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信佛,
有没有想过佛陀希望我们信甚么

佛教的终极思想是成佛,
进入佛的境界
( 净土 )

「 信佛信甚么 」,
理所当然是信佛!

佛不是神,
我们不用怀疑佛是否存在,
起码释迦牟尼佛在歷史上是一个人。

信佛与不信佛与我们何干?

为甚么我们要信佛?

佛教徒信佛,

是信佛所言、
所教的
「 终极 」 思想,

亦即人死后的最终归宿、
依止之处。

佛教的
「 终极 」 思想是甚么呢?

是成佛,
悟佛知见,
入佛境界
( 净土 ),

得大安稳、
得大自在,

寂灭为乐。

作为宗教,
佛教不止于有
「 终极 」 思想,
给佛教徒,

乃至每个人一个明确的、
崇高的人生目的,

而且必须提出达到这个目标的具体方法。

但人知道佛有多少,

佛的知见是不可说、
不可思议,

所以,
人如果没有值遇佛、
认识佛、
信靠佛,

并有佛在旁,
与佛同行,

得佛悲救、
持佛愿力、
仗佛功德,

人是几乎不可能悟佛知见,
入佛境界,
往生净土,
度生成佛,
成佛度生。

因此,
释迦牟尼佛在八十岁入灭之前,

推介一位最适合我等娑婆世界众生根机的
「 现在佛 」,

让我们常常值遇彼佛、
信靠彼佛,

常常有彼佛同行,

得彼佛悲救、
乘彼佛愿力、
仗彼佛功德,

从而入彼佛境界
( 净土 )。

佛陀所指的彼佛,
正是阿弥陀佛也!

佛言 :
一佛即一切佛,
一佛土即一切佛土,

所以,
任何众生只要得一佛悲救、
乘一佛愿力、
仗一佛功德,

从而入一佛净土,
即入一切诸佛净土,

因此,
释迦牟尼佛希望我们信佛,
就是信阿弥陀佛!

何以见得?

佛陀出世及十方诸佛的本怀,
是信受阿弥陀佛本愿名号功德力救度

曾引
《 无量寿经 》
明佛陀的出世本怀,

在于
「 光阐道教,
欲拯群萌,
惠以真实之利 」,

而整部
《 无量寿经 》
从头到尾只介绍阿弥陀一佛及其极乐世界一土,

宣示弥陀本愿名号功德力救度、
念佛往生的净土法门。

佛陀在卷下说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成就文 :

「 十方恆沙诸佛如来,
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诸有众生,
闻其名号,
信心欢喜,
乃至一念,
至心迴向,
愿生彼国,
即得往生,
住不退转。

唯除五逆,
诽谤正法。」

即得往生,
住不退转,
即必成佛道。

佛陀的出世本怀,
也是十方诸佛的本怀,

就是
「 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

实即赞叹无量寿佛
( 即阿弥陀佛 ) 名号,

如阿弥陀佛第十七愿言,
因为有闻名号者能生起对名号信心欢喜,

并欲生其国,
即得往生,
必成佛道。

出世本怀所说的
「 真实之利 」 者,

是人
「 得闻彼佛名号,
欢喜踊跃,
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
为得大利,
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

说明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上不可思议功德。

「 大利 」 即是
「 真实之利 」,

指称念弥陀佛名、
往生净土之利,

是阿弥陀佛本愿成就之利,
惠施给予念佛众生。

信释迦牟尼佛及一切诸佛者,
应决定深信阿弥陀一佛,

念释迦牟尼佛及一切诸佛者,
应一心专念阿弥陀一佛,

因为得闻及称念
「 南无阿弥陀佛 」
这句名号,

致使念佛人永离轮迴之苦,
即得往生净土,
常住涅槃之乐,
进入佛的境界,

得大安稳、
得大自在,

寂灭为乐。

诸佛出世种种方便,
不欲直令制恶修福,

但劝即令求生净土

佛陀在
《 观经 》
第三地观文,

言 :
「 佛告阿难 :

汝持佛语,
为未来世一切大众,
欲脱苦者,
说是观地法。」

其后在流通分释 :
汝好持是语者,
持无量寿佛名!

未来世一切大众者,
泛指末法浊世一切凡夫;

欲脱苦者,
即欲捨苦出生死的人,
详见下段。

善导大师在
《 观经四帖疏 》 释上段,


「 欲得捨此娑婆生死之身,

八苦、
五苦、
三恶道苦等 ,

闻即信行者,
不惜身命,
急为说之。

若得一人捨苦出生死者,
是名真报佛恩。
何以故?」

轮迴六道生死之苦是诸苦之本,
佛不忍见众生长时受苦。

续云 :
「 诸佛出世,
种种方便劝化众生者,
不欲直令制恶修福,
受人天乐也。

人天之乐,
犹如电光,
须臾即捨,
还入三恶,
长时受苦。」

大师深明佛意,

知道世人信佛、
学佛,

欲以制恶修福,
求得受人天乐,

但还要堕入三恶道,
没法彻底离苦得乐,
究竟解脱。

续云 :
「 为此因缘,
但劝即令求生净土,
向无上菩提。

是故今时有缘相劝,
誓生净土者,
即称诸佛本愿意也。」

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
是劝世人厌捨人天福乐,
欣求愿生极乐净土,

趣向无上佛道,
乃称诸佛本愿意!

有流见解心非一,
故有八万四千门;

门门不同亦非别,
别别之门还是同

我们信佛的因缘各有不同,
彼此学佛的目的亦有别,

所以,
信佛的程度有深有浅,
学佛的利益有多有少!

但诸佛出世因缘的悲心同,
教化众生目的是等无别。

善导大师在
《 法事赞 》
( 以偈释 《 阿弥陀经 》)

有偈释
「 如是 」 头两个字,
发人深省,
如下 :

诸佛大悲心无二,
方便化门等无殊;
捨彼庄严无胜土,
八相示现出阎浮;
或现真形而利物,
或同杂类化凡愚;
分身六道无停息,
变现随宜度有流;
有流见解心非一,
故有八万四千门;
门门不同亦非别,
别别之门还是同;
同故即是如来致,
别故復是慈悲心。
 
《 阿弥陀经 》
是一部总结性的经典,

此经不单止总结了净土法门的三部正依经典——

《 无量寿经 》、
《 观经 》 及
《 阿弥陀经 》 ——

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净土,
而且总结了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

因此,
佛陀在无问自说下,
畅说如来出世本怀,


「 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 」 -

阿弥陀佛本愿名号功德力救度法,
故有
「 弥陀化身 」 之称的善导大师,

从佛陀一代时教的高度来看待和演绎
《 阿弥陀经 》,
另一番深义。

2.什么是佛性?

我们讲佛教最重要的一些基本理念,也可以说是一些概念。有一些只是一个名相,但是这个名相是比较核心的,这些理念、概念、名相各种经都
提到。也就是涉及到某一个名相、某一个概念的时候,可能是五部经、十部经,甚至一百部经,都在围绕着这些展开,所以这些都是最重要的点。

比如说「佛性」的概念,这就特别重要。别的宗教很少
会讲到这么一种理念--「佛性」。
基督教的神就有神性,信仰的人却永远不可能具有神
性。基督教讲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有点像佛教
的法身、报身、化身。

「圣灵」,就像佛教讲的化身一样,「圣灵,附在每一
个信仰神的人肉身上,但这一个信仰者本身不可能具有神的性,上帝跟此界间永远有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是佛教不一样,佛教是平等的,佛有
「佛性」,众生既有「众生性」也有「佛性」,这是佛教和别的宗教最大的区别。

一、佛性的特点

在《往生论注》里,昙鸾大师专门讲过「性」的意思,有几个含义,其中最重要的含义就是「不变!的意思。昙蛮大师还举了一个例子,人吃的东西,不管吃之前这个东西多香,多好看,色香味俱全,吃下去若干小时之后,一到厕所
就变成脏的、 臭的、不干净
的。不管是谁,上到帝王,下到乞丐,都一样。为什么?因为人心是不净的,众生之所以到娑婆世界,就是因为是染污不净的,人性就是不净。心不净导致身也不净,身不净导致跟我们一切相关的东西,但凡
跟我们有过接触的,也都被染,变成不净。

看一个人是不是证得圣者,脱离凡夫性了,去看厕所就知道了。像济公一样,他吃进去死鸡,吐出来的是活鸡:他吃的是最脏的,吐出来的是
最干净的。那就可以,他已经可以将那些染污转为清净了,这就是圣者。凡夫没有这个本事,凡夫只有把干净的东西转
成不干净。这个净化的能力,就是「性」。

一切众生的本性,本性的本性,接触到最根源处,佛性都是存在的,都是不改变的。
哪怕你当下举着刀杀人,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甚至杀佛,出佛身血,这一刹那是无间地狱的业,阿鼻地狱的业。即便是在这时候,佛性依然不
变,佛性也是具足的。没有真正的「一阐提」(即没有善根的人,断善根的人),其实没有究竟、根本意义上的一阐提。因为性是不改变的,不管怎么样,佛性永远都跟着你。

在《法华经》上有一个例子,一个乞丐,很穷很穷,到处流浪。吃人家丢下的东西,
睡大桥底。他不知道他的一个朋友已经在他衣服里缝了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珠,他从这个城市流浪到那个城市,受这样的
苦,那样的苦。衣服一直穿在身上,宝珠一直没离开他。这就是我们的佛性,所以叫「衣里明珠」。佛刚成佛讲的第一句话:「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着,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

《红楼梦》里,有一次贾宝玉被马道婆施了什么法,被诅咒,贾宝玉跟王熙凤就变得不正常了,后来贾宝玉几平都
奄奄一息了,两具棺材都弄好了,贾母就吓得不行了,一直哭。

这时候就来了一个癞头僧跟一个跛足道,痴头僧就跟贾政说:「你家现有稀世奇珍
如何还问我们要符水。」贾政就说:「玉一直戴着,但是没有用。」癫头僧就说了一句话:「长官你哪里知道那物的
妙用。只因他如今被声色货利所迷,故不灵验了。你今且取他出来,待我们持颂持颂,只怕就好了。」贾政就把贾宝玉的玉拿过去,那和尚就对着它,念了念,再戴回去,果真打那一天开始,一天比一天好
了。

曹雪芹在写这的时候,其实就是想表达佛性的意思,如真玉圆顺。我们的佛性,本来
是具足的,都具有佛的一切内证跟外用的功德。也是一样
的,因为声色货利,其实就是妄想执着。在外是声色货利,
在内就是妄想执着,给蒙蔽了,这样就不显灵了。让他来持颂持颂这过程,就好像一个本来灵的,因为某种原因不灵
了,再让它重新灵验。这就是修行的过程。

我们的佛性也是这样,我们本来是二十一相的。可是现平米正二十的建场
在变得不好看了;我们本来是有种种神通的,想飞上天就飞上天,想入地就入地,火烧不
死,水淹不死。本来是有这样的能力的,现在不行:本来是
万德庄严的,现在很穷酸,在六道里轮转。

六祖慧能和神秀,当时各自作了不同的偈子。神秀的偈子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其实就是这个意思。神秀的这首偈子,从事相上论其实并没有错,修行的过程确实是这么一个过程。我们的佛性
就是一个镜子,有很多的污点,这些污点障蔽了我们佛性本身的作用,修行的过程就是把它擦掉,所以「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不要让它再蒙尘,所谓「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污点擦掉一点,镜子就显现一点,擦掉一点就显现一点,这就是「修德有功,性德方显」。

修的过程就是把它擦掉的过程,擦掉一点,本性的光就放出来一点。有修,有功,本身的性德会显示出来,佛只不过是把一切的修德修圆满了,
所以他的性德就完全展现出来
了,无上正等正觉,圆满了。

当然,六祖慧能大师的境界更高了,「善提本无树,明
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其实是在讲悟后的境界。在悟前的修持过程就是神秀描述的过程。但是,弘忍大师是要找一个已经开悟的人作为他的衣钵弟子,那当然六祖慧能大师更高了,开悟的人讲的话。

禅宗是接引上上根机的人,普通根机的人修不来的没门可入。
二、佛性是什么?

佛性是什么呢?没法用一
句话来说明,如禅宗所言「说似一物即不中」,说它像任何东西,或者它是任何东西,都不对;甚至起心则错,动念即乖。不能去分别,去描述它,
不能用语言来形容它,还没开口就已经错了。《心经》里「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都是在描述佛性的,
人类一切的美好思想、道德、艺术,甚至一切美的东西,其实本质都来自干佛性。比如手电筒打开是亮的,我们蒙上一
块布,就没那么亮了,虽然没那么亮,但是也能看出透着点
光。人类美好的思想道德,包括美、艺术,通通都是这个透出来的光,本源是来自于佛性的,佛性中有一切美好的东西。

为什么极乐世界能称得上
「极乐!呢?因为极乐世界是
把凡夫性全部翻成佛性,每一个往生的人,到极乐世界当下
就翻凡夫性为佛性。本来佛性就是一切美好的总和,当然极乐世界就「极乐」呀!《无量寿经》里法藏比丘五劫思惟摄
取所有一切佛土好的东西,去粗取精。

「一切世界美好的」一这是用我们稍微能够得着的事
物,作出解释的方式。

作为一个普通的凡夫,众生的佛性都是连着的。佛性、法性、法身、涅槃、得大自在、实相等,都是一个事物。不要以为词很多,好像是不同的事物,其实都是一回事,只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而
已,所有众生的佛性都是连着的,众生的法身是一个,在最
深处,大家都是同一个佛性。

有一个事可以稍微证明一下,我们偶然看到有人被车撞了,或者遇到什么灾了,在流血,在疼,我们会不会当下某个地方也会疼呢?这就是众生的佛性在最深处是连着的一个
证据。

按说这个人跟我们非亲非
故,我们并不认识他,甚至受
痛苦的并不是人,而是动物,我们都会有恻隐之心。这恻隐之心从哪来?这过程并不经过我们大脑去加工,去考虑,完全是本能反应一样的,这就是因为佛性在内心最深处是连着
的。

佛菩萨为什么那么慈悲救度众生,佛善萨救度众生,其实就跟救度他自己一样。就像
我们手碰了一个特别烫的东西,瞬间手就会缩回来。对于佛善萨来讲,众生就是他身体
的一部分,甚至比这还要更深。他见众生受苦受难,就是他自己受苦受难,比他自己受苦受难还要痛苦。

禅宗有很多话都在说明这一点,比如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狗子也有佛性,佛也在王
屎橛中。这是一些公案,在我们看来有点大不敬的意思,说佛在干屎橛里。古代的祖师这样讲,都是为了破除我们的一
些成见,以为佛高高在上,就得是给我们供着的,其实不
是,佛性遍一切处,五逆十恶也有佛性,再罪恶的人也有佛性。

还有一个公案,一个很恶很恶、无作不恶的人,他听一
位禅师说「众生皆有佛性」,他就找这个禅师的茬,说:「我没有佛性,我是到地球来造恶的。别人都有佛性,我不会有佛性的。」

禅师说:「你如果照我说的做,我就把佛性拿给你看。」

他说:「行,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你把你的衣服脱了」,他三下五除二就脱了,脱了最
外边一层;「把中间那层衣服也脱了」,他咬咬牙,脱了;「不行,还要脱」,大概只剩个裤头了,他说「不行,不行」,但是禅师坚持让他脱。脱了之后,他很自然地就捣住隐私的地方。禅师说:「这就是你的佛性。」那个人就恍然大悟,廉耻之心也是从佛性里生发出来的。禅师的意思是:虽然很恶,但也有庴耻之心,你的佛性还是在的。

印光大师有首偈子说:「四十八愿度众生,逆恶归心也来迎,非是混滥无简择,怜
彼是佛尚未成。」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度众生,五逆十恶的人
也来迎接。有人就说:「佛也太没原则了吧,好人也救,坏人也救,坏到家的人还救。」佛说:「不是我没有原则,我是怜悯你本来是佛,只是你没有成佛而已。」

圣道门是三大阿僧祇劫一直修行,慢慢才成佛:念佛法门就是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瞬间成佛。是不是成佛的时候才是佛呢?对于我们来说是。可是对于佛来说不是这样,对于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和所有的诸佛而言,我们当体即佛。众生有前、中、后这种差别,有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这种差别。可是对于佛来讲,佛视一切众生当体即佛,当下就是佛。

这怎么来理解呢?就好像一个杯子,正着放的时候和例着放的时候,是不是同一个杯子?并不是两个杯子吧?但是正着的时候,就能倒水,就能喝水,就能起用,能够施展出杯子本来的用途。但是倒过来的时候,就没法倒水,没法喝水,这就不能起用,这就是颠倒。

正着的时候就是佛,众生
就是颠倒的杯子,不能起用而已。但是众生当体即佛,这杯子不管是正着、斜着、倒过来,都是杯子。众生跟佛也是一样,众生没成佛的时候也是佛,但是他的佛性被蒙蔽了,颠倒过来不起用,佛的功能力用发挥不出来。

所以,佛在《金刚经》上才会讲「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本来就是佛,当然就没有众生可度。佛看众生皆是佛,众生看佛也是众生。我们经常讲成佛、成佛,那是真的佛吗?其实不是的,只要我们没成佛,口里讲的佛不是真正的佛,那是我们众生心目中的佛而已。

这是佛性,佛教里最重要的一个概念。

最后变天后

变新娘都是理想

其实嘞 我没有为任何人穿过婚纱

我和何在很早之前就说过 我们认识第十年的时候我们过生日的时候就去拍婚纱照吧

因为如果可以 我想嫁给我自己 忠于自己 无论平穷或富有

对于婚纱 每个女孩都会有向往 是人之初对真善美的本性向往

所以 我常常想 什么时候的我配的上穿婚纱

和何小姐十年的感情 平淡如水 在第七年的时候我还用尽了最后一点力气整理了所有的过往并写了小作文 发给何小姐 祝她生日快乐

我暗自窃喜终于过了七年之痒 第八年我们也不做挣扎 直接了当一句生日快乐 就结束了对话

我不会忘记她在英国的时候 过年和我打视频 问我过的还好么 因为我觉得我可能配不上如此之优秀的朋友 我开始自卑 不关注她的事情 想想觉得如果以后没有朋友也不要紧

或许她在大洋彼岸有和她玩的更好的伙伴

但她会和我说她身边的朋友都知道有我这么一个古灵精怪的女孩在她身边 陪伴着她

做着另一个她。

我说我就是twins里的阿sa 你就是阿Gil

你说好像真的是哎…… 所以

你大量你宽容你是未来滨崎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五⃡店⃡齐⃡行⃡ 恣⃡享⃡涵⃡月⃡金⃡秋⃡宠ྉ 粉ྉ 先ྉ 行ྉ 请ྉ 您ྉ 住ྉ 涵ྉ 月ྉ 楼ྉ 酒ྉ 店ྉ 1️⃣扫描二维码,关注
  • 晚上就又给我送红糖,我真的太幸福了。#感动瞬间# 她爬了好几层楼,我真的就特别暖心。
  • 那是我在爱与痛的边缘为你钟情,每次当爱靠近时赤地转机,直到你找不到我,我们凭良心说再见,可是幼稚未完啊!#重庆[超话]##重庆九龙坡区疫情防控##林峯[超话]#
  • 就像台词说的「我用意志力让自己努力回到正轨,但我的灵魂无时无刻都在分崩离析」----她和她的她最近被三衢味投喂!对他的理解:如果你感觉自己的“心”很小很小,那就
  • 结果今天包车的司机说我们从白水台那条路到哈巴村,这条路风景很好,在旅途中也看到了雪山️,不过雪没有那么多,哈哈,如果下雪天我们也不会想着来爬雪山了,太有挑战性了
  • 这个壁纸妥妥的用起来呀。只能说一句话,简直太帅了,帅呆了。
  • 直到现在我都经常在早上起来后和晚上突然条件反射觉得自己要去遛狗了,然后又想起自己已经没有狗了......三月在乡下感染了螨虫,给她送药回来那天的夕阳好漂亮,乡下
  • ”有的人和事是慢慢褪色的,有些情和缘是强留不住的,不要在一次次跌到头破血流后才懂得:有些人,可以期待,但不能依赖。说到底,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很脆弱的,也许是一件
  • #涂抹肚脐即可缩阴 妆字号认证 安全到口服##成都·沙河源街区[地点]##那年花开月正圆# ♻️朋友来问我、你卖的那个DB紧致液“好用吗”❗️这个问题真的有点难
  • #夏鸣星[超话]# 【狗塑男友成真了怎么办】 好好的美梦被一阵敲门声打断,你透过猫眼一看是自家男友。夏鸣星穿着与平时有些不同,左顾右盼不知道在看什么。 “怎
  •   从“造林绿化”到“造景美化”  “300米见绿、500米建园”这是江西科学推进国土绿化中,开展城市绿化的要求。  近年来,“高质量”成为江西国土绿化的关键词
  • 好简单的粉籍扣头啊,有没有可能是pph,有没有可能是某家粉丝自导自演,有没有可能是讨厌妮的故意引战?既然有些脑残粉艾特我啦、那我就再发一遍、不是要证据吗、来来来
  • 这么长时间以来,一直听到身边人说,这里封了,那里不能出门了……说真的,我其实还挺盼望可以有那么一个居家的经历,自然醒,泡杯咖啡,安安静静的工作,也无需通勤。所以
  • 五月之前木星都在六宫工作宫,很多天蝎无法逃避,繁琐的工作会很多,优点是只要能提前适当做些准备,拦路虎不多。我来这里就是想好好挣钱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认真泡好每一道
  • 我們都懷抱著感恩的心因為有你們的支持讓我們有著滿滿的動力繼續前進❤️‍非常感謝這一年有你們的陪伴⚡️⚡️⚡️我們會繼續努力的!BEN HUR 扶手椅的原型最初是
  • #vr体验馆加盟#【随笔•必须给生活来点“松弛感”】个人认为,被全网追捧的“松弛感”并不是躺平,而是张弛有度,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节奏。人们对于新奇的事物都
  • ”坐在新收的稻谷旁,王连敏和记者唠起了小站稻“种植经”。”坐在新收的稻谷旁,王连敏和记者唠起了小站稻“种植经”。
  • ·5.25 星期三 1早餐☑️早上吃的zjy给我的鲜花饼 意外的好吃 和记忆里的那个味咋不太一样哈哈哈哈感觉之前吃的鲜花饼巨巨不太好吃啊[思考]2救命怎么同样是
  • #上西星来##高桥光# RAY杂志60ʼsな派手色でテンションUPな星来&ひかるカラーが効いたモダンスタイルはワントーン令和風味にまとめるのが正解です!
  • 20.热爱生活的证据 ๑′ᴗ‵๑#朋友圈文案##朋友圈日常可爱文案##文案##今日文案##朋友圈可爱文案##沙雕又可爱的朋友圈文案#啊滚‘s Plog 13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