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与五行的关系
中医学认为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生理物质,那么,气血在生理活动中又是通过什么方式体现出来的呢?只要我们具备这样的理论思维,这些过去在中医学中还未曾明确提出过的问题,在现有的中医理论中就能找到明确的答案。理论是实践的向导这句话绝对是真理。
传统上的解读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方法,现代社会除了风水、占卜和中医,还有许多理论使用它作为理论基础
阴阳是"互生互克"这么一种关系。.
阴阳是互克又互生的一对性态或属性。 阴阳的内涵相对,一个概念"阴"肯定对象的阴的属性,另一个概念"阳"则以相对于阴概念所肯定的属性, 作为阳对象的属性;
阴阳的外延互克,又互生, 其总和等于它们最邻近的属概念的外延,即两个种概念外延和或并.
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中两个不同性态,属性的一对哲学或逻辑范畴的概括,就是两事物或一事物即相互依赖, 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反相承的一对并列的种概念。
传统阴阳
另:战国时,以邹衍为代 的阴阳五行说广为流行 ,被秦汉道家 、儒家和神仙方士以及后世道教所吸 取。调阴阳、 顺四时、 序五行、 以政令配月令的思想, 成为汉代人普遍的看法 。早期道教经典中也充满了阴阳五行思想 。《 太平经》之言"以 阴阳五行为家", 以奉天地 、顺五行为本 ,认为天地之性是由阴阳所构成的。 《老子想 尔注》讲阴阳之道 ,主张"和五行, 令各安其位" 。《 参同契》 以《周易》卦爻配阴阳五行,用以说明修仙炼丹。 《黄庭经》以五脏配五行,用阴阳之气炼形养身。 阴阳五行学说成为道教内外丹学的重要理论依据。道教 教义也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的义理并大量采用阴阳五行学的名词术语 。
现代阴阳
现代阴阳新定义(,<<数理医药学杂志>>1999年 第01期)
.阴阳的科学化新观念
1."阴阳"与"对立统一"的种属关系
在哲学和逻辑中与阴阳概念联系比较密切,并且最为接近的就是"对立统一关系"或"矛盾".
对立统一是两事物或一事物内部对立着的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的关系;
矛盾关系是在同一个属概念下两个种概念之间的一种不相容关系。这两个种概念就是阴和阳.
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的一种划分或细分,两者是种属关系。对立统一规律是"阴阳"的上位属概念,阴阳则是对立统一的两个下位种概念.
阴阳是互不相容又紧密联系的两个对立面的一对性态或属性。 阴阳的内涵互相否定,一个概念"阴"肯定对象的阴的属性,另一个概念"阳"则以否定阴概念所肯定的属性, 作为阳对象的属性;
阴阳的外延互相排斥,又相互互补, 其总和等于它们最邻近的属概念的外延,即两个种概念外延的和或并。
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中两个不同性态,属性的一对哲学或逻辑范畴的概括,就是两事物或一事物即相互依赖, 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反相承的一对并列的种概念.
阴阳是属性,是性态,是事物特性相对或相反性态的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是一对事物或同一事物两个方面,两种性态的表现。
2.阴阳的科学(热力学)定义:
阴阳的科学新解: 阴阳是"对立统一关系"或"矛盾"的两个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对立的两个下位种概念.
定义:如果集合Y与Y'(或事物,对象)是互补集,即Y∪Y'=U,Y∩Y'=0,
且集合Y满足,EdS≥界限值A域,或pdS≥分界值B域,则集合Y叫"阳";
若集合Y'有,EdS<界值a,或pdS<界值b(可以是平均值,中位数,众数,或是自然的或人工的分界线),则集合Y'是"阴".
U是全集,是阴阳的上位属概念,即"对立统一关系"或"矛盾"的集合整体,总体。
即若事物或集合Y的EdS(或pdS) 高,或EdS(或pdS)>界限值域(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则该对象Y集合是阳;
如果集合Y'的 EdS(或pdS)低,或EdS(或pdS)<分界值集,则该对象Y'属阴.其中,E=(1/2)mv2+Ep是能量,或量子关系E=υh,p=mv是动量,dS是熵(或EP,P是无序度).
阴阳还可以用模糊集来定义。 有了阴阳概念的科学定义,及其逻辑关系的新发现,将使中医中寒热与虚实等概念的科学化成为可能,它们的表述与阴阳类似.
3.阴阳的整合与还原的统一:阴阳集,阴阳元,阴阳分维。气,阴阳的统一性,显示了统一化的认识论"物质(阴)与精神(阳)的统一",物质与意识(信息)的统一,量子论"粒子(阴)-波(阳)的统一",二象性的统一;有序-无序"双大循环"的统一等----霍隆.
阴阳五行学说主要由阴阳五行与五运六气两个相对不同逻辑范畴的概念与关系所组成,其与现代哲学的关系,简单的说属于系统的理论逻辑与逻辑认识方法的关系。换一句话来说,现代哲学的基本观点和原理其实都是在证明或阐述阴阳五行学说的科学性。如果没有阴阳五行理论的系统逻辑,那么,现代哲学阐述的基本观点和原理就是一盘散沙。比如说,现代哲学其实就是以矛盾为立论基础,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为其具体铺垫的思维方法,也是客观世界普遍遵循的规律。有道是,任何理论都是抽象的,若未采取特定的思维艺术或与具体事物结合之前,不但不能具备具体的含义,而且也无法形成完整严密的思维体系。所以,尽管现代哲学在所有单个的认识层面很深入也较全面,但其毕竟未能采用阴阳五行学说那样的思维艺术,所以,它的不同认识层面就无法有机的衔接,形成一种反映事物在一定的存在形式中、能在时空上一脉相承的动态变化的思维体系。而这一切恰恰阴阳五行学说出乎人们预料的做到了,且已经达到了无可复加接近绝对真理的程度。
测度阴阳
数理阴阳
1.阴阳:相传天地形成之前,宇宙一片浑沌,盘古开天辟地,将浑沌一分为二,天为阳,地为阴,由此有了阴阳的概念。后来古人根据生产、生活实践和对自然现象长期观察的事实,逐步把太阳、男性、力量、光亮、热等带有向上的、运动积极、肯定的、善意的、热情的属性归为阳,把月亮、女性、软弱、黑暗、冷等带有下沉的、静止的、消极的、否定的、恶意的、冷淡的属性归为阴,并由此总结出一套阴阳相互作用的学说以解析说明世上万事万物的产生和发展。把它应用到自然界、人类及生老病死就有了后来的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八卦学说和古老的中医理论。
2.五行:指木、火、土、水、金五种物质和它们的运动。五行的概念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它是阴阳相互作用的产物。木、火和金、水分列于土地上下,前两者属阳,后两者属阴,火比木更活跃属至阳,水比金位置更下,属至阴,土地处中间属于中性,因水为树木生长所必需,故水又与木相互依存,这样就构成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五行循环,称为"五行相生"。顺着这种循环物质就相生,违背了它就会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称为"五行相克"。但是,事物的发展变化存在着反常现象,这就有了"相乘"和"相侮"。相乘就是过度的相克,其次序与相克是一致的,比如,木气偏亢,太过的木便去乘土,使土气虚弱。相侮又叫反克,即本来是自己可以克胜的一方,却反而被它克胜,其次序正好和相克相反。比如,正常的相克关系是木克土,然而土气偏亢,土就会反过来侮木。我国古代哲学家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质,分别列入这五大类的范畴,并以此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
《黄帝内经》巧妙地把阴阳和五行结合到一块,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中医五行理论,并以此指导医学实践和疾病防治。古人认为五行在天上对应金木水火土五星,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在人就是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这五类物质在天、地、人之间形成串联,如果天上的木星发生了变化,地上的木类和人的仁心都随之产生变异。古代就是以这种天、地、人三界相互影响和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来推算人的命运的。

【湿病类型多,中医治疗有妙方】

一、湿困脾胃证
主要症状
脘腹胀满或疼痛、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嗳气吞酸、口淡无味、肢体沉重、倦怠嗜卧、下利,舌淡,苔白腻,脉缓。急慢性肠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慢性肝炎、流行性感冒等病常出现湿困脾胃证者。

治宜选用平胃散
苍术12克,厚朴9克,陈皮6克,炙甘草3克。

方中苍术燥湿醒脾运脾,使脾能运化水湿,治病求本。气能化湿,以厚朴理气化湿,助苍术行气燥湿;湿得气而化,以陈皮理气和胃醒脾,助苍术燥湿化湿。生姜醒脾和胃,降逆止呕;大枣、甘草益气,使气能化湿,并调和药性。诸药配伍,以奏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效。

二、外寒内湿证
主要症状
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脘腹疼痛、呕吐、腹泻,舌苔白腻;或山岚瘴疟等。急性肠胃炎、慢性胆囊炎、肠伤寒、流行性感冒、感冒等病常出现外寒内湿证者。

治宜选用藿香正气散
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各6克,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苦桔梗各12克,藿香18克,炙甘草15克。方中藿香解表散寒、芳香化湿、辟秽和中、升清降浊。风寒袭表,以白芷、紫苏既助藿香解表散寒,又助藿香芳香化湿;脾主化湿,以白术健脾燥湿,半夏曲醒脾燥湿;气能化湿,以陈皮行气燥湿和胃,厚朴行气化湿;湿从下去,以茯苓渗湿健脾,大腹皮行气利湿。桔梗宣肺利膈,生姜调理脾胃,大枣、甘草益气和中。诸药配伍,以奏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效。

三、湿热黄疸证
主要症状

身目发黄,黄色鲜明,发热、无汗或但头汗出、腹微满或胁胀、恶心呕吐或食则头昏、大便不爽或便秘、小便黄赤、急躁不得卧、口渴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化疗性肝损伤、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肝炎综合征、酒精性肝损伤、急慢性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胆结石等病常出现湿热黄疸证者。

治宜选用茵陈蒿汤

茵陈蒿18克,栀子14克,大黄6克。方中重用茵陈清利湿热、疏利肝胆、降泄浊逆,乃治黄之要药。湿热蕴结,以栀子清热燥湿除烦,助茵陈使湿热从小便而去;大黄泻热燥湿,推陈致新,导湿热从大便而去。诸药配伍,以奏清利湿热,退黄导热下行之效。

四、暑温夹湿证
主要症状

头痛恶寒、午后身热、面色淡黄、身体困重或疼痛、胸闷不饥,或大便不畅,苔略黄腻,脉细缓。肠伤寒、肾盂肾炎、慢性结肠炎、布氏杆菌病、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常出现暑温夹湿证者。

治宜选用三仁汤

杏仁15克,滑石18克,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薏苡仁18克,半夏15克。方中杏仁肃降上焦气机;湿阻于中,以白蔻仁宣畅中焦气机;湿困于下,以薏苡仁渗利下焦气机,三药相用以宣畅、降泄、渗利三焦气机。湿阻三焦气机,以通草、滑石清热利湿;热结于内,以竹叶清上、中焦之热;脾主化湿,以半夏燥湿醒脾;气能化湿,厚朴理气化湿。诸药配伍,以奏清利湿热,宣畅气机之效。

五、湿热淋证
主要症状

尿频、尿急,尿时疼痛,淋沥不尽,灼热,尿色混浊,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舌干燥,舌红,苔黄腻,脉滑。急性膀胱炎、急性输尿管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前列腺炎、泌尿系结石等病常出现湿热淋证者。

治宜选用八正散

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栀子、炙甘草、木通、大黄各15克。方中木通、滑石通利水道,泻热利湿。水湿内结,以车前子、瞿麦、萹蓄助木通、滑石清热利水通淋;热结于内,以大黄泻热祛湿,使湿热从大便而去;栀子泻热燥湿,使湿热从小便而去。灯心利水通淋。甘草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并调和药性。诸药配伍,以奏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之效。

六、湿热痢疾(霍乱)证
主要症状

上吐下泻、脘腹疼痛、胸膈痞满、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急性肠胃炎、肠伤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病常出现湿热痢疾或霍乱证者。

治宜选用葛根芩连汤

葛根24克,黄连、黄芩、炙甘草各10克。方中葛根清热止利;黄连、黄芩清热燥湿止利;气行则湿化,厚朴理气化湿,共为君药。湿热内扰,以栀子清热燥湿泻火,助黄连燥湿止利;炙甘草益气和中。诸药配伍,以奏清热止利,益气和中之效。

七、脾胃水湿证(三焦水湿证)
主要症状

心下痞满、小便不利,烦渴欲饮或渴欲饮水,水入则吐,或口燥不欲饮,或上吐下泻,或脐下悸动,或头晕目眩,或头痛,或心烦,或发热恶寒,或汗出,苔薄略黄,脉沉。急性肠胃炎、慢性胰腺炎、慢性肝炎、脂肪肝、小儿消化不良、肾病综合征等病常出现三焦水湿证者。

治宜选用五苓散

猪苓10克,泽泻12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桂枝5克。方中茯苓益气健脾渗湿;猪苓清热利水渗湿。水湿内盛,以泽泻清热渗利水湿;脾能化湿,以白术健脾燥湿制水;阳能化水,以桂枝温通阳气,气以化水。若病有表证,则解表散邪。诸药配伍,以奏利水渗湿、温阳化气,兼以解表之效。

八、肌肉关节风湿证
主要症状

肌肉关节疼痛、眼睑水肿、身重、汗出、恶风寒,舌淡,苔白,脉浮或沉缓。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肉风湿、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积水、慢性肾盂肾炎等病常表现肌肉关节风湿证者。

治宜选用防己黄芪汤

防己3克,炙甘草1.5克,白术12克,黄芪4克,生姜12克,大枣3克。方中防己发汗祛风除湿,为治风湿、风水要药。气虚不固,以黄芪益气固表行水;脾主制水,以白术益气健脾制水;辛散透发,以生姜辛散温通,宣散水气,通利筋脉。大枣、甘草补中益气,气化水湿。诸药配伍,以奏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之效。

九、脾胃痰湿证
主要症状

胸胁支满、心下逆满、气逆冲胸、头晕目眩、站立不稳,或呕或利,或小便不利,舌淡,苔白滑,脉沉紧。神经性呕吐、慢性肠胃炎、肠胃神经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病常出现脾胃痰湿证者。

治宜选用苓桂术甘汤

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术、甘草各6克。方中茯苓能补能泻,补则益中气,泻则利饮邪。“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金匮要略》)桂枝温阳化气,平冲降逆,气化痰湿;脾能化湿,以白术健脾燥湿,温胃化饮。甘草补益中气,调和诸药。诸药配伍,以奏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之效。

著名老中医吴佩衡先生论中药十大主帅之四——麻黄

麻黄味苦辛,气温无毒,其苗叶丛生,形似毛管,体质轻扬,入手太阴肺及足太阳膀胱经,入肺家而行气分,开毛孔而达皮部,善泄卫郁,专发寒邪,治伤寒之头痛,除风湿之身痛,疗寒湿之脚肿,风水可驱,溢饮能散,消咳逆肺胀,解惊悸心忡,其方剂有:

1.麻黄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

治太阳伤寒,头痛恶寒,无汗而喘,项背痠强,系寒伤肤表,闭其皮毛,卫气敛闭,是以无汗,肺气壅遏,是以发喘,寒邪郁闭,里束卫气不得外达,是以恶寒。甘草保其中气而生津液,桂枝温肝,助其疏泄,强心而通血脉,助太阳而化膀胱之气,足以卫外固表。麻黄通腠理,开玄府,而泄卫闭。杏仁利其肺气,降逆而止喘。方剂化合,专发寒伤太阳肤表之汗,一剂汗出,效如桴鼓。

又麻黄汤,是辛温解表治寒伤太阳肤表,恶寒无汗头项强痛,脉浮紧之表实证(太阳证,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此为狭义伤寒,麻黄汤证),服此汤一盏,多则二盏,盖卧,得汗而解,不能尽剂,更勿令其大汗淋漓而损津液也。正治之方,决勿夹杂其他药品,如果加入寒凉之剂,则引邪深入;加入补剂,犹闭门逐寇,必至传经变证,渐转危笃费治。

2.麻杏石甘汤:麻黄四两,杏仁五十枚,石膏半斤,甘草二两(炙)。

治温病或暑病初起,发热而渴,不恶寒或微恶寒,头痛项背强。此系太阳有表邪,阳明有里热,用此辛凉解表之剂,一剂汗出立效。

3.大青龙汤: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甘草二两,杏仁四十枚,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石膏二两(如鸡子大)。

治太阳中风,脉紧身痛,发热恶寒,烦躁,无汗,渴喜冷饮,此风寒闭束,敛闭卫气,寒风不能外泄,是以无汗,遏闭营血,内热郁隆,是以烦躁而加渴饮,病虽中风,而证同伤寒,桂枝汤不能发矣。甘枣补其中气,桂枝发其营郁,麻黄开其卫闭,杏姜利肺壅而降逆气,石膏清肺热而退烦躁,并止渴饮。服一剂汗出即愈。

4.小青龙汤:麻黄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五味半升,半夏三两,干姜二两,细辛三两。

治太阳伤寒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以水饮中阻,肺胃不降,浊气冲逆,故治呕咳,此方已屡试屡效。

5.葛根汤:即桂葛汤加麻黄。

治太阳病项背几几,恶风无汗之经腧病,及太阳刚痉病。

6.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细辛二两。

治伤寒少阴病,始得之,身反发热脉沉者。脉沉而反发热,是里寒已作而表寒未退。少阴心肾两虚,寒邪在太阳,因肾气内虚,抵抗力弱,寒邪陷入少阴,而成太阳、少阴两感合病证。此方以麻黄开腠理散在表之寒,附子温里寒而暖肾水,再得细辛温散少阴经络之寒邪,使之由阴出阳,达于太阳,借麻黄之功达肤表得汗而解,为温经解表扶正除邪之良剂。

7.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甘草二两。

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无里证者,是寒邪在太阳之表,未入于少阴之里,脉见沉细,是肾阳内虚而里证未作。故不用细辛散里寒,只宜用麻黄以解表寒,附子重温其里,甘草培其中气,使表寒得汗而解,里不伤肾阳,亦助阳解表扶正除邪之意也。期间配伍及分量不同,和麻黄生用、炙用而作用不同,苗叶与根则药性又有悬殊。

此外,还有麻黄汤去桂枝加薏苡仁,名麻杏苡甘汤,治风湿病;麻黄汤加白术,名麻黄加术汤,治表中寒湿之证;麻黄汤去桂枝,名杏子汤,治水肿在皮发汗之方,再去杏仁,名麻黄甘草汤,亦为治水肿发汗之方。

伤寒太阳表实证,服麻杏石甘汤,反引邪入三阴,则发热不退,变证莫测;温病服麻黄汤,则汗后伤阴,现壮热谵语;少阴证服麻黄汤,有汗漏不止,甚或大汗亡阳之虞。若服麻杏石甘汤,有真阳暴脱之险。《素问·热论篇》有太阳少阴两感于寒者,必不免于死之论,据余粗浅经验,在辨证论治上,如能熟记六经,分经辨证,方药对证,可期一汗而愈。因此太阳、少阴两感于寒者,必可免于死亡矣。

提示:文中处方,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辩证使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读书学典:《论语.子罕》9.12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
  • 我就大叫:也太離譜了吧!在这样的情况下 定俊对英玉的爱 显得更加坚定且珍贵了 在妈妈和英玉说出“你辛苦了”的瞬间 我的眼泪也自己跑出来了[泪] 最让我感动的故事
  • 此刻恐惧甚至多于愤怒,受害者今天是她,明天就可以是我,可以是任何人,这不是远方的哭声,这是近在咫尺的教训!把邮票贴在心上,希望寄给远方的她 ——贾平凹《废都》#
  • 印力对商业地产坚持自持,这是一个非常难的事儿,对资金需求比较大。当然,商业地产与资本市场的结合有优势也有劣势,最关键的是要有优秀的能力。
  • 岳老师总结:第一:女方在家庭中只有角色丢了自我,一个没有自我的人,怎会爱自己呢?然而,你一定也会看到,它们各个精神百倍,努力向上生长,去证明自己的存在,彰显自己
  • (1)先背世界电影史,世界电影史算是重难点,南师对于这一模块的考察也很多,所以这一块一定要背的扎实,理清楚框架再背,可以自己梳理一些线索来记忆。关于背书,我的具
  • 人不经历过,就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潜力,有多少毅力,有几份胆量,有几成忠实,.....人,就是在这日新月异的坎坎坷坷,跌跌撞撞中,不断的长大,成熟,稳健,和完善
  • 让我比较意外的是,竟然是去年打中了某个刚需盘,约500万总价的,在选房时,看了我公众号写的选房攻略,而劝退放弃了,Mr说起,虽然当时手里预算只能买刚需盘,但如果
  • 作为去年的生日礼物,他交给我的时候说这是他最喜欢吃的巧克力牌子,还用白纸包了个皮,在上面画了一只兔子……我把它一直放在一个盒子里,前几天聊起来,他说这都得过期了
  • 又发现了一个很好用的免费软件~ Project Studio以前是用TN的方格内芯做甘特图 但是基本只能用来记录 用电脑软件的话就比较方便~ ▫️可以制定计划
  • 才发现这周没有拍任何照片[吃惊]工作还是一如既往的平淡有点索然无味的感觉了貌似是因为我太好说话了给自己增加了很多本不属于我的工作量可能是我太熟悉项目了总是有很多
  • #好人365#【马丹:根植边疆守教育,奉献青春终无悔】[鲜花]马丹,女,汉族。感谢我的好友王远编辑——他不仅仅是一位年轻的有心人,更是一位有追求的理想主义者。
  • 图片许多老年人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寞生活他们充满了对亲情的渴望然而“雪中送炭”的不是子女而是诈骗分子这让他们的防线被轻易攻破被骗的老人们大多缺少的
  • 2000价位档的2k顶级直屏,天玑8100+OIS 主摄保障优秀综合体验,夏天也不会过热P50E 4G:大促价3279起 ,还可叠券!近些年来少数能保障日常使用
  • 两位老人抱头痛哭……时代发展潮流里的一粒尘埃,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大山……漂走的那只鞋故乡的抚仙湖通常都是那样的碧波荡漾,温柔可爱……记得在我6岁的时候,母亲从
  • 现在的思路是尽量不要大量时间在同一个文件上面,交叉看看脑袋没有那么绷~~~~现在回想起来,2019真的经历了很多呢又经历了一次高考,从家乡来到武汉,在这个于我而
  • 所以耐泡度的本质,其实是水浸出物,而是否耐泡,也可以有一个相当科学的名词来度量和体现——水浸出物的总量。所以耐泡度的本质,其实是水浸出物,而是否耐泡,也可以有一
  • (只要保养好,男友在高考)哦,⛰️是骊山,我只是经过,它的,地铁口并没有停留~【VIS 设计师日记】organic juicy是一家只生产苹果、胡萝卜、橙子三种
  • 四十岁的小姨妈好疯好自由好洒脱,只有她理解文森特,带着17岁的文森特去疯去成长,在世界尽头让文森特找到“图腾”变得尊敬生命…姨妈简直是…人类之光。到 1820
  • 失独妈妈倾诉:儿子去世五年后,我一直活在巨大的悲痛里,感觉一切都没有意义;失恋的女孩说:自从失恋后,我一直纠结于他为什么变心,把生活过得一塌糊涂;有人在考试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