直接,没有拐弯抹角,而且直击事情本质,尤其是关于生命,可能也是因为作为医生见过太多生离死别的大场面,所以观点很干脆,让我总能很感慨和共鸣,思考过后,也能
  •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方↓↓《宋玉章》多情漂亮万人迷骗子受 和他的◎阴晴不定纯情孟二少◎风度温柔有孩儿聂大哥◎人狠话不多jun人聂二少◎傻里傻气小狗
  • 在陌生的环境中,我们需要面对各种不同的挑战和困境,需要适应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这种过程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从而让自己成长。在这个充满了信
  • ”我们每个人,只要认真地过自己的日子,生命就不会有多少遗憾。我很贪心,我想做幸福的小孩,希望以后可以经常见到这些我最珍惜的好朋友们[悲伤] 莫言icon曾经说过
  • 那么,先来说说“杜琇莹”虽然她的戏份不多,但她却令无数人圈粉。《花戎》中,最令人讨厌的,就是菩萨面容,蛇蝎心肠的“魏三”她不仅处处与魏枝作对,还拿走了父亲对妹妹
  • || 最近读到一段很滋养人的话:“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我睡得越来越早,也越来越喜欢锻炼,我不再纠结和焦虑,变得自信满满去追求有意义的人和事,并为之燃烧自己的热情
  • 想你想你,真的好想你,远方的爱人,是我心里的永恒,是我余生的牵挂,是我心心念念的想念,不管你在哪里,我的心,永远都在你那里!因为,你是值得我此生深爱的人,所以,
  • [憧憬]出门聚餐带上它,吃完大餐来一杯,就是别怪我没提醒,聚餐地最好找附近有卫生间的,特别推荐给爱吃又担心长肉肉的宝宝们.五一出去海吃海喝的姐妹![憧憬]出门聚
  • 其实,这些道理我都懂,身边其他的人,我都会顺势而为,不管别人的事,平时聊天也会顺着别人的意思走,多吹捧,多赞美,多肯定,要么沉默。11、人们最终记住的不是你说过
  • 还催眠p7 荔枝王[哼] 更倾向于直接吃荔枝罐头 还不用吐枣一般大的核p8 没回消息的日子就是在谈恋爱 ——来自某位不知名钓鱼高手留言p9 吊图笑一万年,灵魂画
  • ❤️好像万里迢迢千水未曾能把我阻拦不仅仅是在讲德欧,在讲菩提鹏和克里特,还在讲企鹅和bkpp。在恋爱里是这样,但生活里金牛也有属于自己的浪漫和追求,他可以走好远
  • 后面决定当负责人,被大家肯定着,被大家关照,那个更改的暑期学校,真的是我大学生涯中,最最怀念的时光之一。会一直一直记得我的负责人们说最看好五重元素,记得我的社长
  • #好的朋友和好的爱人都是礼物#[心]真诚的关系本就带有治愈力,是最好的心之药。我年少的时候是一个缺乏自'我'的人,总是依靠别人的评'价来定义自己的关注和需要,也
  • #ENHYPEN[超话]# #ENHYPEN新曲Bite Me第二个一位# 【230602 蓝】kbs_super更新ENHYPEN相关: 슈퍼 갓기 등.
  • 四逆散帮你把郁结之气往四面八方化散,心胸中气机一流通,所有的郁闷呢,烟消云散,心中有如春风拂过,吹绿了柳树,吹红了鲜花,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夕夕的变美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