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过度上涨触发一级预警# !红烧肉自由危险了?】近期以来,“二师兄”站上风口,身价再度“飙涨”。

10月19日,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10月10日至10月14日当周,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价格周均价比去年同期上涨超过40%,进入《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确定的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区间。

国人的餐桌上,总少不了猪肉的身影。有网友戏谑:不知不觉间,我的红烧肉自由危险了。值得注意的是,眼下刚过中秋与国庆,明明处于消费淡季,可猪肉价格为何大涨?

猪价飙升

“一斤五花肉要30多元,猪肉怎么这么贵了?”在北京某连锁超市的猪肉摊前,一位顾客感叹道。

在这家超市里,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猪肉价格几乎都是“2”开头,前后腿瘦肉15.5元/斤,带皮后尖25.98元/斤,里脊31.98元/斤,带皮五花33.98元/斤,优质腔排39.98元/斤……

其中最贵的要数精品肋排,价格高达49.98元/斤,即便是冻肋排,价格也达39.98元/斤。

工作人员表示,10月份以来,猪肉价格基本每天都在涨,一天一个价,有时候一天就涨一块多。

事实上,猪价涨了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中国养猪网数据显示,今年生猪价格在3月21日降至11.78元/公斤的低点后便重回上行通道。

三季度尤其是进入10月份以后,上涨势头更加明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生猪生产者价格上涨36.1%,扭转了连续7个季度同比下降态势。

截至10月20日,生猪价格到达到28.59元/公斤,创下今年新高,最近半年累计涨幅超过100%。

对于猪价,参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组织分析研判的专家指出,从历史数据看,2019年前历次“猪周期”生猪平均价格最高点为每公斤21元左右,即使考虑近年来成本上升因素,目前价格也已经处于过高水平。

受猪价上涨影响,亏损了大半年的生猪养殖企业也一改此前颓势,9月销售收入纷纷迎来大涨。

据统计,A股市场中已公布数据的16家猪企9月生猪出栏量合计约1025.53万头,销售收入合计243.05亿元。其中,“猪茅”牧原股份销量及收入稳居第一,分别为446.2万头和119.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6%和180.2%。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9月多数猪企的生猪销售均价在23元/公斤以上,最高达26.81元/公斤,而去年同期则多在12元/公斤上下。

养猪户惜售

从本质上讲,猪价变动反映的是供需关系的变化,而我国猪肉需求总体稳定,因此猪肉价格走势主要由供给决定。

在发改委此前组织的业内研判会上,专家认为,近期生猪价格明显上涨,重要原因是部分养殖户为博弈后市行情,出现非理性的过度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行为,减少市场供应量。

通常来说,猪肉价格上涨会带动养殖户出栏积极性,但为何会舍不得卖呢?

生猪预警网分析师冯永辉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惜售现象是非常明显的投机行为,赌的是未来价格还将上涨。“再有两个月,春节消费旺季就将到来,这也是一年中猪肉价格的高点。重新补栏肯定赶不上了,所以养殖户选择压栏。”

布瑞克农业大数据集团研究总监林国发进一步分析道,每年11月到次年1月,都是猪肉的消费旺季。一方面,秋冬季气温下降,带动居民日常饮食猪肉消费增加。另一方面,秋冬季也是我国传统食品生产旺季,各类肉食加工需求旺盛,尤其是腊肠腊肉等食品加工,进一步刺激着猪肉消费。

据林国发观察,国庆节前后,有些猪本来200多斤就要出栏屠宰,结果被一些养殖户进行二次育肥,养到300多斤。“这是把猪当牛养!”

“这背后都是对于利润尤其是超额的利润的追逐。”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向中国新闻周刊分析,2018年以前,养殖业长期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状态,赚的都是辛苦钱。但在上一轮猪周期中,不少养殖企业获利颇丰,养一头猪的利润超过1000元成为常态,因此企业希望进一步攫取利润。

中国新闻周刊查阅数据得知,眼下养一头猪,获利早已超过1000元。

10月20日,卓创资讯发布的生猪市场周度分析报告指出,当周自繁自养盈利与仔猪育肥理论出栏盈利环比上涨。卓创资讯监测全国自繁自养盈利平均为1641.87元/头,环比上涨119.48元/头。仔猪育肥盈利平均为1566.91元/头,环比上涨118.22元/头。

调控加码

面对不断走高的猪价,宏观调控正在不断加码。

10月19日,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消息显示,近日国家将投放今年第6批中央猪肉储备,并指导各地加大力度同步投放地方政府猪肉储备。

自10月15日起,北京开始投放政府储备猪肉。北京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轮储备猪肉计划投放量为600吨,全市共有24家连锁超市和两家企业零售网点共计576家门店在售。

10月25日,中国新闻周刊在一家社区超市内看到,大红条幅上印着“北京市政府储备肉投放点”的宣传语。相较于鲜肉,储备肉的价格确实低了不少。比如前腿瘦肉14.99元/斤,后腿瘦肉15.99元/斤,一级五花肉21.90元/斤,通脊20.50元/斤。

治标的同时还得治本。李国祥表示,增加生产供给,才是平抑猪肉价格的根本之策。“养殖主体、尤其是大型养殖企业应加快出栏力度。”

10月20日,国家发改委表示,针对近期生猪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的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加强与部分大型生猪养殖企业沟通协调,建议企业保持正常出栏节奏、顺势出栏育肥猪,促进生猪价格稳定和市场平稳运行;不得故意压栏抬价,更不得串通涨价。

牧原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近期生猪价格上涨,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情况,主动加大出栏量,积极配合保供稳价工作,促进生猪市场和价格平稳运行。

新希望也表示,公司作为养殖龙头企业,将于节日前后加大生猪出栏量,保障生猪的稳定供应,四季度各月出栏量预计也将继续提升。

多管齐下后,猪肉价格也终于“冷静”下来。中国养猪网数据显示,10月25日生猪价格为28.15元/公斤,较10月20日的28.59元/公斤有所下滑。

稳产能才能稳猪价

我国高度关注猪肉价格的背后,是猪肉价格不仅影响红烧肉自由,也关系民众切身利益。

冯永辉指出,猪肉价格对我国CPI篮子影响很大。一方面,猪肉是我国居民最主要的肉类消费品,2021年我国肉类产量中猪肉约占60%。因此猪肉在CPI篮子商品中的权重高。另一方面,相对于其他商品,猪肉价格波动较大。而且猪肉价格的提升,对其他畜禽产品等替代品的价格提升也有传导作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CPI同比上涨2.8%,环比上涨0.3%,创2020年5月来新高。而食品价格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36.0%,涨幅比上月扩大13.6个百分点。

林国发分析,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国家鼓励养殖户尽快出栏还有一层深意,就是避免“人畜争粮”。

随着畜牧业,尤其是养猪业的快速发展,饲料已成为人类粮食资源主要的竞争者之一。尽管我国粮食产量长期稳定在6亿吨以上,但进口量同样维持高位。数据显示,去年我国粮食进口量达到1.6亿吨,粮食产量与进口量总和共8.5亿吨,创历史新高。

“进口粮食以大豆、玉米和小麦为主,主要就是用于弥补饲料粮缺口。生猪体重越大,饲料消耗量也越大,这会加剧我国饲料用粮的紧张。”林国发分析道。

为了有效缓解生猪和猪肉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2021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预案将充分发挥政府猪肉储备调节作为关键抓手的重要作用,对生猪及猪肉价格坚持“调高”与“调低”并重,以供应稳保障价格稳,以价格稳促进供应稳。

李国祥还补充道,政府主管部门在引导养殖企业生产的同时,进一步规范大型养殖企业的销售行为,避免企业为了追求超额利润而损害市场秩序。

冯永辉则认为,避免猪价大起大落的根本还是保障生猪产能稳定。而制约产能稳定的重要因素就是我国生猪养殖业的水平还不够高。“规模化程度不高,导致供求衔接不够好,一有风吹草动容易‘一哄而起、一哄而散’。”

数据显示,全国散户数量占养猪主体的99%以上,其出栏生猪的数量约占总体的近一半。

“未来国家要做好顶层设计,不能价格高的时候就支持,价格低的时候就收紧,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冯永辉指出。(中国新闻周刊)

【#猪价过度上涨触发一级预警# !红烧肉自由危险了?】近期以来,“二师兄”站上风口,身价再度“飙涨”。

10月19日,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10月10日至10月14日当周,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价格周均价比去年同期上涨超过40%,进入《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确定的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区间。

国人的餐桌上,总少不了猪肉的身影。有网友戏谑:不知不觉间,我的红烧肉自由危险了。值得注意的是,眼下刚过中秋与国庆,明明处于消费淡季,可猪肉价格为何大涨?

猪价飙升

“一斤五花肉要30多元,猪肉怎么这么贵了?”在北京某连锁超市的猪肉摊前,一位顾客感叹道。

在这家超市里,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猪肉价格几乎都是“2”开头,前后腿瘦肉15.5元/斤,带皮后尖25.98元/斤,里脊31.98元/斤,带皮五花33.98元/斤,优质腔排39.98元/斤……

其中最贵的要数精品肋排,价格高达49.98元/斤,即便是冻肋排,价格也达39.98元/斤。

工作人员表示,10月份以来,猪肉价格基本每天都在涨,一天一个价,有时候一天就涨一块多。

事实上,猪价涨了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中国养猪网数据显示,今年生猪价格在3月21日降至11.78元/公斤的低点后便重回上行通道。

三季度尤其是进入10月份以后,上涨势头更加明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生猪生产者价格上涨36.1%,扭转了连续7个季度同比下降态势。

截至10月20日,生猪价格到达到28.59元/公斤,创下今年新高,最近半年累计涨幅超过100%。

对于猪价,参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组织分析研判的专家指出,从历史数据看,2019年前历次“猪周期”生猪平均价格最高点为每公斤21元左右,即使考虑近年来成本上升因素,目前价格也已经处于过高水平。

受猪价上涨影响,亏损了大半年的生猪养殖企业也一改此前颓势,9月销售收入纷纷迎来大涨。

据统计,A股市场中已公布数据的16家猪企9月生猪出栏量合计约1025.53万头,销售收入合计243.05亿元。其中,“猪茅”牧原股份销量及收入稳居第一,分别为446.2万头和119.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6%和180.2%。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9月多数猪企的生猪销售均价在23元/公斤以上,最高达26.81元/公斤,而去年同期则多在12元/公斤上下。

养猪户惜售

从本质上讲,猪价变动反映的是供需关系的变化,而我国猪肉需求总体稳定,因此猪肉价格走势主要由供给决定。

在发改委此前组织的业内研判会上,专家认为,近期生猪价格明显上涨,重要原因是部分养殖户为博弈后市行情,出现非理性的过度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行为,减少市场供应量。

通常来说,猪肉价格上涨会带动养殖户出栏积极性,但为何会舍不得卖呢?

生猪预警网分析师冯永辉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惜售现象是非常明显的投机行为,赌的是未来价格还将上涨。“再有两个月,春节消费旺季就将到来,这也是一年中猪肉价格的高点。重新补栏肯定赶不上了,所以养殖户选择压栏。”

布瑞克农业大数据集团研究总监林国发进一步分析道,每年11月到次年1月,都是猪肉的消费旺季。一方面,秋冬季气温下降,带动居民日常饮食猪肉消费增加。另一方面,秋冬季也是我国传统食品生产旺季,各类肉食加工需求旺盛,尤其是腊肠腊肉等食品加工,进一步刺激着猪肉消费。

据林国发观察,国庆节前后,有些猪本来200多斤就要出栏屠宰,结果被一些养殖户进行二次育肥,养到300多斤。“这是把猪当牛养!”

“这背后都是对于利润尤其是超额的利润的追逐。”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向中国新闻周刊分析,2018年以前,养殖业长期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状态,赚的都是辛苦钱。但在上一轮猪周期中,不少养殖企业获利颇丰,养一头猪的利润超过1000元成为常态,因此企业希望进一步攫取利润。

中国新闻周刊查阅数据得知,眼下养一头猪,获利早已超过1000元。

10月20日,卓创资讯发布的生猪市场周度分析报告指出,当周自繁自养盈利与仔猪育肥理论出栏盈利环比上涨。卓创资讯监测全国自繁自养盈利平均为1641.87元/头,环比上涨119.48元/头。仔猪育肥盈利平均为1566.91元/头,环比上涨118.22元/头。

调控加码

面对不断走高的猪价,宏观调控正在不断加码。

10月19日,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消息显示,近日国家将投放今年第6批中央猪肉储备,并指导各地加大力度同步投放地方政府猪肉储备。

自10月15日起,北京开始投放政府储备猪肉。北京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轮储备猪肉计划投放量为600吨,全市共有24家连锁超市和两家企业零售网点共计576家门店在售。

10月25日,中国新闻周刊在一家社区超市内看到,大红条幅上印着“北京市政府储备肉投放点”的宣传语。相较于鲜肉,储备肉的价格确实低了不少。比如前腿瘦肉14.99元/斤,后腿瘦肉15.99元/斤,一级五花肉21.90元/斤,通脊20.50元/斤。

治标的同时还得治本。李国祥表示,增加生产供给,才是平抑猪肉价格的根本之策。“养殖主体、尤其是大型养殖企业应加快出栏力度。”

10月20日,国家发改委表示,针对近期生猪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的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加强与部分大型生猪养殖企业沟通协调,建议企业保持正常出栏节奏、顺势出栏育肥猪,促进生猪价格稳定和市场平稳运行;不得故意压栏抬价,更不得串通涨价。

牧原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近期生猪价格上涨,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情况,主动加大出栏量,积极配合保供稳价工作,促进生猪市场和价格平稳运行。

新希望也表示,公司作为养殖龙头企业,将于节日前后加大生猪出栏量,保障生猪的稳定供应,四季度各月出栏量预计也将继续提升。

多管齐下后,猪肉价格也终于“冷静”下来。中国养猪网数据显示,10月25日生猪价格为28.15元/公斤,较10月20日的28.59元/公斤有所下滑。

稳产能才能稳猪价

我国高度关注猪肉价格的背后,是猪肉价格不仅影响红烧肉自由,也关系民众切身利益。

冯永辉指出,猪肉价格对我国CPI篮子影响很大。一方面,猪肉是我国居民最主要的肉类消费品,2021年我国肉类产量中猪肉约占60%。因此猪肉在CPI篮子商品中的权重高。另一方面,相对于其他商品,猪肉价格波动较大。而且猪肉价格的提升,对其他畜禽产品等替代品的价格提升也有传导作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CPI同比上涨2.8%,环比上涨0.3%,创2020年5月来新高。而食品价格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36.0%,涨幅比上月扩大13.6个百分点。

林国发分析,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国家鼓励养殖户尽快出栏还有一层深意,就是避免“人畜争粮”。

随着畜牧业,尤其是养猪业的快速发展,饲料已成为人类粮食资源主要的竞争者之一。尽管我国粮食产量长期稳定在6亿吨以上,但进口量同样维持高位。数据显示,去年我国粮食进口量达到1.6亿吨,粮食产量与进口量总和共8.5亿吨,创历史新高。

“进口粮食以大豆、玉米和小麦为主,主要就是用于弥补饲料粮缺口。生猪体重越大,饲料消耗量也越大,这会加剧我国饲料用粮的紧张。”林国发分析道。

为了有效缓解生猪和猪肉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2021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预案将充分发挥政府猪肉储备调节作为关键抓手的重要作用,对生猪及猪肉价格坚持“调高”与“调低”并重,以供应稳保障价格稳,以价格稳促进供应稳。

李国祥还补充道,政府主管部门在引导养殖企业生产的同时,进一步规范大型养殖企业的销售行为,避免企业为了追求超额利润而损害市场秩序。

冯永辉则认为,避免猪价大起大落的根本还是保障生猪产能稳定。而制约产能稳定的重要因素就是我国生猪养殖业的水平还不够高。“规模化程度不高,导致供求衔接不够好,一有风吹草动容易‘一哄而起、一哄而散’。”

数据显示,全国散户数量占养猪主体的99%以上,其出栏生猪的数量约占总体的近一半。

“未来国家要做好顶层设计,不能价格高的时候就支持,价格低的时候就收紧,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冯永辉指出。(中国新闻周刊)

#藏羚羊迁徙的秘密#【研究称#藏羚羊迁徙或为规避寄生虫感染#】记者从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了解到,科研人员经过7年的观察研究发现,藏羚羊每年从四面八方赶到可可西里地区产仔,规避寄生虫感染可能是原因之一。
  “高原精灵”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期生活在青海可可西里、西藏羌塘、新疆阿尔金山等自然保护区。每年5月,一群群雌性藏羚羊都要大规模迁徙,前往可可西里卓乃湖、太阳湖等地产仔,7月至8月再带着小羊羔陆续返回原栖息地与雄羊合群,往返行程约三四百公里。
  藏羚羊长途迁徙的原因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赵新全介绍,科学家曾提出过很多观点,包括食物水源、基因交流、躲避食肉动物攻击、种群历史记忆等,都没有获得直接证据。而规避寄生虫感染被学界认为是有蹄类野生动物迁徙的驱动因素之一,因此,研究团队也将注意力转移至此。
  “通过连续两个繁殖季的野外考察,我们发现新鲜的藏羚羊粪便中,寄生虫30天后才发育到第一个幼虫期,在此之前,寄生虫卵并没有感染性。而雌性藏羚羊迁徙至卓乃湖后,仅停留21至27天就返回,与寄生虫感染‘完美错过’。进一步检查还发现,可可西里严酷的环境使得消化道寄生虫很难越冬存活,因而新生的小藏羚羊没有感染源或感染机会,少了肠道感染、出血甚至死亡的风险,说明藏羚羊迁徙规避寄生虫感染而从中获益。”赵新全说。
  7年的观察分析,赵新全及团队还进一步排除了藏羚羊迁徙的“食物论”。“迁徙时间从5月中下旬提前到5月上旬,这应该与气候变暖变湿有关,沿途牧草返青提前,藏羚羊‘有意’延长了在路上的时间,但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在卓乃湖产仔的时间没有变化。”赵新全说,2019年卓乃湖溃堤湖水外溢,西面的湖底外露沙化,可藏羚羊仍然年年来。
  赵新全表示,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藏羚羊从不足2万只增加到近7万只,除了人类有效保护,也有新生小藏羚羊在迁徙中避免了寄生虫感染,早期存活率较高的原因。因此,他建议保护卓乃湖及周边区域的生态原真性和完整性,确保藏羚羊迁徙路线不受干扰,让藏羚羊种群继续恢复和发展。@科普中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感谢天恩师德,感恩老师慈悲。 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一阳于五阴,一地畜众水,容纳百川,一而已矣! 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皆因复见天地之心,薪火传承,
  • #电影我和我的父辈# 今天看了《我和我的父辈》,很精彩的一部电影。开篇《乘风》根据真实历史人物马仁兴和马乘风改编而来,抗日战争的惨烈和最终取得胜利,用一场惨胜刻
  • 最近很常‮客给‬户看的一‮案个‬例 左‮脸边‬ 可能会有人说‮眼割‬袋 也有人会‮填说‬充 线雕 在外‮人行‬看来 哪‮医疼‬哪 就是解决‮式方‬ 也是最后造
  • 你有没有因为一个人,去过一座城? 我有,因为李宁。#2021悟行# 2017年,我缘结李宁。从5月全运会第一次穿李宁竞速套装参加马拉松项目,到2017年12月
  • #韩剧智异山[超话]# IG/Tiw 官方 个人海报2p 更新 “有人从那座山上给我发信号...... ” 我只想做一件事……在他死之前拯救一艘沉船。 最佳护
  • 我看电影不多,看战争片就更少,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长津湖》给我的触动特别大。 战争片段时,我直接坐如针毡,胸口钝痛,两只手绞来绞去不知道是该咬一口还是握拳揍
  • 人生不可能顺风顺水的 现在的好日子都是曾经的努力 只不过努力辛苦时不为人知罢了 在时尚购物中心逛了一逛 胖嫂对漂亮衣服不感兴趣 站在江边吹了一会儿江风 兴致勃勃
  • 佛法往内修~不可攀缘(拉客),要随缘,太着急不仅背业~可能会掉入我执魔道~(即美国万佛城宣化上人个人经历和对弟子教导~饿死不攀缘,过了这个境界福报就无边了~也就
  • 摄影: 发掘每一个平凡人的美好 贴近生活的细腻光影 SEEBEAR&见熊摄影 浪漫是什么?是送花?雨中漫步?楼前伫立不去?如果两人彼此倾心相爱,
  • 拔丝地瓜我爱死了 拔丝地瓜每家都不会踩雷 但说起美味就要看它的糖衣颜色 是金黄不是焦黄 地瓜是软糯不是外软内脆)听到别桌说这两人点这么多打包 想着我眼大肚子小
  • 什么情况下建议你分手,几种迹象要留意:1、 另外一半看待世界都是敌对的态度,什么都不对,一直在生气你的另外一半总是生气,这让你的生存空间都是压抑,你担心对方随时
  • 蝉赋魏晋 · 曹植唯夫蝉之清素兮,潜厥类乎太阴。《三国演义》中有关“南斗注生,北斗注死”的说辞:孔明曰:“吾素谙祈禳之法,但未知天意若何。
  • 八字组合看性情几点 5、命中杀印相生,或者官印相生的人 大多拥有权力,杀印相生的人,适宜精密事业,胆略兼具;官印相生的,大多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择偶要求:本
  • #气功大师刘尚林被逮捕#美白宫首席抗疫专家弗契呼吁全民戴口罩鼓吹戴口罩无用论的某人,情何以堪[笑cry]Again, masks are crucial. Sc
  • 婚姻会慢慢与已婚男人矛盾增加,让婚姻日子过得稳定不太平衡起来。婚姻会慢慢与已婚男人矛盾增加,让婚姻日子过得稳定不太平衡起来。
  • 距离接宝贝回家的日子还有 D-153 D-380 D-510✨ 晚安啦~ “그대는 Lovely 저 하늘 햇살보다 눈이 부셔요 你是Lovely 比天空中的
  • #福建有红人# 岛内人民解放了,同安区还在管控ing,哭唧唧[失望]-好想出去为祖国妈妈庆生[酸],可惜出不了门,就研究研究汉服,拍拍照,也算是宅家艺术创作了叭
  • 整理了一些超nice的文艺中英文文案~[心] ᵀʰᵉ ᵇᵉᵍⁱⁿⁿⁱⁿᵍ ᵒᶠ ᵗʰᵉ ˢᵗᵒʳʸ ⁱˢ ᵃˡʷᵃʸˢ ᵛᵉʳʸ ᵍᵉⁿᵗˡᵉ. 故事的开始总
  • 《世界八大奇迹_百度百科》世界八大奇迹是广泛流传于中国大陆的说法,指的是国际公认的世界七大奇迹(按建造时间从先到后):埃及胡夫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阿尔忒弥斯
  • jyj真是个好吃佬有一天晚上和江江健完身后我饿了 贼想吃麻辣烫 他就忽悠我说那条路上有 我就半信半疑的跟着他去了 结果全是炸炸 根本就没有麻辣烫!然后他还问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