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教变化之术由来已久,在汉代已经有不少著名的善于变化之术的方士,至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就有相关记载:变化之术中,比较大的只有《墨子五行记》,本来有五卷。刘安没有仙去时抄出其中的要点,成为一卷。方法是用药用符,能够让人飞行上下,隐藏自己,而且沒有 定的形态,含笑着变成妇人,面孔一绉,成了老头儿,蹲在地上,又变为小孩子,执着木棍,立即长成树林,种下种子顷刻生成瓜果可以吃,画地便成了江河,撮一把泥土变成山,坐那儿便可召来各种美味佳肴,至于凭空兴云、起火,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其次有《玉女隐微》一卷,也能够变化成飞禽走兽的形象,以及金、木、玉石,兴云致雨达到百里方圆,兴雷也能如此,渡大河用不着渡船和桥梁,分身成千人,借着风高飞,在没有空隙的地方进出自如,能吐气变成七彩,坐于原处却看到八极以外,以及地下的事物,放出光芒达到万丈之高,暗室中自能生出光明。但是作法中要步星纲几十种,步法曲折能以弄清,很少有人能够踏准的。至于《淮南鸿宝》和《淮南万毕术》,都不及这本书的。

又有一种白虎七变法,取三月三日所杀的白虎头皮,活骆驼身上的血,虎血,紫绶带,鞋上的花纽儿,和浮萍一起,于三月三日混种下。初长出的草象芝麻苗,结有果实,就用这果实再种,长一次,产生一次变异。共七次种植,用其果实合成药,也能够用来变化形体改变面貌,随意飞行或潜行水底,和《墨子五行记》、《玉女隐微》差不多。除此之外,就不足谈了。

这里说的几乎包括了道教中大部份变化之术。

从内容上看,变化之术可以分为变化自身和变化外物两大类。前者主要为变形易貌、化凡为仙及隐显随心的各种法术;后者有兴云布雨,使万物有无、异类互变等法术。大多数变化之术都以步罡、掐诀、符咒等手段,加以本身炼气、存想等构成,也有相当一部份使用了某些药物,造成了某些化学或者物理变化。

变化外物的法术比较常被提起的有搬运、豆人纸马、缩地脉、划地成河乃至装天等,有些只见于神仙传说,有些则在道书中留下了方法,如道书中有关于“草豆法”的记载,即撒豆成兵、斩草为马,与平常说的豆人纸马差不多。它的核心是用咒术。画灰用坛,置香盘、净水,用大豆一斗二升、净草一束安于坛心,披头作咒,并用《起灵符》等法器,据说可以将之咒成活人活马。缩地脉,神仙家言,地脉随意伸缩,千里可缩成一寸。

二.如学得此法,“往往甚速於飞空”(《金锁流珠引》卷一七)。据说东汉的费长房得过来壶公传得此术,能缩地脉千里。有的道书说如果学成地轴禹步,存想二十四位地轴神,可以开一寸之地而为万里江山,或万里江山摄为一寸。其法载在《金锁流珠引》卷二七,主要方法是用符箓,掐诀步罡。

变化自身的法术,有飞行虚空、存神驭气、隐沦、分形及一般地变形易貌等等,此类法术种类也很繁多,其要义在于使自己神通自在,打破一切时间空间和通常的自然规律的束缚。这类神通假如真的拥有,那便具有常人所不具备、且难以抗拒的异能,这种异能又可用于不同的目的。因此,它们的传播既可以造福于民,也可加祸于民。所以,道门中对此类秘术的传授有严格的规范,不允许传给心术不正之人。而且认为即使学得正法,若是用于不正当用途,那也会招致失败。正如崂山道士的故事中,王生学了穿墙而过的法术,但妄想用之于入人内室为盗,结果在墙上碰得头破血流。

这类变化自身的法术,大抵也用符咒诀步为主,而且常要配合以内气的运转,和存思,有时也要用药物,如移形易貌(易容术),便要用药。不过,药料的配方都秘而不宣。这种改易容貌的方术只能算是小术,比较重大的法术,如隐沦、分形(分身法)、存神驭气等,便要求带符箓,精存思,内气充盈,踏罡步斗纯熟。这里以隐沦为例,稍事说明。

隐沦,又称隐遁,俗称隐身法。据说能修成此法,便能够使自己的形迹在别人眼皮底下消失,甚至连鬼神也不识自己下落,那么任何灾难也无法临身了。这种隐沦之法,在魏晋时已经有相当系统的发展。

三.《抱朴子内篇·杂应》记载说:有人问隐沦之道,我说:神奇的方术有五种,坐在那里突然消失也算在里边。但是对增长寿命并没有什么好处,而且在人间无缘无故显示这种神通,反而招致怪异的评议,不足以随便施行。只是可以备来应付兵乱和危急之时,不得已时才使用它,可以免除灾难。服用《大隐符》连着十天,想隐身便向左转,想显身则向右转。或者用玉丸涂在人身上;或是用蛇足散,或是怀中藏著「离母之草」,或是折下青龙之草,身体伏在六丁的方位下;或者进入竹园之中,手中执著「天枢之壤」;或者依河洛书河图的样子造一座石房子,而隐在云层的荫影之下;………或可变为小儿,或可变为老翁,或可变为飞鸟,或可变为走兽,或可变成为草,或可变成树木,或可变形为六畜,或依傍树木成树木,或依傍石头就变成石头,依傍水变成水,依傍火变成火,这此都是所谓移形易貌,不能全部都隐藏的。

从这些记载看,当时的隐身法,主要有用符和用药两大类。用符的,比较高级,可以让人全隐,用药的,则要差一些,只能随不同的环境,变成和环境一样的东西。至於具体的运用方法,抱朴子没有详说,实际上是有特别的讲究的。比如,所谓伏于六丁之下,是指处在六丁的方位,六丁在何处,是需要推算的,而且一般说来,走至这些方位,步伐有一些特殊的样式,即所谓的踏罡步斗。后世隐沦之术的发展,在大抵上沿著用符、用药和对方位的推算、步伐的规定,或者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的路数。只是更加强调法师自身运气存想的决定作用。

变化之不仅是道法中的一大类,而且往往是其它道法的基础,比如飞神驭气之术,在上章奏时便要用到。据《长恨歌传》说,唐玄宗在晚年思念杨贵妃,派了道士运用存神驭气之术,即存想自己的元神驾驭着元气,“上穷碧落下黄泉”去寻找香魂,结果在蓬莱仙岛才找到她。这种存神驭气之术是变化之术的一种,常被称为出神、出阳神,也称飞神驭气。自己在原处不动,元神却可以到处往来,到达形体无法抵达的天府或仙境。如上章奏时,常要出神,往三天之上,当三清或玉帝面,递上章表,奏明事由,面聆神旨,带回有关的信息。章奏通常在祈祷、破幽等法事中使用,存神驭气之术在具体运用中便成了其法事的一部份。
#中国道教#

水火不相容,怎么可能圆融周遍法界呢?

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灭。又征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

藏性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富楼那对佛所讲的七大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怀疑。最典型的就是,他认为水火不相容,怎么可能圆融?他不懂得水本身就是火,火本身就是水;不懂得这个茶杯当下就是水和火,他用凡夫的那种粗浊的心态在执相。比如虚空和大地,一个是空,一个是碍,互相对立。

富楼那!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

这个法司空见惯。虚空那么大,它有没有讲鲜花可以来,牛屎靠边?它不拒绝任何万法万相的自在发挥。在这里,以虚空比喻我们的真空。虚空是不是随缘变现的?前面讲的,从这个墙上挖一块土出来看到洞了,没挖之前那个洞在不在啊?(在)。所以佛常常以虚空来比喻真空,就叫我们悟。

我们真心就是一个念,可以现虚空,可以现高山大海,可以现天、现人、现鬼。那我现在坐在这里这么大的体积,当下是不是虚空?(是)。百年以后,这个身体化掉了,虚空有没有因此增加一个立方米?没有。虚空之相当下就是真空之性,性相不二。由于佛前面已经讲了,「性空真觉,性觉真空」,虚空之性就是真空,真空之相就是虚空,当下是一个东西。

有人讲《楞严经》是天书,我们不要被吓住了。你讲它是天,我当下就是天;你要讲我是人的话,那好,《楞严经》当下就是人。这就是迷与悟的问题。我遇到什么就是什么。为什么?《楞严经》是佛,我就是佛。因为我原来本来就是佛啊。以原来的佛来读现在的佛,能不能读懂啊?一读就懂。迷人遇悟人当下就是悟人,凡夫遇佛法当下就是佛法,是不是这个道理?太亲切了。

所以者何?富楼那!彼太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风摇则动,霁澄则清,气凝则浊,土积成霾,水澄成映。

彼太虚空:这是举例说明虚空不拒群相发挥,以此来比喻真心本来面目随缘变现。

日照则明:注意,光明并不是太阳生出来的,是随着日出而显现光明。鬼的同分妄见就是随着太阳出来显现出黑暗。云屯则暗:虽然是在白天,如果浓云浓雾能不能看到太阳?

风摇则动:起风了,树木花草就在动。六祖慧能怎么讲的?仁者心动。霁澄则清:「霁澄」,是雨过天晴那一刹那,一切都很清新。气凝则浊:「气凝」,是指大雾,天地浑浊。土积成霾:尘土飞扬,形成暂时的空气混浊。水澄成映:清水能把河岸上的树木花草倒映出来。

以上的明相、暗相、动相、清相、浊相、霾相、映相,都是随着种种因缘而显现。那种种因缘是不是也是我们的心显现的?而随缘变现无非是由同分妄见与别业妄见所决定。

于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相,为因彼生?为复空有?

对于眼前的境界佛又提出发问。

如是殊方:如是有差别的方方面面。十法界是不是千差万别呢?「殊」,就是差殊、分别对待这种现相。「方」,是方方面面。诸有为相:是一切生住异灭之相。

为因彼生:这些现象是不是由他生的?他生包括个别生及因缘和合生。为复空有:还是由虚空而生?

若彼所生,富楼那!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

若彼所生:这个「彼生」,举阳光为例。实际上太阳在这里呢,已经代表了风动、云暗、空澄、气凝、土积、水映。把这个问题搞明白了,其它「亦复如是」。

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如果是太阳生明的话,那么整个十方世界就是一个明亮,其它什么都没有。既然就是个明亮,为何「空中更见圆日」?应该看不到太阳啊。又如妈妈生儿子,怎么可能母子永远同在啊?

若是空明,空应自照,云何中宵云雾之时不生光耀?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观相元妄,无可指陈,犹邀空华,结为空果,云何诘其相陵灭义?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复问不相容者?真妙觉明,亦复如是!

若是空明,空应自照:如果这个光明是虚空生出来的,那与太阳就没有关系了。云何中宵云雾之时不生光耀:同时既然是空生的话,空性是永恒的,它应该始终是亮的,它怎么到了晚上又变暗了呢?

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这个光明既不是太阳生的,也不是虚空生的。但是离开了太阳,离开了虚空,有没有光明啊?没有。所以光明在太阳或虚空找不到它的根源,但是离开了太阳和虚空又无从谈起,这自然而然归结到——这个光明是我们的自心本性。它随着因缘和合而显现出来,这就解除了自然外道论。

光明也好,太阳也好,光明就是太阳,太阳就是黑暗,黑暗就是泥巴,泥巴就是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就是我,我就是这个茶杯,有没有哪一样不是哪一样?都是我们一个念在变现。《楞严经》从头到尾就是在讲这个法,我们要好好用功。

观相元妄,无可指陈:从这个相上来看,怎么妄呢?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它明明现出来了。「无可指陈」,在世间法里,我们真心本来面目能不能拿出来给人家看呐?

犹邀空华结为空果,云何诘其相陵灭义:这是一举三破,破三个妄,指空华为真就已经是妄。「空华」是我们的心显现出来的,空华是无生而现。「结为空果」,空华能不能再结空果啊?华已是妄,果何能真啊?空华空果,已经是二妄,还在问「其相陵灭义」?空华已是妄,空果更是妄,还看华是怎么灭法啊?本来就是妄,还要灭吗?你也没有办法灭。

观性元真,唯妙觉明,妙觉明心:这是在相观性。明啊、暗啊、浊啊……从相上讲是虚妄,从性上讲「元真」,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无情是这样,何况是有情啊?无情和有情都是一个东西。

先非水火:「先非」,这是方便说,是假设一个当初,它并没有水火之相。水火之相仅仅是一种性具功德,本来存在,也就是没有水火这种相互对立、水火不相容之相,它本来就是一个东西。这一个东西包含着水火是一,包含着水火可以现二,包含着水火相容,包含着水火对立,它会现种种相,那是它在表演呐,你不要当真。

云何复问不相容者:它的本性是一个东西,它是随缘变现在演戏,你怎么问它相容不相容?这是不是节外生枝啊?妄上加妄。

真妙觉明,亦复如是:注意,「真」和「妙」就是真妙觉、真妙明、真觉、真明、妙觉、妙明。明白了这个道理,万法无非我一念。「觉」,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明」,是表随缘显现的十法界一切万法都是真的。既然是真的,是不是很妙啊?就是「真妙觉明」。「觉」就是「明」,「明」就是「觉」。十法界大小多少、是非好坏长短、圣人凡人、牛马猪羊、黄金白银、垃圾堆、臭狗屎,都是明明白白的,当下都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

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若俱发明,则有俱现。云何俱现?

这段经文就是解释真心本来面目随心应量,循业发现。

汝以空明,则有空现:由我们的地球人的同分妄见显现出这个虚空,那四空天、无色界是不是也由他们的同分妄见现出无所有处、空无边处、非想非非想处天呐?那么虚空藏菩萨现的天、阿罗汉的天一样不一样啊?都不一样。

这个道理我们要好好考虑,命自我立啊!同样是地球人,他显现的虚空大小一样不一样啊?可不一样。心量越大的人,定力越深,气质也越好,你不用跟他交谈,就看得出这个人心量如海。有些人你就一句话不注意刺伤了他,马上那个脸阴沉下来。所以这种情况来世的果报一样不一样啊?他今世的果报就不一样。前者大胸大量,他健康长寿。特别是修行人,有些人修得神经兮兮的,时时刻刻严阵以待,稍微有一点点刺着他的自尊心,马上就以十倍的力量来还击。这种人不能入道。即使与你没有关系,作为一个真修行人还要往自己身上拉,你应该感恩才对。你非要来解释我不是怎么样,作为老师一听,这样的人没有出息。真的假的并不重要,有时候就故意搞假的来试探试探你。在师父眼里,好人坏人并不重要,只看你能不能抓住当下。就是这个道理。

谁没有毛病?谁没有缺点?哪个心里没有一点阴暗的角落呢?有问题不怕,只看你能不能抓住当下。哪有我?哪有你?哪有是非好坏?有时候看上去是错误的,不一定是错误的,是有三世因果的。你在我面前显个英雄好汉有什么用啊?你要自己能够了生脱死才有用。

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我们也从同分妄见和别业妄见来看。地球人的同分妄见现出山河大地、风云雨雾,冬寒夏炎;别业妄见呢,胆结石、肝结石……月光童子是不是修水观可以把自己变成水呐?所以十法界万法无非是同分妄见和别业妄见。这都是讲具体的个别性的,下面还有好玩的。

若俱发明,则有俱现:「俱发明」的时候,狂风暴雨,雷电交加,这是不是同分妄见啊?

富楼那!如一水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中之日,东西各行,则各有日随二人去,一东一西,先无准的。

这个例子是不是很有意思啊?我们两个人随便分手的时候,这也涉及到两种妄见。首先同分妄见来讲,大家都认为太阳在水里的影子跟人方向保持一致;别业妄见,一个人往东就感觉影子跟着往东,一个人往西就感觉影子跟着往西。这是不是讲我们的真心随缘显现呐?

先无准的:这是由于各人所造的业不同。太阳并没有说一定要在水里向东或者向西分开,没有这个规定。「先无准的」,而是随各人所造之业而定。

不应难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双,云何现一?宛转虚妄,无可凭据。

不应难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对于这个情况,大家都不会有疑问,都知道这是影子,这是我们的同分妄见,你这样问的话——怎么一个太阳能同时跟着两个人走呢——真是节外生枝。

各日既双,云何现一:这是昧于同分妄见和别业妄见。否则他就不会问出这种可笑的话来。

宛转虚妄,无可凭据:离开对一心三藏的观照,我们对世间一切的万法都是颠倒妄想,除了颠倒就是妄想,除了妄想就是颠倒。「无可凭据」,是指没有办法用第二义谛这种逻辑推理来搞清楚事情的本来面目。唯一可以凭据的就是一心三藏,万法都是由我们一个念之所变现,万法就是一个自己,这个凭据在大乘法叫一实相印。

莲池大师所说的,信就是心地清净;换句话说,疑,怀疑,心就散乱。前面我们说得很多,信心带给我们自身的好处,就是身心的好处,是身心清净、健康长寿、聪明智慧,带给我们这么多的好处。信心清净的人,现在我们明了,佛在大经上告诉我们「境随心转」,外面的环境跟我们的心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西方净土,佛一句话道破了,「心净则佛土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三个条件当中,为什么把信摆在第一?往生的三个条件是信、愿、行,行就是念佛,信愿就是发大菩提心。本经告诉我们「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发菩提心就是信愿,一向专念就是老实念佛,没有一个不往生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具足深信切愿,所以极乐世界的居住环境就无量的美好,清净庄严。

反过来看我们现在居住的这个地球,灾变异常,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记载,到处都是灾难。原因从哪里来的?原因从信心失掉而来的。没有信心,我们知道山河大地松散了、不坚固了,所以山会崩塌,大地会沉到海底。这个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就是怀疑,怀疑自性、怀疑性德。具体来说,怀疑人性本善,怀疑佛在经上讲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怀疑伦理道德因果,怀疑宗教的经论,造成今天地球松散了。佛说贪瞋痴慢疑五毒是地狱的根本,犯一条就堕地狱,如果五条都犯,那就可想而知。我们要救自己的身心,救自己居住的环境,一定要对释迦牟尼佛这种教诲深信不疑。这五种根本烦恼必须要放下,百分之百的放下,那我们居住的地球绝不亚于极乐世界,道理跟事实真相都摆在我们面前。信就是心地清净,心地清净是从信来的,不信就心地烦躁,我们今天讲心浮气躁,这人没有信心。

「《鼓音经》谓能信如是之事者不可思议」,佛菩萨给你讲的、古圣先贤给你讲的,你能相信,不可思议。佛说这些经在三千年前,说这句话,大家都能信;而在我们现前这个时代,人真的要能够相信佛菩萨教诲,那是真不可思议。为什么?我们一定知道,这个人善根福德非常深厚。如果没有很深厚的善根福德,他怎么会相信?所以我们看到这个经句感触很深。蕅益大师《弥陀经要解》里面说「信即大智」,对的,完全正确!没有大智慧,他听了不相信,业障重的人他听了怀疑。所以听了能信,这是大智慧,听了能信,他有大善根。

「《安乐集》谓具此三心」,这个三心就是论注里头所说的淳心、一心、相续心,具足这三心,「若不生者,无有是处」,你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肯定成就,一丝毫怀疑都没有,你决定得生。我们生活在现前这个时代,尤其是年岁大的人,几十年阅历当中,我们明白、觉悟了。有殊胜的缘分遇到净土,遇到这部《无量寿经》的批注,与佛有缘,与夏老、与黄念老有缘。这两个人出生在现代,一生所做这样一桩伟大的事业,会集《无量寿经》,给《无量寿经》做充分的批注。他们引导一切有缘人同生净土,生净土就成佛道,不生净土大概都是要去三恶道。我们要有高度的警觉心,放下万缘,一心一意求生净土,念兹在兹,不能疏忽,不能忘记。最好今天就往生,明天就往生,不再等到后天,常作如是观,利益不可思议。为什么?对这个娑婆世界没有留恋,完全放下了。除了自己信愿念佛之外,遇到与净宗有缘的人帮他一把,鼓励他精进,带领他成就,这是利他。自利而后才能利他,自己没有得到真实利益,纵然有利他的愿行,效果不大。对于没有信心的人,以善巧方便帮助他建立信心;已经有信心的人,帮助他信心增长,帮助他发愿求生,弥陀的事业我们就尽心尽力了,尽心尽力就是功德圆满。所以,净信在现前这个时代极为可贵。

「今经复冠以一念,而为一念净信,当知此之信心,则在百尺竿头又进一步,非思量所能及」,净信上加上一念,一念净信。「禅宗三祖《信心铭》曰」,这是僧璨大师,他说「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语道断,非去来今。正与此一味」。这里面两句话很重要,信心不二,换句话说,二心就不是信心,信心是一心,一心就是不二,不二就是一心,就是信心。对什么人说的?对阿弥陀佛说的,只信阿弥陀佛,其它的都暂时放下,一向专念,一心专念,信愿专念,没有怀疑,没有夹杂,没有第二个念头,我们这一生当中才肯定得生,一生当中圆满无上菩提。《信心铭》后面这句话说,「言语道断,非去来今」,这是真的一念净信,言语心思所不及,不是过去、不是未来,也不是现在。这是怎么回事情?本来如是。换句话说,一念净信就是你的自性,宗门讲的明心见性,一念净信是你的自性,你见到了。自性清净心是本有的,它没有时间,去来今是时间,过去、未来、现在,这叫三世。不但没有去来今,它还没有空间,空间是距离、远近,时间是过去现在未来,它不属于时间,它也不属于空间,本来就是。

「《会疏》谓为往生正因」,也就是说六道凡夫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第一个因,因缘很多,这是最重要的第一因。「《教行信证》」,这是日本祖师大德说的,「称为清净报土真因」。日本这些大德隋唐时代都在中国留学,大多数都是善导的弟子、智者大师的弟子,他们得到祖师的真传,回国将大乘佛法传到日本。「并谓一念即一心」,净土宗里面讲的一心不乱,这个一心是什么?一心里头没有怀疑,是清净,没有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彻底放下了,所以它是一心,一念里头无二念,一心里头无二心。

「《止观五》曰」,《摩诃止观》第五卷,「一心具十法界」。十法界从哪里来的?惠能大师开悟,末后一句话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就是十法界,十法界从哪里生的?十法界从一念生的,从一心生的。一心具足十法界,一念能生万法。「故知一心者,乃万有之实体,亦即真如也」。万有之实体,这句话就是现代哲学里面所说的万有的本体,也就是说整个宇宙一切万法是从它而生,没有它就没有一切法,有一切法,说明有它。这桩事我们在前面学过很多,特别是贤首国师的《妄尽还源观》说得清楚、说得明白,比现在科学还说得清楚。读了科学报告,我们还是有疑惑;读了大乘,我们的疑惑没有了。所以一心就是万法的本体,在佛法里也叫做真如,它是真的,体是真的,所现的万相那叫如,相如其性,事如其理,性相不二,理事一如。

「复称为金刚真心」,金刚是比喻,比喻不生不灭,比喻永恒不变,真心。妄心是剎那流注的,它不是真的。「皆能开人心目。兹不多赘,以免蛇足」,前面说得很多,不用再多说了。人要是用真心,很容易开悟。人为什么执迷不悟?实在讲,这句话里头答案都包含在其中。为什么不悟?执迷,你执着迷情,所以你不会开悟;你能把迷情放下,你就开悟。迷情里面最重的就是身体,你把身体看作是我,你把身体看得比什么都重,错了,身体不是我!什么是我?真如是我、自性是我、一心是我、一念是我,二念就不是。这个事实真相几个人懂?见性的人懂,觉悟的人懂,见性觉悟的人太少太少了。我们今天听到也能懂,但是没有得到真实的受用,为什么?我们的懂是解悟,在大乘经教里面长时间的熏修,我们能体会到、能感触到,但不是自己的境界。为什么?我们起心动念没放下,甚至于我们还有分别执着,这些东西都是自性上面的障碍,业障、所知障。这两大类的障碍放下了,你就见性,你才真正恍然大悟,悟到什么?原来依正都不是我。不再执着这个身是我,也不再执着法界虚空界是我所,全放下了,那就恭喜你,你成佛了,你证得究竟圆满的果位。所以称它作金刚真心,用这个真心就能帮助人开悟,谁用谁就开悟了,开人心目,见到真心,看到真相了。开人心目是你见到诸法实相,开人心从智慧上讲的,开人眼目是从相上讲的。

我们看末后这一行,「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前面所说的智能德能,修学有成就了,不管成就大小,也不管修行功德多少,全部回向,至心回向,回向给极乐世界,回向给阿弥陀佛,回向给清净海众,我只有一个目标,求生净土亲近弥陀,对了。这里说的「至心」就是《观经》里面所讲的「至诚心」。「《四帖疏》」,是《观无量寿佛经》的批注,里面说「至者真,诚者实」,我们现在对至心我们比较少说,我们多半讲的是真诚,真诚跟至心是一个意思。「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瞋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指恶性牢固),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四帖疏》里这几句话非常重要!我们要常常反省,我们有没有犯这个过失?首先我们有没有用真诚心?什么叫真?真就不是虚妄。要用真诚心生活,要用真诚心工作,要用真诚心处事待人接物。在现前这个社会,一定有很多人质疑,这个世界是个虚伪的世界,别人起心动念都是欺骗我,我要用诚心诚意待人,岂不是吃大亏了吗?没错,是吃亏了,吃亏是小事,你后面得的利益大了。后头得什么利益?往生佛国亲近弥陀,你得这个利益太大了!吃点小亏算什么,何必去计较!不肯吃亏的人,这个大的福报得不到。中国古人讲「吃亏是福」,福来了你还不要,这不是有智慧的人,大福报来了你把它推辞掉,这愚痴。实在讲是求之不得的,无缘无故受别人冤枉那个福报最大。

有过失,别人批评我们、指责我们、毁谤我们、侮辱我们,那情有可原,真有过失。没有过失,那个福德就更大。没有过失,为什么还遭这种羞辱?这一生没有过失,前世的,多生多劫的。佛法告诉我们,人不是这一世,过去有无量劫,未来也有无量劫,只要你不超过六道轮回,无量劫的在六道里头轮转,时间可长了。这一世没造业,前世的,再前世的。我们这样一想,哪有不造业的?不可能,哪有不跟众生结怨的?这一生得人身,有幸闻到佛法,把这些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了,最大的好处是什么?逆来顺受。逆境恶缘当中,我们甘心情愿欢喜承受,消自己的业障,成自己的德行,开自己的智慧,好事,不但没有怨恨,还有感恩。在大乘法里这叫逆增上缘,逆境能帮助我们德行的提升,能帮助我们智慧增长,能帮助我们业障消除,能帮助我们圆成佛道。所以一个真正修学大乘的人,真正念佛的人,他是什么心?一片感恩之心、一片慈悲之心,这是真的不是假的。真的,所以他才有真成就;假的,那就错了,那就堕落了,那还要跟这些众生冤冤相报没完没了,那是苦不堪言。聪明人、有一点智慧的人,抓住这个机缘,在这一生当中一定要超越十法界。有把握、有能力超越的,实在讲就是净宗法门,依靠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对净宗一丝毫怀疑都没有,来得也不是容易,六十年锲而不舍,一心参究,愈深入愈欢喜,愈深入愈明白,真正通达明了才彻底放下。什么叫彻底放下?我在讲席当中常常勉励自己、劝导同学,是真的不是假的,不是假设的,是事实真相,我的生命就到今天,明天没有了,不再想明天,今天是我最后一天,我该干些什么事情不就明白了吗?最后一天你什么都带不走,包括身体。所以我常说,活一天这身体是我的,我所有的;穿在身上的衣服是自己的,不穿在身上的衣服不是自己的,别去想它,与我不相干。你身上带多少钱,带在身上是你自己的,没带在身上不是你自己的;你住的这个房子,今天住的这房子是你自己的,离开这房子不是自己的。你的心多自在,你生智慧,你不生烦恼,你的心生的是感恩慈悲,你不造业障,不生自私自利,没有自私自利。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上跟诸佛如来一体,下跟蜎飞蠕动、花草树木、山河大地是一体,你怎么不自在?你还有什么妄念?自自然然清净心现前,一心一念现前。有一丝毫放不下,就把一心一念障碍住了,它不现前。

净空法师《净土大经解演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人算不如天算,最后我想说借着罗云熙的光吹x的事以后不会再有了,自己还是多想想国民综艺在录,光和罗云熙的两部剧就已经足够她吸一波死忠粉,为啥一到花钱的时候就像脱光
  • 两个小女孩在那里,一个离开了,又回来了,一个在那里待了一辈子,她们一直是朋友,会帮对方做任何事,会和对方说很多很多心里话,甚至爱上了同一个男人,并为那个烂人生了
  • 西贡新公众码头的渡轮通常于星期二至日营运,约20分钟 10. 凝住了时间的小岛──吉澳、鸭洲 吉澳和鸭洲是两个位于新界东北的小岛,在这里,你会看到与市区截然不
  • 白化天气在十月的大部分时间里,在麦克默多的大风和恶劣天气妨碍了进展图1照片来源:约翰·卡托10月份的风暴带来了大风,导致麦克默多站在这个月的大部分时间里经常飘雪
  • 除了微信商城之外,客人们也可以锁定酒店官方抖音平台,6月将为您呈现多场周年庆直播,缤纷福利等你抢购。如果是未订阅艺人,则会显示他的组合、名字,以及添加“bubb
  • PS:another missing u and loving u day.醉了 最近天天都在外面吃饭…我的智齿肿死了 我以为不吃药就可以自己好 结果真的不行
  • 我最近在身边很多强大女人身上学到了这三个顶级思维,希望分享给你们,一旦拥有,你就再也不会随便被人左右,你就会品尝到什么是快乐和自由。这一辈子也不曾为自己活过,不
  • #雨湖的动漫[超话]#海の潮騒と森の囁きに囲まれた“ヌマヅ”で育った少女・ヨハネは小さな町に馴染めず“トカイ”へと飛び立っていく。個性豊かなパーティー4人が大鍋
  • 姐妹们,我只想说,我还会继续回购的,要是你们也感兴趣的话,直接去搜索多燕瘦蓝莓酵素果冻,味道酸酸甜甜吃起来没有负担,关键是现在还有买二送一的促销活动,我反正已经
  • 毕业,意味着学生时期的落幕,但希望大家毕业后也依然可以和书籍相伴,知识是你的后盾,书籍也永远是你的朋友,祝大家毕业快乐,愿毕业的你能够奔赴热爱,心有所向,永远正
  • 生活,需要一点阳光,生命,需要一些勇敢,纠结过去,担心未来,都不如抓住当下,过去是梦,未来是影,现在才是真真切切的人生。4、环境焦虑生活环境的复杂,不能保证你写
  • 通过讲解得知,上次来看到的,全馆中最喜欢的作品(第六幅)是郑老师所有在展作品中,创作用时最短的,不知道可不可以说最打动我的来自于一些“更直觉”的创作?关于我的“
  • 不远不近的你我,不疏不离的缘分,能在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听完之后,还能笑笑看着你的脸,已然是最好。如此,我也相信了人群中多看你一眼的传奇,只是有时再三回眸,却未必有
  • #小范逼逼叨叨# 今天和月底要离开上海的小姐妹吃了告别的晚饭她是我工作后遇到的,陪我从学生成功过渡到工作的二分之一的朋友;另一个在去年年底前离开了这路她也是一起
  • 顧盼生輝,雖然我說你們生生世世,但是生日快樂[心]四舍五入老六也参与今天了,我就看到七年,毒蛙,弱点,再给你一次闯关的机会[作揖]巧合是懂怎么找上我们的[求饒]
  • ……还有,电影随笔学院派代表之一的毛尖博士,她在大陆读者群里的知名度源头,凭的怕就是《万象》这个平台吧。所以,我们看到,这首诗虽然也写历史、文化,但没有引入某种
  • ”每一刻的经历和体验都是我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让我们用心感受时间的律动,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无尽可能。让我们以富有诗意的语言,唤醒对时间的敬畏和体悟,成为时间的主人
  • 农历正月初六,虎年第一个添顺日,打开吉祥好彩头,送出吉祥好势头,666、顺顺顺,祝你生活顺,事业顺,家庭顺,感情顺,赚钱顺,身体顺,最后还要祝你心情顺!帆风顺春
  • 有意者私聊#转租##武汉转租# 宝们20w咯抽 送小礼物 都是我自己有觉得不错很可爱的小东西!放一张我自己的自拍一共27个小宝!
  • 日常搭配露腰上衣、搭T恤、小开衫也很可[毕业帽] ​​​搞个置顶[老师好]我是【唯粉】从赛时开始就是dw,很少嘴dy只是因为不会骂人[老师好]关于属性:【整泥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