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三种人生哲理,读懂受用一生!
被奉为儒家六经之首的《周易》“事简而意深”,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与智慧。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说:“故《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
张居正对《周易》爱不释手,“座中置一帙常玩之”,并宣称“至圣人涉世妙用,全在此书”。

人生之道:自强不息
对天地、自然的观察与取法是八卦创设、《周易》成书的基础。它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气势恢宏的天道运行图:“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继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易·系辞》)
《周易》强调,人应“与天地合其德”,“人道”应符合“天道”。由此生发出一句千古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作为《周易》所倡导的人生之道,主要包括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刚健”。“刚健”即刚强、雄健,它为《周易》所推重,频繁地出现在书中各处,如“刚健而文明”“刚健而不陷”“动而健,刚中而应”“健而巽,刚中而志行”“刚健笃实,辉光日新”等等。必须指出的是,《周易》所提倡的“刚健”,并不是指那种没有限度的刚强。根据其“极则反”的思想,刚强过头就容易折断,因而“刚健”应是适度的、恰到好处的,亦即它所强调的“刚中”“刚健中正”。
第二层意思是奋斗不已。《周易》认为,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甚至枯杨都可以“生梯”“生华”(《易·大过》)。《周易》以64卦象征万事万物,而64卦的排列顺序却有些令人费解:“既济”排在第63位,而“未济”则列在第64位,亦即最后一个卦位。其奥妙与深意乃在于揭示这样一个道理:自然与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永无止境的开放系统,因此人也需要不断进取。
《周易》还认为,即便身处困境,人们仍须不懈努力。《困》卦卦象是上“兑”下“坎”,坎为水,兑为泽,水在泽下,即意味着泽中无水,因而泽中生物处于困险之境,故名该卦曰:“困”。《易·困·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这便是要求人们在困境中不能丧失信心,而应奋斗不息,甚至舍弃生命以求实现理想。这种“自强不息”的追求,不仅是指导人生的大智慧,也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

处事法则:明时、变通
人生在世,为人处事颇为不易,故而《周易》在处事方面提出了“明时”与“变通”这两条重要法则。“时”在《周易》中屡被叙及,例如,《乾·九三》曰:“与时偕行”,《乾·上九》曰:“与时偕极”,《丰·彖》曰:“与时消息”,其他还有“时发”“时变”“随时”“对时”“时义”“时用”等等。
《周易》认为,处事要“明时”,务必考虑到“时”的因素,“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明时”观念给我们以多重启迪:其一,做事要合时宜。要认清时势,识时而行,顺时而为,做无愧于时代之事。其二,做事要讲时效。要珍惜时间,讲求效率做有益且有效之事。其三,做事要重时机。时机,无论是对于国家、民族还是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把握了时机就增加了胜算、靠近了成功。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只有善于把握时机的人才能成功。
“变通”是《周易》的重要思想,也是它强调的一种处事方法。这种变通思想基于其变化观。《周易》本身就是一部充满变化思想的书。首先,从书名来看,“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孔颖达《周易正义》)程颐说:“《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周易程氏传》)朱熹的解释更加明了:“《易》,书名也,其卦本伏羲所画,有变易之义,故谓之《易》。”(朱熹《周易本义》)其次,从《周易》的爻、卦及其组合来看,爻和卦是《周易》的主要元素,爻分阴、阳两种,分别以符号“- -”“—”来表示,以三根爻上下排列组合,生成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经卦,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事物。将八经卦中的相同或不同的两卦任意上下排列,共可得64别卦,这64别卦分别代表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及其变化。“爻者,言乎变者也”,而卦既是爻组合变化的结果,也演绎着变化之意,其中,“变卦”是《周易》预测过程中的一种方法,同时也表明了卦的变化属性。
《周易》的变通思想建立于其变化观的基础上,又蕴含着新的内容。何谓“变通”?《易·系辞》说:“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又说:“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因此,变通即通过变化以达到通畅之意。“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不仅重视变通的功用,而且强调合乎时宜的变通:“变通者,趋时者也。”“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易·系辞》)出于这一思想,《周易》对著名的“汤武革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易·革·彖》)在人生旅途中,当我们在事业、工作、生活上遇到原有方式经事实证明行不通时,就应该“毋必、毋固”(《论语·子罕》),适时地进行总结和变通,这是《周易》给予我们的一条重要启示。
警世之言:寓意隽永

《周易》于人生既有正面的激励之语,也有睿智的警世之言,兹举数例如下:
“亢龙有悔”。《乾》卦中,以龙来比喻君子,从初爻到上爻,描述了“龙”从潜伏到现于田、跃于渊、飞于天以至到“亢”的极高的过程,以此来比喻人的事业由小到大,地位从低到高的境况。值得注意的是,“龙”从潜伏到飞于天,其爻辞或为“无咎”,或为“利”等,而到了“上九”的位置时,却出现了“上九,亢龙有悔”的推断。悔即有过失、不幸的意思。为什么“亢龙有悔”呢?
《易·乾·文言》解释说:“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又说:“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因此“亢龙有悔”带给我们的训诫是:第一,人居高位时,易脱离群众,出现“高而无民”的情况,宜戒之;第二,高位,既是权力集中的中心,也常是矛盾集中的焦点,往往会“高处不胜寒”,宜慎之;第三,高位往往与成功、名气、鲜花相伴,容易产生骄傲自满情绪而成为“有悔”者,宜警之。
“履霜坚冰至”。履,践也,人在履霜之时,寒冬将临,坚冰将至。这句话表面说自然,实际论人生,寓意非常深刻,生动诠释了人事之吉凶皆由“渐”而来。对此,《易·文言·坤》予以进一步解释:“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强调“渐”和“积”这两个概念,并进而提出“知几”的观点:“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这便是警示我们“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需要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谦,亨,君子有终”。在这里,“谦”是指谦虚,“亨”是指亨通,“终”是好结果的意思。说明只要谦,就能亨通获得好的结果。
《周易》分别从天道、地道、神道、人道来说明“谦”的道理:“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易·谦·彖》)翻开历史长卷:商汤、周文王、唐太宗等名君谦卑谨慎、礼贤下士,或取得天下,或赢来王朝的长治久安;而商纣王、隋炀帝等人因骄横专断,暴虐臣民,致使强盛的王朝毁于一旦。
在漫漫人生路上,有多少人因谦虚谨慎、自强不息而终成大业;又有多少人因目空一切、骄傲自满而断送前程。这是《周易》给予我们的重要警示。
#崂山太清宫# #道教知识# #道教[超话]# #修行[超话]# #道家养生# #修行# #闻道行道# #道家# #崂山#

不惑之年~知行合一~表里如应

故君子贵有识,力学穷理则识益明,照知不惑,乃益敏矣。致曲不贰,则德有定体;体象诚定,则文节着见;一曲致文,则余善兼照;明能兼照,则必将徙义;诚能徙义,则德自通变;能通其变,则圆神无滞。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君子不轻天下而重其身,不轻其身而重天下。凡为其所当为,不为其所不可为者而已。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故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大抵人有身,便有自私之理,宜其与道难一。 人之于仪形,有是持养者,有是修饰者。人之于性,犹器之受光于日,日本不动之物。 须是识在所行之先,譬如行路,须得光照。 盖目虽有明,待日光而后见万物;心虽有虑,待圣言而后经万事。

知道自然的作为,并且了解人的作为,这就达到了认识的极点。知道自然的作为是懂得事物出于自然了解人的作为,是用他智慧所通晓的知识哺育、熏陶他智慧所未能通晓的知识,直至自然死亡而不中途天折,这恐怕就是认识的最高境界。

古时候研究道术的人,总是以恬静来调养心智;心智生成却不用智巧行事,可称为心智调养恬静。心智与恬静交相调治,因而谐和顺应之情从本性中表露而出。德就是谐和;道就是顺应。德无所不容,就叫做仁;道无所不顺,就叫做义。义理彰明因而物类相亲,就叫做忠;心中纯厚朴实而且返回本真,就叫做乐;诚信著显、容仪得体而且合于一定礼仪的节度和表征,就叫做礼。

追求“虚”达到了极点,坚守“静”达到了至诚。万物都在蓬勃地生长,我从中观察到了它们复归的规律。世间万物纷繁成长,各自又复归于它们的原来的根底。复归根底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原本性,复原本性就叫做常理,通晓常理叫做明白。不了解常理,为所欲为必有凶险。通晓常理就会宽容,宽容才能大公无私,大公无私才能全面周到,全面周到オ会合乎自然,合乎自然才能归于正道,归于正道能保持长久,至死都不会有危险。

诚意者、仁也。诚心者、智也。修身者、勇也。三者备而内圣成矣。内圣成则外王备。诚心者、正心之基也。修身者、率性而行也。故君子一正心。而天下定矣。诚意者、立命也。诚心者、正性也。正心者、身内之性命合一也。修身者、性命之表於外也。能修其身。君子之命立矣。天下之命立矣。君子修其身而天下平。正其心而天下定。一诚而天下命。一正心而心明。物来毕照。及其至也。明照四方。心正而智生。智生而不惑。不惑而心不动。心正之智为真智。心正则不惑。不惑则无忧。无忧则无惧。故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君子之道者三。所以行之一也。智而已矣。君子正心。必先诚其意者。一念而智明。一念而智蒙也。明则赞天地之化育。蒙则动天地之枢机。

能致其知者,察三才之道,辨万物之理,小大精粗,无不尽也。此之谓穷理,知之至也。知至矣,则在我者之足贵,在彼者之不足玩,未有不能明之者也。有知之之明而不能好之,未可也,故加之诚心以好之。有好之之心而不能乐之,未可也,故加之至意以乐之。能乐之则能安之矣。如是则万物之自外至者,安能累我哉?万物之所不能累,故吾之所以尽其性也。能尽其性,则诚矣。诚者,成也,不惑也。既诚矣,必充之,使可大焉。既大矣,必推之,使可化焉。能化矣,则含智之民,肖翘之物,有待于我者,莫不由之以全其性,遂其宜,而吾之用与天地参矣。德如此其至也。而应乎外者,未尝不与人同,此吾之道所以为天下之通道也。因形移易谓之变,离形顿革谓之化。



智有二,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世间智有二,一者博学宏辨,长技远略。但以多智多解而胜乎人者是也;二者明善恶.别邪正。行其所当行,而止其所当止者是也。仅得其初,是谓狂智!当堕三涂。兼得其后,是谓正智,报在人天。何以故,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出世间智亦二,一者善能分别如来正法,四谛六度等,依而奉行者是也;二者破无明惑,如实了了,见自本心者是也。仅得其初,是出世间智也,名为渐入。兼得其后,是出世间上上智也,乃名顿超。何以故,但得本,莫愁末;得末者,未必得本也。今有乍得世智初分!便谓大徹大悟者,何谬昧之甚。

天地鬼神且莫测其行藏,而况人乎?由是可以出世、可以入世;可以遁世、可以经世;潜见惕跃,总由乎心,仕止久速,各当其可。有如狮子之迷踪,神龙之变化,渊乎妙哉!

然究竟此海之内,寓我本源在内,何者为我本源?细细寻绎,究竟到视而无见,听而无闻。积功既久,自然胸襟一朝廓落,眼光立地澄清,见我本来面目明妙天机,现这一点真性,始信大道原不负人也!诸子,圣贤仙佛,成道升天已久。要见圣贤仙佛之心,先明圣贤仙佛之理。能明圣贤仙佛之理,便悟圣贤仙佛之法,便行圣贤仙佛之事。能行圣贤仙佛之事,便是圣贤仙佛之身子。诸子,圣贤仙佛之心,果在何处?只在各人方寸台中。圣贤仙佛之理在何处?只在各人之眼前。圣贤仙佛之法在何处?只在经文史集中。圣贤仙佛之事,不出世法之外,只在世法之中。圣贤仙佛之身,又在圣贤仙佛之中心。若知圣贤仙佛之心于方寸之中者,则能明其理。能明其理,则能悟其法。能悟其法,则能行其事矣。能明其理,则正道存。能悟其法,则诸缘觉。能行其事,则功业立,而天机不息,万劫常存。当知此人神通智慧,已具圣贤仙佛之体,即是圣贤仙佛之身矣。诸子,参悟从甚么处下手,你们要先去受初真戒,降伏身心,使方寸不乱,则能见圣贤仙佛之心了,然后进受中极戒,开辟性灵,使玄关通澈,则能明圣贤仙佛之理了。然后进受天仙戒,精研妙义,使智慧圆通,则能通圣贤仙佛之道了。然后解脱无碍,可圆可方,可大可小,可行可止,可前可后,可生可死,可屈可伸,可出可入,可圣可贤,可仙可佛;可四生,可六道,可天宫,可地狱。随方设教,历劫度人。变化莫测,现身说法。如无边明镜归照诸形影,互相容入。则能行圣贤仙佛之事,成圣贤仙佛之身,证圣贤仙佛之果矣!大众,到这地位,名为参微理而悟天机也。

学者已入道而不能踏破重关者。有三病。
一者惺惺的,有个大圆光相似,或放或收。以为操纵由己。是一!
二者呆呆的。无声无臭。或随或夺。以为物来则应。事过不留。是一!
三者见红是红,见黑是黑。胸中隐隐底。似有个物在。是一!
是皆识漏未除,净相里作活计。乐境里觅生涯。若如此去。直饶千百劫,也只作得个种佛种底怜俐众生。何时得了期!必须跳出化城,寻觅真境。还如未破参时一般,更加一番苦心,尚恐不能。何况优游自在,贪图小利,画地自限,岂能进步也!待汝内外一如,今古不隔,百尺竿头者一步踏来。

漸江和尚書畫合璧冊

釋文:

(一)

(畫)鈐印:漸江

(書) 釋文:步出山居外,猶聞栢子香。磬聲沉宿靄,人影度微陽。草木知秋老,江山引㝱長。安禪忘去住,高坐在梨床。鈐印:弘仁、漸江僧

(二)

(畫)鈐印:弘仁

(書)釋文:常惜忙未到,到來方悟閒。過江如隔世,入寺不知山。風氣薄詩骨,夕陽浮醉顏。古人誇一宿,三宿我才還。鈐印:弘仁、漸江僧

(三)

(畫)鈐印:弘仁

(書)釋文:禪心渾不動,僧臘靜偏長。留客何妨酒,看經還炷香。草簾通雨氣,水閣見天光。高坐揮如意,青山對石床。鈐印:弘仁、漸江僧

(四)

(書) 釋文:兩旬方一出,門外事紛拏。魚促春波淺,鳥爭林口斜。老夫傾竹葉,稚子捉楊花。小坐聊乘興,猶堪感物華。鈐印:弘仁、漸江僧

(五)

(畫)鈐印:漸江

(書) 釋文:銅缾倚玉樹,髹几獨看時。折柳多何惜,臨窗少不宜。斷根聊活計,勺水小恩私。省得溪橋外,追尋老步遲。鈐印:弘仁、漸江僧

(六)

(畫)鈐印:弘仁

(書) 釋文:兩樹琅开玉,詞林根抵深。弟兄君子德,風雨故人心。遺墨空陳跡,清歌發楚音。披圖百年後,感慨浹竦襟。鈐印:弘仁、漸江僧

(七)

(畫)鈐印:漸江

(書) 釋文:西林聊獨步,樹樹己棲鴉。童笈歸邨校,漁船聚酒家。玉痕雲映月,紅纈水明霞。此景偏留戀,衰年類日斜。鈐印:弘仁、漸江僧

(八)

(畫)鈐印:漸江

(書) 釋文:籠鶴復囊琹,移家向遠林。幽蘭成晚擷,叢桂愜秋唫。處世厭多擾,入山愁不深。東林有東老,詩酒慢追尋。鈐印:弘仁、漸江僧

(九)

(畫)鈐印:弘、仁(連珠印)

(書) 釋文:心遠物皆靜,何須擇地居。賃畦還種藥,過市每巾車。委巷藤梢亂,幽窓竹色虛。五禽多卻老,雙鬂未應疎。連茹居士以剡藤小册十番委畫,復屬書於左方。秋雨初霽,偶揭沈徵君詩爽豁隽永者,得十律,録以應覽。弘仁。鈐印:弘仁、漸江

(十)

(畫)鈐印:弘仁

鑑藏印:

(達受) 六舟所藏

(殷樹柏) 樹柏 (三鈐)、殷樹柏印 (二鈐)、曼卿

(趙之琛) 趙之琛印

(楊繼振) 繼振印、星鳳 (十鈐)、友雲 (二鈐)、繼振之印、星鳳堂、繼震 (三鈐)、蓮公、友雲收藏、石箏館、友雲長物 (二鈐)、雲叟、江南第一風流公子、友雲所藏 (四鈐)、猗歟友雲、玉几翁弟子、二泉山人 (三鈐)、連公、蓮尊者、友雲秘笈、辛卯 (二鈐) 、楊、繼振秘玩、宏農楊氏世家

(黄去塵)黄氏去塵 (九鈐)

(徐月嫣)月嫣妾徐所掌

予樵經眼 (二鈐)、黄晉、朱文簽押印 (六鈐,或為「無智」,待考)、水竹居曾賞、豪奪不廉打偷不智、吾心有魔吾眼有神

題跋:

(金萼)余行笈中有汪水蓮先生(惟憲)集見詠漸江上人畫,知其清風高蹈,有託於禪者。閲今近二百年筆墨,日益少而人品日益高。兹來新安偶與汪子坤(甫燡)談及古衲埋骨之所,始知即在西干咫尺,聞荒穢不治。當初萬斛清香,無复墓門有梅矣。亟於重陽日尋訪得之,在五明寺側之東峰,萬笏好山,一灣練水,向之所受松雲巖壑之奇者,歷劫猶存。爰告同志爲之修葺遺冢,擬補種一十二本梅花,以抒響慕之意。適吾杭六舟禪友於市肆間得書畫小册,業已零落散失,先後來歸。屬題,愛玩不釋,遂以一段因緣志之於後云。道光十六年(1836)九秋之望,仁和慙愧林後人金萼謹識。鈐印:金鄂之印、棠友、慙愧林後人、鷗汀

鑑藏印:(楊繼振) 又雲所藏、又雲、楊繼震印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全国地区哪家正规医院医生做热玛吉效果比较好/安全可靠,怎么收费/大概需要多少钱,都可以问问我。【投稿】改善脸部皮肤已经三个月了,没有啥不舒服的,皮肤紧致了很多
  • 这为游戏行业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前进方向,能够支持他们在普通游戏系统的计算能力下追求真实感。论文的第一作者Tiantian Xie表示:“离线渲染技术不适合实时
  • 提醒⏰各位想整牙的妹子!#北京牙齿矫正##重庆正畸#矫正日记|分享自@爱优牙牙齿矫正小优医生(一名专业的正畸医生,可根据你的牙齿情况,预算情况给你推荐适合你的正
  • 《摆渡人》是她知名的作品,一举摘得五项世界文学大奖,版权销售33个国家,是令千万读者灵魂震颤的心灵治愈小说。#好书100#今天给大家推荐的书是《摆渡人》作者:[
  • [亲亲]“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只要增加一条感情线就可以了,让他在戏里追求女主角。不过条件是,自己做男主角。
  • 日子要“放荡不羁并爱自由”拥有有趣的灵魂做万里挑一美丽[二哈]可爱美丽简单善良快乐且精致的一小颗[馋嘴]爱着我的最爱 做着我最喜欢的事情 征服着我想体验的小冒
  • 你因为有贪瞋痴慢疑是一切病因,怨恨恼怒烦是一切病源,你有这个东西,你就糟蹋自己身体。不但你健康长寿,你能够把所有一切疾病都转过来,都化为乌有,而且你居住的地方没
  • 但是,我们在内心里怀着的这样的恶念,也根本不可能成为损害他人的因。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你希望他遭受痛苦,这并不能成为他遭遇痛苦的因。
  • 乐妍“乐”字的意思是指开朗、活泼,让人从名字里就能感觉到这是一盒性格比较爽朗的女孩;妍字是表示才华、知识渊博,用以体现出女孩有内涵的一面,同时也是指女孩乖巧、美
  • 研究人离不开研究人体的穴位,人的穴位性能的运行、开启、直接影响人与其相对应的一切……在天体的演变中,赤道与星位千万年来并非一成不变。2穴位主宰着人的心理变化由于
  • 养真集 养真集:[生、老、病、死] 人生 人生者太極也。太極動而生陽為火,火者神也;靜而生陰為水,水者精也。神火精水妙合而凝,在兩腎之間,為元氣之根。夫吾人
  • --七堇年《尘曲》一苇以航的意思是一叶扁舟也要远航。仔细想了想,不知道韦一航的名字是不是出自这个呢?
  •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每日一善文案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每日一善文案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 舅婆还在对这个世界上唯一能让她依靠的男人还残存着些许幻想,觉得只要再过几天就能出院回去了[泪]反而是我母亲,小时候在她外婆家长大,对舅舅的感情超越了自己的父母,
  • 花びらのように散りゆく中で,夢みたいに 君に出逢えたキセキ,愛し合って ケンカして,色んな壁 二人で乗り越えて,生まれ変わっても あなたのそばで 花になろう,い
  • 蔡公和仲甫、守常先生他们经历了那么多,但是教材上却只记下了他们发布反击文章的事实。其实第一次读到文学史教材上写的“林纾发表文言小说《荆生》《妖梦》含沙射影,希望
  • [亲亲]但是漂亮的脸上已经出现非常严重的眼角干纹、细纹、法令纹、细碎的小黑斑在两颊出现,博主问她护肤步骤,她告诉我每晚熬夜,护肤只涂水乳霜,白天护肤最多5分钟、
  • 因为我也记录了他的欢喜与伤痛。在无数种信仰的交锋中,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 当然我们的生活不止这么简单,还有其他方面的相互牵扯和影响。这里会有好些方面的因素在影响,“用神”是我们常讲的其中一个因素。
  • 就像小说的结尾:“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然而敦凤与米先生在回家的路上还是相爱着。妻子是他留学期间的女同学,那时候,出国留学的女孩很稀罕,僧多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