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法的根本:菩提心与报恩行

很多人轻忽急躁地拿了茶就喝,
我怀疑这样的行为是否算是大乘的行者?
大乘的根本,就是菩提心,
透过知母、念恩、报恩的次第修持,
培养出知恩、感恩的心,

这 就是整个大乘佛法的发心和行持的精髓,
不是吗?
总而言之,我们不只是感念众生恩
也要感念这个利益滋养我们的山河大地的恩德。

尤其今年噶举祈愿法会的主题是“忆念恩德”,
去年则是“环境保护”。
今年也有贴出标语,
因此忆念恩德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在这里,
我们要将过去修传派祖师 们,
为了利益后世弟子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铭记在心,并且不断地祈请。

事实上,佛法殊胜的口诀,
是要全心地投入实修,
才能达成的;
但这还说的太远,首先,
能够生起百分之五十的感恩心就算不错了。

一个人若能将“感恩”随时放在心上,
就能够真正持有、
守护和弘扬“修传派”的教法,
要不然,把佛法当做一种外在的装饰,
法也不是法,教言也不是教言,
外表 佯装成修行人的样子,欺骗善信,
这样做的话,就会像某人所说:
“宗教是毒药”一样,法不如法,
反倒成为了落入恶道的因,
这样他的预言可能就成真了。

因此,我们只要能做到不让佛法
成为毒药就好了。
我们修持佛法的目的,
是为了出离三界轮回的痛苦,
如果反倒愈陷愈深,
也就是说修行掺杂着世间八法、
信仰非理 的戒法或者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最好的话,
就会有深陷轮回的危险。
这样本末倒置的情况,完全是不如法的作为,
这是我们应该放在心上的。

“离欲”的欲,在这里比喻作一种牵绊,
会捆缚住我们。

我们都想要自由,不自由就会痛苦,
自由就会快乐。这是每一个人都知道的。

但我们都太放不下了、
太贪着今生的各种东西、物质了,
以至于完全被牵绊、限制,失去自由。
我们就好像是今生各种物质的仆人,
只能听命行事,而没有任何行动自由。
什么是道呢?其意思是说,
不应只是表面形式上的修持,例如念念仪轨,
而是要在心中生起证悟,生起修道的体证。

如果没有这样,
我们可能以为自己是走在开展遍知果位的道路上,
但很可能只是在过日子,
浪费了很长的时间而已。

修行,要透过深刻地思维,
在心中生起敏锐的体悟。

佛教强调“悲心”,但这不是一种戒律,
不是一种“身为佛教徒就一定要生起悲心”的强迫观念,
也不是能够被上师命令而生起的。
这里谈到的“悲心”,是自在舒服地发自内心,
比同情、比悲悯更深刻的。

一般谈到同情、悲悯,
是一种自他之间有距离的感觉,
觉得那个人值得同情,你在这边、他在那边,
你走过去试着关心他说:“你哪里来的?”
这是比较粗浅的同情。

“悲心”更加深刻,感受性较强,
已经没有“自”、“他”分别,
完全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
感同身受地体会他的感受、想法及苦乐,
完全从内心将自己投射到对方身上,
让自己成为他一般,
这就是真正的“悲心”生起或展现。

“皈依”是自己成为自己的救怙者

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皈依”,
或其实误解了“皈依”,
很多人对“皈依”的感觉就是:
我自己比较没有力量,是一个需要被帮助的人,
因此需要去皈依一个有力量的、
可以救助我的对象。
其实这并不是“皈依”真正的意思。

藏文中“皈依”是“加卓”,有两种意思,“加”的确是指“救怙”,
但“卓”就有“去达到、成就”的意思,
这层皈依意思,
是“我也要成就能救护他人的果位”。

如何成就能救护别人的果位?
就是要成就佛的果位,像佛陀一样,
当他真正达到能远离轮回边、
也远离涅槃边的佛陀果位时,
才能真正成为我们的皈依处、
成为众生的救护者。

“皈依”的真正意思,
是自己要成为一个救怙者,
不然我们总是误解,总觉得他方总是很有力量,
因此祈求某个佛菩萨或天神来救怙我,
这不是真正皈依的意思。

真正的皈依,是让自己成为有力量的救怙者,
让自己证得没有痛苦的佛果,
与有力量的救怙者合而为一,
这才是真正的皈依。

所以要对皈依有正确认识,
因此现在听到“我要皈依佛、法、僧”时,
要记得不只是皈依外在的佛法僧;
深一层的,是你自己要能够救怙自己,
要成为佛法僧!

就像佛经中说,
没有比自己救怙自己来得更重要、更殊胜的了。
但这样是否代表没有外在依止的对象?
并不是的,我们还是需要佛法僧三宝和善知识。

第十七世大宝法王 噶玛巴 邬金钦列多杰

大乘佛法的根本:菩提心与报恩行

很多人轻忽急躁地拿了茶就喝,
我怀疑这样的行为是否算是大乘的行者?
大乘的根本,就是菩提心,
透过知母、念恩、报恩的次第修持,
培养出知恩、感恩的心,

这 就是整个大乘佛法的发心和行持的精髓,
不是吗?
总而言之,我们不只是感念众生恩
也要感念这个利益滋养我们的山河大地的恩德。

尤其今年噶举祈愿法会的主题是“忆念恩德”,
去年则是“环境保护”。
今年也有贴出标语,
因此忆念恩德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在这里,
我们要将过去修传派祖师 们,
为了利益后世弟子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铭记在心,并且不断地祈请。

事实上,佛法殊胜的口诀,
是要全心地投入实修,
才能达成的;
但这还说的太远,首先,
能够生起百分之五十的感恩心就算不错了。

一个人若能将“感恩”随时放在心上,
就能够真正持有、
守护和弘扬“修传派”的教法,
要不然,把佛法当做一种外在的装饰,
法也不是法,教言也不是教言,
外表 佯装成修行人的样子,欺骗善信,
这样做的话,就会像某人所说:
“宗教是毒药”一样,法不如法,
反倒成为了落入恶道的因,
这样他的预言可能就成真了。

因此,我们只要能做到不让佛法
成为毒药就好了。
我们修持佛法的目的,
是为了出离三界轮回的痛苦,
如果反倒愈陷愈深,
也就是说修行掺杂着世间八法、
信仰非理 的戒法或者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最好的话,
就会有深陷轮回的危险。
这样本末倒置的情况,完全是不如法的作为,
这是我们应该放在心上的。

“离欲”的欲,在这里比喻作一种牵绊,
会捆缚住我们。

我们都想要自由,不自由就会痛苦,
自由就会快乐。这是每一个人都知道的。

但我们都太放不下了、
太贪着今生的各种东西、物质了,
以至于完全被牵绊、限制,失去自由。
我们就好像是今生各种物质的仆人,
只能听命行事,而没有任何行动自由。
什么是道呢?其意思是说,
不应只是表面形式上的修持,例如念念仪轨,
而是要在心中生起证悟,生起修道的体证。

如果没有这样,
我们可能以为自己是走在开展遍知果位的道路上,
但很可能只是在过日子,
浪费了很长的时间而已。

修行,要透过深刻地思维,
在心中生起敏锐的体悟。

佛教强调“悲心”,但这不是一种戒律,
不是一种“身为佛教徒就一定要生起悲心”的强迫观念,
也不是能够被上师命令而生起的。
这里谈到的“悲心”,是自在舒服地发自内心,
比同情、比悲悯更深刻的。

一般谈到同情、悲悯,
是一种自他之间有距离的感觉,
觉得那个人值得同情,你在这边、他在那边,
你走过去试着关心他说:“你哪里来的?”
这是比较粗浅的同情。

“悲心”更加深刻,感受性较强,
已经没有“自”、“他”分别,
完全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
感同身受地体会他的感受、想法及苦乐,
完全从内心将自己投射到对方身上,
让自己成为他一般,
这就是真正的“悲心”生起或展现。

“皈依”是自己成为自己的救怙者

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皈依”,
或其实误解了“皈依”,
很多人对“皈依”的感觉就是:
我自己比较没有力量,是一个需要被帮助的人,
因此需要去皈依一个有力量的、
可以救助我的对象。
其实这并不是“皈依”真正的意思。

藏文中“皈依”是“加卓”,有两种意思,“加”的确是指“救怙”,
但“卓”就有“去达到、成就”的意思,
这层皈依意思,
是“我也要成就能救护他人的果位”。

如何成就能救护别人的果位?
就是要成就佛的果位,像佛陀一样,
当他真正达到能远离轮回边、
也远离涅槃边的佛陀果位时,
才能真正成为我们的皈依处、
成为众生的救护者。

“皈依”的真正意思,
是自己要成为一个救怙者,
不然我们总是误解,总觉得他方总是很有力量,
因此祈求某个佛菩萨或天神来救怙我,
这不是真正皈依的意思。

真正的皈依,是让自己成为有力量的救怙者,
让自己证得没有痛苦的佛果,
与有力量的救怙者合而为一,
这才是真正的皈依。

所以要对皈依有正确认识,
因此现在听到“我要皈依佛、法、僧”时,
要记得不只是皈依外在的佛法僧;
深一层的,是你自己要能够救怙自己,
要成为佛法僧!

就像佛经中说,
没有比自己救怙自己来得更重要、更殊胜的了。
但这样是否代表没有外在依止的对象?
并不是的,我们还是需要佛法僧三宝和善知识。

第十七世大宝法王 噶玛巴 邬金钦列多杰

#佛教公案[超话]##佛教公案[超话]#
【佛教故事】 佛陀也不昧因果

一个晴朗的早晨,竹林精舍的比丘们刚从城里乞食回来,各人在房里整理衣物,忽然感到房子和地面无端地摇动起来。接着,听到外面有人来回跑动.说是佛陀受伤了。大家不由一怔,急忙放下工作,相继赶到佛陀的住处。

佛陀端坐在房中,伤口在脚上,阿难尊者正细心地为他敷药包扎,一根沾有鲜血的木棍放在地上。大家很快明白,一定是被木棍所伤。可是佛陀不是有无边的神通法力吗?为什么一支木棍能伤及佛陀的身体呢?

佛陀的脚伤并不轻,众弟子都守侍在旁边,有不少人竟躲在人后啜泣。佛陀看着,内心很感动,微笑着安慰他们道:“大家不必担忧,些微的创伤很快就会好的。”

“佛陀金刚不坏的身体,为什么一根木棍能伤害呢?”有几个弟子齐声问道。

“这就是业缘。凡是地、水、火、风四大和合的众生,都有这样的苦受。说起来已经是很多世前的事了……”

说到这里,阿阇世王也闻讯带了名医耆婆赶到,国王满面焦急,边跑边喘来至佛陀面前。“佛陀!伤势可要紧吗?”

“没什么,你放心!”佛陀笑答道,一边叫他坐下,继续说道:“当时我是个商人,有一次和朋友合伙渡海到外埠经商,我们的计划很周到,也进行得很顺利,所以不多久就赚得一大笔钱。归途中,我们的船停靠在一处港口,那是个很繁华的都市。一上岸,就忘记回家,尤其是那儿的美女,我的朋友被迷惑得六神无主。这时,有个好心的船夫告诉我们,再不离开此地,可能会有危险。原来,这个地方每年都要遭受海啸的袭击。海啸的季节就将到来,不走,将会人财两亡。我的朋友全无动于衷,我劝他,吓他都没有用。他完全失去了理智,一味迷恋那城市和女人。船只有一只,我不能忘却道义,抛弃他,独自先走。一天晚上,我们为此争吵起来。在生命存亡的关头,我急昏了,怒火上升,顾不了许多,抓起身边的木棍向他挥打过去,他的脚被我打伤。

现在,你们不难知道我受伤的理由了吧?如你们所说,佛陀怎能受伤?佛陀的神通法力虽然不可思议,但种了如是因,就应承受如是果,佛陀也不能昧因果。

大家听佛陀这么一说,才了解业力因果的道理。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一切知见和法义依佛陀说法为准,谨遵南无释迦牟尼佛教戒!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美丽中国美好生活##城市巡游记##带着微博去旅行# #在城堡度假是什么体验##厦门旅行#这里是晗曦~是在尝试未定同人文的萌新~很高兴能够认识你呀!酒店餐
  • 事实上自打穆里尼奥从曼联下课后,他就基本已经跟豪门球队无缘了,没有球队会再去请他执教了,他用成绩证明,自己的足球哲学已经落伍了,尤其是他对于球员的管理。穆里尼奥
  • #盾铁#坐了9个小时的飞机,到家已经是凌晨3点,熬着夜把这本《真爱至上》看完,画风真心赞,超级喜欢tony母亲拿着枪的那一幕,霸气十足,不过本本的内容真的好少,
  • 自那一场相逢至今,你一直是我心中唯一深爱的人,“遇一人情深一世,为一人守心一生”成了遇见你之后我心中最深的执念。在我灵魂深处,这世间任凭谁都无法替代你,那种爱的
  • 电子邮件地址:sales.awesometoy@gmail.com #awesometoy##真棒玩具##sofubi##玩具##设计师玩具##昭和玩具##老
  • 但是她真的伤害到了我[悲伤] 我把记录发出来不为了什么,让大家了解一下真相,并且避免以后在圈子里碰到这种不开心的事。 我承认,虽然我不像她的师父、她的亲友麻
  • ​​​#奔驰[超话]##我与汽车的日常# 工匠派做的小跑车SC01,背后股东有点意思! 而是在车型研发的时候音响团队就参与内饰设计、车内空间来构建。
  • 所以,八字中偏印明显的人,难有信义;构成偏印格,或者偏印过于旺盛的人,往往是一个口蜜腹剑的人;八字中偏印、劫财,阳刃组合在一起,其人天性刻薄、心思狠毒、不能慈善
  • 【投稿】1075写在最前面,【禁止跨时空对线】首先cop1.0和2.0系统下的P分不能直接进行比较,所以【不要吵架】其次有些选手的主要成年组成绩只在cop2.0
  • 太多杰出的艺术家扒下艺术的外皮,简直就一无是处,而你却不能因此而否认他们的艺术造诣。即使失敗了,在彌留之際自己仍會感謝自己曾經的努力,不枉此生。
  • 曾经的我啊 和其他大多数的姑娘一样也拥有着及腰的大长发.曾经的我啊 也有着一颗所有女孩子都有着的爱臭美的心.曾经的我啊 好像一直定格在12岁 开心就笑 不开心
  • 我的鼻子今天开启了鼻塞,水龙头,打喷嚏抽风模式~事实证明,凉还是扛不住,热没啥问题~夏天啊夏天,只要我追着你跑,你就会一直在的对吧[并不简单][太阳](PS:有
  • 20220925 Jennie更新곧만나 블링크✨很快就会见面Blink✨오늘 새로 배운 젠냥이다今天新学的猫的姿势블링크를 향한하트给布林克的hearteu
  • 大妹子的修容,也是当红的时候买的,买回去发现价格是便宜但是容易手重而且有偏色,很容易刷多旁边黑一块,用完就扔绝不回头。我这好几年完全靠库存都行也太夸张了,立志铁
  • 李琰表示,此前的四站世界杯比赛中,速度滑冰队基本完成了预定目标。曾带领中国男队获得索契冬奥会第四名的刘锐最后一站没有上场,而是以教练的身份全程观战,对于年轻
  • ”《观智仪轨》载:“其坛有三重,内院画八叶莲花,于花胎上安置窣睹波(塔)塔中画释迦牟尼如来、多宝如来与之同座而坐,八叶莲华各置一菩萨,内院四隅亦各置一菩萨;第二
  • 哈利一时没反应过来,还以为那是S.P.E.W.的徽章呢——接着他才看清,那些徽章上都印着相同的文字,一个个鲜红的字母在地下走廊的昏暗光线中闪闪发亮……#哈利波特
  • #小邹的童年# 我想起小时候的幼稚行为,小时候一到春天大概四五年级,都是要写什么迎春的作文,然后我和朋友们就会越到一起出去玩,类似春游这种,又一次是骑着自行车,
  • 与六字大明咒相比,“ 普贤王如来三字明咒 ”在汉地影响力相对小一些,但同样不可以忽视。3 、深层意义“ 嗡啊吽 ”表莲花部诸佛的三身 :“ 嗡 ”是法身,表阿弥
  • 谁曾经亲眼注视过美 诗歌是一束花 诗歌是一束光 #全球诗选# 特里斯丹诗/[德]普拉滕(August Gral Platen)译/钱春绮谁要是曾经亲眼注视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