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延寿禅师《宗镜录》14

问。既有能说。必对所机。此宗镜录。当何等机。

答。当上上机。若已达者。凭佛旨而印可。若未入者。假教理以发明。又若圆通之人。不俟更述。自觉圣智。无说无示。真如妙性。无得无闻。若闇昧之者。须假助成。因教理而照心。即言诠而体道。若宗明则教息。道显则言空。绝待真心。境智俱亡矣。如是则方入宗镜。深达玄门。真能听佛说经。亲谈妙旨。可谓得诸法之性。彻一心之原。

如首楞严经云。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摽指。为明月故。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汝亦如是。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暂止便去。终不常住。而掌亭人。都无所去。名为亭主。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则无所去。云何离声无分别性。斯则岂唯声分别心。分别我容。离诸色相。无分别性。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利等。昧为冥谛。离诸法缘。无分别性。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

释曰。阿难言。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者。阿难尚认缘心听佛说法音。以为常住真心。取佛定旨。佛言。若执因缘心听。只得因缘法。以法随情变。境逐心生故。又定缘佛音声是自心者。若说法声断时。分别心应灭。此心如客。不常住故。今时多迷自性本闻。但随能所之闻。一向徇他声流转。此声是对因缘所生法。非真实有。但因声而立名字。因名字而有诠表。若旋复本闻。则脱声尘之境。所脱之境既虚。能脱之名何立。则能脱所脱皆空。以强记多闻。是识想边际。本非实故。若因闻见性。则多闻有助显之功。若背性徇闻。则畜闻成邪思过误。

故文殊颂云。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众生迷本闻。修声故流转。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汝闻微尘佛。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原。六根成解脱。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消觉圆净。

故知若耳根归本原。六根皆寂灭。以六根同一心故。何者。在眼曰见。在耳曰闻。若摄用归根时。见闻如幻翳。若摄境归心时。三界若空华。则翳灭尘消。觉圆心净。如是解者。则是因指见月。藉教明宗者也。若执指为月。迷心徇文者。如经云。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夫三乘十二分教。如标月指。若能见月。了知所标。若因教明心。从言见性者。则知言教如指。心性如月。直悟道者。终不滞言。实见月人。更不存指。或看经听法之时。不一一消归自己。但逐文句名身而转。即是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不见自性。亦不辩于教文。指月双迷。教观俱失。故经云。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又既亡其指。非唯不了自心之真妄。亦乃不识教之遮表。错乱颠倒。莫辩方隅。犹鸟言空。如鼠云即。似形音响。岂合正宗。故经云。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

所以证道歌云。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却被如来苦诃责。数他珍宝有何益。从来蹭蹬觉虚行。多年枉作风尘客。种性邪。错知解。不达如来圆顿制。二乘精进勿道心。外道聪明无智慧。亦愚痴。亦小騃。空拳指上生实解。执指为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虚捏怪。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

是以若实真心。不逐他声而起分别。湛然恒照。性自了故。如掌亭人。都无所去。云何离色离声。无分别性。此须得旨。亲见性时。方知离声色诸缘。性。自常住。不假前尘。所起知见。则悟无始已来。皆是执声为闻。而生颠倒。故文殊颂云。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若非色非空。都无分别。不见性之人。到此之时。全归断灭。便同外道拘舍离等。己眼不开。昧为冥谛。以冥寂闇昧无知。以为至极。从此复立二十五谛。迷真实心。成外道种。或有禅宗不得旨者。法学起空见人。多拂心境俱空。执无分别。将狂解痴盲。以为至道。然非离因缘求法性。灭妄心取真心。对增上慢人。初学之者。不可雷同。应须甄别。

如经云。离诸法缘无分别性。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阿难言。若我心性。各有所还。则如来说妙明元心。云何无还。唯垂哀愍。为我宣说。佛告阿难。且汝见我。见精明元。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汝应谛听。今当示汝无所还地。阿难。此大讲堂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耀。中夜黑月。云雾晦暝。则复昏暗。户牖之隙。则复见通。墙宇之间。则复观壅。分别之处。则复见缘。顽虚之中。遍是空性。郁之像。则纡昏尘。澄霁敛氛。又观清净。阿难。汝咸看此诸变化相。吾今各还本所因处。云何本因。阿难。此诸变化。明还日轮。何以故。无日不明。明因属日。是故还日。暗还黑月。通还户牖。壅还墙宇。缘还分别。顽虚还空。郁还尘。清明还霁。则诸世间一切所有。不出斯类。汝见八种见精明性。当欲谁还。何以故。若还于明。则不明时。无复见暗。虽明暗等。种种差别。见无差别。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则知汝心。本妙明净。汝自迷闷。丧本受轮。于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来。名可怜愍。

故知一切众生。即今见精明心。非定真妄。昧之则粗。明之则妙。只于八种不还之中。了了见性常住。云何随境流转。失本真常。永没苦轮。常漂死海。大圣怜愍。非不惊嗟。阿难示起疑心。寄破情执。释迦微细开演。直指觉原。可谓不易凡身。顿成圣体。现于生灭。显出圆常。宗镜前后明文。一一全证于此。

又江西马祖和尚。问亮座主。蕴何经业。对云。讲三十本经论。师云。正讲时将什么讲。对云。将心讲。师云。心如工技儿。意如和技者。争解讲他经。对云。不可是虚空讲也。师云。却是虚空讲得。座主于言下大悟。遂下阶礼拜。蓦目汗流。师云。者钝根阿师。用礼拜作什么。其座主却回本寺。语学徒言。某一生学业。将谓天下无人敌者。今日被开元寺老宿。一唾净尽。我尔许多时。皆是诳呼汝。遂散学徒。一入西山。更无消息。

又如有学士问马祖和尚。如水无筋骨。能胜万斛舟时如何。师云。我遮里水亦无。舟亦无。说什么筋骨。

又学人问龙潭和尚。久向龙潭。及至到来。为什么。龙亦不见。潭亦不见。师云。却是子亲到龙潭。

又俗官王常侍。问先洞山和尚。五十二位菩萨中。为甚么不见妙觉菩萨。师云。却是常侍亲见。

所以智者大师。一生弘教。虽广垂开示。唯显正宗。如止观中云。究竟指归何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永寂如空。又观心论中云。复以伤念一家门徒。随逐积年。看心稍久。遂不研核问心。是以不染内法。着外文字。偷记注而奔走。负经论而浪行。何不绝语置文。破一微尘。读大千经卷。若能如上听法讲经。提宗问答。方谐祖意。称可佛心。如遇此机。可归宗镜。

世界上仅存住于世由导师释迦牟尼佛亲自开光加持的两尊最殊胜见解脱等身佛像,据《吐蕃世系明鉴》第二章
塑造释迦牟尼佛三身圣像与迎神开光

尔时,佛世尊在衹陀园(gu959酬) [84]与四大众[85]俱,有圣者曼殊师利[86]出白佛言:“世尊在世,凡诸有情,观惟观佛,供惟供佛,积集福田,亦惟依此。若佛涅檠,即诸有情,无积福处。故将依何为诸有情积福德处,愿垂训示。”如是白己。尔时世尊含笑,放出四种光明,一照大梵天[87),一照那罗延天[88),一照帝释天子[89],一照天工毗首羯摩[90)。由是诸天发大勇心,时大梵天王合掌而白佛言:

“如来世间大救主,功 德无边不可量,

五宝所成佛法身,为利十 方我当造。”

复次,大那罗延天亦合掌而白佛育:

“具净妙身两足尊,诸宝所成受用身,

岗坚措杰[91]诸欲藏,除众贫匮我当造。 ”

帝释天子亦合掌而自佛言:

“能仁自在天中天,金 山相好为严饰,

五宝所成变化身,为众积福我当造。”

夭工毗首羯摩亦合掌白佛言:

“人天本师释迦王,为当 来众积福故,

五宝所成妙三身,我为天匠当造之。 ”
复次大梵天王为造世尊法身像,以因陀罗宝一大聚,诸金质溶液一大聚,纯净水晶一大聚,作为塑造资具,置于天匠毗首羯摩之前。于是天匠毗首羯摩将诸宝物,冶炼成范,铸成世尊法身所依处,作梵塔状。其大小量如大梵天两臂之度,.n其色如烟。此塔蒙佛亲为开光,散花加持,旋复将此法身所依大梵宝塔迎请住於天界。尔后,又为诸智慧空行舟复迎往西方邬坚国内。其塔高悬空中,不降于地,故称为不可触及之吉祥宝塔。以其由天庭而来,故又名为天降塔。或以其色如烟,故又名如烟塔。
复次,那罗延天为造世尊报身像,以因陀罗宝一大聚,翡翠宝石一大聚, 纯净水晶一大聚,作为塑造资具,置於天匠毗首羯摩之前。于是天匠毗首羯摩将诸宝物,冶炼成范,铸成世尊报身所依处。其暗藏不现之广度约八十由旬。此身形相为岗坚措杰,两手结定印,身色天蓝,头顶肉警,约一水晶瓶大。此像住处在大外海。佛身躯自脐以下没于水中,为彼水申有情作诸佛事。脐以上露於水面,为彼陆上有情作诸佛事,诸鸟栖於佛顶或胸肘间,遗下鸟粪,使天蓝身色:悉变纯白,但仍端然凝坐。每十五夜光照头顶晶珠,遂以无相之水,洗浴佛身。若有商主来彼外海,取珍宝等,船泊伫于佛身手肘弯处,作诸供养,则能随其所欲,获得珍宝。佛身前后,各有半日程距。此像亦承蒙佛亲为开光,散花加持。
复次,帝释天王为造世尊化身圣像,以天界五宇因陀罗宝、因陀罗孤哇宝、绿色宝、大绿色宝、妙严宝等;又人间五宝:金、银、珍珠、蓝宝石、珊瑚等,并采集其它众宝,作为塑造资具,欲造本师十二岁时之身量。姨母波阊波提(国g5行利)言,世尊八岁时,身高如蓝毗尼园之台座。斯后,即其右手食指内屈,作结印之相,迨十二岁时,则其足抵舍卫城之门阈,头触其门楣,有如是等身量云云。
於是天匠毗首羯摩将诸宝物,锻炼成范,铸造世尊世寿十二,岁身量化身之像[92]。色如然金色,两手中一手作结定印,一手压地印,相好庄严。若略睹斯像,即能解除三毒病苦,发起真实诚信,具足一切见、闻、念、触等功德。此像与真实本师无有差别。其能请造此像者,实为诸天人之大福报也。仍蒙佛亲为开光,散花加持。此身像由诸天神迎请住於天界,约一百年。尔后诸智慧空行母,又将其迎请至於西方邬坚,住五百年。又后以神变力,飞腾虛空,住天竺金刚座寺[93),又五百年。
如是本师成无上正等觉后,铸造三身,圆满一切佛事,遂般涅繁。
佛涅粲后未历多时,在摩揭陀城,有一居家婆罗门[94]名摩诃波罗,其妇为智慧空行母,二人生育三子,长二子喜外道,幼子笃信内道。于是内外二道,不相和谐,三子时起斗诤。其母问日:“汝等三人,寒可加衣,饥可造食,何事起诤?”幼子答云:“我 等对内外二道,不相和谐,清问二者,以何为胜?”母言“此去岗底斯雪山,有摩诃提婆,现住该处,今遣汝等前往,以内外道,孰为妙善,询问于彼”於是用神行药品,涂于鞋上,付予三子而遣之。三子于刹那倾,至岗底斯雪峰山顶,见一妙丽女郎采集香花,纳宝瓶内。因问女郎:“汝为何人,采花何为?”女答:“我乃邬摩提娃[95]侍婢, 因十五日,诸大阿罗汉将以神变凌空,降我宫廷说法,采集香花,作为供奉。”於是彼等随女郎后,来摩诃提娃宫廷。迨十五日期至,遂见陈设宝座,诸大阿罗汉以神变力,从空飞来,登大宝座。复次,摩诃提婆天神与及天女邬摩提娃,散掷天花。法会圆满,遂作愿赞。诸大阿罗汉复腾空而去。三子乃至麋诃提娃前,叩问内外二道孰为胜妙。摩坷提娃云:“以宗教论,佛法内道最为妙善,我亦依佛内道,求正觉菩提。若诸外道,唯有暂时安乐,而无究竟精要。”三子既得决了,返于故里,寨其母日:“我等三人, 当入内道佛教。”母日: “汝等能入内道,善哉善哉!惟妆三人,应各建一神殿。长子汝可於鹿野苑建摩诃摩舍神股(N子田新州)96],次子於纸陀园建斯瓦萨墨神殿(uw和) ,季了於个刚枣宋建瞻多作蹋神殿(0"5心国)。”於是长次二子如母教言,建岩神鸿。各已完竣。
幼子当于金刚座寺修碘神供,彼欲建一外似精舍,内如趿堂,其中并造佛世尊三十岁时身景之像。方以旃檀作造像质,研磨为粉,成为泥团。其母又言:“今将 匠师及汝和汝等食粮置工地内,以铁钉封门,当以三月又兰日而竣其工。”已越三月又二日,其母忽至呼门,子云:“已过三月二日,尚须一日。”母云:“我将去世,虽差一日,无可如何,今愿睹佛一面,审其惟肖与否,余人恐不能辨也,其速启门,俾余观之”。
于是门启,匠师乃系神变,遂如虹散去。此三十岁身量之佛像,相好庄严,最为希有。如人瞻礼此像,自忘饥渴,尚需他人.授之饮食。谒已归去,应转身退步而行,不敢以背向之。若人感病,见此身像,病苦立除。若人斗诤,镇念炽生,见此身像,顿息嗔心,转为大悲咨提之心。已而果如母言,明日其母即逝。又往观察缺此一日究有何失,朵见佛像右足小趾犹未竣工也。
如是此像与觉阿释迦其他二像,皆被迎请住於天竺金刚座寺内,已几更朝代矣。及至天竺法王达磨波罗的*) C977在位时,汉土有王名支丁咱耶省则)[98],汉竺二王虽未睹面,已有神交。汉王赠天竺王三物,最末为一.无缝锦衣,衣有四福寿纹,作向衣心聚合之状。尔时竺王凝恩“汉王於我其有重求耶,所求.何等”,乃扇其米书,有如下语:

“护法竺王宗牧主,宿 植德本获妙果,
邦国畜裕广法藏,
财物受用利众庶,
居于胜地天竺地,
培福圣像无匮乏。.
我等边远华夏王,
既无佛经又无像,
我土未获佛法份。
冀君垂念发慈悲,
赐我佛十二岁像,
并经五部四比丘。”
如是云云。王复思维“我土有大乘佛法,并有佛灵骨舍利,且诸声闻阿罗汉今犹现住,而彼土即皆无有。我土佛法未衰,彼土佛法或将兴软。当先叩子觉阿像前,再寄赠之。思已乃返王宫,至觉阿像前。先是觉阿佛像面本向南,兹乃忽转而面东,王因作念“觉阿亦自愿往适华夏也”。乃造巨舰,安置觉阿释迦牟尼像及三宝法品等。复于其上,张结大幕,饰以绫罗珍宝。演奏伎乐,悬挂旗幡,诸种严饰,难以计量。纵舰于由竺通华之巨流而遣送之[99],並复书云:

“贤哉汉王希听取,我所供奉佛替身,

帝释天王作施主,

延请天工毗首羯,

其质乃由十宝成,

蒙佛亲自为开光,.

佛说无比能仁王,

具足功德觉阿像。

我虽爱如身中心,

君命威重礼复隆,

为彼有情成利善,

故献与君作供境,

愿君诚信敬礼之。”

如是寄语。汉王得书,极惬其意,发大欢喜,以种种伎乐,隆礼恭迎。将觉阿佛像等三宝法品供奉于汉王宫中,仗此缘力,使诸有情,咸受庥福,殊方汉土,亦蒙佛化。故彼地圣教得以大为兴盛也。
塑造释迦牟尼三身圣像与及迎神开光品第二章竞。
第三章
讲述汉土霍尔两地佛法如何宏扬和出现若千朝代等情
其次,将讲述觉阿释迦与旃檀觉阿二像迎至汉地后(100],佛教在汉地如何宏扬之情。据汉地正史所载历代王朝事迹,其中最早王朝名号为周[原注:此王与天竺坚弓王(9号)同时],传国四代至周王瑕二十四年甲寅四月八日(原注:对佛定时供祀,彼此颇为一致,惟其它甲子推算,多有未合,上乃见于汉族历史)。尔时,忽自西方放射光芒,复发异声,并现种种奇象。太史占之,知为佛世尊降生世间。佛寿三十岁时,现证圆满正觉,旋往兜率天宫为母说法。斯时优填王(四5“)[101)以旃木造成佛象,世尊从天下降,复为此旃檀佛像开光上供,并授记云:“我灭度后千余年, 此二佛像将於华夏利济一切有情”。华夏最早王朝周氏,共传三十六代,诸王相继在位,均百余年。尔后有秦始皇出,其父子两代在位约七十余年,秦后为汉高祖。汉朝约传至十二代中,有臣名王芬者,篡夺王位,称帝十八年。后又为前述汉高祖之肖商名刘隆<(酉g°智5) C102]者, 诛除王莽,自接帝位。彼有正子,长子汉明帝嗣位。迨明帝子献帝在位时,其王位又为丞相曹探所篡夺。曹王天下凡五世,其国又为晋武帝所夺。晋后有苻秦称帝638.85)。苻秦长子东秦(55*5)继位。东秦后其弟司青(科8号)自立为王(103)。(原注:布顿大师 《教法源流》所谓支丁王与此相当)。汉族史传中记载……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https://t.cn/A67DB7Lk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清藕益大师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是故净土三经并行于世,而古人独以《阿弥陀经》列为日课。岂非有见于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尤为不可思议也哉!古来注疏,代不乏人,世远就湮,所存无几。云栖和尚著为《疏钞》,广大精微。幽溪师伯述《圆中钞》,高深洪博。盖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特以文富义繁,边涯莫测,或致初机浅识,信愿难阶。故复弗揣庸愚,再述《要解》。不敢与二翁竞异,亦不必与二翁强同。譬如侧看成峰,横看成岭,纵皆不尽庐山真境,要不失为各各亲见庐山而已。将释经文,五重玄义。

  第一释名。此经以能说所说人为名。佛者,此土能说之教主,即释迦牟尼。乘大悲愿力,生五浊恶世。以先觉觉后觉,无法不知,无法不见者也。说者,悦所怀也。佛以度生为怀,众生成佛机熟,为说难信法,令究竟脱,故悦也。阿弥陀,所说彼土之导师,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世界,永阶不退者也。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要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庄严,说法化度,一一无量也。一切金口,通名为经。对上五字,是通别合为题也。教行理三,各论通别,广如台藏所明。

  第二辨体。大乘经皆以实相为正体。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非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非香,非味,非触,非法。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无。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而缘虑分别,语言文字,非离此别有自性。要之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不得已强名实相。实相之体,非寂非照,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强名清净法身。又照寂强名法身,寂照强名报身。又性德寂照名法身,修德寂照名报身。又修德照寂名受用身,修德寂照名应化身。寂照不二,身土不二,性修不二,真应不二,无非实相。实相无二,亦无不二。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乃至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

  第三明宗。宗是修行要径,会体枢机,而万行之纲领也。提纲则众目张,挈领则襟袖至。故体后应须辨宗。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经中先陈依正以生信,次劝发愿以导行,次示持名以径登不退。信则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愿则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行则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信自者,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竖无初后,横绝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更无疑虑。是名信自。信他者,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语,弥陀世尊决无虚愿,六方诸佛广长舌决无二言。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志求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信因者,深信散乱称名,犹为成佛种子,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是名信因。信果者,深信净土,诸善聚会,皆从念佛三昧得生,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亦如影必随形,响必应声,决无虚弃。是名信果。信事者,深信只今现前一念不可尽故,依心所现十方世界亦不可尽。实有极乐国在十万亿土外,最极清净庄严,不同庄生寓言。是名信事。信理者,深信十万亿土,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外,以吾现前一念心性实无外故。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心中所现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众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灯,光光互遍,重重交摄,不相妨碍。是名信理。如此信已,则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秽,而自心秽,理应厌离。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而自心净,理应欣求。厌秽须舍至究竟,方无可舍。欣净须取至究竟,方无可取。故《妙宗》云:取舍若极,与不取舍亦非异辙。设不从事取舍,但尚不取不舍,即是执理废事。既废于事,理亦不圆。若达全事即理,则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无非法界。故次信而明愿也。言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也。然诸经示净土行,万别千差。如观像、观想、礼拜供养、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净土。唯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故释迦慈尊,无问自说,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谓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故云: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也。信愿持名,以为一乘真因。四种净土,以为一乘妙果。举因则果必随之,故以信愿持名为经正宗。其四种净土之相,详在《妙宗钞》,及《梵网玄义》,兹不具述。俟后释依正文中,当略示耳。

  第四明力用。此经以往生不退为力用。往生有四土,各论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若持至事一心不乱,见思任运先落,则生方便有余净土;若至理一心不乱,豁破无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则生实报庄严净土,亦分证常寂光土;若无明断尽,则是上上实报,究竟寂光也。不退有四义:一念不退。破无明,显佛性,径生实报,分证寂光。二行不退。见思既落,尘沙亦破,生方便土,进趋极果。三位不退。带业往生,在同居土,莲华托质,永离退缘。四毕竟不退。不论至心散心,有心无心,或解不解,但弥陀名号,或六方佛名,此经名字,一经于耳,假使千万劫后,毕竟因斯度脱。如闻涂毒鼓,远近皆丧,食少金刚,决定不消也。复次只带业生同居净证位不退者,皆与补处俱,亦皆一生必补佛位。夫上善一处,是生同居,即已横生上三土,一生补佛。是位不退,即已圆证三不退。如斯力用,乃千经万论所未曾有。较彼顿悟正因,仅为出尘阶渐,生生不退,始可期于佛阶者,不可同日语矣。宗教之士,如何勿思。

  第五教相。此大乘菩萨藏摄。又是无问自说,彻底大慈之所加持,能令末法多障有情,依斯径登不退。故当来经法灭尽,特留此经住世百年,广度含识。阿伽陀药,万病总持,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https://t.cn/A67DB7Lk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不爱你爱谁?不爱你爱谁?
  • 爱你@Aha行一[心][心][心]~谢谢@Aha行一 千里迢迢寄来的一大箱礼物;谢谢老婆@清浅_aaa @发财猫的肚子是软软的@幸福的团子YJ 的六一;还有一
  • !!
  • 没想到这么好用呜呜必须安利给我的宝子们~解救精致打工人的衣柜![送花花]LILF元肌舒研御护水这瓶精华水真的就是叫醒皮肤必备的!
  • 挂个人,前几天找她收的风度全套,单杂志的价就给我的30不包,我也没太计较结果收到有大瑕,要她给我看发货视频就一直说不是她的问题发货视频死都不发出来,我觉得我的态
  • (原版也是同样水洗工艺,所以导致原版的前后等部分印花颜色深浅程度也不一样的) 所以,拿100件原版做水洗工艺,每件原版都会略有所偏差,每件都是独一无二的风格。(
  • #光遇陪玩[超话]#【 倒计时纯le团微审包卡招人中】➨开业不足一月总流水破w+有固定投资人和VIP固板➨目前百人且无头牌,你来了就能冲头牌,头牌卡精美➨只要是
  • 又去吃傣族烧烤了瓦达瓦达我是肉食动物[春游家族]去看坂本龙一电影 闭上眼睛听歌 导致我和晨✌️一人睡了一觉(命里自带肤浅[衰]榴莲怎么可以这么好吃[泪]超大朵蒲
  • ”姐绝对是喝大发了生在现代肯定每天下班都微醺像李白这种天赋型选手好难选个人品味最喜欢的几句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感觉好多意气风发的小帅哥骑着马就过
  • 看似自由自在,实则身不由己!#迪丽热巴[超话]##迪丽热巴0603生日快乐# 祝你每一天都充满阳光和欢笑祝热巴所得所愿所行化坦途,千般皆如意祝巴巴永远热情,永远
  • ”那苦苦挣扎又充满感激的十年里,他对母亲的爱与责任,对过往的遗憾悔恨,对理想的坚持求索,对人生的迷茫和庆幸,对生命的渴望和珍惜,都在那一声枪响中,随着他的离去,
  • 详情数据情况请下戳↓(无锡统计)#F1[超话]# 兰多-诺里斯表示,卡洛斯-塞恩斯因为F1的红旗规则而在摩纳哥大奖赛重新起步时获得了原来的位置,这让他感到沮丧和
  • 笨狗想吃的土豆泥,比我想象中味道好点,因为我不爱吃土豆泥哈哈哈哈哈,然后就是冰汤圆吧挺解渴的,然后就是我最爱的糖油粑粑好吃,哈哈哈哈哈三角糕这个味道跟潮汕的一模
  • 我一人炫完两人份[努力]当然不喜欢的人一定会觉得它有点干巴 以前为了老嘉宾酱肠粉 现在为了牛肉煲仔饭可以来五六七八次当得知这家是深圳连锁有个小女孩轻轻的。(以前
  • 希望下半年的柴可夫斯基全套「四季」可以再见面了,又去找她签了奇怪的文字,我很跋扈地说“你可以写得很大,覆盖字也没关系”萨姐:最后还是谦虚地写在空白处了,顺便点了
  • 真源呀真源 怎么是不圆的真源呢 小乖,我在这里 我们都在 ”你还是这这里唱着歌” zzy!边剪边说“不疼的”问你还来不,爽快说“下次还来”……安啦,我的大宝贝#
  • @摩登兄弟刘宇宁刘宇宁开始推理吧[给力]刘宇宁卓不凡[给力]刘宇宁天行健刘宇宁燕子京[给力]刘宇宁珠帘玉幕刘宇宁魏劭[给力]刘宇宁折腰刘宇宁书卷一梦[给力] 刘
  • 那么月壤就是不可辩驳的证据了,大家知道阿波罗6次登月带回380公斤月壤,如果是机器采样不可能才这么多。如果是无人登月,弄月球车就没有意义,起码用不到那么大的月球
  • 因此,卓创资讯为提前掌握今年种植面积的变化,自2月下旬至3月中旬,调研了棉花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团场、轧花企业及种子经销商等诸多市场参与群体,调研样本覆盖南北
  • #带着健康去上学##吃出健康来# 【学生每天喝多少奶才足够】《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推荐儿童青少年每天摄入300毫升以上的液态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