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新型火箭首飞# 北京时间今天16点,韩国KSLV-2“世界”号运载火箭在全罗南道高兴郡罗老宇宙中心首飞,但1.5吨模拟载荷未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该火箭长46.5米,起飞重量200吨,一级采用4台75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二级采用一台75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三级采用一台7吨级发动机。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为研制世界号火箭共拨款了18亿美元,目前正在计划让该火箭进行第二次轨道飞行,任务时间不早于2022年5月19日,以将1颗1.3吨重的卫星和1颗0.2吨重的性能验证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珠海航展拉开大幕##海陆空天国之重器密集展示#】#2021珠海航展#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航展”)今天(9月28日)拉开大幕。本届航展是中国航空航天以及各种防务装备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的一次集中大展示。主要亮点有哪些呢?小编搜罗了以下三个主题,以便各位看官细品。
(一)大量海空兵器惊艳亮相

在航展的室外展区,多架解放军空军的先进战机静静伫立。这其中有在珠海航展首次亮相的歼-16D、无侦-7和无侦-8真机等,也有轰-6K、空警-500、运-20等熟悉的机型。

歼-16D除去翼尖吊舱,在翼下与进气道下多挂载了四个吊舱,机腹下则多挂载了两枚导弹。现场讲解牌显示,歼-16D飞机将提高空军电子进攻能力,支撑空军体系作战能力提升。作为以歼-16飞机为平台自主研制的新型电子战飞机,歼-16D具备“侦、攻、防一体”综合作战能力,可有效对抗预警探测、指挥通信、拦截打击等要素构成的先进防空体系。高高矗立的多型雷达也吸引了众多目光。

室内展区方面,在航空工业展厅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一个直径20米的大型旋转展台,上面摆放着“20”家族主要成员的模型:歼-20、运-20、直-20以及攻击-11无人机。其中,首次亮相珠海航展的攻击-11还打开了机腹的两个弹舱,每个弹舱中容纳着数枚精确制导炸弹。
无侦-7和无侦-8在室内展区同样占据了显眼位置,表明这两款无人机在本届航展中的重要性。据航空工业微信公众号26日介绍,无侦-7无人侦察机技术先进,还创造了某个方面的世界第一,有待在航展开幕时揭晓答案;无侦-8则可对敌防护严密的战略、战役目标实施有效突防,利用配装的侦察任务设备获取高分辨率目标图像,为各级作战部队提供侦察和打击效果评估情报。

一架FC-31隐形战机的模型就摆放在展厅的一个入口旁。据现场介绍,中国是继美国之后同时研制两款四代战机的国家之一,FC-31作为其中一员,体现了国家的实力,同样也是“20”家族的重要成果。PL-10E空空导弹、PL-15E空空导弹、LS-6 250KG制导滑翔炸弹等国产机载武器一同亮相航展现场,陈列在FC-31战机模型旁。据了解,以射程为傲的PL-15E也是首次现身珠海航展。

彩虹无人机系列的新成员,以大型、高空、高速为特点的彩虹-6无人机首次亮相航展。多款不同单位研制的无人机产品令人目不暇接。

八一飞行表演队与红鹰飞行表演队26日都在航展现场进行了飞行训练,准备在航展开幕后为观众带来精彩演出。至于万众瞩目的歼-20飞行表演,据《环球时报》记者现场了解,比起25日在珠海上空的训练,在航展开幕当天的28日,歼-20将带来更加震撼的表现。

海军装备方面,在现役的航母辽宁舰、国产驱护舰、常规潜艇与弹道导弹核潜艇的缩比模型之外,以中国船舶集团展出的JARI-USV多用途无人作战艇为代表的一批无人舰艇引发关注。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展台展示的HT-1E舰载通用垂直发射系统也吸引了不少探馆人员驻足观看。根据展示,这款垂直发射系统的发射单元不仅能发射HHQ-9E远程舰空导弹,还可以以“一坑四弹”的方式发射FM-3000N舰空导弹。

在中国一重展台,一门威武的舰炮十分醒目。据现场材料介绍,这是一款舰面型单管76毫米舰炮,可用于装备200吨级以上各类舰艇,如轻型护卫舰、巡逻舰和执法船等,能够有效打击中小型船只、岸上设置、来袭直升机等多种目标。
(二)近距离感受中国航天雄心

在本届航展上,不仅亮出了过去几年中国在航天领域的优异成绩,也向公众描绘了中国航天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航天科技的超大型展厅内,密集展示着当下以及未来中国航天的许多“国之重器”,其中既有长五、长七运载火箭,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天问火星探测器,中国北斗这样的中国骄傲,也有重型运载火箭、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中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等一大批中国惊喜。

“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多大,中国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在展厅内,10型运载火箭模型齐上阵,占据着展厅C位。其中备受关注的重型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在本届航展上昭示了未来的使命。据展厅工作人员介绍,作为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且综合性能指标将达到国际运载火箭先进水平的一型火箭,重型运载火箭在未来将执行载人登月探测以及一系列深空探测等任务,该型火箭芯级箭体直径9.5米,捆绑4个5米直径助推器,可以构建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140吨、奔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50吨、奔火转移轨道运载能力35吨的系列化型谱。该型火箭在2010年开展论证,2015年正式提出了具体方案,正在进行关键技术深化论证,预计将于2028年前后实现首飞。

而另一款为发射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全新研制的高可靠、高安全的载人火箭,也勾画出中国载人航天未来的探索路径。据航天科技集团工作人员介绍,这款火箭长约90米,起飞重量约2000吨,可以将25吨有效载荷直接送入奔月轨道,或将70吨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还可以与多种模块组合使用,形成系列化型谱。火箭按照载人飞行的最高安全标准设计,未来可用于载人月球探测。值得注意的是,该型火箭采用多台发动机并联的布局,未来还将具备垂直起降重复使用的能力。

而为未来载人登月时代任务需求而研发的新一代天地往返运输飞行器,也在本届航展上对外公开展出。在展厅中,经过3000摄氏度以上高温“历练”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格外醒目。这款载人飞船通过模块化设计,从而兼容载人月球探测和近地空间站任务,该款飞船的试验船于2020年5月5日由长五B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后以超过每秒9公里的速度返回再入,创造了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再入的热流条件。并于2020年5月8日顺利返回预定着陆场,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作为我国目前已发射推进剂加注量最多、返回再入规模最大的航天器,新一代载人飞船展示出高安全、高可靠的特点。

在本届航展上,航天科技还向公众展示了中国即将迈入“探日时代”的决心。由航天科技集团抓总研制的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太阳双超卫星也在出征前与公众来了一次“亲密接触”。这款即将发射的卫星,主要科学载荷为太阳Hα成像光谱仪,它将在全球首度实现空间太阳Hα波段的光谱成像探测。而通过对这条谱线的数据分析,便可获得太阳爆发时大气温度、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对研究太阳爆发的动力学过程及物理机制提供关键数据,这款卫星的诞生将显著提高我国在太阳物理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除此以外,面向商业航天市场的 “捷龙”系列固体运载火箭,通信、导航、高分及遥感卫星以及M20A/B地地导弹武器系统,LY-70防空导弹武器系统,WS-600L火箭炮系统等约170余项航天科技的军民成果,将通过实物、模型、沙盘、多媒体演示等多种形式与公众见面,通过展品与实景应用相结合的方式,既彰显出中国航天的“硬实力”,也展现出航天高科技帮助破解行业“卡脖子”技术瓶颈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陆战装备有三大看点

在2021年珠海航展的8号馆内,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两大集团带来了数百个型号的各类陆战装备。
总的来看,相比2018年,本届珠海航展的陆战装备突出了几个关键字。

首先就是“改”,很多之前展出过的陆战装备,经过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升级,总体作战性能都有所提升,甚至是质的飞跃。比如,此次展出的SR5模块化火箭炮就在车窗、空调散热器等部位加装了格栅装甲,增强了防护能力,并且新增了“飞龙”60A巡飞弹这一新弹种。巡飞弹作为目前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新一代智能化弹药,已经在战场上显示了其强大的打击威力。

第二个字是“精”。此次两大军工集团展出了大量精确制导弹药,包括空地导弹、反坦克导弹、巡飞弹、制导火箭弹以及不同口径、制导原理的制导炮弹等。其中,最具特点的当属“蓝箭”5系列多平台模块化导弹。该系列导弹按照不同的制导方式分为电视制导型(A)、红外热成像型(B)以及激光半主动制导型(C)。这三个型号采用相同的弹体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作战使用要求换装不同的导引头。此外,“蓝箭”5系列导弹不仅可以挂载在无人机、直升机上作为空地导弹,也能够装备在“猛士”等高机动装甲战车上作为车载反坦克导弹,实现多军兵种多平台的通用化。

第三个字是“灵”,也是本届珠海航展陆战装备最大的亮点,即无人作战车辆“百花齐放”。其中,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打的型号为VU-T10和VU-T2履带式地面无人作战平台。前者属于中型无人战车,承载能力好,火力强大,火控系统先进,装备了1门30毫米自动炮、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以及2枚“红箭”12反坦克导弹,可以说具备了与国外主流步兵战车正面对抗的实力。VU-T2则属于轻型无人战车,装备1挺14.5毫米机枪以及2枚轻型反坦克导弹,在火力上稍逊于VU-T10。但VU-T2轻型无人战车外形尺寸更小、隐蔽性更强、部署也更灵活,是进行伏击战和游击战的最强“尖兵”。

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相比,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山猫”系列全地形车为基础改装的无人战车采用人员驾驶与作战遥控相结合的模式。这一系列无人战车保留了车体前部的双人驾驶座位,可以由作战人员驾驶车辆从出发地到达预定作战区域。之后,驾驶员负责观察和警戒,操作手以无线的方式远程遥控战车进入预设阵地,发现敌方目标后即可开火射击。这样既可以保证作战人员的安全,也能够达成出其不意的作战效果。
图文来源:环球时报、新华社、澎拜新闻

#最想对太空出差三人组说的话#
中国空间站在距离地面大约400公里的圆形轨道飞行,每次航天员需要乘飞船上去与它对接才能进入空间站工作和生活,回来的时候也得进入飞船,与空间站脱离后再重返大气层。
关于地球的大气层,一直以来都有这样的说法:大气层的厚度100公里,100公里之上是真空,下边才有空气。其实并非如此。地球表面的空气分子因为受到地球质量的吸引,越接近地面越稠密,越往高处越稀薄,科学家们发现远在月球轨道附近依然会有气体分子。距离地面100公里高度被称为“卡门线”,这是一个虚拟的边界,理论上有翅膀的飞机可以在卡门线的下方飞行,超过这个高度空气太稀薄翅膀就不能提供升力了。
地球、大气层与空间站轨道的比例图
中国的天宫空间站、外国的国际空间站,还有许多对地观测卫星实际都在大气层里边飞行,因为有很小的空气阻力存在,这些航天器每隔一些日子就要开启发动机提升速度和高度,不然它们就会掉下来。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是主动落回地面的。它与空间站分离后先要转体90°,将最前面的轨道舱(与空间站对接的部分)脱开,轨道舱之后会落入大气层烧毁;接着返回舱与推进舱组合体再转体90°,推进舱屁股朝前,开启发动机猛推,以抵消飞船的前进速度。
许多人都说咱们空间站绕地球飞行的速度是7.9公里/秒,因为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7.9公里/秒,其实这是不对的。第一宇宙速度指的是地球海平面上的理论飞行速度,空间站的速度大约是7.7公里/秒,神舟飞船与空间站分离后的初速度也是7.7公里/秒。

7.7公里/秒大约是音速的23倍,是高铁“复兴号”速度的79倍,比高速公路汽车最高限速快230倍!如果以这么快的速度进入大气层,飞船难逃被烧毁的命运。
返回速度太快会被烧毁
在大约140公里的高度,神舟飞船的推进舱耗尽了燃料,它会与返回舱分离,让返回舱独自完成最后一段旅程。在分离之前,推进舱会按照设计要求调整好返回舱的姿态和弹道,并且保证飞船有一个水平向下大约1.5°~1.7°的再入攻角。

与很多人想的不同,飞船从太空返回时它不是垂直着往下掉,也不是斜着落下来——有许多图片都是错的——实际上飞船返回舱几乎是水平地进入稠密大气层,这意味着飞船返回的过程很长,它需要绕地球飞十几圈来慢慢减速。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飞船的速度太快,再入大气层角度过大会烧毁飞船,同时减速过快造成的过载也会杀死里边的航天员。

飞船返回的角度很小时间很长
航天员经过长期艰苦科学的训练,最高能承受9~11个g的过载,在太空长时间工作后,他们对过载的承受力大幅度下降,因此我们需要将返回舱减速过载控制在4个g左右。控制飞船的再入攻角,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高空稀薄的大气来减速,同时为进入稠密大气层创造有利条件。
所有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都必须保证大头向下(朝向前进方向),这是因为在与空气高速摩擦的过程中,空气粒子强烈撞击飞船表面,会产生超过2000℃的高温。在返回舱的底部安装了一层“防热大底”,它由高度耐热的烧蚀材料制成,用来保护返回舱不被烧毁。

防热大底通过烧蚀来保护飞船
有朋友问,咱们的神舟飞船看起来像一个倒扣的大钟,这个大铁疙瘩表面没有姿态控制装置,它是怎么保证在空中始终是大头向下、让防热大底朝向前方的呢?
神舟飞船返回舱的表面其实设有几个用于调整飞行姿态的发动机。由于携带燃料的限制,这些发动机不能一直开着,只会在姿态失稳时才会自动开启。保证飞船姿态稳定的秘诀其实还在返回舱设计本身。

地球大气层不是一个均匀体,有的地方密度高有的部分密度低,并且大气是时刻流动变化的,这是我们看天上星星会“一闪一闪”的原因。飞船如何在变幻不定的大气层中保持稳定飞行呢?
飞天小姐姐其实是个不倒翁
许多孩子都玩过不倒翁,西安“大唐不夜城”里那个摇着小扇子伸出纤纤玉手勾引你的网红小姐姐也是一个真人版的“不倒翁”,她的脚下固定着半个硕大铁球。
相对于底座来说,小姑娘的体重很轻,因此连接体的重心大幅度下移。当人在上方移动时,支点发生偏移,在重力势能作用下,它会趋向于回到垂直状态,这时候支点与质心轴线重叠,也就是引力势能平衡状态。

不倒翁的重心很低
载人飞船就像是一个更巨大的不倒翁,它的重心不在飞船的中间,而是更靠近飞船底部,因此它的“下盘很稳”。
当飞船在做返回飞行时,它主要受到地球引力和空气阻力作用,地球引力大于空气阻力,因此飞船重心会自然朝向前下方。
飞船返回舱重心偏向下方一侧
飞船重心其实还不在中轴线上,它会稍稍偏离一些,并且是可以调整的,这一方面可以保证飞船不发生轴向旋转,同时还使飞船保持一定倾斜角度。因为是斜着朝前飞,飞船底部会产生升力,不使它下降得太快,以获得更多减速的时间。

到了距离地面大约10公里的高度,飞船速度已经下降到约200米/秒,已经低于音速了。此时降落伞舱盖打开,引导伞、减速伞、牵顶伞和主降落伞会依次拉出,将下降速度减到60~70米/秒。到接近地面时,主伞能把速度降到5~6米/秒的水平。
降落伞为神舟飞船减速
到了距离地面大约2米时,返回舱底部的反推发动机启动,将飞船接地速度降到3米/秒。虽然说这个速度还是很快,但航天员的座椅可以吸收大部分冲击能量,确保航天员安全着陆。
讲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神舟飞船需要在大气层里通过长时间与空气摩擦来减速,由此会在返回舱表面产生极高温度;为了保证飞船不被烧毁,它需要时刻将防热大底朝向前方;飞船重心的位置朝下,像一个大号的不倒翁那样在飞行中保持姿态稳定可控;最后通过降落伞的进一步减速将航天员们安全送回地球。整个过程利用了重力势能这个基本物理学原理,通过调整飞船的重心达到平衡的目的。
让我们共同祝福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平安凯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制造业投资增速高、占比高、对工业投资增长贡献高的‘三高’态势,表明了工业投资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为全省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积聚了力量。“工业技改投资
  • 2021年11月14日丙寅日东汉诸葛亮著奇门金函秘镜图每日吉门出行 宜旺财运 求姻缘 求学上任找工作 求医 远行见贵人等诸事皆宜“金函玉镜者,汉时诸葛孔明所著,
  • 想到徐静蕾的字,去wb看了一眼,结果妹想到是书画博主了,我这个人自己写的一坨屎吧,对别人的书法画作喜欢指手画脚,徐姐是懂的,懂字的劲儿,知道个章法,雅,好看,
  • 小王子希望的世界是人类、动物、自然等所有生命体共同生活的和平的世界。 与小王子在一起是一种幸福和快乐。
  • 10月25日-27日,正常到学校上班。11月3日-5日,正常到学校上班。
  • ”《金刚经》不是这样说的吗?要是等到地狱去受的时候,那个时间就长了'无解脱日”想得解脱就很不容易了;要是堕到五无间大地狱,那就是“千劫万劫,永受诸苦”。四大是假
  • 前几天我妈过来找我借钱,说弟弟结婚差点,我想着婚后这几年刚好攒了点钱暂时也用不着,就想先借我妈,没想到老公却不愿意,说那是他买车的钱,为此我俩大吵一架,我把
  • 但是我还是愿意选择工作和生活能分开的节奏,尤其是太讨厌这种形式化的加班了,一群人放弃陪家人的时间在办公室非要找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满足领导“我们周末都在加班”的莫
  • ​#每日一善# [ok] #阳光信用# 人生于世,立足于天地之间,做人,要心胸豁达,能屈能伸,即经得起风吹雨打,也扛得住困苦挫折,要有容人之雅量,要有谦虚之
  • ❤️心说:放下你的判断、执着、证明、正确、害怕失去、孤独,然后你就能和我在一起了。❤️心说:告诉自己只要我尽力的去面对、接受、放下、转身、回归自己,就会做的很好
  • 我最高兴的是女儿嫁给有钱人,女婿一家是做生意的,每次看到女儿回来穿的光鲜亮丽的我就高兴,虽然她每次回来都没带什么东西给我,但她说家里的钱都用来资金周转了,所以她
  • 2021年11月12日,又是美好的一天[鲜花]为人做事的十大法则,共勉[握手][作揖]一、做人做人做到极致,靠的不是聪明,而是智慧,不是套路,而是真诚,最后你会
  • 全国地区不清楚如何选择医院医生的可直接问喔或者点击评论区链接自助查询~#整形# 做的好不好?上海隆鼻修复靠谱的医院医生?
  • 所以夏老师是稀有的大德,不是一般的一个居士,大家有的也是如盲﹗说老实话,很多人见到跟没见一样,如盲﹗ 这是“秘密”的意思,是“秘密庄严心”。后来才明白,那这样
  • 我也不知道我知道的是当我妈说出女孩子毕业了嫁个好人家找份一般的工作或是当一个类似于贤妻良母的话时,我心里是反感的,我觉得女孩子也能像男孩一样闯荡,像电视中的白领
  • 任何人看到都会说一句:“瘦好多”减‮就肥‬是一个‮加倍‬激动和喜悦的过程,眼睁‮看睁‬着自己‮和瘦‬烦恼脸日渐圆润‮心的‬情是天壤之‮,别‬不想继续凡尔‮也赛‬
  • 《我要逆风去开机》即将开机,主演:龚俊、钟楚曦、吴宣仪、魏哲鸣,由《怪你过分美丽》同一班底操刀制作,以互联网经济时代的民族企业振兴为主题,讲述年轻人创业的故事,
  • 所以我选择了2XU的M C S精英系列梯度压缩裤,首选拉风的反光大“X ”Logo很吸引我,它采用PWX专有压缩面料轻薄有弹性包裹感真的很强,由于略紧很多朋友会
  • #掘金联盟[超话]# UFINE溶‎脂霜 伴‎侣假货​曝​光‎‼️小‎工​坊无‎挂牌​ 超低‎级化‎工​制品有‎码‎扫​不‎出​!冒充‎优梵​公​司品​牌​ 私
  • 如果收到的赠品存在质量问题,消费者同样可以依法维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