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说南京# 志说南京 | 岁月沧桑话愚园(四)

曹福华

子承父业风雨路

清光绪十八年(1892),因积劳成疾,且又为徐州矿务操心过度,胡恩燮在南京逝世,其嗣子胡光国继承父业,成了愚园的第二代主人。

胡光国(1845~1924),字碧澂,号愚园灌叟,原为胡恩燮的嫡亲外甥。胡恩燮《患难一家言》曾云:“国光,余姊之子也。时年十四岁,性孝友,虽弱龄胆气过人,遇事踊跃,余甚器之,卒令入继者以此也。”他所说的“虽弱龄胆气过人”,便是指咸丰十年(1860),少年胡光国孤身一人前往捻军活动频繁的清江(今淮安),将生母全家接归吴兴(今湖州),使姐弟阖门团聚,相濡以沫于乱世。

与其父一样,胡光国也是清末洋务派亦官亦商的实业家。或因自 幼得严亲庭训、诗礼传家的缘故,青年时期的他,便有“当世瑰玮之士”的称誉。当年胡恩燮受左宗棠之命承办徐州利国驿煤矿后,胡光国也被授以“提调矿务”之职,协助其父管理生产经营。让他意外的是,胡恩燮去世不久,利国驿所产煤炭因“煤质较轻,未合烧焦之用”,不能炼铁,故销路不畅;而后续资本金的严重不足,使之无力更新设备,更是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面对如此现状,胡国光只能将苦心经营十年的矿权转让给粤商吴味熊。此后数年,他一直从事泰州分司运判(清代盐税征收官吏)事务,宦游于淮扬之地。光绪三十二年 (1906),接手利国驿煤矿的粤商吴味熊因病去世,翌年秋,该矿经营权再度落入胡国光手中,直至清末。

胡光国继承家业之初,愚园仍为金陵胜景,风光不减当年。是时, 晚清重臣、洋务派后期领军人物张之洞(1837~1909)曾两度署理两江事务,闲暇之余,他颇喜探幽访胜,凭吊古迹,其间多次造访过愚园,并留下《胡氏愚园》诗以纪游。其诗云:“甲第什百区,充塞冶城中。云是大将军,一堂役万工。土木朱紫衣,歌舞玻璃钟。佳哉婺源叟,独以园地雄。浩渺起鸥鹭,心落沧州空。抚此徘徊石,顿思相赏松。池东有润壑,画意参荆钟。池西多嘉实,霜余缀青红。我来值零落,埽除儿童惊。无人亭黯敝,不减花尨茸。独有赏会处,不与众人同。”

宣统元年(1909),愚园举办了一场足以媲美兰亭流觞的人文盛 会。是年仲夏,晚清大诗人王湘绮(1833~1916)游金陵,时寓居江左的诗坛巨擘陈散原(1859~1937) 携江阴缪荃孙(1844~1919)、汉寿(今常德)易顺鼎(1858~1920)、兴化李审言(1858~1931)、扬州梁公约(1864~1927)、清河吴季实(1869~1920)、仪征刘师培(1884~1919)、丹徒(今镇江)柳诒徵(1880~1959)等十余位饱学名士,在愚园雅集,设宴为诗坛盟主洗尘。一时间,良辰美景地,谈笑皆鸿儒。

然而,动荡的时局,往往会让实业家的雄心梦想成为泡影。宣统 三年(1911),岁运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史称“辛亥革命”。不久,革命烈火势如燎原,旋推翻帝制,建立民国。胡光国身为旧朝官吏,目睹国家政体风云突变,自难免忧心忡忡;而命途多舛,风雨飘摇,使得原本在经营上举步维艰的他,便再也无心经营利国矿务,遂于民国元年(1912)将矿权全部转让给了大股东——袁世凯的族弟袁世传(?~1926),然后寓居沪上,开始了他的遗老生活。

此时的愚园,也在时局动荡中连续遭遇战乱的破坏。民国2年(1913),张勋再度夺回南京,悍然纵兵掠城三日。据当时的报道称:南京“被劫一空,虽家具什物,亦搬运全尽。各等人民皆体无完衣,家无一餐之粮”。而原本风雅的愚园,竟被“辫子军”占为秣马屯兵之所,且一占数月!

民国4年(1915),大约是难以割舍对愚园的眷念,年届古稀的胡光国回到南京,目睹家园被“辫子军”糟蹋后的颓芜景象,他决定予以重修。于是,辟荒理残,葺圯补缺,粉刷出新,增构亭台,在空隙处新建“怀白楼”“揖蒋亭”“海燕楼”等,合前三十四景,号曰“愚园七十景”。自此,胡光国常常在园中以文会友,吟诗唱和,后又将这些作品结集刊印,名曰“白下愚园续集”。

(文章节选自《南京史志》2015年第一期,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朱 鹏
审核:王达云
   窦予然
发布:梁 刚

不朽之咒:海瑞塔·拉克斯与海拉细胞

引言

去年是海瑞塔·拉克斯(Henrietta Lacks)诞辰一百周年,而今年则是海拉细胞(HeLa Cells)发现70周年[1]。相较于拉克斯女士,那起源于她的细胞系往往更为人所知。在过去的几年中,关于拉克斯女士与海拉细胞的文学及影视作品接连问世,将人们的目光重新聚焦于这位非凡的女性和这不朽的细胞[2]。与此同时,其背后的科学与伦理问题也被重新推入大众视野,引发人们对这“不朽之咒”的深深思考。

创造不朽:海拉细胞的诞生

故事开始于70年前的1951年,一名31岁的非裔美国妇女被送往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的约翰霍普金斯医院(The Johns Hopkins Hospital,JHP)接受宫颈癌治疗。这本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病例:就像在这里曾无数次上演过的那样,患者海瑞塔·拉克斯女士身上凶猛的癌细胞很快攻破了医生打造的防线,占领了全身,并在6个月后杀死了这具身体的主人。然而故事并没有随着拉克斯女士生命的终结而结束[1][16]。

或许是拉克斯体内这颗不同寻常的“紫葡萄”模样的肿瘤引起了主刀医师的格外注意,在没有告知患者的情况下,这位医生取下了两个组织样本并呈送给了霍普金斯的组织培养专家乔治·盖伊(George Gey),而后者则在实验室中成功对其进行了培养,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永生细胞系——“海拉细胞”。“这一发现或许将成为我们攻克癌细胞的研究基础!”闪光灯前,盖伊的宣言掷地有声[1][8][15]。

阵阵掌声淹没了拉克斯女士的病床上的悲鸣,医学的车轮驶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野蛮生长:医学发展的巨大契机

或许正和它原本的主人拉克斯女士一样,这个以她名字缩写命名的细胞系也充满了农民的顽强[11]。在实验室中,海拉细胞被证明具有非凡的生存和繁殖能力——从本质上说,他们是不朽的![18][19]这种“永生”的特性很快让海拉细胞得到了研究人员的青睐,并在世界各大实验室间交流传播,成为了生物学研究的主力军。

自1951年被乔治·盖伊分送给各科研单位起,海拉细胞便被广泛用作癌症模式细胞(model cancer cells)并用于细胞信号转导(cell signal transduction)的研究中,同时催生了无数伟大的医学成果[15]。仅在发现后的次年,海拉细胞便在腮腺炎、麻疹和疱疹病毒的研究中大展身手并诞生了现代病毒学。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它不仅在癌症机制的探究和HIV和HPV等各种病毒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在原进行子弹爆炸对人体影响的评估和对太空失重状态下细胞增殖的研究中都有其身影出现。进入21世纪以来,已经出现了5个基于海拉细胞的诺贝尔奖成果[15][18]。

无疑,伴随着海拉细胞一起野蛮生长的,乃是是现代生物学与医学。

魔盒开启:实验室污染与伦理审查

然而,在这场海拉细胞带来的医学与生物学的大获全胜背后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

1966年,美国模式培养物保藏所(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ATCC)的斯坦利·加特勒在培养的20组来自高加索人的人类细胞系中发现了18组在染色体和生化上与海拉细胞相同。斯坦利于1968年在《自然》(Nature)上发表了他的发现——第一例报告的海拉细胞污染事件被公之于众[1]。

几年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细胞培养实验室的沃尔特·纳尔逊-里斯(Walter Nelson-Rees)持续观察到海拉细胞的交叉污染,并在70年代的一系列论文中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敦促科学家停止使用受污染的细胞系并定期验证细胞系真实性[1][5]。

沃尔特·纳尔逊-里斯(Walter Nelson-Rees)因暴露细胞系污染而招致敌意,但他的工作现在正被其他人所接受。

沃尔特的研究在医学界和医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之前数十年的许多研究受到了质疑,学界陷入了恐慌敌对和自我怀疑的泥潭。“人们的情绪处于崩溃的边缘,即使是最负盛名的实验室中也出现了争执。”曾与沃尔特合作过的斯蒂芬·奥布莱恩(Stephen O’Brien)在回忆中这样描述这段历史[1][20]。

随后的几十年中,关于实验室污染的事件不断被曝出,而从细胞污染的泥淖中抽身则耗费了整个学界无比漫长的时间。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海拉细胞很快又被卷入了伦理审查的风暴之中[13][22]。

在对于海拉细胞伦理问题的质疑中,人们关注的核心是“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首先引起风波的是病毒学家切斯特·索瑟姆(Chester Southam)进行的一系列人体实验[21]。很难想象,索瑟姆进行如此实验的初衷竟是出于对海拉细胞安全性的担忧。为了研究海拉细胞在正常人体中的增殖,索瑟姆将海拉细胞注射到死囚和其他志愿者的体内,即使这违背了受试者的意愿。而这种做法无疑不符合《纽伦堡公约》(Nuremberg Code)的精神和伦理规范。索瑟姆的举动在当时的科学界并非个例[13]。

1951年,没有人要求亨丽埃塔·拉克斯(Henrietta Lacks)同意在研究中使用她的细胞——而且,令人震惊的是,在今天的美国,并不总是需要同意。

而数十年后,人们才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海拉细胞的诞生本身是否合乎伦理”这一问题上。拉克斯女士在没有被告知的情况下取了组织并被用于实验培养,同时在海拉细胞于科学和商业上获得空前成功后,其家人除了无奈接受拉克斯死亡的事实也未获得任何经济利益和应得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这无疑是残酷而讽刺的![12][21]随着《海瑞塔·拉克斯的不朽生活》(The Immortal Life of Henrietta Lacks)在2010年出版,这位海拉细胞背后的伟大女性和她的不公待遇才得以广为人知,而大众和学界部分人士所呼吁的赔偿却在无数使用着海拉细胞的机构中应声寥寥[2]。

历史回眸:思考与变革

毫无疑问的是,海拉细胞不仅在科学层面上推动了医学的进步,其本身所包含的伦理问题也给医学界带来了一次变革的契机。

在过去的十年中,科学家和拉克斯家族共同努力,制定了更加严格的规则来规范海拉细胞的使用。虽然这一改变的推进受到了重重阻力——不仅是因为规则的改变需要得到所有使用者的认同这一点本身就无比艰巨,而且更在于海拉细胞诞生时所存在的认知偏见如种族歧视、身份歧视等如今仍然在潜移默化地系统性地影响着大众——但是一切都在向更好的方向前进。

2020年10月29日,Henrietta Lacks基金会宣布收到了来自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The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HHMI)的捐赠,这是近年来该基金会接收到的最大数额的一笔捐赠[4]。这笔捐款意义非凡,这意味着这项改变得到了研究界一定的认同。

更为重要的是,海瑞塔·拉克斯与海拉细胞的波折故事让研究者开始重视“知情同意权”,并试图将这项原则运用于实际的研究工作中[6][23]。当2011年修订人类受试者保护的共同规则时,纳入了一项条款,该条款要求在研究中使用生物标本需要征得同意。虽然该提案在修订后的共同规则的下一稿中得以保留,但在2017年初该规则最终确定时,该提案最终被删除[17]。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原则仍然是合理的,只是实施的时 机尚未成熟。 破除“不朽之咒”,推动知情同意权强制落地,防止此类事件重演仍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梁大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级5+3一体化4班

来源:不朽之咒:海瑞塔·拉克斯与海拉细胞_研究_污染_医学 https://t.cn/A6oktS1B

进入回程倒计时。从天鹅县驱车450多公里再次来到了本次自驾行程的出发地,桂林。已买好了机票,准备从桂林乘回京航班结束这次历时26天的广西租车自驾游。桂林已是比较熟悉了,将上次未顾及的几个景点去走走,首先来到城中的独秀峰王城。早在宋代时这里就有铁牛寺,元代改为大国寺,后称万寿殿。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后,封其侄孙朱守谦做靖江王,管辖广西、云南、贵州三省,靖江王就藩于此设为藩邸,逐渐形成“王城”,又因南明永历帝朱由榔蒙尘曾驻跸在此,故又称“皇城”。靖江王府共有11代14位靖江王在此居住过,历时280年之久,是明代藩王中历史最长、保存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府。清朝为定南王孔有德的定南王府,农民军李定国攻克桂林后,孔有德纵火自焚,使这座250多年的王城大半化为焦土,现保存府第的门、殿、宫须弥座台基及石雕栏柱、陛阶和城垣。只是遗憾的是,王城中的独秀峰现不让上,但门票还照旧,我的同伴看不能登独秀峰决定不出冤枉钱,选择不进,应该说是个明智的决定,少了登山使王城游缺少了最具诱惑的动力,而山下的建筑也都是新建的,看不到昔日王府魅力。确实如不能登独秀峰还是不去为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021.12.30,今天下班妈妈说爸爸会早一些回来,一起去吃烤鱼,虽然吧,我不怎么爱吃,但是妈妈说,券要过期了,所以就去了,吃完以后,妈妈说以后她再也不想吃烤
  • #丁真[超话]# 刚刚在颤抖的音刷到一个视频,喜马拉雅山下藏族孩子的上学路,2个月的假期结束后,他们要在父亲的护送下,用4天3夜走完100公里赶到学校,一路都是
  • 已经连续几天吃这家面了,面汤喝起来真的香,不是那种加各种香料味道突出的香,是入口舒服 简单的香;面条软硬适中,牙齿一合,轻轻咬断,能做到这两点就已经合格了,它还
  • (离婚分居)五、男命之前三柱明现正偏偏财星达四字1、若非婚缘极迟,便是妻妾甚多,色情荒淫之象,扣三十分六、女命前三柱明现正偏官星达四字1、若非婚姻极迟,便是婚后
  • 但是现在就不同了,他们年纪越大反而是越害怕会出错,他们很不想要连累孩子们,所以就瞻前顾后的,特别婆婆妈妈。不仅如此,在很多方面上,也是属于没有人敢做的事情,他们
  • 因东方思想乃就人生实际证会而来,较之纯信仰思辨者为更可靠。选自钱穆《灵魂与心:中国人的宇宙观与人生观》博集天卷·读行者 | 岳麓书社 | 2020.9《出土文献
  • 《曾经》作者:沉睡中的雪回忆里面有爱的牵挂储存了笑容幸福你我过去了再也回不去放不下分秒历程你的城市与我的城市相隔并不远却最终形成了两个世界从别后就再也见不到你想
  • !?
  • 推荐指数:⭐ ⭐ ⭐ ⭐ ⭐ 第二个要推荐的是“柴米多餐厅集市”这个集市就在古城里面,就在柴米多餐厅的后院里,场地比较小,每一次摊位也就20家左右吧,但是这个集
  • 在各方爆料之下,即将问世的iPhone13系列已经逐渐清晰,苹果A15芯片、120Hz高数、6P镜头、激光雷达镜头等的加入,都让众人对iPhone 13系列十分
  • 我笑便面如春花 定能动人 任他是谁 以前我常这么说,现在我有些怀疑这句话了,后来我大多都在苦笑,无灿烂,无柳暗花明,如何动人,从何动心。 此去经年,七八千多日子
  • #枣庄公安这样过警察节# 【铁肩担道义 忠诚铸平安:枣庄市公安局山亭分局刑侦大队四级警长蒋超】警心向党,忠诚为民!奋战在刑事侦查工作一线,我们坚决捍卫政治安全,
  • ₂₀₂₁ / ²⁰²² 2021.12️ plog[小雪人] ▫️考完试约饭,终于吃到了心心念念的东北菜,京酱肉丝是MVP ▫️回家第一顿吃的粤菜
  • 2020.10.24 「我喜欢酒肉,喜欢暴力,喜欢把人的善良剥开暴露出阴暗底色,没有这些我就感受不到自己还活着。我追逐快乐,为此哪怕践踏他人,也不曾有罪恶感,
  • 天真和成熟从来不矛盾,赤诚的心,也可以包裹住成长的诚恳,勇气和决心。 世间最可贵的自由,从不是毫无约束,而是经历无名之辈时的疲惫与挣扎,冲破禁锢恣意飞翔。
  • 【#二次元动态# 】1月6日,字节跳动关联公司北京量子跃动科技有限公司新增对外投资,投资比例20%,成为杭州李未可科技有限公司第二大股东。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
  • 玩转年末狂欢局,3步打造繁简新生的派对发型[2022][2022][2022] 岁末已至,难免要频繁游走于各种社交场合。如何在浪漫节日与派对氛围中持续散发耀眼光
  • 2021五味杂陈。这一年令人悲痛的、棘手的、打破原计划的事猝不及防又接踵而至等待我缓过神儿来的时候2021已经翻篇迎来了崭新的2022… 经历了这一切,我依然
  • #朱元冰[超话]#zyb #朱元冰0111生日快乐# 【朱元冰2022年生日应援part4——壹基金海洋天堂计划公益发起】 在朱朱27岁生日之际,@朱
  • 在孩子刚到初中的时候,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参加班级组织的文艺活动,或者积极投身于班级服务中,这都是增加归属感的好方法。对家长来说,孩子出现迷茫、焦虑情绪时,要以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