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养性之道,是完善自我的第一步!#悟道#
1、天人相宜:以自然之物,养自然之人;悟天地之道,行天地之仁!
修身养性是完善自我的第一步,也是成就大业的第一步。良好的修养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保障,也是人生有所成就的前提。圆满的人生和基本品德是不可分的。惟有修养自己的品行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和恒久的快乐。
曾子说过:“吾日当三省吾身。”三省吾身,意思就是要常常反思,反省,以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修身是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养性,使心智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修身之道:能平,能静。保持心情舒畅的最好方式就是要有一颗平常之心,一颗淡泊名利之心。

精神是人生的本源。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精神的修养,全是内心所要做的功夫。
所谓治心之道,如惩忿室欲、静坐养心、平淡自守、改过迁善等等,都属于精神方面的修养。因而,精神修养须按照静坐、平淡、改过进行。心静自然平和,平和和之后改进也能很好的进行。这三者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2、修身养性之道能平,就要与人为善。古人云: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师儒之道,亦莫大乎此。

仲尼之无常师,即取人为善也;无行不与,即与人为善也。为之不厌,即取人为善也;诲人不倦,即与人为善也。一个平和的人无论处于何时、何地,都能觉察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永远怀着一颗上进之心。平和之人必为低调之人,不招人厌恶,不引祸端,即使有祸也能避过。

平和即心理平衡,合于自然松静之道。老子讲:“静为躁君,重为轻根,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人只有心静,才能去躁,沉稳才能避开轻浮之举。水面静,映出的月亮是完整的。心静才可接受宇宙的良好信息和能量。

平和待人,谦而不欺,立身之本。无论一个人有多大的成就,多高的社会地位,谦虚做人的要求都是立身之根本。谦而不欺是一种低调的做人品格。谦是礼,不欺是果,与人为善但并不善被人所欺。

平和谦虚也是一种尊重他人的体现,只有尊重他人才可以获得他人的尊重。当然凡事皆有度,不夜郎自大也无需妄自菲薄,这两种做法都只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不要过分谦虚,这样不仅不会获得他人的尊重,反而令人看清自己。

孔子说:仁者静。老子说:致虚静,守静笃。静不仅是哲学概念,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一种为人处世之道。竟蕴含奥妙无穷的人生真谛和成功谋略。儒道释三家都强调静。儒家讲求修身,立志,治学皆以静为本;道家讲求平和冲淡;释家禅宗讲求静坐以静心。由此可见“静”是人生最高境界。

《礼记·乐记》记载: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静是一种真实无妄、虚灵自然、无往无碍的境界,这种境界体现于道义,就是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体现于对生命的体验,就是庄子的逍遥游,即可以表现为波澜壮阔,也可以表现为小桥流水。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这个道理。老子说“上善若水”,指的就是这种无所执着,顺物自然的状态。

3、内心清静,自有远大静,是内心和谐的胸怀气度,是修身养性的精神追求,是厚积薄发的成功之道,更是人生与事业的美丽风景。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静是一阳初动万物资始者,庶可谓之静极。

意思是真正的静是潜伏,是蕴积,是在安静的状态中积蓄一点生动的意念。就像是冬至,阴气殆尽,阳气初动,此时根正本固,是世间万物有待生长的一个起点,也是最具生命力的一个起点。心中守住这样的感觉,既安详,又充满生机,那才是君子守静的根本。

安得静心有洞天。静源于心,心必有志。凝神而能气定,气定而能守静。善守静者,心宽似海,心明如镜,心坚如钢。当一个人心静如水时,其心犹如明镜一尘不染。面对世俗纷扰都能以平和之心对待。内心的平和宁静可以忽略外界纷繁复杂的局面,可以为自己保留一份纯与真。

静能克浮躁,静能生智慧。世界喧嚣,人心浮躁,若要身心安稳,心中的多一份平和,脚下的路便会开阔一寸,平和对待别人,解脱了自己;眼底的淡然多一些,生活中的美好就会多许多,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潜心修行,人生因淡然而清雅,生命因平和而博大。人生在世,如能富而不奢,达而不狂,挫而不躁,功而不骄,成而不怠,定会进入别有情境的一方洞天。

人生八苦,每一苦你都逃不掉,看完你就会相信了!

人生有八苦,即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之苦。

人生八苦,每一苦你都逃不掉,看完你就会相信了!

生苦

生之苦,人多不复记忆,事实上,十月胎狱之苦,且不必说,即出生之际,一个六磅八磅重的婴儿,通过狭窄的生门,这痛苦已非言语所可形容。

脱离母体之后,为外界灼热或寒冷的空气所剌激,被接生者巨大的手掌抓来提去,这对婴儿细嫩的肌肤而言,其痛苦较皮鞭抽体尤有过之。

婴儿出生后呱呱大哭,实是肉体上的痛苦所引起的。人生无常、法无定法,喜忧参半,生之苦没有谁能逃得过。

老苦

唐人诗云:“公道人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会饶。”老,是任何人无以避免的。韩愈祭十二郎文云:“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四十如此,未免早衰。

但即使天赋过人,或摄生有术,到了七十岁八十岁,上述现象总会发生。其实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承受着不同的苦乐。

年纪越来越大,经历的事多了,你就会发现人生有太多的无常,尤其是人人都要面对的“生老病死”这个大问题,出生对于世间人来说是喜事,但也意味着苦难的开始。

每个人也都要经历老去、生病和死亡这个阶段。生命在旺盛的时候,人们不会想着痛苦的来临。可是,终究逃不过这一关。

病苦

人自呱呱坠地之日起,就与病结下不解之缘。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中年的病如胃溃疡肺结核,老年的病如高血压心脏病,也许有人说,科学进步,新药日出,只要有钱,何愁治不好病?

其实不然,特效药固然层出不穷,新的疾病也日有所见,如小儿麻痹症,癌症,在近年来日渐增多。又岂是药石所能奏效的?

每个人面对生死问题,都会避之不及,其实这才是我们最要紧需要解决的问题。

修行修什么?修我们的念头,我们的心。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心不妄动,不会被各种无常所苦恼,看破、放下,才是真正的觉悟解脱。

死苦

非想非非想天,寿长八万四千大劫,但报终仍当堕落,不出六道轮回。既然如此,则死之于人,也就不足为异了!

无奈“壮志未酬身先死”,每一个死者都有他尚未完成的壮志,因之世界就有多少死不瞑目之人,同时死前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四大分离,呼吸困难,心里有千言万语,一句也说不出来。

这时娇姿稚子,环绕榻前,生死离别,凄惨无比,尤以将死未死之际,这一生所作所为,善善恶恶,一一自脑海映过。对于那些善的,无愧于心的,会感到欣慰宁静,但对那些恶的,有背天理良心的,将会感到懊悔,痛苦和恐怖。

爱别离苦

语云:“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生死离别,人间惨事,青春丧偶,中年丧子,固然悲痛万分,即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也将感到痛苦。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如父子,近如夫妇,亦难得终身相守,又何况其他呢?

万法无常,爱别离之苦,是谁也无可避免的。

06

怨憎会苦

和爱别离苦相对的,是怨憎会苦。意气相投的朋友,海誓山盟的爱人,恩爱情深的夫妻,或膝下承欢的子女,或生离,或死别,一切不能自主。

怨恨是结怨气增恶缘,心中的恨多了,各种负能量和障碍就会找上门来,这样自己的苦就更多了,心苦是人最大的苦。

所以,懂得放过,是放过他人,亦是善待自己、保护自己。

即使彼此伤过,令人苦恼万分,但恶缘尽了,也就是分离的时候了。

07

求不得苦

想获得某一件东西,经济力量达不到;想谋求某一个位置,僧多粥少谋不到。

人生总是不如意的,越想得到什么,越难得到,于是深感折磨、深感其苦。

莫说求不得,即使第一个愿望求得,第二个愿望又立即生出来。山谷易满,人欲难平,谁会感觉到自己一切都满足了呢?

不满足,即有所求,求而不得,岂不苦恼?人的福报是守恒的,不可能同时拥有春花和秋月,该放下的要放下,该释然的要释然,不要攀缘,越攀缘越苦。

08

五阴炽盛苦

五阴即是五蕴,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色阴炽盛,四大不调,而有疾病之苦。受阴炽盛,领纳分别,使诸苦转本加极:想阴炽盛,想相追求,而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诸苦。

行阴炽盛,起造诸业,又为后来得报之因,且因行而迁流不停,而有老衰之苦。识阴炽盛,起惑造业,三世流转,而有生死之苦。

人这一生坎坷无数,实在是不容易,要活在当下,该放下就要放下,拿得起放得下才是大智慧。

人生“万般皆苦,只可自渡”,愿天下人且行,且珍惜。 https://t.cn/Rcdt451

《西游记》:人生五定律,谁也躲不过西游是一场修行,取经是一种成长。《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和白龙马,分别代表着人的一部分。
孙悟空是人的内心,猪八戒是人的欲望,沙悟净是人的理性,白龙马是人的意志,唐三藏则是人的身体。
内心追求自由,欲望却无所休止;理性懂得收敛,意志坚定有力,身体却总有病痛。
人生充满矛盾,唯有历经世事后,看淡一切,才能活得通透,求得圆满。
《西游记》是一本悟书,其中暗藏着五大定律。
当你真正读懂后,也就收获了成长,领悟到了人生真谛。
【三】聪明定律:越是聪明,越显笨拙
《道德经》中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真正聪明的人,从不露锋芒,甚至会显得有些笨拙。
沙悟净没有孙悟空那样高超的本事,也没有猪八戒那般处世的圆滑。
他话不多,人不作,任劳任怨,看上去木讷老实
可沙僧原本是天庭的卷帘大将,作为玉帝身边的侍卫,他心思缜密,聪慧过人。
“玉皇大帝便加升,亲口封为卷帘将。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
只因失手打碎了玻璃盏,玉帝就要杀他,幸得赤脚大仙求情,才保住性命,终被贬下凡间。
犯错并不大,受罪却不小,他是如此委屈,本该怨恨天庭。
可当观音菩萨告诉他,可以帮他脱离苦海,功成免罪,恢复本职时,他爽快地就答应了。
很多人难免会认为沙悟净很笨,没有脾气。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能在天庭任职有多么不易。
这样能权衡利弊,又能沉住气抓住机会的人,谁能说他愚笨呐。
苏轼曾言:“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真正有智慧的人,绝不会炫耀,也不会在乎别人的错误看法,只是专心做好自己的事。
一路西行,抵达灵山后,沙僧已然明白,自己成为了佛教中人,早就回不去天庭,做不回卷帘大将。
可他未曾向观音抱怨,被加封为金身罗汉时,也未曾像猪八戒那样跟佛祖争辩。
沙悟净深知,取经路上自己的功劳并不多,没有他人的贡献,又何必去求取不符合自身的利益。
现实中,很多人却恰恰相反,事情做得很少,利益却想要很多。
这样的人,只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虽是茶,但不落俗套,茶是物质与文化的融合,物质层面,茶是中国人认知的日常健康饮品,饮的是健康,精神层面,茶文化博大精深,讲究茶禅一味,是人们精神交流的媒介,不媚
  • 昨晚和大学同学聊天 今天情绪一直很低落在各种关键时刻我的理智总是占上风 却没曾想快30岁的我依然是感性的常常会想情路异常艰辛可能是因为一生的爱情在大学里一场就耗
  • 不知道未来什么在等着我,光明还是黑暗-我已经忍受了那么多的痛苦和孤寂,就算把我丢在人群里让我做一个哑巴,我应该也是可以的……朋友问我恨不恨,我不恨,这些就是我该
  • 就算没有合照也没关系,给我两张单人的也能给你们画合照哦所以异地恋算什么约稿点赞评论告诉我啦啦啦~ ​​​情侣头像 ​​​#情侣头像##军恋##异地恋##手绘,漫
  • 所有民族与国家都借鉴了她的神秘教义。我想这句话就是这部影片表达的最简单的主题,希望之于任何人都很重要,而有的人看似是个自由身,可内心不用外部枷锁就已经被自己永久
  • 要死了!!
  • 先想想哪吒这个人物,出生就意味着他的不平凡,从小受尽世人唾弃,世人皆想杀之而后快,可谓尝尽世间苦辣,所以他自暴自弃,成了一个混世小魔王,这感觉就像一个顽童,所幸
  • 吹爆宋大志啊!#大宋少年志[超话]#在空间微博都在安利宋大志的时候,我点开了几张安利的图有一张是元仲辛做戏捅宽宽骗阿简的长图我那会儿觉得这个男主长得不好看,不看
  • 所以我觉得我不适合这个手机为主的社会 我想我应该适合生活在古代 穿一封信要一个月我需要这样的慢节奏 这样我不会显得很突兀其实很多时候我是不太喜欢手机聊天的 因为
  • 愿尘世的你我,都能活出自己喜欢的模样;愿生活上所有的烦恼和不如意都能随七月而走远!#TWICE[超话]#从舞蹈简单的口水歌出发、转型,无论对手怎么变,兔瓦斯一直
  • A:说这次饲料是比较油,但是他还可以接受,反正吃来吃去都是那几个Q:你有想吃什么吗?A:他说他是被结扎才那么胖的Q:目前不会养别只,你如果想要女朋友的话可以帮你
  • 我真的爱死这个节奏了,有些事情笃定去做的时候就会幸福呀,人总是要有自己的野心,并且要表达自己的野心让人知道,为什么要藏着掖着呢?#阿k[超话]##安利阿K三十天
  • 不追星不嗑真人cp,但有关注一些比较冷门的歌手不知道配啥图,就随便配张joji(很喜欢的歌手)吧#松冈凛[超话]#我一直以为最不会离开我的就是凛酱喜欢上松冈凛太
  • The little daughter said, "Daddy, what's the matter? When I was born, you w
  • #亲爱的热爱的# 七月份的现男友[允悲][允悲][允悲]#李现# 傻白甜的剧甜甜的经常晚上自己一个人看剧笑出 声[允悲][允悲][允悲]41集追完了[心]这都是
  • 。当天,通过直播的《Produce X 101》总决赛舞台,确定了作为X1出道的11名成员。
  • 另一方面,中兴目前处于美国团队的严格监管,至少可以消除美国对中兴产品在安全方面的不信任感,这就避免了华为长期遭受美国政府猜忌的麻烦。笔者之所以看好中兴,除了中兴
  • 想看九龄和九芳在一起唠社会嗑 九芳:万水千山总是情,了解芳芳行不行 世间哪有真情在,我叫芳芳你爱不爱 天若有情天亦老,从了芳芳好不好 灯红酒绿惹人醉,跟着芳芳混
  • 也就欺负欺负我了[二哈]做不好一个“妻子”的角色,一日三餐都没法保证,在崩溃边缘试探[二哈][喵喵]陈先生每次说:我不要你赚多少钱,也不必把家照顾的很好,你先把
  • 很感谢,这个夏天,有韩商言和佟年的陪伴。甜,真的甜。对于突然就看到的td 真心觉得小猴子根本不会。还是等待最后的证明。或许投资会产生很多影响,有些东西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