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第39集
★1.如何才能空中妙有?怎么才能究竟涅槃?

我们来提升一下境界和感受,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为我们是菩萨再来,“倒驾慈航”来度脱众生的!我们再来想一想:

◎我们还会因为买个菜,为了两块钱跟人争执吗?

◎今天生意不好,我就开始变得痛苦。

◎别人说了一句不高兴的话,我就开始烦恼。

◎失去了一样东西,我就开始执着。

连身体都没有,那还有什么呢?难道眼前的杯子是我们的吗?难道我们家里存的那点钱最终会是我们的吗?难道孩子究竟是我们的吗?他只是我们当下的缘分。我们的父母难道生生世世都是我们的父母吗?难道我们身边的老公老婆一直是我们的吗?不是的!他只是我们当下所显现的一个缘分而已。空中本然没有这些,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你该怎样生活就怎样生活,你该如何教育孩子,就如何教育孩子,该如何做生意,就如何做生意,只不过是我们不再执着于其中,这个时候我们才能空中妙有,才能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所以当下即是涅槃,当下即得解脱了,这个才是无住处涅槃,但我们无所住的时候,才能事事有所住,念念有所住,但我们懂得念念去觉他的时候,念念用来自觉修正自己的时候,直到觉行圆满,我们再回过头来讲,我们想象自己是佛菩萨是想吗?我们本然就是。人人皆具佛性,只不过是我们被迷住罢了。

★2.为什么要修到无所住的状态?

我们说无所住的状态是什么状态?是连涅槃都不住,众生的苦业也不住,自然也不会住在自觉和觉他上。《金刚经》讲“灭度一切众生已,”度完一切众生,“无有众生实灭度者”却没有一个众生实际得你灭度,因为你要认为还有众生得你灭度,即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不名菩萨,这不是菩萨的境界,这个时候注意啊,佛菩萨在度众生,却认为自己并没有度众生。举例,你看真正善良的人,他去帮助别人,他会想到会得到回报吗?比如说,有人跳水了,你是怎么想的?那一刻,只是觉得自己应该去做这件事情,其他什么都没想,他认为是自己的责任,那是我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认为是在度脱众生。当我们不住在自觉和觉他上,我也不会去求涅槃,我们不着相,我们不住在任何事情上,我们才能回归当下,当我们回归当下,专注在每一个念头每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当下就没有烦恼,当下即得解脱。当我们的肉身还在的时候,我们证悟到了,就叫有余涅槃。

★3.为什么越修行,和身边人的关系越淡泊?

我们讲十二因缘的时候就讲过,我们不停地轮回,无有出期,不正是因为有业力和缘分,有这些因果在吗!我们过去世的因已经种过了,形成了今生的果,那个是无法挽回的,所以我们要求解脱或是不停地往上修行的人,是不是得把今生这些果灭掉?灭亡这些果,下一世还来不来?要来啊!为什么呢?你还有过去世种的因啊!你还得灭了啊!这个时候,你又要灭果,又要灭因,“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我们通常认为的菩萨畏因,意思是菩萨不再造恶业,只做善业,不是的!种善因,还得的善果,所以为什么《金刚经》《心经》告诉我们诸法空相,都让我们破掉相,你不要认为你是在帮助别人,,你要认为是在帮助别人,我们就种善因了,我们还得得善果,我们不断地去种因,我们还得不断地去结善果,走不了的,往哪里走?出不去啊!所以,善因也不种,我们把所有的相都破掉的时候,我们再去做觉他的事情,只是是名为觉他。不去种因,自然就没有那些果,那么我们整个人就会自在从容。了无牵挂。

★4.当下我们还做不到无所住的时候,可以有自觉,觉他的念头吗?

当然可以啊!修行是有次第的,就比如我们现在讲的《心经》,既然空中无色受想行识,无苦集灭道,我们已然入了,所以我们先要不停地去先有,我们讲,一心三藏,先是“不空如来藏”再有“空如来藏”才能“空中妙有”所以我们先要有利他,觉他之心,否则我们怎么能做好当下的事情。当我们随着我们境界不断地提高自己时,我们自然就不住在自觉和觉他上面了!

所以《心经》是讲给有智慧的人听的,“舍利弗”不就是智慧第一吗!《金刚经》是须菩提问的,须菩提被誉为“解空第一”什么样的人,就问什么样的话,所以他是用来破相的,不执着于这些相之后,我们才能修到菩萨的境界。​​​

“ 伪 ”
就是虚伪的发心。

一个真正发心修道的大乘行人,
要忏悔多生多劫以及今生的罪过。

罪是什么?

有心去造作的叫罪,
无心而造作的叫过,
过失。

罪就来得重,
过就来得轻。

我们每个人都有罪过,
所以每个修行人都要忏悔罪过,
发露罪过。

就好像我们的衣服已经有污点,
要把它洗干净。
  
所以佛法有种种的忏悔法,
就使我们的修行能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有一类虚伪发心的人,

他对自己的罪过不忏悔、
不除灭,

自己的功德恨不得让全世界人都知道,
自己的罪过严严密密地保密,
不让别人知道。

这就形成内浊外清,
内浊就是内心充满着贪瞋痴的浊染,

而外表又显出他很有修行,
持戒很清净的样子,
这就是内浊外清。

由于他内心的罪过没有忏掉,
又以虚假的心来修行,

他开始修行可能还非常猛厉,
但是过不久他就会懈怠放逸,
不能持久。
  
我们确实看到很多修行人开始学佛的时候,
他每天都非常地用功。

再过几个月过几年去看他,
整个地就回到了没有学佛前的样子。

“ 始勤终怠 ”,
退转到了没有边际的程度。

上次听一个大和尚说 :

有一个比丘,
他开始修行非常精进勇猛,
一定要开悟,

结果修了两三年没有开悟,
他就整个地对佛法丧失了信心,
最后还俗了。

始勤终怠。
  
那么,
他虽然也有些好的发心,
但是夹杂着名利在里面。

一个人能够把名利的心除掉是很不容易的。

开始他也发心想修清净的佛法,
但在这个过程当中,

他因夹杂着名利的念头、
毒素在里面,

虽然他也修种种的善法,

比如持戒、
禅定,

以及修桥补路,
慈善事业等等,
他都在做。

但是这些善法被他的罪业烦恼所污染,
是有漏的东西,
不能成为清净无漏的功德。

这也是我们这个世间众生修行的一个普遍的现象,
不真诚,
虚伪。

虚伪是凡夫众生都具有的。

所以修行一定要有真实心。
  
《 观经 》
讲发三种心,
就能往生,
首先就讲至诚心的问题。

善导大师对至诚心有一个很详细的诠释 :

就是一切众生修行,

一定要身、口、意三业所修的,

无论是读诵经典的知见,
还是一门深入的行持,
都要从真实心里面去做。

厌离娑婆,
一定要身也表示厌离,
口也表示厌离,
意也表示厌离,
真实地去厌离。

不得外显贤善精进之相,
外面表现他很善,
很有德能,
很精进修行的样子。

但里面是怀着虚假、
欺骗的心理,

充满着贪欲,
充满着瞋恨,
充满着邪伪,
奸诈百端,
充满着奸诈。
  
修行人直心是道场,
而他整个的就是用机心,
用机心还不以为耻,
反以为荣,

觉得他多么厉害,
多么会玩手段,
奸诈百端啊!

这种贪瞋邪伪的恶心,
你还很难去化解他。

刚愎自用。

所表现的就是虽能修点善法,
但里面却夹杂着贪瞋邪伪的毒,
这就叫
“ 杂毒之善 ”。

杂毒之善是不能有效果的,
甚至会产生很负面的作用。

就好像这一杯饮料,
本来是很好,
但掺杂着一些敌敌畏在里面,

你还敢喝吗?

所以这杂毒之善又叫虚假之心,
跟真实之心就离得很远了,
不真实。
  
如果他不真实,
他用这杂毒之善的心去修行,

纵然他修行非常精进,
日夜十二个时辰都如救头燃的修行,

他能不能生到净土呢?

“ 此必不可也 ”。

善导大师给他一个绝对不可能。

为什么?

因为我们念的这个名号,
以及要求生的西方极乐世界,

全体是阿弥陀佛在因地当中行菩萨行的时候,
从他真实心里面所流现出来的。

法藏菩萨在他无量劫的修行当中,

他身、口、意三业所修的行持,

乃至一念一刹那之间,
都是从真实心里面出来的。

所以他所施设的净土、
建立的名号、
给予的功德利益都是真实的。
  
我们讲感应,
你真实才能感应真实,
虚假不能跟真实感通啊!

所以为什么我们这个愿往生的心一定要真实,
因为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往生净土的大愿是真实的,

我们也一定要用真实愿往生的心跟阿弥陀佛真实摄受的愿来呼应。

你不能用求人天福报的心去感通的。

所以一定要真实。

这一点确实也是我们的病根,
我们修行佛法得不到利益,

就是因为我们内心充满了机心、
奸诈。

这也是娑婆世界众生的常态。
  
《 法华经 》里面
剖析娑婆世界众生,

有几句话 :
“ 人多弊恶 ”,

这个世界众生大部分都很弊恶,
心性陋劣,
不持戒,

具有恶的倾向,
怀增上慢,
贡高我慢,
功德浅薄,

自己的福德智慧都很浅薄,
但是还认为自己了不起。

“ 瞋浊谄曲 ”,
充满着瞋恨的心,
对一些事情非常谄媚,
内心非常弯曲,

见到自己的上司什么的就像巴儿狗一样的,
见到下属就非常盛气凌人,
怀着谄曲的心。
  
再就是
“ 心不实故 ”,
内心不真实。

所以为什么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处得那么辛苦,
那么矛盾无常。

你看一个个都戴着虚假的人格面具,

有几个能够真心交流的呢?

十句话都很难相信他其中的一两句话,
你看人就活在这种自欺欺人的颠倒里面。

所以我们中国文化现在才体会到孔子为什么特别强调
“ 诚 ”,

就是对我们的虚假而施设的一个药方啊。

一定要真诚,
你有真诚才有智慧。

诚则明矣,
明则诚矣。
  
遥想当年菩萨戒在开始的时候,
昙无谶尊者过来,
他是一位戒律非常通达的大德。

当时有一位道进比丘想向昙无谶尊者求菩萨戒,

昙无谶尊者就说了句话 :

你们这个地方的人,
心多谄曲,
又无刚节,

难道还有求菩萨戒的人吗?

就这样说。

道进比丘听到这话当下生起大惭愧心,
他自己就忏悔,

向弥勒菩萨求忏悔,
最后他真的感得了菩萨戒戒体。

一感得之后他就去找昙无谶尊者,
昙无谶尊者一看到他,
马上起身去迎候他了,

说 :
你不简单啊,
你已经得菩萨戒戒体了。

由此可以看到,
这样的毛病是很深重的,

以至于真谛三藏想把菩萨戒的律藏传到中国都传不过来,

律藏一上船,
船就往下沉。

所以如果我们修行人不能扭转这种虚伪的心,
修行就永远得不到利益。
  
好,请看下面 :

[ 众生界尽,
我愿方尽。

菩提道成,
我愿方成。

如是发心,
名之为大。

观三界如牢狱,
视生死如怨家,
但期自度,
不欲度人。

如是发心,
名之为小。]
  
好,请看第三对范畴,
辨别大小的相状。

“ 众生界尽,
我愿方尽。

菩提道成,
我愿方成。

如是发心,
名之为大。”

这是第五,
大心的相状。

一个大乘行者,
发的心一定要广大。

这个众生界就是指十方无量微尘数佛刹有情众生之界。

为什么会有众生界?

是由于众生有业才依这个业受报,
所以说众生业不尽,
那么所受报的众生界也不尽。

“ 众生界尽,
我愿方尽 ”,

这就是说我的大愿要度尽一切众生,
一切众生都得度了,

无众生可度了,
我这个大愿才终结。
  
这就相当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 :

众生界尽,
众生业尽,
众生烦恼尽,
我愿方尽。

这是对众生而言。

要度尽一切众生,
如果有一个众生还没有得度,
我这个菩提大愿就没有终结。

众生度尽,
方证菩提。

从上求佛道来说,
一定对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要圆满,

福德智慧具足,
无上正等正觉成就,
我这个菩提愿才能够成就。

所谓三大阿僧祇劫,

由十住、
十行、
十回向、
十地、
等觉、
妙觉,

成佛之后还要经过一百小劫,
最快是九十一劫,
用百福庄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这些福德智慧圆满具足之后,
我的愿才算成就。

那么这样的发心,
就不是得少为足了,
已度一部分众生了,
而是要度尽一切众生。

不是得到有余的涅槃,
不是得到藏通别的佛果,
而是要得到大乘圆教的佛果。

这样的愿才叫
“ 大 ”。
  
“ 观三界如牢狱,
视生死如怨家,
但期自度,
不欲度人。

如是发心,
名之为小。”

这是小乘的发心。

小乘的行人也有甚深的智慧,
他能观察三界,

这三界就是欲界、
色界、
无色界。

欲界六重天,
色界十八重天,
无色界四重天。

这三界是六道众生所依止的地方。

从天文学的概念来看,
这三界也是非常大的一个区域,
三千大千世界。

这样大的区域在声闻行者的眼睛来看就像
“ 牢狱 ”。
  
怎么理解这个
“ 牢狱 ”,

我们大家也许没有坐牢的体验,
但是你看囚犯,
他如果坐牢了就没有自由了。

我们在这三界里轮转的众生,
他的烦恼业力还在,
他非常被动地轮回不息,

生生死死,
死死生生,

受业力的驱使逼迫,
所以他的本质上是没有自由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它是牢狱。

我们的身心 :

色、受、想、行、识五蕴,

这色身是小牢狱,
三界是大牢狱。

无论是小牢狱,
还是大牢狱,
他的逼迫性,
他的苦难性是相同的。

所以有牢狱的感觉。

这是智慧啊!

想一想,
我们有没有这种观念。
  
他能观三界是牢狱,
有牢狱的感觉,

他出离三界的心就会非常的猛厉,
就好像囚犯关在牢房里面,
每天都渴望着什么时候能出来。

但我们现在迷惑颠倒了,
可能刚进牢狱的时候还想着怎么出来,
然而呆久了,

觉得牢狱里面还不错,
还不想出来,
把牢狱看作自己快乐的家。

我们三界里的这些凡夫众生没有一念的想出离,
就好像关在牢房里面的犯人,
他不愿出来一样。

所以能够把三界观照到是牢狱,
这是声闻的智慧,
比凡夫众生高出太多了。

他观察生死轮转的逼迫性、
苦难性,

就像冤家对头。
  
我们对冤家都有切身的体会,
大家都喜欢看亲家,

跟自己有善缘的人,
见到相互欢喜,
笑眯眯的。

如果碰到冤家,
冤家路窄,

见面分外眼红,
所以都想避免跟冤家对面。

但往往就会跟冤家对头碰面,
冤家对头一定要碰面的。

跟冤家碰面就有一种很苦的感觉,
很煎熬的感觉,
他内心就想离开这个冤家。

那对于声闻行者来说,
生死轮转就像这个冤家,

它的逼迫性,
它的苦难性,
使他一定要离开这生死苦难。

他就修四圣谛,
七觉分,
八圣道分,
三十七道品,
来断三界内的见惑思惑。
  
只有断了见思惑,
他才能够出离三界的轮转。

所以声闻行者
“ 观三界如牢狱,
视生死如怨家 ”,

他这种出离的心是非常非常迫切的。

所以声闻行者他要发厌离心,
很强的厌离心。

「菩提心」究竟是什么呢?
.
问:「什么是菩提心?」
结果我收到很多的答案,例如:想要把一切好的东西都给别人,看到他人痛苦就好像自己也受苦,这是「菩提心」?
.
打个比方:以前有些老居士一闭关三十年,不食人间烟火,每天在家里对着佛像上香、念经、磕头,其他的善事一概没有做过,他觉得没有做错事,就是善行了,不起害人的心就是菩提心了。
但其实这只是止恶,就像赌博的不赌了,但赌债还没还完一样意思,这债务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业,躲再远也跑不掉的!
.
当一个人,能够「无所求」地去行善、助人时,内在欢喜才会自然湧现,做了以后就放下,不去想得到任何回报或赞美,欢喜做,甘愿受,心里也从不觉得自己是在做善事,而是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以这样的姿态坚持下去,遇到阻碍也不改初衷,这就是「菩提心」!
.
最后我给大家的提示:

「时时用善心对人,时时无私地助人,时时怀有报恩之心,这样我们就会轻松快乐地行走在解脱的金光大道上。」
.
不离菩提心,去做就对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十二月一号 凌晨我又失眠啦 感觉回武汉的日子过的好快呀一闲下来我就会东想西想 到底走哪条路才是正确的呢 正确的定义又是什么呢 我可能是一个爱折腾的人吧 今年的我
  • 强迫症发作,还是给修了……【免杠声明】住在农村山沟里的狗不需要严格的剃脚毛,反而需要保留脚毛保护脚掌。#当家主母#缺德啊,她艰难地活到这么大,没想到死在这种事上
  • #你的2019年夏天在做什么# 19年夏天啊 那时候才刚大二 步入校园才一年 感觉那时候也超幼稚现在也不说成熟 至少比当时长大了 当时也很荒唐 好不容易和高中那
  • ☑小随记๑很久以前,不记得多久了,打开过这本书一次,那时候的感觉是:嗯,应该是我会喜欢的书。我不知道……☑小遐思๑从此我就成为了一个多了一张证的人呢——读者证。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回忆对一个深情的人来说,是可以镇痛的药,又是难以自拔的毒。
  • 虽然昨天日本队也获得了其他项目的金牌,然而,显然,这枚乒乓球金牌带给日本民众的是不一样的快感。被抢了金牌的是中国队的许昕和刘诗雯,许昕世界排名第2,刘诗雯世界排
  • | 两高校教职工感染 | 天津排查管控范围再更新】中国外交部正式照会立陶宛外交部,决定将中国驻立陶宛外交机构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立陶宛共和国代办处,并要求立方
  • ”内心修养很高的人,不管什么境遇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心境;如果事情无法挽回、他们总能安于天命,这是德性修养的极点。”内心修养很高的人,不管什么境遇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心
  • " #WANNA·ONE[超话]##WANNAONE出道四周年快乐# 孩子们出道四周年快乐啊[打call] ☆初丁小朋友姜丹尼尔 ☆宿舍击昏朴志训
  • ③:将正面的4个45°角分别向横向中间线对折成三角形,然后将这个三角形反向对折,这里折出来的就是青蛙的四肢和肚皮了。⑦:用白色的纸剪出2个小圆形,用笔画出眼珠,
  • 光伏 电气设备 储能是联动的,里面的上能电气,爱康科技,鑫铂股份,科华数据,盛弘股份,科士达,四方股份,百川股份都是前期的大牛股跌到日线顶底图底部了开始反上,但
  • 她要郭靖相帮,展开一轴看时,吃了一惊,原来是吴道子画的一幅“送子天王图”另一轴是韩干画的“牧马图”又一轴是南唐李后主绘的“林泉渡水人物”。 拈花湾的禅意是现实生
  • 小老虎口腔专家团队:张旭丽:执业医师★小老虎口腔总院综合一科主任☼☼☼王柳:主治医师★小老虎口腔总院院长助理☼☼☼赵磊:正畸科主任★小老虎口腔总院正畸科主任☼☼
  • 这一片片、一条条的梯田,都是为了秋天收获而特别的存在,梯田中间均散落着苗乡独具特色的吊脚楼,犹如点缀在银河里的行星,人与自然的和谐,总让人不住怀念古朴的乡村生活
  • 先绗线,再使用机器精准直充绒避免在缝制过程中,绒朵卡在车线缝隙中钻出四层结构,层层锁绒面布+两层胆布+里布,用四层结构,将内里鹅绒层层锁住在穿着过程中不会刺穿面
  • 毕竟我是天生的!啊……万万没想到,从小让我感到自己头发显得过于凌乱的碎发,竟有一天能变成叫“胎毛刘海”的时尚潮流……想不到呀……所以,像这样给某种造型起个名字、
  • 帕玛强尼西安SKP专卖店,亦为颇具洞察力的收藏家们,提供一方宁静安逸的鉴赏之所。本次展览不仅有丰富的宝石、矿物标本,还展出一系列重要王室收藏以及珠宝商作品,探索
  • 糟烂事儿还在继续发生我傻儿子还在继续拉稀我还在继续赶着ddl的尾巴但是苦尽甘来这事不是没道理诶终于吃到冰淇淋了还有云上歌友会完美落幕活也终于干完了(一个段落起码
  • #刘宇宁小林暖宝宝代言人# #小林暖宝宝# #摩登兄弟[超话]# 7️⃣刘宇宁,粉上你真的是不一样的感受就像你说的,粉上你不叫入坑,叫中奖一定会有不一样的追⭐体
  • 有人等雨停, 有人等雨来, 有人带着伞在等人,还有的人急着赶路,而雨却迟迟不停......不得不承认, 人一旦经历了一些事情, 就会悄悄的换了一种性格, 再也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