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
《了凡四训》改过篇

改过篇

【原文】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亿,推测〗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国诸记可观也。大都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其过于厚者常获福,过于薄者常近祸。俗眼多翳,谓有未定而不可测者。至诚合天。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但改过者,第一要发耻心。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世之可羞可耻者,莫大乎此。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此改过之要机也。

第二要发畏心。天地在上,鬼神难欺。吾虽过在隐微,而天地鬼神,实鉴临之。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其现福。吾何可以不惧。不惟是也,闲居之地,指视昭然。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而肺肝早露,终难自欺,被人觑破,不值一文矣,乌得不懔懔。不惟是也,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谓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倶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但尘世无常,肉身易殒,一息不属,欲改无由矣。明则千百年担负恶名,虽孝子慈孙,不能洗涤。幽则千百劫沉沦狱报,虽圣贤佛菩萨,不能援引。乌得不畏。

第三须发勇心。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无丝毫凝滞。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

具是三心,则有过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然人之过,有从事上改者,有从理上改者,有从心上改者。工夫不同,效验亦异。如前日杀生,今戒不杀,前日怒詈,今戒不怒,此就其事而改之者也。强制于外,其难百倍,且病根终在,东灭西生,非究竟廓然之道也。善改过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如过在杀生,即思曰,上帝好生,物皆恋命,杀彼养己,岂能自安。且彼之杀也,既受屠割,复入鼎镬,种种痛苦,彻人骨髓。己之养也,珍膏罗列,食过即空,疏食菜羹,尽可充腹,何必戕彼之生,损己之福哉。又思血气之属,皆含灵知,既有灵知,皆我一体,纵不能躬修至德,使之尊我亲我,岂可日戕物命,使之仇我憾我于无穷也。一思及此,将有对食伤心,不能下咽者矣。如前日好怒,必思曰,人有不及,情所宜矜,悖理相干,于我何与。本无可怒者。又思天下无自是之豪杰,亦无尤人之学问。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吾悉以自反,则镑毁之来,皆磨炼玉成之地,我将欢然受赐,何怒之有。又闻镑而不怒,虽谗焰薰天,如举火焚空,终将自息。闻镑而怒,虽巧心力辩,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怒不惟无益,且有害也。其余种种过恶,皆当据理思之,此理既明,过将自止。何谓从心而改。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学者于好色,好名,好货,好怒,种种诸过,不必逐类寻求,但当一心为善,正念时时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如太阳当空,魍魉潜消,此精一之真传也。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奚必枝枝而伐,叶叶而摘哉。

大抵最上者治心,当下清净,才动即觉,觉之即无。苟未能然,须明理以遣之。又未能然,须随事以禁之。以上事而兼行下功,未为失策。执下而昧上,则拙矣。顾发愿改过,明须良朋提醒,幽须鬼神证明,一心忏悔,昼夜不懈,经一七,二七,以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效验。或觉心神恬旷,或觉智慧顿开,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瞋作喜,或梦吐黑物,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或梦飞步太虚,或梦幢幡宝盖,种种胜事,皆过消罪灭之相也。然不得执此自高,画而不进。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吾辈身为凡流,过恶猬积,而回思往事,常若不见其有过者,心粗而眼翳也。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

【译白】春秋时诸大夫,观察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即可推测其吉凶祸福,无不灵验。此种事在《左传》、《国语》等书中皆可见到。一个人吉凶祸福之征兆,大都是发自内心,而表现于言行举止。凡是待人处事稳重厚道的,常能获福。而行为不庄重,过分刻薄的,常招灾祸。凡夫俗眼如同多翳,却说祸福不定而无法可测。至诚之心合于天道。福报将到时,观察其善行,即可预先得知。灾祸将临时,观察其恶行,也必可预先知晚。若想获福而避祸,未论行善之前,先须从改过开始。

改过者第一要发羞耻心。私行不义,以为他人不知,傲然无愧,日益沦没于禽兽而不自知。世上可羞可耻的,莫大于此了。孟子说:“耻之一字,于人的关系太大了。因为知耻可成圣成贤。若不知耻,即为禽兽。”因而知耻是改过之首要。

第一要发畏惧心。天地在上,鬼神难以欺瞒。虽在幽暗之处犯过,而天地鬼神,悉知悉见。重则降下种种祸殃,轻则损其现前福报。我们怎可不畏惧?不仅如此,即使处于闲居之地,天地鬼神也看得一清二楚。我虽掩盖得非常隐秘,文饰得非常巧妙,而内心种种意念,早已显露,终究难以自我欺瞒。被人看破,一文不值。怎能不常存敬畏之心?不仅如此,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即使犯了弥天大罪,还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恶,临命终前悔悟,发一善念,即得善终的。一个猛厉的善念,足以洗刷一生所积罪恶。譬如千年之幽暗山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黑暗即刻顿除。所以过失不论远近,唯以改正为贵。然而世间无常,肉身容易死亡,一口气不来,即属后世,想改也不能了。在世间则千百年担负恶名,虽有孝子慈孙,也不能洗刷。在阴间则千百劫沉沦地狱受报,纵然是圣贤、佛、菩萨,也无法救援。怎么能不畏惧呢?

第三必须发勇猛心。人不能改过,大多是因循退缩。我们必须奋然振作,不迟疑,不等待。小过失,如芒刺戳在肉里,赶快剔除。大过失,如被毒蛇咬到手指,迅速斩断指头,不可有丝毫犹豫,否则毒液蔓延全身,即便死亡。此就是《易经》上风雷之所以构成“益”卦之道理所在。

若具此三心耻心、畏心和勇心,则有过即改,如同春冰遇到阳光,何用担心其不融化。然而人之过失,有从事上改的,有从理上改的,有从心上改的。功夫不同,效验也不同。譬如前日杀生的,今戒除不杀了。以前瞋怒骂人的,今戒除不怒了。此就是从事上改的。从外事上强制改过,其难百倍。且病根还在,东边勉强灭了,西边又冒出来,还不是彻底根除之法。善于改过的,不仅要从事上改,同时还要先明白其理。

譬如过在杀生的,即当想:“上天有好生之德,所有物命都贪生怕死,若杀它命滋养自己,岂能心安?而且当它被杀时,既受宰割,又被放入锅鼎烧煮,种种痛苦,深入骨髓。滋养我身体的,纵使珍贵肥美之物摆满眼前,而食过即空无一物。其实蔬食菜羹,尽可饱腹,何必要杀它生命,损己福报呢?”又当想:“凡是生命血气之类,都有灵性知觉。既有灵性知觉,与我即是一体。纵然不能躬修至德,使它们尊我、亲我,怎可日杀物命,使它们永远仇我恨我呢?”一想到此,就会有对肉食而伤心,不忍下咽之效验。

再譬如以前好发脾气的,就当想:“人有短处,理当怜悯原谅。即使其违反情理而冒犯我,也只是他自己之过失,与我何关?本来就无有可怒的。”又当想:“天下没有自以为是之豪杰,也没有怨天尤人之学问。行有不得,都是自己德业未修,感应未至。当自我反省,则毁谤即是磨炼我成就我之助缘。我将欢然受其赐教,还有何可怒的?再者,听人毁谤而不怒,虽谄言说得如火焰薰天,也如举火焚烧虚空,终将自熄。若听闻诽谤而怒,虽费尽心思巧辩,也如春蚕吐丝,作茧自缠自缚。怒不仅对自身无益,且还有害。其余种种过恶,皆当据理思考。此理既能明白,过将自止。”

何为从心而改。过有千种,都是由心所造。我心不动念,过从何处生。行者对于好色、好名、好财、好怒等种种过失,不必一项一项寻找改过方法,只要能一心为善,正念时时现前,邪念自然染污不上。如同太阳当空而照,魑魅魍魉潜消,此是改过最精粹专一之妙法。过由心所造,也当由心而改。如同斩除毒树,必直断其根,何必一枝一枝而政伐,一叶一叶而摘除呢?

大抵最高明者是治心,当下清净,念头一动即刻觉察,觉察后念头就没有了。若还做不到,就须明理以遣之。若未能明理,即须随事以禁止过失。若能以上乘的治心功夫,兼用明理与禁止两种下等功夫,不失为好方法。若只执着于下等功夫,而不知用上乘之法,则拙陋了。

发愿改过,明处须有良师益友提醒,暗处须有鬼神证明。一心忏悔,日夜不懈,经一七、两七,乃至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必有效应。或觉心旷神恬。或觉智慧顿开。或处繁琐忙碌之中,却能触类旁通。或遇怨家仇人,却能转瞋恨为欢喜。或梦吐黑物。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或梦飞步太虚。或梦幢幡宝盖。种种胜事,都是过消罪灭之征兆。但不可执着这些境界,从此自高而停步不前。春秋时卫国贤大夫蘧伯玉,当二十岁时,已能时时反省,觉察以往之过失而尽改之。到二十一岁,才知以前之过失尚未完全改正。到二十二岁,回头检点二十一岁时的自己,如同身处梦中。一年又一年地逐步改过,直到五十岁时,还察知过去四十九年尚存之过失。古人改过之学如此精进。我们身为凡夫,过失多如刺稍身上之刺,而回想往事,却常如不见其有过,是心粗而眼翳啊!然而人之过恶深重的,也有征兆,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难为情甚至沮丧;或闻正法而不欢喜;或做好事而遭人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皆是作孽之相啊!若有此类状况,即须奋发,舍旧图新,断恶修善,千万不要自误。

摘自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了凡四训》改过篇

仰山慧寂禅师悟道因缘

袁州仰山慧寂通智禅师,俗姓叶,韶州怀化人。九岁时,慧寂禅师背着父母投广州和安寺,从不语通禅师出家。十四岁的时候,父母派人把他抓回家,强迫给他娶亲。慧寂禅师坚决不从,并砍断自己的两个手指头,跪在父母面前,发誓欲求正法,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父母见也意志如此坚决,只好同意。于是慧寂禅师又重新回到不语通禅师座下,并得以正式落发。慧寂禅师悟道心切,在还没有受具足戒的时候,即以沙弥的身份,开始游方参学。初礼吉州耽源山应真禅师,已悟玄旨,后又参沩山灵祐禅师,遂升堂奥。

一日,耽源和尚告诉慧寂禅师:“国师(南阳慧忠)当时传得六代祖师圆相,共九十七个,授与老僧。乃曰:‘吾灭后三十年,南方有一沙弥到来,大兴此教,次第传受,无令断绝。’我今付汝,汝当奉持。”说完便将记有九十七个圆相的本子交给慧寂禅师。

慧寂禅师接过后,看了一遍,便将本子烧掉了。

后来,耽源和尚有一天问慧寂禅师:“前来诸相,甚宜秘惜。”

慧寂禅师道:“当时看了便烧却也。”

耽源和尚道:“吾此法门无人能会,唯先师及诸祖师、诸大圣人方可委悉(洞悉、看破),子何得焚之?”

慧寂禅师道:“慧寂一览,已知其意。但用得,不可执本也。”

耽源和尚道:“然虽如此,于子即得,后人信之不及。”

慧寂禅师道:“和尚若要重录不难,即重集一本呈上,更无遗失。”

耽源和尚道:“然。”

第二天,耽源和尚上堂,慧寂禅师走出大众,作此○相,接着以双手托给耽源和尚上看,然后退步叉手而立。耽源和尚以两手相交,作拳示之。慧寂禅师便进前三步,作女人拜。耽源和尚见此,遂点头称可,慧寂禅师于是礼拜而退。

一日,慧寂禅师正在洗衲衣,耽源和尚走上跟前,问道:“正恁么时作么生?”

慧寂禅师道:“正恁么时向甚么处见?”

耽源和尚知道慧寂禅师已经悟旨,不再勘验,便走开了。

慧寂禅师悟道后不久即离开耽源,往参沩山灵祐和尚。

沩山和尚问:“汝是有主沙弥,无主沙弥?”

慧寂禅师道:“有主。”

沩山和尚又问:“主在甚么处?”

慧寂禅师于便从西边过到东边站立。沩山和尚一见,便知道他不同凡响。

慧寂禅师问:“如何是真佛住处?”

沩山和尚道:“以思无思之妙,返思灵焰之无穷,思尽还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

慧寂禅师一听,言下彻悟,从此以后,他便留在沩山和尚座下,执侍前后,盘桓十五年之久。后住仰山开法化众,道誉天下。其接机利物,被后人视为宗门标准。

曾有上堂法语云:“汝等诸人,各自回光返照,莫记吾言,汝无始劫来,背明投暗,妄想根深,卒难顿拔。所以假设方便,夺汝粗识。如将黄叶止啼,有甚么是处!亦如人将百种货物,与金宝作一辅货卖,只拟轻重来机。所以道石头是真金铺,我这里是杂货铺。有人来觅鼠粪,我亦拈与他。来觅真金,我亦拈与他。”时有僧问:“鼠粪即不要,请和尚真金。”师曰:“啮镞拟开口,驴年亦不会。”僧无对。师曰:“索唤则有交易,不索唤则无。我若说禅宗,身边要一人相伴亦无,岂况有五百七百众邪?我若东说西说,则争头向前采拾。如将空拳诳小儿,都无实处。我今分明向汝说圣边事,且莫将心凑泊。但向自己性海,如实而修,不要三明六通。何以故?此是圣末边事。如今且要识心达本,但得其本,不愁其末。他时后日,自具去在。若未得本,纵饶将情学他亦不得。汝岂不见沩山和尚云:‘凡圣情尽,体露真常,事理不二,即如如佛。’”

慧寂禅师圆寂于大中七年(853),春秋八十三。谥通智禅师。慧寂禅师一生敷扬宗教,前后凡四十余年,经他点拨开悟者不计其数。后人尊他为沩仰宗主。

阿弥陀佛和所有其它本尊的证悟心(密意),其本质都是空性和大悲。我们为何需要修持阿弥陀佛法呢?因为有各种不同导致死亡的原因和情况。如果,在临终时无法安住于认清自心本性的见地中,便不能在第一个中阴阶段(临终中阴)的法身中证得佛果,而将进入下一个中阴阶段(法性中阴)。所以,你必须有办法在那时忆念报身,也就是生起次第的本尊观想。这意思是,如果心中有很多念头时,就应该想到阿弥陀佛等本尊。

若能持续安住于见地中,自心本性即为佛陀的证悟心,它和佛意毫无二致。当你安住于见地中,心会异常清晰,所以在你想到本尊的那一刻,本尊也会非常清晰地出现。本尊并非存在于你心之外,在你安住自心本性时,就具有本尊的自性,并没有与其分别的本尊。当你想到本尊时,本尊就清晰显现,犹如天空中的彩虹或是明镜中的映相。

中阴期间有三个可以证得解脱的阶段和机会。第一个中阴阶段的机会,是认出自心本性。临终时,如果能认出自心本性,将可于法身证得佛果。若是无法认出,将出现另一个念头,「我」会生起,并想:「我刚刚发生什么事了?」一旦出现耽着,就必须将它转化为清净的念头,此时,非常有必要忆念阿弥陀佛等本尊。

若能在第二个中阴阶段忆念本尊或上师,将可于报身获得解脱。如果那时无法想起本尊或上师,则将进入第三个中阴阶段(投生中阴)的机会。此时,生前所培养的菩提心或利他念便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有些人因而投生净土,有些人则由于世俗菩提心,而以化身来到世间并具有良善的示现。之所以修持种种不同的方法,就是要在某个方法不管用时,转换成另一方法。我们必须为下一个阶段准备,这就是我们修持生起次第、观想、颇瓦法( phowa,颇瓦法又名往生法、破瓦法,是不经修持便可成佛之临终窍诀。"颇瓦"二字是藏语,意思就是"搬迁、移动"。)等等的原因。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刘宇宁不说再见片尾曲# 摩登兄弟刘宇宁 刘宇宁 棚主 宁哥喜欢你充满治愈的笑容 喜欢你少说多做的个性 喜欢你内敛稳重的性格 喜欢你知世故而不世故的纯
  • 摄影: 发掘每一个平凡人的美好 贴近生活的细腻光影 SEEBEAR&见熊摄影 犹豫也好,放下也好,输赢进退也好,都不再重要,因为我知道我们都是活在世俗
  • 能做法也是一个优点,但是你这样PO,不仅没有做到展示优点,还能让人觉得你是一个喜欢收藏但没有实际行动的人。#股票#挽回像是重新追求,但又不是,一开始追求一个人的
  • 今天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经历孩子上小学分班,头两个月就开始找关系想给孩子找个好班,也许还是咱门子不硬吧,也许也是经济不允许吧,感觉我比我莱哥还要焦虑,果不其然今天通
  • #铃木爱理##坂田利夫# ﹉﹉﹉﹉﹉﹉﹉﹉﹉﹉﹉﹉﹉﹉✨【合集 广告视频请看合集整理】﹉﹉﹉﹉﹉﹉﹉﹉﹉﹉﹉﹉﹉﹉广告歌曲:「この星のキセキ」(这颗星球的奇迹
  • 再说说测评这款归禾器元阳珐琅锅的来历吧,国内拥有比较高的铸铁和珐琅锅制造工艺水准就是三厦,国外大品牌锅具很多都是由三厦代工的,比如双立人的芳庭珐琅锅,而归禾器也
  •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激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我们和其他人一样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大概在何炅退休的那天结束,出道20多年零差评,从小孩儿
  • 今天属实是背[悲伤]我出门声音被我爸听到了 然后他不放心我一个人去拿 问要不要跟我一起去 但那个时候我已经拿完外卖快到家了 然后刚出门的我爸就准备回家 这个时候
  • 可以说射手女是一个被埋藏着很久的商业人才,我之前从来没有提到过,因为射手天天在问她的感情怎么样,忽略了她自己最闪光的天赋。我跟任何一个射手座交流思想的时候,从来
  • ②:细纹多,色斑暗沉严重,肌肤状态不好。[挖鼻]如果你有以下困扰,Avail亮白丸帮你悄悄变美:①:每天长时间对着电脑,皮肤出油严重毛孔大。
  • 我缺什么,才炫耀什么…… 为客户公司办公室进行玄机部署后,业绩直线上升:一客户通过预测事业财运,看出其厂或办公室外环境东南方有反弓犯煞,而且门走得不好,结果回馈
  • 异地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是群众呼声最高的“痛点”也是推进医保工作的一个“难点”广东医保系统依托全省上线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加大对异地就医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的
  • 我以前喜欢一个人,为他做了太多让自己吃力和吃亏的事儿,但他还是离开了,不是我付出得不够,问题在于,他本来就是错的人。 你跟真正适合自己的人谈恋爱就会知道了
  • 但她既然打电话叫杨子来,要的就是有人撑腰的排面。两人平时相处也是甜度超标,杨子回了家不敲门,反而学狗叫吸引老婆注意,被黄圣依一秒识破后还喜滋滋地说是暗号。
  • 这部剧好哭又好笑,直击你的灵魂,作为一个在未来不久要进入职场的我们来说,太有共鸣了,心酸与无奈,还有夹杂其中让人无法忽视的快乐。#yohji yamamoto#
  • ”志愿活动越来越多,周圣清的子女常常提醒母亲要注意身体,可周圣清有着自己的坚持:“我是个孤儿,在党的关怀下才走进学堂,走进工厂,有了稳定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关于
  • 今天的播音间里也是迎来了几位可爱的试播人员,希望他们能在试播中有好的表现。本期的“娱乐新视点”一起来看——张子枫古装亮相《国家宝藏》 化身清代科学家王贞仪;“时
  • #疫情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有多大#疫情带来最大的变化更多的是心理上的 之前和同事聊天 提到了报复消费这个词 出于对未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从而放弃理性消费转为主观消费
  • 看过了繁华似锦,便想让心寻一得份宁静,亦如,池中的你,素白清雅,在岁月的暖风中,饮一杯清荷甘醇,一点点温润着心底,让时光在这一刻凝固,而,我只想醉在你的世界里,
  • #我是普通人,我讨厌肖战# [怒]自从我开始讨厌恶心肖战之后…每次我看到什么好玩的视频,好笑的微博,我想要去找找评论有没有相似的笑点或者嘲点大家一起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