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住于内心柔软中,你会获得喜悦,当喜悦的觉受越来越纯澈,纯澈中却失去了你;

觉察自心错误,忏悔中释放心灵的压抑,压抑在坦白中释放,释放后的心灵原本是自由,自由即纯然安详,安详熄灭了你;

放弃对自我的维护,既无期许也无恐惧,体验无为的轻柔,轻柔离分别是寂静,寂静本来明晰,明晰中消散了你 。

觉悟的自性,自性清净,不承载欲望贪婪,因此在清淡安静的生活中,你能洞照祂的自由。自性具足,无须修饰装扮,因此在真实直白的心灵中,你能瞥见祂的富足。自性清醒,远离疑虑迷惑,因此在专注安宁的反思觉察中,你能体验祂的安详。自性无生,无生即无灭,无挂烦恼熄灭恐惧,因此在放弃自我维护心中,你能觉受祂的平等庄严。自性无得,无所得即无所染,自在不动随顺安详,因此在接纳生死的平常心中,你能觉知祂的周遍。在你的身心中,祂是如此直观如此简单,只因你的恐惧,迷失了清净庄严。心,不再维护自我存在,恐惧熄灭后,无人承载欲望与分别。无须分辨,身心脱落,清净璀璨,自在圆满,普照庄严,随顺无生,那才是你。 https://t.cn/8kdK5lK

阿姜查尊者:重要的是,观照自己

阿姜查尊者在答修行是否须研读很多经论时说:“看着你自己的心,检视身体、感觉和念头是怎么地生起和消失。不要去执着任何事物,只要清醒地观照着。这是直探佛法真相的方法。修行要自然,生活中每一件事都是修行的机会,都是佛法。当你做生活中的琐碎事情时,试着保持清醒。”从这段开示来看,就不难明白大乘小乘的下手处之同异。当然,当你用功到极至,体悟通透了,明白了佛法是怎么一回,也就没有大小乘之分了。

问∶我很用功修行,但似乎尚无一点消息。

阿姜查尊者答∶修行不能有所求,凡有求解脱或求开悟之心即成解脱之障碍,这一点非常重要。你可以日夜精进不懈,但若仍有企求心,则永远不能获得涅盘,此求解脱之欲会导至疑惑和掉悔。无论你修行多么长久多么卖力,智慧决不会从欲望中产生。因此,只须很单纯地放下,警醒地观照身心,不可有有所得之心,甚至不可执着修行或要开悟。

问∶关于睡眠,该睡多久?

阿姜查尊者答∶别问我这个问题,我无法告诉你。对某些人而言,平均每晚睡四个小时就好了。不过,重要的是,你要观,并且了解自己。若故意少睡一些,会感到全身不舒服,也很难保持正念。睡太多会令人昏沈或掉举。因此,要发现自己原本的步调。这必须仔细观照身心,弄清楚真正需要的睡眠时间,才能把自己调整在最佳的状态。醒来以后又翻身小睡片刻是有害修行的;当眼睛一睁开就要保持清醒了。

问∶关于用餐,该吃多少?

阿姜查尊者答∶这个问题跟睡觉一样,你必须了解自己。食物应适合身体所需,当视之为医药。你会不会在餐后感到昏沈?或者日益增胖?若有的话,当停下来,观察自己的身心。毋需吃得太快,要检查自己吃的份量,然后找出生理自然的需求。遵照头陀行(苦行),把所有的食物盛于缽内,这样就可以容易的看出自己取量的多寡。用餐时当保持清醒、要了解自己。修行就是这么一回事,毋需别出心裁,只是观照。观照自己,观照内心,自然会了解自己修行最适当的步调。

问∶修行是否须研读很多经论?

阿姜查尊者答∶佛法不从书中求。你若想要亲证佛陀所说,不须埋首书堆中。看着你自己的心,检视身体、感觉和念头是怎么地生起和消失。不要去执着任何事物,只要清醒地观照着。这是直探佛法真相的方法。修行要自然,生活中每一件事都是修行的机会,都是佛法。当你做生活中的琐碎事情时,试着保持清醒。像在倒痰盂或打扫厕所时,不要觉得这样做是在利益任何人。倒痰盂里也有佛法,不要以为两腿一盘,端坐不动才是修行。有些人抱怨他没有足够的时间打坐,请问∶你有没有足够的时间呼吸?修行是自己的事,无论做什么事,要保持清醒和自然。

问∶我们为什么不能每天跟老师面谈?

阿姜查尊者答∶你若有疑问,欢迎随时来问他们,但毋需天天面谈。你的大大小小问题,我若逐一不漏地解答,则永远无法弄清自己内心的疑团。你必须自我检证,自我谘询,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每隔几天的开示要仔细聆听,然后拿它跟自己的修行对照。两者为同?为异?我为何有疑问?起疑情的是谁?唯有透过自我检证才能了解自己。

问∶有怀疑时该怎么办?前些日子我怀疑自己的修行,或者怀疑是否有进步,不然就是怀疑指导我的老师,使自己陷入烦恼当中。

阿姜查尊者答∶怀疑是自然的现象,每个人修行都从怀疑开始,你可从中学到很多。重要的是,不要与它认同而陷入其中。怀疑会使你的心在原地打转,相反地,要观察整个怀疑的过程,看是谁在怀疑,看它怎么来又怎么去的。这样你就不会被疑心牵着鼻子走,你可以跳出它,内心趋于平静,并且看清一切现象的来去。只要把你所执着的放下,放下怀疑,单纯地观察。这是对治怀疑的方法。

问∶关于其他的修行方法,应如何看待它们?这几天见到了很多的老师,听到了这么多不同的禅修方法,令人感到眼花撩乱。

阿姜查尊者答∶这好比进城,有人从北方,有人从东方,还有其他人从很多条道路皆可抵达。这些方法通常只是表象的不同,无论你走那一条道路,走得快或慢,假使你是清醒分明的话,那么它们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重要的是,所有好的修行方法都指向去掉执着。最后,连所有修行的方法都要舍掉,对教导你的师父也不可执着。若有一种方法能导致烦恼的止息,去掉执着,那它就是正确的方法。你也许想云游参访其他的老师,修学其他的法门,而且有的人已如此经历一番了。这是一种自然的需求。你将会发现,即使问过一千个问题,知道很多不同的法门,也不能带你到达真理的岸边,然后,你会厌倦的。你将会发现,唯有停下来,观照自己的内心,才能发现佛陀所讲的,毋需往身外去追求。你势必回过头来面对你自己真实的本性,在此你才能了解佛法。

问∶很多次我看到这里的出家人都没有在修行,他们看起来既邋遢又不保持正念,让我感到不舒服。

阿姜查尊者答∶光注意到人是不恰当的,这无益于你的修行。你若起烦恼,要看的是自己的烦恼,假使别人没修行,不是个好比丘,也毋需你来批评论断。智慧不会从注意别人的过失中产生。出家戒是个人修行的工具,不是要拿来当作批评挑剔的利器。无人能代你修行,你也不能替他人用功。重要的是,观照自己,这才是修行之道。

问∶我一直非常仔细地练**(观照)收摄六根,眼睛时常保持低视,每个微细的动作都做到警醒分明。譬如说,用餐时,从咀嚼、品尝到吞咽,都花**(很多)的时间去观察每一动作的触受。每走一步也都小心翼翼、慎重其事。这样做是否如法?

阿姜查尊者答∶收摄六根是适宜的修行法,我们应整天都保持警醒,但不可做得太过火。吃饭、走路以及任何动作都要保持自然,这样才能从当下的状态中培养自发的觉察力。不必刻意造作,把自己逼成怪模怪样的,否则,这也是另一种贪。修行要不缓不急、细水长流,你若做得自然而清醒,智慧也会自然产生。

问∶打坐有必要坐很久吗?

阿姜查尊者答∶不必要。坐上好几个小时是没有必要的。有些人认为坐得愈久一定愈有智慧,我曾看见鸡在鸡窝里坐上好几天呢!智慧来自于,无论你的身体做什么动作,你都是警醒而清楚。修行应该从清晨醒来那一刻开始,持续到你晚上睡觉之前。不要在意你能坐多久,重要的是能否保持清醒分明。每个人都有他自己自然的寿命,有的人六十岁会死,而有的人到九十岁才死。所以,你们每个人修行步调也不必一致,不要去想或担心这一点。试着保持清醒,让事物依它自然的法则进行,这时无论你处在怎样的境界,内心都会愈来愈宁静。它好比森林里一泓清澈的池塘,所有美丽和稀有的动物都跑来喝水,你清醒地看见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看到美丽稀奇的动物来了又走了,但你仍寂然不动。烦恼会产生,但你能立刻透视它们。这是佛陀获致的安详和幸福。

问∶如何克服嗔恚?当它生起时,如何对治?

阿姜查尊者答∶你必须有慈悲心,打坐时若嗔恚心生起,当修慈悲观。若别人行持不好或发脾气,不要因此而生气,否则,你比他更无明。要心怀慈悲和智慧,因为对方正在受烦恼的煎熬。要内心充满慈悲,把他当作你亲爱的兄弟,在打坐时,专注在慈悲的感受上。要散发慈悲心于整个世界,唯有慈悲才能化解嗔恨。有时候,当你看到其他的出家人举止粗暴,可能会心生懊恼,是自讨苦吃的,这样不是佛法。你可能这么想∶「他们不像我这么严谨在修行,不是好的出家人。」这就是自己的大错了。不要做比较、批判,放下想法,观照自己。修学佛法是自己的事,你不能叫别人的作为合你的意或像你一样。这种期待只会为自己带来烦恼,修行人常有此通病,但是看别人的缺点不会产生智慧。不要自寻苦恼,只是单纯地观察自己及内心的感觉。这样做,你将会明白的。

问∶为什么要礼佛?

阿姜查尊者答∶礼佛很重要,这个外在的形式是修行的一部分。姿势要正确,前额完全着地,手肘靠近膝盖,两膝打开约八英。要慢慢地拜,观察身体,这是对治我慢的良方,因此要常礼佛。拜三拜时,内心忆念佛、法、僧三种德行,也就是内心纯净、光明、安详。我们藉外在形式训练自己,使身心和谐。不要看别人怎么拜,这是错误的,若年轻的沙弥或年老的比丘漫不经心,也不用你来评断。人是很难调教的,有的学得快,有的根器钝,评判别人祇会增加我慢,相反地,要观察自己。常礼拜可祛除我慢。已经与法融为一体的人是超越外相的,不论他们做什么──走路、吃饭、大小便,都是在礼拜,因为他们已经超越自私我相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新来的家教老师好像对我有意思 每天都换不同的香水 金丝边眼镜也只是没有度数的装饰物 讲题目总喜欢往我身上靠 讲累了就问我要薄荷巧克力吃 前天不小心打翻了果汁在我
  • 学院2020年年底和市经开区经过协商签订了建设经开区校区的协议,由于省市关于叫停“合村并居”的政策,拆迁村庄可能性不大,土地受到较大影响,目前经开区校区建设搁浅
  • 第三:轩辕敬城懂的都懂,一怒而入儒圣,成就大长生。第三:轩辕敬城懂的都懂,一怒而入儒圣,成就大长生。
  • 路人无怙依,愿为彼引导,并作渡舟者、船筏与桥樑求岛即成岛,欲灯化为灯,觅床变作床,需仆成彼仆愿成如意牛、明咒及灵药、妙瓶如意宝、如意诸宝树如空及四大,愿我恒成为
  • 期望在下一个春暖花开时,蔷薇和月季的花朵爬满高高的栅栏,我们在暖阳下,在花丛里,约下午茶☕️来薅几件短款的T恤穿穿呀,搭牛仔裤,西装裤都老辣了[舔屏]oomz
  • 添加了果酸精华、神经酰胺和高纯度的烟酰胺,这三个成分有啥作用我就不多说了吧,能帮助我们代谢角质,焕白和细腻两手抓,用完简直能在姐姐的手臂上滑滑梯~ 为了夏天能穿
  • 腿作为大多数体式的根基,把腿练好了,是最简单又最安全的瑜伽进阶之路,根基稳了,其他的才有可能。腿型是身材比例里面最重要的一环,不是有人说过,腿才是少女和妇女的分
  • 何为格局?便是你如何看待世界与自己。 人们都说,有格局者,成大事也。但其实大多数人都过着平凡的日子,都是为小事而忙碌着。 格局,是一个人的境界,决定了他看世界的
  • 久恒 曾经你也是我情绪的疏导者 是我情绪的专属解药 我们还是没有抗住不在一个学校的考验 你有你更好的朋友 我也有我的新生活 可是并不代表我不需要你 你总是不太自
  • 〔出处《古今观音感应录选》惭愧居士敬辑〕 ●天灾、人祸,相继而至。当令家人,同念观音,以为预防也。(文钞续编·复宁德晋居士书)   ●普令一切老幼男女,日常在家
  • 小蝴蝶第一时间像我飞来 我说“满足你一次吧”“嗯~”原来之前被我当作装饰的性器 这么饥渴难耐啊“姐姐 以后 就不能后悔了”中了你的圈套24小时十几个评论,虽然说
  • 真发菩提心的人,必定是见到了无我、空性、无相这个实相..所以心行都不会再颠倒,见解不会错谬,不会为那些无常生灭的东西做违道的事...以这样的心就能成道..所以菩
  • #社会科学##头号博主说# 尉缭认为这样的秦王欠缺照顾天下百姓的仁德之心,多次尝试逃离秦王为他安排的住处,(《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
  • 没啥说的,给这位山东大哥点赞#杨洋给自己的长相打十分# 我对杨洋 真的就是看作品说话 他刚出道那几年我就喜欢他 觉得他可板正了 但之后也就没那么那么迷恋了 可
  • 谢谢她的书丰富过我的生活,谢谢再次她再次丰富我和孩子的亲子阅读时光!有爱在人间,无言也温暖,有情在心底,晨语也甘甜,彼此多保重,相互都平安。
  • 副本也都挺有意思的,就是作者后期更新得太随缘了,导致我已经不记得前面都讲了些什么。这一点错置真的是我的豪门top1,我根本挑不出一点不合理的地方(我说我自己哈)
  • 45、不是所有人都能功成名就,我们中有些人,注定要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寻找生命的意义。5、希望我的方向是通往自己想去的地方,而不是所谓对的地方;希望我的力量来自内
  • 这款石榴的籽是软的,稍微嚼一嚼就可以吞了,像是在直接喝石榴汁,非常方便、畅快。给大家推荐一款 不用吐籽的突尼斯软籽石榴 ,它的籽很软,可以吃掉。
  • 更多的人,却说:第一眼还以为是窦骁、李治廷、井柏然[允悲]看着杜江的照片,想起他以往的角色,突然改变形象,说不定,他接下来的新戏会有很大的突破。结果现在,照片中
  • 2.对职工加强疫情防范宣传和教育,进入办公场所须佩戴口罩、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尽量保持家庭住所至单位两点一线,减少与工作之外人群的接触,每天向单位报告身体情况。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