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 见宝塔品第十一 虚空级的大法师不如受持一句《法华经》

【诸善男子,各谛思惟,此为难事,宜发大愿。

诸余经典,数如恒沙,虽说此等,未足为难。

若接须弥,掷置他方,无数佛土,亦未为难。

若以足指,动大千界,远掷他国,亦未为难。

若立有顶,为众演说,无量余经,亦未为难。

若佛灭后,于恶世中,能说此经,是则为难。

假使有人,手把虚空,而以游行,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若自书持,若使人书,是则为难。

若以大地,置足甲上,升于梵天,亦未为难。

佛灭度后,于恶世中,暂读此经,是则为难。

假使劫烧,担负干草,入中不烧,亦未为难。

我灭度后,若持此经,为一人说,是则为难。

若持八万,四千法藏,十二部经,为人演说。

令诸听者,得六神通,虽能如是,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听受此经,问其义趣,是则为难。

若人说法,令千万亿,无量无数,恒沙众生。

得阿罗汉,具六神通,虽有是益,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若能奉持,如斯经典,是则为难。

我为佛道,于无量土,从始至今,广说诸经。

而于其中,此经第一,若有能持,则持佛身。】

明心见性,要弘扬《法华经》,这是难事。为什么?因为它太简单了!你说这个冤枉不冤枉呐?最简单的事情变成了最难,这是我们众生的执著。

当你读懂了《法华经》,读懂了《楞严经》的时候,你知道《法华经》《楞严经》最简单!你过去认为是「我吃饭」,你都错了,你都不懂什么叫饭。那个饭是饭吗?那个衣服是衣服吗?你一切的知见全部都颠倒了。

许多人讲《阿弥陀经》最好懂啊!一读就懂。但是,你读懂了《法华经》《楞严经》才明白,这《阿弥陀经》你一句都不懂,一个字都不懂,连谁是你的老爸老妈你都不懂。他是你的老爸老妈吗?他一百年前是你的姥姥,一万年前是你家里养的一条狗,一亿年前是杀你的那个强盗,二亿年前是你的小外孙……你说你认识谁呀?我再告诉你,在三万亿年前他就是白骨精,你相信不相信?四亿年前他就是一堆臭狗屎,五亿年前是一个乌龟,你说他到底是谁呀?你不懂《法华经》《楞严经》,你谁都不认识谁!好好想想这个道理。

那么懂了以后呢:姥姥姥爷也好,释迦牟尼、阿弥陀佛也好,泥巴瓦块也好,都是你呀!都是一个念在变现啊!你这个时候要自己打自己嘴巴:「这么笨!这么简单的事情我却把它看的那么那么难。」佛在《楞严经》又讲:「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何藉劬劳,肯綮修证?」成佛易如反掌,哪里劳你苦修?没有那回事。这里又讲多难多难。所以佛说难说易,全在审时度势。

有些人认为把佛说成牛屎狗粪,他浑身汗毛直竖,是不是啊?这就是我们无量劫以来的执著,以这种心态,你将来很容易走火入魔。歪魔邪道魔鬼就是利用你这种分别心,他示现庄严相来戏弄你。你看看《楞严经》第九卷讲的五十种阴魔境界——那些魔鬼都是示现毗卢遮那佛,没有哪一个示现青面獠牙的魔鬼来做你的师父;魔只会示现庄严相,他不会示现恶相来引诱你。

我们往往在定中看到那些庄严相,欢喜心;看到恶鬼相他知道来找师父:师父啊!我看到什么什么了,你救救我啊!如果看到什么庄严相的话来讲啊,他还来教化师父:「师父啊!我证果了!」就是这个样子。师父把他批评一顿呢,他生烦恼了,好像师父是嫉妒心,还发信息来骂师父:你知道吗?我已是证果圣人。

诸余经典,从这下面来讲,大家瞪大眼睛看啊:

诸余经典,数如恒沙:除了《法华经》之外的一切的经典——但是说明一下,《楞严经》也是《法华经》,一切经典,包括《大方广佛华严经》,包括《金刚经》《六百部般若》,统统包含在内——

虽说此等,未足为难:《法华经》《楞严经》之外的一切经典你全部能讲也不足为奇。这是第一个不足为奇。

若接须弥,掷置他方,无数佛土,亦未为难:

用手把须弥山提在这里随便扔,扔到他方「无数佛土」,不是扔一个佛土,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你说这个人神通大不大呀?这都是在调我们的心呐!你要知道受持《法华经》的人是多么地不可思议呀!

若以足指,动大千界,远掷他国,亦未为难:

用那个脚趾头把一个银河系垫在脚底下一踢:走!踢到其它的什么银河系里去了,也不足为奇。

若立有顶,为众演说,无量余经,亦未为难:

「有顶」就是第二十四层天,是色界天的天顶。一个人站在有顶——这是以上临下,来对无量的人讲无量的经,讲无量的经「亦未为难」。佛在这里就是说,讲经不在于多,而在于真,要讲了义法。

若佛灭后,于恶世中,能说此经,是则为难:

前面四个「不足为难」就是为了衬托这一个:能够讲《法华经》这是难得。在下面这段偈颂呢,佛专门赞叹受持《法华经》的人。在后面〈药王菩萨本事品〉是把受持《法华经》的菩萨说为「菩萨中的菩萨」。

假使有人,手把虚空,而以游行,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若自书持,若使人书,是则为难:

虚空有没有边呐?有没有坏呐?虽然无边无坏,这个人却能够用手抓住虚空,还到空外之空去旅游——别说没有这样的人,就是有这样的人,佛说不为稀奇。那么在佛灭度以后有人能够「书写受持」,或者他明白了《法华经》真义呢,他也可以教人书,这样的人难得。这也真是把受持《法华经》的人赞叹得无以复加呀!不要说虚空,如果我们看到一个人把前面的这条运河抗在肩膀上,你们可能大叫:哎哟!佛来了!可能谁也不听印广师讲经了。

若以大地,置足甲上,升于梵天,亦未为难。

佛灭度后,于恶世中,暂读此经,是则为难:

脚用来走路的,你却一边顶着地球,一边还走到梵天上去,是不是很困难呐?佛认为这样也不足为奇呀!能够在佛灭度以后的「恶世中」——我们现在就是「五浊恶世」——「暂读此经」,了不起!何况我们天天读啊?何况我们还来听啊?何况我们还读懂啊?

假使劫烧,担负干草,入中不烧,亦未为难;

我灭度后,若持此经,为一人说,是则为难:

这个「劫烧」可以理解为整个虚空世界无处不烧。一个人担着干草——不是湿草,就是湿草也要把它烧掉,何况是干草——能够在大火之中草叶都不坏,没有什么了不起。在佛灭度以后能够为一个人说《法华经》,「是则为难」,都了不起。所以师父常讲:凡是有请《法华经》者,哪怕是一个人,你都必须去讲解。因为《法华经》,传一个人就成就一个。为一个人讲一句《法华经》,佛讲你的功德,比虚空级的法师大无量倍!

若持八万四千法藏,十二部经,为人演说,令诸听者,得六神通,虽能如是,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听受此经,问其义趣,是则为难:

这里「八万四千法藏」是表无量的经典,「十二部经」也是表无量的经典,「十二部经」就是「八万四千法藏」,「八万四千法藏」就是「十二部经」。「十二部经」是用十二种体裁来讲经,什么长行啊、偈颂啊、譬喻、本事、本生、授记、论议,等等。

也就是说,一个人能讲无量经典无量法门,这是第一;第二呢,你还能令听到的人得六神通——五神通不足为奇,天人鬼畜都有,六神通其中有一个漏尽通,已证阿罗汉果位——也就是把这些人都培养成为超越三世六道轮回的圣人,你即使能够做到这样,不足为奇。

而佛灭度以后能够「听受」《法华经》,「受」就是见道,不见道你不能认可,不认可你不能接受,这个「受」是「正受」。

现在许多人都是迷信的「受」,他受持一部经根本都不懂。你不把《法华经》《楞严经》读懂,你受持一切经都是假的。

所以这里「问其义趣」,「问」已经进入学问。他明白这个道理以后进一步深研,养悟,提升道行。能问的人他已经进入境界,所以叫「是则为难」。

前面的「若立有顶,为众演说」,是不是教化无量众生啊?那么站在有顶天上是不是虚空级的大法师啊?他不是我们这个地球级呀!也不是国家级,也不是省级啊!是虚空级的,面对无量大众,宣讲无量经典,把无量人培养成为阿罗汉这样的法师,都不如受持《法华经》的菩萨,是不是?

这个道理师父有没有讲错呀?好好对照。所以我们就要明白能够信解受持《法华经》的人是谁。佛在这里是不是把标准答案交给我们呐?平时我叫大家去对号入座,都是以佛的金口玉言我们来衡量自己。

若人说法,令千万亿,无量无数,恒沙众生,得阿罗汉,具六神通,虽有是益,亦未为难:

本来前面「若立有顶为众演说」是不就无量了?这里又讲:「令千万亿无量无数恒沙众生证阿罗汉」,都不如能够信解受持《法华经》的菩萨。这两句话是为了讲一个事情。

于我灭后,若能奉持,如斯经典,实则为难:

若能奉持《法华经》,这是很难得。

我为佛道,于无量土,从始至今,广说诸经,而于其中,此经第一:佛进一步来强调。

我为佛道,于无量土:这是讲空间;

从始至今:这是讲时间;

广说诸经:这是讲无量万法,

而于其中,此经第一:无分别不妨分别,这是提纲挈领。

若有能持,则持佛身:读懂了《法华经》「一心三藏」,当下妄心往生到真心,当下凡夫的业报身即是菩萨愿身。这是「则持佛身」。

【诸善男子,于我灭后,谁能受持,读诵此经。

今于佛前,自说誓言。此经难持,若暂持者,

我则欢喜,诸佛亦然。如是之人,诸佛所叹,

是则勇猛,是则精进。是名持戒,行头陀者,

则为疾得,无上佛道。能于来世,读持此经,

是真佛子,住淳善地。佛灭度后,能解其义,

是诸天人,世间之眼。于恐畏世,能须臾说,

一切天人,皆应供养。】

再三再四地在这儿搞激将法:「谁能受持《法华经》,当着诸佛面前给我站出来,给我讲一句!」可见弘扬《法华经》之重要!当年法华会上那些菩萨是谁呀?就是我们!你当年不发这个愿,你现在不能来听闻《法华经》!这个道理太简单!谁能想得通,谁得大自在!

此经难持,若暂持者,我则欢喜,诸佛亦然。如是之人,诸佛所叹,是则勇猛,是则精进,是名持戒,行头陀者,则为疾得,无上佛道:

「暂持者」是以小况大,何况我们不是「暂持」,我们是天天持,我们还发愿生生世世来持。你能「暂持者」我就欢喜,佛欢喜了是不是就给你授记了?

诸佛亦然:大家都共同的标准。而且讲能够受持《法华经》的人,是则勇猛:勇猛精进,持戒,六度万行,仅仅受持《法华经》就有全部功德。这就祖师大德讲的:「如来藏」心地法门「全性起修,一修一切修,一行一切行,一持一切持」。

明白「如来藏」道理的人不需要师父来指点,他是「真修」。在整个《法华经》《楞严经》没有哪一段是佛讲了一段经:哦!你们现在既然明心见性了,你去放生,你去给我扫地,你去给我禅坐……有没有?没有啊!屁股都没有转,佛就授记:成就了。这个法太重要了!

能于来世,读持此经,是真佛子,住淳善地:

大光明藏中「不漏一人,不舍一法」,才是「淳善」,圆满的善——圆满之善为「真」,善恶、好坏、是非都是一个人一个念。平时方便说法的善,它与恶相对待,那是因缘法,那是分别法,那是有漏法,不可以称为「淳善」,那是对待之善。

佛灭度后,能解其义,是诸天人,世间之眼:

佛灭度以后能够把《法华经》的道理讲出来,是一切天人之眼——包括二十八层天,包括罗汉天,包括菩萨天。

于恐畏世,能须臾说,一切天人,皆应供养:

我们现在就是「恐畏世」。当大官的人生怕不顺,上面的人给他小鞋穿,受贿贪污生怕有人揭发,是不是「恐畏」呀?百万亿万大富翁生怕黑社会来绑票,生怕七大姑八大姨来「刘备借荆州」,是不是啊?那么一般的人呢,今天过了明天怎么办?人家买了电脑,我家没有钱,儿子是不是要生烦恼?就是「恐畏世」。

能须臾说,讲几句《法华经》,片刻功夫而已。

一切天人,皆应供养——这个供养不仅仅是钱财,一切天人鬼神大众对这个法师能生起欢喜心,这就是供养,这是真供养;他供养了法师,这法师呢,也供养了他。其实讲到底呢,佛是劝导我们受持《法华经》,太重要太重要!

你看看这段经文,是不是「唯此一事实」啊?在其它经有没有这样说法的?在《法华经》从头到尾赞叹《法华经》,赞叹受持《法华经》的人,反反复复都是在这样。

《法华经》不就是个「一心三藏」吗?不就是「万法一念」吗?

《法华经》见宝塔品第十一 圆满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悬应。周流精研。贪求冥感】。

这是第五种贪求冥感。

想阴现前的人,在修正定中,受阴既尽,忽然生起爱好远劫的圣灵相感应,于是周遍流历,精研穷究贪求冥感。即此一念贪求,便为招魔之由。悬即远的意思,贪求和远劫圣灵或相隔千里之亲朋心灵互相感应。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元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应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能令听众。暂见其身如百千岁。心生爱染。不能舍离。身为奴仆。四事供养。不觉疲劳。各各令其座下人心。知是先师本善知识。别生法爱。黏如胶漆。得未曾有。】

这时,天魔见有机可乘,即飞遣精灵,附在其人身上,口中讲经说法。被附的人全不知道,还以为是自己已证涅槃圣果。有人来到这个贪求冥感的修行人处,他便升座为其说法。用魔力使得听众,暂时看见他的身相,好像千百岁的老翁,童颜鹤发,于是油然产生一种敬爱之心,不愿舍离,甘愿做他的奴仆,恭敬供养饮食、医药、衣服、卧具等四种生活之需,而永不会感到疲劳厌倦。而这邪师又使他座下的徒众,在心里知道他是他们前世的师傅,也是本生的善知识,因而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法眷情爱,如胶似漆,贴得不可分离,还叹为得未曾有。此乃因魔力摄持,故令徒众们情不由己,身心皈依于他。

【是人愚迷。惑为菩萨。亲近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

这修行人受了魔力,变成愚迷无知。而其信徒还认为他是菩萨降临,相亲相近,日夕薰染,信了他的邪说。便破坏佛的律仪,暗中去做淫欲之事。怎知他是魔呢?若他“潜行贪欲”,必定是魔无疑。关键即在此!

【口中好言。我于前世于某生中。先度某人。当时是我妻妾兄弟。今来相度。与汝相随归某世界。供养某佛。或言别有大光明天。佛于中住。一切如来所休居地。彼无知者。信是虚诳。遗失本心。】

受魔附的人,常好说我在前世,于某一生中,先度某人,那时他是我的妻妾,或是兄弟,现在又来相度,要和他同归某某世界,去供养某某佛。或说另有大光明天(就是魔王所居之处),佛就住在那里,那处是一切如来所休息而安居之地。而无知之辈,竟相信这些虚妄欺诳的邪说,致遗失本心,顺从魔教,为魔眷属。

【此名疠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这是遇衰成形的疠疫鬼,年老成为魔眷,受魔王驱使,来扰乱修定的人。目的既达,厌足心生才离去。被魔附的人,和他的徒众,因妖言惑众,伤风败俗,当然难逃王法。汝等当先觉察,才不致被魔所迷,不致堕入轮回;如果迷惑不知,失却正定,就会堕落无间地狱。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深入。克己辛勤。乐处阴寂。贪求静谧。】

这是第六种贪求宿命。

又修定的人,受阴既尽,想阴现前,在修正定中,忽然心爱深入定境,因而无克己修行,不避辛苦,喜欢隐居于幽僻的地方,贪求寂静。即此一念贪求,便是招魔之由。

经文“心爱深入,克己辛勤,乐处阴寂,贪求静谧”,应与下科“勤苦研寻,贪求宿命”对换,才符合跟随的解释。似是以前抄录之误。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本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阴善男子处。敷座说法。令其听人。各知本业。或于其处语一人言。汝今未死。已作畜生。敕使一人于后蹋尾。顿令其人起不能得。于是一众倾心敛伏。有人起心。已知其肇。佛律仪外。重加精苦。诽谛比丘。骂詈徒众。讦露人事。不避讥嫌。口中好言未然祸福。及至其时。毫发无失。】

这时,天魔见有机可乘,即飞遣精灵,附在其人身上,口中讲经说法。被附的人全不知道,还以为自己忽然已证无上涅槃。有人来到贪求宿命的修行人处,他便升座为其说法。以魔力故,令所有听众,都各知自己的宿业。或者就在说法的地方,对某人说:“你现在虽没有死,但已变了畜生。”又故意使另一个人,在其身后踏著他的尾巴,那人竟不能站立起来。于是在场听众,都完全相信不疑,更加倾心佩服!若有人起疑心不相信,他就马上知道,当场斥责那个不相信的人,来证明他有他心能,能知过去未来之事,令人更叹服。又于佛陀制定之律仪外,再增加一些苦行方法,诽谤比丘,说他们不能耐劳苦,又藉机责骂徒众,表示自己没有私心。又好揭露他人的私事秘密,大肆攻讦,不避嫌疑来表示自己心直口快。又常好预言祸福吉凶,到时也能完全应验,丝毫不失。

【此大力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这是大力鬼神,年老成了魔眷,受魔王驱使,来恼乱修定的人。目的既达,厌足心生才离开。被魔附的人,和他的徒众,因妖言惑众,伤风败俗,当然难逃王法。汝等当先觉察,才不致被魔所迷,不致堕入轮回;如果迷惑不知,失却正定,就会堕落无间地狱。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知见。勤苦研寻。贪求宿命。】

这是第七种贪求静谧。

经文:“心爱知见”应作“心爱深入”;“勤苦研寻,贪求宿命”应作“克己辛苦,乐处阴寂,贪求静谧”,即与上一段经文调换,才符合跟随之解释,似是以前抄录之误。

这个受尽想现的善男子,已不遭受阴的十境邪思所惑,且能发明圆通妙定,但于妙定中,忽然生出爱求深入的心,故此克己求证,不计辛勤,愿意隐居于寂静的地方,来贪求契入妙理。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殊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知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这时,天魔见有机可乘,即飞精附人,口说经法,而被魔附的人全不知道,还以为自己得无上涅槃。若有人来到贪求静谧的修行人处,他便升座为其说法。

【是人无端于说法处。得大宝珠。其魔或时化为畜生。口衔其珠。及杂珍宝、简册、符牍诸奇异物。先授彼人。后著其体。或诱听人藏于地下。有明月珠照耀其处。是诸听者。得未曾有。多食药草。不餐嘉馔。或时日餐一麻一麦。其形肥充。魔力持故。诽谛比丘。骂詈徒众。不避讥嫌。口中好言他方宝藏。十方圣贤潜匿之处。随其后者。往往见有奇异之人。】

受魔附的人,于说法处,无端得到一颗大宝珠,或者有时他又变做畜生,口里含著宝珠,或种种杂色的珍宝,如宝印宝瓶之类,或衔著简册书籍牍符,印信之类,以及种种奇异之物。起先是交给其人,随后就附在其人身上。或者诱惑听众,说有明月宝珠,藏在某处地下,果然那块地,竟有闪闪的珠光照耀著,遂令所有听众,都叹未曾有这种经历。他又喜欢食药草,如菖蒲黄精之类,不吃饭菜,或者有时只吃一麻一麦,但是身体不瘦,反而肥满充实,皆由魔力支持的缘故。有时,又诽谤出家人,不修苦行。有时,又咒骂自己的徒众,饱食终日。他不怕别人讥讽嫌厌,口中又好说:“某某地方有什么宝藏,某某地方有多少圣贤隐居。”跟随他去查看,又往往见到奇异的人,所以大家都很相信他。

余(宣公)在香港时,曾遇一人,专做扶鸾降坛之事,为人求福求富贵等。他说他不用吃饭。那么,他究竟吃什么呢?他吃核桃。因核桃营养非常丰富,有补脑之作用,故他不餐佳馔,而形体肥充,精力充沛。与经文所说的阴境是一样的。

【此名山林土地城隍川岳鬼神。年老成魔。或有宣淫。破佛戒律。与承事者潜行五欲。或有精进。纯食草木。无定行事。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这是山神、林神,或是土地城隍,或是川岳鬼神,年老成魔,做魔王的使者,专门宣说淫秽之事,来破坏佛的律仪。又常和他的徒众,一起暗中追求五欲:财、色、名、食、睡。有时好像很精进,但不修禅定,专修无益苦行。或专吃药草,或专吃树根,或忽喜忽嗔,忽勤忽怠,一切行为没有一定的标准,来恼乱修定的人。等到目的已达,厌足心生便离去。可怜被魔附的人和徒众,因妖言邪行,当然难逃王法的惩罚。你等应当先觉察,不为所惑才不至堕入轮回;如果迷惑不知,失却正定,必定堕落无间地狱。 https://t.cn/zQGzEdS

五官的精致度,常被用来衡量一个人的颜值高低。

其实,灵魂的精致与否,情商的高低,也藏在你的五官里。

修炼五官,亦是在积攒风水。余生风水好不好,看你的五官就知道。

01
耳朵

余光中曾说:

“善言者,能赢得听众。善听者,才能赢得朋友。”

高情商的人,不光会说话,更会听话。

懂倾听的人,比会说话的人还要厉害百倍。

有这么一个故事:

曾经有一个小国派使者到一个大国去进贡,向大国的皇帝进贡了3个外观相同的小金人,这三个小金人做工精细,皇帝对每一个都爱不释手。

但是使者出了一个问题:这三个小金人哪一个最有价值?

皇帝疑惑不解,请来珠宝匠仔细检查。

可这三个小金人不管是外形还是用料,都几乎一模一样。怎么办?

一位大臣说,他有办法。于是皇帝就把他请到大殿上。

大臣胸有成竹地拿着3根稻草。他将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稻草从另一只耳朵里出来了。

他又对第二个金人如法炮制,结果稻草从金人的嘴巴里钻出来了。

等到试验最后一个金人时,稻草却掉进了第三个金人的肚子里。

大臣兴奋地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点头。

这三个金人,分别代表听话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左耳进,右耳出,对别人的话充耳不闻;

第二重境界:倾听他人的话却毫无顾忌地四处宣扬,俗称大嘴巴,活成了一个“扩音器”;

第三重境界:用心去倾听别人的话,是为真正的善听者。

可现实生活中,能做到第三重境界的人,是凤毛麟角。

有个成语,叫做“鸡同鸭讲”,两种截然不同的生物,说着两种不同的语言,谁也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

完美地诠释了不懂倾听的人之间的交流状态。

那些在说话上游刃有余的人,那些无论和谁都能“同频共振”的人,都是善听者。

他们能透过一个人的言语,了解对方的诉求,破译对方的性格。

懂倾听的人,即使惜字如金,讲出来的话也是有分量的,掷地有声。

而不懂倾听的人,说话如同连珠炮。

一心只想多说话,占据言语上的主动权,不愿意静心倾听他人,终会受他人厌弃。

02



《增广贤文》有言: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人生七十古来稀,问君还有几春秋。”

聪明人,要学会适当地“装聋作哑”:难听的话,就装作没听见;不该说的话,就把自己当哑巴,憋住别说。

事,不可随意;话,不可随口。说话,是我们这一生的修行。

你不经意的一句话,也许会毁掉他人的一生。

短片《一句话,毁掉孩子的一生》中,有一位老人,幼时父母曾嫌弃他:“你自始至终都远不如你哥哥。”

这句话,被老人记了一生。

有人可能会说:“不就是别人在气头上的一句话嘛,至于记那么久吗?”

这位老人告诉你:至于!迟暮之年的他,想起父母的那句话,仍旧会双眼盈满泪水,双手不住地颤抖。

终他一生,他都无法从这句话给他带来的伤害中走出来。

还有泰国某商店里发生的让人震惊的一幕,儿子沉迷网络游戏,父亲气头上说了句,“你怎么不去死?”

儿子真的就开枪自杀了,留下后悔的父亲瘫倒在地上。

文学大家陈忠实,也曾因为随口的一句话而悔恨终生。

曾经,有一位年轻人写信给陈忠实,并附上了自己的作品。

年轻人想要询问陈忠实:自己的文章究竟写得好不好?

那是一篇毫不出彩的文章,陈忠实也没有多想,就回信告诉年轻人:你的文章写的不错,鼓励他继续写作。

得到了文学大师的鼓励之后,年轻人欣喜若狂,决意放弃农耕,全身心投入写作。

可几十年过去了,年轻人一无所成,最大的成就,也只是在小报上发了几篇豆腐块文章而已。

得知了这件事的陈忠实,悔恨不已。

他没想到自己无心的一个回复,却毁掉了一位年轻人的终身。

每个人,都应当学会说话。

身居高位,更应当管住自己的嘴。随意说话,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更是对他人的不负责。

管住嘴,这道理大家都懂,可还是有很多人不懂闭嘴,总觉得如鲠在喉,说出去才会爽快。

关于如何闭嘴,林肯有一个好办法。有一个人问林肯,说我特别恨一个人,怎么办?

林肯说,写信骂他,想怎么骂就怎么骂,写完了信给我。

那个人在信里,极尽骂人的本领,将他恨的人骂得狗血喷头。

他把信给林肯看了说,是不是可以邮寄出了?

林肯说,你开什么玩笑,烧了它。

都说,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再难挽回。

很多话,都是“气话”,气头过后,我们都会后悔,可话已出口,木已成舟,没有后悔药可吃。

所以,那些气话废话,都是坏情绪的产物,不如将它“烧掉”,让它随风而逝。

懂说话的艺术,是过好人生的一大前提。少说话,会说话,人生会爽很多。

聪明人,懂得:

不争论,和三观不合的人,解释再多,也无法改变。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少说话,成熟的人,多半话少。他们的每一句话,都要经过大脑。

03

眼睛

知乎上有个问题:什么能力很重要,大部分人却没有?

高赞回答:大部分人都没有看见的能力。

很多人对这个回答感到奇怪:我又不是瞎子,我长了眼睛,怎么会看不见呢?

答主说,所谓看见的能力,是心灵的透视力。

就是用心从生活小事情,去感受另一个人的能力。

和察言观色的区别,它更多是来自心灵的修炼。

当一个人拥有“看见”的能力,他能知道对方最重要和在乎的是什么,而对方得到被看见的反馈,真的是会打开心彼此沟通交流。

你看见别人,别人感受到你的尊重和爱。

你的人际交往会很顺利,人脉积累便会成为你的资源。

而那些幸福的家庭里,总有那么几个拥有雪亮眼睛的人。

朋友小沈的老公,就是这么一个人。

小沈表面上没说自己重视自己30岁的生日,老公却看出了她的小心思,攒钱和她一起去了她一直想去的日本旅游。

小沈特意做了一桌子他喜欢的菜,他一进门就闻得出饭菜的香味,还会亲她一下表示谢意。

比起许多貌合神离,相对无言,唯有玩手机的夫妻来说,他们真的算是神仙眷侣。

其实,生活里伤我们最深的冷暴力,就是被忽略。

反观那些过得不开心的人,他们都或多或少地被忽略了:

我那么努力地要提高成绩,可爸妈却好像全然不在意我,连一句鼓励的话也没和我说。

我重感冒了,想要男朋友的关怀,却只盼来一句万金油“多喝热水”。

那种失望,真的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成熟的人,都有一双雪亮的眼睛。

这并非天生,而是阅尽千帆后锻炼出的强大的共情力。

余生,和能“看见”你的人在一起。

04

你的五官里,藏着你一生的风水:

修行眼睛,你就有了“透视”心灵的能力;

修行耳朵,懂倾听,更懂人生;

修行嘴巴,管住嘴,就管住了情绪。

余生,愿你我都五官精致,灵魂丰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唯蜜瘦##2021第200天# 时光‮逝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 ͏ ​蕉……不‮不知‬觉间2021年这段时间‮已轴‬经滑动到了第200​天时‮之
  • 山西省长治市黎城长福焦化厂肆意污染环境环保局为何一直失声(转载来源于网络:原创有理,转载无罪) 近期本网收到长治市黎城县群众反映,说位于黎城县西环附近的一个名
  • 而且好多重唱和声好多(我太喜欢啦 每次听到和声超美的歌曲都觉得好幸福!嘎的台词真的好舒服 歌唱的就更不用说 真的声压太牛了丽东演晓鸥是我没想到的 一直觉得丽东姐
  • 每天和我一起来有道词典做公益 免费参与,为孩子们筹建外语阅读角 https://shared.ydstatic.com/dict/market/dict-sig
  • 教学过程中,老年人学会了用手机买菜,享受超市便利、生鲜果蔬等商品1小时配送到家的数字便利服务,这对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来说,十分实用,得到了老年人的一致好评。A:一
  • 猫架和天桥搭好以后这面墙太棒啦[喵喵]但是肥噜最爱的不是这面墙,居然是卧室的床下底和飘窗[允悲]昨晚把我气的,熊孩子可能第一次钻有缝隙的床下底,兴奋得一直钻,然
  • 有的人认为,在感情里,对伴侣不加掩饰地宣泄情感,没什么不妥。其实不然,因为一个人面对伴侣时的情绪,决定了这份感情的状态。
  • 超话是安利小八的地方,我也不希望粉丝和小八点进超话就看见一大堆为了进群而发的帖子!我们非常理解大家想要进群的心情,但是呢也请大家遵守一下发帖规则。#不高兴的
  • 接下来 小编带您回顾本期直播信息...一、梳理企业和群众集中诉求1.东胜区市民反映现出租车不可以接滴滴快车的单子,咨询是否有相关法律规定,请核实告知。市交通运输
  • 先说这么多,有缘再续哈哈哈哈哈哈今天又是爱你的一天哦 暑期阅读计划:朱生豪情书选读到“我的心早该冷了的,为你的缘故,还不敢忘却春天的美丽。这世界那么多人,且行且
  • 六個計畫搬遷的廠戶,在木材行業一直扮演重建角色,他們位於古洞北的工場用地,必須今年底前收回並歸還給政府,這不但影響行業從業員生計,部分大型建築項目也可能因此失去
  • 以此文固天元始之炁,佩之……以禳此灾……”种民是修道而摆脱了生死轮回的特殊选民,升入种民天,将安度劫难。我们能控制将来的善恶行为,因此导致祸福吉凶的不同结果,所
  • 因不同客户群体的差异化需求,美亚光电提供“多级”的选择:既有可加装红外系统3.0的性价比之选品系列、标配高端红外系统4.0的臻系列,更有集色选、红外选、X光选三
  • #室内设计##装修设计##室内设计[超话]##装修设计[超话]# 人生如戏,那些老电影里都演过了Paula是一个生活在英国Stockport的女子,她是超级电影
  • !也不知道他能听见不!
  • [话筒]本期院校:#东华大学# [星星]东华大学于1996年成为我国第三批MBA试点院校,1997年正式启动,以构筑多元创新的特色教育平台、培养厚德笃实的卓越管
  • 按着导航到达了卓尔山景区,由于景区在中午期间游客较少,到了主景区几乎可以享受一人独占整条栈道的感觉,远眺雪融的差不多的阿咪东索山,感慨大概早几个月来景色会更为惊
  • [微风]这种情况在正畸里还是十分常见的,于是博主给她推荐到牙齿正畸高阶讲师~ [微风]推荐她采用【钢丝牙套】目前改善情况很不错~小姐姐这次来投稿让更多的集美得
  • Five9(FIVN.US)盘前涨超11%,Zoom(ZM.US)盘前跌超1%,Zoom将以147亿美元收购云软件提供商Five9。Red Cat Holdin
  • 前一位一直是武打演员,一直不温不火,比较后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军人形象深入人心,也创造了票房神话,是战争片的不二人选。林超贤的动作是部分经典,擅长拍战争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