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陶然亭》之五:茫茫江浸月

从广州出差回北京三天了,仍在按照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居家观察中。公园近在咫尺却不得去,想一想公园里的景色,发一点思古之幽情还是可以的。

在陶然亭公园里早上或傍晚遛弯时,看到的或快或慢行走或是在树荫下、亭子里吹拉弹唱的那些老人们,以前可能是掌握重权的大员。有的时候会偶遇一些老朋友,而由衷地感叹缘分真的是很奇妙。

今天就说一个浸月亭巧遇的故事。

位于北京的陶然亭公园中《华夏名亭园》近北门口处的浸月亭,是仿照江西省九江市甘棠湖原亭而建。

浸月亭是江西亭文化的代表作,也是首都仿造外地名亭中唯一的江西元素。 浸月亭的本尊又名“烟水亭”,现为江西省九江市著名景点之一,传说是三国时名将周瑜的点将台故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长江南岸的甘棠湖中,经考证,亭名取自于白居易《琵琶行》诗句 “别时茫茫江浸月”。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在九江讲学时,又在湖堤上另建一亭,取“山头水色薄笼烟”诗句,名“烟水亭”。兵荒马乱中,两亭皆被毁,直到明朝末期,重建烟水亭于浸月亭的旧址之上,两亭合一,也是一个佳话。

此后,烟水亭建筑屡建屡废,至清同治七年(1868年),由僧人古怀募捐重建,直至清光绪间建成现有模样。

陶然亭公园的浸月亭于上世纪80年代仿建,座落在荷花湖中近岸边,离亭几米处立有琵琶形巨石,上面刻有《琵琶行》诗全文。虽没有九江的原亭场面大,但也亦有几分近似《琵琶行》诗中的意境,周边环境更美,常引来游人驻足于此。

记得去年秋天一个周末的傍晚,我进园遛弯至名亭园北门,突然听到有人喊:“小王,小王。”我未曾留意,继续走走我的路。第3声来了:“王才亮”,我急忙扭头看去,原来是一位政法口的老领导站在浸月亭中对我招手。于是,我快步走了过去。几年没见,老领导仍然是那么清瘦,我们用上海普通话聊了起来。

老领导虽然不是江西籍但曾在江西为官多年,官声甚佳,是我敬重的高级干部之一。闲聊中得知,老领导忙于公务少有逛公园的机会,退休之后打算把北京的公园好一点的都走个遍,今天恰巧到了陶然亭公园,又巧遇了我这半个老乡,多了半分喜悦。聊了不到半个小时,旁边的那位疑似警卫提醒说:“首长,我们该走了。”于是,我们握手道别。

看着老领导离去的背影,我想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当大官看上去人前风光,退休之后也就一个小老头,而且生活还不如普通的退休老头自由潇洒。

“浸月亭”让我值得回味的往事还有2018年的那一次。那次也是一个周末,我带小孙子遛弯到了浸月亭,见亭外的石碑旁围站着几位游人谈论着浸月亭与白居易的故事。我便诱导小孙子把注意力从浸月亭逐步深入到石碑上刻写的长诗上。

我以鄱阳湖的普通话把这首诗读了一遍。小孙子听完说:“说的是啥意思呀?”

于是,我半桶水荡呀荡的根据我的理解,用我的语言把这首诗说了一遍,与课堂上的译文及注释肯定不同。

“写这首诗的老老爷爷叫白居易,离现在已经一千多年了。那个时候叫唐代,他从西安被降职到了江西九江就是离我们老家景德镇开车要一个多小时的地方当了个小官。

第二年秋天傍夜边,他送客人到叫“湓浦口”的渡口,听到旁边船上有人弹琵琶,十分好听,一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当时弹琵琶大师学艺,后来年纪大了,就找了个做生意的人做老婆。白居易就叫人摆酒请她好好地弹几曲给他们听。

歌女弹完后,对白居易说起了往事和心事,有些难过。他年少时是很快乐的,而今流浪漂泊,人也老得快。白居易听了想到了自己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心态不错,但被这个歌女的话触动,受到启发,认识到自己来九江是被降职务了。于是撰写一首长诗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取题为《琵琶行》,一千多年流传下来”。

小孙子问:诗里讲了什么?

我说:不急,我慢慢的说给你听:“白居易老爷爷说他在秋天的晚上到浔阳(也就是九江江边送一位朋友坐船回家,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瑟瑟的响,更觉得冷。他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喝酒却没有当时时兴的音乐来助兴而觉得不痛快,更伤心。与朋友将要分别时,只见夜茫茫,长江江水倒映着天上的月亮。

这个时候忽然听到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他忘记了回家客人也不想走了。寻着琵琶声找到弹琵琶船问是哪位弹的?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回答。白居易把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白老爷爷喊了很多声,歌女才慢慢的走出来,怀里抱着的琵琶半遮着她的脸。然后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就开始弹曲子。弹出的曲子让他们感到了悲切,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痛苦和委屈。弹的曲子名叫《霓裳羽衣曲》和《六幺》。 白老爷爷从琵琶曲中听到一会儿如暴风骤雨,一会儿又如有人在切切私语;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音;一会儿像是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在玉盘,一会儿又好像水泉叮咚而开始凝结,声音渐渐地中断。
一曲终了时,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旁边听的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

歌女弹完后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整顿衣裳向白居易他们讲起她的故事。说她原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京城东南的叫虾蟆陵的地方。弹奏琵琶技艺十三岁就已学成,是教坊乐团第一队的演员。由于技艺高超而令艺术大师们叹服,也让同行歌妓们嫉妒。京都有钱卵年轻子弟抢着来捧场,每次弹完都收到了很多的礼物。在这样的生活里度过了青春。直到年龄大了,捧场的人少了才嫁给商人为妻子。

就像前几年的流行歌曲唱的那样, 为了生活,人们四处奔波,经商的人要讲赚钱也要出差而没有办法与老婆孩子整天呆在一起。上个月,她老公与她到九江后就分开去了浮梁县也就是当今景德镇市的郊区采购茶叶。而留下她在江口一个人守着空船,陪伴她的只有天上的月亮与江水,十分孤单。

歌女起身要回她自己的船上。白居易本来听琵琶的悲泣已经悲叹,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感到悲凄。想到了他自己自从去年离开首都,被贬到九江也是常常生病而卧床。这一点上大家的命运相同,不在乎是否过去认识。

唐代的九江,虽然也是水路码头,交通要道,但比起当时的首都长安来讲还是属于荒凉偏僻的地方,没有音乐,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早晚能听到的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虽然风光不错,但只有常常孤独的喝酒解愁。虽然有时也有人唱山歌吹笛子,只是很难听。

白居易对歌女说今晚听你弹奏琵琶诉说衷情,就像听到仙乐眼也亮来耳也明。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诗《琵琶行》。

歌女被白居易的话所感动,犹豫了一会儿后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凄凄切切的声音,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数时任江州司马白居易最多,他是泪水湿透青衫衣襟!

这首诗歌到此结束,中间的许多句子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等经典名句广为现在的人熟知。其中,“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更是为当今的浮梁县营销的绝妙广告词。

那次小孙子似懂非懂的听我讲了半天,我反应过来,我这是拔苗助长加职业病发作了。于是,拉着他继续遛弯。如今4年过去了,小孙子小学六年级了,与他玩公园,再不用我牵着他的手了。 https://t.cn/z8AxU4x

#宋代建盏[超话]##古建窑##宋朝##历史文化#

浅析宋代曜变建盏的烧造工艺

作者:杨锦

独立研究者、收藏家

福建省收藏家协会会员(主要收藏黑釉瓷器及杂项),武夷山市职工文体协会副会长;武夷山市福清商会副会长;武夷山市旅行社协会常务理事。

“缘起”

笔者所在城市武夷山是全球知名的茶叶产区,也是宋代北苑贡茶 —— 建茶的主要产区。茶器因茶而生,不同的品茶方式还需选用适宜的茶器。东坡先生爱茶,“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说的就是好茶与好茶器相得益彰的重要性。

我在研读武夷山茶的宋代历史时,第一次接触了黑釉茶器 — 建盏的概念,随后立即被建窑茶碗朴素、优雅之造型,丰富多彩的釉面所吸引。

当我了解到三件藏于日本的国宝“曜变天目”时,更是被其涵盖宇宙的气势、深邃玄幽的变化所震撼。建盏研究、收藏之路,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友人常戏称吾为盏痴…

“传承”

宋代建盏烧制技艺并没有从宋代流传至今,而是断烧了600年。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研究恢复建盏制作工艺,现代能工巧匠们烧制出足以媲美宋代的鹧鸪、油滴、兔毫、乌金、茶绿,柿红等斑纹建盏,但唯独对曜变天目的烧造至今还尚未完全攻克…

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水平如此发达的情况下,以现有的生产力水平烧不出宋代的曜变建盏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但事实上,宋代建窑釉面的高科技程度,远超今人想象,以构成银油滴的二维分布微米级别的氧化铁为例,人类在20世纪才正式发现并归类命名。

在大量翻阅文献资料,收集建盏瓷片进行研究比对的同时,探访名师交流解惑,宋代曜变盏烧造之迷在心里一直萦绕,亦希望通过此文,分享一些这些年的心路历程。

“曜变”

吾以为,宋代曜变建盏有可能是二次施釉一次烧造或二次施釉两次烧造(描金银彩类)而成。

若我的浅见能为对曜变天目技术复兴提供参考与借鉴,为解密宋代曜变建盏烧造工艺提供方向,那是最好不过了。

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宋室南迁。宋高宗赵构登基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随着政权的南迁,北方大量文人学者、僧侣、手工业者、商人等迁移南方,造成了南北方的文化大融合、大发展。

北方著名窑厂的制瓷业者大量南迁,将烧造青白瓷和手绘金彩瓷的技艺带到了南方,并与当地烧瓷工艺结合而产生新的瓷器工艺如景德镇青白瓷,武夷山遇林亭窑(因烧制描金银彩茶盏而闻名)等都是南北烧瓷技术融合创新的典范。

东张窑描银盏,引自《海丝瑰宝》

“曜变的诞生”

宋代曜变建盏是在怎样的语境下诞生的呢? 也许是建窑御用工匠为南宋宫廷烧造的创新产品,也许是当时宫廷、士大夫竞相追逐的名品?

何为“曜变”建盏?何为“类曜变”建盏?它的评判标准是什么?这是在解读宋代曜变建盏烧造工艺之前,需要先了解的概念。

“曜变天目”一词日本有记载,谐音耀变,字意日光照耀下色彩玄妙莫测的变幻。《君台观左右帐记》写于十六世前期日本室町慕府时期,主要记录足利将军所收藏的唐物并进行评鉴,书中对曜变建盏有明确的评判:“建盏之无上神品,乃世上罕见之物,其地黑,有小而薄之星斑,围绕之玉白色晕,美如织锦,万匹之物也。

由此可见曜变建盏必顺具备有曜彩和曜核两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我们通常所说的类曜变也许缺少了其中的一个条件?

“宋代的记载”

宋代文献中是否有曜变建盏的记录呢?

南宋建阳人祝穆在《方兴胜览》中对产于故乡的建盏有过这样的记载:“毫色异者,土人谓之毫变盏,其价甚高,且艰得之。”

宋徽宗赐蔡京赏茶时所用“建溪异毫盏”应该是祝穆书中所提及的毫变盏,是毫变盏的最高等级—乌金(绀黑)鹧鸪斑毫变斑,宫廷专用御制。

这是宋代记载中,最接近描述曜变天目的文字,异毫,是否就是当下的曜变呢?

“烧造方法”

宋代曜变的烧造方法的四个问题:

1,目前已知的几件曜变建盏与建窑遗址、建宁府城市遗址,杭州市临安皇城遗址出土的描银鹧鸪斑(类曜变)有着共同的特征:都是乌金(绀黑)釉深腹束口斗茶盏。

“绀黑”一词出至北宋蔡襄的《茶录》中;“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也写道:“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乌黑如漆,黑里泛青是官家对茶盏最为推崇的釉色。

可以理解为:乌金釉是曜变的必然条件,或选择烧造曜变盏的茶盏都是优中选精。

建窑窑址和临安皇城遗址和建宁府遗址出土的乌金(绀黑)类曜变的瓷片都非常稀少,若以物以稀为贵而言,这是比较珍稀的品种。

建盏进贡宫廷或许采取“官搭民烧”的方式,可能由朝廷设计专门的御用茶盏器型,并委托地方政府建宁府督办烧造。按理,建宁府会组织最优秀的制盏工匠,有严格的烧制工序,上乘的工艺标准,其结果可想而知应属精品。

茶盏圈足底刻有、印有“供御,进盏,新窑”等指向朝廷、官家的款识,由专门的朝廷监匠官在建窑场监督烧制。监匠官现场挑选符合进贡要求的茶盏运送到建宁府的督造办进行二次审核,不符合要求的就当场砸碎,销毁,不允许流入民间。

府督造办官员审核通过后转运至临安皇家内务府。这也许也解释了为什么建窑窑址、建宁府,皇城遗址均有类曜变瓷片出现。

有没有一种这样的可能:由于宋代建盏烧造的成品率极低,而刻有官款的建盏烧出乌金釉鹧鸪斑异毫盏的概率极低,为满足宫廷对乌金(绀黑)釉鹧鸪斑异毫盏的需求,只能从民窑中精选高等级的乌金釉盏(现存的四块曜变建盏及类曜变建盏瓷片均未铭刻官家款识),通过融合北方窑人工点彩技巧,釉面描绘鹧鸪斑,再通过800摄氏度左右的低温复烧,生产出符合宫廷要求的乌金釉鹧鸪斑异毫盏呢?

由于复烧采用低温形式,成品率极高,几乎不会烧坏。除非在建窑窑工搬运,成品运输转运时不小心摔坏。如果是自然烧制,窑址上应该有相当比例的残品瓷片,这或许也可以作为为什么建窑窑址上曜变及类曜变瓷片特别稀少的原因的一种解释。

2 ,日本的三件曜变天目笔者都没有看过实物,只能通过图片的信息,结合出土的类曜变瓷片进行比对剖析,推测这三件有可能是通过二次施釉二次复烧而成。

静嘉堂文库美术曜变建盏目前没有出土与其相似的类曜变瓷片,无法有力的证明它是人为干涉的结果。但我们仔细的观察它的曜斑核,发现它们时聚时散,疏密有度,有看似有规律可寻的群落状,曜核形态成异形椭圆,异形椭圆形有些逆重力线条,各曜核描绘的力道和特征几乎一致。

建盏的烧制采用匣钵正烧法,密闭的匣钵里还原气氛强烈,还原的铁离子析释到釉层表面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自然流淌形成各色斑纹。

建窑遗址成千上万的自然烧造的鹧鸪斑纹,油滴斑瓷片目前没有发现一片同静嘉堂曜核的形态相同的,这是否能间接的佐证静嘉堂曜变天目不是一次自然烧成的呢?

藤田美术馆的曜变天目和杭州发现的曜变建盏的曜核成圓圈状或椭圆形,其形态有所不同,但形成原因可能是一致的。曜核旁带着光晕,似有人为描绘痕迹。

近几年随着城市的扩容,杭州的临安皇城遗址,建瓯的建宁府城市遗址都出土过表现形式相同的曜变及类曜变瓷片。

大德龙光寺曜变天目盏为人工描绘最为确定,通过图片就可清晰的观察到曜核的白斑有规律的聚散分布,此类白斑多为二次点绘,建窑遗址,建宁府城市遗址,杭州临安城市遗址都出现类似的描银类曜变瓷片(图片)

3,曜变建盏的曜彩是二次复烧后形成的?还是传世使用中形成的?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弄清楚曜彩形成的机理。

形成七彩光的宋代建盏普遍都有一层薄的干涉膜(干涉膜的形成受到窑内气氛变化的影响,它的形成的充满偶然性,人力很难控制)自然光通过两层膜的反射发生光的干涉现象,形成光的叠加产生七彩斑斓光,最后形成曜彩。

二次低温复烧窑内气氛是否会形成干涉膜?通过比较建窑、遇林亭、东张窑描金彩盏的瓷片标本,都有发现一些形成曜彩干涉膜的瓷片。所以曜变建盏的曜彩应该是二次低温烧造过程中形成的,而非传世使用中形成的(日本传世建盏因長期使用普遍都带彩)。

而且自然烧造形成的七彩更加绚丽、灵动,曜彩会随着光线角度变化而变化。在传世过程中形成的彩光比较隐晦、含蓄,彩光也较为呆板,缺乏灵气。

宋代建窑复烧乌金釉鹧鸪斑毫变盏过程中,极少数乌金鹧鸪斑毫变盏因窑内气氛的变化形成了干涉膜,产生了变幻的曜彩就成就了宋代的曜变建盏,未形成干涉膜的就成为宋代乌金描彩鹧鸪斑盏(出土瓷片可证)。

静嘉堂曜变天目和杭州市出土的曜变天目有呈现出多重立体彩的效果,盏内釉面上有兔毫和小油滴,这是因为在选择点绘用的乌金釉建盏釉面上已有自然烧造的兔毫和油滴并局部带自然烧造的彩,结合复烧后形成的干涉膜,就形成现在绚丽变幻的曜彩表现。

4,何为“曜斑”?笔者认为就是黑化的鹧鸪斑纹周围形成日晕曜彩。通过对比成千上万的宋代建窑瓷片,只有在超高温烧过的“火头货”里找到黑化的“斑核”而自然烧造黑化的斑核多数呈滴毫状。

宋代乌金釉的瓷片中没有发现有自然烧造的黑化斑核,主要是烧成乌金釉色的盏所用的匣钵气氛和温度达不到黑化油滴的条件,故而形不成黑化斑核。而人为乌金描银鹧鸪斑的二次烧造却更容易形成“斑核”。

秘制的银涂料点绘鹧鸪斑于乌金釉面上,放入窑炉在800c 度左右温度窑火复烧,当乌金釉层表面产生薄干涉膜时而点绘鹧鸪斑因覆盖银涂料于釉上,无法形成干涉膜。在周围曜彩的映衬下形成曜斑核。

宋代曜变建盏的曜核黑化可能由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可能是柴烧龙窑窑温很难匀衡控制,炉内局部温度超过960C(960度为银的液态点)时,银涂料产生了“气化”现象,形成鹧鸪斑空洞呈现乌金釉本色黑斑。另一方面宋代曜变盏在使用过程或经历千年的自然氧过程中,银涂料氧化成黑色或自然脱落都会形成黑色斑核。

现代建盏匠人已破解了自然烧造曜彩的技术,目前可能尚未攻克自然烧造“曜斑”的工艺,故暂时还未能完全烧造出与宋代相同工艺的曜变盏。

综上所述,现代建盏匠人们沿着一次自然烧造的工艺复原宋代曜变建盏的烧造技艺或许是一直未烧造出宋代曜变建盏的根本原因。当然也仅仅是笔者综合自己经验提出的一个观点,还有待专家和建盏匠人之后一起探索、论证。

“谁的曜变天目?”

虽然“曜变”一词是日本文书中所记载,但宋代曜变建盏的故乡是中国,是福建建窑。宋代曜变建盏的美感也符合日本禅宗文化的诉求,日本禅宗文化起源于中国唐宋禅宗文化东渡,是中国禅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我们可以合理的假设,日本对建盏的审美情趣及评价标准也应源于宋代。宋代曜变建盏是日本的国宝,也更是中国的国宝。

宋代曜变建盏的烧造工艺,无论是自然一次烧造还是人为二次点绘复烧,都是宋代建窑工匠智慧的结晶,是建窑建盏享誉世界的名片,是中国制瓷工艺的巅峰之作,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

一只千年的茶碗,至今依然激励一代代现代制盏匠人为还原宋代曜变建盏烧造工艺而努力奋进,让现代制盏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中国制造一千年,让我们一起为建窑发声!

一首诗引起的跟帖讨论

导读

2009年,我在今天论坛发的一首诗,引起诗友们上百次跟帖讨论,可说是今天论坛上讨论最多的一个帖子。时隔12年了,我此刻认为,技巧重要,但比技巧重要的是诗人的灵感,仅凭技巧写不出好诗来,因为好诗无一例外都有诗人独此一次的灵感来源。有灵感的诗,才有诗人独特的发现,也才有灵魂与灵魂之间的交通和感动。没有灵感,诗就不灵了,打扮再漂亮也形同死诗(尸)。灵感是光,照亮技巧,也照亮了诗。

以下是为原件复制。

空间管理您的位置: 今天 » 泸州曾一的个人空间 » 日志
泸州曾一个人空间除注明转帖外,均为曾一原创作品,凡转载和发表必须注明原作者,否则视为侵权! 我在沙上写作\但不属于任何一个沙龙
技巧对我已经不重要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2-04 11:22:31
查看( 160 ) / 评论( 116 )

技巧对我已经不重要

曾 一

我现在写诗
技巧对我已经不重要
就这样了
苹果就是苹果
月亮就是月亮
名模往往成为衣架子
我更欣赏一丝不挂的
祼体素描
我不要雕虫小技
也不要投机取巧
即使把大量词语涂上胭脂
或者强暴
苍白的依旧苍白
失重的依旧缺少重量
到了隨心所欲不逾距的年龄
我将规矩扔置路上
直接让你感觉我的拥抱
我的心跳
我的诗应该像旷野的风
轻盈  自由  豪爽
与诗人灵魂的质地一模一样

                                                            2009.12.4.云溪伴石居 

论坛模式 推荐 收藏 分享给好友 管理
TAG: 
张黎 发布于2009-12-04 11:32:07悟了--------
泸州曾一 发布于2009-12-04 17:25:33多谢张黎兄欣赏品味!
李之平 发布于2009-12-04 17:33:27有道理,有想法
技巧永远是其次的,关键是发现的能力。思想凝结的意外
言熵 发布于2009-12-04 17:35:20  还需请教曾老,在某段时候您确实历经了技巧的不重要性吗 是怎么个转变啊
泸州曾一 发布于2009-12-04 17:58:57言熵老弟:
我是一个奇石爱好者
奇石是天然形成的"艺术品"
它高于人工雕刻的工艺品
我从奇石中悟到诗写应尽可能做到自然而然,尽量减少人为的对语词的"强扭"和雕琢修饰
法无定法,诗亦应作如是观,应以无法为大法

以上个见,仅供参考!
言熵 发布于2009-12-04 18:54:35回复 6# 的帖子
曾老之言如重锥于心,“奇石是天然形成的"艺术品"
它高于人工雕刻的工艺品”确如是,词法难敌意法,就是所说的大巧不工吧。
初读曾老之诗未明内意,胡言乱语,后方思晓一二,想来惭愧,晚生致歉,还望曾老谅解。
泸州曾一 发布于2009-12-04 19:25:40条条道路通罗马
诗写法很多
隨便写就是了

大家作为诗友多交流就好!
握手!
泸州曾一 发布于2009-12-05 19:23:26此诗写及梅君
可她怎么未来品读批评呢?
六出八荒发布于2009-12-11 20:38:41传说中的梨花体???
张艺兴 发布于2009-12-11 21:05:44我现在写诗
技巧对我已经不重要
就这样了
苹果就是苹果
月亮就是月亮

郑文斌发布于2009-12-11 23:46:03曾兄,技巧永远是需要的,只是需要化了而已。赏之。
李大兴 发布于2009-12-11 23:52:22技巧从来都是重要的,但光靠是技巧写不出好作品的。
仲錌 发布于2009-12-11 23:54:48QUOTE:
原帖由 李之平 于 2009-12-4 17:33 发表  技巧永远是其次的,关键是发现的能力。思想凝结的意外 ······················
      坚决同意~~~~~    深有感触~~~~~~~~ 
悬壶 发布于2009-12-12 08:41:21呵呵。
无痕。
泸州曾一 发布于2009-12-12 08:42:07认同大兴兄,之平兄及郑老弟所言
只是大法无法,大而化之而已
此种化境难企
共勉吧!
悬壶 发布于2009-12-12 08:45:42我是在想。
新诗到底有没有存在下去的意义?
泸州曾一 发布于2009-12-12 09:27:14悬壶兄是认真的人啊

我也曾想:

1.西化来的新诗究竟有多少人在读,又记得几何?
2.当下的人一提及"诗人"为何往往含有贬义?深入中国读者骨血的为什么仍是唐诗宋词?
3.一些写诗人圈子盛赞的好诗为何难以为圈外读者认同接受?
4.诗是高端精神的产物,但若高到只剩下自已和少数几个人欣赏,这"高贵"又有什么意义呢?
5.李飞骏说:活在二十一世纪,写当下的诗. 很对,但问题是如何写出与中国人骨血相连的那种形式的新诗来?我以为中华民族是特别崇尚自然的民族,诗写还得从翻译体和过度的雕琢中突围出来而寻找更为自然的具有汉文化特质的新诗形式,(当然不是一种写法)
6.新诗存在下去的意义显然得靠诗写者自已写出来,舍此别无他途!

冒昧写下以上想法,仅供悬壶兄及诗友们参考!
李飞骏发布于2009-12-12 09:50:01内容和技巧都不可偏废。
海客 发布于2009-12-12 09:56:50在“剑宗”还是“气宗”的问题上纠缠不清的人,是很难达到“剑气合一”的境界的

 个见
springrain发布于2009-12-12 10:33:04我以为
有人以宗教为精神生活;有人以诗歌。诗歌也是一种艺术生活。跟多少人读不读你的诗,其实关系不大。你选择的,是:你要过这种生活。即:我愿意这么活着。

当然,单单是语言的技艺难以构成诗。但精神,思想,格调,境界,等等,等等的产生以及获取(攫取?),以及炼化为诗的表述,无不需要技巧,就像人活着,甚至猴子,也都需要技巧。就是说,获取美感/诗意,必然需要借助一些技巧,无论以诗歌的方式,还是绘画还是音乐还是别的什么方式。

没有足够技巧的诗,就像拿着不够锋利的手术刀的外科医生。但,也不是拿着锋利的刀,你就是外科医生了。

又譬如冲茶,没有好茶叶不行,没有足够的冲茶的技艺也不行:见过多少人把好茶叶都糟蹋。当然,没有茶的产地,更不行。

汉诗界有很多错漏百出但听起来蛮唬人的misconceptions,各自鼓吹。你这里说的,恐怕是其中之一。慎之,慎之!

譬如,最有趣的是韩东的“诗到语言为止”。当然,他是在一定境况说的。但,为何不“诗到语言而不止”呢?诗歌追求的,甚至是起点,难道不是对语言的超越吗?没有那些精湛到可以把语言大而化之的技巧,怕难以企及。

另外,出色的技巧,本身就富有诗意。如果觉得自己的技巧已绰绰有余,那么,在作品中演示出来吧,让技巧为你攻城拔寨。如果不够,何妨继续练,并享受那练得过程。就像钱,不怕多,再多也不会咬手的。钱不是万能,没有钱却万万不能。但,并不是:有了钱就有了财富。看你怎么用。钱,不过是一些纸片。

个见。
进入论坛,查看全部评论
我来说两句标题  (可选)
内容 
验证  

(因论坛停了,只显示部分评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壬癸水——明日大机率要被叫去见领导啦,是挨批还是安排工作呢,就看各人造化了,凡事往好的想,也可能有惊喜,想辞职的明天是个好机会,女生可能还会跟男友闹矛盾。庚辛金
  • 今日份道‮编小喜‬分享檐·下两人婚礼某一天,洒满了阳‮的光‬阳台温暖的风从‮厅客‬刮过没有繁‮流的复‬程你们选择了在家里‮办举‬婚礼这个可以做回真正自‮地的己‬
  • #我为群众办实事# 【交巡警紧急救助发病游客,快速送医获赞】近日,一游客在洪崖洞突然心脏病发作昏迷。#我为群众办实事# 【交巡警紧急救助发病游客,快速送医获赞】
  • ②门:门缝小于6mm;木门和门框的底部包铁皮,高300mm;食品库房门口有金属挡鼠板,高600mm。♡努力的人都在越来越瘦,这简直刺激那些管不住嘴迈不动腿,却又
  • 7.15盘前威哥有跟大家说三季度可以关注食品加工这一块并且给到$甘源食品 sz002991$ 作为参考,实盘汪女士布局的是酱油板块的$中炬高新 sh600872
  • 10、我有时候会放大自己的视野,想想世界那么大,虽然有网络,可以窥探外面大千世界,但是不用脚步去丈量,哪怕是坐飞机或者开汽车也好,未自己去探寻这个世界,怎么知道
  • #周震南新歌油画感胶片大片#zzn#周震南新歌大片笑容感染力#远离陆地、远离纷杂喧嚣,奔赴曾经不敢尝试的冒险。以开阔的视野打破自我束缚的盔壳,就在无可前进与后退
  • ”7、一鼓作气把海报都做完了,心满意足了解一个章节[哇],搞了快两周。[哈哈]今天虽然并没有更早回家,但是干的活没有很消耗人。
  • 3干净的房间,藏着孩子的未来我有个当教师的朋友,多年家访得到一个经验:那些房间肮脏凌乱的人家,夫妻关系多不和睦,今天为了该谁洗衣服而吵架,明天为了轮谁做饭而争论
  • 感谢你你是我日日快乐的源泉;想念你你是我天天不变的挂牵;珍惜你你是我今生最美的相遇;祝福你你是我生命中不朽的传奇#情感语录[超话]#在这个滚滚红尘中,又有谁不想
  • 有不少人搬出了三级医院医生群体近几年的平均收入,并大言不惭地说到:你看,医生收入快是城镇职工收入的1.5倍了,就这还低?当各种财政补偿机制都被剥夺时,提⾼医疗服
  • 呜呜呜我真的好爱A-Lin本来想说浪姐3我再也不看了(但是有本命在就是例外)听说改到四月份录制刘卓改荒井十一老师了如果有荒井老师…那A-Lin真的有一点概率去浪
  • ✨现已有超过65座城市#IMAX Squad 城市影迷团#的探险队进入神秘的侏罗纪世界,与恐龙们共度了一段难忘的时光~在探险过程中,我们定格了来自8座城市的#I
  • #阳光信用[超话]#[心]#阳光信用#[心]#每日一善#善良是一种修养,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要想得到别人的爱,首先要学会爱别人,一个善良的人一定是温暖的人,乐
  • ·心有灵犀· 每每听《可可托海牧羊人》都会被那如泣如诉的凄美爱情故事所感动,随即激发了旅游之欲望,又当醉醉的欣赏时,神使鬼差地飞来了一只蜻蜓徘徊左右,突发奇想
  • 这样你这个人就不立体,别人除了评价你工作上的表现外,感觉不到你的任何“人味”。而我们回想一下,你上学的时候,有的老师能在讲课中丰富的穿插个人经历,会不会让你印象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以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侍中、侍郎郭攸之
  • ”伍子胥听到后,又看到了打渔郎手里的船桨,便问道:“年轻人,你是谁呀?” 伍子胥有些感慨道:“你的父亲救了我,我才有了今天的位置。
  • #探店打卡##新星v计划##我的暑期日记# 之前买了西安的亲子年票,主要为了里头附带的N多儿童乐园[吃瓜]这几个月已经去了不少项目,最近陆续发点评价~今天讲的这
  • 糖尿病并非不可战胜,中医分型治疗有疗效 在现代医疗,糖尿病是很头痛的一个病症,几乎属于绝症,现代医疗只能控制,一般采用胰岛素,类似治疗尿毒症的思路。 现代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