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的智言慧语 :诸法一如 ,上面讲到一真法界,讲到诸法一如,这是大乘经裡面的精华,也是最要紧的教义;我们修学要想知道的就是这桩事情,所谓菩萨证果,也是证得这桩事情。因此我们在前面说完之后,后面再用比喻来说明,使我们对这个事情能够更深入明瞭一些。在这裡面为我们说出“同体”,谁跟谁同体?一切诸法都是同体的。尽虚空遍法界,我们佛门裡面的术语常讲“依正庄严”,依报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环境范围就太大了,从最微细的地方来说,我们穿在贴身的汗衫,这是我们生活环境,身外之物都是生活环境,我们居住的环境,我们活动的环境。现代由于科技的发达,交通便捷,我们的活动空间,已经不像从前一个小的城市地区,现在的活动空间已经遍及全世界,几乎每位同修都到世界其他地区去渡假、观光旅游,所以活动的空间大了。不过现在这个大,只大到这个地球,只有少数人他们到过月球,不是多数人,少数人到过月球。还有没有人的太空船,曾经登陆火星、水星,没有出太阳系。在我们想像,将来科技再进步,大概在太阳系的旅行是不成问题的。

  可是这一个太阳系范围非常非常的小,如果在整个无穷浩瀚的太空当中,太阳系的范围很小。科学家告诉我们,太阳系是我们银河系裡面的一个小星系,而银河系的范围就非常广大。从银河这一边到那一边的边端,用光的速度来量的话,差不多都要二十万光年,二十万光年,从银河这一端到那一端,就知道银河系的范围多大。这个范围在我们佛经上讲,才是一尊佛的教化区,我们佛经裡面讲的佛刹,一个佛刹、一佛土,一个佛的国土,实在讲就是一尊佛教化活动的范围,这是一个银河系。这是我们过去一般人,对于经典上讲的都是这样去体会。

  可是我们看看近代,黄念祖老居士在《无量寿经》注解后面,他附的有一篇文章,这一篇文章也是他从北京交给我的,我们複印在这个经的后面,这是他的看法,看法也不无道理,看法有道理的。他是一个学科学的人,他在天津大学教无线电学,他是个科技人才。据他的看法,这一个银河系实在讲就是我们佛经裡面讲的一个单位世界,这个就了不起,这个范围就太大。我们知道一个小千世界是一千个单位世界;换句话说,要一千个银河系,才是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才是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才是一个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是一尊佛活动的范围,如果以这个一千乘一千再乘一千,十亿个银河系,十亿个银河系才是一佛土,一尊佛的教化区,一尊佛的活动范围,这实在是太大太大了,我们简直不敢想像。

  现代科学虽然很进步,还没有发现十亿个银河系,还没有看出来,你才晓得佛的佛国土是多大!一尊佛国土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一个六道轮迴。诸位要晓得,单位世界的天顶是初禅,小千是二禅,中千是三禅,大千世界的天顶是四禅。所以一个大千世界只有一个四禅天,它有一千个三禅天,有十亿个初禅天,这么大的数字。黄老居士的说法,他是讲银河系的中心,就是佛经上讲的须弥山。这个中心我们现在科学家叫它做黑洞,银河系的中心,这个地方的引力非常之强,任何物质到裡面都被吸收,连光都被吸收掉,光到那个地方都被吸收掉,他觉得那个是我们佛经上讲的须弥山,所以须弥山不在地球上。他说的这个也有他的道理在。像这样的大千世界,在这个太虚空当中是无量无边,一切诸佛如来都说不上它的数字,你说这个范围多大!

  这么大范围裡面一切依正庄严,依报就是物质的环境,正报就是身体,有情众生,都同体,我们与佛同体,我们与一切众生同体,这是我们必须要认识的。在这个地方用一个比喻来说明,这是古德常讲的,用“金”跟“器”来做比喻。拿金比作体,用器比作相,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现相就好比是器。金是“能现之体”,“唯一”,体是一个,黄金。但是它所现的相,那真是无量无边,你喜欢要个什么东西,就可以用黄金造一个什么东西,造得再多,几千种、几万种,体还是金,体没有变,用这个比喻比较好懂。器是“无量”。经上常说,像《华严经》上讲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一是从体上讲的,无量从相上讲的。凡是讲一,从体上讲的;讲多、讲无量,都是从相上讲的。体跟相是一不是二,正如同金跟器是一不是二。离了体,离了金,没有器,离了器也没有金。因此,体相是一不是二,或者体用都一样,体用是一不是二。所以同体;不但同体,“同时”,底下讲“一为无量,无量即一”,同时。

  我们一般人对于同体,这个意思还能够接受,说清楚能够接受,对于同时就感觉得很迷惑。其实如果真正明瞭是同体,同时就并不难懂。这才真正契入不二法门,不二就是一,体相不二、体用不二、性相不二、理事不二、事事也不二。《华严经》上讲的不思议解脱境界就是这个意思,就是同体同时所现的这个现相,不思议解脱现相,这个现相在般若经上就叫做“实相”,实相就是“一真法界”,就是“诸法一如”;般若经上讲诸法一如,《华严经》上讲一真法界。从这个表上看,更醒目一些、更清楚一些。这个观念非常重要,这是决定正确的观念;我们对宇宙、对人生、对一切万法,能够晓得是同体、是同时,这就是入佛知见,你的看法想法跟诸佛如来一样。

#片言即证[超话]#
【妙明真精】

楞严经名相概念 卷二55

「妙明真精」

之所以「妙」

        就是妙在「一心三藏」

非一非三、

即一即三,

从有能够悟到空,

    由空能见到有,

这就是「妙」,

        在「一心三藏」

上用功观照。

 

「明」这里带有讽刺性,

明明白白就在

我们眼前,

我们却不知道。

明明白白的,

你当下这个假人

            就是佛,

你怎么不敢认?

        所有的都是佛,

明明白白的,

他也没有躲躲闪闪。

只是由于我们的

                迷惑颠倒,

骑在马背上找马,

            不知道马在哪里。

 

所以祖师大德讲啊,

佛在哪里?

        清河对面。

怎么清河对面?

        一潭水很清净,

他没有讲佛

    在清河里面——

里面是你的影子。

    跟清河对面的你就是佛,

但我们却把河里的影子

            当成了我,是不是?

我们现在是不是

                河里的影子啊?

把这个东西当成了我。

一旦明白这个道理,

        当下是不是就是佛?

你不要认为要吃多少苦

                        耐多少劳、

要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

                没有那回事。

不能用世间法来对待佛法。

            世间法不劳不得、

                        多劳多得,

我们这是从性上下功夫、

                从理上下功夫。

 

「真精」

就是「妙心」,

        「妙心」就是「真精」。

「真精」是来作为妙心的

                定语解释妙心。

我们这个一念是真实的、

                    不是假的;

我们这一念是清净的、

                不是污染的。

明白这个道理,

假人假相是不是真的?

垃圾狗屎是不是金?

你认为是垃圾、

你认为是狗屎,

那是一种同分妄见,

        你可不要一定认为

    宝石玫瑰是妙心,

垃圾堆就不是妙心,

这叫在尘说真实、

        在尘不染,

就是要以此

        把我们心扭转过来。

明白这个道理

        你当下就是真的。

#文殊大讲堂##风起云涌演楞严#

从前有个和尚很会讲经论道,有个商人听了他讲的经,直接出家了。商人的妻子为寻找商人,来到和尚的寺庙。谁知,和尚竟然劝商人的妻子在寺庙住下,晚上和尚悄悄地溜进了商人妻子的房间。

和尚名叫慧明,住在西沙县的风清寺里。他学佛法,学得一般般,但口才却非常好,总能用风趣的语言把佛法讲出来,讲的课也总是能让周围人都接受。很多人听了他讲的课,都看破红尘,也出家做了和尚。

有个商人来西沙县做生意,对慧明这个和尚很好奇,就让当地的一个朋友带他去拜访。朋友事先给商人打了预防针,说慧明和尚很会劝人出家,一定要信念坚定,别被他说动了。

商人拍着胸脯说:“我怎么可能会被他说动呢?我家中还有妻子呢。”

谁知到了风清寺,商人只与慧明谈了一个钟头,就心有所动了,只是顾及朋友在场,才没有立刻出家。

两天以后,商人就瞒着朋友,来到风清寺出家了。

眼看商人迟迟不回家,家人们着急了,商人的妻子赵氏更是心急火燎,托人来西沙县向商人的朋友打听商人的下落。

朋友也不知商人去了哪里,只能回信安慰赵氏。

赵氏担心丈夫的安危,索性女扮男装自己一个人来西沙县寻找。路过风清寺的时候,她想进去上一炷香,祈求自己早点找到丈夫,于是就迈步走进了寺庙的门。

赵氏跪在佛像前,哭得泪流满面,慧明看出来她有心事,就上前询问。赵氏一看对方是出家人,也就放松了警惕,把自己女扮男装出来找丈夫的事全说了出来。

谁知,慧明一听赵氏是女性,又看她长得如此清秀,竟然动了凡心。他假意给赵氏讲经,劝赵氏出家。

可赵氏更在乎自己的丈夫,只是一味地向慧明打听丈夫的下落。慧明只好又换了一套说辞,劝赵氏在寺庙里住下,自己派徒弟出去寻找她的丈夫。理由是,女子一个人在外面不安全,暂居在寺庙里会安全。

赵氏觉得慧明说得有道理,就决定安顿在寺庙里,慢慢找丈夫。

其实商人已经发现了妻子赵氏,只是觉得心中羞愧,一直躲着不敢见她。不过,慧明并不知道商人与赵氏之间的夫妻关系。

当天晚上,赵氏住下后,慧明就觉得心里痒痒得很,怎么也睡不着。思虑再三,他一咬牙,爬起身,悄悄地往赵氏睡觉的房间走去。

赵氏睡眠质量不好,晚上一点动静就能把她惊醒。所以,慧明往赵氏的床前一凑,赵氏就醒过来了。

看到慧明凑过来的大脸,赵氏吓坏了,张开嘴就要喊“救命”。慧明眼疾手快,抓过枕头,猛地捂在了赵氏的嘴上。

赵氏拼命挣扎。慧明怕闹出动静,会暴露自己,加大力度捂住赵氏的嘴。

一刻钟后,赵氏不再挣扎。慧明以为赵氏认怂了,要顺从自己,兴奋地移开枕头,就要亲近赵氏。可是凑近了,他才发现赵氏已经没了气息。

慧明害怕了,连夜逃出了风清寺。第二天清晨,商人暗中观察,不见妻子赵氏起床,就好奇地推开她的房门。

房间里的景象把商人吓呆了,赵氏面色青紫,一半身子垂下床来,全身都冰凉了。

商人慌里慌张跑下山,向官府报了案。差役们来检查,发现赵氏是被闷死的,而且慧明和尚还逃走了。显然慧明就是凶手。

慧明本想悄无声息地逃出西沙县,可是他从前总是给人讲经,名气太大了,所有人都认识他。跑了不到十里地,他就被老百姓抓起来,送到了县衙里。

慧明被判了斩首示众。百姓们纷纷指责他:“天天教化别人,却自己犯了戒规,实在可耻!”

再说商人,经过了这些事,对寺庙已经失望透顶,觉得佛是好佛,经是好经,但这个寺庙也并没有很干净。他想续发还俗,可又觉得自己闹了这么一通,无颜面对亲戚朋友,也无颜面对族人,只好就这么孤身一人在外地流浪。怕在西沙县遇到熟悉的人,他特意逃出西沙县,在人生地不熟的外乡流浪。

久而久之,自己是僧是俗,他自己也搞不清楚了。

故事改编自《鼎刻江湖历览杜骗新书》。故事中的商人实在是可怜又可恨。听了和尚讲经,他就跑去出家,完全不顾家中的妻子和其他亲人。当看到慧明和尚荒唐的行为后,他又马上以偏概全,否定了所有的寺庙,后悔当初出家的决定。自己的意志都不坚定,反而总是怪旁人或旁事,这样的心态,也确实容易出问题。

著名易经学者陈帅佛认为:人生在世一定要有自己的信念。不管外界怎样变化,都应当清楚自己需要什么、该做什么。切不可追潮流、跟形式。否则三分钟的热度过去后,就会发现自己一无所获,只是浪费了生命。坚持原则,明白是非,才能做人生赢家。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谢楠二胎产子 吴京微博晒祝福
  • 河南问责安阳殷墟频遭盗掘,多部门共45人被追责
  • 葡萄牙发现百年沉船,载有明朝瓷器
  • 吴贵超中甲处子球!梅县垫底第3 主帅难逃下课命运 廖均健即将重回中超!
  • 光纖之父高錕逝世,眾表哀悼! 他為人、為學皆為楷模
  • 双喜临门!王蔷获中网正赛外卡
  • 宝成铁路客车停运风波:焦虑的北段和“富裕”的南段
  • 乐视影业蒸发74亿:贾跃亭出局 张艺谋与孙俪、邓超亏1.5亿
  • 朋友圈疯传“共享单车”认购系诈骗,别信!
  • 瑞典电视台回应节目公开辱华!中国人不懂幽默,用不着道歉...
  • 西安地铁原副总受贿179万获刑五年 曾帮“发小”中标工程;老人进秦岭捡板栗失联 6天后被找到但已不幸身亡;
  • 英雄联盟S8抽签仪式开幕在即,为LPL加油!
  • 人民日报评瑞典辱华事件:如此"幽默" 我们不接受
  • 冯潇霆发表长文,别用有色眼镜看人!中国足球加油
  • 迪丽热巴也走秀|哪个明星的时装周台步最ok?
  • 白宫将召开量子计算峰会 制定国家量子战略
  • 血性男儿 丁汝昌
  • 贷款两千要还15万 女子遭遇贷款诈骗
  • 综艺未来看 |幻乐之城上演铁甲之恋,这就是灌篮8.25台网同播
  • 上网6小时欠费1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