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杂集:《有个人哭了》
如今,排队的人越多,越能透过外表看到排队的内在“价值”。佛经有一妙语:“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想,如此山水之间透悟岀来的是人生的三重境界。每天每个人排着队,心里怕是已经想着别处他乡了,这不是被世俗所收纳,而是自然而然地天性始然。随着时间的沉淀,人们经历了太多太杂的事情,人性的劣根也都从简单变得复杂,又从复杂变为简单。排队的人们,从未有聊天和分享,只在听,听岁月静好的时光,再三品味,再三琢磨。可惜,很多人在排队的时候,这个境界终了,不再思考了,却有人哭了。生命在滚滚红尘之中起起浮浮,是身不由己、是劳心劳力,只能慢慢地走过漆黑的夜晚,走过风吹叶落满地尘埃的街,孤单的背影。
悲伤的味道写在冷冷的风中,街上的行人是在用生命中的故事,写在脸上,心中。原来光阴总是在摇摇晃晃,流失的从来不是时间,而是我们自己的念念不忘!一个人排着又一个人,或是镜子里的自己,或是历经百转千回后,沉浮飘荡中又回到了自己的生活,几年的春花秋月、夏风冬雪,排队成为了每天的琐碎。我们无暇感受自身的变化,但生活中那些曾有过的感悟却时常在心中萦绕,让人遗憾、让人无奈。每个角落里的人,用排队的方式去感受接下来日子的每时每刻,然后,再然后,咬牙坚持那份曾经。虽然,我们仍然义无反顾的前行,并不是抬头看什么星光璀璨的星空,而是能够平和的、简单的活在这个世界。“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的文字让世间有了沧海桑田,更让生命有了价值。
众生皆苦,众生的心念又是怎样的呢?我不知道,起码我不清楚排在我前面的人和后面的人与这万事万物会有什么样命定的宿缘?长长的队伍,每个人皆在这宿缘的轮回里,自然地生长发酵着。殊不知这一切,都是俗世凡尘的自身执念在屡屡作祟。要知道,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人世间。前面排队的那个人忽然回过头来,不知道他看到了什么,还是想到了什么,哭泣的声音在这苦涩的困境中把每个排队的人刺痛。泪流满面,尘世之物,皆有它的不完美所在。更何况,是渺小如斯、庸常的我们。人性使然,哭泣总是比压抑下去好的多,毕竟那些总是喜欢接近完美的事物,对不完美的俗尘是不屑的。而我们又擅于将自己的不完美和遗憾,在心底无限放大,从而导致自卑、无奈之下选择了哭泣、选择了用自己的方式死去。尘埃扬起、落下,自卑的我们缺少了勇气和自信,只开始依赖皮相的完美与否。
我想憋了太久的雨,终会倾盆而下。泪落的人,是愁绪憋得久了,不顾一切地汩汩而出。天地之间,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承受界限。哭出来的人是在用情绪释放的出口,找到自己即将驶向万丈悬崖时的恐惧和不安。也许哭过,也懂得放过自己,然后哭着哭着就笑了。也许是懂得和执拗的岁月握手言和。彻悟到活着的方式,日子的幸福有千百种途径,却都被出卖给了灵魂、甚至生命。活着已经死了。死了可是还在吃着东西,想着事情,写著文字,看着别人流着眼泪。排队的人好多,多到缺乏个性与真实感。当然,人生的戏剧作品中的故事往往都会被理想化,以突如人物的高尚品格,倒也没什么好诟病的。只是我们已经不再年轻,也明白人世间的爱与感恩是灵魂的救赎。排队排到了每个人,是否值得,就看是否懂得?一路上,我们安安静静的排着队,慢慢地变得成熟,与年纪无关,而是一种阅历和心态,就像那个哭泣的人。

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可以随时做到下面两点:

第一点叫“上下兼容”,指的是对高低层次的人的包容性,他可以随时可以和各种层次的人同频。

第二点叫“左右调和”,指的是在对和错之间找到最合适的点,往往是灰度的,这是对度的最精准的把握。

也就是说,真正有才华的人是随时可以和周围环境融入到一起的,而不是被大家所排斥。

但是,一个人要想真正地抵达这种智慧的境界,必须能随时先放弃或压低自己的很多东西,包括与生俱来的很多偏见,以及天生的悟性和能力。

我们今天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

1:灰度思维,才是人生的常态;

2:灰色地带,才是社会的常态。

人生的本质,是要在灰度中寻找光明。这个世界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透世界的真相,依然热爱世界。那些能够带领大家从绝境中看到希望的人,就是这个世界真正的英雄。

所以,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从来不单纯用“对”和“错”去判断事情,而是在不断地去平衡那个“度”,“度”把握好了,大局就不会乱。

灰度思维,才是最高境界的思维模式。把握尺度,才是我们发力的最关键点。

《金刚经》里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意思是:世间的一切的道理,都是变幻无常的,如闪电一样的快速变化。我们不要执着它的表象,或者被各种表象束缚我们的悟性。我们不要着相,不要被表象迷惑。

《金刚经》里还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意思是:一切表象,都是我们内心深处的虚设,如果你能看到各种表象背后的本质,你就彻悟了!

也就是说,平常生活中,凡是被我们看到的是非黑白,都只是表象。千万不要执着于这些表象,就是所谓的“不着相”,要能从表象里看到真相。

因此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检验一个人能力的标准,就是看他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其实人生最难得的,不是你经历风雨后看透了真相。

人生最难得的,是当你看透真相后,还能守住那颗初心。

了凡四训:命是注定的,运是可以改变的,多行善,多积阴德。有缘人看见希望改变命运这里开始一、立命之学
第一篇立命之学主要讲述作者自己的故事。袁了凡自幼丧父,母亲命他学医。后来,他在慈云寺遇到一老者,自称孔先生(根据云南县志,此人是著名易学家杨向春,化名孔先生,曾著《皇极经世心易发微》一书),精通皇极数预测未来,说他有当官的命,孔先生告诉袁了凡他某年应当考第几名,某年当廪生,某年当贡生,贡后某年当选为县长,在任三年半就应该告退回乡,在五十三岁八月十四巳丑时,寿终在家里。把他什么时候考取功名,能考第几名,什么时候当官,什么时候寿尽,有没有孩子等都作了预测。一开始袁了凡不太相信,巧合的是,此后的二十年,袁了凡的人生真的按照这位老者所算定的模式进行着,连考第几名等每一次都十分精确地应验了,这让他笃信了宿命论,认为“荣辱生死,皆有定数”,从此没有了上进之心。直到他遇到云谷禅师,二人“对坐一室”,彻夜而谈,终使了凡醒悟,懂得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道理,知道了如何可以改变命运,他说:“吾于是而知,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也就是说,道德仁义自己可以力求,功名富贵也可以自己求得,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信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听命于天,听命于他人。从此,袁了凡的人生信念发生了根本改变,从笃信宿命论转到信仰命由我造、福善祸淫的人生观。他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诫我们,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其关键在于多做善事积累福报,在于自身的修为,要多做善事,消除恶念。这就是《立命篇》的主要内容。于是袁了凡开始积极改过向善,积累善业,许愿做三千件善事改命,次年礼部考科举,孔先生预算的应该得第三,忽然考中第一,预测开始不应验。但袁了凡仍觉自己有很多做得不足的地方,经过十余年,这三千善行才算完成。袁了凡一直没有子女,就继续发起求子的愿,也许愿行三千善事,辛巳年就生下了儿子天启。再发求中进士的愿,许行善事一万条。于丙戌年再次遂愿,中了进士,授宝砥县长。原本孔先生所算定的一生,在努力行善改命后,完全改变了,连寿命也延长至七十四岁而终。
许下做一万件善事的时候,袁了凡的妻子见到袁了凡所做的善事不多,就皱着眉头说:“以前我在家里帮助做善事,所以三千之数得以完成。现在许下了一万善,可是衙门里无事可做,到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呢?”夜间就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神人。袁了凡告诉他善事难以完成的缘故。神人说:“只减粮一节,一万善事都已经圆满了。”事情是这样的:原来宝砥的田,每亩应纳粮二分三厘七毫,袁了凡把它减至一分四厘七毫,使上万的人民减轻了负担。虽然神人这样告诉我,但我自己的心里还有此疑惑。恰遇幻余弹师从五台山来,我便把这梦告诉他,并问这个梦可以相信吗? 禅师说:“只要发心真切,那么,一件事就可以抵得上一万件的善事,何况全县减粮,万民受惠呢?”二、改过之法
第二篇讲改过自己的办法,袁了凡认为改过自己要发三心:即惭愧心、畏惧心、勇猛心。惭愧心、畏惧心可以使自己认识到错误,有充足的动力进行改正。勇猛心是指虽然很多人知道道理,但是得过且过,或严重拖延,没有真正实行,而勇猛心正是改过、改命的关键,只有知道道理后勇猛实干才能真正获得益处。并且讲了改过的道理,有从事上改的,有从理上改的,更有从起心动念处除净的。如果没有从理、从心,只是从事的表面强戒不好的事情,但病根还在,东灭西生。故袁了凡认为改过更应该从理、从心。从事改过只是治标不治本,但是急需治标的时候仍可使用。
三、积善之方
第三篇讲积善的办法,讲述了十余个因为积善而获得好报的故事,有讲述其实善恶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善事要分为“端曲、阴阳、是非、偏正、半满、大小、难易”这七个方面,里面有引用几个经典故事。如引用了孔子的故事,子路救人拿了赏赐,孔子说子路做得对;而子贡赎人,没有要赏赐,孔子说做得不对,因为现行虽善,而其流风足以害入,那是似善而实非善。现在所做的虽似不善,而其流风足以济人,则其实却是善的。里面亦列举了十条可以行善的门类并作了相应解释: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佛法。第九、敬重师长。第十、爱惜物命。
四、谦德之效
第四篇谦德之效主要讲谦虚这项美德的效用,正所谓“满招损,谦受益”,讲述了“天道亏盈而益谦”的道理。并解释道如果一个人有福气,将要成功,就会自然而然有一股谦和吉祥之气外露,里面讲述了数个故事来证明。最后总结了整本书的内容,说明了改命要立志而行,命自我立,有了志向而努力,自然可以改变命运。书中名句:“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山茶花凋谢的时候,便是一整朵地落地,它们生也生得热烈,去也去得干脆。现在,小区物业一到各种果子成熟的时候都会在树干上贴上“已打药,不可食用”的标语,摘果子的人果
  • #秋冬香水# 红茶的独特是不可替代的 如果你想喜欢茶香的话,一定要试试Senteur et Beaute森泊芬的红茶香水,纯净又低调的茶香气,让人闻到一秒沉静
  • 此前张继科和景甜恋爱期间,就喜欢用“K&T”来代表两人在一起。此前张继科和景甜恋爱期间,就喜欢用“K&T”来代表两人在一起。
  • #FGO# 街机收束特异点剧情 第四节 小莫:…………没错,不管是什么事都会迎来终结。 引以为傲的光辉王城会崩塌消失,手握着剑身穿铠甲的骑士们,也都会平等地走
  • 人在做,天在看,行善的人,必有好报,作恶的人,必食恶果。所以,不管是哪一个人,一定要做个善良的人,千万不要做坏事,因为好人,注定有厚福,而恶人呢,注定没好报!
  • 女孩子还可以在身上添加一些与桃花有关的元素,比如说穿一件带有桃花的连衣裙,再比如说选择一些桃花式样的饰品等等,这样都可以让个人的感情运势变得更加旺盛,早日遇见自
  • #邕圣祐[超话]#「MC:亲眼见到哪个艺人觉得很神奇?️:我觉得都很神奇,因为突然获得了很高的人气,得到很多喜爱,这其中最神奇的是艺人们表现出了喜爱和关心。️:
  • 此前,大S曾公开表示,自己很喜欢吃虾,但是从来都不会剥虾,所以汪小菲都会为他剥好。此前,大S曾公开表示,自己很喜欢吃虾,但是从来都不会剥虾,所以汪小菲都会为他剥
  • 我们都希望一路平安,但现实却颠沛流离荆棘丛生。我们都希望和爱的人长相厮守,但现实是无尽的爱恨离别。
  • 作为一个东北长大的孩子,在鲜有阔叶植物的环境里读到“雨打芭蕉闲听雨,道是有愁又无愁”这种词是不会有共鸣的,更不懂雨有什么好听的。然而,在看到听雨轩的那一刻,所有
  • 用@网易云游戏 ,浏览器就能玩!用@网易云游戏 ,浏览器就能玩!
  • 拜托让睿郅cp锁死吧得有怎样的女孩子才能配的上罗郅阳的社恐慢热和温柔得有怎样的男孩子才能配的上蔡睿的可爱社恐且小小的勇敢好喜欢他俩的性格,他俩好像,也和我一模一
  •   16、 冬风吹,雪花飞,凝望窗前谁;孤一人,影成双,夜里难寐又为谁;只为此时读信人,冬至到来多注意,多加衣衫添营养,身体康健解心慰!  17、 冬至时节,我
  • #视听里的中国# 来源:中国新闻网17日,中国驻欧盟使团微信公众号发布《驻欧盟使团发言人就北约领导人涉华言论答记者问》:问:据报道,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日前表
  • 自2016年回迁入住以来,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垃圾分类回收中心等各类配套设置逐步完善的同时,社区党支部坚持“小书屋、大舞台”的建设理念,把农家
  • 人身险案例保险保障意外发生时带给你安心承保公司:平安养老山西分公司、太平洋人寿山西分公司案情简介:1.某建筑劳务公司于2021年3月为企业员工购买平安建筑工程团
  • ↖(^ω^)↗ 【健康长寿10大秘诀】1、衣不过暖 2、食不过饱3、住不过奢 4、行不过富 5、劳不过累 6、逸不过安 7、喜不过欢 8、怒不可暴 9、名不过
  • 虽然它是澳大利亚国宝,却是让当地警察又爱又恨,因为在澳大利亚考拉随处可见,保不准它们就出现在案发地,而考拉的指纹真的跟人类的指纹太像了,所以有时候查来查去最后
  • ‬无远虑‮必,‬有近忧【化太sui预约中】​‎ ͏ 犯太sui ,岁‬你理与不理‮它,‬都在那里,‮一像‬只蓄势待发的老虎‮随,‬时会咬你一口。犯太岁❗​‎ ͏
  • 因为家里一些琐事然后断更了蛮久,有很多入手了但当时没来得及收货的衣服,现在都已经超过退换期了,我穿的话码数都大了丢,有没有想要哒,有的话我后面开始揪宝宝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