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 陳容《九龍圖》紙本 墨筆淡設色,尺寸:46.3x1096.4/全卷 46.3x1650 釐米,現收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九龍圖》描繪了九條形態各異的龍,或攀伏山岩之上,怒日圓睜;或遊行於雲空之中,雷電雲霧掩映;或龍戲水珠、波濤洶湧;或雌雄相待,欲追欲逐;或架勢搏鬥等等,將龍的種種神態情勢,刻畫得非常生動。

《九龍圖》是宮廷繪畫與文人畫過渡時期,文人畫家陳容的代表作,在中國古代繪畫史上具有相當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九龍圖》描畫了九條龍分置於險山雲霧和湍急的潮水之中的場景,其九龍形態各異,自右往左依次為:

第一龍,剛剛從巖穴中飛躍而出,頭尾畢露,緊抓巨石,翹首以待。

第二龍,僅露頭尾,與繚繞的霧氣相容,雙目斜視,回眸望向第一龍。

第三龍,從岩石上躍起,耳目炯炯正視前方,張牙舞爪,神態凌厲。

第四龍,被突如其來的巨浪順勢捲入漩渦,奮力掙扎,目光猙獰,左爪中的明珠如捏碎一般,姿態異常痛苦。

第五、第六龍,為一組,第五龍龍角已脫落,猛然騰起注視著疾馳的六龍,形成搏鬥架勢。
第七龍,在雲海中嬉戲遨遊,幾乎被湮於其間。

第八龍,穿過雲霧翱翔天空,尾巴若隱若現,一副傲慢姿態。

第九龍,則俯身於岩石之上,回望卷首。

卷中第三龍與第四龍中間,有清乾隆御筆題文曰:奇筆驚看陳所翁,畫龍性訝與龍通,劈開硤石倒流水,噴出湫雲浮御空。變化老聃猶可肖,形容居宷詎能工,乾元用九羲爻象,豈在三三拘數中。丁亥暮春中澣御題目命金廷標仿此卷,頗覺神似,即用前韻題之並書於後:棲霞山樹會昌翁,陽彤神模概可通,謂若無翻驚乍有,不鄰虛復解搏空。群從定是趨雲伯,大霈寧須藉雨工,陳固似哉張似否,壁飛作霨望顒中。

第九龍之後緊接為作者題記曰:楚中寫鑿真龍窺,金陵點眼雙龍飛諸梁羽化張亦去,雌雄笈殺劉洞微八軸吳龍不堪掛,醉余吐出胸中畫龍門三峽浪如山,從臾漲天聲價大飛龍出峽駕春江,九河之勢不敢降一龍天池戴赤木,菌蠢猛省雲霧邦鈞天竒女又遭謫,雷公擘山天地黑玉龍皎皎摩蒼崖,蟠蜿似避陽陵客鼾鼻睡起金蛇奔,嶄然頭角當海門摩牙厲爪攫明月,天吳起舞搖天根雲頭教子掣金鏁,第五圖中龍最老兩龍遍活黎與蒸,馬鬃夜半天瓢倒桃花浪暖透三層,禹門岌嶪誰敢登蒼髯綘鬛火燒尾,十月霹靂隨飛騰蜀侯高臥南陽武,貌出全形竒且古神功收斂待時來,天下蒼生望霖兩所翁寫出九龍圖,筆端妙處世所無逺觀雲水似飛動,即之疑是神所摹宣城龍公生九子,盡入老翁圖畫里阿誰為我屠雙牛,一牛莫著金籠頭。九鹿之圖跋於涪翁,九馬之圖贊於坡老,所翁之龍雖非鹿馬並然,欲效蘇黃二先生贊跡,則余豈敢姑述以志歲月。

卷後另有各名家跋文,如:
元代天師太元子題跋曰:玄雲潑墨號天風,雲頭擲火驅雷公。元氣淋灕雨師急,天地變化誰為雄。兩龍奮迅見光怪,夭矯西行出天外。一龍起處山石摧,摩蕩余聲隱磅磕。一龍不競群龍趨,搏取明月看隋珠。老龍居中最蒼古,盤旋引子方自娛。一龍出水露頭角,白浪如山映空作。一龍飛上蒼茫間,傾倒天瓢振枯涸。最後一龍心獨閒,回頭似欲歸潛淵。騰驤宛轉各異態,匪龍安得知其全。洞微物化僧繇死,千載神交所翁繼。觀龍不在鱗髯精,妙用應須論神氣。九陽數極變必通,此物豈困緘縢中。但愁辟歷隨昏蒙,一旦飛去蒼旻空。至順二年孟春天師太元子書。

吳全節題跋曰:雷雨天垂垂,電火飛墨水。解衣盤礡初,神物聽麾指。雪繭起風雲,瞬息幾萬里。用九贊乾元,猶龍師老子。閒閒道人吳全節書。

歐陽玄題跋:乾陽六爻陽為實,其名六龍象龍質。維乾用九神變化,後世遂稱九龍出。湖南馬氏踵其訛,八龍繞柱身當一。如何括蒼大手筆,亦復畫此風雷室。歐陽玄。

張翥題跋:羽人示我九龍圖,知是雷電堂中物。榑桑金紙三十尺,一一蜿蜒寫奇崛。划翻斷峽據石崖,欻駕奔濤卷溟渤。控搏驪珠爭照耀,簸蕩蜃雲相出後。引子雙飛凌太陰,垂(髯)獨下蟠幽窟。壯哉筆跡窮變化,無乃從前識真骨。我生所見世少如,此畫通靈那敢忽。自非羽人能制龍,誰能藏之筐篋中。不然(霹靂)下穿璧,(蹴踏)白日隨飄風。高堂晝開走百怪,熟視但覺煙霏蒙。僧繇不作董羽死,晚有若人堪比工。起須為雨被九土,嗟爾意氣何其雄。丈夫事業政如此,一出要掃庸奴空。安能屑屑弄丹粉,漫費精神圖草蟲。晉寧張翥。

明代王伯易題曰:龍本神物,其體純陽,故變化不測。畫者取乾元用九之義,以陽之極數出神物以駭耳.目其變化隠顯飛龍在天莫之敢窺真神妙用夐,出物外忽使破壁躍水,亦固有之。伯易觀於洪武庚申十月也。江寧王伯易。

《九龍圖》在元代時,經歐陽玄、張翥等鑒藏,清初被耿昭忠等收藏,乾隆年間入清內府,後頒賜給恭親王奕訢。後流入海外,現收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陳容(1210—1260年)字公儲,號所翁,福建長樂人,南宋畫家,端平二年(1235年)進士,曾做過福建莆田太守。詩文豪壯,暇則游翰墨,善畫龍,寶佑年間,名重一時。畫龍善用水墨,深得變化之意,潑墨成雲,噀水成霧。傳世作品有《霖雨圖》《墨龍圖》《雲龍圖》《六龍圖》《九龍圖》等。

#好诗好词好文章[超话]#
@乐樵山人 师【转帖】[作揖][鲜花]

《平湖秋月》藏头诗

●作者 / 佚名
————————————————————

平湖秋月是西湖赏月最佳的地方。原先,这里称为孤山望湖亭。

这一年八月十五中秋佳节,绍兴才子徐文长正在杭州。他在天竺岣嵝山房独自一人饮酒赏月,几杯闷酒下肚,有些醉眼朦胧。忽然,想起诗友们说过,西湖孤山望湖亭,是赏月的好地方,就趁着月色,踱着方步,向孤山望湖亭而来。

徐文长行行走走,一面欣赏着西湖月色,一面吟着咏月诗句,不觉已来到望湖亭前。这是一座临湖建筑,据全湖之胜,东可望湖滨,西可达苏堤,南可至南屏,整个外湖景色尽收眼底。这时,一轮皓月当空,风清清,水碧碧,远山蒙纱,近树笼烟,使人如置身于琼楼玉宇之中。他不禁诗兴勃发,画意盎然。

这时,猛听得望湖楼里传出一片吟诗声。徐文长一看,亭子里面坐满了人,桌上红烛高照,摆满了西瓜、红菱、月饼等各式时鲜果品酒肴,还有笔墨纸砚,看样子,是一群文人雅士在这里饮酒赏月,赋诗作画。徐文长信步走了进去,想看看热闹。望湖亭里,果然是西泠诗社的文人雅士在饮酒赏月,正喝得兴高采烈,见有个陌生人进来,顿时没了声息。

主持人见徐文长身穿青衫,头戴方巾,一副文士打扮,虽然衣着简朴,但雅而不俗,仪态从容,觉得不可怠慢,就起身把手一拱,招呼说:“今日中秋佳节,我们西泠诗社社友,特在此饮酒赏月,作画吟诗。兄台如有雅兴,不妨稍坐片刻,以便求教。”说罢,将手向四壁挂着的书画一挥。

徐文长慢步绕亭一周,向四壁诗画略略扫了一眼,发现尽是平庸之作。主持人见他一言不发,又没有马上离开的意思,就故意刁难他说:“兄台文质彬彬,定是行家里手,今日萍水相逢,我等三生有幸,乞望作画题诗,以开我等眼界,为中秋雅集增色。”说罢,“嘿嘿”冷笑了几声。

徐文长看罢诗画,原想稍停一会就走,见他们有的面露骄矜之色,有的发着冷笑,心想:好吧,我正愁没有纸笔抒怀,何不借此凑凑热闹,逗趣他们一下。他也不谦让,来到书案前,将雪白的宣纸一铺,手执羊毫湖笔,饱蘸浓墨,“唰唰”几笔,天上出现了一轮圆月,又“唰唰”几笔,水中也映出圆月一轮,然后“嚓嚓”几笔,远处山色朦胧,近处湖亭跃然,湖上一叶扁舟,一渔翁在月影之中独酌。

这时,曲泠诗社文士,都围上来观看。见徐文长顷刻之间,画好了一幅“平湖秋月”图,水墨写意,落笔不凡,都十分惊讶。主持人看徐文长画得不错,想试试他的文才,就请他在画上题诗一首。徐文长也不推辞,提起笔来就写了两句:

天上一轮圆圆月,
水中圆圆一轮月。

“‘天上一轮圆圆月,水中圆圆一轮月。’哈哈,这也算诗吗?”文士们正议论间,只见徐文长又提笔写下两句:

一色湖光万顷秋,
天堂人间共圆月。

文士们大吃一惊。他们原以为,下面写不出什么好句子来,没想到徐文长这么一转一收,四句联起来一读,真是奇句妙文,情景交融,禁不住同声叫好:“佳句,佳句,不知兄台来自何处,我等失敬!”徐文长朝大家一笑,又提笔写了一首七言绝句:

平湖一色万顷秋,湖光渺渺水长流。
秋月圆圆世间少,月好四时最宜秋。

文士们一看,这首诗写得别致。每句头一个字特别大,连起来一读,竟是“平湖秋月”四字,原来是一首藏头诗。大家都拍手称绝,要徐文长留下高姓大名。徐文长并不回答,只一笑,踏着月色而去。

~~~~~~~~~~~~~~~~~~~~~~~~~~~~~~~

一色湖光万顷秋

——平湖秋月名字的由来
————————————————

在古曲中有一首“平湖秋月”,而平湖秋月是有名的西湖十景之一,被称为“西湖夜月”。平湖秋月乃是有名的中国古代建筑之一,其蕴含的历史气息更是十分深厚。本期一起来了解平湖秋月名字的由来。

平湖秋月,西湖十景之一。南宋时,被列为西湖十景之三,元代又称之为“西湖夜月”而列入钱塘十景。“平湖秋月”景观是指:每当清秋气爽。西湖湖面平静如镜,皓洁的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故题名“平湖秋月”。

西湖秋夜之月,自古公认为良辰美景,充满了诗情画意。平湖秋月高阁凌波,绮窗俯水,平台宽广,视野开阔,秋夜在此纵目高眺远望,但见皓月当空,湖天一碧,金风送爽,水月相溶,不知今夕何夕。其实美景又何止秋季,何止月夜,清骆成骧有撰有一副楹联:“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

早在唐朝,这里就建成望湖亭。南宋时,随着孤山皇家道观--四圣延祥观的建造,这里又建望月亭。“望湖”,“望月”,这两“望”为日后平湖秋月定址于此埋下伏笔。明万历年间,司礼太监孙隆斥巨资复建西湖旧景时,曾对望湖亭大加修缮,文学家张岱在《西湖寻梦》中记载道:“修葺华丽,增筑露台,可风可月,兼可肆设席,笙歌剧戏,无日无之。今变建龙王堂。”舟戢不动凝青玉,双峰含黛泻烟霾。

康熙三十八年以后,平湖秋月景址确定下来。将这里原有的龙王堂为御书楼,楼前铺建跳出湖面的石平台,台周围以栏杆,旁构水轩,悬挂康熙御题“平湖秋月”匾额,后人又勤石建景碑亭于其左。

虽然平湖秋月景区的实际面积,在西湖十景是最小的,但它的展示面积确是最大的。跌宕起伏的山峦,缭绕着轻薄的迷雾,是她的轮廓;灯火斑斓的楼台,掩映在桃柳的枝桠间,是她的眉宇;一湖暗蓝的外西湖湖水,荡漾着一轮皎洁的明月,是她的眸光。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重新规划和逐年翻建,扩建,新建,这里形成了一片狭长的沿湖园林,遍植四季花木,点缀假山叠石,亭台楼阁错落其间,更加宜赏月,宜品茗,宜休闲。

会稽大禹陵庙历史悠久,地位崇高,除受到历代朝廷的祭祀与修缮之外,其位于稽山鉴水的地理环境,旖旎的自然风光,也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竞相来此拜谒、雅游、赋诗作词,从而成为禹陵乃至越地历史上一道璀璨而悠远的人文风景线。宋代作为一个文化鼎盛、文人辈出的时代,在禹陵的悠久历史上自然也留下了浓重的一笔。然而毕竟时隔近千年,宋代留下的遗迹已寥寥可数,因此尽可能从禹陵至今仍存的实物、或者可身临其境的环境出发,去真切体验和感悟宋韵文化,还原一场“千回大宋”的禹陵雅游。
一、千年雅游图

北宋时期,鉴湖面积广阔,水域种植十分普遍,莲藕与菱角的种植量尤其大。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游览鉴湖时题诗,“天风吹到芰荷乡。”①关于芰荷究竟是菱与荷两种植物,还是专指荷的一种类别,当时就有人专门就此物进行辨别,陆游便是其一,“芰,菱也。今人谓卷荷为伎荷。伎,立也。卷荷出水面,亭亭植立,故谓之伎荷。或作芰,非是。”②芰,指的是菱;荷,指的是莲。因有一种卷荷长出水面之后十分笔直,便被称作伎荷。但有时被误作芰荷,以致混淆视听了。秦观称越州(今浙江绍兴)为菱与荷的故乡,足见鉴湖等水域种植了大量的菱角与莲藕。南宋绍熙元年(1190),洪迈出知绍兴府(今浙江绍兴),称“会稽镜湖,在唐日广袤三百里。后来贫民盗占为田,今之视昔,不及十分之一也”。③南宋中期的鉴湖已被侵盗得支离破碎,然而荷花的种植面积仍旧很大,“大率越多陂湖,莲最富”。④以鉴湖为代表的越州湖泊大都种有荷花,莲藕的产量极高。当然也不排除一种可能性,盗湖除了种植水稻外,也用于种植莲藕等经济作物。禹陵所处的会稽山脚正是鉴湖南端的湖岸线,禹池也属于鉴湖水域,其中特产一种罗文藕,“它皆不逮,其梢纤细者,可和芥为菹,甚美。”⑤挑选比较细长的罗文藕,可以和芥菜一起制成腌菜,味道鲜美、爽口,是别的藕无法相比的。

同年,秦观游历会稽禹庙,留下了经典诗句,“碧云暮合稽山暗,红芰秋开鉴水香。”⑥时值夏秋之交,禹庙下的鉴湖禹池中正是菱花盛开的季节,傍晚时分太阳渐渐下山,会稽山也变得黯淡,湖面上盛开的菱花,阵阵清香向坐在船上的秦观扑面而来。

这已是诗中有画,这幅千年前的宋韵雅游图,试问谁人不向往呢?机缘巧合的是,千年后的大禹陵景区仍然保留了这一画面。夏季,湖面上开满了“莲叶何田田”的荷花,还有那青黄不一的莲蓬,拗一个下来,不免有辛弃疾笔下“溪头卧剥莲蓬”的悠闲自得。秋天,湖面上早已铺满了碧绿的菱叶,间或点缀着红白相间的菱花。两者竞相生长,俨然仅留下容一条乌篷船穿梭其间的水路。如果坐在乌篷船上,在会稽山的掩映之下,此情此景已然回到了千年前。
二、摩崖、石刻

“窆石”和“梅梁”分别是会稽大禹陵、庙的代名词,秦观在《谒禹庙》一诗中以“一代衣冠埋石窆,千年风雨锁梅梁。”之句将二者作为兴象,凸出了会稽大禹陵庙的悠久历史,用典也十分贴切。
窆石上曾有一处北宋晚期的题刻。“宣和中,杨时有题名。”⑦杨时(1053——1135),字中立,号龟山,世称龟山先生,北宋理学家。杨时四十多岁时,仍励志求学,专程跑到洛阳去拜理学家程颐为师。一天,他便与朋友游酢一起去拜见程颐,但恰巧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当时外面开始下雪,但二人求师心切,便恭敬地站在门外,不言不动。等了大半天之后,程颐才醒过来。这时,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而二人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成语“程门立雪”就源于此,表示求学者尊师重教和虔诚求学的品质。只可惜在后代不断地翻拓与摩挲间,这处题刻已无法辨识。

窆石上还保留着一处高四十四公分,宽八公分的隶书阴刻,“会稽令赵与陞来游,男孟握侍。”赵与陞,嘉兴府(今浙江嘉兴)人,宝庆二年(1226)进士;赵孟握,绍定二年(1229)进士。赵与陞是宋太祖的第十世孙,与宋理宗同一辈;其子赵孟握是宋太祖的第十一世孙,与书法大家赵孟頫同一辈。南宋中后期,当时在会稽县任职的赵与陞带着儿子游览会稽禹庙,在窆石亭驻足良久,最终写下此句刻于窆石上。

位于禹庙宰牲房旁的山脚下,有一处隶书阳刻“菲饮泉”三字的摩崖石刻,高二十六公分,宽六十二公分。“大禹寺在县南一十二里……西偏有泉名菲饮,有亭覆之。绍兴中,王编修钰题名大字刻泉上。”⑧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由负责文史修撰工作的编修官王钰题写,至今保存完好。

“菲饮”二字出自《论语·泰伯篇第八》。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孔子认为,禹是无可挑剔的:吃得很节俭,祭祀祖先却很丰盛;穿得很朴素,礼服的衣帽却很华美;住得很简陋,农田水利却尽力修好。孔子以夏禹为榜样,为后世帝王树立了标杆。
三、咸若亭

现在“大禹陵”碑一侧的咸若亭,年岁由来已久。置身青松翠柏之间,同时在蓝天绿竹的映衬之下,此处意境之高雅,实在是别处无法媲美的。

古代设立放生池的做法十分普遍,咸若亭则是其配套建筑,宋代也不例外。在越州设立放生池的历史,现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天宝二年(743)贺知章乞求设立。随着岁月的变迁,鉴湖被不断蚕食,以致宋代重大节日期间放生没有固定场所。隆兴二年(1164),朝廷允许在绍兴府东南一十里划出二百七十顷作为放生池,并在池边修建咸若亭一座,并由陆游的老师曾几写文章记录这件事情。⑨绍兴末年,曾几迁居到绍兴府城内的大中禹迹寺,过着十分清雅朴素的生活,平时就在寺内种些竹子,看书赋诗,作诗曰:“手自栽培千箇竹,身常枕藉一床书。”此外,亭楣上还有两处题刻:一处“咸若古亭”,另一处“好生遗化”。大意是万物都能够尽享生命;牢记前人教化,爱惜生命,不杀生,转而放生。

无独有偶,淳祐八年(1248),肇庆府(今广东肇庆)也在放生池处修建了一座亭子,并撰写文章记录了这件事。“其后役起,重阳而落之,腊题曰咸若,谓万物无不蒙被帝泽,非止斯亭岁所放者也。”⑩九月初九日亭子落成,十二月题名“咸若亭”,寓意天地万物都处在皇帝的恩泽之下,不仅限于在咸若亭放生的动物。

禹陵内的这座咸若亭,从石工及保存的程度看,上层屋檐部分为清代中后期风格,宋元时期风格的六根六边形石柱以及基座部分的年代暂时无法确定。虽有一部分为后代修缮,但从历史源流的角度讲仍属于宋代建筑。这与今位于绍兴城内的八字桥、广宁桥如出一辙,虽然经过后代多次修缮,但仍将它们视作宋代桥梁。
四、禹陵宋韵传千年

宋代距今已千年,多少宋代遗迹已堙没在过往的岁月中,因此仍保留在大禹陵庙内为数不多的南宋遗迹,便显得更加弥足珍贵。既可以坐在乌篷船中,观赏禹池内的荷花与菱花,也可以到咸若亭处抚松听竹,或者观摩窆石宋刻、“菲饮泉”摩崖。禹陵宋韵的故事在古籍经典中更是俯拾皆是。大到朝廷、官府对大禹陵庙的告祭、修缮,小到乡野百姓拜禹王、逛庙会等等,不胜枚举。亲身感受之余,静静聆听那一段史实往事,不经意间使这段穿越之旅的意境得到了升华,犹如置身于那高贵典雅,又不失人间烟火气的岁月当中。正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俨然是一场集可观、可玩、可品、可悟于一体的穿越千年的“禹陵宋韵游”。

[参考文献]
①(宋)秦观撰,徐培均笺注:《淮海集笺注》卷8《游鉴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38页。
②(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北京:中华书局,第126页。
③(宋)洪迈:《夷坚志》己卷8《镜湖大镜》,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364页。
④(宋)张淏:《宝庆会稽续志》卷4《果》,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7139页。
⑤(宋)施宿等:《嘉泰会稽志》卷17《草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7030页。
⑥(宋)秦观撰,徐培均笺注:《淮海集笺注》卷8《谒禹庙》,第340页。
⑦(宋)施宿等:《嘉泰会稽志》卷11《石》,第6909页。
⑧(宋)施宿等:《嘉泰会稽志》卷7《寺院》,第6830页。
⑨(宋)施宿等:《嘉泰会稽志》卷10《池》,第6899页。
⑩曾枣庄、刘琳等编:《全宋文》卷7943《肇庆府放生咸若亭记》,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第90页。

此文原创:柳哲霖 转发至绍兴市大禹文化研究会微信公众号#寻美绍兴# #寻美浙江# #寻美中国# #绍兴风景看不停#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们所失去的总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归来,所以每当我们在夜晚看到天边闪烁的星,我们完全可以很自豪的说,那是我们曾经很爱很爱的亲人。我始终坚定而固执的认为生命是永恒和轮
  • 同父异母的妹妹送口信给我,请我去观赏真 相,狭窄的衣柜里,男人在我耳边低语:“这样的男人,你还要?ps:遇到顾晚前,霍西州:“女人这种生物,柔软、懦 弱、娇气、
  • VOX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支持不同爱好者聚集的地方,也希望借由这个栏目发现更多年轻自由的“声音”出现。下一期的画面内容可能就是你的哦~同一个标题会进行9期(不定期更
  • 我又想到以前在杭州的时候小猴子说要请我喝奶茶(我那时候还在想你难道还从宁大跑过来不成[费解])结果他给我叫了两杯一点点 真的记得超清楚 一杯是大杯的七分糖加红豆
  • 所以,还要按照藏、通、别、圆的分别法来开示:「如」是我们的自性本心,它没有任何的形相、大小、动静,但它却是真实的存在——它对应为「空如来藏」;而「是」是讲万法万
  • 即便有一周前政府通过的一揽子刺激计划,许多小企业也有望在未来几个月申请破产。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受到关注今天,这对人的焦点将是正式就业人数,它将在格林尼治标准时间下
  • 离岸美元稀缺,新兴市场货币承压丨第一财经研究院人民币指数周报国际疫情日益严峻和市场大幅波动,都导致全球美元回流美国,造成离岸美元稀缺以及强势的美元汇率走势。除了
  • 昨天晚上姥姥和卷儿讲了幼儿园关于“全国哀悼日”的相关内容,早上起来和她一起看了天安门降半旗的视频,卷儿告诉爸爸国旗是如何升起来后又怎么降的,10点的时候要放下手
  • 永佩此誓,与汝偕老。愿为甜酿,盈汝之杯。
  • 唯粉!唯粉!
  • 你可是令我们骄傲的肖战啊@X玖少年团肖战DAYTOY#励志语录# 说不完的心事演绎成故事开头就注定你我道路不同你我相见说明有缘,一面之缘若能相识那就不负年华,相
  • ”阿难禀白:“周那可能会觉得这次供养佛陀斋饭,却让佛陀病情加重,所以无法获得功德与利益,因为如来在他的家中食用了最后的一餐,便将入于涅槃。【庚子年三月十二 通旺
  • #球球の吃吃日记##不可辜负的美食##吃货种草机[超话]# 快来康康贪吃猪猪球最近吃了啥好吃的[嘻嘻] ♥︎米马生活巧克力坚果雪花酥 牛皮纸盒独立包装非
  • 他的钢琴曲风偏bebop,但又兼备民谣的纯粹,特别是他和Art Blakey合作成立自己的乐队,The Jazz Messengers,让当时的人们和当下的我们
  • 来源:万象时报更多资讯,欢迎微信搜索‘万象时代中文网’欢迎关注我咨询了解老挝旅游投资商务合作今天全国各地为逝去的抗疫英雄和因新冠肺炎去世的人们致以沉痛的哀悼,这
  • 向天上飞去是不疼的,因为你不会撞在一个结实的平面上,是一个没有落点和终点的过程,不结束。#宅家美食日记#解锁酸奶的不同吃法 我发现最近在家有学做面包的,有学做凉
  • 补气血的佳品5、甜菜沙拉[鲜花]配红&黄彩椒粒、熟豌豆、熟西兰花、甜菜头粒调味:酸甜咸辣香自由搭配酸:黑醋/苹果醋/柠檬汁甜:龙舌兰蜜/枫糖浆咸:海盐/
  • 既然什么都不信任都不满意都让你充满愤慨那也起码在这种人们缅怀的时刻 相信生命至上 人民至上吧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语于
  • 9日,长春市公安局通报3起典型案件: 2月4日,长春市公安局食品药品环境侦查支队根据线索,会同宽城区市场监管分局,对位于宽城区富丰路2号的长春恒基化工有限公司进
  • 2⃣ 鲁迅先生的书以及钱老的《围城》3⃣ 旋元佑先生的语法书《英语魔法师》强推!减肥 努力 变优秀 要有很强的critical thinking能力 要广泛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