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残疾人权益 营造良好就业氛围——深圳加快推动残疾人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创业
金秋时节,深圳高校残疾人毕业生走出校园,到工作岗位上成就梦想。身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中国残联和广东省残联的大力支持下,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始终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保障残疾人权益,营造良好就业氛围,加快推动残疾人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创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实现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今年是残疾人就业宣传年,市残联多措并举引导和鼓励残疾人就业创业,今年4月,新修订出台并实施《深圳市促进残疾人就业办法》,服务对象、受惠对象范围和补贴标准均有所扩大,探索多渠道扶持就业创业。与此同时,市残联还通过培训、创业创新大赛等多种方式,打造多元就业创业创新支持体系,助力残疾人实现就业梦想。

“一人一策”

今年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率近98%

今年毕业季,21岁的王龙从一名学生转变为职场人。对于新身份的转变,身患四级肢体残疾的王龙认为,他又迎来了一段崭新而又充满希望的生活。

初中毕业后,王龙随父母搬迁来到深圳。在这座包容性强的城市,王龙真正觉得自己被一座城市的人所接纳了。大学毕业之后,王龙先后给十几家公司投递了简历,大多数在初筛环节就石沉大海。就在一筹莫展之际,他想到了深圳市残联,希望深圳市残联能帮他找找机会。

“其实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打了12385,希望能够得到残联的帮助,没想到真的得到了回应。”王龙表示,整个求职过程给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快,从前期投递简历到约定面试时间再到体检,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收到了来自富士康的offer。

今年以来,市残联认真研判高校残疾人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积极部署谋划高校残疾人毕业生的就业促进工作,通过建立“一人一档”服务台账,提前介入“一人一策”需求采集,与多部门合作举办“就业助残”招聘大会、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推荐专场招聘会等活动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目前,我市今年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率接近98%,其中一些优秀代表还成功入职腾讯、创维等国内大型企业。

作为残疾人的“娘家人”,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董秀表示,市残联通过开展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转衔培训班、设立专人专岗开展就业跟踪回访等举措,更好地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精细化的服务,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爱心企业帮助残疾人就业,给残疾人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引导培育

多措并举提升残疾人就业竞争力

最近这段时间,肢体残疾人肖玉娥有点忙,她参加了深圳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咖啡师(咖啡拉花艺术)项目。

“我今年45岁了,换工作可选的岗位并不多,我一直都想开一家咖啡店,这次抱着以后要创业的心态参加培训,提升职业技术。”肖玉娥说,经过30天的培训,她已经熟练掌握咖啡制作及拉花技能,还在咖啡师(咖啡拉花艺术)比赛荣获第一名,给了她更大的信心去成立一个以咖啡、茶饮、果汁、烘焙相结合的饮品店。

和肖玉娥一样,深圳不少残疾人主动参加残联开展的各类培训,提升职业技能。

据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残联充分利用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辅助性就业、灵活就业等9种形态,多措并举持续推动我市残疾人就业创业。

随着“互联网+”就业形态加快发展,通过网络平台、新媒体端口实现就业,成为深受残疾人欢迎就业形态。为有效促进残疾人高质量就业发展,加大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服务,市残联于今年度举办了“新媒体文案编辑”培训班等,不断开拓残疾人就业新领域、新业态。

就业创业市场风云变幻,从业者的思维也需要不断更新,市残联加强培育引导,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精准帮扶。我市积极挖掘残疾人的特殊才能,大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网络视频直播、云客服等新业态新领域的就业创业工作,多次组织开展残疾人传统手工技艺培训项目成果展及义卖活动。借力“互联网+”平台推广传统手工技艺,进一步拓宽了残疾人就业渠道和增加残疾人收入来源。

政策保障

残疾人走出家门圆创新创业梦

一份稳定的工作,可以让残疾人生活有保障,也让他们拥有更自信以及充满希望的未来。

为了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圆创新创业梦,市残联投入“政策+资金”,鼓励残疾人走出家门圆创新创业梦。

顶层设计、制度保障对残疾人就业创业环境和权益保障至关重要。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我市对已实施超过10年的深圳残疾人就业政策进行大幅修订。今年4月,深圳市残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于今年4月联合制定出台了《深圳市促进残疾人就业办法》,以补贴、扶持、奖励和表彰的方式推动残疾人持续不断地提升个人职业技能水平,促进用人单位积极聘用残疾人员工,对自主创业残疾人进行补贴,发动全社会营造主动开发残疾人就业岗位和大力帮扶残疾人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

在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方面,残联不仅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听力四级伤残金志虎对此深有感触。2014年,金志虎在深圳就业,成了一名装备开发工程师,残联了解到金志虎的情况后,积极为其申请人才认定、鼓励参加创业创新大赛,而不是简单地以资金进行扶持。

残疾人成功创业不仅实现自身价值、提高生活水平,更是以创业带动就业,带动更多的残疾人实现梦想。比如“全国自强模范”邱浩海打造全国首个听障群体的垂直社交资讯分享平台“声活科技”,帮助听障者上岗就业;“全国道德模范”张莹莹创办IC爱创空间,帮助2700多名残障者成功就业,助力贫困地区残障者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残障者多元化就业创业模式……

下一步,深圳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深入开展2022残疾人就业宣传年活动,促进残疾人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https://t.cn/A6ovg8iL

#朝阳播报# 朝阳区:“三个优化”赋能科技创新城建设

赋能科技创新城建设,如何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打造创新发展先导区,要以什么为抓手?

15日,在吉林省南湖宾馆,朝阳区把目标聚焦到2022年全国双创周。

这场“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低碳科技企业培育与服务行动”邀请到相关部门、大专院校、行业协会的权威专家以及绿色低碳、节能环保领域的科技型企业代表,共谋绿色低碳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良策。

创新增动能,创业促就业。朝阳区落实“六城联动”战术路径,立足域内科教和人才资源优势,以环南湖科技服务先导区为基础,依托吉林大学等域内高校、科研院所,科大讯飞、万众创业工场等平台载体,着力发展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同体、科创人才服务带、科创企业聚集区,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五区建设”打造创新发展先导区为路径,承接发展战略,系统推进科技创新城建设。

以环南湖科技服务先导区为依托,突出做好“三个优化”,注重科技服务能力提升,搭建高水平创新平台,打造中部科技服务集聚带,加快把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增量。“为朝阳区实现创新发展先导区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人才、技术、金融方面的支撑,对绿色低碳科技企业孵化培育注入新动能、新要素,从而推动‘双创’工作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跃升,为朝阳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朝阳区科技局局长何刚表示。

优化项目建设 构筑科技创新支撑平台

位于力旺广场6楼的“智汇朝阳”科技新型创新主体生态仓,从项目落位到投入使用,相关部门的要素保障、科技支撑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仓数字新媒体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将“智汇朝阳”科技创新联盟收集的企业科技需求,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进行对接,利用科技手段为商业赋能,大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对接的效率。

“我们将加大对‘智汇朝阳’科技新型创新主体生态仓的扶持力度,引导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参与创新发展,为朝阳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科技创新城建设,打造创新发展先导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何刚说。

发挥毗邻国际汽车城、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双板块优势,朝阳区利用环南湖科技服务先导区内科教资源优势,依托朝阳经济开发区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为科技企业项目提供落地条件,承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产业化。

他们紧紧围绕产业突破,通过项目拉动,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围绕光电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医药创新、AI智能智造等产业,引进建设了一批重点项目,朝阳区科技创新“项目库”日渐丰富,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优化服务体系 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围绕中共长春市朝阳区委十三届三次全体会议提出“五区建设”打造创新发展先导区的目标,朝阳区科技局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发挥聚集效用,强化科技服务能力提升,以科技服务赋能科技创新,着力建设“六大平台”,推动科技服务和创新发展融合。

——政策平台。2022年,朝阳区设立科技专项补助资金1600万元,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有力促进企业科技研发实力提升及快速发展。

——孵化平台。增加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专项与运营补助项目,支持区内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发展。万众创业工场众创空间,通过国家级众创空间认定。目前,全区共有国家级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4个,省级8个,市级2个,极大地提升了企业孵化能力。

——转化平台。成立“智汇朝阳”科技创新联盟,联合深蓝软件、省电子信息研究院和长春工业大学打造集新技术开发、技术孵化、大数据应用、科学新媒体为一体的以市场生态、人才生态、服务生态为基石的态势感知生态仓,今年已促成技术交易总额6000余万元。

——人才平台。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研究制定《朝阳区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工作方案》,完善三级联系专家平台,建立了涵盖49名专家的高端人才库。

——金融平台。与珲春农商银行、兴业银行深度合作,为科技初创企业推出“科创贷”“技术流科技贷”等信贷产品,已成功促成贷款18笔、950万元,有力服务了中小微科技企业发展。

——创新券平台。强化科技中介的服务能力,逐一进行备案规范管理,现有80户备案科技中介机构入驻创新券平台,为域内高校院所及科技企业提供中介服务。

优化双创载体 建设科技创新动力平台

——建立科技创新联盟。“智汇朝阳”科技创新联盟现有成员单位包括8所高校、8所科研院所,以及科技企业百余户。充分发挥朝阳区高校院所资源富集的优势,通过定期召开联盟行业联席会、组织创新成果大赛、举办科技成果展等活动进行常态化沟通、分领域协作、组团式攻关,不断深化协同合作创新机制,为企业和人才对接合作,搭建平台、当好“红娘”、疏通渠道、强化保障,实现“校地企”深度融合、多赢发展。

——加大需求对接力度。充分发挥“智汇朝阳”科技创新联盟联系对接作用,通过电话、微信等线上调研方式,征集区域内352家企业在融资、政策、技术等方面需求123条,建立问题台账,针对性帮助解决。针对企业融资需求,对接银行、信贷机构15家,输送待融资企业28户;针对企业项目相关问题,一对一向相关部门反馈问题22项;针对企业技术需求,对接高校、科研院所16家;帮助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对接需求企业31户。

——推动孵化模式升级。朝阳区创新性提出“五架构”孵化模式,打造“智汇朝阳”科技新型创新主体生态仓,实现由技术研发到产业落地的系统化创新。通过成立垂直研发机构、打造砚台自导式新型孵化器、组建新兴媒体人力资源输出服务中心、构建垂直行业成果转化内部联动器和设立科技专项补助资金,形成新型研发机构出技术——孵化器用新技术成立公司——由联盟服务做成果转化——带基金投入——公司上市的闭环化模式,打造自主化、闭环化、一体化的科技新型创新主体生态仓,构建朝阳区科技发展的全新格局。

朝阳区将主动对接、积极参与全市科技发展,发挥区域内创新资源密集优势,全面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开展特色创新行动,通过搭建科技服务平台,充分激发南湖周边科创资源,打造“科教优势”向“创新优势”加速转变的先导区,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融合。

#为什么是丽水[超话]# #丽水青年和共青团共成长# #青聚浙丽#
【我和我的“青年丽水” | 丽水青年热议《中共丽水市委关于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决定》[赞啊]】
【虞挥丨丽水市乡村振兴新青年和农创客协会常务副会长、浙江五莲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为什么是丽水?#
市委五届二次全会作出了关于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决定,提振了我们在丽水从事农业发展的信心。像我们丽水的农业,想吸引年轻人留下来,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探索。一。产业布局,在做好农业种质资源保护的同时,做好农产品开发利用领域。二是创造引力,出台一系列支持我们农业创业青年发展的扶持政策。三是拓宽渠道,我们也可以在新模式新业态上进行更多探索,比如互联网+农业,直播带货等等,培养更多青年自主致富,带动农户增收,实现共同富裕。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因存在安全隐患,宏碁将召回部分笔记本电脑电池
  • 吉林检察机关依法对孙艳军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 证监会决定解除祝献忠的发审委委员职务
  • U18男篮亚青赛-中国第五名 无缘U19世锦赛
  • 今日18点,黄海有重大军事活动!
  • 网购玩具枪案再审 枪支认定标准是争议焦点
  • 鹿晗退出节目录制!疑似任性缺席录制!
  • 千岛群岛发生6.0级地震
  • 美媒曝光"突发新闻":中国军方在南海6次警告美军机
  • 挺"台独"的日本议员要入境香港,被拒
  • 辽宁成功续约哈德森
  • 突发!北京房山山体塌方 巨石泥土倾泻而下 暑期出行科普:遇山体滑坡应如何自救
  • 卡纳瓦罗谈战亚泰 踢亚泰从来不简单,要把此战当决赛
  • 鸦片战争,我们是怎么输给英军强的?
  • 记者暗访走私冻肉:充斥冻品交易市场,多数流向餐饮行业……
  • 就差2秒抓住!3岁男童商场扶梯坠下身亡,父母就在3米外
  • Ⅳ级响应!台风摩羯或12日登陆浙江!
  • 西雅图机场一架飞机被盗起飞后坠毁 曾威胁说要做空中翻转特技
  • 登巴巴重伤时都没埋怨 足协应制定歧视处罚
  • 阿尔茨海默症能彻底治愈?诺奖得主崔各庄论坛发声: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