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讲金刚经一百四十七
第十六品之总结篇

这部经书分上下两部分。
 前是为将发大心修行者说。教以如何发心,如何度众,如何伏惑,如何断惑。后是为已发大心修行者说。盖发心而曰我能发、能度、能伏惑断惑。即此仍是分别,仍为著我,仍须遣除。后半专明此义。须知有所取著,便被其拘系,不得解脱。凡夫因有人我(即执色身为我。)之执,故为生死所系,不得出离轮回。二乘因有法我(虽不执有色身,而执有五蕴法,仍是我见未忘,故名法我。)之执,遂为涅槃所拘,以致沈空滞寂。菩萨大悲大智,不为一切拘系。故无挂无碍,而得自在。此之谓不住道。所以少有执情,便应洗涤净尽,而一无所住也。

  (二)人我执,法我执,简言之,则曰我执法执,寻常说,本经前破我执,后破法执。未免疏略。前半启口便云:菩萨于法应无所住,以及无我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等等,说之再再,何得云但破人我执乎?当知我、法二执,皆有粗有细。粗者名曰分别我法二执,盖对境遇缘,因分别而起者也;细者名曰俱生我法二执,此则不待分别,起念即有,与念俱生者也。此经前半是遣粗执。如曰:不应住六尘布施,不应住六尘生心,应无住心,应生无住心,应离一切相云云。皆是遣其于境缘上,生分别心,遂致住著之病。所谓我法二执之由分别而起者是也。故粗也。云何遣耶?离相是已。后半是遣细执,即是于起心动念时便不应住著。若存有所念,便是我执法执之情想未化。便为取相著境之病根。是为遣其我法二执之与心念同时俱生者。故细也。云何遣耶。离念是已。前令离相,是遣其所执也;后令离念,是遣其能执也。前不云乎?所执之幻相,起于能执之妄见。故乍观之,本经义趣,前浅后深。然而不能如是局视者,因遣所执时,暗中亦已兼遣能执矣。何以故?若不离念,无从离相故。故前半虽未显言离念,实已点醒不少。如能作是念否;我不作是念;应生清净心;应生无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皆令离念也。即如应离一切相发菩提心之言,利根人便可领会得,所发之心,亦不应住。何以故?明言有住则非故。前云信心不逆者荷担如来,当得菩提,是人必已领会得离念。不然,未足云荷担当得也。所以昔人有判后半是为钝根人说者,意在于此。谓利根人即无须乎重说。因世间利根人少,故不得不说后半部,令钝根者得以深入。此昔人之意也。不可因此言,误会为后浅于前。虽然,离念功夫,甚深甚细。若不层层剖入,不但一般人未易进步。即利根已知离念者,若不细细磋磨,功行何能彻底。如剥芭蕉然,非剥而又剥,岂能洞彻本空,归无所得乎?当知后半部自明五眼以后,愈说愈细。至于证分,正是令于一毫端上契入之最直捷了当功夫,所谓直指向上者。不明乎此,圆则圆矣,顿犹未也。若局谓后半专为钝根人说,于经旨亦未尽合也。此理不可不知。

  (四)前半说,离一切相,方为发菩提心;方为利益一切众生之菩萨。是空其住著我法之病。后则云:无有法发菩提,无有法名菩萨,以及一切法皆是佛法等语。是空其住著我法二空之病也。故前是二边不著;后是二边不著亦不著。前是发心应离相;后则并发心之相亦离。当知但使存有能离之念,仍是我法宛然,便已分别取相。故又云非不以具足相得菩提,我见即非我见,法相即非法相。皆所以遣荡微细执情。遣之又遣,至于能所皆离。并离亦离。方证本来。所谓证者,非他。但尽凡情,本体自现。非别有能证所证也。岂但凡情不可有,即圣解亦应无。存一能修所修,能证所证,便是圣解。即是所知障。正障觉体。故弥勒菩萨金刚经颂曰:于内心修行,存我为菩萨,此则障于心,违于不住道也。圆觉经云: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本经前半不外此义。圆觉经又云: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本经后半部,不外此义。

  (五)前半部是明一切皆非,(如曰:非法非非法,有住则为非住。)以显般若正智之独真。盖此智本一尘不染,而一切相莫非虚幻。故应一切不住,而后正智圆彰也。后半部是明一切皆是,(如曰诸法如曰诸法如义,一切法皆是佛法,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以明般若理体之一如。盖此体为万法之宗,故一切法莫非实相,故应菩提亦不住,而后理体圆融也。

  由是观之。一部金刚经所诠者,真如二字而已。最后结之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全经义趣,尽在里许矣。又复前明一切皆非,令观不变之体也,所谓正智者,乃如如之智,即体之智也。后明一切皆是,令观随缘之用也,所谓理体者,理者条理,属性用言,用不离体,故曰理体。此与宋人之言理气,截然不同。彼以浑然一本者为理,以流行万殊者为气。后儒辨其言理之非是者,详矣。又复前既一切皆非,故虽则非与是名并举,而意注则非,所谓虽随缘而不变也。后既一切皆是,故虽细遣法执,而曰于法不说断灭相,所谓虽不变而随缘也。综上五说,以观全经。全经旨趣,了了于心目中矣,不止入文时,易于领会已也。待续。。。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愿平安如意

这是一首咏唱春天的小诗,只有短短的三行。桃花枝显然是其朗诵者,因激情而略显夸张的姿体语言,表明多么的热爱这首小诗,谙熟每一行诗句的意义。山坡上高高低低的树木是出席春天诗歌朗诵会的无数聆听者,庄严肃穆的姿态,对大自然之诗表达崇高的致敬。我作为一个陌生的闯入者看到这一幕倍感感动。我相信充满诚意的聆听者们和我一样听到了王小波的声音: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同时我们还听到了今天过生日的海子的声音:我们支起了耳朵,我们听得见平原上的水和诗歌。

阿難出家,竟然是因為​佛陀的相貌

發布:紫竹林中觀自在{釋新善}

日期:2019/10/16 22:33:00

閱讀:測速度,不顯示



提示:繁體版為簡體版的濃縮版(不含評論和相關文章),如果需要看全版,請將域名中的big5改成www即可。

 

  有的人出家,是為了尋求無上的覺悟;有的人出家,是為了逃避世上的各種苦難;有的人修行是為了求得神通。而阿難出家,竟然是因為佛陀的相貌莊嚴……。初發心很重要,關系到一個人的修行方式和修行高度。

  繼續邊讀邊聊《楞嚴經》

  【佛告阿難,汝我同氣,情均天倫。當初發心,於我法中,見何勝相,頓捨世間深重恩愛。】

  佛陀對阿難說:“你和我同氣連枝(阿難是佛陀的堂弟),情份是天然的血親。你當初發心出家的時候,在我的佛法中見到了什麼殊勝之相,馬上就捨棄了人世間的深重恩愛?”

  在人世間,父母之恩最深,夫妻之愛最重,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能使阿難放下這些深恩重愛,轉過來跟著佛陀出家修行呢?這是問阿難出家的初發心。

  【阿難白佛,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愛所生。何以故?欲氣粗濁,腥臊交遘,膿血雜亂,不能發生勝淨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從佛剃落。】

  阿難對佛陀說:“我見到如來的三十二相,尊勝善妙,世間絕無僅有。身體相貌輝映明徹,就像琉璃一樣。我心裡常常想,這個相不是人世間欲愛所能生出來的。為什麼呢?因為欲愛之氣粗濁,男女交媾時,氣味腥臊,膿血雜亂,是不可能發起並產生出如此尊勝清淨、善妙明徹的紫金光聚之身的。我非常渴望並仰慕這樣的身相,故而就跟著佛陀剃度落發了。”

  清淨的修行人看世人沉溺於欲愛,就像世人看蛆蟲沉溺於糞池一樣。所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是對不覺悟的人而言的,因為不覺悟香與臭,故而不自覺地被環境之熏染。阿難見到佛的身相,能夠覺悟到凡人肉身的粗濁,產生出家之心,這說明阿難是非常有善根的。

  父精母血所造就的肉身雖然粗濁,但實際上它也是隨心念不斷發生變化的。

  比如說,有的人學佛之後,變得越來越慈眉善目了,這是佛法潤身的結果;有的人修道之後,變得越來越仙風道骨了,這是道法潤身的結果。同樣,善法潤身則身相善,惡法潤身則身相惡。不同的心念,所呈現的身相也不一樣。

  如果更進一層,當修行到了一定的境界,是完全能夠轉化並清淨這個粗濁肉身,就像佛陀那樣,擁有形體映徹,猶如琉璃的紫金光身。要是說起美容啊,這才是最徹底的美容呢。

  【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佛陀說:“哦,原來是這樣啊!阿難,汝等大眾應當知道一切的眾生,從無始以來,生生死死相續不斷,都是因為不知道常住真心本來就是清淨光明的體性。你們總是用各種妄想去攀緣,不知道妄想並非是常住真心,故而追逐著妄想,隨著妄想不停的輪轉。”

  阿難渴仰佛之勝妙身相,因為他的渴仰是著相的,所以是一種妄想。妄想有生有滅,依照妄想心而起修,即使阿難最後在形式上能修得三十二相,此相也會有生有滅。滅了以後再修,修成以後再滅,如此這般,逐相而修,隨相輪轉,沒有盡頭。這就像世間的愛美女子,一生中的大部分時光,都是為了美麗的容貌而不停的輪轉,死時依然是一場空。

  【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直心酬我所問。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

  佛陀繼續說:“如果你現在想要研求無上菩提之真性中,所顯發出來的光明體性,就應當以直心來回答我的問題。十方如來都是循著同一條道出離了生死輪回的,這條道就是直心。因為心言直的緣故,這樣從開始到最終,乃至從一件事終結到另外一件事開始,中間永遠沒有各種曲折相。”

  要修得清淨光明的身相,用妄想心而修,是不可能修成的,必須要明白真心本性,真心本性之光明,才是最究竟的光明。佛陀的教化,如春風化雨、潤物無生,言談之間,把阿難對佛陀身相渴仰之妄想,轉化成了研求真心本性的清淨光明,升華了阿難的初發心。

  發心要純正,直心方入道,十方如來皆如是。所謂“直心”,是指是第一念。比如說,吃飯是第一念,若加以分別思惟,分別飯好不好吃等,就是第二念了。佛陀說“應當直心酬我所問”,就是要阿難聽到佛陀的問題,應憑直覺來答,不要摻和一些諸如“佛陀這麼問是什麼意思呢?我該怎麼回答才讓佛陀滿意呢?”等等的妄想。

  這裡的“直心”並不是世間人所認為的那種“直”。世間人所認為的“直”,首先包含了“我相”,故而並不是第一念。為什麼世間的直人說話特別沖?就是因為他們過於自我,考慮不到說話環境,故而在“我相”與“人相”之間常常不留余地。用《金剛經》的語言解釋直心,就是不住於相。

  既然要研求真心本性的清淨光明,那麼首先得知道什麼是真心。在接下來的故事中,佛陀帶著阿難,開始了尋心之旅。

  南無阿彌陀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看到许多人说《卿卿日常》很好看,说是一个古装轻喜剧,特别好笑,起初我不太相信,就抱着试试的态度看了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停不了了果然好看啊第一集我就被六少主和李薇
  • #怪兽ANNCMNT广播剧[超话]#◆ 第七集《花店老板》◆ 蒋竟遥:请一定要记得,有个少年,和你相爱很久。卷+观,揪2位小可爱【本集主役双签明信片】需解锁收听
  •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认识它,这其实是我童年记忆中的一部动画片人物[污]如今20多年过去了,从孩子变成了父亲,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不经意间收获了童年的记忆,而这个同款毛绒
  • (洛报融媒记者 余子愚 通讯员 陈肖晓 文/图)寻找实小记忆‖走过2020.献给66岁的您——致难以忘却的小学时光 作者:马卿 如果可以穿越时空,也许每个人有不
  • 针对李女士遇到的情况,记者联系了秦皇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一名工作人员在了解到李女士的情况后表示,肉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饮食健康,一旦食用不新鲜或者变质的肉类对人体有
  • 每天支棱的明明白白 神操作~[让我看看]曝光你们 打我呀 快来呀~哈哈哈 爱你们的心情 此处…… 30+的年纪知己良友不多 感恩 去珍惜身边 真心对你好的人 祝
  • 让您买‎的省时、省心、放心❗️感谢群里所有的宝宝感谢大家的陪伴和信任 form by@A.Lin 轻奢团购长在我审美点上的打卡EIKI胶原蛋白饮当你,变得更美世
  • 来君绰心中十分不平,想用言理挫挫他的锐气,却没有办法,就举杯说:“君绰请求起一个酒令,酒令用字必须是在坐众人姓名中两个声母相同的字,违犯规则的就按规罚酒。
  •              「さがやおぼろの花吹雪・・・・・」という歌から来たもの(枕詞) カ マ ス ・・・・・ いなりずしに使う油揚げのことをいう。     
  • 子时出生的人是绝对的行动派,很有执行能力,喜欢到处跑,也容易多管闲事,所以当个领导或者是自己创业,也是能尽情发挥。在平时,并不会发现自己具有这种能力,只有在最关
  • 展文莲的父母担心女儿的未来,觉得远距离恋爱不可能长久,劝展文莲“现实”点,找个身边靠谱的人嫁了,不断催促着展文莲相亲。在丈夫桂军民看来,只要能留住妻子,哪怕有一
  • 关于疫情宅家的文案:1. »|(⸝⸝· ᴥ ·⸝⸝)“只要还有一粒米 我就不往人多地方挤” 2. ☀⋆☽⋆ ⍥ sʟᴇᴇᴘ ⋆“又是阳光超好的一天 又是疫情封控
  • 最后,言语上如有冒犯到颖火虫们的地方,还请大人不记小人过,多多包涵啦[作揖][作揖]因为真的被伤到了[悲伤][悲伤][悲伤]#赵丽颖幸福# zly#迪奥品牌大使
  • 上唇和下唇,你更喜欢哪一片唇呢[可爱]这次个人和工作上能第一次去到海外都是托FLOW的福。”(此处差评模仿*3)柿子喝多了以后对前辈相当失礼XD,但我是完全OK
  • #黄铉辰# [鼓掌]#黄铉辰五男一# 【黄铉辰五代男全方位top】【黄铉辰金长传奇】 【黄铉辰五代第一主舞】【黄铉辰4thgenking】 【黄铉辰门面主舞】
  •         ——叔本华#江津App#2022年11月20日,农历十月廿七,星期七,早安江津《朝闻天下》:1、张文宏表示新冠病毒逐渐进入稳定期,而且对人类造成
  • ”历朝历代对花的喜爱,催生出了高超的插花技巧,以至于宋代插花已成为生活时尚,深入到寻常百姓家,“多插瓶花供宴坐,为渠消受一春闲”。”历朝历代对花的喜爱,催生出了
  • 我可能被猪妖附身了,胖了十多斤,价格面谈❹出个恋爱脑,自己的,以前用过两次,现在基本不用了,九成新❺多吃点牛肉火锅吧,不然那些上辈子答应做牛做马报答你的人,投胎
  • 为了保证品质保证用户体验感,一般小作坊和小品牌真的上不了我们的平台[破涕为笑]动不动几个小时销量几万件,只有靠谱的有实力的品牌才能上我们平台,所以在我们平台想踩
  • 11月22日早上六点多,工作群里发消息说今天开始上网课,那一瞬间咸鱼又活了,蹦哒起来了,精神百倍,这必须得分享,尽管并不是个好消息,但对我来说真是太幸运了,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