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唐代〕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揽 一作:览;明月 一作: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销愁 一作:消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
弃我而去的昨天,早已不可挽留。
乱我心绪的今天,使人无限烦忧。
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先生的文章颇具建安风骨,又不时流露出小谢诗风的清秀。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拔刀断水水却更加汹涌奔流,举杯消愁愁情上却更加浓烈。
人生在世不能称心如意,不如披头散发,登上长江一叶扁舟。

注释
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所别者为李云(官秘书省校书郎),李华(文学家)。李白另有五言诗《饯校书叔云》,作于某春季,且无登楼事,与此诗无涉。
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
谢朓(tiǎo)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
饯别:以酒食送行。
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叔云:李云,又名李华(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是当时著名的古文家,任秘书省校书郎,专门负责校对图书。李白称他为叔,但并非族亲关系。
长风:远风,大风。
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
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后人将他和谢灵运称为大谢、小谢。这里用以自喻。
清发(fā):指清新秀发的诗风。发:秀发,诗文俊逸。
俱怀:两人都怀有。
逸兴(xìng):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超远的意兴。王勃《滕王阁序》:“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李白《送贺宾客归越》:“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壮思飞:卢思道《卢记室诔》:“丽词泉涌,壮思云飞。”
壮思:雄心壮志,豪壮的意思。
揽:摘取。
销:另一版本为“消”。。
称(chèn)意:称心如意。
明朝(zhāo):明天。
散发(fà):不束冠,意谓不做官。这里是形容狂放不羁。古人束发戴冠,散发表示闲适自在。
弄扁(piān)舟:乘小舟归隐江湖。扁舟:小舟,小船。春秋末年,范蠡辞别越王勾践,“乘扁舟浮于江湖”(《史记·货殖列传》)。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是作于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此年秋天李白来到宣州,客居宣州不久,他的一位故人李云行至此,很快又要离开,李白陪他登谢朓楼,设宴送行。宣州谢朓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李白曾多次登临,并写过一首《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赏析

  本诗是作者在宣州谢朓楼上的饯别之作。诗人感怀万千,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和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语言明朗,似脱口而出,音调激越高昂。

  此诗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这里既蕴含了“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的精神苦闷,也融铸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他的“烦忧”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烦忧”者也非止一端。不妨说,这是对他长期以来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的一个艺术概括。忧愤之深广、强烈,正反映出天宝以来朝政的愈趋腐败和李白个人遭遇的愈趋困窘。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所引起的强烈精神苦闷,在这里找到了适合的表现形式。破空而来的发端,重叠复沓的语言(既说“弃我去”,又说“不可留”;既言“乱我心”,又称“多烦忧”),以及一气鼓荡、长达十一字的句式,都极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两句突作转折:而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的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但这正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正因为他素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所以时刻都向往着广大的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目接“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为之一爽,烦忧为之一扫,感到一种心、境契合的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的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阁指秘书省,李云是秘书省校书郎,所以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上句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以“小谢”(即谢朓)自指,说自己的诗像谢朓那样,具有清新秀发的风格。李白非常推崇谢朓,这里自比小谢,正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这两句自然地关合了题目中的谢朓楼和校书。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两句就“酣高楼”进一步渲染双方的意兴,说彼此都怀有豪情逸兴、雄心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取明月。前面方写晴昼秋空,这里却说到“明月”,可见后者当非实景。“欲上”云云,也说明这是诗人酒酣兴发时的豪语。豪放与天真,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这正是李白的性格。上天揽月,固然是一时兴到之语,未必有所寓托,但这飞动健举的形象却让读者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这两句笔酣墨饱,淋漓尽致,把面对“长风万里送秋雁”的境界所激起的昂扬情绪推向最高潮,仿佛现实中一切黑暗污浊都已一扫而光,心头的一切烦忧都已丢到了九霄云外。

  “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比喻是奇特而富于独创性的,同时又是自然贴切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谢朓楼前,就是终年长流的宛溪水,不尽的流水与无穷的烦忧之间本就极易产生联想,因而很自然地由排遣烦忧的强烈愿望中引发出“抽刀断水”的意念。由于比喻和眼前景的联系密切,从而使它多少具有“兴”的意味,读来便感到自然天成。尽管内心的苦闷无法排遣,但“抽刀断水”这个细节却生动地显示出诗人力图摆脱精神苦闷的要求,这就和沉溺于苦闷而不能自拔者有明显区别。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这结论当然不免有些消极,甚至包含着逃避现实的成分。但历史与他所代表的社会阶层都规定了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李白的可贵之处在于,尽管他精神上经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并没有因此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诗中仍然贯注豪迈慷慨的情怀。“长风”二句,“俱怀”二句,更象是在悲怆的乐曲中奏出高昂乐观的音调,在黑暗的云层中露出灿烂明丽的霞光。“抽刀”二句,也在抒写强烈苦闷的同时表现出倔强的性格。因此,整首诗给人的感觉不是阴郁绝望,而是忧愤苦闷中显现出豪迈雄放的气概。这说明诗人既不屈服于环境的压抑,也不屈服于内心的重压。

  全诗如歌如诉,情感起伏涨落,韵味深长,一波三折,章法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语言明朗朴素,音调激越高昂,达到了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佛教诸乘诸宗,
都以忏悔业障为佛弟子修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列为修行者的日课之一。

忏悔又分事忏、
理忏。
  
事忏,
是在众僧或佛像或自己伤害的人之前,

诚恳坦白发露过错,
表示悔过,

“ 所未作者,
更不敢作,
已作之业,
不敢覆藏。”

(《 金光明经 》卷二 )。
  
大乘《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说
观想专表忏悔灭罪的普贤菩萨而忏悔之法。

汉传佛教界依经编有多种忏悔的仪轨,

如《 法华忏法 》、
《 金光明忏法 》、
《 药师忏法 》、
《 华严忏法 》、
《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 》、
《 梁皇宝忏 》、
《 慈悲水忏 》、
《 大悲忏 》等,

以供佛弟子依法修忏悔。

密乘则主要观想密法总管、
普贤菩萨的秘密身金刚萨多,

诵念其
“ 百字名 ”
( 咒语 )
而忏悔,

这被列为密乘修行者必修的
“ 四加行 ”之一。

事忏忏至罪障消除,
有严格标志,
称“ 见罪净相 ”。

依《 准提陀罗尼经 》所说,

见罪净相有看见或梦见佛菩萨、
光明,

或梦见听闻佛法,
吐恶食,
或吐或饮乳及酪,

或梦见日月、
空行母、
猛火、
水牛、
黑色人、
僧尼、
乳树、
象、
牛王、
山、
狮子座、
微妙宫殿及飞行上升等。
  
理忏,
又名“ 实相忏悔 ”、
“ 无相忏悔 ”,

即依佛法真理,
观业从心起,
由自心妄想而生,
妄想依缘而生,

即生即灭,
无实自性,
本来是空,
如空中风,
无所依止。

《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偈云 :
  
“ 一切业障海,
皆从妄想生,
若欲忏悔者,
端坐念实相,
众罪如霜露,
慧日能消除。”
  
这种理忏,
因与绝对真理 ——

本来空性相契合,
故消灭罪障恶业的力量比事忏更大。
  
2 、对治现行力。

即修佛教所说种种能对治业障的法门,
如读诵大乘经,

观空、
无我,

持诵有消业力用的真言密咒,

及以虔敬心、
忏悔心塑画佛像、
供养佛和佛塔,

礼佛、
持念佛菩萨名号等。
  
多种大乘、
密乘经典中,

都盛说此类修行能消业灭罪。

如《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说
若昼夜六时礼十方佛,

诵大乘经、
思第一义甚深空法,

“ 一弹指顷,
除却百万亿阿僧祗劫生死之罪。”
  
《 金刚经 》说
诵持该经能转后世重罪为现世受人轻贱的轻报。

《 观无量寿经 》说
临终者至心称念
“ 南无阿弥陀佛 ”
名号一声,

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观想佛的形相、
净土等也皆灭罪无量。

《 大悲心陀罗尼经 》说
供养观世音菩萨并专称其名号,

“ 得无量福,
灭无量罪,
命终往生阿弥陀佛国 ”,

持诵此菩萨
“ 大悲咒 ”,
一宿满七遍,

“ 除灭身中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 ”,

甚至接触从虔诵此咒者身边吹过的风,


“ 一切重障恶业,
并皆灭尽,
更不受三恶道报,
常生佛前 ”,

然“ 唯除一事 :
于咒生疑者 ”。
  
密乘经典中此类说法比比皆是,
多数佛菩萨真言皆被说为有消罪灭障之效。

这类灭罪法门的神力,

来自佛菩萨与真实相应的誓愿和历劫修行所成就的功德,

与众生虔诚敬仰心、
忏悔心的清净心力之因缘和合。
  
3 、遮止力。

指严格遵守以
“ 防非止恶 ”
为旨的佛教戒律,

谨言慎行,
不作诸恶,
奉行诸善,

以实际行动证明已痛改前非,
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
  
4 、依止力。

指皈依佛法僧三宝,

发普度、
普利一切众生的
“ 菩提心 ”,

依靠三宝的巨大法力和菩提心的强大愿力为殊胜增上缘,

自能起到消罪灭障的作用。
  
虽说恶业罪障可以依以上种种法门,

随心转、
消,

但是否转、
消,

须具严格条件。

如前所述,
事忏须修到
“ 见相 ”,
方算见效;

理忏则须修至明心见性,
与空性真实相契,

《 永嘉证道歌 》曰 :
  
“ 了则业障本来空,
未了应须还宿债。”
  
了,
指明了自心佛性,
证见空的本面,
其境界相当高深,
非可轻易达到。

若不能
“ 了 ”,
那就还得受因果律制约,
偿还宿世所欠的债。

可消可转之业,

主要指非决定心作、
作已有悔的
“ 不定业 ”。

《 优婆塞戒经.业品 》说 :
  
“ 若时不定果报不定,
是业可转,
或果报定应后受者,
是业可转现在受之。”
  
没有说过重大定业可以不受。

佛典中说,
以佛力之大,
亦难卒灭定业,

但也非绝对不可灭,
只不过消灭转移的因缘难具罢了。

智者大师
《 法华文句 》卷十说 :

“ 若其机感厚,
定业亦能转。”

肯定深厚的非常机缘和大感应,

可以转、
消定业。
  
至于佛教所设各种忏悔灭罪法,
虽可奏效,

但经论中还是强调作了恶业之后忏悔而净,
与注意防护不作恶业之清净,
两者大有区别。
  
《 瑜伽师地论.菩萨地 》说,

若破犯杀、盗、淫、妄( 语 )的
“ 根本戒 ”
( 性戒 ),

虽然可以通过深重忏悔灭罪后,
重新受戒,
但障碍现生证入菩萨初地。
  
只有皈依佛教、
受佛教戒以前所造的重大恶业能忏悔而净,

皈依受戒后所造的重业难以忏除。

僧尼戒条规定,
同性恋等重大恶业是不可忏悔

( 僧团不接受其悔,
非驱逐不可 )的。

这就避免了业可转消说可能产生的

“ 今天先尽情作恶,
明天再忏悔念经持咒以消灭恶报 ”
等副作用。

附 :

野孤禅 ”公案
  
中国禅宗门下,
流传着一则著名的
“ 野孤禅 ”公案
( 参禅故事 ),

讲的便是业报是否转可消的教理。

故事说 :
禅宗六祖慧能三传弟子百丈怀海禅师,

每日上堂,
见常有一不认识的老人听他说法,
听毕随众僧散去。

有一天,
众僧散去后,
老人独自留下来,

百丈乃问 :
“ 站在那里还不走的是什么人?”

老人回答 :
“ 我于过去迦叶佛出世时,
曾住此山为大禅师,

有学禅者请教 :

‘ 大修行的人还会落于因果
( 被因果律束缚 )吗?’

我答 :
‘ 不落因果。’

因为答错,
遭受恶报,
堕为野狐,
已经五百生,
今请大和尚代作一正确答案。”

百丈说 :
“ 你只管问。”

老人便问 :
“ 大修行的人还落因也未?”

百丈答 :
“ 不昧因果。”

老人于言下大悟,

告辞说 :
“ 金也脱野狐身,
住在山后,
请求能按葬送亡僧的仪式烧送。”

百丈乃命维那师
( 掌管僧众秩序的僧职 )
敲钟召集僧众,

斋饭后率大家去后山葬送亡僧,
果然在后山发现一只死狐狸
( 见《古尊宿语录》卷一等 )。
  
迦叶佛
( 释伽牟尼以前出世的佛 )时的一位大禅师,

因为答徒众所问,
一字之差,
修行一世,

竟然落得个百生堕为野狐的下场,
此事的确发人深省。

这禅师答错的,
正是佛法中关于业报因果的重大理论问题 :

依佛法修行,
究竟能否超越因果律,

不受业力果报的束缚?

禅师的答案,
究竟错在哪里?

如果说他答错了,

那么慧能高徒永嘉玄觉禅师说

“ 证实相,
无人法,
刹那灭却阿鼻业 ”,

岂非更错?
  
依佛法义理,
因果律,
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讲,
是铁的自然规律,

只能从遵遁中获得自由,
不得随意超越。

经传载释迦牟尼在成佛后,
还曾因过去世的宿世,

受“ 金枪马麦 ”

( 被木片伤足、
施主忘记供食而屈尊食用马料 )之报,

佛神通第一的高足摩诃目犍连和禅宗西天第二十四祖狮子尊者等,

尽管已证阿罗汉,
仍因酬偿宿世所欠人命,

被人打死、
杀死。

说明业报不是那么好超越。

《 优婆塞戒经 》说,

依佛法修行,
只有修到阿那含果
( 第三果 )

和阿罗汉果,
才能转应后世重受的欲界重业果报,

在现世提前受报或从轻受报,
轻业不受,

不是一修行便可转、
消业报。

说大修行人不落因果,
笼统肯定因果律可超越,

忽略了可转、
消宿业的条件,

未能将真、
俗二谛统一

( 依业空故必有因果报应 ),

堕于
“ 恶取空 ”的边见、
断见,

会起使人纵心放任、
不勤苦修行的负面教化作用,

令学人智眼不明,
造下了宣扬邪见的恶业,
因此应堕于畜生道,
受痴暗无智之报。

然毕竟善根不浅,
五百世后,
得遇百丈禅师说法,
当下解脱。

百丈回答
“ 不昧因果 ”,

与“ 不落因果 ”
虽然只一字之差,

但这个“ 昧 ”字非常关键,
肯定因果律不可超越,
只能如实认识,

“ 不昧 ”,
与常人的
“ 不明 ”有别,

意谓对前因后果及因果本空的性质看得清清楚楚,

如大珠慧海禅师所说,

“ 现前心通,
前后生事犹如对见 ”

(《 传灯录 》卷二八 )。

据说摩诃目犍连、
狮子尊者,

不是不知宿业果报,
而是以神通智慧看清楚了,
才主动找上宿世怨家债主的门,
去痛痛快快地接受被杀之报。
  
至于永嘉玄觉禅师
《 证道歌 》所说的

“ 刹那灭去阿鼻业 ”、
“ 了则业障本来空 ”,

是从真谛的角度,

肯定证会实相
( 空性 )
有消灭阿鼻地狱重业的巨大力量,

这完全符合佛教教义。

按大小乘所说修道阶位,
修行者观修实相,
当达见道前
“ 四加行位 ”的第二位
“ 忍位 ”时,

便已转、
消重业,

不堕恶道,
继而入见道位以上,
便永断恶道之因,
再也不会堕入地狱等恶道了。

禅宗说的
“ 证实相 ”与
“ 了 ”,

一般指见道,
那当然已消灭了阿鼻地狱重业,
若未达“ 了 ”,

对不起,
那还是得遵循因果律安排,
去偿还宿债。

( 小乘以八忍八智之十六心为见道,
因十六心是初生无漏智照见真谛理之位。

大乘的菩萨,
则于初僧祇之终,
终四善根之加行,
而顿断分别起之烦恼

#佛教[超话]##妙法莲华经正解##一乘了义[超话]#

一三五分享太虚大师《妙法莲华经讲演录》,二四六分享悟显法师《妙法莲华经今解》,(接上)。

妙法莲华经讲演录
太虚大师讲述
民国十年秋在北京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此为叹人美法劝募持行章内之第三品。在全经各品中,则居第十二。提婆、天也,达多、授也;斛饭王之子,佛之堂弟,乞于天而生,故名天授。他经记载佛与天授往劫之事颇多,大概天授对于佛之行事多所违害,正俗情之所谓冤敌也。虽亦曾从佛出家,然意在学佛之神通,冀以炫众而已。往劫见佛修忍辱行,遂发愿生生世世与佛相值,专害佛生命,乞其头目、手足、骨髓等,以成就其忍辱之行。就道言之,此实为佛之善友,但为违缘之善友耳。盖违缘善友,能使人道心愈益坚固,更胜于顺缘善友,故修道者当视违缘之友为善知识也。文殊师利为龙女顺缘之善友,顺则易见。天授为释迦逆缘之善友,逆则难知。为表逆缘并示世尊无怨,故有此

  又、龙女闻经,现前成佛,为显此经殊胜,故有此品。

  又、在显一乘境之各品中,方便品以下已明一乘之境,法师一品遂明一乘境中之行。见宝塔品叙多宝如来听经现身,复明一乘境中之过去佛果;本品叙释尊因往劫求经成佛,显一乘境中之现在佛果;又叙龙女成佛,即显一乘境中之当成佛果。为表经力能生三世佛果,故有此品。

  丁三 顺逆为友

  戊一 明天授与佛违缘善友之德

  己一 明释尊昔重法以求经

  庚一 往昔求法

  辛一 长行

  尔时、佛告诸菩萨及天人四众:“吾于过去无量劫中求法华经无有懈倦,于多劫中常作国王,发愿求于无上菩提心不退转。为欲满足六波罗密,勤行布施,心无吝惜,象马、七珍、国城、妻子、奴婢仆从、头目髓恼、身肉手足,不惜躯命。时世人民寿命无量,为于马故捐舍国位,委政太子,击鼓宣令,四方求法:谁能为我说大乘者,吾当终身供给走使。

  此释释迦往劫舍位求法。求者、不仅求能闻而已,求能信,求能解,求能行,求能证,求能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皆是。求法华经、即求无上菩提。心不退转、谓或受王位五欲之乐而不以丧其本心,或受怨敌违害之苦而不以懈其初志。象马等为外施,头目等为内施,妻子奴婢等为内外施。所有受用境界、及正报眷属等,莫非个人之福报,乃均不复滞著,愿舍此报以求能为说此法华经者,并愿为之终身服役。释迦远劫以来,即勤求是经如此。

  “时有仙人来白王言:‘我有大乘名妙法华经,若不违我,当为宣说’。王闻仙言,欢喜踊跃,即随仙人供给所须,采果汲水,拾薪设食,乃至以身而为床座,身心无倦。于时奉事经于千岁,为于法故精勤给侍,命无所乏”。

  此释仙人许说、释迦敬奉。不违、谓不违其意旨命令。佛度众生,悉随顺众心以施教化,今仙人欲人之不违其意乃为说法,此已显示为违缘之友矣。释迦事此仙人,不易行者行,难久行者久,于供给果薪而外,其间必已经有无量忍辱之行毫不退转,故曰乃至以身为床,盖充类至尽之词也。千岁无倦,给侍无乏,求法之愿可谓深重矣!

  辛二 重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我念过去劫,为求大囧琺故,虽作世国王,不贪五欲乐。椎钟告四方:谁有大囧琺者,若为我解说,身当为奴仆。时有阿私仙,来白于大王:我有微妙法,世间所希有,若能修行者,吾当为汝说。时王闻仙言,心生大喜悦,即便随仙人,供给于所须。采薪及果蓏,随时恭敬与,情存妙法故,身心无懈倦。

  此五颂半内,二颂颂求法,一颂半颂仙许,二颂颂敬奉。椎钟、击钟也。阿私仙、仙之上首也。蓏、瓜瓞之属。

  “普为诸众生勤求于大囧琺,亦不为己身及以五欲乐,故为大国王,勤求获此法,遂致得成佛,今故为汝说”。

  此二颂、颂释迦求法之由并劝示勤学。不为己身,言非为己身专求涅槃,亦不为五欲之乐。正明舍大国之王位,悉因为众求法,以能利众故终致成佛也。

  庚二 结会今古

  佛告诸比丘:“尔时王者,则我身是。时仙人者,今提婆达多是。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今我具足六波罗密、慈悲喜舍、三十三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十力、四无所畏、四摄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皆因提婆达多善知识故”。

  自发大乘心,并助人发大乘心者,为善知识。六波罗密以下十一种功德,均见前释。成等正觉,广度众生,佛悉归功于天授宣说是经之力。显如来于一切众生及一切法相,悉照以平等大慧,了无执著差别之相也。

(公众号“学佛一定要听经”已经正式开始连载发布悟显法师讲经视频,《妙法莲华经今解》,《无量寿经》《菩萨戒正说》。弘扬大乘,正法久住,欢迎分享,功德无量。 )

#学佛一定要听经[超话]##楞严经白话直解##妙法莲华经正解##菩萨戒正说[超话]##无量寿经[超话]##华严[超话]##素的好[超话]##传递环保正能量##祖国必须统一##疫情防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问题:比如18年戊戌年,之前看过的师傅们都说这一年事业会有起色,但是这一年我却压力特别大。    问题:比如19年己亥年,基本上看过的人都说这一年很不好
  • 基本资料出生年月:1997身高体重:168cm 50kg宗教信仰:无 对对方无要求文化程度:本科工作年薪:私企 15w+籍贯居住:温州鹿城  暂居上海家庭情况:
  • PS:直播到手价360,到手赠品是迷你小羊皮唇膏*1+心无禁忌香水10ml+小方包+logo钥匙圈,姐妹们可对比看看,需要的姐妹入~天生「妆」家,一手好牌。N2
  • 当年以龙婆柳及龙婆坤作为主导进行加持,但是根据佛牌的种类和督造的意义来讲,更多人还是会把其作为龙婆柳的财龟作品之一来看待,这期佛牌一样被收录到龙婆柳的佛牌画册当
  • 如今,大学生当保姆已不新鲜,雇主对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早已不仅限于洗衣做饭,教导孩子功课、陪老人聊天也成为了他们的重要需求之一。工作经历:2013年底是第一个育儿
  • 中原人的“天地之中”宇宙观是在当时认识自然能力有限条件下形成的,尽管有其局限性,但是,这是中国古代十分可贵地对人类生存环境——天与地真相和规律的探索,令人骄傲的
  • #每日一善[超话]# #阳光信用# 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王梵志《全唐诗补逸》《人生必读》卷下 欠债怨财主    不孝怨父母    儿不嫌母丑    犬不
  • 图片风象星座——双子座、天秤座、水瓶座动力明显提升,风象人将变得更为务实,力争在短时间内把想法落到实处,这不仅能激发出自身的领导力和魄力,更是能够在团队中树立雷
  • 让塔罗牌来占卜看下吧,戳这里#塔罗测算# #暗恋# #姻缘#距离上次在演唱会见你已经过了799天,这个日子已经久到我怕忘了演唱会上的你,也怕忘了坐在台下和你一起
  • 除有耐大气腐蚀和高温强度好,可在苛酷的条件下使用的特性外,其抗晶间腐蚀性优,加工硬化优,海水设备,造纸等生产设备,醋酸设备.其耐晶间腐蚀性能好.316L不锈钢的
  • 在9月份上映的《关于我妈的一切》中,张歆艺对于女性内心戏的演绎就很让人感动。都说话剧是最考验演员演技的舞台,更何况是以“让人从头笑到尾的悲剧”为主题的《我不是潘
  • 整个西方文化都有这个特征,根本原因在于感受的人种差异。】各种头痛或许是一样的难熬,但每个人经历的疼痛位置略有差异。
  • 恶霸知道了第三个游戏内容,直接把波浪头女踢出去了,高材生和男主、老头、巴基斯坦小哥、臭脸女组队,寻找剩下的五个队员,高材生表示,我们要身强力壮的男人,结果最终又
  • 2021年6月16日,张某强等人有组织、有预谋进行串联,恶意进京集访,以访施压,寻衅滋事,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河北省信访条例》。企业家
  • 出刊时间:22年3月刊期,次月出刊投稿咨询:JHWH0031【知识产权巡讲季(第九季)第六期培训成功举办】在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中国(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指导下
  • ★让我陪着你,梦醒春风绿,有你的今生相守,是我前世的累积,想听你的歌,曲目在我心留,真想把爱唱到永久,了却我盛开的无限等候朝夕。★生活中有了你,甜蜜的滋味将我拥
  • 藉由建筑简约的线条与材料的调性,创造透天住宅室内以外的外部空间(阳台、外墙)能有多样层次,提升对住宅生活空间的想像。藉由建筑简约的线条与材料的调性,创造透天住宅
  • 很多人都想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挽回方式,我挽回了对方,态度很坚决,对方很狠心,他不爱我了,不喜欢我了,在这里跟大家说一下,其实这是分手后的正常表现,分手以后,对方还
  • 而我也是在很久之后才知道他那天的活力是来自什么。其实我们最后几次见到他,他的状态一直不是很好,尤其是那次狼尾造型很好看的直播,他的两颊都凹陷下去了,眼睛里有什么
  • 西西弗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书店,闲时过来坐坐翻一翻书本,蛮好蛮好早上去上班的时候的看到路边一个老人倒地上,几个警察一直站着保护他就好感动[苦涩]可能年纪大了就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