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圣诞(农历二月十九)



农历二月十九(2020年3月12日),是观世音菩萨圣诞。

观世音菩萨昔为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倒驾慈航,现作菩萨。又名观自在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以耳根圆通成就菩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云:“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华严经》云:“愿诸众生,若念于我,若称我名,若见我身,皆得免离一切怖畏。”



◇尔时宝藏佛寻为授记: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今当字汝为观世音。善男子,汝行菩萨道时,已有百千无量亿那由他众生得离苦恼。汝为菩萨时,已能大作佛事。——悲华经

◇善男子,此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为欲发起一切菩萨,安乐成熟诸众生故,现作菩萨。汝等大众、诸菩萨摩诃萨、梵、释、龙、神,皆应恭敬莫生轻慢,一切人天常须供养专称名号,得无量福灭无量罪,命终往生阿弥陀佛国。——大悲心陀罗尼经

◇善男子,无量寿佛般涅槃已,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后分,初夜分中正法灭尽,夜后分中彼土转名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所有种种庄严无量无边,安乐世界所不及也。善男子,汝于后夜种种庄严,在菩提树下坐金刚座,于一念中间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悲华经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法华经

◇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车璩、马瑙、珊瑚、虎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剎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剎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法华经

◇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法华经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剎,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法华经

◇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法华经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法华经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法华经

◇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法华经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法华经

◇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法华经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地,成就菩提,斯为第一。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楞严经



◇世尊,我有大悲心陀罗尼咒今当欲说,为诸众生得安乐故,除一切病故,得寿命故得富饶故,灭除一切恶业重罪故,离障难故,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故,成就一切诸善根故,远离一切诸怖畏故,速能满足一切诸希求故。惟愿世尊慈哀听许。——大悲心陀罗尼经

◇我于是时始住初地,一闻此咒故超第八地。我时心欢喜故即发誓言: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发是愿已,应时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十方大地六种震动,十方千佛悉放光明照触我身,及照十方无边世界。——大悲心陀罗尼经

◇世尊,若诸人天,诵持大悲章句者,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欲生何等佛土,随愿皆得往生。复白佛言:世尊,若诸众生,诵持大悲神咒堕三恶道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者,若不生诸佛国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者,若不得无量三昧辩才者,我誓不成正觉。——大悲心陀罗尼经

◇是时当有日光菩萨月光菩萨,与无量神仙,来为作证益其效验。我时当以千眼照见千手护持,从是以往所是世间经书悉能受持,一切外道法术韦陀典籍亦能通达。诵持此神咒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无不差者。亦能使令一切鬼神,降诸天魔制诸外道。——大悲心陀罗尼经

◇善男子!我修行此大悲行门,愿常救护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离险道怖,离热恼怖,离迷惑怖……复作是愿:“愿诸众生,若念于我,若称我名,若见我身,皆得免离一切怖畏。”善男子!我以此方便,令诸众生离怖畏已,复教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永不退转。——华严经



大悲咒 - 大悲寺僧众念诵.mp3来自溯源法语00:0001:41

观世音菩萨圣诞(农历二月十九)

农历二月十九(2020年3月12日),是观世音菩萨圣诞。观世音菩萨昔为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倒驾慈航,现作菩萨。又名观自在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以耳根圆通成就菩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云:“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华严经》云:“愿诸众生,若念于我,若称我名,若见我身,皆得免离一切怖畏。”
◇尔时宝藏佛寻为授记: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今当字汝为观世音。善男子,汝行菩萨道时,已有百千无量亿那由他众生得离苦恼。汝为菩萨时,已能大作佛事。——悲华经

◇善男子,此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为欲发起一切菩萨,安乐成熟诸众生故,现作菩萨。汝等大众、诸菩萨摩诃萨、梵、释、龙、神,皆应恭敬莫生轻慢,一切人天常须供养专称名号,得无量福灭无量罪,命终往生阿弥陀佛国。——大悲心陀罗尼经

◇善男子,无量寿佛般涅槃已,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后分,初夜分中正法灭尽,夜后分中彼土转名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所有种种庄严无量无边,安乐世界所不及也。善男子,汝于后夜种种庄严,在菩提树下坐金刚座,于一念中间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悲华经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实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法华经

◇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车璩、马瑙、珊瑚、虎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剎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剎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法华经

◇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法华经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剎,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法华经
◇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法华经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法华经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法华经

◇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法华经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法华经

◇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法华经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楞严经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地,成就菩提,斯为第一。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楞严经

◇世尊,我有大悲心陀罗尼咒今当欲说,为诸众生得安乐故,除一切病故,得寿命故得富饶故,灭除一切恶业重罪故,离障难故,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故,成就一切诸善根故,远离一切诸怖畏故,速能满足一切诸希求故。惟愿世尊慈哀听许。——大悲心陀罗尼经

◇我于是时始住初地,一闻此咒故超第八地。我时心欢喜故即发誓言: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发是愿已,应时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十方大地六种震动,十方千佛悉放光明照触我身,及照十方无边世界。——大悲心陀罗尼经
◇世尊。若诸人天。诵持大悲章句者。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欲生何等佛土。随愿皆得往生。
复白佛言。世尊若诸众生。诵持大悲神咒堕三恶道者。我誓不成正觉。
诵持大悲神咒者。若不生诸佛国者。我誓不成正觉。
诵持大悲神咒者。若不得无量三昧辩才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者。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唯除不善除不至诚。—— 大悲心陀罗尼经

◇是时当有日光菩萨月光菩萨,与无量神仙,来为作证益其效验。我时当以千眼照见千手护持,从是以往所是世间经书悉能受持,一切外道法术韦陀典籍亦能通达。诵持此神咒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无不差者。亦能使令一切鬼神,降诸天魔制诸外道。——大悲心陀罗尼经

◇善男子!我修行此大悲行门,愿常救护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离险道怖,离热恼怖,离迷惑怖……复作是愿:“愿诸众生,若念于我,若称我名,若见我身,皆得免离一切怖畏。”善男子!我以此方便,令诸众生离怖畏已,复教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永不退转。——华严经

耳识本无生处可得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圆瑛大师 著

第七卷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义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

悟着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

巳二 耳声识界 分四  午初 标举三界  二 双以征起  三 分合难破  四 结妄归真  今初

  

阿难!又汝所明,耳声为缘,生于耳识。

  

午二 双以征起

  

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因声所生,以声为界?

  

午三 分合难破 分三  未初 破因耳生  二 破因声生  三 破和合生  今初

  

阿难!若因耳生,动静二相,既不现前,根不成知,必无所知,知尚无成,识何形貌?

  

耳识本无生处可得,先破因耳生。呼阿难而告之曰:若谓耳识因耳根生者,动静二种声尘既不现前,耳根不成能知,必无所知之声尘,能知之耳根,尚且不得成,所生耳识毕竟作何形貌?

  

若取耳闻,无动静故,闻无所成;云何耳形,杂色触尘,名为识界?则耳识界,复从谁立?

  

此文防谬。因闻上段必无所知,知尚无成,乃谬辩云:知属意根,耳根惟取能闻。今取耳闻生识,乃破之曰:若取耳闻,能生识者,无有动、静二种声尘,则能闻之根,亦无所成,何能生识? 能闻又复被破, 转计有形之肉耳, 为能生识,若谓但取肉耳能生识者,肉耳属身根之色相,身根所对惟触尘,故破曰:云何以肉耳,如新卷叶之形,杂于身根之色相,与身所对之触尘,名为能生耳识之界耶?则耳识界,既非闻根肉耳所生,复从谁而立界乎?

  

未二 破因声生

  

若生于声,识因声有,则不关闻,无闻则亡声相所在?

  

此破耳识从声生。若谓耳识生于声尘者,是此识单从声尘而有,则不关耳闻之事,须知声必因闻而显,设若无闻,则亦亡失声相所在,声尚不可得,云何能生于识?

  

识从声生,许声因闻,而有声相;闻应平声闻识!

  

此防转救。恐闻若无有闻,声亦不有,遂转救云:识固是从声而生,却许能生之声,亦必因闻而有声相,如是则声中有识,闻声之时,应当并并闻于识!

  

不闻非界;闻则同声;识已被闻,谁知闻识?若无知者,终如草木。

  

此下展转显谬:一、不闻非界谬:倘但闻声,不复闻识,是则声中无识,而声则非生识之界矣。二、闻则同声谬:倘若闻声之时,亦闻于识,是识则同于声,而被耳根所闻矣。三、被闻无知谬:盖识以了知为用,而识已被耳根所闻,则无有识,又谁知闻声,并闻于识耶?四、人同草木谬:若谓无有能知闻识者,则亦无有能知闻声者,果都无所知,则人岂不终如草木之无情乎?

  

未三 破和合生

  

不应声闻,杂成中界。界无中位,则内外相,复从何成?

  

此破根尘和合共生。不应说言:声尘与闻根,和杂而成中界。杂则不分,无有中位,可以为缘生识也。中间识界,既已不成,则内根外尘之界相,复从何而得成耶?三分合难破竟。

  

午四 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耳声为缘,生耳识界,三处都无。则耳与声,及声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由是义故,自当了知,所谓耳根与声尘两者为缘,而生耳识者,则内外中间三处界限,觅之都无,但幻妄称相而已。上结相妄,下显性真,则此耳之与声,及声识界三,本来非是因缘、自然,二种世间戏论名相,其性即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二耳声识界竟

  

巳三 鼻香识界 分四  午初 标举三界  二 双以征起  三 分合难破  四 结妄归真  今初

  

阿难!又汝所明,鼻香为缘,生于鼻识。

  

午二 双以征起

  

此识为复因鼻所生,以鼻为界?因香所生,以香为界?

  

午三 分合难破 分三  未初 破因鼻生  二 破因香生  三 破和合生  今初

  

阿难!若因鼻生,则汝心中,以何为鼻?为取肉形双爪之相?为取嗅知动摇之性?

  

首句按定,识因鼻生,下乃征定鼻根。则汝阿难心中,将以何者,为汝之鼻根?为是取脸上肉之形质,如双垂爪之相为鼻耶?为是取能发嗅知,动摇之性为鼻耶?此双开二句,下则详破。

  

若取肉形,肉质乃身,身知即触,名身非鼻;名触即尘,鼻尚无名,云何立界?

  

若取脸上肉形,为汝鼻者,须知肉之体质,乃属身根,身之所知,即是触尘,既名身根,即非鼻根;既名触尘,即非香尘;鼻根之名,尚不可得,云何可说,识因鼻生,依之而立界耶?

  

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为知?以肉为知,则肉之知,元触非鼻。

  

若取根中嗅知之性,为汝鼻者,又汝阿难心中,将以何者为能知,若以鼻头之肉,为能知者,鼻肉体质,乃属身根。则肉之知,元是身根,知触之用,非是鼻根,嗅知之性。末二句,同上身知即触。

  

以空为知,空则自知,肉应非觉?如是则应虚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难,应无所在?

  

此以鼻肉为知被破,转计以空为知。亦破云:设若汝以鼻孔之空,为能嗅知者,空本无知,纵许有知,则是空自有知,汝鼻头之肉,应非觉矣?

  

如是则应虚空是汝,汝身非知者:如是乃指上三句,鼻孔之空有知,若即是汝嗅知之性,以此类推,则一切虚空,皆应是汝。又鼻上之肉,既无知性,则汝全身之肉,皆应非知;以此而论,空若是汝,则虚空无在,今日阿难,亦应无所在矣?

  

以香为知,知自属香,何预于汝?

  

此因肉知、空知被破,转计以香为知。若谓以鼻中香,为嗅知性者,香本非有知,纵许香具鼻根之知,此知自属于香,何预于汝鼻知之事?此文但以香具鼻知,不可滥下香生鼻识。

  

若香臭气,必生汝鼻,则彼香、臭二种流气,不生伊兰,及旃檀木?二物不来,汝自嗅鼻,为香为臭?臭则非香,香应非臭。

此文与上文,似不相接续,须补充转救之意。因上以香为知,遂招知自属香,何预于汝之破,遂转救云:知虽属香,香气却生于鼻,离鼻则无香气,何得谓为不预于我?故复破云:如是香气,生于汝鼻,臭气亦生汝鼻,若香臭二气,必定生于汝鼻者,则彼香、臭二种流动之气,不生伊兰,及旃檀木矣!二物不来之时,汝自嗅汝鼻,还是为香耶?还是为臭耶?若是臭则非香;若是香应非臭。

  

《指掌》引《观佛三昧经》云:‘末利山中,有伊兰树,臭若胖尸,熏闻四十由旬。其花红色,甚可爱乐,若有食者,发狂而死;而旃檀之树,亦发生伊兰丛中,未及长大,如阎浮洲竹笋,不能发香,仲秋月满,卒从地生,成旃檀树,众人皆闻妙香,永无伊兰臭恶之气。’

  

若香、臭二俱能闻者,则汝一人,应有两鼻?对我问道,有二阿难,谁为汝体?

  

鼻根是一,香、臭为二,故上破曰:臭则非香,香则非臭。若谓香臭二气,俱能闻者,则汝一人应有两个鼻知。此句对上以香为知,自不能再以臭为知。一人一鼻,世间共许,若有二知,即有两鼻,如果两鼻,对我问道,有二阿难,谁为汝阿难真体?

  

若鼻是一,香臭无二,臭既为香,香复成臭,二性不有界从谁立?

  

此因闻既有二鼻,应有二身之破,遂转计云:我本来无二,鼻祗是一个,不妨具足香、臭二知。故此破云:若鼻是一,则香臭自应混而为一,而无二矣!臭既可以为香,则臭无自性;香复可成臭,则香无自性;以香臭互夺两亡,二种嗅知根性,既然不有,而鼻识之界,欲从谁而立耶?

  

未二 破因香生

  

若因香生,识因香有,如眼有见,不能观眼;因香有故,应不知香?

  

此文具法、喻、合三。若执鼻识,因香尘生者,此识乃因香而有知,此是法;喻如因眼所有之见,自不能返观其眼,此是喻;法合云:识因香有之故,应不自知其香,同见因眼有之故,应不自观其眼矣!

  

知即非生,不知非识。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识不知香,因界则非从香建立。

  

首二句,知与不知,两途俱非。若能知香,此知即非从香所生;若不知香,又非可名能知之识。下五句,如果香非识知其有香,则香界自不成立。何故?盖香必以嗅知而后显故,香非嗅知则不有,香界何自而成?倘若识不知香,所言因香立识界者,则非从香建立。

  

未三 破和合生

  

既无中间,不成内外,彼诸闻性,毕竟虚妄。

  

如上所破,鼻识不从根生,不从尘生,既无中间之识界可得,自不成内外根尘二界。如三进房屋,既无中间墙界,前后两进之界相,自然亦无。彼诸闻性,毕竟虚妄者:承上二句,既内外不成,则能共生者无实;既无中间,则所共生者非真;如是嗅闻之识,毕竟虚妄。三分合难破竟。

  

午四 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鼻香为缘,生鼻识界,三处都无。则鼻与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是鼻识,不从根尘,各生共生之故,当知权教相宗所云:鼻香二者为缘,生于鼻识者,乃顺世之谈,非了义之教。今推究识界生处,了不可得,中界既无,内外二界,亦复叵得?故曰三处界也都无。以上结相妄,以下显性真,则鼻根与香尘,及香识界三,本非因缘性,及自然性,即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三鼻香识界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那些反对“爱国者治港”的奇谈怪论,违背香港民心所向,无异自决于爱国者之列,不过是自欺欺人,欺骗不了香港人。【#人民锐评#:反对“爱国者治港”的奇谈怪论可以休矣】
  • [污]看得出来李小璐过得相当开心,而李小璐当初的绯 闻男友PG One亦是如此,前两天他被拍到在某S店喜提一辆价值百万的豪车,当天PG One还戴着口罩且全副武
  • 原子惠和妈妈郑佩佩关系很要好,尽管有妈妈的力捧,44岁的原子惠发展平平,两年前原子惠结婚,郑佩佩为女儿亲手操持婚礼,请来了娱乐圈不少的艺人,不过很多都是看着郑佩
  • 所以几经考虑后视频教学加材料包出炉啦~详情点击图一❤️Ps:这周天下午4点~6点在工作室有这款圣诞树体验课,详情可咨询#成都花店##圣诞节##安利好去处# 知物
  • 好像总活在怀念中在英国读研那会儿 觉得lv Gucci Chanel才是奢侈品 从来不会买学校的购物袋更别说背了现在觉得挎着这个帆布包比那些高档多了 收到这个漂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超话]#[心] #阳光信用# 『互』宽容大度对待他人,慈祥善良,不因为外界事物的好坏得失而影响到自己的心情,人生不管是前进还是后
  • 枞阳县红十字(中国好人胡晨)志愿服务队以做好志愿服务工作为起点,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为着力点,以扶危济困,奉献社会为落脚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践行社
  • 一方面处在儿童期视角的他们往往看待问题比较单纯、简单,所以金牛座比一般人更容易获得快乐;另一方面金牛座的守护星金星也是一颗关乎可爱的星体,他们在艺术审美以及饮食
  • 领导三点半才过来,不紧不慢的,来了也不着急开会,也让我们等在这儿,我们就从四点一直到七点做着零零散散的活,其他时间就在等等等,烦死咯[哼]还有个领导填写的表格,
  • #西柚姐姐踢我一下[超话]#[打call]#尤长靖经典咏流传# [打call]#尤长靖如果不是你# 27.02.21 互踢备注/留不吞回尤长靖如果你也这样过尤长
  • DjZirk的音乐是《Three 6 Mafia.》的主要灵感来源。 其中一些经典是8Ball&MJG的《Lyrics of a Pimp》Gangsta Pa
  • 作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成长的一代,他们是新消费理念的塑造者,颜值主义、懒系生活、国潮/跨界、深度二次元、环保/时尚党、小众轻奢党等等都是他们的消费标签也是他们的态
  • 设计参考了新西兰农村的木材工棚,建筑的选址是为了在沙丘边缘创造一种休闲和永恒的感觉。 Elite有8款丝光彩漆可供选择:白色、奶油色、象牙色、细线、云灰色、斑驳
  • 短暂的辅导班助教早起生活就结束了最想夸夸我的宋佳恩 真的把所有的偏爱都给了佳秀老师[兔子]把我写到日记里 专门给我带生日蛋糕 给我和朋格老师暖手 替我“报仇”
  • 欢迎 13752919547周边配套:一墙之隔交通大学。稀缺价值:周边常驻人口35万,2公里内唯一商业体!
  • ”无为是道家价值观的核心观念,它与天地人统一于“道”的世界观是完全一致的。#瀚海易学# 宗教道教天地无为无为是道家价值观的核心观念,它与天地人统一于“道”的世界
  • (三)福绵区十丈村天河路和樟木镇客运站路段,因人流车流集中,过往驾驶员要注意减速避让,请勿超载超速,时刻牢记平安是福。4.施工路段(一)辖区国道241线、二环南
  • 号码,数也;故举凡号码,均与周易数理具有吉凶关联,就像风水、姓名会影响运势命运的意义是一样的。手机号码的数理吉凶就像风水一样会影响主人的运势命理,与我们的生活息
  • 第五种情况,八字命局里,印旺官也旺,而日柱却太弱,财也不强,这样的人终身带着外债过日子,一生外债还不清。 第三种情况,如果命中有财无库,那么也是有财难守的
  • 爸爸的角色本身,他处理问题的方式,对待妈妈的态度,都会在‭‮中形无‬‬影响孩子的品性。【薇xin: 13666243313】最好‬‬的家庭教育:爸爸是榜样,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