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豌豆选择穿凉鞋出门,问,妈妈,你为什么没穿,我说妈妈今年还没买凉鞋呢,小豌豆说妈妈,今天我给你买,我问,你有钱么?她说有,然后去找她的红包,里面有100元,她拿着钱开心地出门了…爸爸问,那我呢,小豌豆说明天给你买…昨天跟上完课跟小朋友玩太开心,忘记带我去看鞋子,回家的路上一直哭,表示一定要下车要带我去买鞋子[笑cry]
早上准备出门,她说,妈妈,我今天要带你去买鞋子,爸爸问,那我呢,小豌豆说给你们都买,哇塞,暖到了[心]
小情人果然会选日子给爸爸买鞋子,祝父亲节快乐[鲜花]

昨晚豌豆君做实验,把桌子和地搞的一团糟,我听到爸爸问他:“你为什么把我的家搞的这么乱?”

“又不是你一个人的家。”他小声嘟囔道。

“你看你把这里搞的像什么?”

“像个实验室。”我听到他底气不足的说。

[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

今天,豌豆君认真的问我:“妈妈,能给我建个实验室吗?”

“很抱歉,不能。”[笑cry][笑cry][笑cry]

#小豌豆趣事多#

#三联美食# 在淮海中路一间洒满阳光的厨房里,赵荣华热起锅子来。案板上的五花肉已经收拾停当。“我爸爸做菜是‘老三篇’,上海传统家常菜,最拿手的就是红烧肉,所以我骨子里面相信上海味道就是红烧肉,两个月必须吃一回解馋。”但赵荣华烧起菜来,已经和父辈大不相同。

他用平底锅爆香青葱和姜片,将五花肉煎到微黄。“猪油煸过以后特别香,而且高温可以封住肉里面的水分,肉质不容易老。但也不能煸太长时间,猪皮会硬。”他往锅里倒红酒——而非上海人家常用的料酒或是黄酒。“我们的红烧肉做得好,就和法国的鹅肝一样,软糯丰腴。

法国人用酸甜果味的东西来搭配鹅肝,找那个味道的平衡点。我做红烧肉也是这样。红酒有果香、有酸度,能够综合红烧肉里的甜味和油腻。”酱油、冰糖下锅,肉在锅里小火焖了三刻钟,眼见汤汁快要收干,赵荣华淋了些日本料理常用的味噌下去:“现在真正好的黄豆酱油很难找了。红烧肉酱香味要浓,味噌正好可以用来提味。”这一份肉,裹着亮晶晶的酱汁,甜得恰到好处,果然如他所说:“配一碗白米饭,一口闷,下饭菜,下得嚇死人。”

一道小时候“外婆常做”的面拖小黄鱼同样被赵荣华弄出了花样。他用全麦面粉和生粉混合做面浆,再向面浆里淋少许油——这是日本天妇罗的做法。锅里油温七成,他提溜着收拾好的小黄鱼,裹上面浆,在油锅里转一圈,用筷子蘸点面浆洒在正在烹炸的鱼上。这也是天妇罗的技巧,使外壳更加蓬松酥脆。

鱼出锅,赵荣华拿出浓稠的黑醋汁,在盘子里勾出线条。“七分意大利黑醋加三分冰糖,小火慢慢熬成,”他解释说,“混搭小黄鱼,味道会更丰富。前几天意大利米其林三星厨师西莫·博图拉(Massimo Bottura)来上海,我吃了他做的菜,其中用到了他珍藏40年的黑醋汁,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灵感。”

不惑之年的赵荣华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对上海味道的改造与这座城市的变迁同步。从前,赵荣华家就住在现在上海新天地所在的位置,太平桥。

他记得小时候,家里出门的几条街上遍布小吃摊。一家叫“春园”的铺子有鲜美的小馄饨和黄芽菜肉丝春卷。那时候流行“小笼馒头”,“外面是发酵过的面皮,里面裹肉馅”。他爱吃大汤团,猪油芝麻的馅子,也爱“四大金刚”,呛饼、油墩子、粢饭团和粢饭糕。当然少不了生煎,“下面的底薄而脆,上面的皮薄而有弹性,肉馅结实,大口咬下去都是汤水,一不小心就会溅得一塌糊涂”。

普通人家的孩子并没有太多机会上餐馆,婚宴就是盛事。“我至今还记得一个场景,在一家饭店二楼,台子上有条很大很漂亮的松鼠鳜鱼。一桌菜好不好,就看一道松鼠鳜鱼。小孩子等着鱼上来,吃完可以下桌玩了。”

1996年,上海开始改造太平桥地区52公顷的旧城。也就是这一年,已经学了4年厨师,做惯了上海菜、广东菜的赵荣华赶上最时髦的一阵风,成了西餐厨师。那以后,意大利菜、日本菜、东南亚菜、美式餐饮他都上过手。他在外滩三号的一家西餐厅做热房主管。一天,一个美国女记者穿着厨师服到厨房里来采访,他负责向她介绍厨房的运作方式。临走时,她问他:什么时候可以一起吃顿饭?

认识赵荣华时,莫云刚刚开始在中国的美食记者生涯。她本就出生在一个跨文化背景的家庭。母亲是上海人,8岁离开上海去西班牙,随后到美国定居。

赵荣华描述岳父母家的厨房:“你能想到的世界各地的任何调味品,都能在那里找到。单单是芥末就有十几种之多。”在莫云记忆里,母亲“从来不会做两道一模一样的菜”。赵荣华赞叹岳母对食材充满想象:“比方做豆腐,她会放奶酪进去,让人意想不到,但是非常好吃。”

爱情在厨房破土,被美食滋养成长。两个背景完全不同的人在上海相遇,一拍即合。

赵荣华在外滩三号工作的时候,每天都要忙碌12个小时以上,但无论多晚回到家里,他都要给莫云做一道菜。莫云对他的手艺充满了赞叹。这让赵荣华大为惊讶:“从前我没有觉得厨师是个什么高尚的职业。我也给我以前的女朋友做吃的,她并不会赞美,甚至在向其他人介绍我的时候会羞于说我的工作。在莫云这里,我第一次感到这门手艺是值得尊重的。”

同样,赵荣华的经验和人脉为初入美食报道的莫云打开了厨房秘密的大门。相处的前10年,两人一起去上海各种餐馆试菜。“每天都去新的餐厅,认识新的厨师。”从5000元一位的分子料理餐厅到广园路菜场对面的灌汤包和辣肉面:“骑着一辆电动摩托车,两个人每天到处跑。”

莫云也爱上海味道,熏鱼、酒香草头、腌笃鲜,胃口好的时候,丈夫的红烧肉她能吃掉一整盘。但赵荣华家的餐桌,从来不会连续两天出现一种风味,那是一桌世界美食的流水席。1年前,赵荣华开了一家潮汕火锅店,那个时候上海吃四川火锅的风头刚过。没想到,一年来,沪上的各个档次的潮汕火锅“开了不下1000家”。生意之好令赵荣华大为意外,第二家分店已经开张。

今天的上海好像赵家的餐桌,在灯红酒绿的林立餐馆中,本帮菜反主为客,成了边缘角色。这倒并不奇怪。曹聚仁在《上海春秋》里回忆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本来,天下美食佳味,集中在扬州,到了近百年间,才转到上海来。上海本地,并没有什么特色的菜味,可是,这个吃老虎奶长大的城市,她就吸取全国的精华,加上了海外奇珍,成为吃的总汇。”

听说我要寻找本帮菜,赵荣华带我去拜访了他的两位朋友。身材瘦削的孙伟轩原本是一位足球运动员,90年代初,他从市级队伍退下来,被安排进宾馆学厨4年,在一些本帮菜餐馆陆续烧了8年菜。他2010年创业做本帮菜馆“弄堂筵”。

2012年店面扩大时,他相中了武夷路附近一处小楼。把店面转手给他的上一位餐馆老板说,这里19世纪中叶的时候就有一家小酒馆,叫“悦宴九馆”。这个故事打动了他。小楼位置僻静,做的是回头客生意。他的顾客绝大多数是三四十岁的上海本地人,拖家带口的来吃家宴。

本帮菜馆大不易,孙伟轩觉得自己是讲情怀的。“上海各类餐饮输入非常多,论本帮菜,好餐馆两只手的指头就数得过来。消费人群年轻化,年轻人讲新鲜口味,喜欢外来的味道。从经营说,火锅是可以标准化的,本帮菜不能。

比如红烧,糖和黄豆酱油的比例怎么放,什么时候放,调料和火候的把控都是需要有功夫的。没有10年厨龄,烧出来的菜完全不能看。有些菜系的馆子可以开得大,可以有中央厨房,完成一道菜的前四个步骤,但本帮菜最多只能完成前两个步骤,只能进行原料粗加工。原料、人员,成本就都上去了。”

弄堂筵打“怀旧”牌,孙伟轩觉得,许多本帮菜馆为了迎合客人,已经将菜品的口味改得离谱了。他的初衷是做“不改良的本帮菜”。但事实上,“改良”似乎不可避免。

传统上,本帮菜用青鱼做熏鱼,但孙伟轩用三两到三两半的小鲳鱼,“肉质好、刺少、鱼身扁,容易入味”。鲳鱼块经过两次油炸:第一次定型,第二次炸酥。出锅的鱼块浸入孙伟轩留了十几年的“老卤”里。他嫌白糖腻,在老卤里放的是麦芽糖和冰糖。做松鼠鳜鱼,他借用了粤菜的糖醋汁,除了茄汁和冰片糖,还加了西餐常用的OK汁和微有辣味的喼汁。

一道油酱毛蟹,蟹下油锅前需要裹淀粉。他试验了许多回,选了一种荷兰土豆粉,“用量小,挂壁裹料作用好,蟹黄蟹膏不会流失”。不过他不会在这道菜里加更多新鲜调味料。毛蟹和年糕炸过之后下锅红烧,只放酱油、糖和水。“高汤都不用。毛蟹本来已经很鲜,放别的东西就抢味了。”孙伟轩最得意的改良,是把梅干菜和上海酱鸭一起烧。梅干菜吸满了浓厚丰润的酱汁,以上海人的标准看,“下饭最好”。

孙伟轩开的是平价餐厅,赵荣华的另一位朋友方元走的是高端路线。“福1088”餐厅在沪上的名头很响。镇宁路上,三栋奶黄色水泥拉毛墙的西班牙风格老宅子并排在一起。门口没有招牌。镇宁路一带是旧上海的富人区。这三栋老宅中的一栋原本是方家的祖宅。

方元的曾祖父方旭东任过张作霖的财政部长,后来专攻铁路地产等实业,攒足钱后来上海定居,买下这宅子。解放后,老洋房里搬进“72家房客”,方家也一直住在这里。20多年前,住户陆续搬离,方家重新收回房子,方元的母亲就着地方开了一家“福园”餐厅。餐厅的招牌菜是一道用硝、盐、酒等腌制的硝蹄。2006年,方家把相邻的两栋宅子也并进来——他们原本属于李鸿章的小儿子和上海阜新面粉厂老板孙多森。

走进今天的“福1088”餐厅和走进“摩登时代”老上海大户人家的宅邸没有多少区别。在一间用于招待VIP客人的房间里,一块“生福轩”的匾额挂在墙上,是书法家谭泽闿民国二十四年(1935)所题。拼花的瓷砖地板在灯光下显出油亮的包浆釉色,一只中西合璧的红木橱柜和一张梳妆台分立在房间的两头。它们都是上世纪20年代的老家具。梳妆台两侧各有一把30年代的单人皮沙发。瓷砖、吊灯、家具都是方元一家从古董商手里收来的。

“专门请人看过,确定是老上海的东西,”方元说,“并不是因为开店才这么做。有这个情结。房间风格的复原依据我爸爸妈妈小时候对宅子的记忆。这是自己的家,所以一切都做得特别细心。”他让我留意一人高的深棕色木质护墙板,房间里那些可能扎眼的电灯开关都小心地藏在了里面。

悉心打造的旧上海迷梦自然需要称得起的菜式。方元推荐一道金黄浓艳的金必多浓汤——20年代起风靡上海滩的海派西餐富贵菜。一条一尺半长的鲥鱼气势磅礴地端上桌来。鱼身上码了火腿片和醪糟,清蒸出一汪鹅黄清透的汤。火腿的咸香和醪糟的清甜衬着鱼鲜。鲥鱼没有去鳞——上海人的讲究,“鲥鱼吃鳞不吃肉”,“鳞片连接的地方有胶质,最美”。

贵价餐厅会在普通食材的菜肴上格外讲究些功夫。酒香豌豆尖,只取豌豆尖最嫩的那一截,确保口感无渣。九块红烧肉整整齐齐地码在一起,为取到最漂亮的五花,“一大块肚方,修掉一半”。

赵荣华最爱一道清炒豌豆:“小时候吃豌豆,我爸会先打招呼:‘给你炒个豌豆,时令货!’”方元的豌豆自然不同于家常货色。“豌豆太老的发干,太嫩的里面是一包水,我们只取恰到好处的那些。40斤云南豌豆,只能挑出10斤豆子。”小豌豆油亮亮、绿莹莹,小玉籽一般盛在瓷调羹里,放进嘴里,像鱼子酱一般崩裂开来,满口清甜。

“福1088”虽然走老上海的步调,但菜肴已经不完全局限于上海菜了。方元一方面觉得,传统本帮菜做不出太多花头,没有新鲜味道客人不会买账。另一方面他也曾试图去上海周边郊县发掘一些“老味道”,但又嫌加工方法“太原始”,“农家菜,上不得台面”。

毫无疑问,本帮味道在变。就像他小时候记忆里的那些东西:“从前的馄饨皮是碱水皮,发黄的”;现在最红的生煎“吃上去就是和小时候的完全不同。难吃谈不上,就是不对劲”。方元的坚持,是在厨房里无论如何要有土生土长的上海厨师:“真正的上海厨师长已经很少了。本帮菜的厨师算到现在已经有第五代。”

他提到84岁的本帮菜泰斗李伯荣:“李伯荣算第二代,他吃过第一代本帮菜大师的菜。他的徒弟又以他为蓝本,然后是第四代、第五代。”真正的本帮传统味道是什么?那好像已经是一个不可复制的遥远想象了。“据说,李伯荣黄金时代的手艺真的是非常好。”方元喝一口茶,幽幽地说。

《在上海,什么才是真正的“本帮滋味”?》作者 / 徐菁菁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俗语“人穷别说话,位卑莫劝人”以及它的后半句“力微休负重,遭难莫寻亲”都是古人的切身经验,虽然看上去不近人情,但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不知的学问,充分理解感悟之
  • 希望能一直开心~/杜凌云是我儿吧 哈哈哈 智障儿子/李佳佳眼镜又睁不大了 哈哈哈哈哈/公交车的极限拉扯的照相技术/十六乖乖看我打游戏 真的乖 爱惨/值得表扬的不
  • 最后希望大家能多给他点偏爱,本质就是个性格很软被家里宠大的小孩,以前什么事情都有哥哥做,最有勇气的事是参加创造营,成长最多的也是从创造营开始的,一直在向前走,多
  • 花两块钱去网吧下几十首飞轮海周杰伦she拿到学校和同桌上课偷听,披着头发就不会被老师发现,大家互相也会借着听,初中的时候大家都说我的歌很好听,还有两个男生因为借
  • 在星期天被摄像师抓拍到在纽约的比伯说了这么一句话:Their wedding is taking precedence over any new music.他
  • 米胡hm我的huq[馋嘴]最终解释权归@是小宝宝贝呀 和@普信小风狗 所有 #张极 第一大主唱# 不管是一个月前和丨打还是最近和()打 大家有没有觉得我们稍稍
  • 而且该作品在仙剑7之前发布,也为国内玩家探索仙剑即时战斗模式的一次探索。游戏介绍:《仙剑5前传之心愿》是由国内玩家耗费一年半时间打造的一款高还原度同人游戏,以“
  • 在广东地区范围内的陈家祠堂,唯独白坭的陈氏大宗祠建有接旨亭,这莫过于是白坭陈氏族人光荣的象征。宗祠占地面积四千平方米,不仅是三水最大的祠堂,这个规模甚至在整个岭
  • 之前有一段时间,闫妮突如其来的暴瘦,让她简直就像变了一个人,效果堪比整容刀,因为她瘦下来以后真的太美了,也让她更有气质了。当年闫妮因为《武林外传》中“佟湘玉”一
  • 谢邀,我没有正主。骂我正主如何如何,可惜了我不追星[doge]非要扯正主追星,我对苍云忠心耿耿,我永远喜欢苍爹,永远喜欢薛直。
  • 车间顶岗小结,这次去的是:PD9部硒鼓装配车间,学会了:1.出粉口吹粉,贴双面胶(第二难,双面胶要压紧,不可褶皱,不可翘起);2.包黑纸,缠黄带(最难,最累,黑
  • 赵丽颖的剧我几乎都看过,她的cp我也几乎都磕过[喵喵],她的演技从陆贞的时候就让我无法自拔,当然她,她的剧也真的有太多坎坷,这一路啊,也不是我一个路人可以评判,
  • ♡ ᶫᵒᵛᵉᵧₒᵤ ☪︎✨ 肖战 ☀️初秋里一抹温柔的光温暖今夜的梦遇见你是最幸的事我们都将奔赴美好未来[微風]肖战顺顺利利,肖战平安喜乐[微風]X玖少年团肖战
  • 有时候感觉南北交就像一座桥除了所谓的“前世今生”也连接着低阶和高阶两个状态即能互通,又是因果南交白羊,北交天秤你曾所向披靡,勇往直前,可一个人的战斗终究是孤独的
  • 《以年为单位的恋爱》是一部能够引发年轻人情感共鸣的电影,特别是离开家乡,走到大城市打拼的人,更容易看到自己。在看待问题的时候都会自己的见解,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
  • #口心##口是心非# (哈哈哈哈哈还未完,圈地自萌,口心了) 《小狼狗和他的小白毛》 1 遇到小白毛的那天,刘启记得很清楚,是在六月末,一个懒懒的夏日
  • 2021年最后一天:睡前原谅一切,醒来便是新生 时间的慈悲之处就在于,不管过去经历了什么,等下去,总会迎来黎明的曙光。 2021年最后一天,睡前原谅一切,醒来
  • 俞敏洪发布了2022年的第一篇“闲话”他开篇写道:从2022年1月开始,我会把我的一些日常记录和思考在这里发表出来。俞敏洪发布了2022年的第一篇“闲话”他开篇
  • 五道tapas分别是:1⃣️ Skagen röra 瑞典经典混合大虾、莳萝、柠檬和蛋黄酱、烤夏巴塔2⃣️ 烤鱿鱼,佐香菜和腰果香蒜酱3⃣️ Tataki三分熟
  • 啊对了今天的staff姐姐超温柔还会和大家笑着说谢谢你来看他们,感觉真的有把他们当小孩一样在照顾,希望下次见面可以看到大家的成长[开学季]灯丝视角他是聚光灯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