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判《官职名》刘经臣居士心作《发明心地颂》八首,并著《明道谕儒篇》以警世人,其词云:

“明道在乎见性。余之所悟者,见性而已。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杨子曰:‘视听言貌思,性所有也’。有见于此,则能明乎道矣。当知道不远人,人之于道,犹鱼之于水,未尝须臾离也。唯其迷已逐物,故终身由之而不知。佛曰大觉,儒曰先觉,盖觉此耳。昔人有言曰,‘今古应无坠,分明在目前’。又曰,‘大道只在目前,要且目前难睹。欲识大道真体,不离声色言语’。又曰,‘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此佛者之语道为最亲者。‘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瞻之在前也。忽焉在后也。取之左右逢其原也’。此儒者之语道最迩者。奈何此道唯可心传,不立文字。故世尊拈花而妙心传于迦叶,达磨面壁而宗旨付于神光。六叶既敷,千花竞秀。分宗列派,各有门庭。故或瞬目扬眉,擎拳举指,或行棒行喝,竖拂拈槌,或持义张弓,辊毬舞笏,或拽石般(搬)土,打鼓吹毛,或一默一言,一吁一笑,乃至种种方便,皆是亲切为人。然只为太亲,故人多罔措。瞥然见者,不隔丝毫。其或沉吟,迢迢万里。欲明道者,宜无忽焉。祖祖相传,至今不绝。真得吾儒所谓‘忿而不发,开而弗违’者颖。余之有得,实在此门。反思吾儒,自有其道。良哉孔子之言!默而识之,一以贯之,故目击而道存,指掌而意喻。凡若此者,皆合宗门之妙旨,得教外之真机。然而孔子之道,传之子思,子思传之孟子。孟子既没,不得其传,而所以传于世者,特文字耳。故余之学,必求自得而后已。幸余一夕开悟,凡目之所见,耳之所闻,心之所思,口之所谈,手足之所运动,无非妙者。得之既久,日益见前。每以与人,人不能受。然后知其妙道果不可以文字传也。呜呼!是道也,有其人则传,无其人则绝。余既得之矣,谁其似之乎?终余之身而有其人邪?无其人邪?所不可得而知也。故为记颂歌语,以流播其事,而又著此篇,以谕吾徒云。”

这一段文字非常精彩。作者立足于自身的证悟,将佛、儒之学融于宗门之下。在北宋理学大肆排佛的气氛之下,刘经臣居士的这篇文章,象明教契嵩和尚的《辅教篇》一样,既是对佛教的护持,同时也是对孔孟儒学的回归和深化,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签判刘经臣居士悟道因缘

签判(官职名)刘经臣居士,智海本逸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兴朝。少年时以才高俊逸,登上仕途。但是,当时他对佛法并不相信。三十二岁时,刘经臣偶然与东林照觉常总禅师相识,相谈甚欢。在常总禅师的启迪下,刘经臣对佛教才生起敬服之心。从此以后,他便醉心祖道,一心想开悟见性。

刘经臣后抵京师,礼谒慧林若冲禅师(天衣义怀禅师之法嗣)。若冲禅师为他举雪窦禅师接引一位僧人的公案–

有僧问雪窦重显禅师:“如何是诸佛本源?”

雪窦禅师答道:“千峰寒色。”

若冲禅师刚把这则公案举完,刘经臣居士言下有省。

那一年岁末,刘经臣居士移官洛下,这使得他有机会经常参礼韶山杲禅师。将去任的时候,刘经臣居士特地前来辞别韶山杲禅师。

韶山禅师嘱咐他说:“公如此用心,何愁不悟?尔后或有非常境界,无量欢喜,宜急收拾。若收拾得去,便成法器。若收拾不得,则有不宁之疾,成失心之患矣。”

不久,刘经臣居士又来到京师,到智海寺从正觉本逸禅师参学。刘经臣居士就自己悟道因缘之事向智海本逸禅师请教。

智海禅师道:“古人道,平常心是道。你十二时中放光动地,不自觉知,向外驰求,转疏转远。”

刘经臣听了,更加疑惑不解。

一天晚上,刘经臣入室参请,智海禅师便为他举《传灯录》中所载“香至国王问道波罗提尊者”之公案。公案是这样的–

时王(香至国王,达磨祖师俗家时的侄子)……忽见波罗提乘云而至,……怒而问曰:“何者是佛?”提曰:“见性是佛。”王曰:“师见性否?”提曰:“我见佛性。”王曰:“性在何处?”提曰:“性在作用。”王曰:“是何作用,我今不见?”提曰:“今现作用,王自不见。”王曰:“于我有否?”提曰:“王若作用,无有不是。王若不用,体亦难见。”王曰:“若当用时,几处出现?”提曰:“若出现时,当有其八。”王曰:“其八出现,当为我说。”波罗提即说偈曰:“在胎为身,处世为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魂。”……

举完这则公案,智海禅师特地拈出“何者是佛,尊者曰见性是佛”一语,考问刘经臣居士。刘经臣居士不能应答,心中更加迷闷,只好退下,回房间就寝。

他好不容易才睡了一会儿,到五更的时候,又被心中的疑团弄醒了。于是他便打起精神,接着参问“见性是佛”这个话头。刚一参问,突然眼前出现种种异相,他发现自己的身体表里通彻,六根震动,天地回旋,如云开月现。他一时喜不自胜。这时他忽然想起韶山杲禅师临别时所嘱咐他的话。他终于警觉起来,明白这一切都是幻景,不能执着,于是便不再理睬,将它们都压下去了。

天亮以后,刘经臣居士便来到智海禅师的丈室,把夜间的经过全部告诉了智海禅师。智海禅师于是为他证明,并且告诉他说:“更须用得始得。”

刘经臣居士便问:“莫要践履否?”

智海禅师一听,便厉声喝道:“这个是甚么事,却说践履?”

刘经臣居士于是言下默契。

后作《发明心地颂》八首,并著《明道谕儒篇》以警世人,其词云:

“明道在乎见性。余之所悟者,见性而已。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杨子曰:‘视听言貌思,性所有也’。有见于此,则能明乎道矣。当知道不远人,人之于道,犹鱼之于水,未尝须臾离也。唯其迷已逐物,故终身由之而不知。佛曰大觉,儒曰先觉,盖觉此耳。昔人有言曰,‘今古应无坠,分明在目前’。又曰,‘大道只在目前,要且目前难睹。欲识大道真体,不离声色言语’。又曰,‘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此佛者之语道为最亲者。‘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瞻之在前也。忽焉在后也。取之左右逢其原也’。此儒者之语道最迩者。奈何此道唯可心传,不立文字。故世尊拈花而妙心传于迦叶,达磨面壁而宗旨付于神光。六叶既敷,千花竞秀。分宗列派,各有门庭。故或瞬目扬眉,擎拳举指,或行棒行喝,竖拂拈槌,或持义张弓,辊毬舞笏,或拽石般(搬)土,打鼓吹毛,或一默一言,一吁一笑,乃至种种方便,皆是亲切为人。然只为太亲,故人多罔措。瞥然见者,不隔丝毫。其或沉吟,迢迢万里。欲明道者,宜无忽焉。祖祖相传,至今不绝。真得吾儒所谓‘忿而不发,开而弗违’者颖。余之有得,实在此门。反思吾儒,自有其道。良哉孔子之言!默而识之,一以贯之,故目击而道存,指掌而意喻。凡若此者,皆合宗门之妙旨,得教外之真机。然而孔子之道,传之子思,子思传之孟子。孟子既没,不得其传,而所以传于世者,特文字耳。故余之学,必求自得而后已。幸余一夕开悟,凡目之所见,耳之所闻,心之所思,口之所谈,手足之所运动,无非妙者。得之既久,日益见前。每以与人,人不能受。然后知其妙道果不可以文字传也。呜呼!是道也,有其人则传,无其人则绝。余既得之矣,谁其似之乎?终余之身而有其人邪?无其人邪?所不可得而知也。故为记颂歌语,以流播其事,而又著此篇,以谕吾徒云。”

这一段文字非常精彩。作者立足于自身的证悟,将佛、儒之学融于宗门之下。在北宋理学大肆排佛的气氛之下,刘经臣居士的这篇文章,象明教契嵩和尚的《辅教篇》一样,既是对佛教的护持,同时也是对孔孟儒学的回归和深化,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动物寓言(三)
阿猫戏鼠与刻舟求剑

王朝书
读小学时,曾念过一篇课文,叫《刻舟求剑》。
一个人佩戴宝剑乘船,忽然间,宝剑掉下去了。同船的人都为他着急。有人劝他赶快跳船捞剑。然而,此人却不慌不忙,拿出一把小刀,在船上刻下一个印记。众人不解,不知其意。此人施施然解释,他的剑是在船的此处掉下去的。他已在船上做了记号。等船靠了岸,他沿记号下船,就能找到他的宝剑。
当时,读了这篇课文后,我的第一反应是,此人真傻啊。他居然不知道,宝剑掉的地方,是在水里,而非在船上。他不立即下水捞剑,却在船上做记号。当船前行时,他就离他的宝剑越来越远了。等船靠岸时,他和宝剑已经相距十万八千里了。他沿着记号永远也找不到宝剑了。
当时,读这篇课文时,我不明白,为什么此人就看不到事物的变化,只知道眼前呢。
等我参加工作,进入社会后,我发现只能看到当下的“刻舟求剑”者大有人在。甚至,我也有刻舟求剑式的毛病。比如,在街上,偶然看见喜欢的东西,却没考虑它的用途,就买下了。回家后,随手一放。很久都想不起它了。
和先生在成为夫妻之前,先生就对我说,他最怕的就是在所爱的人身上看不到未来。最怕的就是每天面对所爱之人刻舟求剑式的行事。那样,他会陷入绝望之中。
我想和先生构建未来。如果没有未来,就没有前景,家庭随时都可能解体。我想知道怎样才能根除刻舟求剑的毛病。
回村后,阿猫戏鼠的行为让我豁然开朗。
阿猫,尽管被我们喂养,食物无忧。可它始终记得自己捕鼠的天职。隔三差五地,会捉一只老鼠回来。阿猫将鼠捉回后,毫无例外地,要展示给先生和我看。老鼠捉回时,大多都还是活的。阿猫通常将鼠放在先生书房门口的垫子上戏耍。它不会让老鼠一下就死了。它要将老鼠戏耍到肝胆俱裂才慢慢吃掉。
阿猫先将老鼠抛向空中,让老鼠在先生的书房里仓皇躲藏。当老鼠自以为逃出了阿猫的猫爪时,阿猫就出其不意地将它再次抓住,又一次抛向空中。反反复复,老鼠就没了反抗的意志,任凭阿猫折腾。不过,有时,老鼠也会从阿猫的口下逃脱。有一次,一只老鼠就钻进了先生的书柜后,阿猫奈何不了它。先生让我拿了火钳才将老鼠夹了出来。还有两次,老鼠居然不知跑哪儿去了。这让先生担心了不久,害怕老鼠在家中作祟。
为防止老鼠跑掉,先生决定,等阿猫戏耍一会后,就用火钳将老鼠夹住,在卫生间里溺死,然后扔到地里去。再也不等着阿猫,将老鼠戏耍够了,再吃。
昨晚,阿猫又一次将老鼠捉回,又一次抛着老鼠玩。老鼠掉到了书房门后。我用食物分散了阿猫的注意力,趁它不备将老鼠夹走了。阿猫吃了猫粮,又想起了老鼠。它踱到书房门后去看,却找不到老鼠了。它不知道老鼠已经不在那里了。当晚,阿猫就在书房门口找了好几次。
今天一早,阿猫还到书房门后去找。看着阿猫的行为,我不由得大笑。阿猫和那个刻舟求剑者没有区别。它只记得当时所发生的事。它不知道,它要找的东西早已不在原来的地方了。
由阿猫的行为,我明白了,原来,刻舟求剑,是人和生物共同的思维。我对先生说,人之为人,与完全的生物比如和阿猫相比较,应有根本性的不同。否则,人类的历史不会有进程。
先生说,现在,我该体会到,往日他为何会对所爱之人“刻舟求剑”式的行为,绝望了。我点头。
先生又对我说,当人和生物,只知道瞬间,不知道事物的发展和未来时,就会刻舟求剑。不过,人与完全的生物其本质之差别就在于,人知道有过去;且知道有将来。完全或纯粹的生物,不知道过去,更不知道将来。对完全或纯粹的生物来说,现在就是完全的。现在就是彻底的。最终,现在就是地狱。
先生说,我该知道了怎样去构建未来,构建爱。那就是不停地追问生命的意义,那就是彻底地告别生物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5.没有硬性要求每天打多少个电话和微信,公司都是90后,无代沟,氛围好。4.邀约客户打电话加微信沟通,公司给资源,难度系数超低,特别好上手,第一天上岗下午就能沟
  • !EXO!
  • 特别是“呼喊着照片中的你/抚摸着你/对我来说过于残忍/要将你删除”的哀切歌词与金在奂的嗓音完美融合,刺激了离别感性。#社恐少女di日常# 又是和微软的反人类设计
  • 小店等候的人坐到了门口,路边摆摊理发的也要排队,我只能靠着有这位店经理的微信主动询问是否可以去理个发,提前预约好在解封后的开店首日来弄~头部被按摩到飞起[鼓掌]
  • 针对辣妈带娃需求,“儿童模式”开启后,自动播放儿歌,同时通过双联屏实时监测后排儿童的情况,无需频频回头彩陶之旅原创 3N3N 器晤 2022-07-10 0
  • 跟狗狗不同的是:她一旦叼住小纸团,就把小纸团往脚下一放,绝不叼回来,而且那神情有点不屑和傲娇,好像在说:铲屎的,你自己捡!某某说:你一向自作多情,人家的世界里根
  • 产品第一效果很好第二绝对安全第三市场广第四 利润大第五 拿货卖不出去半年之后可以退 没有后顾之忧[心]三年时光真的好短暂啊 我现在都不怎么记得起来三年发生了多少
  • (古名家所谓“白马非马”的悖论,以及希腊的“说谎者悖论”都是揭示了基于语言指号的这种模糊性。)因此这里构成悖论,这个悖论也就是战国时的公孙龙所意识到以及所提出的
  • #FLOKI中国社区[超话]##比特币btc##数字货币##币圈行情##币圈超话##币圈稀饭[超话]##币圈[超话]##doge##FLOKI的#Valhall
  • 我等学的是心地法门,日日说心地无非,利他无我,到底我等的心,能不能像地一样的大,能不能养育众生,能不能兼收并容、听人污毁而不动?假使吾人的心量,能够与地同其大,
  •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 #易烊千玺[超话]##易烊千玺[超话]# 3.17互评打卡甩‼️回评请带回字‼️谢谢互粉❤️#易烊千玺朋友请听好##易烊千玺跳女团舞##易烊千玺眼镜杀##易烊千
  •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
  • 【我为群众办实事—我是人民的法官】法官倾心调解 收获“无声”点赞如果案件当事人是聋哑人怎么办?要是起诉了,法官又是如何理解聋哑人所要表达的意思呢?
  • 店里菜品也很精致,还和青山鸡合作了呢!店里菜品也很精致,还和青山鸡合作了呢!
  • “当然,今年我错过了以球员身份来到这里。能在这里和其他所有的冠军们在一起感觉很美妙,这片球场见证了我多场重要的胜利,也见证了我一些令人心碎的失利。
  • 随著前辈的毕业,你变得更加成熟,表演更加游刃有馀,也时常关心注意身边成员的状况。如今多次担任过center的你,已经构筑出属于森田ひかる的center印象,在舞
  • 感觉可以在店里出这两个菜,可惜了,这是在海边,除了海鲜,会有人点潮汕牛肉丸么。那次的鸭子汤,是我吃过最难吃的……那个邻居还过来厚着脸皮要了一碗走,然后他第二天就
  •   完善供应链: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自2015年起,寿光市依托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在全市15个镇街区建成300多个农村站点,由以前的代买代卖向集产
  • 层峦叠瘴,曲径通幽,踩着崎曲不平的小路,我,老公还有亲朋到周至县老公姑姑的故乡游玩,清晨的空气非常的清新,满山遍野的蝉不停的鸣叫,时不时传来鸟儿的叫声,山上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