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逢人必推的百科全书#
南怀瑾经典阐释《金刚经》精华句
—————————————————————
1、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南怀瑾: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生是我度的,绝没有这个观念。
—————————————————————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南怀瑾: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心胸里头还有你、我、他,甚至给了人家好处时,这个家伙应该卖卖我的交情才对!这是世间法的作风,佛法没有,给了就给了,要像「事如春梦了无痕」一样的忘掉它。
—————————————————————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南怀瑾:是叫我们不要住在色相上布施,不要有对象的观念。譬如说要做一点功德,出一点钱,或者救济一个人,然后说救济了某一个人,那是住相布施。
—————————————————————
4、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南怀瑾: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应该是这个样子来布施来修行,应该不住相,一切现象不留,心中若留一点现象,已经不是学佛的境界了。
—————————————————————
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南怀瑾:佛是不可以形相来见的,拿形相来见佛,就错了。
—————————————————————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南怀瑾:凡是你有什么境界,都是假的;凡是你修得出来的,不修就没有了。若见诸相非相,你就见到佛了,见到佛的法身了。
—————————————————————
7、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南怀瑾:你讲空也不对,不是佛法,执著有也不是佛法,非空非有也不对,即空即有也不是佛法。
—————————————————————
8、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南怀瑾:一切真正的佛法到了最后,像过了河的船,都要丢掉。何况一切不是法呢!
—————————————————————
9、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怀瑾:佛法在哪里?不一定在佛经上啊!世间法皆是佛法……所以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
—————————————————————
10、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南怀瑾:如来所说法,你也不可抓住!你听了他老人家的话,认为这样就对,那你就上了你自己的当了……说得出来的,表达得出来的,已经不是它了。
—————————————————————
11、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南怀瑾:这是佛法的精神,它不像其他的宗教,否定自己以外的宗教,佛法是承认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大师,乃至到了华严境界,连一切的魔王邪王都对了一点。
—————————————————————
12、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南怀瑾: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所以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如果你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你已经著相了,说得好听是著相了,不好听是著魔了。
—————————————————————
13、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南怀瑾: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他说真正的修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
14、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南怀瑾:佛告诉你,这个世界一个一个灰尘,一粒一粒灰尘,一个分子一个分子,组合拢来,构成了一个物理世界。你把地球物理世界打烂了,分析了,本来就是空的,没有世界的存在。
—————————————————————
15、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南怀瑾:离开了一切的相就是佛,这是真正的佛。
—————————————————————
16、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南怀瑾:这就是学佛的精神,换句话说,不要被一切现象骗了,或迷惑了……大乘菩萨走大乘的路,应该离一切相,发起求大彻大悟菩提之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为“无上正等正觉”)
—————————————————————
17、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南怀瑾:若心有住,可以训练意识专一,比较能够宁静,但是认为这个有相的……所以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这是最好的观心法门。
—————————————————————
18、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南怀瑾:不要著相,那一相都是停留不住的,都是非相……再进一步说,不但无我,也无人,也无众生。
—————————————————————
19、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南怀瑾:佛说法是真实的,不说假话,说的是老实话,实实在在,是什么样子就说什么样子。
—————————————————————
20、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南怀瑾:无实,没有个东西;无虚,但是不假的。所以形而上的道理,真正的佛法,不真不假,也就是金刚经的中心重点,这里已经全部点出来了。
—————————————————————
21、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南怀瑾:学佛的人发心度一切众生,救了这个世界一切众生,心中一概不留,认为是应该做的事,这就是菩萨道,是菩萨发心。
—————————————————————
22、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南怀瑾:世间一切法,都是佛法,没有哪一点法不是佛法……随时随地的任何一颗灰尘,清净的地方,脏的地方,处处佛在现前,这就是如来。
—————————————————————
23、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南怀瑾:真正的佛法,并没有个固定的东西,你如果得到一个固定的东西就是错了。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东西,身体都没有了,连感觉都没有了,所以五蕴皆空,连光也没有,色相也没有,一切都不可得,这个时候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彻大悟。
—————————————————————
24、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南怀瑾:什么叫一切法?一切法皆空嘛!……这是一个观念问题,观念说有一个法就有了,观念说空就空了。
—————————————————————
25、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南怀瑾:空灵的,广大的,一切都不著的,一切都不住的。
—————————————————————
26、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南怀瑾:学佛的第一步,学到身见忘掉了……要真正内在身心皆亡,达到无我才对……但是有了一个人无我,还有一个法在喔!最后要法无我……到了法无我,叫做人法二无我,到达了就成佛。最后连空也空,空也不存在。
—————————————————————
27、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南怀瑾:这一切人的心啊,都不是心。他并没有说这一切人不是人心啊!众生的心还不只是人的心,包括狗啊,牛啊,蚂蚁啊,小昆虫这一切生命,都不是心……叫它是心。
—————————————————————
28、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南怀瑾:一切都不是心,众生一切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像物理世界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
—————————————————————
29、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南怀瑾:千万不可以著相,你不要以有形的观念来看佛。
—————————————————————
30、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南怀瑾:经三藏十二部所说的也都是教育法。教育法只限于教育法,教育的目的是使你懂得那个东西,如果抓住老师的教育法当成学问就错了。
—————————————————————
31、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南怀瑾:八万四千法门,念佛也好,修密宗也好,参禅也好,修止观也好,甚至于说修旁门左道也好,以华严境界看来,都能成就。真正的佛法是平等,无有高下的。
—————————————————————
32、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南怀瑾:我们之所以觉得有烦恼,有人我,有众生,是因人我分别而来;把我相,我见一空以后,平等性智出来,再看一切众生都是一律平等……但是要修一切的善,才能证得空。
—————————————————————
33、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
南怀瑾:世界上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众生须要佛来度的……如果有人因我度他而成了佛,这个佛就不是佛了,而是个非常普通的人,因为这个佛已经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人了。
—————————————————————
34、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南怀瑾:所讲的是色、声都不能见道,也就是整个金刚经上所讲的不能著相。学佛法著相了,就不能见得法身。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四大原则,任何的著相,都不能见得法身,所以说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都错了。
—————————————————————
35、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南怀瑾:真正知道了一切法无我的时候,达到了无我的境界,自然达到了无生法忍的境界。(无生法忍:佛自己说,过去修忍辱波罗密的时候,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没有动过怨恨的心,只有慈悲的念,因此他没有觉得痛苦……这是定,这是无生法忍,这也是般若,也就是悟的境界。)
—————————————————————
36、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南怀瑾:虽然有福德,自己并不贪著,有好处,自己并不领受,而回向给世界一切众生,愿这个世界一切众生受这个好处,自己不想要。
—————————————————————
37、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南怀瑾:譬如电灯,电风扇,把开关一打开,这个电来了,但是看不见电,只感觉到光,感觉有风,电来了没有?来过了,好像没有来,它又消散了。电去了没有?去了,好像没有去,再发动它又来了,它是不来也不去,不生也不死。
—————————————————————
38、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南怀瑾:理性上清楚了,才是不迷信。如果佛法的教理都没有弄清楚,情执化跑来学佛参禅,全是迷信!所以把知见搞清楚了,如是信,才是正信。如是解,正信以后,由这样去理解它,这才是理性的。学佛修道是理性的,不是情感的,不是盲目的迷信,是理性的如是信解。  
—————————————————————
39.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南怀瑾:不要著相,尽管在说佛法,始终没有一点佛味,不像那些佛油子,而是很平凡,很平静;尽管在讲金刚经,没有一点金刚钻的味道,如如不动。什么是如如不动呢?不生法相,善护念,无所住。
—————————————————————
4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南怀谨:我们生活的世界如梦幻般地不实在,佛经以泡、影、露、电、水中月、空中花、镜中相、阳焰、海市蜃楼来作比喻。除了梦幻观的修法外,另外就是透过理性的认识,了解我们的人生是虚幻不实的,真正的修持不是什么观、什么法,而是大智慧,用智慧观察一切如梦如幻。
故: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独断烦恼,烦恼断尽,便证实相,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安士全书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

人能如我存心

【原文】[发明]先要看明存心二字,然后讲到人能如我。又须先识心是何物,然后再讲存与不存。如教人取宝,务要先知宝所。◎人心道心之辨,吾儒千古以来,圣圣相传之真命脉也。道之大原出于天,不过依稀仿佛语,并非孔颜道脉之宗。而世儒有意镑佛,凭空造出释氏本心,吾儒本天之说,戕贼自己心学渊源,独让镇家之宝于释氏,大可扼腕。乃无识小子,竟有从而和之者矣。安得有大圣贤,起而正其谬哉。◎圣贤学问,不过要人求放心。但心既放矣,谁复求之。一放一求,似有两心。若无两心,何云求放。此处当研之又研,不可草草。◎吾儒论心,到虚灵不昧,具众理,应万事之说,精醇极矣。但此意本出之华严楞严诸解。孔孟以后,周程以前,儒家从无此语,朱子发之,不可谓非有功于儒矣。◎晦庵十八岁,从刘屏山游。屏山意其必留心举业,搜其箧(qie)幻中,唯大慧禅师语录一帙(见尚直编及金汤编)。每同吕东莱,张南轩谒诸方禅老,与道谦禅师最善,屡有警发(谦师逝后,晦庵有祭文,载宏教集)。故学庸集注中,所论心性,略有近于禅者。晚年居小竹轩中,常诵佛经,有斋居诵经诗。谓晦庵为全然未知内典,过矣(鲁公与孔子言而善,孔子称之。公曰,此非吾之言也,吾闻之于师也。孔子曰,君行道矣,直心即是道。然则爱晦庵者,正不必为晦庵讳也)。

【译白】[发明]先要看明白“存心”二字,然后才可讲人能如我。又必须先识得心是何物,然后再讲存与不存。如同教人取宝,务必要先知宝在何处。◎人心与道心之辨别,是儒家千古以来,圣人代代相传之真命脉。西汉董仲舒说:“大道之根源出于天。”也不过是依稀仿佛之语,并非孔子、颜渊正宗的道统血脉。而后世儒者有意诽谤佛教,凭空捏造出“佛教本原在于心,儒教本原在于天”之说,残害儒家自己之心学渊源,独把镇家之宝让于佛教,岂不大可惋惜?然而一班无见识之轻狂后生,竟有随从而附和此种说法的。祈愿能有大圣贤起而匡正其谬误。◎圣贤之学问,不过要人求得放心。但心既放了,又有谁去求呢?一放一求,似有两个心。若无两个心,何以说求和放呢?此处当反复研究,不可草草带过。◎儒家论心,有“虚灵不昧,具众理而应万事”之说,极其精当确切。但此意本出自《华严经》和《楞严经》各注解中。孔子、孟子以后,周敦颐、程颢、程颐以前,儒家从无此说。因此,此理是朱熹阐发出来的,不能说他无功于儒教。◎朱熹,号晦庵,十八岁时随刘屏山游学。屏山原以为他必定留心于科考功名,但搜其书箱,唯有一本大慧禅师语录。他常与吕东莱、张南轩拜访诸方禅门长老,而与道谦禅师交往最密切。谦师的开示对他颇有警醒和启发。所以《大学》、《中庸》集注中有关心性之阐释,都略带有近于禅之意境。他晚年住在小竹轩中,常诵佛经,著有《斋居诵经诗》(其诗云:“端居独无事,聊披释氏书。暂息尘累牵,超然与道居。门掩竹林幽,禽鸣山雨余。了此无为法,身心同宴如”)。若认为晦庵为全然不知佛法,那就错了(鲁公与孔子交谈,所言皆合至理,孔子称赞他。鲁公说:“这些道理并不是我能说出来的,我是从老师那里听到的。”孔子说:“你是在行道啊。”所谓直心即是道。因此敬仰晦庵之人,正不必为晦庵避讳)。

摘自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人能如我存心


悟道休言天命, (悟道方知天命)
修行勿取真经。

(修行务取真经)
一悲一喜一枯荣, (一生一灭一枯荣)
哪个前生注定? (皆有因缘注定)
袈裟本无清净,
红尘不染性空。
幽幽古刹千年钟,
都是痴人说梦。

———

电视剧《天道》

原著 《遥远的救世主》豆豆

删减部分:

丁元英道:「大师考问晚辈自在情理之中,晚辈就斗胆妄言了。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寂空涅碦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不落恶果者有信无证,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灭。不昧因果者无住而住,无欲无不欲,无戒无不戒,如是涅碦。」

智玄大师含笑而问:「不为成佛,那什么是佛教呢?」 丁元英说:「佛乃觉性,非人,人人都有觉性不等于觉性就是人。人相可坏,觉性无生无灭,即觉即显,即障即尘蔽,无障不显,了障涅碦。觉行圆满之佛乃佛教人相之佛,圆满即止,即非无量。若佛有量,即非阿弥陀佛。佛法无量即觉行无量,无圆无不圆,无满无不满,亦无是名究竟圆满。晚辈个人以为,佛教以次第而分,从精深处说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来不可思议,即非文化。从浅义处说是导人向善的教义,善恶本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即是文化。从众生处说是以贪制贪、以幻制幻的善巧,虽不灭败坏下流,却无碍抚慰灵魂的慈悲。」

智玄大师说:「以施主之文笔言辞断不是佛门中人,施主参意不拘经文,自悟能达到这种境界已属难能可贵。以贫僧看来,施主已经踩到得道的门槛了,离得道只差一步,进则净土,退则凡尘,只是这一步难如登天。」


丁元英说:「承蒙大师开示,惭愧!惭愧!佛门讲一个『缘』字,我与佛的缘站到门槛就算缘尽了,不进不出,亦邪亦正。与基督而言我进不得窄门,与佛而言我不可得道。我是几等的货色大师已从那首词里看得明白,装了斯文,露了痞性,满纸一个『嗔』字。今天来到佛门净地拜见大师,只为讨得一个心安。」

智玄大师说:「弱势得救之道,也有也没有。没有竞争的社会就没有活力,而竞争必然会产生贫富、等级,此乃天道,乃社会进步的必然代价。无弱,强焉在?一个『强』字,弱已经在其中了。故而,佛度心苦,修的是一颗平常心。」

丁元英说:「释、道、儒均是博大精深的学派,支撑中华民族走过了几千年的文明历程,是伟大的文明。但是,社会在发展,传统文化毕竟是以皇恩浩荡为先决条件的文化,讲的都是皆空、无为、中庸的理,以抑制个性而求生求解。当今社会已经发展到了市场经济的民主与法制,诸家学说也面临一个如实观照而俱进的课题,是传统?还是传承?统则僵死,承则光大。」

丁元英说:「晚辈叹服佛法究竟真理真相的辩证思维,如是不可思议。但是,晚辈以为佛教包括了佛法,而佛法有别于佛教。佛教以佛法证一,进而证究竟,最终是为给心找个不苦的理由,成佛,无量寿,极乐。佛教以假度真的方便法门住福相、住寿相、住果相,是以无执无我为名相的太极我执,致使佛教具有了迷信、宿命、贪执的弱势文化特征,已然障蔽佛法。晚辈以为,如果佛教能依佛法破除自身迷障,不住不拘个人解脱,以佛法的如是不可思议究竟生产力与文明的真理真相,则佛法的佛教即出离宗教的佛教,成为觉悟众生的大乘法度,慧于纲纪泽于民生,是名普度众生。」 智玄大师沉默不语,静静地看着丁元英,过了许久黯然感叹道:「得智的得智,化缘的化缘,烧香的烧香,坐禅的坐禅。」 丁元英和了一句:「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丁元英和韩楚风随智玄大师走到书案近前,只见智玄大师在书案上展开一张一尺见方的宣纸,把丁元英的那首词放在旁边,研墨蘸笔,写道—— 悟道方知天命 修行务取真经 一生一灭一枯荣 皆有因缘注定 写完之后智玄大师放下笔,说:「此『天』非彼『天』,非众生无明之天,亦非众生无明之命,此乃道天,因果不虚,故而改字『方知』。修行不落恶果虽有信无证,却已无证有觉,已然是进步。能让迷者进步的经即是真经,真经即须务取。悲喜如是本无分别,当来则来,当去则去,皆有因缘注定,随心、随力、随缘。」

智玄大师信手把原句的「休言」改成了「方知」,把原句的「勿」改成了「务」,把原句的「悲、喜」改成了「生、灭」,把原句的「哪个前生」改成了「皆有因缘」。九个字的改动,理虽同是,而意思、意境、意气却全然不同,即灭嗔怒、我慢,直指究竟。
#佛系读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天津:加强残疾预防 促进全民健康】昨天,是全国第五个残疾预防日,主题为“加强残疾预防,促进全民健康”。昨晚,市残联联合我市多部门,在天塔举行了残疾预防宣传活动
  • 下雨天的时候偶遇大锅牛[揣手]最近广州好像也有秋天了 阴阴凉凉的 周末的早上每天走的路都变成是树荫 才发现我是很喜欢树荫的 有阳光但不会晒 还是其实我喜欢秋天呢
  • Device谈回归赛场:我相信我的竞技状态仍处于顶尖#CSGO# 回到Astralis的感觉太美妙了,这地方就像我的家一样。”13、我们必须接受失望,因为它是有
  • #落花时节又逢君获得发行许可证#我是一个中学生的家长,我的孩子休息的时候喜欢看看电视剧,我也从孩子口中知道了袁冰妍这个艺人,偶尔看孩子拿零花钱买买艺人的周边,本
  • 但如果真是第一种,我真的会怀疑策划复刻的人脑子进水了,太败好感了,既然当初选择刺激消费推出了满赠,就别想挣满赠做直购商品的钱。如果复刻真是直购的形式,那之后再出
  • 以前可以果断推开门斩断情丝 现在面对丈夫出轨却躲在卫生间选择忍让 曾经给予勇气的项链变成安慰物很久不见 到底发生过什么事 令你有这么大的转变年轻的女主问“爱一个
  • #家居[超话]##美好家打造指南##沉浸式宅家指南# Hi,大家好呀,下了一周的雨总算放晴了,平常弟弟放学后带他去家后面的公园收集树叶,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
  • 附件:管城区疫情防控服务热线管城回族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2022年11月12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群垃圾之人 ​​​我逃出这个圈子Ps,
  • [摊手]主持人提问: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有很多人在说“它可能就是一个大号的流感”症状会比较轻。所以就目前天津的疫情来说,我个人还是对“奥密克戎是一个大号流感”
  • 反观男主犹犹豫豫的,明明女主那么主动了,他一点回应都没有,天天担心这个又担心那个,还有自己的白月光,前期就还把女主当替代品,女主各种表情动作他都嫌弃(男二会觉得
  • #桔可JUKKE[超话]##周周赚钱动态##+v:zzbb8886666# 给新代理一对一培训中✔️每天都在忙碌着培训代理 虽然累但真的很充实 不是热爱微商的话
  • 其实本来是下个月的,但预测会越来越忙所以就挪到今天赶快过啦,其实也蛮随性的,朋友和家人都在上班,自己就找了个咖啡厅随便过了,不过蛋糕好吃所以开心[哈哈]唉越来越
  • 算了,提起来都是心塞事[裂开],反正,你也陪姐姐三四年了,崽你说你对姐姐来说还有什么意义[裂开],明明看到你除了伤心就是失落难过,可是姐姐心里还是会放不下你,还
  • 后来为了巩固家族地位,男主选择了与女主表妹联姻,女主当着众人的面说:你的命是我救得,所以你得以身相许。不过女主也是真没眼力见儿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女主多
  • #豆子的广播剧# 《我喜欢你男朋友很久了》G:史泽鲲➡️严准S:钱文青➡️裴然又是一部不知道为什么下架的广播剧明明挺清水听完这部剧就一个想法 爱与不爱 就真的很
  • 人生,没有什么不可以放下,不要着急要个结果,顺其自然,你有你的渡口,他有他的归舟,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人生,没有什么不可以放下,不要着急要个结
  • 人活着就是有意义的,生而平凡,各有各路,我们总是把幸福定为终点,怎么说呢,当代人的欲望是无尽的,因为这样,我们很难满足,因为这样,幸福何谈?如果我们生下来时,物
  • 是能吃出燕麦颗粒的那种,我最喜欢黑巧克力口味,算有点甜但不是特别甜的那种,我不太喜欢吃太甜的东西,它这个甜度我能接受的话我觉得大多数人应该都能接受[思考]之前也
  • 其实当天我还真没有记起我的生日,但是老爸妈早些时候有打电话来和我闲聊起家常的时候提起到,但是内心还是很感慨,感慨时间呀,可真快呀!我连忙答道:那么晚还没休
  • 我很喜欢花,千姿百态,就像我们生命本应该呈现的状态:泰然,短暂,而美丽。 人体的“气机”以通畅调和为要,故有“人活一口气”之说,人的健康状态就是气在体内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