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原文】

黄汗之病,两胫自冷;此属歷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盗汗出者,此劳氣也。若汗出过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

若身重,汗出已輒輕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從腰以上必汗出,下無汗,腰髋驰痛,姑有物在皮中狀,劇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二十九)

桂枝加黄芪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黄芪二两。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稀粥一升馀,以助药力,温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释义】

本条进一步论述黄汗证治及其与历节、劳气的鉴别。由于湿性重滞而向下,流入下肢关节后,阳气被郁,不能下达,所以黄汗病身体虽发热而两胫反冷,这与历节病的两胫发热不同。食后汗出,暮晚盗汗,是胃气不足,阴热有热的征象,属虛劳的症状,与黄汗的阳郁为热而汗出者不同。因为阳郁为之汗出,每当出汗后,发热及其它的症状减轻。如果汗出后发热仍不退,可证明这是虚劳而不是黄汗。但黄汗一证,亦有汗出以后,湿热并不因此减轻,而仍然发热的,若日久不愈,必耗损营血,肌肤失其营养,可致状如甲错;若长期发热不退,必致营气不通,正气日衰,一旦外感邪毒,与瘀热相合,可淡烂肌肤而发生恶疮。

身重是湿胜的缘故,但若汗出之后,湿随汗泄,身重即会消失,身体感到轻快,这是黄汗的特征。固然,湿随汗出而身重可以减轻,但汗出耗伤阳气,因而肌肉发生跳动,胸中阳气不足,故亦有痛感。这时,上焦阳虚,故腰以上汗出:下焦湿胜,则腰髋驰痛,姑有物在皮中。姑病势转剧,内伤于脾,则不能饮食;外伤肌肉,则身体疼痛;伤于心则心烦而躁;伤于膀胱则小便不利。结果,水湿无法排泄,潴留于肌肉而生水肿,这就是黄汗病。用桂枝加黄芪汤治疗。以桂枝汤解肌调和营卫,啜粥出微汗,再加黄芪走表逐湿,使阳郁得伸,则热可外达,营卫调和,而病自解。

【原文】

師曰:寸囗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陽脉微而迟,微则为氣,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则营卫不利;营卫不利,则腹满脅鳴相逐;氣转膀胱,营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阳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尿,名曰气分。(三十)

【释义】

本条论述气分病的病珏机制,及其脉证、治则。以寸囗、趺阳合诊,况明气血不足而兼寒者,可出现手足送冷、腹满、肠鸣等症状,甚至影响膀胱的功能。阳气不通则身冷,阴气不通则骨疼,也是气血不足所致的结果。阳气不流通,肌表失于温煦则怕冷;阴气不流通,肌肉失于濡养则麻痹不仁。上述脉证,圴为阴阳相失所致。

大气即胸中之宗气。“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是由于气分病而致水肿的治疗原则。失气与遗溺分别为气实与气虚之征,水肿病中若见有这些症状,更可说明其病在气分。

【原文】

本条指出气分病的治法。由于阳虚阴凝,水饮不消,积留于心下,所以痞结而坚,如盘如杯,可用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以温阳散寒,道和气机。方中用桂枝去芍药汤,振奋卫阳;麻辛附子汤,温发里阳,两者相协,可以通彻表里,使阳气通行,阴凝解散,水饮自消。
《心典》:气分即寒气乘阳之虚,而结于气者,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其势亦已甚矣。然不直攻其气,而以辛甘温药,行阳以化气,视后人之袭用枳、朴、香`砂者,工拙悬殊矣。云当汗出如虫行皮中者,盖欲使既结之阳,复行周身而愈也。

【原文】
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三十二)

枳术汤方:

枳实七枚

白术二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软即當散也。

【释义】

本条论述气分病的另一种证治。本证是脾弱气滞,失于输转,致水气痞结于胃部,故心下坚,如盘如杯,可用枳术汤行气散结,健脾利水。
【按语】

仲景于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者,出其两方,一方治阴气凝结于心下,用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一方治水饮痞结于心下,用枳术汤。再从两方药味组成看,前者可兼有手足逆冷,或身冷,或骨痛恶寒,或痹不仁等,是表里同病;后者则病在中焦。

【附方】
《外台》防己黄芪汤:治风水,脉浮为在表,其人或頭汗出,表无他病,病者但下重,從腰以上为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方见风湿中。
【方解】本条论述风水表虚,水湿盛于风邪的证治。故在防匚黄芪汤原方基础上加重药量,以白术健脾胜湿,姜枣草调和营卫以和中,更以防己、黄芪同伍,不仅善驱肌表水湿,益气固表,还能使水湿下走。诸药同伍,共奏益气健脾,除湿行水之效。

《结语》

本篇论述水气病的病机,辨证和治疗。水气病的形成,尘要是阳衰微,水停不化,因而泛滥全身,与肺、脾、肾三脏有着密切联系,而与三焦、膀胱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本篇根据水气病的不同脉症的原因,提出了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种类型;继又根据水气病形成的内脏根源,论述了肝水、心水、脾水、肺水、肾水的临床特征。前五种水气类型与五脏水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辨证时应该互参。

关于水气病的治疗,本篇提出了“腰以下肿,当利小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和“可下”的三大原则,对于指导临床实践的价值极大,但在运用时,必须掌握辨证施治的精神,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至于篇中方剂,如风表虚的,用防己黄芪汤;有郁热的,用越婢汤;脉浮的杏子汤;脉沉的用麻黄附子汤。皮水因阳郁而出现四肢水肿,聂聂跳动的,用防已茯苓汤;阳气被阻而手足逆冷的,用蒲灰散。里水因阳郁有热而湿重,见一身面目洪肿的,用越婢加术汤;因肺气不宣而无郁热的,用甘草麻黄汤。黄汗病因湿重而阳郁,用桂枝加黄芪汤;阳郁而营血有热的,用芪芍桂酒汤。此外,由于阳虚阴凝呈现心下痞结的,用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脾弱气滞而出玩心下痞坚的,则用枳术汤治疗。

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芕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三十一)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麻黄二两

细辛二两两 附子一枚炮。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去上沫,內诸药,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当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

【释义】

《類经》
【類經十二卷】

证治类(二)

气味方制治法逆从(《素问.至真要大论》O四,附:有病真假辨)

帝曰:五味阴阳之用何如?

岐伯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泻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急或缓,或燥或润,或轻或坚,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涌,吐也。泄,泻也。渗泄,利小便及通窍也。辛、甘、酸、苦、咸、淡六者之性:辛主散主润,甘主缓,酸主收主急,苦主燥主坚,淡主渗泄。《藏气法时论》曰: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故五味之用,升而轻者为阳,降而重者为阴,各因其力而行之,则气可调而平矣。O涌音勇,如泉涌也。软,软同。)

帝曰:非调气而得者,治之奈何?有毒无毒,何先何后?愿闻其道。(非调气,谓病有不因气而得者也。O王太朴曰:病生类有四:一者始因气动而有所成,谓积聚癥瘕,瘤气瘿气,结核癫痫之类也;二者气动而外有所成,谓痈肿疮疡,疣疥疽痣,掉瘈浮肿,目赤熛疹,腑肿痛痒之类;三者不因动气而病生于内,谓留饮癖食,饥饱劳损,宿食霍乱,悲恐喜怒,想慕忧结之类也;四者不因动气而病生于外,谓瘴气贼魅,虫蛇蛊毒毒,蜚尸鬼击,冲薄坠堕,风寒暑湿,斫射刺割捶朴之类也。凡此四类,有独治内而愈者,有兼治内而愈者,有独治外而愈者,有先治内后治外而愈者,有先治外而后治内而愈者,有须齐毒而攻击者,有须无毒而调引者。其于或重或轻,或缓或急,或收或散,或润或燥,或软或坚,用各有所宜也。)

岐伯曰:有毒无毒,所治为主,适大小为制也。(治之之道。有宜毒者,有不宜毒者,但以所治为主,求当于病而已,故其方之大小轻重,皆宜因病而为之制也。)

帝曰:请言其治。

岐伯曰: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君臣佐义见下章。)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治寒以热,治热以寒,此正治法也。)微者逆之,甚者从之,(病者微之,如阳病则热,阴病则寒,真形易见,其病则微,故可逆之,逆即上之正治也,病之甚者,如热极反寒,寒极反热,假证难辨,其病则甚,故当从之,从即下文之反治也。O王太仆曰:夫病之微小者,犹人火也,遇草而焫,得木而燔,可以湿伏,可以水灭,故逆其性气以折之攻之。病之太甚者,犹龙火也,得湿而焰,遇水而燔,不知其性,以水折之,适足以光焰诣天,物穷方止矣;识其性者,反常之理,以火逐之,则燔灼自消,焰火扑灭。然逆之,谓以寒攻热,以热攻寒,须从其性用,不必皆同。是以下文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此之谓乎。)坚者消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益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而劫之,开之发之,适事为故。(温之,温养之也。逸者,奔逸溃乱也。行之,其逆滞也。平之,安之也。上之,吐之也。摩之,按摩之也。薄之,追其隐藏也。劫之,夺其强盛也。适事为故,适当其所事之故也。)

帝曰:何谓逆从?

岐伯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以寒治热,以热治寒,逆其病者,谓其正治。以寒治寒,以热治热,从其病者,谓之反治。从少谓一同而二异,从多谓二同而一异,必观其事之轻重而为之增损。然则宜于全反者,自当尽同无疑矣。O愚按:治有逆从者,以病有微甚;病有微甚者,以证有真假也。寒热有真假,真者正治,知之无难,假者反治,乃为难耳。如寒热之真假者,真寒则脉沉而细,或弱或迟,为厥逆,为呕吐,为腹痛,为飧泄下利,为小便清频,即有发热,必欲得衣,此浮热在外而沉寒在内也。真热则脉数有力,滑大而实,为频躁喘满,为声壮厉,或大便秘结,或小水赤涩,或发热掀衣,或胀疼热渴。此皆真病,真寒者宜温其寒,真热者直解其热,是当正治者也。丢若假寒者,阳证似阴,火极似水也,外虽寒而内则热,脉数而有力,或沉或而鼓击,或身寒恶衣,或便秘热结,或烦渴引饮,或肠垢臭秽,此则恶寒非寒,明是热证,所谓热极反兼寒化,亦曰阳盛隔阴也。假热者,阴证似阳,水极似火也,外虽热而内则寒,脉微而弱,或数或虚,或浮大无根,或弦芤断续,身虽炽热而神则静,语虽谵妄而声则微,或虚狂起倒而禁之即止,或蚊迹假斑而浅红细碎,或喜冷水而所用不多,或舌苔面赤而衣不撤,或小水多利,或大便不结,此则恶热非热,明是寒证,所谓寒极反兼热化,亦日阴盛隔阳也。此皆假病,假寒者清其内热,内清则浮阴退舍矣;假热者温其真阳,中温则虚火归原矣,是当从治者也。又如虚实之治,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此不易之法也。然至虚有盛候,则有假实矣;大实有羸状,则有假虚矣。总之,虚者正气虚也,为色惨形疲,为神衰气怯,或自汗不收,或二便失禁,或梦遗精滑,或呕吐隔塞,或病久攻多,或气短似喘,或劳伤过度,或暴困失志,虽外证似实而脉弱无神者,皆虚当补也。实者邪气实也,或外闭于经络,或内结于脏腑,或气壅而不行,或血留而凝滞,必脉病俱盛者,乃实证之当攻也。然而虚实之间,最多疑似,有不可不辨其真耳。如《通评虚实论》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奇则虚。此虚实之大法也。设有人焉,正已奇而邪方盛者,将顾其正而补之呼?抑先其邪而攻之乎?见有不的,则死生系之,此其所以宜慎也。夫正者本也,邪者标也。若正气既虚,则邪气虽盛,亦不可攻,盖恐邪末去而正先脱,呼吸变生,则措手无及。故治虚邪者,当先顾正气,正存则不致于害。且补中自有攻意,盖补阴即所以攻热,补阳即所以攻寒,世末有正气复而邪不退者,亦末有正气竭而命不倾者。如必不得已,亦当酌量缓急,暂从权宜,从少从多,寓战于守斯可矣,此治虚之道也。若足气无损者,邪气虽微,自不宜补,盖补之则正无与而邪反盛,适足以借寇兵而资盗粮。故治实证者,当直去其邪,邪去则身安,但法贵精专,使臻速效,此治实之道也。要之,能胜攻者,方是实证,实者可攻,何虑之有?不能胜攻者,使是虚证,气去不返,可不寒心。此邪之本末,有不可不知也。惟是假虚之证最多也;假寒之证不难治,而假热之治多误也。然实者多热,虚者多寒。如丹溪曰:气有余,便是火,故实能受寒。而余续之曰:气不足,便是寒,故虚能受热。世有不明真假本未而曰知医者,余则末敢许也。)

帝曰:反治何谓?

岐伯曰:热因热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异,可使破积,可使溃坚,可使气和,可使必已。(此节从王氏及新校正等注云:热因寒用者,如大寒内结,当治以热,然寒甚格热,热不得前,则以热药冷服,下嗌之后,冷体即消,热性便发,情且不违,而致大益,此热因寒用之法也。寒因热用者,如大热在中,以寒攻治则不入,以热攻治则病增,乃以寒药热服,入腹之后,热气即消,寒性遂行,情且协和,而病以减,此寒因热用之法也。如《五常政大论》云: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亦寒因热用、热因寒用之义。塞因塞用者,如下气虚乏,中焦气壅,欲散满则更虚其下,欲补下则满甚于中。治不知本而先攻其满,药入或减,药过依然,气必更虚,病必渐甚。乃不知少服则资壅,多服则宣通,峻补其下以疏启其中,则下虚自实,中满自除,此塞固塞用之法也。通因通用者,如大热内蓄,或大寒内凝,积聚留滞,泻利不止,寒滞者以热下之,热滞者以寒下之,此通因通用之法也。以上四治,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既得其本而以真治真,以假治假,其始也类治似同,其终也病变则异矣,是为反治之法,故可使破积溃坚,气和而病必已也。O塞,入声。)

帝曰:善。气调而得者何如?

岐伯曰:逆之从之,逆而从之,从而逆之,疏气令调,则其道也。(气调而得者,言气调和而偶感于病,则或因天时,或因意料之外者也。若其治法,亦无过逆从而已,或可逆者,或可从者,或先逆而后从者,或先从而后逆者,但疏其邪气而使之调和,则治道尽矣。)

悟懂通透:《玄牝之门的三个特征》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道德经》第六章
何谓【玄牝】?【谷】、【神】、【不死】与这玄牝又有何关系?
在《道德经》第一章中,老子就讲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即代表能够“无中生有”的“混沌母体”,是宇宙万物产生并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牝[pìn]字的本义是指鸟兽的雌性,与“牡”相对(牡指雄性)。此外,《淮南子·墬[dì]形训》:“丘陵为牡,溪谷为牝。”可见牝字不仅有“雌性”之意,在实际应用中也代指阴性事物。 由此可见,【玄牝】的意思就很明显了,指代的就是那个衍生万物的“混沌母体”。而【玄牝之门】即是沟通这个母体的通道。这个通道是我们所认知的这个世界与母体相连的枢纽,因此称之为“天地根”。
这个母体是什么?
这个母体即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所在。往大里说,是宇宙天地自然;往小里说,是生吾之母是衣食来源;若论家国,百姓是谓玄牝;若论企业,市场是谓玄牝;任何主体要获得一线生机,就需通过“玄牝之门”接通“玄牝”,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给养。
这个母体有什么特征?
“谷、神、不死”这三点,就是这个母体的特征,“是谓玄牝”。若想真切的理解何谓玄牝,我们就得先搞清楚这三个特征分别说的是什么。
我们先说“不死”,这个概念较容易理解。本章最后一句“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便是这“不死”最好的体现,也是“玄牝”的显著特征。
玄牝不死,即是希望不死。在我们的感知中,这个世界造化不休,生于此中的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与天地共生”的“不死”境界,能够源源不绝的从“母体”中获得“不死”的奥义,这便要从【谷】和【神】这两处去寻。
何谓【谷】?何谓【神】?很多人将“谷神”合起来作为一个概念来解释,这是不对的。“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第三十九章),谷与神是两个概念,这在《道德经》中是多次提到的。
“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第十五章);“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第二十一章);“上德若谷”(第四十一章)……
“谷“是老子取法自然诸象中代指“道”的标志性载体。上德若谷、虚怀若谷,谷有虚空之型,有橐龠之空,有容纳之德,故能承载万物。这便是玄牝的第一个特征。
“神”,能够引申万物者为神(字源说);玄牝之门可沟通“混沌母体”亦为神;神性庄严,需要虔诚以待。这便是玄牝的第二个特征。
有虚空之容、纳受之德;有枢纽之功,感应之能;有长生之源,不死之性;此三者便是玄牝的特征体现。
上至天地,能通玄牝之门,便可寻得“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道。下至自身,若能以虔诚之心修以若谷之胸怀,也可寻得那玄牝之门,“道法自然”,掌握能与“天地共生”的智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4.今天吃了水果——苹果,终于有了没有再吃桃子和提子的一天,哈哈哈,今天也做了运动,奖励一个小红花,哈哈哈5.今天上午是个雨天☔️,滴滴答答的,好凉快啊,突然发
  • 【中资机构向埃塞俄比亚捐赠口罩等防疫物资】L'Éthiopie a reçu plus d'un demi-million de masques de cinq
  • ”#荐书# 他是学霸,她是学渣。她想方设法得到学霸的喜欢,但也知道只有成绩优异的人才能跟他接触[冬兵]。
  • 适合婚礼播放的粤语歌曲   适合婚礼播放的粤语歌曲   陈奕迅《每一个明天》   郑伊健《一生爱你一个》   许志安《向全世界说爱你》   张学友《你的名字我的
  •   作者叹息的内容:1.自己的苦 2.周围人的苦 3.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第三段共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
  • @MD_摩登兄弟 #一座岛[音乐]#无论我来自哪里最终目的还是奔向你想念人潮人海中的呐喊想念七彩斑斓的荧光棒想念为你不顾一切的疯狂想念那个在舞台上发光的你@MD
  • 在完成了《泰坦陨落》这样工程浩大的在线游戏之后,这个由前《使命召唤》系列员工组成的工作室认为,回归单机是一种退步。在完成了《泰坦陨落》这样工程浩大的在线游戏之后
  • [doge]#小饭团的196天# [嘻嘻]今晚好开心啊,粑粑麻麻下午出去办车位的事情,然后回来带我去逛了商场,我好开心啊,一路蹦蹦跳跳,坐婴儿车里也不哭,商铺阿
  • 慢慢地你会发现,无论是对待生活还是工作,你周围的年长者总是比年轻人更认真,你总是比年轻的你更认真的去生活,因为年轻的时候我们都曾轻浮过,轻浮的对待了生活对待了所
  • 1680-1684年效力迁居罗马的瑞典逊位女王克里斯蒂娜(Drottning Kristina)任私人剧院指挥,为女王剧院谱有歌剧《真诚之爱》(L'ownest
  • !!
  • 经该院分管副检察长黄纯与公安机关、看守所相关领导积极沟通协调,看守所提供了会见室,并对相关设备进行了调试,承办案件的未检检察官添加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家长的微信,
  • 同时也不忘适当的煽动和挑衅,完全就是因为懂才这么做的感觉,这就是温柔的肉食系吧……当然后面更肉食我就更喜欢了。#plog##碎碎念# 感谢学校在把我们关起来之前
  • 大家来我儿子家找我本人签约注资合作开发我们村等,请务必要提前2个小时此微博私信与我或拨打我手机电话通知我,我好准备恭迎大家的大驾莅临与我本人签约注资合作[心][
  • 有点自私,很怕他突然离开我[泪]即使我知道这两年可能见面次数寥寥无几,我也在盼着重新见到他的时候[泪]算啦 还是好好养好身体,才有未来可言[月亮]#我才不要和你
  • [求关注]cre on logo[求关注]#刘宇宁要替我幸福# ❣️❣️#刘宇宁新歌一座岛#❣️❣️#摩登兄弟公益行[超话]#┏┅┅┅┅┅┅┅┅┅┅┅┅┅
  • 我和我的2008年上斗会白头偕老。#夏天最烦恼的一件事#[礼物][嘘]【消逝的纪念】路虎卫士SVX是2008年为纪念卫士品牌六十周年而推出的特别版,首台卫士SV
  • 2)放入加热过的剩饭和匀,加少许食盐、胡椒粉。)南瓜焖饭 & 简简单单小饭团(其实是中午米饭剩的有点多不知道咋吃...)酸汤面(绝了,作为山西人我第一次
  • 来点碎碎念其实算是对觉得挺好吃的cb 至哥看着就不大擅长安慰人的样子 毕竟以前总是一个人面对异样的目光和来自同龄人的欺侮 所以剧团一定是一个对他来说很重要的地方
  • 国家林业局在2009年《中国重点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中指出,中国大陆的穿山甲(所有种类)数量约有64000只左右,另据《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在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