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生义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俱卢聚落,与苾刍众俱。是时,尊者阿难独止一处,于夜分中心生思念:「诸缘生法,其义甚深,难可了解,惟佛世尊,具正遍知,善能宣说。」作是念已,至明旦时,离于本处来诣佛所。到佛所已,头面礼足,伸问讯已退住一面,即白佛言:「世尊!我独止一处,于夜分中心生思念,诸缘生法甚深难解,愿佛世尊为我宣说。」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如是,如是。彼缘生法甚深微妙,难见难了复难思察,惟诸圣者具善巧智即能分别,非愚痴者之所晓解。何以故?愚痴众生,此世他世灭已复生,如是轮回,皆由不了缘生法故。阿难!当知诸法皆由因缘展转相生,是故轮回不能断绝。缘生法者,所谓老死,由生为缘即有老死;生法若无老死何有?由是生缘展转相生。所谓水族缘故而生水族,飞禽缘故而生飞禽,众类缘故而生众类,乃至人类缘故而生人类,由是缘故彼彼众生,互相因缘而得生起。阿难!当知此生法者,是虚妄法而不究竟,此集此因此生此缘故有老死,由是老死亦不究竟。

「复次,生法以何为缘?所谓有法为缘。因彼有故即起生法;有法若无生法何得?是故有法如前所说,令诸趣类展转相生而不断绝。阿难!当知此有法者,即虚妄法而不究竟,此集此因此生此缘得起生法,由是生法亦不究竟。

「复次,有法以何为缘?所谓取法为缘。由取法故即起有法;取法若无有法何得?阿难!当知此取法者,即虚妄法而不究竟,此集此因此生此缘得起有法,由是有法亦不究竟。

「复次,取法以何为缘?所谓爱法为缘。因有爱故即起取法;爱法若无取法何有?阿难!当知此爱缘故即起希求,希求为缘即有所得,以所得故心不决定,由不决定无所厌足,以其内心无厌足故即生喜贪,以贪缘故即生我见,我见生已有所取着,取着为缘心即散乱,由散乱故即起妄语论讼鬪诤、刀杖相治,由是因缘即便造作诸不善业。如此诸业皆由散乱而得生起;若无散乱诸业不生。此散乱法以何为缘?所谓取着为缘。由取着故心即散乱;取着若无散乱何得?此取着法以何为缘?所谓我见为缘取着得起;我见若无即无取着。此我见法以何为缘?所谓喜贪为缘我见得起;喜贪若无即无我见。此喜贪法以何为缘?所谓内心无厌足为缘。以无厌足故即有喜贪;若内心有所厌足即不生喜贪。此内心无厌足法以何为缘?所谓不决定为缘。以不决定故即无厌足;心若决定即生厌足。此不决定法以何为缘?所谓有所得为缘。以有得故即不决定;若无所得心即决定。此有所得法以何为缘?所谓希求为缘。以希求故即有所得;若无希求即无所得。如是诸法,皆由爱与希求互为缘故展转生起。当知爱法有其二种,所谓欲爱、有爱,由此二法生诸过失。阿难!当知此爱法者,即虚妄法而不究竟,此集此因此生此缘得起取法,由是取法亦不究竟。

「复次,爱法以何为缘?所谓受法为缘。由受缘故即起爱法;受法若无爱法何有?阿难!当知此受法者,即虚妄法而不究竟,此集此因此生此缘得起爱法,由是爱法亦不究竟。

「复次,受法以何为缘?所谓触法为缘。由触缘故即起受法;触法若无受法何有?由是眼触为缘内生诸受,谓乐受、苦受、非苦乐受,如是耳鼻舌身意触为缘内生诸受。此等诸受,皆由触法以为缘故。阿难!当知此触法者,是虚妄法而不究竟,此集此因此生此缘得有受法,是故受法亦不究竟。

「复次,触法以何为缘?所谓六处为缘。由六处缘即有触法;六处若无触法何有?阿难!当知此六处法,是虚妄故而不究竟,此集此因此生此缘而生触法,是故触法亦不究竟。

「复次,六处以何为缘?所谓名色为缘。由名色故即生六处;名色若无六处何有?此名色者,谓即色法及心等法有积聚故,即此名色与彼识法,互相为缘和合得生,是为名色。阿难!当知名色法,是虚妄法而不究竟,此集此因此生此缘得有六处,是故六处亦不究竟。

「复次,此名色法以何为缘?所谓识法为缘。由识法故即有名色;识法若无名色何有?此识法者,最初受生居母胎藏依羯逻蓝,识法具已无所增减,识因缘故而生诸蕴,如是名色圆满具足,当知此识与彼名色,互相为缘而得生起。

「复次,当知此识缘者即是名色,是故识为名色缘,名色为识缘。由如是故苦果生起,苦果既生即有老死相续而转。由此集此因此生此缘,是故苦果是虚妄法而不究竟。如是因缘,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如是即得一大苦蕴集。」

佛告阿难:「汝今当知,诸语言及语言道,非语言及非语言道,所生及所生道,如是二种,皆不离名色。阿难!若如是了知,即住平等见,是名了达缘生法。此缘生法,即是诸佛根本法,为诸佛眼,是即诸佛所归趣处。」是时尊者阿难作是赞言:「善哉世尊!善说此法,令我及诸苾刍皆得利乐。」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我今为汝说无受法,汝当谛听谛受,如善作意记念思惟。阿难!当知离于我相即无受法。何以故?我法若有受法随生;为由了达我法是空,何有受者?阿难!我及受法二皆灭已,即无所有,住平等见。

「阿难!受法有其三种,谓乐受、苦受、非苦乐受。言乐受者,所谓受者及所受法,于此二种,若能了达是灭坏法,即无乐受,是故无所受法。何以故?当知乐受是无常法,乐受灭已即离我相;我相既无,何为受者?

「复次,苦受,所谓受者及所受法,于此二种,若能了达是灭坏法,即无苦受,是故无所受法。何以故?当知苦受是无常法,苦受灭已即离我相;我相既无,何为受者?

「复次,非苦乐受亦复如是。所谓受者、受法有其二种,若能了达此二是灭坏法,即于苦、于乐及非苦乐,三法平等,即无所受。何以故?此三受法皆是无常竟无有实,此受灭已即离我相,我相既无,何有受者?

「阿难!于汝意云何?当知诸受从心所生,心无转故即内无受者,法无实故即外无所受。是故,阿难!如是了知住平等见,住是见者,即为了达无受法故。此无受法,即是诸佛根本法,为诸佛眼,是诸佛所归趣处。」

是时阿难而复赞言:「善哉世尊!善说此法!我等闻已信解受持。」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我今为汝说无我法,汝等谛听谛受,如善作意,记念思惟。阿难!了受无所有即离我见,离我见已住平等见,住是见者于相平等,由平等故即于世间无所生起,了无生已即得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阿难!当知我见不生住平等见,如是即得心善解脱,无知无见及无所得,离诸思惟,于得、无得、非有得非无得而悉了达。如是了达,即于语言及语言道,非语言及非语言道,所生及所生道,皆悉无知无见。如是了达已即离我见,住平等见,如实了知,是即名为达无我法。此是诸佛根本法,为诸佛眼,是诸佛所归趣处。」

是时阿难闻佛所说又复赞言:「善哉世尊!善说此法!我等闻已信解受持。」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我今为汝重复宣说,汝当谛听谛受,如善作意,记念思惟。阿难!当知无有色相可得,离诸我执如实了知,既了知已观想此身,破坏不实非所爱乐。如是观察,离诸色相不生我执,我相灭已即了此身破坏不实,如是得住平等见。住是见者,即于诸蕴了达皆空,诸蕴既空,我及色相于何有见?

「复次,阿难!当知识所住处有其七种,非识住处有其二种。七识住处者:所谓若有色有众生,种种身种种想,是为第一识所住处。若有色有众生,种种身一想,所谓初禅天,此为第二识所住处。若有色有众生,一身种种想,所谓二禅天,是为第三识所住处。若有色有众生,一身一想,所谓三禅天,是为第四识所住处。若无色无众生,彼一切处离诸色想,都一虚空,所谓空无边处天,是为第五识所住处。若无色无众生,彼一切处离于空想,都惟一识,所谓识无边处天,是为第六识所住处。若无色无众生,彼一切处离识无边,都无所有,所谓无所有处天,是为第七识所住处。阿难!二种非识住处者:所谓若有色有众生,即无想天,是为第一非识住处。若无色无众生,于彼一切离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即非想非非想处天,是为第二非识住处。」

佛言阿难:「如是有色有众生,种种身种种想,是为第一识所住处。汝等诸苾刍!当如实了知,于行坐语言,常当称赞此等法门,广为他人分别演说。如是乃至第七识所住处,及二非识住处法门,亦复如是,于行坐语言,常当称赞诸佛所说,生净信心,如实了知;若了知者,即得慧解脱阿罗汉果。

「复次,阿难!当知有八解脱法门:所谓若内有色观外色,是为第一解脱。若内无色观外色,是为第二解脱。若身证清净解脱,是为第三解脱。若得清净已离诸色想,观一虚空无有边际,此观成已,是为第四空无边处解脱。若离空无边处,当观于识,識亦无边,此观成已,是为第五识无边处解脱。若离识无边处已,当观一切都无所有,此观成已是为第六无所有处解脱。若离无所有处已,当观非想非非想处,此观成已,是为第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若离是非想非非想处已,当灭受想住三摩地,彼身证已,是为第八灭受想解脱,如是名为八解脱法门。」

佛言阿难:「汝今当知,我先所说七识住处,二非识住处,及八解脱法门,汝等诸苾刍!如我所说如实了知,常当随喜称赞,复当如理修行。若于此等法门圆满通达者,是得二种解脱阿罗汉果。」

尔时,世尊说此经已,尊者阿难及诸苾刍,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大生义经

第十疑

  问。今欲决定求生西方。未知作何行业。以何为种子。得生彼国。又凡夫俗人皆有妻子。未知不断淫欲得生彼否。

  答。欲决定生西方者。具有二种行。定得生彼。一者厌离行。二者欣愿行。言厌离行者。凡夫无始已来。为五欲缠缚。轮回五道。备受众苦。不起心厌离五欲。未有出期。为此常观此身脓血屎尿。一切恶露不净臭秽。故涅槃经云。如是身城。愚痴罗刹止住其中。谁有智者当乐此身。又经云。此身众苦所集。一切皆不净。扼缚痈疮等根本无义利。上至诸天身皆亦如是。行者若行若坐。若睡若觉。常观此身唯苦无乐深生厌离。纵使妻房不能顿断。渐渐生厌作七种不净观。一者观此淫。欲身从贪爱烦恼生。即是种子不净。二者父母交会之时赤白和合。即是受生不净。三者母胎中在生藏下。居熟藏上。即是住处不净。四者在母胎时唯食母血。即是食啖不净。五者日月满足头向产门。脓血俱出臭秽狼藉。即是初生不净。六者薄皮覆上。其内脓血遍一切处。即是举体不净。七者乃至死后膖胀烂坏。骨肉纵横狐狼食啖。即是究竟不净。自身既尔他身亦然。所爱境界男女身等。深生厌离常观不净。若能如此观身不净之者。淫欲烦恼渐渐减少。又作十想等观。广如经说。又发愿。愿我永离三界杂食。臭秽脓血不净。耽荒五欲男女等身。愿得净土法性生身。此谓厌离行。二明欣愿行者。复有二种。一者先明求往生之意。二者观彼净土庄严等事欣心愿求。明往生意者。所以求生净土。为欲救拔一切众生苦故。即自思忖。我今无力。若在恶世。烦恼境强自为业缚。沦溺三涂动经劫数。如此轮转。无始已来未曾休息。何时能得救苦众生。为此求生净土亲近诸佛。若证无生忍。方能于恶世中救苦众生。故往生论云。言发菩提心者。正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者。则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者。则是摄众生生佛国心。又愿生净土须具二行。一者必须远离三种障菩提门法。二者须得三种顺菩提门法。何者为三种障菩提法。一者依智慧门。不来自乐远离我心贪着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门。当怜愍一切众生欲与其乐。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若能远三种菩提障。则得三种顺菩提法。一者无染清净心。不为自身求诸乐故。菩提是无染清净处。若为自身求乐。即染身心障菩提门。是故无染清净心。是顺菩提门。二者安清净心。为拔众生苦故。菩提心是安隐一切众生清净处。若不作心拔一切众生。令离生死苦。即违菩提门。是故安清净心。是顺菩提门三者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涅槃故。菩提涅槃是毕竟常乐处。若不作心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即遮菩提门。此菩提因何而得。要因生净土常不离佛。得无生忍已于生死国中救苦众生。悲智内融定而常用自在无碍。即菩提心。此是显生之意。二明欣心显求者。希心起想缘弥陀佛。若法身。若报身等。金色光明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放八万四千光明。常照法界摄取念佛众生。又观彼净土七宝庄严妙乐等。备如无量寿经十六观等。常行念佛三昧。及施戒修等一切善行。悉已回施一切众生。同生彼国决定得生。此谓欣愿门也。

——《净土十疑论》

【师徒问答】

问:如何做到知见无见的空性见?

答:信为道源功德母,要想获得空性见,或是成就佛果,我们首先要相信两点:一个是自心的本质就是空性、就是佛性;另一个是,自己具备证悟空性、成就佛果的可能性。反过来,如果有人告诉你,“空性和佛性都是你心外的东西”,或是“你想证悟空性、成就佛果,太难太难了,还是干点别的吧”,你千万不能相信,也永远不要这样说,这样的话会断了别人的慧命,罪大恶极!

开始是相信,通过闻思修,渐渐会达到确信,形成定解,我们会确信:“我的本质就是空性、就是佛。我一定能够证悟空性、成就佛果。”这样积极地暗示,会使我们更加接近空性和佛果。如果每天都能够持有这样的空性见和清净观,将自心确断为空性和佛的法身,这本身就是果位的修法。

正如楞严经所说: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我们千万不要认为自己的念头非常炽盛是什么好事,这可不代表我们的脑袋灵光,而恰恰反映了我们的这种状态是无明愚痴的。佛法的做法刚刚相反,让妄念自行解脱,不去连接妄念,一个妄念生起,就看着它消失,而不是追随它、发展它,围着妄念打转。

这里喜欢把妄念比作骨头,如果你向一头狗丢一个骨头,狗会追着骨头跑,这里的狗是比喻我们凡夫是如何处理妄念的;而如果你向一头狮子丢一个骨头,狮子会直接向你扑过来,这里的狮子是比喻修行人是如何处理妄念的,修行人会扑向妄念的源头,安住在心的本质、本觉。

我们喜欢抓着一些见解不放,大家可以观察自心,看看自心的成见,认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当然在世俗谛、在示现上,一定要按照戒律来,遵守因果法则,但是在见解上,我们要了知,正确的不一定是正确的,错误的也不一定是错误的,一切皆有可能,这一点非常重要。

比如:我们按照戒律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结果没有出现正确的结果,反而出现了错误的结果。这个时候,大家一定要有空性的智慧,确断一切皆有可能。可能是我们认为正确的因不那么正确,可能还有更好的选择;也可能是得到错误的果,不是那么错误,也可能是很好的结果。千万不能因此而怀疑因果法则,这样会造下谤法的重罪,一定要对因果不虚,纤毫不差具足信心。

当我们没有一个确定的见地,也就是做到了不执一见,这个当下,我们就具足了无尽的可能,也就具足了无尽的潜能。这就是所谓的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大家要注意,这里的知见无见、不执一见、一念不生,并不是无念,而是可能具足一切念头。就像一张白纸一样,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可能画出任何东西。

空性的一切皆有可能,不是随机显现,而是遵循一些法则,首先要肯定显现和心是紧密相关的,我们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心净国土净,一切外境都是心的显现等等,所以,心对外境的显现是起决定作用的。

这样看,我们应该是心想事成的,但为什么还是常常会事与愿违呢?这是因为外境的显现还遵循因果法则和吸引力法则,拿成佛这件事来说,我们要想成佛,就一定要利益众生成就佛果,这样才符合因果法则。我们观想佛陀,忆佛念佛是符合吸引力法则的。前者是业力的显现,后者是愿力的显现。

这些其实是空性的运作原理,前者是因乘,需要时间来成熟,因缘和合而成;后者是果乘,不需要时间成熟,当下就是,不是的可以删除,也可以转为道用,所谓删除就是妄念自解脱,最为上乘。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其实,幸福的生活仿佛是有一个生活范本,令人满足的并不是物品的“数量”而是生活的质量。其实我对于结婚生子倒是不排斥,也没有因为我年纪增加就变得焦虑,相反我每过一年
  • 所以我想从皈依开始,不论你的工作多忙,每天都应当拿出一定的时间来修行,这对于我们将来的解脱非常重要。皈依后一点也不修行,是很难有进步的。
  • 而所谓的价值,我大致地说2点:①自身价值:说白了,能靠自己貌美如花,也能靠自己赚钱养家,并且思想成熟,因为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性,男人喜欢那些让自己毫无压力感
  • 记得《春归》发布的时候,我曾说“他乡已是故乡”可现在想想,还是不一样。其实,那就是故乡吧,是我人之初时最清晰的记忆,是冗长的思念。
  • ​​​手淘-我的-会员中心-天猫积分-权益兑换-88积分兑换猫超199-20购物券 蒙牛小充食脱脂纯牛奶250ml*24包,买2件 百事可乐无糖碳酸汽水300
  • ✅说到这是不是有一部分姐妹心动了呐 别急 快看接下来的具体介绍⬇️‼️1⃣关于如何选择pt大家肯定都想找一个靠谱并且长久可以的pt 身边也有很多姐妹踩坑了☠☠
  • ”——《蝉女》001话讲真,生活有时真的挺狗血的,好多事情需要去解决,可大家都在忙着各自的事,只能抽空配合你去解决,得不到及时应有的回应,还真是让人挺无力或抓狂
  • 160以上买9分和长裤2️⃣小哈伦,萝卜裤 ‍♀️梨型身材,胯宽,大腿比较粗,pp大的推 荐 这 条!3️⃣高腰有设计感的铅笔裤 穿靴子就一定要买的铅笔裤!
  • 以展览交易、项目投融资为主,并进行文化创意项目的征集、推介,推动订单交易,主要由城市文创产品交易馆、重点企业产品交易馆、行业文创产品交易馆和“云上文博”直播区组
  • [心]小伙伴们不清楚如何选择医院医生,方案性价比的都可以问博主@超懂植发的鹤闻 #重庆 额角头发少/遗传发际线高/头顶头发稀少植发##种草两江夜生活#【夜
  • 德证法师 或言净土法门乃愚夫愚妇所修,稍有世智辩聪之人即不屑一顾,岂不知华严一会诸大菩萨尚承十大愿王求生净土,这些菩萨可是有修已证,马鸣、龙树、智者、善导、永
  • 我并不这么认为,因为我的一生并不是悲剧的,我有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对于我而言也仅仅是比全职妈妈要好一些 ,有我爱的儿子 ,有爱我的老公,还有自己的单位。
  • 하지만 분명한 건 우릴 덮치는 시간이란 파도 다시 되돌려 봐도 아쉬움이 남을 수밖에 없는 게 삶이라면 조금만 덜어낼래 벌써 내 곁에 남아있던 사
  • 7月5日上午国祯环卫组织召开了“国祯环卫垃圾末端处置技术研讨会”。本次会议邀请了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合肥环境工程研究院、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
  • 诊室内,医生翻开面前的病例,时间显示,患者上次的就诊时间已经是半年以前。“上次回去以后都挺好的?血压、血糖都不高吧?” “血压测过几次,挺好,血糖没测。我自己感
  • 国庆plog 我以为我国庆在搬砖中度过。没想到临门一脚因为澳门疫情取消了3个项目… 宅在家两天了… 去超级猩猩训练已经是我的生活方式了 ! 最近训练强度
  • 现在起到10月15号,足下工作室糖果特惠款,今天是国庆最后一天满-的活动哦,划算 这次上新了两款小裤裤,印花款也更新了,像这个图289的新款棉莫代尔混纺小裤裤
  • #应急动态#【市应急局开展全市工贸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专项检查】为进一步强化工贸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全面压减工贸行业生产安
  • 今天早上小盆友肚子疼。我也跟着请假了。 预约了医院检查。 结果早上热敷之后说不疼了。 后来准备送去学校的时候小朋友要求买个新剪刀,说是小朋友们都有,家里的剪刀太
  • #猪八戒西游记新皮肤# #猪八戒猪悟能# [星星]【猪八戒-猪悟能】完成活动任务即可免费获取!!! 看完猪悟能爆料视频,一起来了解一下皮肤的故事和主题设计思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