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超话]# 北京时间今日17: 13: 40,2022年夏至时刻到来。届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也是一年内太阳直射点最北端。

英语中,将北回归线称作Tropic of Cancer,而Cancer正是指黄道十二宫中的巨蟹宫,这与夏至时太阳在黄道坐标系上运行到这里有关。

南北回归线直接囊括了太阳直射点年内移动的范围。这与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黄道面)并不垂直所致(图1)。这个“偏离”垂直情况的角度,被称作地轴倾角,也等同于赤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而后者被称作黄赤交角,这个名字在中学地理课本上出现频率更高。

不过,地轴倾角(黄赤交角)并非固定值。具体而言,它的变化主要受到两个因子影响:“短期”内的变化,是由月球引力为主导致的地轴章动,它的周期约18.61年,振幅约9.2'';更长周期的变化则至少长达数百年,其中最显著的周期约4.1万年,这使得地轴倾角在22°2'33''至24°30'16''间变动(过去五百万年的变动范围)。

对比可知,长周期变化的幅度和影响更主要;若只考虑长周期变化,而不考虑短周期章动的影响,得到的是“平均地轴倾角”;而如果二者均考虑,得到的是实际的“瞬时地轴倾角”。它们的关系可以参见图3。

在今日夏至时刻,后者是23°26'16.365'',届时太阳也直射在23°26'16.365''N;但我们确定南北回归线时,则通常使用“平均地轴倾角”所定义的纬圈,这一数值在当前是南北纬23°26'10.930''。

即使不考虑短周期章动,长周期变化让北回归线移动也相当明显。在105年前的1917年,南北回归线在23°27'整,而这105年内,平均地轴倾角已经减小约48.9'',相当于回归线向赤道方向移动约1500m。数十年前教科书还会标明黄赤交角是23°27',最新版本都改为23°26'了。

地轴倾角的变化,也是会造成数万年周期的长期气候变化(米兰科维奇周期)。它不会直接地改变地球总体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但会首先影响不同纬度区域的辐射能“分配”,尤其在中高纬度明显。当倾角较大,中高纬度地区倾向“夏热冬寒”,而倾角较小则倾向“冬暖夏凉”,这会率先影响高纬度冰雪,最终通过极地冰雪对阳光的反照率等过程,间接改变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影响全球气候的万年周期变化。

因而,在年复一年的周而复始间,世界也始终在缓慢而辽阔地前行而维新—无论是亿万年沧桑变迁,还是我们渺小但能超越周期的一生。纪念往昔,也拓辟远方。

——————————
另外,是否疑问最近数年夏至为什么多在6月21日?在很多人印象里,似乎之前夏至出现在6月22日的频率更高。这与地球公转与历法的关系有关。

两个同名的二分二至点之间历经的时长,被称作回归年(通常是用两个相邻春分间的时长),长度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365.2422天),但略有波动。公历的一年正是基于此定义,但是由于历法必须是整数日,为了接近这个数值,就将年份长度分别设置为365/366天(即平年/闰年)。在公历平年,回归年比历法年长,夏至时刻会“后退”约5小时49分,但遇到闰年则相反,会“前进”约18小时11分。这就是夏至时刻的变迁。

如果考虑简单的“四年一闰”,一年的平均长度是365.25天,略长于回归年;在这种基本模式下,夏至总体会不断“提前”。本世纪夏至最后一次出现在(北京时间)6月22日是2015年,随后更多将在6月21日,甚至在2048年起的闰年,夏至将提早到6月20日。

这一局面将在22世纪初改变—由于现在的公历实质上是400年97闰,2100年不是闰年,因此在2097-2103年的七连平年后,夏至将在2102-2103两年重归6月22日。希望今天看到我这条微博的诸位还能见证[并不简单]

#夏至#

图1: 地轴倾角(黄赤交角)的示意图,左侧为夏至,右侧为冬至;
图2: 今日清晨Himawari-8可见光卫星云图,晨昏线的倾斜程度达到今年最大。
图3: 2000-2030年平均地轴倾角(黄赤交角)与实际的瞬时地轴倾角关系。可以看到,平均倾角在稳定缓慢减小,这是数万年周期的一瞬;实际的倾角则围绕着平均倾角上下摆动,正是叠加了地轴章动所致的18.6年波动。
图4: 墨西哥境内2005-2010年北回归线移动实例;
图5: 西撒哈拉境内的北回归线标志;
图6: 广东从化的北回归线标志塔。

北京时间今日17: 13: 40,2022年夏至时刻到来。届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也是一年内太阳直射点最北端。

英语中,将北回归线称作Tropic of Cancer,而Cancer正是指黄道十二宫中的巨蟹宫,这与夏至时太阳在黄道坐标系上运行到这里有关。

南北回归线直接囊括了太阳直射点年内移动的范围。这与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黄道面)并不垂直所致(图1)。这个“偏离”垂直情况的角度,被称作地轴倾角,也等同于赤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而后者被称作黄赤交角,这个名字在中学地理课本上出现频率更高。

不过,地轴倾角(黄赤交角)并非固定值。具体而言,它的变化主要受到两个因子影响:“短期”内的变化,是由月球引力为主导致的地轴章动,它的周期约18.61年,振幅约9.2'';更长周期的变化则至少长达数百年,其中最显著的周期约4.1万年,这使得地轴倾角在22°2'33''至24°30'16''间变动(过去五百万年的变动范围)。

对比可知,长周期变化的幅度和影响更主要;若只考虑长周期变化,而不考虑短周期章动的影响,得到的是“平均地轴倾角”;而如果二者均考虑,得到的是实际的“瞬时地轴倾角”。它们的关系可以参见图3。

在今日夏至时刻,后者是23°26'16.365'',届时太阳也直射在23°26'16.365''N;但我们确定南北回归线时,则通常使用“平均地轴倾角”所定义的纬圈,这一数值在当前是南北纬23°26'10.930''。

即使不考虑短周期章动,长周期变化让北回归线移动也相当明显。在105年前的1917年,南北回归线在23°27'整,而这105年内,平均地轴倾角已经减小约48.9'',相当于回归线向赤道方向移动约1500m。数十年前教科书还会标明黄赤交角是23°27',最新版本都改为23°26'了。

地轴倾角的变化,也是会造成数万年周期的长期气候变化(米兰科维奇周期)。它不会直接地改变地球总体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但会首先影响不同纬度区域的辐射能“分配”,尤其在中高纬度明显。当倾角较大,中高纬度地区倾向“夏热冬寒”,而倾角较小则倾向“冬暖夏凉”,这会率先影响高纬度冰雪,最终通过极地冰雪对阳光的反照率等过程,间接改变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影响全球气候的万年周期变化。

因而,在年复一年的周而复始间,世界也始终在缓慢而辽阔地前行而维新—无论是亿万年沧桑变迁,还是我们渺小但能超越周期的一生。纪念往昔,也拓辟远方。

——————————
另外,是否疑问最近数年夏至为什么多在6月21日?在很多人印象里,似乎之前夏至出现在6月22日的频率更高。这与地球公转与历法的关系有关。

两个同名的二分二至点之间历经的时长,被称作回归年(通常是用两个相邻春分间的时长),长度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365.2422天),但略有波动。公历的一年正是基于此定义,但是由于历法必须是整数日,为了接近这个数值,就将年份长度分别设置为365/366天(即平年/闰年)。在公历平年,回归年比历法年长,夏至时刻会“后退”约5小时49分,但遇到闰年则相反,会“前进”约18小时11分。这就是夏至时刻的变迁。

如果考虑简单的“四年一闰”,一年的平均长度是365.25天,略长于回归年;在这种基本模式下,夏至总体会不断“提前”。本世纪夏至最后一次出现在(北京时间)6月22日是2015年,随后更多将在6月21日,甚至在2048年起的闰年,夏至将提早到6月20日。

这一局面将在22世纪初改变—由于现在的公历实质上是400年97闰,2100年不是闰年,因此在2097-2103年的七连平年后,夏至将在2102-2103两年重归6月22日。希望今天看到我这条微博的诸位还能见证[并不简单]

#夏至#

图1: 地轴倾角(黄赤交角)的示意图,左侧为夏至,右侧为冬至;
图2: 今日清晨Himawari-8可见光卫星云图,晨昏线的倾斜程度达到今年最大。
图3: 2000-2030年平均地轴倾角(黄赤交角)与实际的瞬时地轴倾角关系。可以看到,平均倾角在稳定缓慢减小,这是数万年周期的一瞬;实际的倾角则围绕着平均倾角上下摆动,正是叠加了地轴章动所致的18.6年波动。
图4: 墨西哥境内2005-2010年北回归线移动实例;
图5: 西撒哈拉境内的北回归线标志;
图6: 广东从化的北回归线标志塔。

NROL-85,美国目前最神秘的低轨电子侦查卫星,将于4月15号使用猎鹰九号发射升空。这些绝密军事卫星,拥有几个特点,首先是造价极高,可以说是不惜成本,由此带来的是极高科技水平,举个小例子,当天文学家还在梦想着将射电望远镜搬至太空时,美军已经在上个世纪将“导师”系列侦查卫星发射入轨,目前网上能找到的资料也只是知道这颗卫星大概是直径一百米左右的雷达卫星,可监测地表极其微弱的雷达信号。近一点的JWST鸽王,极其棘手的镜面在轨拼接技术,实际上在美军的军事卫星当中早已使用,且迭代多次。而对NROL-85这颗卫星,其关键词是指引,守卫,忠诚,徽章中是一只可爱的小猫咪,但其实特指卫星的夜视侦查能力,黑色的小猫在夜间将会像一只肉眼可见的白虎一样具备超强的感知能力,也可能指这颗卫星反照率很低,不易被探测和编目。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少年时让我仰慕已久的姑娘啊,我是真的有很多话想对你说,那时我真的太年小了,总拿着小孩子一样的语气,态度去对待你,现在想想还真的好傻,但有还真的好可惜,我们这几年
  • [给你小心心]但是比起肖战王牌部队路透图,我还是觉得 肖战工作室 发的图更清晰,更适合做 肖战壁纸![给你小心心]但是比起肖战王牌部队路透图,我还是觉得 肖战工
  • 近年来,灵璧县紧抓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的机遇,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积极参与者、有力推动者、坚定执行者,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进程中奋力发挥
  • 在意身材管理的集美我就不得不提前提醒一下你咯对自己放松一次就会有二三四五次慢慢小肚子就会重新回来找你咯来分享过年必备的低卡零脂小零食思碧丽蓝螺旋藻益生菌果冻酸酸
  • 1772年,也就是《四库全书》开始编修的前一年,安徽学政(清代地方文化教育长官)朱筠提出成书于明代的《永乐大典》存在很多需要辑佚的文献记载。就是对其他存世文献中
  • #cv阿春[超话]##春卷推稿# 二百七十二:西西——《传声筒》重点讲述了作者心目中最优秀的西方现代小说代表作,包括马尔克斯、略萨、米兰·昆德拉、伯尔等大师的经
  • 一组数字在映衬出文旅经济巨大“蛋糕”的同时,也折射出乐山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迫在眉睫,乐山亟需在文旅融合、夜间经济、生态旅游、智慧旅游以及入境游等方面迎头赶
  • 所以买东西囤货都焦虑……-昨天睡的一点也不好,发个存图【豆乳海鲜意面】又安排了,也很适合带饭,这个面我带饭也带过好几回,食谱:【养生茶】什么牛蒡金银花茶[裂开]
  • 3.沃格尔:马修斯和莫里斯是真正的职业球员,马修斯防守端很强,三分很关键,他和莫里斯都是胜利的关键。4.沃格尔:他对持球人的防守联盟最好之一。
  • 初三去大姑奶家,初四去姨奶家,看到妹妹和哥哥,我们太久没见了,至少有八九年了,三个人都20+,都工作了,但是我们不聊工作,不讲生活,只回忆小时候,感觉自己一下子
  • 男主的镜头里几乎都有她,大部分场面对剧情没有任何推动作用,我现在听到“我要跟你一起”就害怕[允悲]虽然但是,谁让人家红(18年底)有好公司老板有投资,可惜但是理
  • 【早安亦凡】偷渡者#吴亦凡##吴亦凡早安# @Mr_凡先生 在那一个遥远的国度有着我四月落下的誓言随着一季一季的变换已四处游走大半却仍不再面对面没有机缘之分连
  • 手忙脚乱来形容自己一点不过分,相较于我的各种忙乱,芮芮倒显得淡定从容地多,很久不立flag了,今天就下个决心,以后每天记录点有关两个小东西的生活点滴,也好给我们
  • 两个吧唧覆膜很舒服,手感特好,钥匙扣应该是上次国庆中秋活动中的图我有见过特别可爱,唐大侠的明信片,嘿嘿,和玫瑰花放在一起玫瑰花是送给柳娇花的[doge][dog
  • 这个辛丑牛年,众人祈愿:雨水至,春回大地;万物生,疫去不返。古人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
  • #慕寒[超话]#哥哥呀,你康康孩子们吧,多可怜呐,来回听吖,嗷嗷待哺啊,三年两个月零十二天,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嗷——[泪]…………………………打完这几个字突然就
  • 大连妇产医院妇科检查多少钱?大连百佳妇产医院妇科检查如何预约?
  • 丙申日癸巳时生,日柱有偏官偏财,即使不贵显也能富足。可怕的是,生于癸巳月,中年受刑罚;生于乙酉月,败散家业。
  • (致瀚)“致”出自成语“格物致知”人名中引申为勤奋好学、敢于探索的意思,致也有达到的意思,寓意男宝宝将来能取得成功之义;“瀚”指瀚海,十分大气,可以凸显男孩阳刚
  • 这是中远海运特运为中集集团特别量身定制的集装箱“加班船”运输服务,以全力满足客户运输需求,让客户的货物能够按时抵达目的地。阮力副主任听取了企业和园区生产经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