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在行动# 城市更新 老城区焕新颜】八月的东河区,天蓝树绿、水清地净。行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街角游园绿植繁茂、层次分明、美景如画。城市的变化,给市民带来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彰显着老城发展的勃勃生机。

家住东站街道的宋文丹是土生土长的东河人,她见证近年来人居环境的喜人变化,也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不禁感慨道:“家门口新修了口袋公园,我住的老旧小区也进行了改造,路面得到硬化,健身设施一应俱全,生活变得便利而美好。”

为进一步提高城市品质,扮靓城市颜值,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东河区以城市更新为抓手,深入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从一条路到一盏灯、从主干道到背街小巷、从城市公园到小区游园,东河区锚定城市更新“路线图”,实施“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化铸魂,建设安全韧性城市”的五年城市更新行动,2022年计划建设项目约6.6亿元,其中改造项目围绕民生诉求“社区完备”“微更新”和“轻改造”设计,新建项目围绕“市场可持续需求”“项目收益全覆盖”实施,不断提升城市建设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

城市绿化是可观可感可亲近的自然环境,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东河区坚持系统规划、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厚植城市绿色生态底色,全力打造城市会客厅。以沿线整治、绿化提升为重点,实施绿化攻坚行动,对主次街道精雕细琢,聘请专业团队设计施工,提高整体景观效果。今年以来,在站北路、二里半路、耐火厂路、新中路、民生大街、东门大街、泰达路等多条道路种植绿篱约5000平方米,补植补种乔木约1200株。

为了让“抬头见绿、出门见园”成为居民生活的“标配”,东河区住建局实施了人民公园提档升级改造项目,计划投资约1800万元,实施硬化、绿化、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夜景灯光照明与灌溉系统改造升级等内容。此外,计划新增绿化约22公顷,建设集景观硬化、绿化、景观小品、体育健身设施等于一身的城垣带状体育公园,项目正在推进中。

环境卫生是城市的“脸面”,更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幸福指数。东河区强化精细化保洁、全面提升环卫水平,推进机械化洗扫向背街小巷延伸,城区主干道日机扫不少于2次,次干道及背街小巷日机扫不少于1次,普通背街小巷人工清扫不少于1次,出动道路机械化作业车辆17台,2022年累计作业4953台次,清理杂物垃圾点位72处,清理垃圾1071吨。同时,常态化开展公路铁路沿线综合整治、G6高速出入口处及周边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对出入口周边道路进行清扫,做好检测点公厕维护、抽吸清掏日常工作,共清理点位318处、垃圾140立方米。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东河区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市政设施建设,推动城区大提升、民生大提质,打造更健康、更便利、更舒适、更安全、更宜居的城市,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愉悦。(记者 康璐 通讯员 杨程宇)

【随县均川镇:灵芝“仙草”绽放“致富花”】一株株成熟的灵芝灿若红霞,一片片即将丰收的稻田绿中泛黄。8月28日,走进随县均川镇包家巷村,处处是丰收的色彩。
  来到包家巷的灵芝种植基地,280个大棚沿着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高低错落地分布在青山绿水之间,孕育出品质上乘的灵芝“仙草”,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花”。
  包家巷村位于均川镇西南,物产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该村采用“村集体+村干部+党员代表”模式,成立了包家巷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充分发挥林地和水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油茶、紫草种植和黄骨鱼、小龙虾养殖等,带动群众增收,壮大集体经济,以绿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去年,该村经过考察,吸引随县瑞芝灵芝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近200万元,建设用地40亩的灵芝种植基地。该基地种植的是药用灵芝,包括赤芝和韩芝两个品种,采取订单种植模式,出口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主要用来制作高端保健品。基地负责人刘武算了一笔账:40亩灵芝大棚,年产值约180万元。每个大棚一次种植收获两年,可实现利润近200万元。
  灵芝基地带动周边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等方式实现增收。“家属在外地打工,我在家门口务工,不仅可以照顾家里,还能有一份比较稳定的收入。”47岁的陈纯清长年在灵芝基地打工,从事装袋、接种、浇水、采摘等工作,年增收1万余元。
  刘武介绍,高峰时期,每天有50余人在基地务工。目前,已经有80余名周边群众在基地务工创收,累计用工支出近80万元。
  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2021年,包家巷村投入50万元,修建了休闲广场,让村民茶余饭后有了健身、娱乐的好去处。
  该村村委会主任包华东表示,下一步,将围绕生态宜居发展理念,以乡村合作公司为依托,继续发展灵芝种植等绿色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不断提升包家巷村的环境面貌和综合实力。(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张琴 通讯员 汪文平)

#我们这十年·甘肃#【高质量发展之蔬菜产业篇:大棚排沃野 处处尽朝晖】十载一大变,今日非昔日。
  美丽的平凉犹如一个“女大十八变的”少女快速成长,变化惊人。
  十年来,伴随着葫芦河、泾河、汭河、黑河、达溪河流域的发展,河川两岸的蔬菜产业也越来越兴旺。蔬菜种植由露天、小拱棚、人工作业发展到大拱棚、日光温室、机械化种植,帮助广大农户脱了贫、致了富、走上了振兴之路;蔬菜产业由低端化、粗放型发展到规模化、专业化、科技化、品牌化,在“牛果菜”农业支柱产业中“三分天下有其一”,朝气蓬勃。
  这些年,崆峒区四十里铺镇上湾村的蔬菜种植户郭军总是浑身上下充满干劲,乘着蔬菜产业的“东风”,他的种植业也发展的顺顺利利,收入逐年增加,信心倍增。郭军是一个“老菜农”,见证了蔬菜产业的发展历程,谈起近年来种菜条件的变化,他颇有感触:十年前,几根弓形竹竿上搭片塑料布就算一个菜棚,棚子又小又矮,人要躬着身子才能进去;翻地要拿个小铁锨半蹲着挖半天,累得腰酸背疼不说,关键是效率很低;菜苗浇水要提个水桶拿个马勺一勺一勺地浇,有的苗子浇得多,有的苗子浇得少,长势总是参差不齐。现在的大拱棚宽敞明亮,棚的前端建有工具间、休息室,随手就能找到农具,累了就能休息;水电配套,喷灌、滴灌设备齐全,浇水又匀称又节省;翻地有小旋耕机,几下子,一大片菜地就能翻一遍,耕得又快又深……
  郭军的现代化大棚里,各种蔬菜果红叶绿、长势喜人;同村张义龙家的长势也不逊色,碧绿的黄瓜挂满枝蔓,顶花带刺,新鲜无比。正在采摘黄瓜的张义龙说:“新采摘的黄瓜,一会儿会卖到新阳光蔬菜批发市场,很快就能销往城区的各个蔬菜摊点,供市民选购。”
  张义龙所说的新阳光蔬菜批发市场是近年来我市为解决卖菜难的问题招商引进的大型蔬菜批发市场,蔬菜日交易量巨大,城区周边种植的蔬菜完全可以就地“消化”,深受菜农欢迎。张义龙对现在的蔬菜销售感到满意。十年前,他辛苦种菜,销路却不是很好,有时候,还要自己拉到镇上去卖。“那时种菜难,卖菜更难。现在销路不错,好多了,好多了!”站在大棚前的张义龙满脸笑意,身后蔬菜基地的255座大棚整齐排列,煞是壮观。
  因菜而兴的农民,对近年来的自身变化有着深刻地感受;而时刻与蔬菜打交道的专业人士对蔬菜产业的变化也有着切身的体会。在崆峒区蔬菜工作站站长陈银伟看来:十年间,崆峒区泾河川的蔬菜产业经历了由农户零散种植到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规模化种植,再到今天的全产业链集群发展的转变。蔬菜产业的规模逐年扩大,效益逐年增加,水肥一体化、物联网、智能监测等现代化的新技术、新装备不断应用,产业发展的路子越来越宽广。
  陈银伟的话不虚,泾河川的蔬菜产业确实变化很大,尤其是2021年,崆峒区谋划实施的泾河川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更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园区目前已完成投资1.9亿元,已堆建日光温室墙体1830座,安装钢架1108座,种植660多座,采用双色地膜、水肥一体化、菌菜轮作、秸秆生物反应堆等种植新技术和黄蓝板诱杀害虫、智能检测智能观测等管理新技术,非常“高大上”,对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这些年,泾河川的蔬菜产业在快“跑”,全市其他地方的蔬菜产业也是齐头并进,种植大户层出不穷、蔬菜园区每年增加、销售加工能力不断提高,名优特稀新菜种、高科技大棚、智能化管理等随处可见……
  特别是,2021年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实施设施蔬菜产业链链长制以来,市设施蔬菜产业链办公室围绕“3659”发展思路,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蔬菜产业发展,全市蔬菜产业更是迈上了“快车道”。
  目前,我市建成泾河、汭河“两带”和黑河、红河、达溪河、神峪河、水洛河、庄浪河、葫芦河流域“七片”设施蔬菜生产集中区,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47.24万亩,预计蔬菜总产量达到72.58万吨。建成平凉超越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智能育苗中心,崇信阳光生态育苗温室,泾川县王村镇朱家涧村、罗汉洞南河村育苗中心等育苗基地24处,育苗能力达到1.28亿株,生产优质种苗7822万株,有效保证了生产需求。培育成平椒系列辣椒新品种8个,引进蔬菜新优品种12大类334个;推广了蔬菜标准化生产管理,引进了智能温控温室、全钢架装配式日光温室、无立柱钢架大棚建造技术和全套自动卷帘、水肥一体化技术等,创建了部级和省级标准园10个;建成了平凉超越现代农业12万平方米智能温室。认证了无公害、绿色蔬菜产品17个25.25万吨,登记蔬菜地理标志“崇信芹菜”“庄浪马铃薯”2个,注册了“泾早马铃薯”“回中水萝卜”“嫩玉黄豆角”“泾州大葱”“崇信芹菜”等蔬菜品牌。建办了泾川县雄发兴农果蔬保鲜有限公司、平凉(崇信)方盛公司、静宁常津公司果蔬保鲜库等6家蔬菜冷链、保鲜企业,年保鲜贮藏能力2.7万吨。建成了平凉市新阳光农副产品批发交易中心、泾川陇东果品瓜菜交易中心等批发市场6个。
  而今,全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劲头正足,呈现出育苗能力明显提升、基地建设稳步扩大、科技含量显著增强、质量品牌优势显现、市场体系不断健全的良好局面。
  试问“小菜”成大势?喜看大棚排沃野,菜乡处处尽朝晖。(记者 马炳玉)https://t.cn/A6Sobyom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两大一线城市,宣布增加汽车摇号指标!车市迎硬核利好,你离喜提新车又近了一步
  • 明天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的生活
  • 震惊国外!联邦快递“劫持华为包裹”,中国学者:应暂停其业务
  • 深圳个税减免15%吸引人才,能否复制到全国|新京报快评
  • 初夏40度!多地“最热天”正常吗?
  • 华为禁令的另一面:特朗普与硅谷的相爱相杀|京酿馆
  • 一球千金!武磊一脚将保级队踢进欧联杯,激动的除了球迷还有这些股东
  • 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
  • 老师怒扔学生论文被约谈,网友却说:不怪他
  • 用手机的人注意了!好消息:每个月你又能省一笔钱!
  • 【关注】速看!你的户口、土地、收入将发生这些变化
  • 最新最全!一图读懂8省市新高考改革方案
  • 哈佛的学生都在看这种视频,每天 15 分钟,英语水平暴增
  • 重磅!中注协公布2018注会考试合格率!审计通过率已超31%!2019注会考试趋势同曝光!
  • 一大波老师被实名举报!
  • 这张请假条居然能让语文老师“集体传阅”,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 特别关注!新版《各学科答题规范》官方要求,请转给身边每位考生!
  • 第十六届南方医科大学英语演讲大赛通知
  • 2035年养老金将耗尽?人社部回应了→
  • 韩国网友号召为螺蛳粉申请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