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21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虽遇疫情散发、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高涨、电力供应紧张等多种困难影响,但全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产品生产基本稳定。全年经济运行态势“前高后低”,一季度高位运行,二季度逐月下滑,三季度下滑幅度加大,四季度趋向平稳,年底出现翘尾;年度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超出预期。

(一)行业经济运行特点
1、工业增加值实现较快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和制造业0.4和0.2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为8%,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1.9和1.4个百分点。

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5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中,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汽车、电气机械及器材和仪器仪表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4%、12.6%、5.5%、16.8%和12%,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8.7%、9.4%、6%、12.8%和7.6%。主要涉及的51个行业中类里4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

2、超七成产品产量实现增长

2021年全年机械工业重点监测的121种主要产品中,产量累计同比增长的产品有94种,占比77.7%;产量同比下降的产品有27种,占比22.3%。

主要产品产销特点表现为:一是包装专用设备、金属集装箱等产品全年产量持续大幅增长;二是机床类产品呈现恢复性增长,全年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增长29.2%、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近45%;三是农业机械、工程机械产品生产渐趋平稳,增速放缓,中型拖拉机、小型拖拉机、挖掘机产量增速已回落至个位数;四是汽车全年产销量在连续三年同比下降后实现增长,分别完成2608万辆和2628万辆,同比增长3.4%和3.8%;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创历史新高,全年产销量分别为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

3、效益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机械工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6万亿元,同比增长15.6%,比2019年增长20.79%,两年平均增长9.9%;实现利润总额1.61万亿元,同比增长11.64%,比2019年增长23.25%,两年平均增长11%。但与全国工业相比,2021年机械工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低于全国工业3.78和22.69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营业收入高0.2个百分点,利润总额低7.2个百分点。

4、固定资产投资基本稳定

2021年机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恢复虽未及预期但总体保持稳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年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5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中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和仪器仪表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9.8%、24.3%、23.3%和12%,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3%、10.2%、6.7%和2%;而汽车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3.7%,两年平均增速为下降8.2%。

5、分行业运行总体向好
2021年机械工业十四个分行业运行形势总体向好。全年十四个分行业营业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其他民用机械、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机床工具和电工电器行业增幅超过25%。实现利润方面,工程机械行业在上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呈现同比下降;其他十三个分行业实现利润均为同比增长,但其中出现分化,机床工具、其他民用机械行业利润增幅超过60%,而石化通用、重型矿山、汽车、内燃机等行业利润增幅在3%以内。

6、对外贸易创历史新高

得益于国内疫情的有效防控和生产秩序的快速恢复,机械企业主动作为、抢抓国际市场先机。2021年机械工业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全年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1.04万亿美元,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其中出口总额6765亿美元,同比增长33.7%,创历史新高;进口总额3621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实现贸易顺差3144亿美元,同比增长168%,创历史新高。

7、行业运行处于景气区间

机械工业景气指数的编制涵盖生产、投资、外贸、经济效益等多个维度,综合反映机械工业的运行情况。全年机械工业景气指数始终处于临界值之上,年初在上年低基数的基础上景气指数一度冲高至231.18,此后逐月回落。年末12月份,机械工业景气指数为112.57,虽为年内低点但仍显著高于临界值,处于景气区间。

(二)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1、原材料采购价格上涨推升企业成本

2021年钢材、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12月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连续8个月增幅达到两位数,机械企业原材料采购成本上涨压力持续。2021年机械工业全年营业成本21.89万亿元,同比增长16.48%,高于同期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增速;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21元,比上年增加0.64元,高于同期全国工业0.47元。

2、行业利润率下滑

原材料采购成本上升,机械产品销售价格上涨乏力,导致行业盈利能力下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机械工业出厂价格指数二季度由负转正,至年末增幅仅为2.7%,远远低于原材料购进价格的增幅,由此影响了机械行业的利润。6月-11月连续6个月,机械工业单月利润总额同比下降,全年机械工业利润总额增速较同期全国工业低20余个百分点。全年机械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19%,低于全国工业0.62个百分点,低于上年同期0.22个百分点。

3、货款回收难问题在延续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机械工业应收账款总额为5.78万亿元,同比增长10.38%,占全国工业应收账款总额的三成,显著高于机械工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是全国工业的1.5倍。此外专项调查中企业反映,2021年使用票据结算的客户增多,46%的企业应收票据总额出现上涨,其中12%的企业涨幅超过10%,导致资金周转压力较大。年末机械工业流动资产周转率仅为1.5次,较全国工业低0.38次。

4、接续订单不足压力已显现

机械工业重点联系企业调查数据显示,机械企业订货走势趋缓,增速持续下滑,累计订货额同比增速已由3月末高点的41.39%,回落至年末的2.22%。近期调查显示,61%的被调查企业在手订单同比增长,58%的被调查企业在手订单仅可满足2022年一季度的生产。此外海外市场订单趋缓明显,仅28%的企业在手海外市场订单增长,78%的被调查企业在手海外订单仅可满足2022年一季度的生产。

二、行业发展中的亮点
(一)对外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2021年机械工业外贸出口在金额创新高的同时,结构也持续优化。从产品看,汽车零配件、低压电气设备等机械工业传统优势产品出口显著增长。同时汽车整车、工程机械整机等产品出口表现突出。全年汽车整车出口量超过200万辆,同比增长92.5%,对带动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由负转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工程机械中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电动叉车出口数量同比分别增长141%、40.1%、72.6%和71.2%,有效的对冲了内需市场的下滑。从贸易方式看,全年一般贸易出口金额同比增长38.2%,高于机械工业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在机械工业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已升至近70%,是带动出口总额创新高的主要力量。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良好

2021年机械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行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0万亿元,同比增长18.58%;实现利润总额1.21万亿元,同比增长11.57%。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增速高于同期机械工业平均增速,向上拉动行业收入增长13.95个百分点,对全行业实现高速增长发挥积极的带动作用。此外,机械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行业在全行业营业收入中的占比持续提升,2021年占比已升至77.02%,比上年提高1.93个百分点。作为代表产品之一,新能源汽车2021年销量超过350万辆,创历史新高,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3.4%,高于上年8个百分点,表明新能源汽车市场已从政策驱动型转向市场驱动型。同时新能源汽车出口呈现爆发式增长,全年出口31万辆,同比增长3倍。在新能源汽车的带动下,中国品牌汽车市场份额已超过44%,接近历史最好水平。

(三)绿色低碳发展创造新机遇

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的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为机械工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2021年机械工业能源装备制造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05万亿元,同比增长22.04%,实现利润总额2453.49亿元,同比增长12.65%,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的增速均高于机械工业平均水平,在全行业中的比重也较上年提高。其中能源输送与储存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增速接近30%、利润总额增速超过20%。代表性产品中,发电设备全年产量为13463.2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水电和风电机组合计生产7617.8万千瓦,占比56.58%,比上年提高1.82个百分点。相关企业创新开拓、抢抓市场先机,东方电气集团与中国华电签订首台自主G50燃机示范项目主机合同,助力我国能源领域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应用,推动能源革命;陕鼓动力与俄罗斯石油股份公司签署了《参与生产设施建设采购合作协议》,陕鼓将为俄罗斯用户持续提供节能环保产品和智慧绿色系统解决方案;北京鉴衡认证中心与丰诺(江苏)环保科技公司启动风电叶片绿色回收与应用示范项目,探索解决退役风电叶片下游应用、退役风电复合材料回收难的行业共性问题。

(四)创新能力建设助推重大装备国产化向纵深发展

近年来,机械行业创新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截至2021年底,挂牌运行和批准建设的机械工业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创新中心共计234家。其中重点实验室110家,挂牌运行97家,正在建设13家;工程研究中心123家,挂牌运行113家,正在建设10家;挂牌运行创新中心1家。

重大装备国产化及重大装备核心部件国产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首次并网发电,这是全球首个并网发电的第四代高温气冷堆核电项目,工程设备国产化率达93.4%,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掌握第四代核能技术的国家之一;我国首套“一键式”人机交互7000米自动化钻机在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公司威204H62平台正式投入工业性试验,标志着我国成为极少数可以自主研制高端自动化钻机的国家;中联重科成功研制全球最大上回转塔机,产品重达4000吨,额定起重力矩达12000吨米,是全球首台超万吨米级的上回转超大型塔机,最大起重重量达到450吨,最大起升高度400米;东方电气联合中国华能研制的7兆瓦等级海上抗风型风电机组顺利完成吊装,并首次在7兆瓦等级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上应用国产化主轴承、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变流器IGBT等核心设备,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关键部件研发、制造的核心技术;由沈鼓集团研制国内首台套储气库用离心压缩机在黄草峡储气库顺利投产,标志着国内首台储气库注气离心式压缩机组一次性投运成功,开创了国内离心式压缩机组用于储气库注气工艺的先例;由天津贝特尔流体控制阀门有限公司与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管理分公司联合研制的大口径轴流式调节阀完成鉴定,应用在国家石油天然气大流量计量检定站沈阳分站,该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五)数字化改造助力行业制造能力提升

在产业政策的引导下,机械工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特变电工国内首个输配电行业重点打造的5G智慧工厂,实现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到营销服务一体化的集成管控与决策体系,为我国输变电装备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提供可推广、可借鉴的应用案例;一汽解放J7整车智能工厂落成,采用国际领先的制造装备,融合解放先进工艺技术和精益生产思想,致力实现智能化、柔性化生产,其中新松公司机器人的应用实现了移动机器人技术对重卡总装线各环节工艺的全流程覆盖。

三、2022年机械工业走势预判

2022年我国经济将逐步回归常态运行。虽然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发展也有一定的压力,但机械工业总体仍有望实现平稳发展。

(一)行业运行环境分析

2022年国际经济形势愈发错综复杂,新冠肺炎疫情的不确定性持续冲击世界经济的复苏。国际资本市场波动、大宗商品价格高位、国际商贸物流不畅、全球供应链局势仍然趋紧等因素使机械工业对外贸易环境趋于严峻。国内市场总需求收缩、市场预期不稳,消费和投资增长势头减弱,这些对实现行业稳定增长带来很大的挑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有关政府部门已先后出台诸多稳定工业经济运行、扩大内需、促进消费、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措施,同时“十四五”各类规划中已明确的重大战略、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已相继开工,为机械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经济基础和稳定向好的市场需求。此外上年影响行业经济运行的原材料价格高涨、煤炭电力供应紧张、芯片供应短缺等不利因素,在2022年都将得到缓解和改善,这些有利因素将促进行业实现稳定增长。

【一周记事 | 虎年开局,天津各区都有哪些大项目?】 2022年是“十四五”关键一年。天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线出击,打出了虎年开局的虎势。

  过去一周,天津两会圆满落幕,对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做出部署。全市行程码“摘星”,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一大批新项目落地、开工。作为国内首个正面迎战奥密克戎的城市,天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线作战,双线争分夺秒、全力出击,打出了虎年开局的虎势。

  此轮疫情防控,天津突出“精准”,全力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比如,有报道介绍,在津南全域设为防范区期间,及时帮助区内的九安医疗停工配套企业运出重要模具,协调可替代的生产厂家,全力保障九安医疗正常生产。全市有序发放进出天津应急车辆通行证,保障重点行业和产业链企业稳定生产。第一时间推动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新能源、绿色石化、轻纺等产业链复工复产等等。这些措施,对疫情影响起到了对冲作用。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龙头和抓手。2月8日,全市重点项目现场办公会在滨海新区召开。市领导强调,各区新一届班子要亲力亲为抓项目、抓发展,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主官”工程、“一把手”工程,深入一线服务项目建设,切实改善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开工、投产达产。

  9日,天津召开全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市场主体所需所盼,着力破解突出问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各级党委和政府对项目发展高度重视,企业施工主体更是快马加鞭。正月初四,位于东丽经开区中汽中心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建设项目现场,中建三局的工人们已经上班,开足马力赶工期。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19.9亿元,预计今年6月一期项目能够交付使用;二期办公楼项目预计今年10月完工。

  近期,各区还有哪些重点项目签约落地、开工推进?笔者根据近期接触到的公开报道,对春节过后几个区的情况做一个简要梳理。

滨海新区

  滨海新区是加快开发开放的主力军,经济占到全市半壁江山。去年捷报频传,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引进北京项目1095个,协议投资额达2821.5亿元,完成全年目标分别超过9.5%和12.9%。

  开春以来,位于中新生态城的一汽丰田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加紧进行各生产线设备联合调试,以及人员培训等前期准备工作。该项目规划产能20万辆,规划投产车型包括基于丰田最新EV平台的中级SUV车型、MPV车型等。项目建成后,计划员工总数达2500人,预计年营业收入500亿元,同时可带动上下游产业聚集。去年吸引了近10家配套项目落户。目前,项目一期工艺车间厂房已全部建成,预计今年6月,首款新车将投产下线。

  新的一年,中新天津生态城谋划实施606个重点建设项目,聚焦新能源、海绵城市、基础设施智慧管理系统等。

  作为滨海新区的骨干网络,B1线(滨铁1号线)、Z4线(滨铁2号线)、Z2线(滨铁3号线)已全部开工,掀起虎年建设的新高潮。Z2线一期工程连接滨海国际机场和北塘,预计2024年实现洞通、轨通、电通,2025年6月试运营。

东丽区

  2月10日,东丽区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华明高新区英诺美迪国际医疗器械产业园项目现场举行。

  英诺美迪、垠坤·未来汇产业基地项目(二期)、天津沃可达科技园、爱思达航天科技天津总部基地、华利5G项目、国际标准兽药制剂厂房建设及自动化生产线、安居·乐椿轩项目和胡张庄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等项目单位负责同志分别汇报了项目建设情况。

  据了解,今年东丽区新开工项目33个 计划总投资378亿元,其中一季度新开工项目12个,计划总投资97亿元。

  进入2022年,东丽区委区政府便着手指导、督促160个5000万元以上的续建、新建、拟建项目落实情况,推出金融、政务、产业、商务、生态5个功能组团,实施“拿地就开工”全流程跟踪服务,力争年内实现26个亿元以上投资项目开工,15个亿元以上投资项目竣工达产。

西青区

  2月10日,西青区举行“‘西’望之城 活力之春”2022年一季度重点项目签约仪式,集中签约项目共34个,计划总投资267.77亿元,涵盖了车联网、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链。

  本次集中签约包含服务业项目22个,制造业项目12个。其中,参加线上签约项目10个,计划总投资81.05亿元。

  从产业类别看,重点产业链方面涵盖车联网项目、生物医药项目各4个,集成电路项目、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项目、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项目各2个,其他产业主要包括总部类、新能源、智能制造、新材料等。

  从项目投资来源地看,其中北京项目12个、长三角项目8个、珠三角项目3个,其他地区项目11个。这些项目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发展效益优、未来前景好,将为西青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能。

  本次签约活动还邀请了3家驻区银行与4家企业签署银企合作协议,进一步从信贷资金支持等方面对新落地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宁河区

  2月16日下午,宁河区举办“‘宁’新聚力 合创未来”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涉及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机械制造、保税物流等产业项目,计划投资超46亿元。

  据了解,当天落户的航天主题公园及配套项目计划投资25亿元,拟选址未来科技城现代产业区,占地188亩;建设中星电科运营总部,打造中星电科航天城,总体规划建筑面积约为14.5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航天主题体验园、镜花园观赏园、航天培训中心。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纳税1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近千个。

  “航天主题公园是个文旅项目,市民可以在这里参观火箭、卫星展览,在科普基地了解航天的发展历程,同时体验航天相关的升天、失重等项目。” 中星电科航天工业(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智表示,该项目今年上半年将开工,预计2023年的年底左右投产。

  同时落户的还有高端特殊钢材料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7亿元,拟选址宁河区经济开发区,建设两条热轧带钢(特殊钢)生产线及配套设备和设施,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90亿元。

  宁河公用型保税仓项目也将落户宁河,该项目计划投资1.2亿元,拟选址现代产业区,填补现代产业区在转口贸易、缓税、增值服务、商品展示等方面的不足,提升宁河区外向型经济服务水平。

  此外,宜家全球碳钢制造中心项目、正道种业国内生产及结算中心项目、绿佳高端电动车项目、法斯特两轮电动车项目、新能源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生产项目、白刚玉航天新材料项目、清控智明防静电涂层材料项目、高性能碳纤维碳基复合材料二期项目也同日签约,落户宁河。

  此前的2月7日,节后上班第一天,宁河区还举行了2022年重点大项目建设启动仪式,大北涧沽镇的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大北起步区项目、现代产业园区的金轮电动自行车项目和中材节能项目启动开工。

  据介绍,2022年宁河区将安排107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预计投资约170亿元。

静海区

  2月10日,静海区举行招商顾问聘任暨2022年新春项目集中签约活动。24个签约项目涉及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总投资132.5亿元。这些项目即将落户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产业园、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中德大邱庄生态城、大邱庄镇、静海镇等重点园区、乡镇。随着这些项目的落地建设,将为推进静海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静海区把招商引资攻坚战作为全区的一号工程,力争2022年达到150亿元的目标。重点实施231个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全年达到固定资产投入270亿元以上。

河北区

  位于河北区建国道与五经路交口的华为天津区域总部项目备受瞩目。

  目前,项目建筑设计方案已经出炉,将于今年上半年开工,计划建设约6.5万平方米的科研用房及配套设施。

  借助华为天津区域总部落户契机,河北区加大了华为生态合作伙伴的招商力度,已经吸引了数智未来等一批企业落户,下一步将继续加大上下游关联项目落地,实现聚集发展、生态发展。

  此前,天津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加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信息产业、城市智能生命体、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合作,共同推进“智能体”试点,培育人工智能优势产业集群,形成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产业生态圈。

  此外,国际能源巨头法能集团旗下新能源项目天津渥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天津侠客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已经注册落地。河北区2022年产业类项目总投资额近40亿元,较去年翻番。
https://t.cn/A6iFSxtr

【一周记事 | 虎年开局,天津各区都有哪些大项目?】2022年是“十四五”关键一年。天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线出击,打出了虎年开局的虎势。

  过去一周,天津两会圆满落幕,对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做出部署。全市行程码“摘星”,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一大批新项目落地、开工。作为国内首个正面迎战奥密克戎的城市,天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线作战,双线争分夺秒、全力出击,打出了虎年开局的虎势。

  此轮疫情防控,天津突出“精准”,全力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比如,有报道介绍,在津南全域设为防范区期间,及时帮助区内的九安医疗停工配套企业运出重要模具,协调可替代的生产厂家,全力保障九安医疗正常生产。全市有序发放进出天津应急车辆通行证,保障重点行业和产业链企业稳定生产。第一时间推动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新能源、绿色石化、轻纺等产业链复工复产等等。这些措施,对疫情影响起到了对冲作用。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龙头和抓手。2月8日,全市重点项目现场办公会在滨海新区召开。市领导强调,各区新一届班子要亲力亲为抓项目、抓发展,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主官”工程、“一把手”工程,深入一线服务项目建设,切实改善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开工、投产达产。

  9日,天津召开全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市场主体所需所盼,着力破解突出问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各级党委和政府对项目发展高度重视,企业施工主体更是快马加鞭。正月初四,位于东丽经开区中汽中心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建设项目现场,中建三局的工人们已经上班,开足马力赶工期。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19.9亿元,预计今年6月一期项目能够交付使用;二期办公楼项目预计今年10月完工。

  近期,各区还有哪些重点项目签约落地、开工推进?笔者根据近期接触到的公开报道,对春节过后几个区的情况做一个简要梳理。

滨海新区

  滨海新区是加快开发开放的主力军,经济占到全市半壁江山。去年捷报频传,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引进北京项目1095个,协议投资额达2821.5亿元,完成全年目标分别超过9.5%和12.9%。

  开春以来,位于中新生态城的一汽丰田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加紧进行各生产线设备联合调试,以及人员培训等前期准备工作。该项目规划产能20万辆,规划投产车型包括基于丰田最新EV平台的中级SUV车型、MPV车型等。项目建成后,计划员工总数达2500人,预计年营业收入500亿元,同时可带动上下游产业聚集。去年吸引了近10家配套项目落户。目前,项目一期工艺车间厂房已全部建成,预计今年6月,首款新车将投产下线。

  新的一年,中新天津生态城谋划实施606个重点建设项目,聚焦新能源、海绵城市、基础设施智慧管理系统等。

  作为滨海新区的骨干网络,B1线(滨铁1号线)、Z4线(滨铁2号线)、Z2线(滨铁3号线)已全部开工,掀起虎年建设的新高潮。Z2线一期工程连接滨海国际机场和北塘,预计2024年实现洞通、轨通、电通,2025年6月试运营。

东丽区

  英诺美迪、垠坤·未来汇产业基地项目(二期)、天津沃可达科技园、爱思达航天科技天津总部基地、华利5G项目、国际标准兽药制剂厂房建设及自动化生产线、安居·乐椿轩项目和胡张庄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等项目单位负责同志分别汇报了项目建设情况。

  据了解,今年东丽区新开工项目33个 计划总投资378亿元,其中一季度新开工项目12个,计划总投资97亿元。

  进入2022年,东丽区委区政府便着手指导、督促160个5000万元以上的续建、新建、拟建项目落实情况,推出金融、政务、产业、商务、生态5个功能组团,实施“拿地就开工”全流程跟踪服务,力争年内实现26个亿元以上投资项目开工,15个亿元以上投资项目竣工达产。

西青区

  2月10日,西青区举行“‘西’望之城 活力之春”2022年一季度重点项目签约仪式,集中签约项目共34个,计划总投资267.77亿元,涵盖了车联网、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链。

  本次集中签约包含服务业项目22个,制造业项目12个。其中,参加线上签约项目10个,计划总投资81.05亿元。

  从产业类别看,重点产业链方面涵盖车联网项目、生物医药项目各4个,集成电路项目、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项目、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项目各2个,其他产业主要包括总部类、新能源、智能制造、新材料等。

  从项目投资来源地看,其中北京项目12个、长三角项目8个、珠三角项目3个,其他地区项目11个。这些项目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发展效益优、未来前景好,将为西青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能。

  本次签约活动还邀请了3家驻区银行与4家企业签署银企合作协议,进一步从信贷资金支持等方面对新落地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宁河区

  2月16日下午,宁河区举办“‘宁’新聚力 合创未来”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涉及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机械制造、保税物流等产业项目,计划投资超46亿元。

  据了解,当天落户的航天主题公园及配套项目计划投资25亿元,拟选址未来科技城现代产业区,占地188亩;建设中星电科运营总部,打造中星电科航天城,总体规划建筑面积约为14.5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航天主题体验园、镜花园观赏园、航天培训中心。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纳税1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近千个。

  “航天主题公园是个文旅项目,市民可以在这里参观火箭、卫星展览,在科普基地了解航天的发展历程,同时体验航天相关的升天、失重等项目。” 中星电科航天工业(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智表示,该项目今年上半年将开工,预计2023年的年底左右投产。

  同时落户的还有高端特殊钢材料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7亿元,拟选址宁河区经济开发区,建设两条热轧带钢(特殊钢)生产线及配套设备和设施,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90亿元。

  宁河公用型保税仓项目也将落户宁河,该项目计划投资1.2亿元,拟选址现代产业区,填补现代产业区在转口贸易、缓税、增值服务、商品展示等方面的不足,提升宁河区外向型经济服务水平。

  此外,宜家全球碳钢制造中心项目、正道种业国内生产及结算中心项目、绿佳高端电动车项目、法斯特两轮电动车项目、新能源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生产项目、白刚玉航天新材料项目、清控智明防静电涂层材料项目、高性能碳纤维碳基复合材料二期项目也同日签约,落户宁河。

  此前的2月7日,节后上班第一天,宁河区还举行了2022年重点大项目建设启动仪式,大北涧沽镇的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大北起步区项目、现代产业园区的金轮电动自行车项目和中材节能项目启动开工。

  据介绍,2022年宁河区将安排107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预计投资约170亿元。

静海区

  2月10日,静海区举行招商顾问聘任暨2022年新春项目集中签约活动。24个签约项目涉及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总投资132.5亿元。这些项目即将落户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产业园、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中德大邱庄生态城、大邱庄镇、静海镇等重点园区、乡镇。随着这些项目的落地建设,将为推进静海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静海区把招商引资攻坚战作为全区的一号工程,力争2022年达到150亿元的目标。重点实施231个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全年达到固定资产投入270亿元以上。

河北区

  目前,项目建筑设计方案已经出炉,将于今年上半年开工,计划建设约6.5万平方米的科研用房及配套设施。

  借助华为天津区域总部落户契机,河北区加大了华为生态合作伙伴的招商力度,已经吸引了数智未来等一批企业落户,下一步将继续加大上下游关联项目落地,实现聚集发展、生态发展。

  此前,天津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加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信息产业、城市智能生命体、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合作,共同推进“智能体”试点,培育人工智能优势产业集群,形成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产业生态圈。

  此外,国际能源巨头法能集团旗下新能源项目天津渥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天津侠客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已经注册落地。河北区2022年产业类项目总投资额近40亿元,较去年翻番。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置顶】还是先写一个跟id叫我饭饭/果果就好别的也行,专用号-不想被认出来产出都投了目前基本只搞小本本,我是这个推☑️/Halle-我是无差人-相关多一些,杂食
  • 就是关于lock down 这几天 加上家里没人 我都怎么糊弄自己吃饭的 基本就是家里什么就丢下去随便搞搞这牛肉丸 黄顶胡给的 太好吃了 还有第一次煮银耳 是因
  • 你恶心我,我也恶心你呗,看谁恶心好吧[嘻嘻]再说一次,不要face的商家就不要参加双十一,你算计消费者的傲慢样子真的让人作呕#郑在聊房# 来说一说关于装修的5个
  • (至于为什么是入室抢-劫哥你反思一下自己)“锋利又无聊”怎么可能...“帅气又浪漫”才对突然想到一句话,“不要再贬低自己了,不然...深爱着你的我未免也显得太过
  • 懊恼的阿波罗却依然爱着达芙妮,他用达芙妮变成的月桂树的枝叶做成了自己的桂冠,这也是“桂冠”一词的由来。2020年,篮网出人意料地选择纳什担新教练,他从没担任过任
  •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
  • 首先在重量上,1300R比1290 SDR轻5kg,巴博斯非常擅长于使用碳纤维部件,那么在这台1300R上也将会有大量碳纤维部件,重量得以减轻,不过售价肯定也会
  • 在我感叹老罗兰的传奇之时,保罗又与我分享了她和妻子是如何装修老房子,并在老房子中如何和可爱的女儿,度过一个又一个平凡又美妙的日子。 保罗真的是一位非常棒的分享人
  • 【转载】杨绛先生的百年感悟真的字字诛心:“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辱你,你是才德品貌,人家就嫉
  • 昨天做梦……跟昕哥昕嫂坐同一班高铁,他们在休息室休息,我拿了一张巨大的王心凌海报找昕哥签名,签在背面空白页让昕哥给我写一句开开心心,他写了开开昕昕,然后画了一个
  • 自从上班之后 很少很少写日记了 可能是每天太忙碌了 回家什么也不想干 也可能是没有了记录生活的热情 最近发生了很多很多事 还是有必要记录下来 ✨拥有了可爱六六
  • 昨天朋友圈里,三疯发了我直播的内容链接,说,八月哥身上的侠气掩不住,真是个坦诚洒脱。小圣他们都是我易大侠的朋友,怎么样也算是小侠,区区一个车祸他们一定能搞定的…
  •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家依然是王维,这首小诗描写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每每读到这首诗,诗词君就像看到灵澈上人离开一般,他背着斗笠,映着夕
  • 不过听业内的一些朋友说,阿娇在明星圈的婚恋市场,的确是不咋滴,年龄在那摆着不说,当年和陈老师的那点事(虽然是被动被放出来照片)也是闹得人尽皆知,满城风雨,真正的
  • 面对业绩下滑,阿迪CEO还自信宣称:“可能是我们产品在‘中国的感觉’上差了一点,相信失去的市场很快就会回来。在人们钱包越来越鼓、越来越愿意为健康消费的当下,京东
  • 世事茫茫难自料,昨日种种,今日是非,不甚介怀,只愿岁月长,莫匆匆归去。世事茫茫难自料,昨日种种,今日是非,不甚介怀,只愿岁月长,莫匆匆归去。
  • ”欢迎来到我的主页,以前装过嫩,以后不装了,今天来份正式的自我介绍,这是是现阶段的自我介绍,随时变动随时修改[笑而不语]:第一,80后,处女座,二胎妈妈,一儿一
  • (当然,当白术的嘴对着拎不清的人的时候,保护朋友的时候,还是很爽的嘛[doge])已经看到17集了,其实还挺期待白术“儿子”这部分的解密的,应该能让我们看到一个
  • 17、9月25日,河南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信阳市潢川县1例,为隔离管控发现;省外返豫人员1例,为点对点闭环管理)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截至9月25日24时,
  • #jojo的玄学日记# 塔罗/八字从牌面上看出,他185➕,戴眼镜,喜欢球鞋,又高又壮,家里条件很好,会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一个高挑、冷静、努力又有野心的女孩子。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