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開示:萬魔不退菩提心

萬魔不退菩提心
                               
一旦想要修道,所有的債主都來討債。

◎一九八二年六月十九日開示於萬佛聖城

「要學好,冤孽找;

要成佛,先受魔。」

若不想好,則冤孽不會來找;愈想好,冤孽愈來找。因為從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所造的善惡業夾雜不清,因此一旦想要修道,所有的債主都來討債。好像你本來是個普通人,借了很多錢,沒有還清楚,在你未發財之前,這些債主知道你沒錢,所以不會來找你;可是等你一髮財,這些債主便登門來討債了。為什麼?因為你有錢了,若不向你要,就沒有其他時候可以要回。

所以在修道中遇到逆境,更應該向前勇猛精進,而不退失菩提心。所有的債主來討債,就還他們,我們不能扛債不還的。我們將自己所得的功德,回向給冤親債主們,令他們得到功德,而離苦得樂,了生脫死。

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因為各種不同的因緣,不知做錯了多少事。單是今生仔細想想,我們殺了多少生?做了多少不公平的事?你或許沒有殺大的生命(譬如獅、象、馬、羊、牛、雞、犬等),但可能殺了小的生命(如青蛙、蚊蟲、螞蟻、蒼蠅等),也可能你心裡有殺念存在。好像小的時候,因為無知,殺了很多小動物、小昆蟲,這都是無知之罪。一旦你將眾生的生命奪取、傷害了,現在你想修道,它們都會來討債的。這種債不是一個、兩個,而是無以數計,生生世世日積月累來的,這種債說也說不完。

所以我們不能不講公道,說:「我修行了,可是我不認所有的冤業債。」你如果有這種思想,那永遠都不會成道的,因為你心裡不公平。心裡若公平,就要認賬,還債就沒事了。所以說:「要學好,冤孽找。」你要學好,就好像一個暴發戶,所有的窮朋友都登門來找你了,他們都想得些利益。

「要成佛,先受魔。」佛是魔幫助他成道的,若沒有魔,就沒有佛。魔是來考驗你,令你更進一步,所謂: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這也是來看看你的火候夠不夠?若是夠,則千魔不改,萬魔不退,不會退失菩提心。愈在難處愈精進,一切橫逆交加,皆處之泰然,不覺得不公平,也不怨天,不尤人,能逆來順受,修忍辱波羅蜜。所有魔障來了,都不與魔起敵對,自己吃一點苦不要緊,要發願度魔,使其皈依三寶,發菩提心。我們對誰都不生怨仇心,如此可化干戈為玉帛,化仇恨為慈祥。

我們應該在反面找好處,「行有不得,皆反求諸己。」不要為自己做辯護律師,無論什麼事:「真認自己錯,莫論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體名大悲。」同體亦包括魔,魔也是自性的一部分。若自性有魔,就會引進外邊的魔;若自性無魔,外魔就不會進來。什麼是自性魔?就是貪瞋痴。「若無貓食碗,則不招蒼蠅。」魔因為覺得你有點油水,他可以混水摸魚得些好處,所以來搗亂你,顯他的魔通。

所以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老老實實,言必忠信,行必篤敬,不打妄語。如果怕認自己錯,盡是覆諱過失,這不是修道的行為。必須要開誠布公,很坦白慷慨地做事,本照義理道德良心去行事;若是與道德良心有不合之處,則絕不去做。

凡是修道人必須具足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就是不會自贊毀他,說:「你看我,我是最第一、最清高的,他們都是那麼賤。」凡是自贊的人,已經是沒有前途的,雖然活著,其實是已死了。因為他違背良心道德,看不起他人,只知道有自己,這是諸佛菩薩所最不歡喜的人。若想得諸佛菩薩的歡喜與保護,則要言行一致,「言顧行,行顧言」,互相不矛盾。不要常誇自己如何好,一旦做事就壞了。

修道人不要有自私心、自利心,要利益他人,不要盡損人利己,或看不起他人。每個人都應回光返照,照照過去的事、現在的事,再照照將來。能念茲在茲,時刻不忘良心道德,時間一久,善根自然會增長,菩提心也會發得大,進一步就會去行菩薩道,利益眾生,這是有連帶關係的。

人不要怕魔,而退失菩提心,魔障是考驗。好像學生剛開始讀書,覺得課程很難,可是時間一久,讀得入門了,就不覺得困難了。你讀小學、中學、高中、大學,開始的時候,都有這種情形發生。所謂:

「不經一番寒徹骨,

怎得梅花撲鼻香?」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在修行時,不要盡想出風頭。出家後,還求名求利,是最要不得的。我們出家之後,一定要認真腳踏實地來修行,栽培修植福慧。修福,就要利益人;修慧,就要多研究經典。

常做利益人的事,就會生出福德。有人問:「要如何利益人?是否要用錢去做功德?」不需要。只要你心裡沒有殺心、盜心、邪淫心、打妄語心,不飲酒了,這都是培福的地方。所謂:

「慈悲口,方便舌,

有錢無錢都作德。」

你在口頭上不罵人了,不說粗言暴語傷害他人,這也都是功德。我們處處要惜福,處處不捨福,處處修福修慧。修福慧非一朝一夕所成,而是時時刻刻、朝朝夕夕、年年月月,都要繼續做下去,不能「一日曝之,十日寒之。」你若是這樣子,永遠不會有進步。所以我們要認定宗旨,勇猛精進,不要向後退,這是每個修道人應該具有的條件。

良好家风是一个家庭运势福气的宝藏

宁波慧日禅寺 2022-10-30 10:00 发表于浙江

万贯家财

不如良好家风

佛教非常注重孝道,我们修行经常要讲,“在家无孝子,出家无高僧。”乃至佛教菩提心的修持,都是以“知母恩”“念母恩”为基础的——修菩提心,一是要了知空性智慧,一是要知道所有一切众生无一不曾做过我们的父母,要发长久的心,尽未来际度尽一切众生成佛来报答他们。

《孔子集语·易者》上说:“人道之兴,必由夫妇。”

家和日子旺,才能人和事业兴。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不是家财万贯,而是家风流传。

心怀孝,身体勤,言有恕,为家庭修福报,家庭才能祥和兴旺。

没有孝,家庭就会不安;没有勤,家庭就会败落;没有恕,家庭就会心散。家庭要祥和,这三点缺一不可,一个家庭的运势福气就藏在这三点里。



“百善孝为先”,“孝”是做人之本。如果一个人连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心存感恩,那你还能指望他拥有什么高贵的品格呢?

孝为万德之首,在国人的观念里,任何道德缺陷都可以追溯到孝心。“孝”就像数字“1”,如果缺少了这个“1”,无论在后面加多少个零都没有意义。

曾国藩提出的修身养性“八德”中就有一德是“孝”,曾国藩把孝看得十分重要。他在京城做官期间,总是时时写信回去告诉父母自己的状况,内容十分详尽,甚至具体到与好友的聚会场景,以此来让家乡的父母亲放心。

在曾氏家风的影响下,曾氏一门大都是孝顺之人,家庭也因“孝”变得祥和。曾国藩的夫人欧阳氏,晚年两目失明,媳妇郭筠时时服侍,达三年之久。儿女要孝顺首先要知感恩。

父母作为一个家庭的主体,他们用无私的爱养育了下一代,用宽厚的肩膀支撑着家庭的重任,用辛劳的双手操持着繁琐的家务。我们享受着父母的关爱,却很少想到回报父母,甚至把父母的这种关爱当做理所当然。

孝顺要懂得体谅,要有发自内心的行动。不要把尽孝当作一种负担,而要把它作为一种不需要理由的责任。不要把尽孝当做一句空话,而要把它落实在生活的点滴里。平日里嘘寒问暖的电话,空闲时间的陪伴就是最好的“孝”,做好了孝就是在为家庭添福气。



没有曾国藩自然就不会有曾氏一门的荣光,而成就曾国藩的恰恰是他的勤奋。曾国藩的一生是把“自己的肉身当成蜡烛,剁开两节,四个端点,点燃四个火苗燃烧,在仄仄石板路上发足狂奔”的一生。个人的成功,家庭的幸福都要靠勤劳的双手创造。

咸丰四年,曾国藩写给诸弟的信中就说到:“家中兄弟子侄,总宜以勤敬二字为法。一家能勤能敬,虽乱世也有兴旺气象,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采。”在曾国藩写给儿子曾纪鸿的信中,也多次提及“勤”字,教育儿子:世间美好的东西或苦苦追求的东西无不是需要自己辛勤劳动获得的。勤奋是人生第一要义。

人要想过踏实、安稳、祥和的生活,必须要勤劳。如果一个人养成懒惰的缺点,更多的缺点和毛病就会接踵而至。许多人抱怨社会不公,恨自己生不逢时,给自己找各种理由消磨自己的意志,不努力,自暴自弃,最终只能一事无成。

曾国藩认为,福祸虽由天定,但勤奋和努力是可以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的,勤奋一点,努力一点,收获的就多一点。家庭中要有一双勤劳的手,因为只有勤劳才能获得生命的意义,才能得到生活的保障,家庭也才能兴旺不衰。如果一个家庭懒惰懈怠,即使坐拥金山银山也会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子贡问孔子:您就告诉我一个字,学好这个字,这一辈子我就可以终身受益。孔子说:如果有这么个字,那这个字就是“恕”。

曾国藩一生特别推崇恕道,“常以恕字自惕”。以温柔、宽厚之心待人,让自己与他人感到快乐,才是生活之道。

曾国藩曾说:“曰富,曰贵,曰成,曰荣,曰誉,曰顺,此数着我之所喜,人亦皆喜之。曰贫,曰贱,回败,曰辱,曰毁,目逆,此数者我之所恶,人亦恶之。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相互体谅,而不是指责。家庭要想祥和兴旺也需要家人间彼此体谅。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将宽容留给了别人,反而把最伤人的话留给了自己最亲的人。与家人相处说话不要太冲,对于生活中的琐事,不要总是指责家人的不对,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亲人的无心之过。

家庭里不是讲理论辩的地方,这里需要的是相互尊重和理解。父母的某些想法和表现你可能不理解、不赞成,但你不能一概否定。

孩子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好言好语沟通,别着急上火。善莫大于恕,德莫凶于妒。小辈孝顺长辈,长辈理解小辈,大家相互体谅,有话好好说,这样的家庭何愁不能兴旺呢?

心怀孝,身体勤,言有恕,把孝、勤、恕记在心里,落在行动上,为自己的家庭修福报,这样家庭才能祥和兴旺。

【摘存】
狗肉再好不上桌 ,
女人再好莫出墙,
勾头女子挺胸汉,
一生富贵半生闲,
人听甜言易上当,
马踏软土易失蹄,
好马不吃回头草 ,
好女不在娘家老 ,
好男出轨一时丑,
好女出轨一世臭。
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
但看三五日,相见不如初
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全民阅读季# 漳卫院图书馆举办“品书籍之美 享阅读之乐”4.23读书节师生诵读会暨朗读亭启动仪式 4月22日下午,图书馆以迎接第24个世界读书日为契机,积极
  • #何以为家# 精心编织场盛宴 扑捉触不可及 一场骗局 被剥夺的都是虚幻 苦苦挣扎 不厌其烦的折腾 忍受现实赐予的苦难 悄悄带走几分伤痛 只求此刻安宁 站在
  • 【今日我当班】东方法院执行局法官邓春花马不停蹄工作的一天 “张某,我是法官,赶紧开门,躲避是没有用的。” 2018年夏季的一个清晨,许多人还在睡觉,而东方
  • #周震南登上考生试卷# 我前几天看到的一个视频 “是一个老师 站在讲台上说 “为森林大火牺牲的消防员 我们应该拿他们当偶像 站在舞台上的扭来扭去画着浓妆
  • 瘫在床上追剧的小感动(眼泪一把鼻涕一把的) 张小敬和李香香的相互挂念 小乙对张小敬的忠心耿耿 把他当做自己的信仰一样 不仅张小敬和李泌做了重要的选择 檀棋也
  • 张养浩的《山波羊》 一个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 草舍茅屋有几间,行也安然,待也安
  • [二哈][doge]每次想要正儿八经说什么都变成了碎碎念日常,今天下午考试,重修的那一科,暗自感叹,对自己学过的专业知识的把握了了而已,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吃,那些
  • 嘿,这个小朋友你为什么会变身啊 #焉栩嘉相对论# A面元气旺仔小馒头☀ 似微风拂面 轻而易举俘获灵魂 谁不爱元气笑容呢 看一眼就像能触摸生活的美好 仿佛触手可
  • 【@ 学生家长!陕西高校就业情况怎样,报告来了!】#2019渭南高考#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正式发布《2019年度陕西高校及专业毕业生就业
  • #读书[超话]# #创作V势力# 在社会中,人是变化的承受者,甚至直接主体,但很多时候,成因来自别处――它们是自然发生的、不可阻挡的集体性力量。自然选择带来的生
  • #宁报看点#【追忆“新闻矿工”吴宏林同志| 大爱无疆,醉心慈善似雷锋】“爸!”   今年暑假的一天,高大魁梧的丁高强正在银川市兴庆区新华街爱心售卖点低头整理摊
  • day1 减肥日常 每个七月我都会有不同的际遇,做出各种决定,有新的计划,今年…决定减肥。 最近突然很想交几个同是打粉老师的朋友,想到就去做了,然后也很幸运的
  • 今早无事闲来拉呱,听闻同事强哥给初生儿子取名“轻舟”,陈轻舟。取自“轻舟已过万重山。”大方又儒雅,像极了古代的书生,好听! 我说“小名儿呢?”嫌麻烦,不起了,就
  • 质疑的声音大到让我整个人down到谷底的时候,我想到的是我最喜欢的她,无论何时,你被质疑,仅仅是因为你这次从那些多数,变成了这个少数,请really reall
  • #一百天感恩计划# 23/100 最近真的是,一言难尽,周五晚上睡觉做梦调警,调完这家调那家;周日晚上继续做梦调警;周一一早,刚上班就调警;明天我还得继续调
  • 富江刺青图案#每日一善# [太开心][太开心][太开心] 恐怖刺青,刺青图案女,小刺青。武汉刺青。咱们许多时分是活给他人看的,也在盯着他人是怎样活的。所以,咱们
  • 「古风美文」芸芸众生,只因身在此情中 岁月沉积着忧伤,曾经的人,曾经的事,在渺渺的思念中渐渐苍老。千年过往,似乎只留下了一声叹息!百年轮回,也似乎只留下了心头
  • 这是昨天放在草稿箱里想说但懒得说的话,想了想就不扔评论了直接发出来。 我还是那句话,真正的平等是“不当回事”。就好像你跟我说你喜欢男人喜欢女人都不关我事,哪怕
  • #情感[超话]#现实,告诉你: 不是你哭就有人来哄, 不是你求就有人帮助。 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 自己的难处,自己摆平, 你累,别人也累; 你难,
  • 推荐一本书 明亮的对话 我高二读过的书但是那个时候人没长大不是读书最好的时机,我把他安排在自控力之后重新读一遍 很适合我这种以前以emotion为主导的人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