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無邪見故,
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
名離欲尊。

自心歸依淨,
一切塵勞愛欲境界,

自性皆不能染著,
名眾中尊。

若修此行,
是自歸依 」

( 見《 懺悔品 》)。
 
眾生的心中具足般若性,
具足佛性,

只因無明煩惱執著,
而使得眾生沈淪於生死流轉之中。

所謂修行,
只是消除眾生心中的無明煩惱執著,
開發般若性。

一旦撥雲見日,
悟到般若性,
也就是見性成佛了。
 
四 、無相、
無住、
無念
 
無相、
無住、
無念是般若法門修行的三大要領。

在性空,
無所得理念的指導下,
契入諸法實相。

實相,
是無相的。

如《 金剛經 》說 :
「 實相者,
即是非相 」。

又曰 :
「 離一切諸相,
即名諸佛 」。

由認識到實相之無相,
生起無住行。

《 金剛經 》說 :

「 不住色生心,
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若心有住,
即為非住 」。

又曰 :
「 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 」。

由無住達到無念的境界。
 
《 壇經 》
也以無相、
無住、
無念,

作為禪者的修證要領。

經中說 :
「 善知識!
我此法門從上以來,
先立無念為宗,
無相為體,
無住為本 」。

何為無相?

《 壇經 》說 :
「 外離一切相,
名為無相,
能離於相,

則法體清淨,
此以無相為體 」。

無相是離相,
不住於虛妄差別之相。

何為無住?

《 壇經 》說 :
「 念念中不思前念,
若前念今念後念,
念念相續不斷,
名為繫縛於諸法上,

若念念不住即無縛,
此是以無住為本。」

無住,
是-個念頭上保有智慧的觀照,
不住著於六塵境上。

何為無念?

《 壇經 》說 :
「 於諸境上心不染著曰無念,
於自念上,
常離諸境,

不於境上生心,
若只百物不思,
念盡即絕,
一念絕即死 」

( 見《 定慧品 》)。

無念並非什麼都不接觸,
或者什麼都不想,
而是在接觸外境時,
心不染著境界,

如同明鏡,
物來則現,
物去則無。
 
般若的開發,
明心見性,

是從無住、
無念的修行中取得。

《 壇經 》說 :
「 智慧常現,
不離自性,
悟此法者,
即是無念。

無憶無著不起誑妄,
用自真如性,
以智慧觀照,

於一切法不取不捨,
即是見性成佛道 」

( 見《 般若品 》)。

能時時具足智慧的觀照,
於一切塵勞境界中,
不取不捨,
便是見性成佛道。

又說 :
「 若開悟頓教,
不執外修,
但於自心常起正見,
煩惱塵勞常不能染,
即是見性 」

( 見《 般若品 》)。

內心中能夠常起正見,
不為煩惱所染,
便能見性。

無念的成就,
也就是般若的成就。

《 壇經 》中說 :
「 善知識!
悟無念法,
萬法盡通。

悟無念法,
見佛境界。

悟無念法,
至佛地位 」

( 見《 般若品 》)。

又曰 :
「 若識本心,
即得解脫。

若得解脫,
即是般若三味,
即是無念 」

( 見《 般若品 》)。

這都是顯示了在修證中,
成就無念的重要意義。

所以《壇經》中,
有行思,
懷讓,
永嘉, 
三人,
參見六祖,

因為他們深契無住,
無念之旨,
而得到六祖的認可。

( 見《 機緣品 》)。
 
在日常修行中,
禪宗的修行也體現了無住的風格。

如對於坐禪,
以往坐禪,

禪者都非常注重坐相,
並對打坐姿式及用心都有一定之規。

而《 壇經 》中
卻呵斥坐相。

經中記載 :
「 有神秀弟子參訪六祖。

祖問 :
汝師何為開示?

對曰 :
常教海大眾住心觀靜,
長坐不臥。

祖曰 :
住心觀靜,
是病非禪,
常坐拘身,
於理何益。

聽吾偈曰 :
生來坐不臥,
死去臥不坐,
一具臭骨頭,
何為立功過 」

( 見《 機緣品 》)。

從般若法門的無住前提看,
禪者假如住著坐相的修行,
本身就是住相。

因為道是無相,
道遍一切處,
自然應然從行住坐臥的一切舉動中去體驗。
 
又如坐禪的用心方面,
小乘禪觀講究從六根門頭攝一而入,
繫心一境。

而《〈 壇經 〉
叫我們坐禪,
要心無所住。》

六祖曰 :
「 此門坐禪,
無不著心,
亦不著淨,
亦不是不動。

若言著心,
心原是妄,
知心如幻,
故無所著;

若言著淨,
人性本淨,
由妄心故覆障真如,

但無妄想,
性自清淨,
起心著淨,
卻生淨妄,
妄無處所,
著即是妄,
淨無形相,
卻立淨相。

言是工夫,
作此見者,
障自本性 」

( 見《 定慧品 》)。

這是從見性,
觀實相入手,

以無住為方便,
定即是慧,
定慧一體,

與小乘禪觀的由定而慧,
顯然不同。
 
五 、在生活中修行、
解脫
 
般若法門以無相,
無住,
無念為修證要領,

因此,
它並不規定許多修證的儀規,
讓你去做特殊方式的修行,
而是重視生治中的修證。

打開
《 金剛經 》,
顯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世尊很平凡的生活。

所謂食時,
著衣持缽,
入舍衛城乞食,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
飯食訖,

收衣缽,
洗足已,
敷坐而坐。

別看很簡單,
但卻是真正的修行。
 
《 壇經 》
繼承般若法門的修證方針,
同樣也重視生活中的修行。

《 壇經 》中說 :
「 世人若修道,
一切盡不妨,
常見自己過,
與道即相當。

色類自有道,
各不相妨惱,
離道別覓道,
終身不見道。

波波渡一生,
到頭還自懊。

欲得見真道,
行正即是道。

自若無道心,
暗行不見道。

若真修道人,
不見世間過,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過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離世覓菩提,
恰如求免角。

正見名出世,
邪見是世間,
邪正具打卻,
菩提性宛然 」

( 見《 般若品 》)。

道在那裏,
道在世間,
不離世間。

凡夫無智,
充滿妄想執著,
故不見道。

倘能以智慧觀照世間,
自然能與道契合。
 
《 壇經 》
還有一段,
六祖為在家居土開示的修行法要。

經中說 :
「 心平何勞持戒,
行直何用參禪,
恩則孝養父母,
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
忍則眾惡無喧。

若能鑽木取火,
遊泥定生紅蓮。

苦口定是良藥,
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
護短心內非賢。

菩提只向心覓,
何勞向外求玄。

聽此依法修行,
西方只在目前 」

( 見《 疑問品 》)。

所謂持戒,
參禪都在生活中,
而不是離開生活,
另有修行的方式。
 
對於往生西方淨土,
通常人們總是執著十萬億國土外的西方,
而忽略自心的淨化。

針對於此,
《 壇經 》
也提出了心淨國土淨的思想。

愚人不識自淨其心,
終日願東願西,

有智慧的人,
應該從自心入手,
消除內心的不清淨因素,
十惡八邪,

當下便是西方淨土了,
何必去追求十萬里之外的西方呢

( 見《 疑問品 》)?
 
六 、結論
 
縱觀
《 壇經 》的
般若思想,
是以性空,

無所得為基礎,
開顯般若性。

一切眾生心中具有般若性,
只因無明,

妄相、
執著,

而不得顯現。

在認識到心中具有般若性的前提下,
時時保持智慧的朗照。

以無相、
無住、
無念的修證方法,

明心見性,
成就般若。

九种弥陀净土发愿文

一、文殊菩萨净土发愿文

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
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
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
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
严净普贤行,满足文殊愿,
尽未来际劫,究竟菩萨行。
——《文殊发愿经》

二、普贤菩萨净土发愿文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
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
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
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
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普贤行愿品》

三、莲池大师发愿文

稽首西方安乐国,
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
惟愿慈悲哀摄受。

弟子某甲(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 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及众生,旷劫以来,迷本净心,纵贪瞋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愿悉消灭。

从于今日,立深誓愿。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勤修圣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觉,誓度众生。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证知我,当哀愍我,当加被我。愿禅观之中, 梦寐之际,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得历阿弥陀佛宝严之土,得蒙阿弥陀佛甘露灌顶,光明照身,手摩我顶,衣覆我体。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长,疾空烦恼,顿破 无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寂光真境,常得现前。至于临欲终前,预知时至,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豫,正念分明,舍报安祥,如入禅定。

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诸圣贤众,放光接引,垂手提携。楼阁幢幡,异香天乐,西方圣境,昭示目前。令诸众生,见者闻者,欢喜感叹,发菩提心。我于尔时 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生极乐国。七宝池内,胜莲华中,华开见佛,见诸菩萨;闻妙法音,获无生忍。

于须臾间,承事诸佛,亲蒙授记。得授记己,三身 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一切功德,皆悉成就。然后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遍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离 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如此大愿,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及烦恼,一切无尽,我愿无尽。愿今礼佛发愿,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

四、慈云忏主发愿文

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志心信乐,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此念佛因缘,得入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善根增长。若临命终,自知时至,身无痛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顷,生极乐国。花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五、大慈菩萨发愿偈

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
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我今大皈依,忏悔三业罪;
凡有诸福善,至心用回向。
愿同念佛人,感应随时现;
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目前。
见闻皆精进,同生极乐国;
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
无边烦恼断,无量法门修;
誓愿度众生,总愿成佛道。
虚空有尽,我愿无穷;
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摩
诃般若波罗蜜

六、回向发愿偈

愿我临终无障碍,阿弥陀佛远相迎,
观音甘露洒吾头,势至金台安我足,
一刹那中离五浊,屈伸臂顷到莲池,
莲花开后见慈尊,亲听法音可了了,
闻已即悟无生忍,不违安养入娑婆,
善知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为佛事,
我愿如斯佛自知,毕竟当来得成就。

七、回向发愿文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八、简单回向发愿文

愿以此功德,供养弥陀佛;
愿我命终时,即生极乐国。

九、简单回向发愿文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佛法看世间##修行##佛教##书法#

昨日煮雪,今日拾花,每一处的风景,皆有美好,每一寸的进益,皆有欢喜。一心成一境,一念已万千,烟雨迷离了心绪,飞花醉梦了流年,空谷虚怀了所想,霜钟渺远了明月。万事若缤纷飞雪,又若空澄江月,独坐长松下,读书秋树根。一念清风至,一念丝雨闲。独钓寒江千山雪,江枫渔火对愁眠。
一步行进,一朵莲开,这一路来,兼程着风雨,悲喜着华年。或许今日所遭遇,生了悲切,或许昨日的欢喜,已作往昔,不问前路有多少收获,无妨曾经有多少失去,只在当下,一步一莲,为一处的进益,收获一处的欢喜,为一步的前行,告别一步的旧忆。
多或寡,今或昔,有时一念天涯远,有时一念明月圆,珍惜当下的每一步,拥有眼前的每一遇,得失无妨,风来雨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以下来源:不知名网友本以为大家一起赶日落就很浪漫了,没想到她们凌晨追日出,深夜看极光,白日等鲸鱼,浪漫至死不渝,我以为这都封神了,没想到她们竟然还逃离飓风迎来了
  • 如果说信仰中存有感性的成分,那它必定出于对自我选择的坚定,唯有念念存诚,才可冲破人生的重重迷障,并把世俗认定的“痴迷”修证成为仙家所论及的“法自然”。所谓“天地
  • 白玉贵在西藏氧知元打工,因拒绝公司从事非法的工作,就是对接西藏各地拉萨,日喀则、阿里,林芝、那曲、山南、昌都等地的领导和该公司的公关小姐,在发生关系时拿到证据威
  • 我也是十八九岁自己混出来的,我不是伟人,你看那些伟人们都是自己站起来的,没有什么教育,都是自学出来的。一个孩子要自立,只要希望他有一口饭吃,不要做坏事,出来做什
  • #早安[超话]#有些事放开就好,看开就好,不必计较太多,心宽就是对自己最好的礼物在困难下徘徊,困难永远是绝壁,遇到绝壁努力越过,于是绝壁就变成了桥。上帝说:不论
  • 关于我的性格我向你道歉但关于我的爱,你得向我道歉就算我对不起所有人,但唯独对得起你你永远都不知道一个为你胡思乱想的人有多爱你,我承认我不是最好的但我也敢肯定世人
  • 海淀法院依照《合同编司法解释》第十条规定,对案涉保价条款的效力进行审查,认为本案存在快递员代下单的事实,案涉运单并非是由王先生本人操作填写并勾选保价;又因快递公
  • (看图12、添加了9.9包邮和快手1毛购,姐妹们以后看可以直接点进去里面看看有没有想要的啦(看图3、精选榜,里面都是一些比较热门的产品,大部分都是我发过(看图2
  • 致亲爱的: 屋子里颇有些闷热,忽觉灵感迸发,便拿起了许久未沾水的钢笔,总觉得该写点什么,但又不知道从何提笔。 有纱厨藤簟,有榴花欲燃 有昨夜疏星落画檐,玉人
  • 七夕良宵,年轻女孩半夜胃痛,医生怒斥患者男友:都怪你太用力 七夕临近,急诊科里一片忙碌的景象。处理完醉酒的、卡鱼刺的、食物过敏的患者,医生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新
  • )(22点~7点问问题直接删除不看,不闲聊,打字手疼。(出处:是你们的皮皮)2⃣️●问题2(p3-p4)提问图p4。
  • 。。
  • 还有让我很惊奇的是,原来好多人都是在19年的夏天关注到了小哈,今天过来与他相遇。当我进入剧场,演出时间到了,看到小哈走了出来,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和开心,在抖音刷
  • Day6 阿斯旺 - 今天去了阿布辛贝神庙 阿斯旺过去单程要4小时 我在xhs 上找了个司机 2800磅往返 其实有点儿贵了 后来在售票处遇到卢克索见过的一家人
  • 朱哲立表示自己是外地人,不了解当地文化,但无知并不是他犯错的借口和理由,喜爱传统民俗文化,更应该敬之,把亵渎当作博取流量的手段,岂不是寒了敬仰游神文化民众的心?
  • 在逐渐回归理性的短剧市场上,盲目投流的宣发方式彻底失灵,强调精准、高效的渠道开始崛起,达人营销就是其中之一。可以说,聚星恰到好处地平衡了平台、短剧客户以及达人三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 写到这里忍不住想笑,这十八张照片,涵盖不了一天的生活,却又是普通生活里,一段难得的回忆,不知从何时起,我的文字变得不再充满温度,而是喜欢用简练的表述,寥寥几句一
  • #任嘉伦[超话]#rjl#任嘉伦米兰探店路透# rjl#任嘉伦米兰时装周# rjl#hello时装周# rjl#任嘉伦etro品牌代言人# rjl#任嘉伦# ​
  • 站在孩子的角度是真的觉得她很可怜很让人心疼,可是如果为了孩子就去道德绑架她妈妈让她妈妈继续和那样的人过日子也是很残忍的一件事,唉。心情格外沉重,我一下子不知道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