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空不二,“明”是最起步的“有”。《楞严经》里的“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这个空就是第一义“性觉必明”的明,就是元明——根本无明的第一个环节。其实,它既是迷妄之始,也是归元之门。明空不二中的“明”,既有幻修三昧之“离幻”,也是后得智之“性相”。

《金刚经》菩萨为何不受福德
第三十二段(第二十八品)#不受不贪分#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佛说:须菩提!以上讲“于法不说断灭相”,讲的是中道不二的道理,在中道不二的道理中认识空性后,就要修妙有,就要修福德和功德,空、有不可偏废,只要做到修福德而不受福德就对了,为了说明这个道理,我再做个比喻,比喻恒河很长,两岸的河沙多得无量,以一粒沙为一个世界,那么这世界也是多得无量的,如果有菩萨用金银等七宝,布满这多得无量的世界中,全部都用来做布施,这个菩萨得到的福德,将是无量的多。但是,如果有一个人,知道“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的道理,那么,这个菩萨得到的功德,将胜过前一位做布施的菩萨。
后一位菩萨什么都没有做,只是知道了“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的这样一个道理,所得到的功德却超过了用真金白银等无量多的七宝做布施的菩萨,实在是令人费解。这是什么原因呢?什么是“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呢?
“一切法”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世间法、另一类是出世间法;世间法局限于三界内、出世间法为三界外。那么三界内有些什么法呢?三界内就因果而言、有善恶二法;就生命现象而言、有六道十二类众生;就物象和物理而言、有虚空宇宙山河大地等。
世间法都是依善恶二法而起,善法产生三善道、恶法产生三恶道,由此而形成十二类众生及六道轮回。世间法里要学的是善法,只有学好善法的人,才能生往善道;恶法是众生随缘造业的往生处,这些往生处苦海无边,是去不得的。去不得就要学善法,于是佛讲了五乘佛法。世间法里有两乘,即人乘和天乘,学好人乘与天乘,得人天福禄寿喜之有漏果报;而出世法里有三乘,即声闻乘、缘觉乘、佛乘。学好这三乘,得永断生死轮回之无漏圣果。
人乘需修五戒,可保来世再得人身。五戒就是五条规范自己行为的戒律,受持后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违反的。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这五戒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不论出家在家皆须受持,其中不邪淫戒仅为在家人受持,而出家人须受不淫戒。
大乘佛教以慈悲心为主体,悲悯恻隐一切众生,不忍伤害一切众生。释尊所说的众生,不单是指人,而是胎卵湿化、四生九有之属皆包括在内。因此杀生戒不单是不伤害人的性命,进而亦不得伤害旁生鸟雀虫蚁等的性命。不但戒直接的杀害,并戒杀因、杀缘。《大智度论》说:“诸余罪中,杀业最重。”因此,不杀生戒被列为五戒之首条。
五戒是远离一切恶法,生长一切善法的基础,严持五戒,即得一切戒的根本,是证得一切无漏功德和圣果的所依处。戒是佛陀从大悲心中流露出来净化人身心的甘露,是佛弟子求得出离的根本保障。若能受持五戒,则能于来世保住人身不失。
一个人受持五戒,会有无尽的利益。《灌顶经》卷三说:“凡受持五戒者,必感得二十五名善神的护佑。”《月灯三昧经》卷六记载:持戒清净者能获得十种利益,即:一、满足一切智;二、如佛所学而学;三、智者不毁;四、不退誓愿;五、安住于行;六、弃舍生死;七、慕乐涅槃;八、得无缠心;九、得胜三昧;十、不乏信财。
而天乘是在修行五戒的基础上修十善业,可保来世往生欲界四天王天或忉利天,若能加修四禅八定,可生往欲界四重空居天、色界及无色界诸天。十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言、不恶口、不两舌、不贪、不嗔、不痴。
以上所说即世间法里的人乘和天乘,所获福报依五戒十善及四禅八定而成就,修五戒十善及四禅八定者可集聚无量多的福德,这些福德是修出世间法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这些福德,就失去了修出世法的根本条件,所以五戒十善是贯穿在从凡夫到成佛的整个过程中,非常重要。出世法在五乘佛法中占有三乘,即:
1、声闻乘:声闻乘证得者必先受皈依,然后出家,受具足戒;如果是在家人,当受菩萨戒。再依四谛法而修,次第有五种证得,即:一、地证得;二、智证得;三、净证得;四、果证得;五、功德证得。
地证得有三地:一、见地;二、修地;三、究竟地。智证得有九智:一、法智;二、种类智;三、苦智;四、集智;五、灭智;六、道智;七、此后所得世俗智;八、尽智;九、无生智。净证得有四证净:佛不坏净、法不坏净、僧不坏净、戒不坏净。果证得有四沙门果: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功德证得有:无量解脱胜处遍处、无诤、愿智无碍解脱神通等。
2、缘觉乘:证果为辟支佛,所修法门为十二因缘,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此十二支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循环不息之因果。作如此观行,速则四生(天上人间四次生死往返),迟则百劫,即可破无明,终悟十二因缘之理,证辟支佛果。
3、佛乘:佛乘是在成就声闻、缘觉及菩萨法的证悟后,获得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三身四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种种福德功德,于三觉圆满的当下一念,证得佛果。
“知一切法无我”,知道的就是以上所说的五乘佛法,对此五乘佛法尽皆通达,虽有证悟、而不作证悟想;虽有我所得、但不作所得想。上岸不需船、得月忘其指,放下一切执着,即是“知一切法无我”。
知一切法无我,得益于“忍”,忍什么?忍生生世世有我之偏执、枉受轮回之苦;忍识破无明,空却五蕴,忽然无我之空寂;忍一切法不生、忍一切法不灭,忍此不生不灭,即得无生法忍,于无生法忍中彻悟“一切法无我”,即可顿超三界,永断生死。由此可见,菩萨于无生法忍中得一切法无我之大自在,功德遍满五乘佛法中,所以佛说此菩萨所得功德胜过用无量多七宝做布施的菩萨。
佛说:须菩提!为什么说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呢?是因为这些懂了一切法无我的诸多菩萨不受福德的缘故。须菩提对佛说:世尊!什么是菩萨不受福德呢?
佛说:须菩提!福德不是功德,福德从有为法修、功德于自性中有;一个有漏、一个无漏;一个有所得、一个无所得。懂了这个理的菩萨,对自己所做的一切福德,就不应贪著、不应执着,是这个缘故,所以说菩萨不受福德。也就是说:如果菩萨接受福德,就会落入有为法中,只能得人天福报,但不能解脱生死轮回;而菩萨不受福德,就会在无为法中,成就一切功德,最终将得真实大涅槃之乐。这些就是佛阐释菩萨不受福德的道理。

涅槃是什么

前言

修学佛法最后的归趣在求证涅槃,
那么学佛修行的人,

当要彻底明白它,
不可轻易忽略它。

然而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让我来略说一下 :

一 、涅槃的意义

涅槃是梵语,
正音为波利匿缚男,
旧云涅槃,
今顺古亦云涅槃。

又名泥洹,
或云涅槃那,
皆音之讹略,
或楚夏不同。

旧译为灭度,

或云寂灭、
无为、
解脱、
安乐、
不生不灭等,

名虽异其义则同。

今单举灭度和寂灭二义释之 :

灭度,
即“ 灭 ”除烦恼,

“ 度 ”脱生死的意思。

寂灭,
寂谓理性“ 寂 ”静,
灭谓烦恼“ 灭 ”除。

亦可说,
证得“ 寂 ”静之体性,
自然烦恼“ 灭 ”除;

烦恼灭除,
自然证得寂静体性。

“ 智论 ”云 :

涅名为出,
槃名为趣,

谓永出诸趣生死,
则亦可译为出趣也。

若据新译 ——

玄奘法师则译为
“ 圆寂 ”,
此义比较来得完善,

因为寂灭、
灭度、
解脱等译,

不过仅约断德方面,
言断灭生死烦恼。

圆寂则统明智断二德。

今略释之 :

具足一切福德智慧叫做
“ 圆 ”;

永离一切烦恼生死叫做
“ 寂 ”。

简单的说 :

即德无不“ 圆 ”,
患无不“ 寂 ”。

详细的说 :

即福慧二严做到圆满无缺( 圆 ),
三惑烦恼彻底清除,
二种生死完全度脱( 寂 ),
永远不再被烦恼生死所困扰,

回复
“ 圆 ”明“ 寂 ”照的本有心体,

而获到一种纯善纯美的庄严解脱。

这就是涅槃的境界 ——
圆寂。

圆约进善方面言
( 成就一切福德 );

寂约灭恶方面言
( 断惑灭苦 )。

据此研究起来,
圆寂似乎大乘无为的涅槃,

寂静、
灭度等为小乘涅槃。

要之,
圆寂也就是指得
“ 圆明寂照之真心 ”。

因为它 ——
真心 ——

本具一切功德( 圆 ),
永离一切烦恼( 寂 )故。

成佛即证此真心,
故涅槃并非诸佛的专有品,
不过凡夫一向为梦想所蒙昧,
因此不能证得。

所谓迷则颠倒梦想,
悟则究竟涅槃。

当知梦想,
根本是由本觉真心而起的,
我人如能灭一分梦想,

即证一分真觉
( 如镜子去一分尘埃,
即现一分光明 ),

乃至全灭全证。

至此则一切功德无不复归
“ 圆 ”满,

一切烦恼生死无不毕竟空
“ 寂 ”,

是证到大乘究竟涅槃的境界。

二 、涅槃的种类

现在再来把它的种类介绍一下 :

涅槃有二种,

一 、有余,
二 、无余,

要详细明白它当分三段来讲 :

( 一 )就小乘方面 :

证得阿罗汉果,
对于招感生死业因的见思惑,
虽已断尽而更不生起,

但尚有前业所招的生死果报身未灭
( 生命体犹存 ),

叫做有余涅槃
( 尚有余此有漏依身的生死苦果可灭故 )。

若连以前烦恼业所受之身亦灭,
更不随业受生死,

叫做无余涅槃
( 无余外生死苦果可灭故 )。

换言之 :
不但招感生死之本的心理上之烦恼业惑已经解脱,

即众苦所聚的生理上之现实生命体亦同称解脱,

此为无余涅槃。

以上为小乘的有余、
无余涅槃
( 此有余、
无余同为一体,

因同断见思,
同证真理。

其不同处,
唯在有漏依身上灭,
未灭上分 )。

( 二 )就大乘方面 :

若变易生死因尽为有余涅槃,
变易的果尽为无余涅槃。

此为大乘的有余、
无余涅槃。

( 三 )就大小相对言 ;

小乘所证涅槃为
“ 有余 ”,

因为它仅断见思烦恼,
灭分段生死而已,

尚“ 有 ”其“ 余 ”的尘沙、
无明烦恼未断,

变易生死未了,
故曰有余。

至于大乘所证的涅槃,
则为
“ 无余 ”,

因为它是三惑全断,
二种生死永灭,

再“ 无 ”其“ 余 ”的烦恼可断,

生死可了,
故曰无余。

此为大小相对的有余、
无余涅槃。

又近代的学者说 :

果报身未灭为有余
( 虽惑断而身尚在 )
待果报身灭时,
始称为无余的涅槃。

更对于小乘和大乘涅槃的分解,

详细可再分为三点说明 :

1 、小乘灭生死而涅槃,
大乘达生死即涅槃,

这叫做本性寂灭非寂灭异,
此其一也。

2 、小乘唯断界内见思,

大乘并断界外
( 三界外 )
尘沙、
无明,

这叫做界内界外断惑异,
此其二也。

3 、小乘无身无智,
未彻证法身般若之德;

大乘则身知具足,
众德圆备,

这叫做众德具不具异,
此其三也。

我来引一段经文补释这众德具不具的道理,
使读者易懂。

“ 法华玄赞 ”二云 :

“ 一 、真如之体灵明妙觉,
名为般若 ”;

彼为觉性故也。

小乘之涅槃体非觉性,
故不名般若。

二 、真如之体出所知障,
名为
“ 法身 ”;

彼为一切功德法所依故。

小乘之涅槃非为功德法所依,
故不名法身。

三 、真如之体众苦都尽,
名为
“ 解脱 ”;

彼离分段变易故。

小乘之涅槃唯离分段,
未脱变易,
故非圆满解脱。

据上所说,
小乘涅槃所断的是见思烦恼,

所灭的是分段生死,
所证的是偏空真理,
所以它的生死因便是见思烦恼,

它的生死果即指有漏依身
( 为有漏烦恼感受生死所依之身 )。

大乘涅槃,

所断的是尘沙、
无明烦恼,

所灭的是变易生死,
所证的是中道实相理。

此则以尘沙、
无明为变易生死因,

空及二边之法相为变易生死果。

二乘人灭分段生死,
不受后有而入涅槃。

大乘菩萨及佛虽变易生死,
息妄归真,
而证无余涅槃。

或云 :
“ 佛息应身之化,
归于真身之本 ”

谓之无余涅槃。

总之,
二乘所证涅槃,
它的本体是见思烦恼永寂,
偏空真谛理显现。

菩萨所证涅槃,
它的本体是尘沙烦恼永寂,
但中俗谛理显现。

佛所证的涅槃,
它的本体是无明烦恼永寂,
实相中谛理显现。

小乘虽然不算圆满解脱,
可是它已能了脱分段生死,

因此,
亦得称为涅槃 ——
小涅槃;

三德中仅具解脱一分。

至于大乘所证的涅槃,
可就不同了,

它是圆断烦恼、
圆满解脱、
圆证三身、
圆获三智;

那法身、
般若、
解脱三德具备,

常乐我净的四德不缺。

此外还有性净涅槃、
无住涅槃,

合前有余、
无余为四种涅槃。

有余、
无余是三乘共证,

凡夫无分;

性净涅槃是凡圣同具;

无住涅槃是佛果独证。

今略说明之 :
“ 性净涅槃 ”

谓诸法自体,
性本空寂,
不假他修,
法法平等,
圣凡不二的理性。

“ 无住涅槃 ”
是说不住生死,
不住涅槃,

因为它是福慧圆满,
更无所求。

体虽如如而能不变随缘;

用虽生灭而能随缘不变。

又以大悲故不住涅槃
( 不忍坐视沉溺生死的众生而不救 );

以大智故不住生死
( 不被无明所迷,
业力所转 ),

故云无住。

结语

如上所明,
涅槃是学佛修行最后的归趣,
不消说它当然是个无法估价的圣果。

嗟嗟!世有一班不懂教义的人,
竟以涅槃认为是死的别名,
这是根本错误的!

要知道,
它 —— 涅槃,
乃诸佛圣者所同证的圣果,

是由历劫辛苦,
积行一切功德所换来的代价。

就以小乘涅槃来说 :

并不是个个死了就能即证涅槃。

请大家认识清楚为幸!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遇到吴邪他们之前,他甚少能够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尤其是当他说出:“我是一个没有过去和未来的人,如果在这个世界上消失,没有人会发现”眼角露出无限落寞,吴邪告诉他:
  • 笑死我了真的是③说他昨天唱歌没有问题那就更搞笑了,不是吧我说,就算专业歌手全开麦现场都可能有小毛病,2是哪位?听见要给自己娶媳妇,年轻的男人立马兴奋的说道:“妈
  • 从2号晚上回家隔离到今天我经历了大大小小的不理解,有造谣我确诊的,有说我祸害定襄的,有谩骂的。14. 我在追逐的不是别人,是自己满怀期待的心。
  • 截至1月30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352例,重症37例、危重5例、死亡2例、治愈3例。截至1月30日24时,新疆(含兵团)累计报告
  • 人这一生,唯有我们不断的把那些个,让我们痛苦的负面情绪,扔在昨天,排斥在外,我们才有足够快乐的可能,我们才有体会幸福的机会。人这一生,唯有我们不断的把那些个,让
  • ………… #水晶奖杯# #个性定制# 青阳县欧艺水晶工艺品销售有限公司|欧博艺奖杯:水晶内雕技术是什么?  青阳县欧艺水晶工艺品销售有限公司|欧博艺奖杯告诉大家
  • 专家指出,在没有国家影响的情况下组建私人军队是为俄罗斯内战做准备。该组织的老板普里戈任(Prigozhin )承诺自己资助这些中心,不需要“联邦或地区预算”。
  • 《三七粉的治疗效果很强,什么样的吃法才是正确的?-中药材批发网-养生滋补礼品-源阁堂》生三七粉的作用主要是活血化瘀,用于治疗和预防高脂血症。《三七生熟区别,主要
  • 天地老痴心绝对,人生有你才完美!我爱只为你停留,情深意长永携手!
  • 【独门八方运财术】不做痛失一个亿‼️‼️‼️缺钱的、求财的、生意不景、事业不顺的看过来此法术为古高棉法,所用的八方鬼王是师父花费了几年时间寻到的最最适合旺财运的
  • 節目録が終わった後も中国に残りますか?卒業してお金を稼いだら、あなたに会いに来て努力します[泪],超愛してる、その後の番組は毎日楽しいよ!
  • 小时候看四大名著,看了就算了,不明所以;有人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长大后都看完了,所以我不男不女不老不少了咩…直到最近一年重读红楼
  • 我觉得记录生活才是朋友圈该有的样子。我的朋友圈是不是太土气了?
  • 11月07 疲惫和午夜月色与我同在以后这里就是我的话痨地方,想说什么,想发什么言论自由[嘻嘻]首先当下每天都要活的好好的,活的精彩,活的开心,活的漂亮其次呢,不
  • 【生活是个势利眼】生活是个势利眼,他眼里只有高高在上的人,要想让他瞧得起,你就得直起腰板做人。日以阅世,夜以读书,匆匆的行色舒缓,纷纷的尘扰寂然,不为名或利计较
  • 天猫国际自营进口超市现售价1184元,领取满22-20元券,参与下单立减195元,参与跨店满减满999-150元券,88VIP会员95折,下单到手757.05元
  • #肖战[超话]# 【20221107】小邮差今日信件总汇 #肖战的时光邮差# 官方物料 肖战工作室 京东手机通讯 TODS NARS ZENITH真
  • 当所有的人离开我的时候你劝我要耐心等候并且陪我度过生命中最长的寒冬如此地宽容当所有的人靠紧我的时候你要我安静从容似乎知道我有一颗永不安静的心容易蠢动我终于让千百
  • 虽然利物浦的球迷很欣赏FSG战略的限制(唯一反对业主的意见是在具体的错误之后,如门票定价和超级联赛计划)但网络世界充满了那些要求亨利和同事采取巫术经济方法的人,
  • 实际上只要当面和她聊过的人,都会深深的感到她绝对是非常食人间烟火的,她把日子过成了童话过成了诗句,满满的女人味。所以,一起期待第三天,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惊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