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勰】
汪瑾是松江人,五十多岁时,潦倒失意。他居无定所,过着飘泊的生活。深秋季节,凉风袭来时,他忽然产生了思乡情怀,遂乘船离京南下,打算回归老家。
有一天太阳落山的时候,行船暂停泊于武城县老城西边的河岸上。汪瑾正苦于清冷寂寞之际,突然见到一个累得满脸流汗的小奴仆走到跟前,送上一个名帖说:“我家老爷冯二官,请求拜见您。”汪瑾看过名帖,是声称同乡眷属的晚辈人冯勰求见。汪瑾心里想自己如此穷困潦倒,连亲戚朋友见了都不愿搭理的人,哪还能有什么人会与我亲近呢?怀疑是对方弄错了,于是将名帖退还来人。小奴仆好生奇怪,问道:“老先生你不是姓汪,松江府人么?”汪瑾回答道:“是呀。”小奴仆自言自语道:“这下就不会弄错吧?”便转身跑了回去。
不一会儿,冯勰亲自来了。他身穿新衣,头戴新帽,年约三十岁,和汪瑾相见致礼谦让一番之后,便上船了。冯勰很懂礼节,并且谦恭和气,还送上绸缎四匹,作为见面之礼。
然后冯勰才说:“我是山西人,很想去扬州看望一位上官桥巡检。现知汪兄返归松江,所以我想搭乘你的顺道船,不知你能否收容?”汪瑾看到冯勰朴素厚道,也就答应了。冯勰则又施礼拜谢一番。随后,小奴仆便提着包裹行李,进船舱安放住下了。
夜晚,二人促膝长谈,汪瑾看着名帖问道:“冯老弟是西部人,我是南方人,怎么能说你是我的乡眷呢?”
冯勰说:“我的祖籍原是松江,朱明亡灭,大清建立后,我们一家才迁徙到山西,入籍于汾阳。名帖称说是乡眷,表明了我是永远不忘乡土之情的。”
汪瑾又问:“我看你谈吐不凡,可是你为什么不出职任官,竟虚度这样的大好年华呢?”
冯勰说:“我的命运如此,不可强求。从前我参加过多次科考,都落选了。我曾行贿买官,已经花费近万两银子了,终没有得官做。我开始时也感到忧愤、郁闷,后来我便渐渐地打消了这个念头,我再仔细一想,人的才能好比袜子上的线头,拆散了就不足一寸长。我即使是做官了,也必定是僵尸占其位,干吃俸禄不干事而已。假如是因贫穷而去当官,倒可能成为一个特别有钱的人。总的看来,有才不用,或当官捞钱,是一个也不值得仿效的,所以我就甘心当个平民百姓了。汪兄不曾见江东杰出才子王文度么?他若是决心不出仕当官,则会少年时得享美名,必定终生不会毁坏名声,更不至于被削夺权势,遭杀身之祸,留给后人耻笑责备了!”
汪瑾听了他的话哀叹说:“冯老弟说得对呀。贿赂长官都不得官做,那么无钱贿赂官府者,就只好和你一样甘心白花钱,老死皆不可得官做了。”
冯勰接着说:“想贿赂买官又找不到门路,并不能表明世道不好。当今正是大清皇朝国运隆兴、起用优秀人才的时候。因此说想行贿并不困难,而是难为了受贿的人,无法作弊。再说受贿与行贿,都不能难倒人,唯有那些根本不受贿的官员,方才真正地难倒了行贿求官的人。然而当今世道衰败了,先是由清正变为想当官即得托人疏通,后来蜕变为想出职居官,就得贿赂官府了。乡里贫苦的文士,只好被埋没于民间。这种坏风气,继而又刮到了朝廷里,造成了是非颠倒。清正廉明者,遭罢官削职,逐出朝外;贪赃枉法的人,反倒得提拔入朝中受重用,甚至有某大臣买动了皇帝的事,有如司徒崔烈博之流。反之,还有皇帝收买臣子的怪事,要他为立其子封王做皇储卖力。因为社会风气变了,人的命运也不能像从前那样地顺畅了。在位的贤良而又有才华的人,都免不了被罢黜。那么无官的小民,又哪能有升迁的希望呢?汪兄就算是赶上了盛世,却不得任用为官,就应该认命了。这与贫穷毫无相干。”汪瑾听了,非常佩服冯勰的谈论,忧郁愤恨的心情,也顿时消散了不少。从此,汪冯二人朝夕聚会,叙谈答对,甚是欢乐。
他们的船行至淮安时,适逢中秋佳节。汪瑾特地买来了酒,请冯勰赏月。待饮酒至高兴的时候,冯勰突然叹息说:“我曾听过一个遇害人临死前讲述他生平慷慨的一段故事,汪兄想听听么?”
汪瑾当时并没在意,反倒问冯勰道:“你的那位朋友官居巡检,如果是居官清正的人,那你数千里路投奔到那里,恐怕是往返徒劳了吧!”冯勰听了,没有即时回答,只是自顾自地喝酒。
过了一会儿,冯勰方才停止喝酒,声音凄切地说:“十天来,我心里十分感谢汪兄厚待,曾几次想把真心话告诉给你,但又恐你听了害怕,只好暂且不说了。现在既然问到了这件事,那我就讲给你听。”
冯勰沉思了一会儿说:“上官桥的巡检陈某,说是我的朋友,其实却是个仇人。
十三年前,我往苏州贩运一千捆棉布,途经荏平,与陈某同住一个旅店,正赶上天降大雨,不能行路。这时,陈某与他同屋里的旅客,赌了一天一夜,结果他一败涂地,把所带钱物输个精光,还欠下一百两银子的赌债。他无力凑足这笔钱,因之受到赌客们的欺侮与辱骂。当时我可怜他,如数地替他还清了债,事情才算完结。另外,我又送给他二十两银子做路费,让他回家。陈某对我感激备至,并发誓日后一定要报答我的厚恩。然后,他又表现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经我再三追问,他才说出他想花些钱买个小官当当,以后也好用俸禄养活全家。今天遇着了大好人,只好厚着脸皮再借五百两银子。假如一旦得官,绝不忘恩负义。我见他如此落魄,又动了恻隐之心,心想好事做到底,成全了他这一回吧。遂慷慨答应,将钱借给了他。但是,付钱之时,我也太粗心大意了,竟没有立下字据。过了五年,当我再到北京城里时,听说陈某将要到扬州赴任了,但是还没有拿到任命状子,故暂时居于宣武门外。我特意前去探望他时,他先是推托外出了,后来我几次到门上等,方才见到了他,然而他却是一副很冷淡的样子,全然不提从前的事。”
汪瑾听到这里,瞪眼愤怒地插话说:“人心真不可测,那姓陈的怎么能这样?!”冯勰说:“不是人心不可测,而是我们这些人的心眼太实诚。总是以君子之心去看待小人了。汪兄,你听说过东郭先生与中山狼的故事么?”
汪瑾接着说:“依我看,对这种人有什么理可以讲?应该向他讨回银子,与他绝交。”
冯勰说:“当时我的想法也是如此,便当面问及还债之事。哪曾想陈某非但不还钱,反而翻脸骂人。我怒不可遏,同他争辩起来。我并不是后悔我破了财,而是怨恨陈某忘恩负义,他的行径等同于阴险的魔鬼,其毒辣也超过了恶蜂毒蝎。于是我花钱买通官吏,将他抓起来,叫他吃官司。可是没有字据可证明我有理,故此官府也无法审理,只好对陈某不加追究了。而我自己后来却染上了瘟疫,死在外乡,尸骨无法归葬。而今我在地下上告于阴曹地府,现已得知到了向陈某追偿欠债的时候了。所幸今日又亏得汪兄将我带到扬州,一路上又有机会向你说及陈某之恶,也算得了一些慰藉。因此,我将来必定要报答你对我的恩惠,虽然在九泉之下,也不会忘记。”
汪瑾听到这里,才知道他原来是鬼,心里害怕极了,脱口问道:“这么说来你是鬼喽?”
冯勰答:“是的。你在灯前或月下照照我就全明白了。”
汪瑾举起灯,对着冯勰照了照,果然不见影子,突生恐惧,吓得一言不发,面无人色。
冯勰见状,笑了笑,安慰汪瑾说:“汪兄不必害怕,我感谢你的恩德都来不及,还能加害于你么?”
汪瑾回想起他们交往的这一段时间,冯勰的确没有做什么伤害自己的事情。这才稍稍定下了心,但还是战战兢兢地坐立不安,如芒在背。
他们的船到达扬州时,冯勰竟是失意惆怅地对汪瑾说:“你我二人从此分别了。我懂得修造佛塔的人,必定要收拢塔尖的,我也知道汪兄与扬州太守是老朋友了,所以请你明天路过扬州时,向太守说一说我的冤仇,更不能叫忘恩负义的罪魁陈某盗取清白名声,继续欺骗世人。”
汪瑾也很忧伤悲痛,他指着冯勰身后的小奴仆问道:“这个小奴仆是人还是鬼呀?”
冯勰说:“我本身就是鬼,哪能使唤人呢?这是我在阴间用五千钱买来的,他也是我的同乡,原本是北京南门外卖袜子的李四之子。”
冯勰领着小奴仆走后,汪瑾的恐惧之心方才完全消除,他为人谨慎,不爱多言,对于船上遇见冯勰的事,也未再向别的人透露过,因而船上的人,也就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件事的。
第二天,汪瑾去拜见扬州太守,并被太守留在家里饮酒。当二人正喝到兴头时,忽然得报上官桥陈巡检,在昨天晚上得暴病死去了。太守知道后,非常惊讶地说:“一个身强力壮的人,怎么说死就死了呢?”
汪瑾则在一旁叹息说:“阴间的公理,也不是虚妄无实的。”随后,汪瑾便把他遇见冯勰的事,向太守详细地述说了一遍。太守听了,竟是瞠目结舌,好久说不出话来。
陈巡检的尸骨,无家可归葬,还是太守为他置办了棺材,掩埋在无主尸体的公墓中。待派人整理他做官所得的财物时,计有千两黄金,太守方知陈某是一个贪赃不法的坏官。因怨恨其人,遂将陈某所有的财物全部给了汪瑾,说:“我为冯勰报了仇怨,这些钱也就权当冯勰对你报答恩德了。”汪瑾初开始时不愿接受这笔钱财,后因觉太守说得有理,方才收下了。
汪瑾回到家里,因为有了这笔钱,家境也富裕了。
后来他又从乡里人中打听到了李四这个人,知他是回民,确有一个十五岁的儿子,在两年前因患疟疾死去了。再看外貌长相,正和冯勰所带的小奴仆一模一样,于是他赠给李四一笔钱,让他好好过日子,以聊表心意。#白话夜谭随录#

【张迁碑】

又名《张迁表颂》, 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是东汉晚期佚名书法家书丹,东汉碑刻家孙兴刻石而成的一件隶书书法作品。此碑于东汉中平三年(186年)刻立,明代初年出土,现收藏于山东泰山岱庙碑廊。

《张迁碑》篆额题“汉故毂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12字,额字独呈扁形,书意在篆隶之间;碑阳正文15行,行42字;碑阴3列,上2列19行,下列3行碑文。此碑是谷城故吏韦萌等为追念张迁之功德而立,铭文着重宣扬张迁及其祖先张仲、张良、张释之和张骞的功绩,并涉及到黄巾起义军的有关情节,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张迁碑》是东汉隶书成熟时期的作品,书法造诣高。此碑自出土以来,为历代金石、书法家所推崇。在众多的汉代碑刻中,此碑以古朴、厚重、典雅取胜,字里行间流露出率真之意,具有民间朴质之风,格调峻实稳重,堪称神品。它起笔方折宽厚,转角方圆兼备,运笔遒劲而曲折有力,落笔稳健,可谓是汉隶方笔系统的代表作。

「译文」
君讳迁,字公方,陈留己吾人也。君之先出自有周,周宣王中兴,有张仲,以孝友为行,披览《诗·雅》,焕知其祖。高帝龙兴,有张良,善用筹策,在帷幕之内,决胜负千里之外,析珪于留。文景之间,有张释之,建忠弼之谟。帝游上林,问禽狩所有。苑令不对,更问啬夫,啬夫事对。于是进啬夫为令,令退为啬夫。释之议为不可:苑令有公卿之才,啬夫喋喋小吏,非社稷之重。上从言。孝武时,有张骞,广通风俗,开定畿寓,南苞八蛮,西羁六戎,北震五秋,东勤九夷。荒远既殡,各贡所有。张是辅汉,世载其德。爰既且于君,盖其繵縺。缵戎鸿绪,牧守相系,不殒高问。孝弟于家,中謇于朝。治京氏易,聪丽权略,艺于从政。少为郡吏,隐练职位,常在股肱。数为从事,声无细闻。征拜郎中,除谷城长。蚕月之务,不闭四门。腊正之祭,休囚归贺。八月筭民,不烦于乡。随就虚落,存恤高年。路无拾遗,犁种宿野。黄巾初起,烧平城市,斯县独全。子贱孔蔑,其道区别。《尚书》五教,君崇其宽;诗云恺悌,君隆其恩;东里润色,君垂其仁。邵伯分陕,君懿子棠。晋阳佩玮,西门带弦。君之体素,能双其勋。流化八基,迁荡阴令。吏民颉颃,随送如云。周公东征,西人怨思。奚斯赞鲁。考父颂殷。前喆遗芳,有功不书,后无述焉。于是刊石竖表,铭勒万载。三代以来,虽远犹近,《诗》云旧国,其命惟新。
于穆我君,既敦既纯。雪白之性,孝友之仁。纪行来本,兰生有芬,克岐有兆,绥御有勋。利器不觌,鱼不出渊。国之良干,垂爱在民。蔽沛棠树,温温恭人。干道不缪,唯淑是亲。既多受祉,永享南山。干禄无疆,子子孙孙。
惟中平三年,岁在摄提,二月震节,纪日上旬。阳气厥析,感思旧君。故吏韦萌等,佥然同声,赁师孙兴,刊石立表,以示后昆。共享天祚,亿载万年。

「创作背景」

此碑石于东汉灵帝中平三年(186年)立碑于山东东平县,是颂扬张迁执政谷城时多施惠政的政绩;碑阴刻有立碑官吏姓名及捐资钱数。[6]
碑主张迁,字公方,陈留己吾(今河南宁陵境内)人。曾任谷城(今河南洛阳市西北)长,迁荡阴(今河南汤阴县)令。碑文系故吏韦萌等为追念其功德而立。碑文书法多别体,未署书者姓名,刻石人为孙兴。清初顾炎武《金石文字记》疑此碑为后人摹刻,但多数考古学家和金石学家则认为,其书风通篇方笔,古朴拙茂,非汉代人不能为之,碑面剥落的痕迹,也非人为所能做到,因此,当是汉代原碑无疑。

「用笔」

《张迁碑》运笔以方笔为主,用笔逆锋坚实,万毫齐力,方圆兼备,沉着饱满。横画两端都见方,粗重浑厚,有万钧不屈之力,如“言”、“善”等字。书写时万毫齐力,行笔似有反力相阻,右端回锋上提收笔,欲左先右,无往不收。“蚕头雁尾”的横画写法也一样,起笔处重顿后,渐提行笔,正锋而行,笔壮墨饱,收笔时顿笔后迅速上提,挺直凝重而有力。竖画的用笔方法是落笔逆锋向上,提笔调锋起笔处方厚饱满,再调笔锋向下,竖锋运笔,收笔时或轻或重顿后,提笔向上回收笔锋,如“之”、“中”、“尚”等字。折画是在横画收笔处将笔锋上提,换向后在原处入纸行笔,转折处方整斩截又自然,略呈外方内圆,或内外皆方,如“月”、“巾”等字的折画。
特别是此碑的撇画比绝大多数知名的汉碑隶书都要丰富些,如“更”、“令”等字,其写法下笔如同竖画,藏锋逆入,中锋行笔顺势顿驻后逐渐上提后回收。撇画是隶书中具有特色的笔画,由于是向左方运笔,行时阻力大,力量强劲,圆转道健,笔力畅达,如“命”字,部分字的竖钩也可看作撇画的一种,如“孝”字。撇画的妙处在于收笔的变化,因轻重、长短、斜度的不同作相应处理,因此变化多姿。有的收笔回锋圆浑,有的收笔方截,每一撇画皆根据字形差异处理得恰到好处。
捺画也是此碑极为突出的笔画,主要是平捺和斜捺。此碑捺画写得厚重而雄健,落笔取逆势,调锋后提笔行笔,用力匀称至捺脚稍顿后提锋,然后顺势宛转而出,笔锋在空中作收势,给人一种朴拙但不刻板的感觉。如“吏”字的捺逆锋起笔,在行笔过程中,逐渐用力渐行渐按,铺毫向右下行笔,行至捺端,提笔右上轻出,捺脚似方似圆,力含其中“敦”字之捺虽不粗壮,但笔画含力在内,雄强刚劲,深沉有力。捺画落笔常作蚕头状,捺脚作雁尾状,与他碑横画“蚕头雁尾”之状相合。

「结字」

《张迁碑》结字巧中有拙,拙中寓巧,大巧若拙。它完全去掉了雕饰的成分,一任天然,真可谓道法自然,浑然天成。字的各部分关系处理得非常生动,挪让呼应,顾盼有情,憨态可掬。
在整体上虽扁方,整饬划一,又因字立形,顺其自然,险中求正,字体端庄朴茂,笔短意长,有些字突出主笔横画和捺画,以尽其势。全碑各字稳而不呆,动感强烈,动中求稳,稳中求变。神采奕然的体态特征在形体、笔画的避让、空间布白的处理、平正与险绝的错落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看似简单,实则妙趣横生,有“险绝”后“复归平正”之感。

「章法」

《张迁碑》章法不拘一格,生动活泼。汉代碑刻多有边框方格,排列整齐,所以大部分汉碑字形大小一致,平均摆放,给人中规中矩的感觉。而《张迁碑》却独树一帜,通篇取茂密之势,但字间和行间都无严格的固定距离,疏与密适当,“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既严谨又空灵,疏处阔绰而不散漫,达到了疏与密的对立统一。同时,字形大小参差,正斜互用,疏密随意,但整体上又相互呼应,左右顾盼,一派天真烂漫的景象。

「名家点评」

明·王世贞《州山人题跋》:“其书不能工,而典雅饶古意,终非永嘉以后所可及也。”[1]
清·孙承泽《庚子消夏记》:“书法方整尔雅,汉石中不多见者。”[1]
清·郭尚先《芳坚馆题跋》:“汉碑严重平硬,是碑为冠。”[1]
清·杨守敬《平碑记》:“(此碑)用笔已开魏晋风气,此源始于《西狭颂》,流为黄初三碑《上尊号奏》《受禅表》《孔羡碑》之折刀头,再变为北魏真书《始平公》等碑。”[1]
现代碑帖鉴定家蒋文光:“《张迁碑》是汉碑中艺术水平很高的一件作品。书法浑厚方折,朴茂端严为汉碑中方整类的主要代表。书法用笔以方为主,兼用圆笔。笔画端正,结体取势平直,饱满严密,笔致朴质古拙遒劲灵动,多有变化。同时,用笔与结体是相互为用的,不同书体,其用笔亦有所侧重。笔致变化多端,往往在均衡的横直线条和方折之中掺以一笔极其熟练而有力的弧线。看去既笔笔挺劲,气势雄浑,却又在拙朴中见秀美,在端重中显生动。全碑字字生动,变化生新,朴实自然,从而达到全局皆活的奇妙效果。”

「后世影响」

《张迁碑》对清代隶书影响极大,直至近代仍有着独特的地位。与东汉时期其他名碑相比,它是对东汉桓灵时期讲究规则整饬的流行汉隶的一种创新,为汉碑带来活泼的意态,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该碑不仅为汉人分书之代表,而且其用笔结体之奇肆跌宕已开魏晋风气,对清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起了承启的作用。

「历史传承」

《张迁碑》于汉灵帝中平三年(186年)立碑山东东平县。明代初年被掘地发现,最早著录见于明代都穆《金薤琳琅》。明初出土时立于东平儒学明伦堂前,当时铭文尚完好可读。至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东里润色”四字尚完好,仅残缺五字。清乾隆间(1711—1799年),“东里润色”的“东”字泐半,“润”字的“水”旁仅存中点,“色”字与下“君”字皆泐大半。光绪十八年(1892年)碑毁于火,常熟翁氏就原碑重新剔刻,但神气全非,幸碑阴文尚完好如旧。解放后,在东平县府院内建亭,将碑置于亭内。1965年移岱庙炳灵门内,外置玻璃罩保护。1983年9月移于山东泰山岱庙碑廊,后一直陈列收藏于此。现残泐六十八字,其中二十二字全泐。

#万象#之#中国传统文化故事#
#夜谭录#

冯勰

汪瑾是松江人,五十多岁时,潦倒失意。他居无定所,过着飘泊的生活。深秋季节,凉风袭来时,他忽然产生了思乡情怀,遂乘船离京南下,打算回归老家。

有一天太阳落山的时候,行船暂停泊于武城县老城西边的河岸上。汪瑾正苦于清冷寂寞之际,突然见到一个累得满脸流汗的小奴仆走到跟前,送上一个名帖说:“我家老爷冯二官,请求拜见您。”汪瑾看过名帖,是声称同乡眷属的晚辈人冯勰求见。汪瑾心里想自己如此穷困潦倒,连亲戚朋友见了都不愿搭理的人,哪还能有什么人会与我亲近呢?怀疑是对方弄错了,于是将名帖退还来人。小奴仆好生奇怪,问道:“老先生你不是姓汪,松江府人么?”汪瑾回答道:“是呀。”小奴仆自言自语道:“这下就不会弄错吧?”便转身跑了回去。

不一会儿,冯勰亲自来了。他身穿新衣,头戴新帽,年约三十岁,和汪瑾相见致礼谦让一番之后,便上船了。冯勰很懂礼节,并且谦恭和气,还送上绸缎四匹,作为见面之礼。

然后冯勰才说:“我是山西人,很想去扬州看望一位上官桥巡检。现知汪兄返归松江,所以我想搭乘你的顺道船,不知你能否收容?”汪瑾看到冯勰朴素厚道,也就答应了。冯勰则又施礼拜谢一番。随后,小奴仆便提着包裹行李,进船舱安放住下了。

夜晚,二人促膝长谈,汪瑾看着名帖问道:“冯老弟是西部人,我是南方人,怎么能说你是我的乡眷呢?”

冯勰说:“我的祖籍原是松江,朱明亡灭,大清建立后,我们一家才迁徙到山西,入籍于汾阳。名帖称说是乡眷,表明了我是永远不忘乡土之情的。”

汪瑾又问:“我看你谈吐不凡,可是你为什么不出职任官,竟虚度这样的大好年华呢?”

冯勰说:“我的命运如此,不可强求。从前我参加过多次科考,都落选了。我曾行贿买官,已经花费近万两银子了,终没有得官做。我开始时也感到忧愤、郁闷,后来我便渐渐地打消了这个念头,我再仔细一想,人的才能好比袜子上的线头,拆散了就不足一寸长。我即使是做官了,也必定是僵尸占其位,干吃俸禄不干事而已。假如是因贫穷而去当官,倒可能成为一个特别有钱的人。总的看来,有才不用,或当官捞钱,是不值得仿效的,所以我就甘心当个平民百姓了。汪兄不曾见江东杰出才子王文度么?他若是决心不出仕当官,则会少年时得享美名,必定终生不会毁坏名声,更不至于被削夺权势,遭杀身之祸,留给后人耻笑责备了!”

汪瑾听了他的话哀叹说:“冯老弟说得对呀。贿赂长官都不得官做,那么无钱贿赂官府者,就只好和你一样甘心白花钱,老死皆不可得官做了。”

从此,汪冯二人朝夕聚会,叙谈答对,甚是欢乐。

他们的船行至淮安时,适逢中秋佳节。汪瑾特地买来了酒,请冯勰赏月。待饮酒至高兴的时候,冯勰突然叹息说:“我曾听过一个遇害人临死前讲述他生平慷慨的一段故事,汪兄想听听么?”

汪瑾当时并没在意,反倒问冯勰道:“你的那位朋友官居巡检,如果是居官清正的人,那你数千里路投奔到那里,恐怕是往返徒劳了吧!”冯勰听了,没有即时回答,只是自顾自地喝酒。

过了一会儿,冯勰方才停止喝酒,声音凄切地说:“十天来,我心里十分感谢汪兄厚待,曾几次想把真心话告诉给你,但又恐你听了害怕,只好暂且不说了。现在既然问到了这件事,那我就讲给你听。”

冯勰沉思了一会儿说:“上官桥的巡检陈某,说是我的朋友,其实却是个仇人。十三年前,我往苏州贩运一千捆棉布,途经荏平,与陈某同住一个旅店,正赶上天降大雨,不能行路。这时,陈某与他同屋里的旅客,赌了一天一夜,结果他一败涂地,把所带钱物输个精光,还欠下一百两银子的赌债。他无力凑足这笔钱,因之受到赌客们的欺侮与辱骂。当时我可怜他,如数地替他还清了债,事情才算完结。另外,我又送给他二十两银子做路费,让他回家。陈某对我感激备至,并发誓日后一定要报答我的厚恩。然后,他又表现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经我再三追问,他才说出他想花些钱买个小官当当,以后也好用俸禄养活全家。今天遇着了大好人,只好厚着脸皮再借五百两银子。假如一旦得官,绝不忘恩负义。我见他如此落魄,又动了恻隐之心,心想好事做到底,成全了他这一回吧。遂慷慨答应,将钱借给了他。但是,付钱之时,我也太粗心大意了,竟没有立下字据。过了五年,当我再到北京城里时,听说陈某将要到扬州赴任了,但是还没有拿到任命状子,故暂时居于宣武门外。我特意前去探望他时,他先是推托外出了,后来我几次到门上等,方才见到了他,然而他却是一副很冷淡的样子,全然不提从前的事。”

汪瑾听到这里,瞪眼愤怒地插话说:“人心真不可测,那姓陈的怎么能这样?!”

冯勰说:“不是人心不可测,而是我们这些人的心眼太实诚。总是以君子之心去看待小人了。汪兄,你听说过东郭先生与中山狼的故事么?”

汪瑾接着说:“依我看,对这种人有什么理可以讲?应该向他讨回银子,与他绝交。”

冯勰说:“当时我的想法也是如此,便当面问及还债之事。哪曾想陈某非但不还钱,反而翻脸骂人。我怒不可遏,同他争辩起来。我并不是后悔我破了财,而是怨恨陈某忘恩负义,他的行径等同于阴险的魔鬼,其毒辣也超过了恶蜂毒蝎。于是我花钱买通官吏,将他抓起来,叫他吃官司。可是没有字据可证明我有理,故此官府也无法审理,只好对陈某不加追究了。而我自己后来却染上了瘟疫,死在外乡,尸骨无法归葬。而今我在地下上告于阴曹地府,现已得知到了向陈某追偿欠债的时候了。所幸今日又亏得汪兄将我带到扬州,一路上又有机会向你说及陈某之恶,也算得了一些慰藉。因此,我将来必定要报答你对我的恩惠,虽然在九泉之下,也不会忘记。”

汪瑾听到这里,才知道他原来是鬼,心里害怕极了,脱口问道:“这么说来你是鬼喽?”

冯勰答:“是的。你在灯前或月下照照我就全明白了。”

汪瑾举起灯,对着冯勰照了照,果然不见影子,突生恐惧,吓得一言不发,面无人色。

冯勰见状,笑了笑,安慰汪瑾说:“汪兄不必害怕,我感谢你的恩德都来不及,还能加害于你么?”

汪瑾回想起他们交往的这一段时间,冯勰的确没有做什么伤害自己的事情。这才稍稍定下了心,但还是战战兢兢地坐立不安,如芒在背。

他们的船到达扬州时,冯勰竟是失意惆怅地对汪瑾说:“你我二人从此分别了。我懂得修造佛塔的人,必定要收拢塔尖的,我也知道汪兄与扬州太守是老朋友了,所以请你明天路过扬州时,向太守说一说我的冤仇,更不能叫忘恩负义的罪魁陈某盗取清白名声,继续欺骗世人。”

汪瑾也很忧伤悲痛,他指着冯勰身后的小奴仆问道:“这个小奴仆是人还是鬼呀?”

冯勰说:“我本身就是鬼,哪能使唤人呢?这是我在阴间用五千钱买来的,他也是我的同乡,原本是北京南门外卖袜子的李四之子。”

冯勰领着小奴仆走后,汪瑾的恐惧之心方才完全消除,他为人谨慎,不爱多言,对于船上遇见冯勰的事,也未再向别的人透露过,因而船上的人,也就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件事的。

第二天,汪瑾去拜见扬州太守,并被太守留在家里饮酒。当二人正喝到兴头时,忽然得报上官桥陈巡检,在昨天晚上得暴病死去了。太守知道后,非常惊讶地说:“一个身强力壮的人,怎么说死就死了呢?”

汪瑾则在一旁叹息说:“阴间的公理,也不是虚妄无实的。”随后,汪瑾便把他遇见冯勰的事,向太守详细地述说了一遍。太守听了,竟是瞠目结舌,好久说不出话来。

陈巡检的尸骨,无家可归葬,还是太守为他置办了棺材,掩埋在无主尸体的公墓中。待派人整理他做官所得的财物时,计有千两黄金,太守方知陈某是一个贪赃不法的坏官。因怨恨其人,遂将陈某所有的财物全部给了汪瑾,说:“我为冯勰报了仇怨,这些钱也就权当冯勰对你报答恩德了。”汪瑾初开始时不愿接受这笔钱财,后因觉太守说得有理,方才收下了。

汪瑾回到家里,因为有了这笔钱,家境也富裕了。

后来他又从乡里人中打听到了李四这个人,知他是回民,确有一个十五岁的儿子,在两年前因患疟疾死去了。再看外貌长相,正和冯勰所带的小奴仆一模一样,于是他赠给李四一笔钱,让他好好过日子,以聊表心意。

--万象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不说废话,直接说重点——因人而异一般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服用3-5天,可能就会有比较明显的效果。内容套餐:1.全套教程:虚病虐恋树洞派单人设普陪哄睡纯文纯连(包含
  • “那就早点给我个名分呗,文哥,”宋亚轩满不在乎地四周瞟了眼,“总不能永远当你的幕后情人吧。你看这几天晚上各地球迷互撕撕的,你就是罪魁祸首,你要是不行你就抓紧跟人
  • 她说:"哥,正要跟你说这个事情呢,我寻思你对我挺好,所以发财不能忘了你,我带你赚钱,嫌弃就出个4万,以后就是赚钱了。就在我愣神的时候,对方的语音电话打
  •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ʜᴀ͟ᴘ͟ᴘ͟ʏ ✧˖°꒰๑'ꀾ'๑꒱°˖✧ 你好,这里有一份浓烈的喜欢 ❤➴➶⋰⋱ 请注意查收♡ ḺŐVẼ ˗ˏ
  • 最近过年问问他情况个,哪知道他说谈了一个女生的,我们问到最后说:女人也是本地的,还就是我们前面小区里面的女人,但是是离婚的(前夫赌博离婚的)有个丫头3岁在身边。
  • 大家都不知道我们博朗温整形外科【拉皮】提升项目也做得一绝呢~-现有7位院长都是拉皮手术的强中之强[赢牛奶]一般是轮廓术后下垂、自然衰老下垂-不分年龄段,只要觉得
  • 在购买制品后我没有看见店家在通知群发过相关打样,是以1月9号晚间在水群提出质疑,店家解释说是背面设计,我先找管理员A提出售后,发现当晚我就被拉黑了无法发出消
  • 可是,好好想想我们自己,好好想想我们周围的人,在人生的征途上,有多少人,还没等到熬过那“3厘米”就已偃旗息鼓,留下了难以弥补的遗憾!竹子定律告诉我们:成功的过程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1.小柴胡颗粒小柴胡颗粒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制剂,在治疗感冒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特别适用于邪气入侵少阳、同时表现为半外半里症状的情况。这种口服液状中成药能够有效补益
  • ” 谢屿噎了下,说:“我一个人待着害怕。 后知后觉宝贝弟弟被撬走的亲哥:谢屿你真的不是个东西(磨刀) 【补充】 【副CP林观清x沈光意,正文无同框,感情线仅在
  • 师曰:“子若在,即救得猫儿也。现摘录如下:师因东西两堂争猫儿,师遇之,白众曰:“大众道得即救取猫儿,道不得即斩却也。
  • 人活着就是为了一些瞬间,而之前的测试带给我的感觉,肝到几乎是住在游戏里的那几天,仔细研究吃透游戏玩法的那几天,就是这样的瞬间。消费者都是大猪蹄子,一旦自己进阶了
  • 只要活着,就在细碎的光阴里不停行走,身心都在四季途中,路没有尽头,景不会终结,一直追逐诗意和远方;只要路在,就有生命的故事在,生活的诗韵在,信仰的执念在,风景的
  • ⚠️⚠️2⃣️薪资证明中大型公司对求职者进行入职背调,时常会要求薪资证明跟银行流水证明真实性,因此建议当天开好有的岗位薪资结构是底薪加提成,提成通过其他方式转账
  • 吃烤肉、活鱼的果报丨很多人都有这九种麻烦 九种横死的因缘果报 ◎ 宣化上人 【阿难问言。九横云何。救脱菩萨言。若诸有情。得病虽轻。然无医药。及看病者。设复
  • ✨#刘宇宁紫川# ✨#刘宇宁帝林# ✨#摩登兄弟[超话]# ✨刘宇宁宁远舟✨刘宇宁燕子京✨⁽⁽ଘ •͈ᴗ•͈ ଓ⁾⁾ * ੈ✨‧₊你满身星芒向我走来,我定以星
  • ❥ : 任嘉伦❥❥❥⑥┈┈┈┈┈┈┈┈❶❾❽❾┈┈┈♡赶山堂中守山人,捉妖师下玄妖魄 众里寻豹无忧渡,暮然回首[上课了],宣夜却在,荣耀杀青处[彩虹屁][彩虹屁
  • 二、投资建议从技术面上来看,恒达新材(301469)该股在板块的带动下,在底部强势拉升“20cm”!3、该股强势的概念有:次新股+参股银行+造纸+食品包装纸4、
  • 从大概四五个月前开始,我上班路上都能见到这只流浪的大胖橘,稍微晚一点下班、身边没什么人的时候,我没什么吃的情况里也能偶尔诱骗一下他,但终究是流浪久了,友好却又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