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不是有个特别流行的空间游戏,被点名的人要回答一系列问题,回答完后要再点名别人回答,记得那里有一题,如果被人误会了会怎么做,当时只觉得只要被误会了那必须要去澄清呀,我的人生不可能有误会,因为我当时确保自己一辈子都会很积极的去解开所有误会。这种想法一直持续到今年年初,在一次又一次的被造谣中伤的愤怒中,一次次向信任的人寻求说法或帮助被指责不成熟后,渐渐明白,很多事情不值得你花时间去澄清,因为你不在乎ta对你的看法,很多事情不需要去澄清,因为相信有的人不需要你去解释什么也会选择相信你。真的好想以一个积极的态度去跟这7年好好道别,但现在只想赶紧结束,越潦草越好。

Ra’s reading | 《梁永安的爱情课》

读一本书就可以领悟爱情真谛的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但梁老师的一些话至少让人在迷茫中得到那么一点安慰和开解。

心目中最理想的爱情状态是“志趣相投又能互生情愫,彼此依靠却又相互独立,共同坚守也能各自自由。 ”回头看过往的感情经历,因为不成熟相处模式,好像总是忽略了自己的真实情绪,到头来的失败还对自己产生了自我怀疑。好的感情是双方能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共同感受生活,而不是只有一方在难过伤心和苦苦挣扎。保持独立自主的意识和应有的原则,双方有充分坦诚的沟通,才能拥有一段健康的感情。

不知道未来的日子有没有机会遇到理想爱情中的那个人,但至少从此刻开始不会再为了感情问题而焦虑。“有你很好,没你也可以,对于你,我从不期待,也不失望,我过得很好,有你会更好。”无论是否会遇到这个人,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都是永恒的课题。

“生活就是这样,一辈子可能不是年年好,不是处处好,而有时就那么一天的好,就构筑了我们整个生命存在的意义。”是呀,生活怎么可能天天如意,捡鸡毛的糟心事总是多于把烦恼抛之脑后的轻松,但也是那些转瞬即逝的快乐时刻让我们觉得活着是值得的。

不遗余力地过好每一天就是对这些间歇性难熬日子的最大抵抗。

没有办法,
神秀大师把自己的修行体会,
写在了墙上。
  
“ 偈曰 :
‘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这个境界非常了不起。

我们凡夫的身是烦恼,
他这里身是菩提树。

神秀大师的身体,
非常清净,

像觉悟的树一样,
可以承载觉悟的智慧。

心如明镜台,
心极其清净,
禅定功深,
智慧明了。

但是,
还是会有烦恼,
会有杂念,
就像尘埃。

“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

还在不断地用戒定慧三学来用功,
使自己清净的身心不受尘埃的染污。
  
像神秀大师这种境界,
放到现在这个时代是难得一见的。

自己学禅二十多年,
有一个顺口溜 :

“ 身如烦恼树,
心似密见林,
学禅二十年,
尚未脱俗气。”

跟祖师比,
距离遥远。

但是五祖大师如何评价他此时的境界呢?
  
“ 祖曰 :
‘ 汝作此偈,
未见本性,
只到门外,
未入门内。

如此见解,
觅无上菩提,
了不可得。’”

到了
“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 的境界,

居然还在禅宗的门外,
尚未入门,

以此智慧觅无上菩提,
根本就没门。

这就是禅法的严肃性。
  
“ 无上菩提,
须得言下识自本心,
见自本性,
不生不灭。”

无上的菩提,
就是无上的觉悟、
禅宗所直传的佛心,

需要言下识自本心,
见到不生不灭的真性。

同时,
“ 于一切时中,
念念自见 ”,

在一切时间、
一切地点,

念念现前才可以。

“ 万法无滞,
一真一切真,
万境自如如。”

一切法都不是障碍。

一切五蕴的幻境,
皆变成真如妙用,
纯一真心。

山河大地,
皆是菩提妙心。

“ 如如之心,
即是真实。”

这个如如不动的禅心,
即是万事万物的真实本体。

“ 若如是见,
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

只有见到这样的境界,
才是无上菩提之自性,
才有资格入祖位。

这是禅宗的命脉。
  
五祖大师很慈悲,
安慰他说 :

“ 汝且去,
一两日思惟,
更作一偈,
将来吾看。

汝偈若入得门,
付汝衣法。”

总是给人机会。

说你先回去,
仔细体会体会,
再写一个偈子,
如果合格,
还有机会。
  
神秀大师在廊间题写的这一首偈颂,
很快被道场大众传唱。

五祖大师也很鼓励他,
说只要依此偈修行,
就能够不堕恶道。

说得很明白,
“ 不堕恶道 ”
“ 有大利益 ”,

并没有说可以直了成佛。
  
在碓坊里舂米的行者卢惠能,
听到有沙弥童子持诵这首偈颂,
一听就知道没入门。

后来一了解,
知道老和尚要传法,

于是他让人引导,
来到堂前,
平常他都不来这个地方。

这时他让一位姓张的别驾,
帮他也写一首偈子。

大家当时都很奇怪,
说你一个行者,

也要掺和这件事?

大家都很不屑。
  
惠能大师说 :

“ 欲学无上菩提,
不得轻于初学。

下下人有上上智,
上上人有没意智。

若轻人,
便有无量无边罪。”

说你们不要小看人。

众人说那好,
既然你这么自信,
赶紧说吧。
  
结果惠能大师一开口,
举众皆惊。

“ 偈曰 :
‘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大家都愣了,
原来道场里谁都可以使唤的行者,
是位肉身菩萨。
  
五祖大师担心有人嫉妒惠能大师,
赶紧把鞋脱下来擦掉了偈语,

当众说,
这个也没见性,
不要当回事。
  
但是到了第二天,
他悄悄来到惠能大师修苦行的碓坊。

“ 见能腰石舂米,
语曰 :

‘ 求道之人,
为法忘躯,
当如是乎!’

乃问曰 :
‘ 米熟也未?’

惠能曰 :
‘ 米熟久矣,
犹欠筛在。’”
  
一千多人吃的饭,
得要多少米呀,
舂米的任务很重。

惠能大师身量小,
怎么办呢?

为了把这件事做好,
他在腰上绑了块石头,
增加自己的体重,
因此腰部受损。

五祖大师就很感慨,
说求道的人为法忘躯,

应该如是精进,
这就是大家的榜样。

然后五祖就问他
“ 米熟也未?”

其实这是一句暗语,
怎么样,
开悟了吗?

惠能回答 :
“ 米熟久矣,
犹欠筛在。”

米已经舂好了,
但是还有点不干净,
需要筛。

什么意思呢?

见道了,
但是还不透彻。
  
惠能大师没有广学经教,
到了
“ 本来无一物 ” 的境界,

也就是教下所讲的法我空境界,
类似的说法,

还有
“ 若人识得心,
大地无寸土 ”

“ 虚空粉碎,
大地平沉 ”

“ 泥牛入海无消息 ”,

讲的都是禅宗的重关境界,
这时能够泯一切相,
一切现象不再是障碍,

但是还有无相的执著,
所谓还有微细的能所。

惠能大师到了这个境界,

知道那还不成熟、
不透彻,

完全不以为意。
  
《 坛经 》 的后面,
惠能大师针对大通和尚给智常禅师的开示,

有一首偈颂,
讲的就是这个阶段的局限性 :

“ 不见一法存无见,
大似浮云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
还如太虚生闪电。

此之知见瞥然兴,
错认何曾解方便。

汝当一念自知非,
自己灵光常显现。”

不见一法,
还有无相境,

就好比还有一层薄云,
遮住了本有的智慧,
不得透彻。
  
“ 不知一法守空知,
还如太虚生闪电。”

不知一法,
住于这样的空知当中,
就好比太虚中有闪电一样,

有极微细、
极迅猛的妄念流注。
  
如果认此为了义的佛之境界,
认为这就是到家了,

那就会错认路头,
错失提升机会,
不会再有更透彻的境界。

所以叫
“ 此之知见瞥然兴,
错认何曾解方便 ”。
  
这个时候应该如何用功呢?

“ 汝当一念自知非 ”,

这时应该反观己心的过患,
就能够破除无明,

打开本有的灵光,
让它念念现前。

这是六祖大师彻悟以后对智常禅师的开示。
  
当时六祖大师到了这个境界,
以他自己的能力,
不能够马上进一步突破。

但是他以自己的宿慧,
知道这个境界还不行,

“ 米熟久矣,
犹欠筛在。”

六祖大师彻悟此心的因缘
  
五祖弘忍大师用锡杖拄地板三下,
就离开了。

惠能大师心知这是一个信号,
于是晚上三更,
他悄悄来到丈室,
这时五祖大师正在等着他,

然后
“ 以袈裟遮围,
不令人见 ”。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传法因缘,
直接涉及到释迦牟尼佛教法下,

三大语系佛法中受众最广的汉传佛教的高度,直接涉及到整个汉地众生的法身慧命。
  
五祖大师
“ 为说 《 金刚经 》,
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讲到
《 金刚经 》 的三分之一,

第十品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的时候,

惠能大师
“ 言下大悟,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这时自性与万法才彻底统一,
打开了佛智,
真正地彻悟。
  
于是他就向五祖大师汇报,
来表达他的悟境 :

“ 何期自性,
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
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
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
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
能生万法!”

何期,
就是
“ 原来 ” 或
“ 谁曾想 ” 的意思,

原来自性本自清净,
本不生灭,
本自具足,
本无动摇,
能生万法!

这时惠能大师,
全身揽入法界,

法界即自身,
自身即法界。

《 楞严经 》 中
讲此时的境界,
用了一个比喻,

“ 一切世间诸所有物,
皆即菩提妙明元心,
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反观父母所生之身,
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
若存若亡,

如湛巨海流一浮沤,
起灭无从。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这是对
“ 但用此心,
直了成佛 ” 的

“ 此心 ”
最好的注解。
  
“ 祖知悟本性,
谓惠能曰 :

‘ 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若识自本心,
见自本性,

即名丈夫、
天人师、
佛。’”

五祖大师这时知道卢行者彻悟了,
这才是真正的明心见性 ——
到家的境界。
  
“ 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不识本心,
学法没有真实利益。

这是站在成佛第一义的高度来说。

因为佛性本自具足,
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关键在于打开本心,
其他的都是因缘法。

但是站在世俗谛的角度,
对于我们来说,
一瞻一礼都有功德,

所以
“ 若人散乱心,
入于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
皆已成佛道 ”。

哪怕我们以妄想心到了寺院,
称诵一句佛号,
都是成佛的因。

这是从两个层面来讲的,
不可偏废。

《 坛经 》 里面讲的
很多都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知识、
概念、
结论,

都是为了对治我们种种的邪见,
非常活泼,

我们不能断章取义,
执于一端。
  
这是六祖惠能大师发明
“ 此心 ”、

彻悟
“ 菩提自性 ” 的
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相当于禅宗三关 ——
初关、
重关、
牢关。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也经常引起误解,
我们看看六祖大师如何开示。
  
六祖开示智通禅师说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中医养生: 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足频。 先叉手相交,向上托空三次,后以两手向前攀脚心十二次,乃收足端坐。 以候逆水上。 喉中津液生,如未生,再用搅水法。 再漱再吞
  • 【#广清城际# 与#广州东环城际# 客流】#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广东城际: 4月30日,2021年五一劳动节小长假前一天,广清城际、广州东环城际两条线路总客运
  • 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可以尽绵薄之力帮助到更多的小朋友[心]#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超话]##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超话]# ʜᴀ͟ᴘ͟ᴘ͟ʏ̆̈ ♥ᴛʜᴀɴᴋs ɢɪᴠɪ
  • 系统反馈市场所有的ETF品种中大部分,胜率向量全面飙升。其中PL今日大幅下跌,同时,依然处于死亡向量范畴内。
  • 故人现在已经不再悲叹洛阳城东凋零的桃李花了,而今人却依旧对着随风飘零的落花而伤怀。 今年我在这里看着桃花李花因凋零而颜色衰减,明年花开时节不知又有谁还能看见那
  • 这种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观念,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和自身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起码的行为准则。这种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观念,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
  • 泰国疫情累计确诊例2,593,327例;累计治愈例2,446,022例;累计死亡22,436例。 (编译:joy ;来源:泰国疫情信息中心)#泰国星暹新闻#【泰
  • 尽快将患者转移出赛道,保护的原则很简单,不要让患处出现其受伤的相似动作。因此,冬天若有明显身体不适,特别是在感冒时,应避免进行任何体育活动。
  • 分手后你可能有很多话想对他说,你可能会有很多委屈,你也许可能会有很多疑惑,你可能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但是你要知道,你现在说什么在他都不会听进去,当一个
  • 看看孩子吧[跪了][跪了]社团招人/咱就问问有没有小社团愿意合并到我们社团的,目前一周舞会一次,因为大家不是很喜欢舞会,草药一般开四天,活跃度要求不高,一周10
  • 记得、当别人有的时候,你发现你没有,我们要清楚这不是别人的错,我们能做的是要找回自己的,不是排斥、对峙;只有我的心足够柔软了才能接纳万事万物、万物才会被你所吸引
  • 重庆北山石刻,一个特容易被忽视的地方。我贪婪的拍下了许多照片,由于石质的因素,越往后风化的速度越快,也许在几十年之后,这些影像承载下了历史的一瞬,成为他们存在过
  • 其实恋爱啥的真的人之常情,以前读书都不让谈,但还是很多人谈了甚至十几年长跑,最后也非常幸福,偶像愿意真诚相待和粉丝好好说,真爱的粉丝也是希望偶像幸福的,可不要
  • 此后几十年间,我后来迁居广州中心城区,还多次回到黄埔,走上蟹山,看到炮台上方那个像般“囚笼”般罩着大炮的亭子还屹立在炮池上,遥望江面,让我追思那一段曾经惊心动魄
  • 让我们举杯敬往亊一杯,未来不迷茫,往亊不回首,每天面带微笑,努力生活,笑能打败一切,笑能让自己不迷路,答应自己,强大起来,那样就不会再有什么亊能打扰你平静的心灵
  • [心] 【人气板块及个股点评】昨日浙江建投探底回升且尾盘涨停,这样的走势是超预期的,但今早却被“核按钮”。但若是这种原因,浙江建投的地位就和妖股不匹配; 2、
  • #北印推荐# 你不懂那种感觉,十几年了,谁也不觉得你有多重要,谁也不关心你今天干了什幺,渐渐地你自己都觉得自己蛮多余的,你是死是活除了自己会觉得痛其他没什幺意义
  • 第二季最后Big要和别人订婚,上了年纪之后再看这一集就很感慨,餐厅里Carrie失态痛苦的是两年的感情为什么比不上5个月吗,当然不是,那她是不能接受Big结婚吗
  • kk 狮子座的人一旦深夜是真伤感非主流尤其在考古完自己几百年没用的某社交app相册里发现了 p9也不知道我为什么存了[疑問]时间真的太快曾经的vi也是有八块腹
  • 老总找到HR总监,让她硬想一个理由,只要能开除员工,什么理由都可以。”老总想了一下又说:“你现在着急人力资源部的所有人开会,给我一个能够对外说得过去的理由,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