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从苹果大省向苹果强省迈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陕西苹果面积、产量稳居全国第一,全省200万户果农、全产业链近1000万从业人员,正在享受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红利

又是一年丰收季,又见苹果压枝低。

从渭北到陕北,一个个标准化的果园里硕果累累;从果农到企业,丰产增收的故事持续上演。

全世界每7个苹果、全国每4个苹果中就有一个来自陕西。苹果这一优势特色产业,成为陕西一张亮丽的名片。

科技支撑 好苹果是管出来的

最近,延安市宝塔区桥沟街道烟洞沟村大梁山山顶的标准化果园像一个集市,前来采摘苹果的游客、拉运苹果的快递车辆往来不断。果园的主人马文昌热情地招呼着客人:“随便吃,满意了再买。”

马文昌从15岁开始跟着父亲种苹果。20世纪90年代初期,他家栽种了30亩苹果。“有秦冠、黄元帅、国光、红富士,都是老品种,管理技术跟不上,每亩产量也就两三千斤。”马文昌说,当时人们生活水平整体不高,顾不了追求品质,只要是苹果就有人买。很多果农为了提高产量,连年给果树上化肥,导致苹果质量下降。

作为一名有着丰富经验的果农,马文昌始终坚信“一分价钱一分货”。2017年春天,在苹果市场相对“疲软”的情况下,他流转了村集体72亩平整的山地,建起高标准苹果示范园。“在市、区果业部门技术员的指导下,我家的新果园完全按照黄土高原无支架密植高效‘3332’栽培模式精细化管理,全部使用有机肥。尽管成本大,但效益更高。”马文昌说,运用全新的栽培技术,果园实现3年挂果、4年达产、5年丰产。新建果园从2019年开始挂果,产量逐年增长,今年平均亩产4000多公斤,个别地块达到5000公斤。

这几年,凭借优越的品质,马文昌的苹果打出了自己的品牌,远销全国各地。“过去苹果论堆卖,现在按个卖,每个苹果价格在10元以上,最高卖到15元。”马文昌说,今年,他家的果园平均每亩收入6万多元,除去所有成本,纯收益在5万元以上。

“苹果是延安市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我们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从源头抓起,全力推动全市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延安市果业中心主任路树国说,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延安市制定了《延安苹果标准综合体》等33个技术规范,大力推广“3332”为主要模式的18项主推技术,全面实施农药化肥“双减”行动,全市建成绿色、有机、良好农业等苹果种植基地192.5万亩,打造高质高效果园65个。洛川县、宝塔区、富县实现了整县区绿色、良好农业规范认证。

陕西渭北和陕北地带,符合生产优质苹果的七项气象指标,是世界公认的苹果最佳优生区。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陕西省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优质苹果集中连片种植基地。

“高品质的苹果在国内外市场空间很大。”省果业中心主任赵广柱说,为了提高陕西苹果的市场占有率,陕西省把创新与质量作为产业发展的生命线,大力推广优质苹果生产“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技术,因地制宜推广苹果矮砧栽培技术等种植管理技术和模式。同时,依托雄厚的科技力量,建立苹果苗木繁育体系,自主研发培育的“瑞雪”“瑞香红”“秦脆”等新优品种,广受市场好评。

精挑细选 让好苹果脱颖而出

10月22日,在位于富县寺仙镇丁家塬村的陕西黄土高坡农林畜发展有限公司苹果冷链冷藏基地,生产车间内苹果采收分选设备正在紧张地运转。一颗颗硕大的苹果在传送带上奔跑,经过层层分选,进入漂亮的礼盒。

“这条苹果分选线,每小时可分选苹果2000公斤。”陕西黄土高坡农林畜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蔡青介绍,“分选项目包括果形、果个(或果重)、着色度、含糖量、病害等20多项检测,分选出不同等级的苹果,然后再打包发送到客户手里,全程冷链以保证苹果的新鲜度。”

作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陕西黄土高坡农林畜发展有限公司以“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定位,建成3000亩有机苹果种植基地。本着“诚信服务、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经营理念,依托县域果业发展优势,建立起苹果生产管理、认证追溯、加工储藏、产品营销等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公司于2019年建成5000多吨苹果冷藏气调库,并引进先进的智能化苹果分选线。

“为了保证苹果的新鲜度,采摘的苹果必须在24小时内进行预冷,经过预冷后再转入冷藏库中保鲜,最长可保持一周年的货架期。”蔡青说,气调库和选果线的建设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公司也担当起社会责任,带动广大果农增收。苹果分选设备投入使用以来,累计为当地果农免费分选苹果上万吨,帮助果农增加收益20%。

为了延长产业链,进一步提高苹果附加值,2018年,该公司委托知名科研团队,研发出“苹果红了”果汁饮料,年可消耗非商品苹果2000多吨,生产饮料500余吨,销售收入1200余万元。

针对长期以来苹果采摘后,分选、储藏、运输、销售等方面粗放式经营的局面,2017年,延安市创新提出全面推进“苹果产业后整理”战略的重大举措。“全市把建设智能选果线和冷气库作为推进苹果产业后整理的重要抓手,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路树国说,截至目前,全市90家龙头企业装备智能选果线105条,占全省的61.8%,小时选果能力355吨以上;3000吨以上冷气库企业54家,带动全市冷气库贮能从2016年的80.1万吨增加到158.8万吨,增长98.3%。延安市苹果采后装备水平全省第一、全国领先。

占全省苹果总产量三分之一的延安市,“苹果产业后整理”的成功经验,迅速在全省广泛推广。

近年来,陕西紧盯“地头收购、混装销售、预冷滞后”等短板,加快提升果品产后处理能力。以苹果主产县为重点,根据种植规模和区域分布,全面推进分拣预冷装备建设。在苹果主产镇村集中建设产地采后处理中心,积极开展集中分拣、预冷、收购等服务,苹果分拣、储藏保鲜能力全面提升。截至目前,全省发展国家级、省级涉果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67家;全省果品贮藏能力561万吨,有水果4.0智能选果线170条。

擦亮品牌 好苹果卖出好价钱

10月23日22时许,坐落在洛川县老庙镇桥子村的陕西王掌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依然车水马龙、灯火通明。

“最近是苹果收获期,要争分夺秒生产,每天进出库的苹果有3000多吨。”该公司总经理王超说,“今年洛川县的苹果普遍质量高,市场行情也好,果农和企业都高兴。”

王超是山东人。他的爷爷做了一辈子水果生意。他的父辈于1995年在山东烟台成立公司创建“王掌柜”苹果品牌,经过多年发展,建立起庞大的营销网络。

“苹果世家”出身的王超,大学毕业后决定子承父业。2019年,他经过多方考察,立足洛川县苹果优势区域,注册成立了陕西王掌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全面开展苹果收购、冷藏仓储、预选分级、加工包装、外贸出口、市场批发、电商平台等全产业链业务。

“在生产经营中,我们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建成绿色认证基地1.7万亩,订单销售果农生产的苹果。”王超说,公司严格保持“王掌柜”苹果的个性化特色,即生产管理标准化、采前检测无残化、现代仓储智能化、冷链运输全程化、对标销售精准化、售后保证追溯化,力争每一个苹果都使消费者满意。

坚持“诚信为本、品质为上”的发展理念,“王掌柜”的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获得“2021年度中国十大苹果品牌”等多个荣誉称号,入选中国苹果产业榜样企业品牌,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大城市。2021年销售洛川苹果8.3万吨,占全县总产量的近10%。

“在保证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的同时,公司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研发出各种不同口感的精品礼盒产品,新推出的‘王掌柜15.5°’苹果深受消费者欢迎,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王超说,“质量和品牌是推动苹果产业提质增效的引擎。”

在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延安市加快构建“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体系,“延安苹果”位居全国苹果区域品牌第二,“洛川苹果”位居全国水果类品牌价值榜首。建立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营销格局,在全国20个省、72个城市建设直销店359个。通过“南果北上、北果南下”产销对接活动,延安苹果仅在广东省的年销量超100万吨。2021年,延安苹果在高端市场占有率达68%。

近年来,陕西省大力推进苹果品牌建设,以公用品牌为基础、企业品牌为主体、产品品牌为特色的品牌体系日益壮大。陕西苹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提升。2021年,陕西省7个苹果区域公用品牌、12个企业品牌入选年度中国苹果产业榜样品牌。坚持线上线下协同发力,通过举办、参与各种推介活动,促进果品产销对接,陕西苹果累计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陕西省大力实施农业特色产业‘3+X’工程的推动下,苹果产业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赵广柱表示,为加快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陕西省制定了新的发展蓝图:按照“稳规模、提品质、增效益”的思路,加快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构建产业链、市场链、价值链完整匹配的现代苹果经济体系。
https://t.cn/A6oW6amn

【陕西:从苹果大省向苹果强省迈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陕西苹果面积、产量稳居全国第一,全省200万户果农、全产业链近1000万从业人员,正在享受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红利

又是一年丰收季,又见苹果压枝低。

从渭北到陕北,一个个标准化的果园里硕果累累;从果农到企业,丰产增收的故事持续上演。

全世界每7个苹果、全国每4个苹果中就有一个来自陕西。苹果这一优势特色产业,成为陕西一张亮丽的名片。

科技支撑 好苹果是管出来的

最近,延安市宝塔区桥沟街道烟洞沟村大梁山山顶的标准化果园像一个集市,前来采摘苹果的游客、拉运苹果的快递车辆往来不断。果园的主人马文昌热情地招呼着客人:“随便吃,满意了再买。”

马文昌从15岁开始跟着父亲种苹果。20世纪90年代初期,他家栽种了30亩苹果。“有秦冠、黄元帅、国光、红富士,都是老品种,管理技术跟不上,每亩产量也就两三千斤。”马文昌说,当时人们生活水平整体不高,顾不了追求品质,只要是苹果就有人买。很多果农为了提高产量,连年给果树上化肥,导致苹果质量下降。

作为一名有着丰富经验的果农,马文昌始终坚信“一分价钱一分货”。2017年春天,在苹果市场相对“疲软”的情况下,他流转了村集体72亩平整的山地,建起高标准苹果示范园。“在市、区果业部门技术员的指导下,我家的新果园完全按照黄土高原无支架密植高效‘3332’栽培模式精细化管理,全部使用有机肥。尽管成本大,但效益更高。”马文昌说,运用全新的栽培技术,果园实现3年挂果、4年达产、5年丰产。新建果园从2019年开始挂果,产量逐年增长,今年平均亩产4000多公斤,个别地块达到5000公斤。

这几年,凭借优越的品质,马文昌的苹果打出了自己的品牌,远销全国各地。“过去苹果论堆卖,现在按个卖,每个苹果价格在10元以上,最高卖到15元。”马文昌说,今年,他家的果园平均每亩收入6万多元,除去所有成本,纯收益在5万元以上。

“苹果是延安市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我们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从源头抓起,全力推动全市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延安市果业中心主任路树国说,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延安市制定了《延安苹果标准综合体》等33个技术规范,大力推广“3332”为主要模式的18项主推技术,全面实施农药化肥“双减”行动,全市建成绿色、有机、良好农业等苹果种植基地192.5万亩,打造高质高效果园65个。洛川县、宝塔区、富县实现了整县区绿色、良好农业规范认证。

陕西渭北和陕北地带,符合生产优质苹果的七项气象指标,是世界公认的苹果最佳优生区。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陕西省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优质苹果集中连片种植基地。

“高品质的苹果在国内外市场空间很大。”省果业中心主任赵广柱说,为了提高陕西苹果的市场占有率,陕西省把创新与质量作为产业发展的生命线,大力推广优质苹果生产“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技术,因地制宜推广苹果矮砧栽培技术等种植管理技术和模式。同时,依托雄厚的科技力量,建立苹果苗木繁育体系,自主研发培育的“瑞雪”“瑞香红”“秦脆”等新优品种,广受市场好评。

精挑细选 让好苹果脱颖而出

10月22日,在位于富县寺仙镇丁家塬村的陕西黄土高坡农林畜发展有限公司苹果冷链冷藏基地,生产车间内苹果采收分选设备正在紧张地运转。一颗颗硕大的苹果在传送带上奔跑,经过层层分选,进入漂亮的礼盒。

“这条苹果分选线,每小时可分选苹果2000公斤。”陕西黄土高坡农林畜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蔡青介绍,“分选项目包括果形、果个(或果重)、着色度、含糖量、病害等20多项检测,分选出不同等级的苹果,然后再打包发送到客户手里,全程冷链以保证苹果的新鲜度。”

作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陕西黄土高坡农林畜发展有限公司以“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定位,建成3000亩有机苹果种植基地。本着“诚信服务、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经营理念,依托县域果业发展优势,建立起苹果生产管理、认证追溯、加工储藏、产品营销等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公司于2019年建成5000多吨苹果冷藏气调库,并引进先进的智能化苹果分选线。

“为了保证苹果的新鲜度,采摘的苹果必须在24小时内进行预冷,经过预冷后再转入冷藏库中保鲜,最长可保持一周年的货架期。”蔡青说,气调库和选果线的建设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公司也担当起社会责任,带动广大果农增收。苹果分选设备投入使用以来,累计为当地果农免费分选苹果上万吨,帮助果农增加收益20%。

为了延长产业链,进一步提高苹果附加值,2018年,该公司委托知名科研团队,研发出“苹果红了”果汁饮料,年可消耗非商品苹果2000多吨,生产饮料500余吨,销售收入1200余万元。

针对长期以来苹果采摘后,分选、储藏、运输、销售等方面粗放式经营的局面,2017年,延安市创新提出全面推进“苹果产业后整理”战略的重大举措。“全市把建设智能选果线和冷气库作为推进苹果产业后整理的重要抓手,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路树国说,截至目前,全市90家龙头企业装备智能选果线105条,占全省的61.8%,小时选果能力355吨以上;3000吨以上冷气库企业54家,带动全市冷气库贮能从2016年的80.1万吨增加到158.8万吨,增长98.3%。延安市苹果采后装备水平全省第一、全国领先。

占全省苹果总产量三分之一的延安市,“苹果产业后整理”的成功经验,迅速在全省广泛推广。

近年来,陕西紧盯“地头收购、混装销售、预冷滞后”等短板,加快提升果品产后处理能力。以苹果主产县为重点,根据种植规模和区域分布,全面推进分拣预冷装备建设。在苹果主产镇村集中建设产地采后处理中心,积极开展集中分拣、预冷、收购等服务,苹果分拣、储藏保鲜能力全面提升。截至目前,全省发展国家级、省级涉果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67家;全省果品贮藏能力561万吨,有水果4.0智能选果线170条。

擦亮品牌 好苹果卖出好价钱

10月23日22时许,坐落在洛川县老庙镇桥子村的陕西王掌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依然车水马龙、灯火通明。

“最近是苹果收获期,要争分夺秒生产,每天进出库的苹果有3000多吨。”该公司总经理王超说,“今年洛川县的苹果普遍质量高,市场行情也好,果农和企业都高兴。”

王超是山东人。他的爷爷做了一辈子水果生意。他的父辈于1995年在山东烟台成立公司创建“王掌柜”苹果品牌,经过多年发展,建立起庞大的营销网络。

“苹果世家”出身的王超,大学毕业后决定子承父业。2019年,他经过多方考察,立足洛川县苹果优势区域,注册成立了陕西王掌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全面开展苹果收购、冷藏仓储、预选分级、加工包装、外贸出口、市场批发、电商平台等全产业链业务。

“在生产经营中,我们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建成绿色认证基地1.7万亩,订单销售果农生产的苹果。”王超说,公司严格保持“王掌柜”苹果的个性化特色,即生产管理标准化、采前检测无残化、现代仓储智能化、冷链运输全程化、对标销售精准化、售后保证追溯化,力争每一个苹果都使消费者满意。

坚持“诚信为本、品质为上”的发展理念,“王掌柜”的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获得“2021年度中国十大苹果品牌”等多个荣誉称号,入选中国苹果产业榜样企业品牌,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大城市。2021年销售洛川苹果8.3万吨,占全县总产量的近10%。

“在保证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的同时,公司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研发出各种不同口感的精品礼盒产品,新推出的‘王掌柜15.5°’苹果深受消费者欢迎,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王超说,“质量和品牌是推动苹果产业提质增效的引擎。”

在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延安市加快构建“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体系,“延安苹果”位居全国苹果区域品牌第二,“洛川苹果”位居全国水果类品牌价值榜首。建立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营销格局,在全国20个省、72个城市建设直销店359个。通过“南果北上、北果南下”产销对接活动,延安苹果仅在广东省的年销量超100万吨。2021年,延安苹果在高端市场占有率达68%。

近年来,陕西省大力推进苹果品牌建设,以公用品牌为基础、企业品牌为主体、产品品牌为特色的品牌体系日益壮大。陕西苹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提升。2021年,陕西省7个苹果区域公用品牌、12个企业品牌入选年度中国苹果产业榜样品牌。坚持线上线下协同发力,通过举办、参与各种推介活动,促进果品产销对接,陕西苹果累计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陕西省大力实施农业特色产业‘3+X’工程的推动下,苹果产业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赵广柱表示,为加快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陕西省制定了新的发展蓝图:按照“稳规模、提品质、增效益”的思路,加快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构建产业链、市场链、价值链完整匹配的现代苹果经济体系。(来源:群众新闻 记者 艾永华)

【陕西:从苹果大省向苹果强省迈进】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陕西苹果面积、产量稳居全国第一,全省200万户果农、全产业链近1000万从业人员,正在享受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红利

又是一年丰收季,又见苹果压枝低。

从渭北到陕北,一个个标准化的果园里硕果累累;从果农到企业,丰产增收的故事持续上演。

全世界每7个苹果、全国每4个苹果中就有一个来自陕西。苹果这一优势特色产业,成为陕西一张亮丽的名片。

科技支撑 好苹果是管出来的

最近,延安市宝塔区桥沟街道烟洞沟村大梁山山顶的标准化果园像一个集市,前来采摘苹果的游客、拉运苹果的快递车辆往来不断。果园的主人马文昌热情地招呼着客人:“随便吃,满意了再买。”

马文昌从15岁开始跟着父亲种苹果。20世纪90年代初期,他家栽种了30亩苹果。“有秦冠、黄元帅、国光、红富士,都是老品种,管理技术跟不上,每亩产量也就两三千斤。”马文昌说,当时人们生活水平整体不高,顾不了追求品质,只要是苹果就有人买。很多果农为了提高产量,连年给果树上化肥,导致苹果质量下降。

作为一名有着丰富经验的果农,马文昌始终坚信“一分价钱一分货”。2017年春天,在苹果市场相对“疲软”的情况下,他流转了村集体72亩平整的山地,建起高标准苹果示范园。“在市、区果业部门技术员的指导下,我家的新果园完全按照黄土高原无支架密植高效‘3332’栽培模式精细化管理,全部使用有机肥。尽管成本大,但效益更高。”马文昌说,运用全新的栽培技术,果园实现3年挂果、4年达产、5年丰产。新建果园从2019年开始挂果,产量逐年增长,今年平均亩产4000多公斤,个别地块达到5000公斤。

这几年,凭借优越的品质,马文昌的苹果打出了自己的品牌,远销全国各地。“过去苹果论堆卖,现在按个卖,每个苹果价格在10元以上,最高卖到15元。”马文昌说,今年,他家的果园平均每亩收入6万多元,除去所有成本,纯收益在5万元以上。

“苹果是延安市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我们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从源头抓起,全力推动全市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延安市果业中心主任路树国说,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延安市制定了《延安苹果标准综合体》等33个技术规范,大力推广“3332”为主要模式的18项主推技术,全面实施农药化肥“双减”行动,全市建成绿色、有机、良好农业等苹果种植基地192.5万亩,打造高质高效果园65个。洛川县、宝塔区、富县实现了整县区绿色、良好农业规范认证。

陕西渭北和陕北地带,符合生产优质苹果的七项气象指标,是世界公认的苹果最佳优生区。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陕西省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优质苹果集中连片种植基地。

“高品质的苹果在国内外市场空间很大。”省果业中心主任赵广柱说,为了提高陕西苹果的市场占有率,陕西省把创新与质量作为产业发展的生命线,大力推广优质苹果生产“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技术,因地制宜推广苹果矮砧栽培技术等种植管理技术和模式。同时,依托雄厚的科技力量,建立苹果苗木繁育体系,自主研发培育的“瑞雪”“瑞香红”“秦脆”等新优品种,广受市场好评。

精挑细选 让好苹果脱颖而出

10月22日,在位于富县寺仙镇丁家塬村的陕西黄土高坡农林畜发展有限公司苹果冷链冷藏基地,生产车间内苹果采收分选设备正在紧张地运转。一颗颗硕大的苹果在传送带上奔跑,经过层层分选,进入漂亮的礼盒。

“这条苹果分选线,每小时可分选苹果2000公斤。”陕西黄土高坡农林畜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蔡青介绍,“分选项目包括果形、果个(或果重)、着色度、含糖量、病害等20多项检测,分选出不同等级的苹果,然后再打包发送到客户手里,全程冷链以保证苹果的新鲜度。”

作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陕西黄土高坡农林畜发展有限公司以“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定位,建成3000亩有机苹果种植基地。本着“诚信服务、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经营理念,依托县域果业发展优势,建立起苹果生产管理、认证追溯、加工储藏、产品营销等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公司于2019年建成5000多吨苹果冷藏气调库,并引进先进的智能化苹果分选线。

“为了保证苹果的新鲜度,采摘的苹果必须在24小时内进行预冷,经过预冷后再转入冷藏库中保鲜,最长可保持一周年的货架期。”蔡青说,气调库和选果线的建设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公司也担当起社会责任,带动广大果农增收。苹果分选设备投入使用以来,累计为当地果农免费分选苹果上万吨,帮助果农增加收益20%。

为了延长产业链,进一步提高苹果附加值,2018年,该公司委托知名科研团队,研发出“苹果红了”果汁饮料,年可消耗非商品苹果2000多吨,生产饮料500余吨,销售收入1200余万元。

针对长期以来苹果采摘后,分选、储藏、运输、销售等方面粗放式经营的局面,2017年,延安市创新提出全面推进“苹果产业后整理”战略的重大举措。“全市把建设智能选果线和冷气库作为推进苹果产业后整理的重要抓手,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路树国说,截至目前,全市90家龙头企业装备智能选果线105条,占全省的61.8%,小时选果能力355吨以上;3000吨以上冷气库企业54家,带动全市冷气库贮能从2016年的80.1万吨增加到158.8万吨,增长98.3%。延安市苹果采后装备水平全省第一、全国领先。

占全省苹果总产量三分之一的延安市,“苹果产业后整理”的成功经验,迅速在全省广泛推广。

近年来,陕西紧盯“地头收购、混装销售、预冷滞后”等短板,加快提升果品产后处理能力。以苹果主产县为重点,根据种植规模和区域分布,全面推进分拣预冷装备建设。在苹果主产镇村集中建设产地采后处理中心,积极开展集中分拣、预冷、收购等服务,苹果分拣、储藏保鲜能力全面提升。截至目前,全省发展国家级、省级涉果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67家;全省果品贮藏能力561万吨,有水果4.0智能选果线170条。

擦亮品牌 好苹果卖出好价钱

10月23日22时许,坐落在洛川县老庙镇桥子村的陕西王掌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依然车水马龙、灯火通明。

“最近是苹果收获期,要争分夺秒生产,每天进出库的苹果有3000多吨。”该公司总经理王超说,“今年洛川县的苹果普遍质量高,市场行情也好,果农和企业都高兴。”

王超是山东人。他的爷爷做了一辈子水果生意。他的父辈于1995年在山东烟台成立公司创建“王掌柜”苹果品牌,经过多年发展,建立起庞大的营销网络。

“苹果世家”出身的王超,大学毕业后决定子承父业。2019年,他经过多方考察,立足洛川县苹果优势区域,注册成立了陕西王掌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全面开展苹果收购、冷藏仓储、预选分级、加工包装、外贸出口、市场批发、电商平台等全产业链业务。

“在生产经营中,我们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建成绿色认证基地1.7万亩,订单销售果农生产的苹果。”王超说,公司严格保持“王掌柜”苹果的个性化特色,即生产管理标准化、采前检测无残化、现代仓储智能化、冷链运输全程化、对标销售精准化、售后保证追溯化,力争每一个苹果都使消费者满意。

坚持“诚信为本、品质为上”的发展理念,“王掌柜”的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获得“2021年度中国十大苹果品牌”等多个荣誉称号,入选中国苹果产业榜样企业品牌,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大城市。2021年销售洛川苹果8.3万吨,占全县总产量的近10%。

“在保证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的同时,公司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研发出各种不同口感的精品礼盒产品,新推出的‘王掌柜15.5°’苹果深受消费者欢迎,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王超说,“质量和品牌是推动苹果产业提质增效的引擎。”

在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延安市加快构建“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体系,“延安苹果”位居全国苹果区域品牌第二,“洛川苹果”位居全国水果类品牌价值榜首。建立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营销格局,在全国20个省、72个城市建设直销店359个。通过“南果北上、北果南下”产销对接活动,延安苹果仅在广东省的年销量超100万吨。2021年,延安苹果在高端市场占有率达68%。

近年来,陕西省大力推进苹果品牌建设,以公用品牌为基础、企业品牌为主体、产品品牌为特色的品牌体系日益壮大。陕西苹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提升。2021年,陕西省7个苹果区域公用品牌、12个企业品牌入选年度中国苹果产业榜样品牌。坚持线上线下协同发力,通过举办、参与各种推介活动,促进果品产销对接,陕西苹果累计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陕西省大力实施农业特色产业‘3+X’工程的推动下,苹果产业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赵广柱表示,为加快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陕西省制定了新的发展蓝图:按照“稳规模、提品质、增效益”的思路,加快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构建产业链、市场链、价值链完整匹配的现代苹果经济体系。(群众新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兰熊家的芋头泥石流+奥利奥碎超级好喝,是鲜奶底的嘛,鲜奶很香甜不会反胃,芋泥给的分量也很足,是用吸管搅不动的程度[作揖][作揖]BC更不用说,在我心里永远是甜品
  • 『我是多彩的月亮 如明媚阳光倾洒将谁的心照亮 秋日里橘红暖阳 告诉我人太耀眼会让景也逊色 最爱自己多甜蜜 感情是必要的不依靠别人成立♾️ 做我乐趣潜力多
  • 出个90纯打木桩卷秒伤的搭配 目前单人7.7w紫凌峰金蚀骨金震海 我也不是啥专精博主 也不敢说是攻略 只是把自己的发出来 因为我个人是打桩打本分了两套装备的 有
  • 【宣】五“虎”临门·窗花 启动!卷,平,赞,抽1人送窗花(可不关注,博主杂食)⭐尺寸30cm直径/材料pet⭐预购时间:1.05-1.15 有余量会在发完快
  • ”“孤独是人生的底色,但不必成为生活方式”“事业钱财都无法替代爱情,被爱被需求是刚需,处理人生的空虚也是刚需,如果能感觉到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和你有深刻的联接,是
  • 换成一些导演来拍十几年的初恋再相逢,或许就是一堆的狗血剧情,正常的人生为什么需要那么多的狗血这部电影让人进入了一种氛围,十几年没见的老朋友,见面的每句话似乎都很
  • 结局有点叫人难接受 但是最后排凶环节还有点意思 我们六个属于老玩家 所以玩的还是比较愉悦 推荐指数四颗星一直很想给自己写一封信,但是却不知道写什么,好想有很多话
  • 今天你13岁了,生日快乐我的宝贝,爱你[爱你]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祝我的芭比大宝贝生日快 恭喜解锁12周岁一岁一礼 一寸欢喜 愿成长. 落落大方
  • 似乎是看出了她的意思,男人又眼皮子一掀,说:“你还担心会报复到你身上? 似乎是看出了她的意思,男人又眼皮子一掀,说:“你还担心会报复到你身上?
  • #随手拍# #随手拍[超话]# 很喜歡尼采說的這段話人來到這世上 就應該跟最好的人最美的事物 最芬芳的靈魂傾心相見唯此才不負生命一場人生在世 與善人居 如入芝
  • いいなぁ〜私からのコメント動画も流れるみたいだから、よければウォッチパーティーもみんな楽しんでね️#ポケモン #pokemon #Netflix#コダックとバカ
  • #心情日记#简短走心的小文案 1.随时随性随缘,随[耶]你随喜随遇而安! 2.世上所有的道理,敌不过一句随便你。 3.我曾试过销声匿迹,最终也无人问及。
  • D. 可以粘贴数据内容:在Excel中,我们可以选择粘贴数据内容,这样就可以将一个单元格的数据内容复制到其他单元格,而不改变其他单元格的格式或公式。C. 可以粘
  • 结果利用劳动力建好了房子依然很贵,穷人只能聚集到贫民窟,费斯卡城管“一网打尽”加上了宵禁,禁止踢足球等,目的是留下黄金海岸和豪华基建给有钱人服务,让对他们来说碍
  • 其中,位居票房前三位的电影分别是《一闪一闪亮星星》《年会不能停》以及老牌港星领衔的电影《潜行》截至2024年1月2日,三部电影票房分别达到6.13亿元、3.26
  • 10:54:51——【主力资金监控:招商银行净买入超4亿】财联社1月5日电,财联社星矿数据显示,今日早盘主力资金净流入银行、有色金属、家用电器等板块,净流出文化
  • 老谭和阿毅都喜欢看书,老谭看的闲书居多,阿毅喜欢历史、哲学,最近又研究上了佛学,每天老谭看着对面的阿毅看着佛学,然后眯着眼靠在沙发上内视,在喉间渐起的呼声中,头
  • 论眼高手低 缺乏执行力的根本原因 世界上有一种人,谈什么问题都见解极深,超凡脱俗,精微入幽,且其见地极有实用价值。但是,一旦让这种人去执行他的见地,发现他根本执
  • 对于过去的一年,还有我们在世上生活的这些年,总要有句结束语:虽然人生在世会有种种不如意,但你仍可以在幸福与不幸中作选择。过去,我们也想到过要摘下天上的星星,而现
  • 最近疯狂收听放学以后 被勇敢 真诚 充满力量的主播所打动 “你无法成为自己看不到的人” 女性充满力量今晚和发小(去年一战上岸省城211)两个家庭一起吃饭 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