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路上美滋滋的想着终于结束了七天打工人的辛苦生活,中午吃的是超级好吃的土豆烧排骨,准时抢到了600-200消费券,下午三点就把本周要做的工作全部做完了,在等待最后两节延时课的间隙,一个人在办公室跟练肩颈运动,然后又跟婷婷花3块钱买了9盒奥利奥,并且一路去学校对面的红旗提货[666]可以说是带薪养身带薪薅羊毛了,最成功的还属没有带电脑回家,轻松快乐又充实的周末我来了~

重庆疫情又严重咯,隔天一次核酸,还好小啾不到三岁可以免于被捅[笑cry]
单位对面街道都被封了两次,然鹅依然是坚挺的打工人[裂开]
1.崽崽最近听绘本,会自己拓展延伸了[鼓掌]:
“小鸟,小鸟在飞。”
“地鼠,地鼠没有戴眼镜。”
“不是小鳄鱼,是蛇!”
“(海滩)好好玩儿呀,啾啾也想去玩儿!”
2.刚刚窗外音乐响起,突然想起昨晚让我唱的歌:“唱红旗!”“啥子歌哟?”“红旗,我和我的祖国。”哈哈哈哈,来自外公外婆的教育[赞][赞]
3.最近对各种动静超敏感,一有声响,便发出巨萌的疑问:“嗯??什么??”可爱!![爱你]
4.给啾放汪汪队忘了看名称,结果那一集是“闹鬼”,把他吓得哟,说了好多次怕毛毛[允悲][允悲]真不好意思呀小啾[嘻嘻]

二十大代表风采 | 张桂贤:15年坚守只为村民日子过得更“牛” #喜迎二十大 辽宁在行动##美好辽宁欢迎您#

15年坚守只为村民日子过得更“牛”

——记党的二十大代表、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务欢池镇碱锅村党支部副书记张桂贤

凌晨三点半,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务欢池镇碱锅村奶牛专业合作社,身穿灰色工作服、脚踏黄胶靴的张桂贤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牛犊舍、育成舍……她仔细巡视着牛场的每一处。

每天凌晨起床、深夜休息,这种披星戴月的日子,张桂贤已经坚持了15年。这位乡亲们眼中的“起早冠军”,把养殖场的规模从最初的两头牛扩大到现在的700多头。在她的带动下,村民养牛致了富,碱锅村也从贫困村变成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2000年,24岁的张桂贤开始养殖奶牛,到2006年养殖规模发展到17头牛。之后,她又购入了奶罐车,为阜新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供应鲜奶。村民看到张桂贤养牛挣了钱,都想跟着养,但很多人手里没钱。在镇党委、妇联组织的支持下,张桂贤积极帮助村民办理贷款,手把手传授养牛方法。

张桂贤并没有满足养几头牛的“小打小闹”,她把目光放在了更有前景的规模化养殖上。2007年,她组织成立奶牛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提供养牛场地,并通过统一管理、经营,确保奶品新鲜优质,供应稳定。很快,入社农民就达到上百人。

为把乡亲们共同的事业做好,张桂贤抵押个人房产,帮合作社妇女贷款100万元;远赴澳大利亚引进种牛,刻苦钻研养殖技术,将有机肥深加工、青储饲料窖藏、农牧一体化等项目搞得有声有色。

如今,一座占地3万平方米的标准化牛场矗立在碱锅村的青山绿水间,日产鲜奶达10.3吨,成为伊利乳业在阜新市最大的原奶供应商之一。

作为一名党员,张桂贤把全部热情倾注到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上。碱锅村过去有1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3户加入养牛合作社,还有5户在养殖场打工。王泽生夫妇常年患病,在张桂贤的帮助下,他们养起育肥牛,每年收入有2万多元。王泽生竖起大拇指说:“桂贤妹子蹚出了致富路,把我们都带起来了。她这个党员,真够格儿!”

凭借坚持和实干,张桂贤获得全市百万农民增收致富先进个人、全国巾帼创业带头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诸多荣誉。今年,她作为阜新市唯一来自基层的代表,将出席党的二十大。张桂贤说:“这让我感到无比光荣。作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我将竭尽全力,继续带领百姓致富强村。”

来源:辽宁日报·北国客户端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