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阿彌陀佛#六祖壇經 付囑品第十

師一日喚門人。法海。志誠。法達。神會。智常。智通。志徹。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餘人。吾滅度後。各為一方師。吾今教汝說法。不失本宗旨。

須舉三科法門。動用三十六對。出沒即菩提場。說一切法。莫離自性。忽有人問汝法。出語盡雙。皆取對法。來去相因。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

三科法門者。陰界入也。陰是五陰。色受想行識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內六門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塵六門六識是也。自性能含萬法。名含藏識。若起思量。即是轉識。生六識。出六門。見六塵。如是一十八界。皆從自性起用。

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惡用即眾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對法。外境無情五對。天與地對。日與月對。明與暗對。陰與陽對。水與火對。此是五對也。

法相語言十二對。語與法對。有與無對。有色與無色對。有相與無相對。有漏與無漏對。色與空對。動與靜對。清與濁對。凡與聖對。僧與俗對。老與少對。大與小對。此是十二對也。

自性起用十九對。長與短對。邪與正對。癡與慧對。愚與智對。亂與定對。慈與毒對。戒與非對。直與曲對。實與虛對。險與平對。煩惱與菩提對。常與無常對。悲與害對。喜與瞋對。捨與慳對。進與退對。生與滅對。法身與色身對。化身與報身對。此是十九對也。

師言。此三十六對法。若解用。即道貫一切經法。出入即離兩邊。

自性動用。共人言語。外於相離相。內於空離空。若全著相。即長邪見。若全執空。即長無明。執空之人有謗經。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語言。只此語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兩字。亦是文字。見人所說。便即謗他言著文字。汝等須知。自迷猶可。又謗佛經。不要謗經。罪障無數。

若著相於外。而作法求真。或廣立道場。說有無之過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可見性。但聽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於道性罣礙。若聽說不修。令人反生邪念。但依法修行。無住相法施。汝等若悟。依此說。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

若有人問汝義。問有將無對。問無將有對。問凡以聖對。問聖以凡對。二道相因。生中道義。如一問一對。餘問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設有人問。何名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緣。明沒即暗。以明顯暗。以暗顯明。來去相因。成中道義。餘問悉皆如此。汝等於後傳法。依此轉相教授。勿失宗旨。

師於太極元年壬子。延和七月。命門人往新州國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眾曰。吾至八月。欲離世間。汝等有疑。早須相問。為汝破疑。令汝迷盡。吾若去後。無人教汝。法海等。聞悉皆涕泣。惟有神會神情不動。亦無涕泣。

師云。神會小師。卻得善不善等。毀譽不動。哀樂不生。餘者不得。數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為憂阿誰。若憂吾不知去處。吾自知去處。吾若不知去處。終不預報於汝。汝等悲泣。蓋為不知吾去處。若知吾去處。即不合悲泣。法性本無生滅去來。汝等盡坐。吾與汝說一偈。名曰真假動靜偈。汝等誦取此偈。與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眾僧作禮。請師說偈。

偈曰。

一切無有真 不以見於真
若見於真者 是見盡非真
若能自有真 離假即心真
自心不離假 無真何處真
有情即解動 無情即不動
若修不動行 同無情不動
若覓真不動 動上有不動
不動是不動 無情無佛種
能善分別相 第一義不動
但作如此見 即是真如用
報諸學道人 努力須用意
莫於大乘門 卻執生死智
若言下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此宗本無諍 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時徒眾聞說偈已。普皆作禮。並體師意。各各攝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諍。乃知大師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問曰。和尚入滅之後。衣法當付何人。

師曰。吾於大梵寺說法以至於今。鈔錄流行。目曰法寶壇經。汝等守護。遞相傳授。度諸群生。但依此說。是名正法。今為汝等說法。不付其衣。蓋為汝等信根淳熟。決定無疑。堪任大事。然據先祖達摩大師。付授偈意。衣不合傳。偈曰。

吾本來茲土 傳法救迷情
一華開五葉 結果自然成

師復曰。諸善知識。汝等各各淨心。聽吾說法。若欲成就種智。須達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閒恬靜。虛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淨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種。含藏長養。成熟其實。一相一行。亦復如是。

我今說法。猶如時雨。普潤大地。汝等佛性。譬諸種子。遇茲霑洽。悉得發生。承吾旨者。決獲菩提。依吾行者。定證妙果。聽吾偈曰。

心地含諸種 普雨悉皆萌
頓悟華情已 菩提果自成

師說偈已。曰。其法無二。其心亦然。其道清淨。亦無諸相。汝等慎勿觀靜。及空其心。此心本淨。無可取捨。各自努力。隨緣好去。爾時徒眾作禮而退。

大師七月八日。忽謂門人曰。吾欲歸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眾哀留甚堅。師曰。諸佛出現。猶示涅槃。有來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歸必有所。眾曰。師從此去。早晚可回。師曰。葉落歸根。來時無口。又問曰。正法眼藏。傳付何人。師曰。有道者得。無心者通。又問。後莫有難否。師曰。吾滅後五六年。當有一人來取吾首。聽吾讖曰。

頭上養親 口裏須餐
遇滿之難 楊柳為官

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薩從東方來。一出家。一在家。同時興化。建立吾宗。締緝伽藍。昌隆法嗣。

眾復作禮。問曰。未知從上佛祖應現已來。傳授幾代。願垂開示。師云。古佛應世。已無數量。不可計也。今以七佛為始。

過去莊嚴劫毘婆尸佛。尸棄佛。毘舍浮佛。今賢劫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文佛。已上七佛。今以釋迦文佛首傳摩訶迦葉尊者。第二。阿難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優婆 毱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彌遮迦尊者。第七。須密多尊者。第八。佛馱難提尊者。第九。伏馱密多尊者。第十。脅尊者。十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馬鳴大士。十三。迦毘摩羅尊者。十四。龍樹大士。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羅喉羅多尊者。十七。僧伽難提尊者。十八。伽耶舍多尊者。十九。鳩摩羅多尊者。二十。闍耶多尊者。二十一。婆修盤頭尊者。二十二。摩拏羅尊者。二十三。鶴勒那尊者。二十四。師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羅尊者。二十八。菩提達摩尊者。二十九。慧可大師。三十。僧璨大師。三十一。道信大師。三十二。弘忍大師。惠能是為三十三祖。從上諸祖。各有稟承。汝等向後。遞代流傳。毋令乖誤。眾人信受。作禮而退。

大師先天二年癸丑歲。八月初三日。於國恩寺齋罷。謂諸徒眾曰。汝等各依位坐。吾與汝別。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後代迷人得見佛性。

師言。汝等諦聽。後代迷人。若識眾生。即是佛性。若不識眾生。萬劫覓佛難逢。吾今教汝識自心眾生。見自心佛性。欲求見佛。但識眾生。只為眾生迷佛。非是佛迷眾生。自性若悟。眾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眾生。自性平等。眾生是佛。自性邪險。佛是眾生。汝等心若險曲。即佛在眾生中。一念平直。即是眾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何處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故經云。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吾今留一偈。與汝等別。名自性真佛偈。後代之人。識此偈意。自見本心。自成佛道。

偈曰。

真如自性是真佛 邪見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時魔在舍 正見之時佛在堂
性中邪見三毒生 即是魔王來住舍
正見自除三毒心 魔變成佛真無假
法身報身及化身 三身本來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見 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從化身生淨性 淨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 當來圓滿量無窮
淫性本是淨性因 除淫即是淨性身
性中各自離五欲 見性剎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頓教門 忽悟自性見世尊
若欲修行覓作佛 不知何處擬求真
若能心中自見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見自性外覓佛 起心總是大癡人
頓教法門今已留 救度世人須自修
報汝當來學道者 不作此見太悠悠

師說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滅度後。莫作世情。悲泣雨淚。受人弔問。身著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是無非。無住無往。恐汝等心迷。不會吾意。今再囑汝。令汝見性。吾滅度後。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違吾教。縱吾在世。亦無有益。復說偈曰。

兀兀不修善 騰騰不造惡
寂寂斷見聞 蕩蕩心無著

師說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謂門人曰。吾行矣。奄然遷化。於時異香滿室。白虹屬地。林木變白。禽獸哀鳴。廣韶新三郡。官僚洎門人僧俗。爭迎真身。莫決所之。乃焚香禱曰。香煙指處。師所歸焉。時香煙直貫曹溪。十一月十三日。遷神龕併所傳衣缽而回。次年七月二十五日出龕。弟子方辯以香泥上之。門人憶念取首之記,仍以鐵葉漆布固護師頸。入塔。忽於塔內白光出現。直上衝天。三日始散。韶州奏聞。奉敕立碑。紀師道行。師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傳衣。三十九祝髮。說法利生。三十七載。嗣法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數。達摩所傳信衣。中宗賜磨衲寶缽。及方辯塑師真相。并道具。永鎮寶林道場。流傳壇經。以顯宗旨。興隆三寶。普利群生者。

话说船子禅师在药山禅师那里参禅多年,是时候要离开老师,出外弘法了。离开前,对两位师兄道吾与云岩说:“两位师兄以后必然各据一方,建立药山宗旨,但我生性疏野,只好山水,望两位师兄以后如果遇到伶俐的后生,指点一个来,好让我将毕生所学相传,报答师恩。”然后离开了尘俗来到秀州华亭,日日给人摇船摆渡,一晃就是三十年。

后来,船子的师兄道吾来到镇江,恰遇到夹山和尚说法。当时有一僧人问道:“如何是法身?”
夹山回答:“法身无相。”

又有人问:“如何是法眼?”

夹山回答:“法眼无暇。”

道吾听了,不禁嗤地一声笑出来。夹山知道遇到了高人,于是下座来到道吾面前,请求指教。道吾说:“你说的都没有错,但是都不是你自己的东西。”

夹山于是再请指点。道吾说:“你的老师不是我,他正在江上划船呢。”于是指点夹山到秀州华亭来找船子和尚。临行前还提醒夹山:“此人上无片瓦,下无卓锥。”意思是说,他不像你一样有名气,无人供养,无庙可住,你换过衣服才去找他吧!于是夹山遣散僧侣,换了朴实的衣着,来找船子和尚。

船子一见夹山,知道师兄终于叫人来了,于是便问:“大德,住什么寺?”

夹山机灵,知道这是船子考察自己了,于是回道:“寺即不住,住即不似。”意思是有心求道出家,怎么还会往寺院里头找归属呢?若住在寺院,那就不似个修道人了。

船子再问:“不似,那似个什么?”

夹山说:“不是眼前看到的。”

船子又问:“你这些话哪里学来的啊?”

夹山回道:“非耳目之所到。”也就是说,道理不是看得到,听得来的。到此,夹山一言一语,防得滴水不漏。

船子笑了,说:“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馿橛。”意思是说道理上你对啦,但可惜就是被道理给绑死了,像一头驴子一样,绑在柱子上,永远也跑不掉。

不说道理,夹山就呆住了不知如何回应。于是船子再说到:“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子何不道?”意思是你说了这么多,也就是为了开悟嘛,就差那一点,你怎么不再说清除呢?

夹山于是张口想要说话,谁知船子马上一桨把夹山打落水。夹山挣扎着上船,还未坐好,船子又对他大喝:“说啊!说啊!”

夹山正张开嘴,船子又一桨,把他打落水。这一次,夹山明白了:说什么?有什么可说的?生死之间,迷悟之间,生平所学的佛理、禅法,是拿来说一句合头语用的吗?所有真理,只有自知。于是夹山浮出水面,不再说话,只是对船子点头三下。

船子知道夹山明白了,于是把他拉到船上来。一坐下,夹山便问:“把丝线和钓钩都丢了怎样?”意思是说,已经体悟真理了,还需要工具吗?

船子道:“随它们去吧。丝浮绿水,钩落有无。”既然了悟了,有与没有都不再重要了,随它们去吧。

夹山于是应道:“语带玄而无路,舌头谈而不谈。”意即真实的道理不是用说的,但也不能不说,而要“谈而不谈”,双遣两边。

船子知道夹山已经突破了,思想到底了,于是道:“钓尽江波,金鳞始遇。”撑船三十年,终于等到结果了。

但夹山马上就把耳朵掩起来。船子于是道:“如是,如是。”并再嘱咐说:“你这一去,须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我在药山师傅那里三十年,就是学了这个东西。今后你也不要在人多的地方了,找个山林寂静之处,觅得一个半个可教之人,不要让薪火断绝就行了。”

夹山于是辞去,路上频频回头。船子竖起船桨,大喝一声:“和尚,你以为我还有东西吗?”把船翻过来,沉入水底。夹山立在江边许久,都不见船子上来,于是去了。

人的生命,一直就是这样子,必须用另外一个生命来成全的。船子用了自己的生命,见证了夹山的开悟,坚定了他的信心。展示了禅师伟大的传道精神。

其实,禅的目标就是觉悟,禅者的生活就是觉悟的生活。觉悟以后,使我们展现内心自我与实相世界的本来面目。悟字属于心部,从吾,当自我与心合一,当心与存在合一,便是觉悟。禅之要人诉之直觉,是为了免于捕风捉影,愈求愈远;要人当下承当,菩提不离烦恼,涅盘不离生死。禅要人不离现实,从生活当中悟道,然后在生活当中证道行道。正所谓,行住坐卧皆有禅意,清茶淡饭皆有禅味,生活就是禅,一切都是禅。

落花听雨 一方净土真佛境

雨,一直下。我,安之若素。一份恬淡半清幽。

心,无比沉静。

时光静好如一朵清莲静静绽放。我像是举着莲花轻步而行从花香小径路过的女子,拥一泓清泉于心,置身于岁月的红尘中,细数一路一路的茶靡花事,几分欣喜与忧伤,几分痴缠与轻狂,卷卷如烟氤氲在人生最盛美的青春年华。眺望,细雨朦胧如清秋的夜般散发一袭烟凉。怎奈,红尘深深始于心,一念起,便千山万水。

沥沥烟雨一季愁,瓣瓣花飞几世情。一场春雨几度残阳,半卷花事一世离伤,一颗敏感的伤春悲秋之心却是这般伤感,这般无处可逃。我,眼角闪过一滴清泪。愧,于心。

我就这样掩住心口上的伤,穿越这浮华迷烟世,行于这茫茫红尘。情缘未了终是痴,一地心事出于尘。沉溺于这如烟似雾的滚滚流年,花开满地迤逦万千,一醉不知迷途返。尘,纷飞。

辗转纤尘,离殇痴苦,花开而伤花落而忧。我,却是这样的生性敏感与多情。斩不断,理还乱。忧伤,如我。掩盖忧伤,亦如我。

时间,如沙漏静静而逝。又一季,雨来春始冬眠。又一季,风过花开渐逝。待风止雨尽花凋零落,一转身却如这春雨一场,人生即弹指,红颜渐逝去,雨停了,梦,也醒了。谁又知当时一夜春风千树万树梨花开,转眼便成“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一转换仅仅皆是刹那间的事。无论万物复苏还是消香粉零,却由是四季人生春风不惊,叹,一笑人间。

醒来,佛正看着我。

师曰:修三世得与佛近,因果善缘有定数,你从哪里来终归哪里去,今为师指引你回家路。

漫漫回家路却是何方,寻寻觅觅不知何处。师带我于佛前为我开示,点化开悟得灵光,让我看到了凡俗间看不到之妙境,让我得到师父赐予难得的三宝,也让我寻找到归家之路。既归菩提子,终归要回归于你原本的家。师在前方为我启示:漫漫世间路,盼徒儿早归心,用心修行即是路,盼子早回家。师,就在前方等着徒儿。

心有灵泉清洗,善由佛主恩赐。禅,一支清莲于心间宁馨而绽,温一壶清茶,余烟袅袅青山外,手持佛卷,细细会心领悟,每一次诵之,一泓清泉藏行于身心灌于五内,让尘一次一次净化,让心一次一次超然,即使身在闹市,心却无比清静,有道是,一方净土真佛境。佛,就在我心。是静,是净。

一心谨记师父教诲,即使山高路远,师在看着我,佛在护佑着我。我是多么幸福与幸运,知足与使命都是一种福气。而我,也会努力将这种幸福带给我生命中心存善念的每一个人甚至是一个渺小的生命。让每一个生命心存慈悲都能感受佛之妙处,因为师父说过:每一个众生都可以成为菩提子,一切因由皆在一念起一念灭之间。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与光阴交织,伴着一湾静谧流动的心与时光默默擦肩。片片梨花飘落雨夜,池塘里雨滴答滴答敲打在片片青荷的声音,一季尘埃落定,清凉清凉的风轻拂过一阵淡淡香气……

愿这一场雨能拂去世间那一袖之尘,让所有凡俗之心得到一次心灵洗涤。

闭上眼,听春雨渐沥,一股清气于眉流溉于五内,一湾冰清一片沉静,清静如斯,微笑不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庭前花开花落,天外云卷云舒,自有其中意。佛,无处不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夏之光[超话]# [太陽]#夏之光 万物有灵偏爱小福星# 上海的雪碧之行又感受到不一样的快乐☀️✨阿光呀 看到我们为你举的“爱是极光也是你”了吗!
  • 心怀感念,倾一世情缘,用心体会人间的幸福与美好,用爱感悟生命的价值与魅力,静享唯美时光,安享天伦之乐,用最美的心情去迎接冉冉升起的朝阳,感恩生命中的每一天。啊,
  • 天府大道作为全球最长的城市主干道,堪比成都之脊柱。上海、北京、深圳地铁线路图。
  • 人类幼崽会觉得你在天性面前给了他太多限制。#每日一善[超话]# ❤#阳光信用# [互助必回][不要带]人生说白了就是一个打怪升级,不断给自己买装备、加buff的
  • 近期看,去年己亥、今年庚子,比劫之地,你求财不易,无论干什么都会竞争很大,或是开销破耗多,有钱也留不住。19岁到39岁行辛卯、庚寅两运,见卯木、寅木食伤,食伤是
  • 房子在当今社会也被添加了太多的属性,不仅涉及到居住和投资,还会和面子、成功等联系在一起,当你走入社会以后,整个社会都在用同一种认知杠杆撬动着你的心态,对你的期待
  • 因为直到今天才最终确认购买到我们挑选的生日礼物——于今天发售的IPhone 12 Pro Max(512G 蓝色如图)所以公告时间较仓促,请大家谅解,也希望想一
  • ” 在与粉丝的互动中,她更透露生的是女儿,自己出了月子后还带着她一起去拍戏。” 在与粉丝的互动中,她更透露生的是女儿,自己出了月子后还带着她一起去拍戏。
  • 二十五岁的我,在他乡之所以可以这么无忧无虑,是因为父母从未难为我,父母逐渐年龄变大,为了不给我增加负担,姐姐也是一人尽了两个女儿的全部义务。姐姐与我同为女儿这个
  • 更加难以置信的感情全都靠面部表情来宣泄,小葵在其中的演技绝对被低估。(年轻的时候太嫩了)完全不同的角色,静流外向率真,优内向勇敢,不得不佩服葵姐自然又成熟的演技
  • 弹幕如下:(计划通!!
  • 坚持一件能让自己变好的事的确不容易,打磨自己的过程也总是充满了艰难和迷茫,但只要你在朝前走,即使最后失败,也是最难能可贵的经历。以前总想着让认识的人都喜欢自己,
  • 另外还有全车Pandem Rocket Bunny body kit的GReddy Performance Formula D GR Supra,以及正在制作中
  • )我问医生,都要吃完吗?)然后刚想拿手机用最后2%的电量拍几张,相机还没打开就……关机了。
  • Tempo Storm宣布解散PUBG分部,时代的结束今日,NPL赛区三冠王Tempo Storm俱乐部在官推宣布,将解散旗下绝地求生分部。Lazarus在今年
  • 京东的消费用户,连家中的宠物都已经实现了吃遍全球了,数据显示,宠物生活品牌Blue Buffalo在6月1日的销售同比增长近25倍,FUSSY CAT销售同比增
  • (综合:大连晚报、娱乐泡泡堂、今日头条、大连市体育舞蹈协会)【#大连# 再添一所新学校】旅顺口区政府和北京师范大学正式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书》这意味着大连将再添一
  • !不得不注意的是:昨日灰度宣布将与摩根大通、万事达、亚美利证券等一众机构于12月3日举办加密货币投资者论坛,论坛对话将对货币市场走向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若机构投
  • 说回来,2019-2020的火箭表现实在是差强人意,拥有着两大MVP的球队。(野球帝)#篮球##威少##威少被交易至奇才#进化论最多只能解释人的肉体和理智的起源
  • 拈一指温馨,推开了那一抹念的重门,用记忆和思念,在季节的深处,寻觅万千风景。那一天,我走过你梦里的窗前,不为免去相思轮回的忧伤,只为梦醒后,我在你触手可及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