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尘书坊[超话]#
【人的生命之根本在于心】

南无阿弥陀佛,
作为我们每一个人,
或是喜好健身养生者,首先,
应该认识这样一个关键性问题,
就是:“心灵活动对于人体生理过程,所起到的是决定作用。”
在中国上古时期,诸多修炼士、贤人学者早就体认到了,
还留有许多文献记载。
古典医著《黄帝內经》里说:
“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那时候人所说的‘心’就是人的‘精神、真气’。《贞观政要·规谏太子》唐代司马祯说:“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师,静则生慧,动则生昏。”
《坐忘论·收心》宋代欧阳修说:“万事以心为本,未有心至而力不能者。”
《苏子美论书》“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心为一身之主宰,
这里所说的心,可不是心脏,
而是人的生命之根本,
是觉知见闻的能源,
心在人在,心去人亡。

——性命之道#我的佛系生活##华夏文化传承#

#我劝你不要移民#
巧者劳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儿子一出门就问我
为什么白人看着都那么开心
华人都苦大仇深心事重重的
看一眼那表情能少吃半碗饭
很多华人满身名牌还看着豪横豪横的
我让他自己思考
他说一般说来,傻子才快乐
歪果仁看着享受生活不储蓄
每年一点存款全用来旅游其实是在透支未来
老了就傻眼了
每天新闻都在报道老人无家可归居无定所连房租都付不起一点存款都没有
其实以澳洲人可怜的收入和超高的生活成本
普通中产其实是没有实力像国内中产那样旅游度假的

“ 三身者,
清净法身,
汝之性也;

圆满报身,
汝之智也;

千百亿化身,
汝之行也。

若离本性,
别说三身,
即名有身无智。

若悟三身无有自性,
即名四智菩提。

听吾偈曰 :
‘ 自性具三身,
发明成四智。

不离见闻缘,
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
谛信永无迷。

莫学驰求者,
终日说菩提。’”
  
法报化三身,
是我们修行总的目标,

那么六祖大师如何来开示禅宗所成就的三身佛的内涵呢?
  
“ 清净法身,
汝之性也。”

我们本有的菩提自性就是清净法身;

“ 圆满报身,
汝之智也。”

打开菩提自性,
彻悟自性的智慧,
即圆满报身;

“ 千百亿化身,
汝之行也。”

利益众生的菩萨行,
一切身口意的运作都是我们的化身。
  
那么本性与三身的关系呢?

“ 若离本性,
别说三身,
即名有身无智。”

如果离开本性说三身,
那么三身就没有智,
此时就谈不上什么三身。
  
“ 若悟三身无有自性,
即名四智菩提。”

如果了悟三身并非实有,
也就是没有遍计所执自性,
那么就证得了四智。

对于报身无有自性可以这样理解 :

报身有两种,
一个是他受用,
一个是自受用。

前面讲的
“ 圆满报身,
汝之智也 ”
是自受用报身,

是证悟法身的智慧;

菩萨的色身,
是他受用报身,

不同的福德因缘,
感得不同,

与众生的缘不同,
众生看到的也不一样。

千百亿化身,
指的是我们利益众生的身口意三业的运作。
  
能够了知三身无有自性,
就能够打开法身所具备的四智菩提,

所以叫
“ 自性具三身,
发明成四智 ”。

禅宗所成就的三身,
是自性三身。

直接发明自性,
然后打开四智。

诸佛所具有的四智,

就是大圆镜智、
平等性智、
妙观察智、
成所作智,

它对应我们凡夫的八识。

以肉身直入佛智,
这叫
“ 不离见闻缘,
超然登佛地 ”,

这是禅宗顿悟成佛的法门。
  
对于四智的内涵,
六祖大师接下来又开示说 :

“ 大圆镜智性清净,
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
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
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
繁兴永处那伽定。”

大圆镜智是指我们清净的本心;

“ 平等性智心无病 ”,
这时第七末那识已经转变了,

不再有一切凡夫所共有的根本心病 ——
我执;

那么妙观察智呢?

第六意识转变为妙观察智,
它清净无染,

观察一切事物没有执取,
见一切法而不起分别想;

前五识则转变为成所作智,
这是利益众生的悲用。
  
一定要打开大圆镜智,
“ 在千人万人中,
不背一人,
不向一人 ”,

这才能称为禅师。

如何成就四智?
  
“ 五八六七果因转 ”,

“ 六七因中转,
五八果上圆 ”。

第六意识和第七末那识在因地转成智慧以后,

第八阿赖耶识和前五识在果地才能圆满。
  
若依教下唯识宗的教理,
第六意识第一次转智是在初地;

第二次转智是在七地末八地初,
证得无生法忍;

第六意识彻底转成妙观察智是在佛智境界。

那么第六意识一转,
末那识跟着转,
第六意识转变成妙观察智,
第七末那识同时跟着转变成平等性智。

此时,
阿赖耶识才转成大圆镜智;

前五识,
跟着转变为成所作智。

这是八识转智的次第,
是基本规律。
  
那么禅宗的祖师,
于转处不留情,
念念亲见本性,
不管动静,

都恒与法身相应,
处于那伽大定之中,

这时八识同时圆成四智,
这是禅宗不共的修行路线。

菩提自性在何处?
  
《 坛经 》 中
六祖大师这样开示 :

“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
但正无三障。”

我们生命的真性是本有的觉知之性,
菩提妙心我们本有。

但是,
由于我们没有认识它,

所以
“ 起心即是妄 ”,
起心动念都是妄念。

“ 净心在妄中 ”,
我们清净的本心就在我们的妄念中。

那么如何来把它发明呢?

“ 但正无三障 ”,

只要把我们的种种妄心、
邪见都止息,

就能够打开我们本有的觉性,
破除三障。
  
《 坛经 》中
还开示 :

“ 真如有性,
所以起念;

真如若无,
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正是因为有真如妙心,
所以我们才能起念,

真如若无,
眼耳色声 ——
我们的根身世界当时即坏。

我们之所以有
“ 在眼曰见、
在耳曰闻、
在手执捉、
在足运奔 ”
这样的生命基本特征和能力,

正是由于我们有无限自由、
无限广大的觉性。

这是不可复制的,
不是进化而来的,
不是从哪里生出来的,
也不会死去。

人工智能再发达,
也不可能有佛性,
这是我们学禅之人应该特别明确的一个认知。
  
《 坛经 》 中
还开示 :

“ 若能心中自见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
起心总是大痴人。”

如果能在我们的妄心中见真心,
打开了真心,
也就是发明了此心,

“ 有真即是成佛因 ”,
这才是成佛的正因,
直了成佛。

“ 不见自性外觅佛 ”,
不见自己的觉性,

然后向外去找佛,
“ 起心总是大痴人 ”,
一动念就错了,

所以叫
“ 起心即错,
动念即乖 ”,

不能向外去找觉悟,
不能向外去觅佛。

菩提自性与觉知心的关系
  
我们凡夫此刻的觉知心,
生灭不停,
是我们生命最亲切的运作。

过去的种种记忆、
发生的种种故事,

不管是世界的、
自然的,

还是生命境界的、
社会的、
人文的,

都永远停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融入进了我们的生命之流;

未来,
尚未发生。

所以对于我们凡夫来说,

过去、
未来的心显然是不可触及的,

但是我们可以把握此时此刻的心,
我们一切的生活都由此展开。
  
所以,
不能离开此时此刻的觉知心去找菩提自性,
去找真心。

祖师开示,
“ 净心在妄中 ”,

菩提自性就在我们此时此刻的觉知心中;

但是我们的觉知心,
它又不是真心。

这两者的关系就像波浪和水一样,
也可以说像冰和水的关系。

当我们处于冰的状态,
它本身不是水,
不具备水滋润万物的特征;

但是,
你也不能离开冰去找水。
  
有人认为前念已过,
后念未至,
中间那段看似没有妄念,

所谓了了分明的状态就是真如,
这是极其糟糕的错误认知。

就好比我们认为一个波浪过去了,
后面那个波浪还没来,
中间那段看似平静的状态就是纯粹的水。

这个错误很严重。

从妄心到真心,
一定要经历身心世界脱胎换骨式的剧变。
  
我们的妄心,
包含了心王和心所。

前五识、
第六意识、
第七末那识、
第八识都是心王,

贪嗔痴烦恼等属于心所。

禅宗顿悟,
是擒贼先擒王,
但管心王。

在心王当中,
谁是转智的要害?

第六意识。

第六意识转,
第七末那识就跟着转。

第六意识、
第七识转成了佛智,

第八阿赖耶识和前五识才跟着转。

所以在第六意识上用功,
这是通向解脱的关键。

禅宗用功的核心
  
—— 转第六意识
  
六祖大师彻悟以后,
五祖大师知道六祖的弘法时机尚未成熟,
担心有人因为嫉妒而伤害他,
就让他赶紧离开。

所以,
五祖大师连夜亲自摇橹,

把惠能大师送过了江,
嘱咐他赶紧躲起来,
短时间内不要出来弘法。
  
但是三天以后,
五祖大师作为这出传法大剧的导演,
当众宣布 :

“ 衣法已南,
能者得之。”

行者惠能已经得了衣钵往南走了,
意思就是你们想追就追吧。

不给大众一个追的机会,
怎么能显出开悟禅师的智慧呢?

于是,
一队人马就向南追来。
  
有一位惠明禅师,
将军出身,
很有经验,
又跑得快,
很快就追上了。

惠能大师一看,
把衣钵放在石头上,
赶紧躲了起来。

结果惠明禅师一拿衣钵,
拿不动

( 为什么拿不动?

这是一大迷团,
需要参究 ),

幡然醒悟,
大声喊道 :

“ 行者!
我为法来,
不为衣来。”

于是惠能禅师就出来为惠明禅师说法,

“ 汝既为法而来,
可屏息诸缘,
勿生一念,
吾为汝说。”

既然你为法而来,
请你先把是非缘务都放下,

勿生一念,
先把粗的烦恼停一停。

“ 明良久 ”,
惠明禅师作意用功,
调伏妄心,
过了很久,
待他身心宁静下来以后,

惠能祖师讲 :
“ 不思善,
不思恶,
正与么时,

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不思善不思恶,
也就是不思,

初步的不思就是粗的思维心不起,
这时有利于参禅用功。

正在这个时候,
哪个是你的本来面目?

这时起疑情,
反观自心,
什么是我们妄心当中本有的觉心?

这是禅宗参究的核心功夫。
  
“ 惠明言下大悟 ”,

有两种版本 :
一种是惠明禅师当下就开悟了;

还有一种,
据文献记载,
他回去以后,

按照六祖大师开示的方法参禅,
几个月以后悟明心地。

这两种版本,
我觉得都很好。

第一种可能代表惠明禅师的境界;

第二种代表我们大多数人,
如果我们这样用功,

也许几个月、
几年、
几十年开悟,

也许下辈子才开悟,
都没关系,
只要开悟就好。

只要我们这样坚持用功,
都有开悟的机会。
  
惠明禅师继续问 :

“ 上来密语密意外,
还更有密意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就是女王##不负好时光#【红烧狮子头】1.瘦肉细切粗剁,肥肉切成米粒,马蹄切碎末2.倒入生粉搅拌均匀,分成50g每份,并逐个在手中摔打团成肉团3.肉团放油锅
  • 运动公园以“在绿色中运动,在森林中呼吸”为主题,主要建设有柿柿如意广场和秦腔主题广场等8个总面积在4.8万平方米的广场,以及儿童游乐区、足球场、篮球场等8个总面
  • 快高长大,健健康康期待我大宝贝给我过五一生日[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谁要做选择啊,两个生日都必!蛋糕 和花花都nicefuafua太用心
  • ✨ ─── ♥️ℒℴѵℯ*我庸常琐碎的日常里藏着一个宁在那日晒雨淋的 当下柴米油盐的 日复一日@摩登兄弟刘宇宁 ❀━━━━━♡ℒ ♥━━━━━❀ ​​​#刘
  • 感觉身边人都投入自己发光璀璨的生活里了 就我还在摆烂式走两步退十步的过 让我做一辈子摆烂奇怪的非主流文青我也懒得去发光发热 随便吧 现在我的心态是能醉着睡就绝不
  • 龙猫》中,你会发现:名为“所泽”的“原生态”森林成为宫崎骏创作龙猫的思想源头,宫崎夫人则用画笔记录下这小小天地里的一年四季……时间不停流转,但总会有不同的风景出
  • 计划周末回家的小陈再次因为加班未归,于是我又偷偷跑来见他了,结果刚到站就听他说有约,我没告诉他准备偷偷给他个惊喜,告诉他许个愿或许就能看到我,哈哈哈哈[哇]笨的
  • 五、供暖过程中邻居家的供热温度正常,而自家的供热温度不理想,用户可在停暖期间进行维修改造,以保证达到理想的用热效果。挂暖用户,尤其是以前使用小型燃煤锅炉的用户和
  • [微笑][爱你][微风]很多东西,总是只有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好吧,我又深夜emo了,悔恨自己没有珍惜科大四年的岁月,叹息自己躺平但又没完全躺平的学生生活,埋怨曾
  • 夜空的我,打开往事行囊,珍捧零碎记忆,拼凑完整画面,只为自信也曾有过凡尘情愁,零碎记忆拼凑出一副春的画面,希望之季也是我俩相识之日,情窦初开,温婉,娇情的你,使
  • 我要在每一朵玫瑰旁低语暧昧的风情,在每一只山茶上留下坦荡的爱意,让风雨也贪恋这明亮的岁岁年年,我真诚的邀请春夏秋冬,让四季也偏爱我繁华的植园,让我的每一朵花都开
  • 在诸佛菩萨、天人大众乃至虚空世界、山河大地、风云雨雾出现之前,我们真心本来面目就是一个灵体,这个灵体无形无相,什么都没有;他什么都没有,而又灵明不昧,他就知道自
  • 有的时候伤害和失败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它会让你变得更好,孤单和失落亦是如此。今天是你往后日子中最真实、最年轻的一天了,正因为有明天,所以今天永远是起跑线,请牢记记
  • 刷抖音刷到了一段很有感触的话,我好像确实更容易被那些破碎的人吸引,那些活泼阳光开朗的对我来说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特质,自然也就对我产生不了多大的吸引力。她的女儿也
  • [衰]刘亦菲回国了,颜值却比小时候更加的绝美了![衰](三)张柏芝“艳照门事件”后为何依然火张柏芝在娱乐圈的资源其实也是非常不错的!
  • 问了店员,在最里面的包间,可是我走到门口的时候里面怎么这么热闹呀,大家到的好早,我应该没迟到吧。我一直都没时间做趁着今天回来早,快速的调了饺子馅一个人和面,擀
  • #喜迎二十大# 【十年·看资阳||八方通衢 枢纽资阳——资阳交通十年之变】这十年,农村公路进村连户,汽车直接开到家门口;高速公路纵横交错,成了带动一方百姓奔向美
  •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明白了让我对一些世界的角落念念不忘的,不是在生命的不同时段遇见过的人,而是成长的经历刻进了那些地角的基因。然而我还是需要去到相同的地方,完成年
  • 希望你在汪星一切安好,我的炸鸡宝贝[悲伤][悲伤]愿同一粒流星,即便燃其所有,也想跌跌撞撞地闯入你的眼眸。[圣诞老人][作揖][微风]你离开我去汪星也半个月了,
  • 欢迎各位新同学来到河北地质大学华信学院管理系下面两个账号为2022级本科新生群,以及2022级专接本新生群,请各位萌新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入群中,注:管理系官方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