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佛教之论坛[超话]#不讲第一义谛法,非佛弟子!

真正明白道理的人,一定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最简单的物欲,把自己的需求降到最低; 是戒杀放生的人,自己永久素食与劝人素食,才是真正的戒杀放生; 是断除淫欲的人,万恶淫为首,以淫心求佛智慧,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纵经万劫,只名“热砂”; 是受持五戒的人,因为他知道,小乘戒不持连人身都得不到,况复成佛?; 是修持十善业的人,就是有升天的因,他也不愿意做天人,他更愿意生生世世示现一个凡夫的肉团,来弘扬《法华经》; 是不愿意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他更愿意“五浊恶世誓先入”,因为他的誓愿是“如一众生不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是没有“我执”的人,更不会人我是非。他处处无“我”,但不妨假设 一个“我”,为了教化众生; 是没有情执的人,他不会执着于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儿女,因为他明白,无量劫来,谁都做过自己的父母,谁都做过自己的亲人; 是持佛净戒的人,因为他明白万法皆共一个本体,这才是“妙湛总持”; 是明白在世间只有一个任务,就是弘扬第一义缔; 是勇挑如来家业的人,自己的身心都是如来家业的; 是具足文殊师利的智慧,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普贤菩萨的行愿,地藏菩萨的大愿,妙音菩萨的无量色身三昧(妙音菩萨只宣讲《法华经》)。。。所有菩萨的神通,智慧,无量色身三昧,普皆具足。

自古以来,“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两千五百年前,于灵鹫山的楞严大法会上,佛陀大弟子富楼那向释迦牟尼佛请法:“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意思是问,这个世界怎么样来的?山河大地又是怎么样有的?释迦佛言:“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意思是说:都是一念心变现出来的,因为无明,执着、妄想和分别,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天人鬼畜、花草树木就变现出来了。

怎么理解世界万法万象都是由心变现出来的?

每个人都会做梦也做过梦。人的一生之中做了无数的梦。有多少人,能好好想一想究竟梦是怎么做出来的?

那么,就用晚上做梦这个司空见惯的事情,来解释世界万法万象都是由一个心变现出来的。现在开始观照做梦。比如晚上睡觉的时候,闭着眼睛,昏昏的、蒙蒙的,什么都不知道。睡着睡着,突然一下看到了天和地,天和地里有自己,还有他人,父母妻儿、花草树木、高山大海、房屋汽车、牛羊猪狗,诸佛菩萨、妖魔鬼神等等。

人在睡觉做梦的时候,梦里面的 “自己”,知道是在做梦吗?-----不知道。梦里面的“自己”,知道正在做梦吗?-----不知道。梦里面的“自己”,能看到躺在床上正在睡觉做梦的人吗?-----也不知道。

首先要搞清楚,这个梦是自己做出来的,不是别人做出来的。(如果这个梦是别人做出来的,关自己什么事?)也不是别人命令自己做出来的(谁都不能命令谁今晚必须做梦,或者必须做什么梦)。所以,所做的这个梦,自己是主宰者,他人不是主宰者,不关其他人的事。

现在开始观照了:

梦境里的自己是谁呢?------是自己。因为是自己的心变现的。

梦境里的父母、妻儿、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那么多的人又是谁?-------自己。还是自己的心变现出来的。

梦境里的诸佛菩萨、妖魔鬼神是什么?------自己。自己的心变现的。

那么,梦境里的一切有情生命和无情东西是什么呢?-------都是自己!因为梦里的一切,也都是由自己心变现出来的!

既然梦境里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心变现出来的,那么为什么在梦中,就只执着这个人是我,那个人是他呢?(梦里的我和梦里的他,都是一个心所变现的,梦中的我和他,谁不是谁?)既然梦境里都是自己,为什么梦中看到妖魔鬼神就害怕?

既然梦境里都是自己,为什么看到鲜花美女就喜欢,而看到牛屎狗粪就讨厌?如果晚上做梦,梦到有一只狗咬

心是个奇妙伟大的东西,可以变现出天地山川、花草树木、父母妻儿、你我他她、男女老少、猪狗牛羊、诸佛菩萨等等,可以变现出一切有情的生命和一切无情的东西。

可是在梦里,众生却迷惑了,认不清了,一味执着自己的这块肉身是自己,是“我”;身外的天是天,地是地,别人是别人,跟“我”没有关系。因为执着有个“我”,然后产生种种的贪、嗔、痴、慢、疑。因为种种的贪、嗔、痴、慢、疑,然后去造种种的业,再受种种的果报。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轮转六道,无有出期,沉睡不醒!人在梦里,迷惑无知,执着天就是天,地就是地,他人就是他人,猪就是猪,房子是房子,不知道这些所有一切,也都是一个人、一个心、一个念变现出来的。这样就产生了“法执”。殊不知,身外这些所有的一切一切,也都是自己!

《大佛顶首楞严经》自古以来被称为“开悟的楞严”。楞严经全经共有十卷,是佛教经典中比较长的经书。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楞严经那么厚,从头到尾只说了一个事情,一个东西。即说明了宇宙人生、万法万象的本来面目及其来龙去脉,是什么,为什么。

《法华经》,《楞严经》的核心和灵魂就是:一心三藏。

释迦牟尼佛传:第二十一节 成就无上正觉的佛陀
降伏恶魔以后的太子,志愿更加坚固,心中更加平静,深入在三昧的禅定境界中,已经到达无念无想的领域,可以说光天化日的觉悟世界,就将现在眼前。
在这个时候,太子已经能够知道久远以来的自己,生在些甚幺地方,叫过些甚幺名字,作过些甚幺事情。百十万年,生死往来的历史,一切都能清楚了然。他觉悟到自己以及一切众生,无量阿僧祇劫以来,轮转在生死界中,有时作人的父母,有时作人的儿女,有时作人的老师,有时作人的弟子,都是有着因缘牵连的关系。可是,被现实所迷惑的人,却不知道别人都曾作过我们的眷属,终日给名利爱欲所囚,一点都不顾念他人。太子在这一切冤亲平等的真理上生起大悲的心肠,不觉双目滔滔的流下泪来。
太子此刻对一切森罗万象,心理上已渐渐的明白,对一切事理已有正确的了解。他更感到「生」和「死」本来是不二的,没有执着的必要,太子的心、生命,此刻已觉得明显的扩大,可以说,已经和宇宙同化了。
相反的,太子现在觉得烦恼是不可思议的东西,为甚幺会有烦恼?这原因明明的浮现于太子的心中,太子欢喜得雀跃起来!他反复的思惟吟味,终于知道自己证得正觉!这是一点不错的,他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地方,忘记了一切,对一切都没有分别,对一切都很明白,这绝不是睡眠,这是正觉,这是解脱!
我们现在不要再叫他太子啦,我们要尊称他为「佛陀」!
已经开悟的佛陀,附带的证得五眼六通。他看这个世间,知道一切众生都是在六道轮回的生死大海中升沉,不觉生起无比的大悲心。这六道的众生(地狱、饿鬼、畜牲、阿修罗、人间、天上),终日营着虚假不实的生活,有清净的,有不清净的;有善的,有不善的;到了命终的时候,随着各人的造作,在六道中又受着种种不同的苦和乐的果报。
佛陀觉悟的是缘起的正法,仔细的观察这个世间,流转的经过是十二因缘,流转的主体是苦。由这个主体展开,所以有生老病死的现象。人为什幺会有「老死」呢?因为有「生」所以才有老死;再来观察生又是从什幺地方而起的呢?这是由于一切善恶行为的业的结果,这个生绝不是由什幺天神之力而生,生是没有自体的。这样说,生并不就是没有原因,好象竹子才破了一个节,其它的结都有关系,这个生死的原因就是行为的「有」业,由于这个行为的有业所以生出「取」来,如火要有薪才会燃烧,这个好比薪的取又从那里生的呢?这就是由于叫做「爱」的而生,好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这个爱又是从那里来的呢?这是由「受」而生的,好象感到苦痛就需要安乐,感到饥饿就需要饮食,希求(受)一切,所以对一切就生出爱来。受是爱的原因,这个受又是从那里生的呢?这一切的受是从「触」而生的,感到一切的苦,想到一切的乐,因为有触才知道的。触是从那里生的呢?这个触是从众生自己眼耳鼻舌身意的「六入」而生,好象一个盲人,他就不能完全生起六入的触力。这个六入是从那里生的呢?这是从「名色」而生的,名色好比是芽,六入好比是茎是叶,茎叶是由芽逐渐而生长的。这个名色的根源又是什幺呢?这是「识」,识就好比生出名色之芽的种子。不过,有的时候,识是从名色生的;也有的时候,名色是从识生的,好似人有时候在船上前进,有时拉着船前进,也有时船与人同时并进。识是从名色生出来的,名色是从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而展开的。这中间有一种作用名叫「行」,这个行的根结何在?这就是所谓「无明」,亦即是生死的根本!由无明而起行,由行而有识,由识而展开名色,由名色而生六入,由六入而感触,由感触而有受,有受而生爱,有爱而执取,有取而造业,由于业而有生,有生即有老死,一切众生所以轮回流转的生生灭灭,都是这样。
一切众生和诸法都是由于因缘而生,现在佛陀终于从千辛万苦中证得这甚深微妙的真理。
为着便于了解明白佛陀亲证的宇宙人生缘起的真理,兹将十二缘起列表说明如下:

十二因缘:
过去二因:
无明-无明为过去烦恼的总称,它的体是痴,以迷闇为性,由此无明妄动,众生就轮转世间,故为生死之本。
行-行是造作为义,即依过去的无明烦恼,发动身语意的三业,而造成罪福,不动诸业,名之曰行。

现在五果:
识-识为初入胎识,即由过去惑业动力,使感异熟报体的阿赖耶识,遇缘托胎,以完成现实之生命体。
名色-名色为胎相之完成,名是精神,色是物质,即组织有情的要素,胎相初成,六处未圆,故称名色。
六入-六入为六根完具位,示名发毛爪齿位,谓于胎中,由名色渐次增广,因此诸根具足,故名六入。
触-触是觉触,为认识之开始,谓出胎后与境相触,生起认识,然因未能识别境界苦乐,故名为触。
受-受为领纳,即情绪作用,谓于触对境界时,而于违顺中庸境上,生起苦乐爱舍之感觉,名之为受。

现在三因:
爱-爱以染着为义,由受而来,即于相续之三有自体所取之三有境界,于乐爱合,于苦爱离,名爱。
取-取是驰取追求,由爱而来,即由种种之执取,于是三业繁兴,而集成未来身心之苦,因名为取。
有-有是存在之义,谓由爱着驰取之不已,发为纵我役物之行,而构成潜在业力,感后有报,名有。
未来二果:
生-生是未来受生,即由能生身心之潜在业力,而于六趣及四生中受生,完成未来之新生命,名生。
老死-老死为身心演变的必然结果,未来之世,既然受生,则必有老病死忧悲苦恼等,而与之俱来。
佛陀证得这宇宙人生的真理以后,又在菩提树下静思二十一日,圆融无碍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即说于此时,佛陀慎重其事的反复吟味着他所觉悟的真理,思惟他所觉知的生死之源,最后他终于决定发出他正觉的宣言:「流转的相是生,无明的迷惑是生的根源,众生如果想要不死,唯有不生,唯有断除无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皆灭。诸垢既净,自心清净而无碍的光明朗照,那就是能建筑真实的悟界,就能获得不生不死的解脱自在。」
已经成就正觉的佛陀,从菩提树下的金刚座上起来,他认为一切众生要解脱这个世间上生老病死的苦痛,唯有修学八种正道,了解这世间的实相是「正见」,分别视察这实相是「正思维」,不敢妄语恶口两舌是「正语」,不行杀生偷盗邪行是「正业」,过着合理的经济生活是「正命」,努力精勤的修学正道是「正精进」,正心诚意使精神集中的是「正念」,积聚思索修养的深行是「正定」,这是修学佛陀之法的人应修行的八种正道,心里是坦坦白白的,行为是正正当当的,断除「我」与「我所有」的执着,把从无明生出的薪火灭去,这才能进入真实的解脱,这才是究竟的第一义。
佛陀在正觉以后,就想起救度众生的大事因缘,他想起这个问题,心中不觉为了怜愍众生而难过起来,佛陀心下想道:
「我现在已经遂了我久远以来的志愿,我已经成就佛陀的大法,但是,我现在不能去救济众生!因为我所证悟的真理,是与世人错觉所见的相违!我若用这究竟第一义的正道去向他们解说,必定遭到他们的毁谤和讥嘲。他们对无上至尊的佛陀,对清净究竟的真理,若毁谤讥嘲,与我并没有关系,但他们将来必定堕入恶道,遭受很大的不幸!你看,一切众生都沉没在贪瞋邪见的深渊中,他们怎幺了解这甚深微妙的解脱的真理呢?不如我还是涅槃免得众生的毁谤而造罪吧!」
佛陀从悲悯众生的心中,虽然流露出真挚恳切的关怀,但世界上若没有佛陀正觉的真理之光照耀,这个世界将永远的黑暗下去。希望求解脱的人类,失去佛陀的法雨甘露,将永远摸索不到自由解脱的门路,正在这个时候,天空忽然现出一群天神,向佛陀敬礼道:
『至尊至贵的佛陀!我们是一群天神,我们在这里向您致最恭敬虔诚的礼拜,我们是来祝贺您获得正觉的解脱。您在这个世间上,能走上不生不死的境界,实在是这个世间上所有众生的幸福与光荣。您像一盏慧灯,黑暗的世间需要您的光明。您不要忧虑愚痴的人类毁谤您的正法而造罪,这是他们自作自受!您应该依照您的本怀,传播您的福音,让那些迷途的羔羊,早日能够回头,早日登上觉岸。希望您佛陀,伸出慈悲的手,垂无缘的大悲,永作这世间上的救世主啊!』
佛陀听了天上善神至诚劝请的言辞,心中非常欢喜,即刻离开伽耶山菩提树下金刚座,怀着一颗救济众生的大悲心,预备向迦尸城的方向走去。

释迦牟尼佛传:第二十一节 成就无上正觉的佛陀
降伏恶魔以后的太子,志愿更加坚固,心中更加平静,深入在三昧的禅定境界中,已经到达无念无想的领域,可以说光天化日的觉悟世界,就将现在眼前。
在这个时候,太子已经能够知道久远以来的自己,生在些甚幺地方,叫过些甚幺名字,作过些甚幺事情。百十万年,生死往来的历史,一切都能清楚了然。他觉悟到自己以及一切众生,无量阿僧祇劫以来,轮转在生死界中,有时作人的父母,有时作人的儿女,有时作人的老师,有时作人的弟子,都是有着因缘牵连的关系。可是,被现实所迷惑的人,却不知道别人都曾作过我们的眷属,终日给名利爱欲所囚,一点都不顾念他人。太子在这一切冤亲平等的真理上生起大悲的心肠,不觉双目滔滔的流下泪来。
太子此刻对一切森罗万象,心理上已渐渐的明白,对一切事理已有正确的了解。他更感到「生」和「死」本来是不二的,没有执着的必要,太子的心、生命,此刻已觉得明显的扩大,可以说,已经和宇宙同化了。
相反的,太子现在觉得烦恼是不可思议的东西,为甚幺会有烦恼?这原因明明的浮现于太子的心中,太子欢喜得雀跃起来!他反复的思惟吟味,终于知道自己证得正觉!这是一点不错的,他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地方,忘记了一切,对一切都没有分别,对一切都很明白,这绝不是睡眠,这是正觉,这是解脱!
我们现在不要再叫他太子啦,我们要尊称他为「佛陀」!
已经开悟的佛陀,附带的证得五眼六通。他看这个世间,知道一切众生都是在六道轮回的生死大海中升沉,不觉生起无比的大悲心。这六道的众生(地狱、饿鬼、畜牲、阿修罗、人间、天上),终日营着虚假不实的生活,有清净的,有不清净的;有善的,有不善的;到了命终的时候,随着各人的造作,在六道中又受着种种不同的苦和乐的果报。
佛陀觉悟的是缘起的正法,仔细的观察这个世间,流转的经过是十二因缘,流转的主体是苦。由这个主体展开,所以有生老病死的现象。人为什幺会有「老死」呢?因为有「生」所以才有老死;再来观察生又是从什幺地方而起的呢?这是由于一切善恶行为的业的结果,这个生绝不是由什幺天神之力而生,生是没有自体的。这样说,生并不就是没有原因,好象竹子才破了一个节,其它的结都有关系,这个生死的原因就是行为的「有」业,由于这个行为的有业所以生出「取」来,如火要有薪才会燃烧,这个好比薪的取又从那里生的呢?这就是由于叫做「爱」的而生,好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这个爱又是从那里来的呢?这是由「受」而生的,好象感到苦痛就需要安乐,感到饥饿就需要饮食,希求(受)一切,所以对一切就生出爱来。受是爱的原因,这个受又是从那里生的呢?这一切的受是从「触」而生的,感到一切的苦,想到一切的乐,因为有触才知道的。触是从那里生的呢?这个触是从众生自己眼耳鼻舌身意的「六入」而生,好象一个盲人,他就不能完全生起六入的触力。这个六入是从那里生的呢?这是从「名色」而生的,名色好比是芽,六入好比是茎是叶,茎叶是由芽逐渐而生长的。这个名色的根源又是什幺呢?这是「识」,识就好比生出名色之芽的种子。不过,有的时候,识是从名色生的;也有的时候,名色是从识生的,好似人有时候在船上前进,有时拉着船前进,也有时船与人同时并进。识是从名色生出来的,名色是从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而展开的。这中间有一种作用名叫「行」,这个行的根结何在?这就是所谓「无明」,亦即是生死的根本!由无明而起行,由行而有识,由识而展开名色,由名色而生六入,由六入而感触,由感触而有受,有受而生爱,有爱而执取,有取而造业,由于业而有生,有生即有老死,一切众生所以轮回流转的生生灭灭,都是这样。
一切众生和诸法都是由于因缘而生,现在佛陀终于从千辛万苦中证得这甚深微妙的真理。
为着便于了解明白佛陀亲证的宇宙人生缘起的真理,兹将十二缘起列表说明如下:

十二因缘:
过去二因:
无明-无明为过去烦恼的总称,它的体是痴,以迷闇为性,由此无明妄动,众生就轮转世间,故为生死之本。
行-行是造作为义,即依过去的无明烦恼,发动身语意的三业,而造成罪福,不动诸业,名之曰行。

现在五果:
识-识为初入胎识,即由过去惑业动力,使感异熟报体的阿赖耶识,遇缘托胎,以完成现实之生命体。
名色-名色为胎相之完成,名是精神,色是物质,即组织有情的要素,胎相初成,六处未圆,故称名色。
六入-六入为六根完具位,示名发毛爪齿位,谓于胎中,由名色渐次增广,因此诸根具足,故名六入。
触-触是觉触,为认识之开始,谓出胎后与境相触,生起认识,然因未能识别境界苦乐,故名为触。
受-受为领纳,即情绪作用,谓于触对境界时,而于违顺中庸境上,生起苦乐爱舍之感觉,名之为受。

现在三因:
爱-爱以染着为义,由受而来,即于相续之三有自体所取之三有境界,于乐爱合,于苦爱离,名爱。
取-取是驰取追求,由爱而来,即由种种之执取,于是三业繁兴,而集成未来身心之苦,因名为取。
有-有是存在之义,谓由爱着驰取之不已,发为纵我役物之行,而构成潜在业力,感后有报,名有。
未来二果:
生-生是未来受生,即由能生身心之潜在业力,而于六趣及四生中受生,完成未来之新生命,名生。
老死-老死为身心演变的必然结果,未来之世,既然受生,则必有老病死忧悲苦恼等,而与之俱来。
佛陀证得这宇宙人生的真理以后,又在菩提树下静思二十一日,圆融无碍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即说于此时,佛陀慎重其事的反复吟味着他所觉悟的真理,思惟他所觉知的生死之源,最后他终于决定发出他正觉的宣言:「流转的相是生,无明的迷惑是生的根源,众生如果想要不死,唯有不生,唯有断除无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皆灭。诸垢既净,自心清净而无碍的光明朗照,那就是能建筑真实的悟界,就能获得不生不死的解脱自在。」
已经成就正觉的佛陀,从菩提树下的金刚座上起来,他认为一切众生要解脱这个世间上生老病死的苦痛,唯有修学八种正道,了解这世间的实相是「正见」,分别视察这实相是「正思维」,不敢妄语恶口两舌是「正语」,不行杀生偷盗邪行是「正业」,过着合理的经济生活是「正命」,努力精勤的修学正道是「正精进」,正心诚意使精神集中的是「正念」,积聚思索修养的深行是「正定」,这是修学佛陀之法的人应修行的八种正道,心里是坦坦白白的,行为是正正当当的,断除「我」与「我所有」的执着,把从无明生出的薪火灭去,这才能进入真实的解脱,这才是究竟的第一义。
佛陀在正觉以后,就想起救度众生的大事因缘,他想起这个问题,心中不觉为了怜愍众生而难过起来,佛陀心下想道:
「我现在已经遂了我久远以来的志愿,我已经成就佛陀的大法,但是,我现在不能去救济众生!因为我所证悟的真理,是与世人错觉所见的相违!我若用这究竟第一义的正道去向他们解说,必定遭到他们的毁谤和讥嘲。他们对无上至尊的佛陀,对清净究竟的真理,若毁谤讥嘲,与我并没有关系,但他们将来必定堕入恶道,遭受很大的不幸!你看,一切众生都沉没在贪瞋邪见的深渊中,他们怎幺了解这甚深微妙的解脱的真理呢?不如我还是涅槃免得众生的毁谤而造罪吧!」
佛陀从悲悯众生的心中,虽然流露出真挚恳切的关怀,但世界上若没有佛陀正觉的真理之光照耀,这个世界将永远的黑暗下去。希望求解脱的人类,失去佛陀的法雨甘露,将永远摸索不到自由解脱的门路,正在这个时候,天空忽然现出一群天神,向佛陀敬礼道:
『至尊至贵的佛陀!我们是一群天神,我们在这里向您致最恭敬虔诚的礼拜,我们是来祝贺您获得正觉的解脱。您在这个世间上,能走上不生不死的境界,实在是这个世间上所有众生的幸福与光荣。您像一盏慧灯,黑暗的世间需要您的光明。您不要忧虑愚痴的人类毁谤您的正法而造罪,这是他们自作自受!您应该依照您的本怀,传播您的福音,让那些迷途的羔羊,早日能够回头,早日登上觉岸。希望您佛陀,伸出慈悲的手,垂无缘的大悲,永作这世间上的救世主啊!』
佛陀听了天上善神至诚劝请的言辞,心中非常欢喜,即刻离开伽耶山菩提树下金刚座,怀着一颗救济众生的大悲心,预备向迦尸城的方向走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记一个不眠之夜[感冒]宝宝子下午突然发烧了 下午小睡时就觉得不对劲浑身发烫 心想可能睡前玩嗨了 睡醒又在哼唧一摸依旧浑身发热 赶紧给她量了体温果不其然(38.5
  • [心]每早五点起来吃乐乐,我才基本有饮食自由啊!分享掉头发现象级减少 我做了哪些事1.每天梳头10分钟 很放松2.泡脚 放温胆汤药包 到微微出汗3.补铁 去药店
  • 父母有格局,孩子才会更优秀_杨澜 【表白鹿哥】大抵是我的坚持与别人不同,很少有让我喜欢的名人明星,不是他(她)们不够好,而是我找不到让我喜欢的那个点,他是我第一
  • 原来于荣光在《给爸爸的信》中饰演的那个大反派只有一只眼,而且十根手指只有两根是真的,是被其他老大给搞的,怪不得他总是戴着眼镜和手套,他还是一个比较神经质有洁癖的
  • #请君#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任嘉伦请君#//#任嘉伦陆炎#演员任嘉伦不忘初心,有天赋肯努力,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角色[威武]
  • [笑cry][小黃人高興]\ 家有二宝,防螨更不可少‼️/家有二宝之妈妈们是不是常常忙得焦头烂额呢?“以后拍照可不可以等你转身再拍”[心] ​[污] 随后晒出#
  • 但最近有网友看到节目里的画面,却被周迅与阿雅的颜值状态对比吓到了,觉得周迅现在居然还不如阿雅好看。以往提起梅婷,给人的印象除了演技好,就是黑眼圈。
  • ——————2022.08.31注:图片摄影作者:安然#原创首发# #七绝# #转载请注明出处# #绿洲# #九月你好# 【超话月末总结】‼️发帖进要求:马唯
  • 疫情前和疫情后工作上的最大变化:谈合作不再是什么高档的写字楼,穿职业的套装,而是变成了街头的咖啡馆,刚从健身房出来的运动装……谈的不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梦想,崇高
  • 【36r一张,名额6个】你出照片,我出结果(本人是一稿到底的哈,画一张也要几个小时)规定是你给多张照片给俺,俺挑一张来画哈~想定制【如图所示】风格头像的宝儿速来
  • 没什么好比的,自以为清者自清,却忘了人言可畏‼️我不怕在这个坏时代沉默,怕只怕,我和很多人一样,沉醉心于愤恨和狂欢,不去读书,不去思考,学不会倾听和宽容,以至于
  • #阅见观察##滕州身边事# 【#滕州法院以创新保护创新#推动一批知识产权纠纷完成行政调解司法确认】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面对从未受理过的案件类型,滕州法院通
  • 一场14年的生死拼杀划上了胜利的符号,至今91年,每年的今天各地方都会汽笛长鸣,共悼同胞,缅怀先烈!法国都彭和平鸽限量版系列,演绎了毕卡索的鸽子素描作品,将世界
  • 【【如颖随行】遇见你是今生最大的荣幸】第一次见到你是在15年6月9日,在最美的时间遇见是莫大的荣幸,小骨的出现让我更加的去关注你,每天去搜索你的新闻,我还记得清
  • 5、站在人群中你觉得安全,那是因为千百年来我们的大脑进化而来的条件反射,但是在投资市场中确实绝对错误的!周家父母子女,老许,老曲,六君子等等等等,他们的生命历程
  • !!
  • 夏日阿明太阳起床了羞羞答答的爬出来红红的脸晴空万里的心情染红了半个天红色的季节是浪漫的遐想街上飘逸的裙各领风骚性感的短裤无不闪烁着青春的光芒一字肩女孩撑开了甜美
  • 如果想让冲突和人性更矛盾复杂➕热血沸腾,那就把女主换成男生好了。我来告诉你如何对衰老。
  • #鹿晗# 浪漫是烟火气中的陪伴;浪漫是牵你的手穿越人间看潮起潮落;浪漫就是在你回家的时候家里饭菜冒着香气,家人们围坐一桌互诉衷肠。#摩登兄弟[超话]#我想牵你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