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人与人之间,心里头互相有无线电的电波【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

审除细惑 · 从根解结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J2如来证无他物(分三)

K1长行 K2偈颂 K3叙悟性

K1分二

L1诸佛同证 L2如来详释 

L1分三

M1愍众摩顶感佛 M2诸佛放光灌顶

M3闻佛同音告示

今M1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会中诸有学者,亦为未来一切众生为出世因,作将来眼。以阎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难顶。即时十方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会中诸有学者:“尔时”,当尔之时,就是阿难请示佛无上开示的时候。佛怜愍阿难,又怜愍会中所有学者——就是三果、二果、一果阿罗汉。亦为未来一切众生为出世因:那时所谓的“未来”,就是现在。也为我们现在这时候的一切众生,作出世的一个正因。世间,就是一切众生的世间;出世,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佛,这是出世法。现在为的是出世的因,作将来眼:作将来一切众生的眼目。

以阎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难顶:佛用像南阎浮提这种檀金树的紫金光手摩阿难的顶。佛教摩顶的道理,就是表示一种慈悲爱护。即时十方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在这个时候,这十方所有有佛的世界六种震动。

我以前曾经讲过,有种种不同的情况,有的修道人开悟、成佛了,大地有六种震动;有的是佛想要说无上的妙法,这个时候也有六种震动;有人证果,在这末法的时候也有六种震动。所以这六种震动不同。

还有,天魔外道想要陷害世人,地也会震动;不过这不一定是六种,它多少种都不一定的。好像现在菲律宾发生地震,报纸上说是死四百多人。我相信不止四百人,最低限度也超过五六百人以上。这一种的情形,就是众生的业感,有天魔外道来破坏这个世界,令这个地方有天灾人祸发生。可是如果在菲律宾当地,有大德的高僧,或者有证果的菩萨、罗汉在那个地方住,这种灾难就可以避免。因为有大德行的人到那最危险的地方,他也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就是再危险的事情,也都能变成平安无事。

究竟这“六种震动”是什么呢?六种震动有“震、吼、击、动、涌、起”。震、吼、击,是属于声的;动、涌、起,是属于形的,就是形相,它有形状,你可以看得见的。“动”,是动弹,它就来回这么地动一动。“涌”,它是往上涌,地就往上涌、往上涨了。涌、起,有什么分别呢?“涌”,它是一股一股地这么往上涌;“起”,它是慢慢地往前起。“涌”,就好像涨潮的海水,只是不向岸上涌,就一股涌上来了;“起”,好像你坐电梯,一按那个电扭,你在电梯里头,自己也觉得往上起——地有的时候也会这样子。这个地是一个大电梯,这大电梯往前一升,就升起来几百丈高。

那么震、吼、击,是属于声的。震,就是地震了,这一震,它有响动的响声出来的。

有一天,我们三藩市这儿也地震来着。那个窗户、门,通通都说话了,都讲:“危险哪!危险哪!”窗户、门都叽叽喳喳、叽叽喳喳讲话。那个时候,这 Marsh Brown(玛许 · 布朗)大约就害怕了,我看她赶快就那么合起掌来了;以后有好多人,也就随着合起掌来了。前几天就有这么一回事,记得吗?

这个“震”,它有动静;而那“吼”,简直地就有声出,就像狮子吼那么吼。“击”,就是地裂开了,然后两块又往一起撞击,就好像击钟这么击,这个地对着地来互相撞击;它裂开了一道,然后回来又撞。

震、吼、击、动、涌、起,这六种震动表示什么呢?为什么在经典《楞严经》这地方,佛一摩阿难的顶,就大地六变震动了?因为现在佛要说最要紧的法,十方诸佛也都异口同音来赞叹;所以这时候,就有这个情形!这也就表示六根得到解脱,这六结完全都解开了!阿难请问六结的起始点和终点在什么地方;佛现在将要说这个道理,所以就摩阿难头,大地就有这六种震动了。

M2诸佛放光灌顶

【微尘如来住世界者,各有宝光从其顶出。其光同时于彼世界来衹陀林,灌如来顶,是诸大众得未曾有。】

微尘如来住世界者:好像微尘数量那么多的佛,住在每位佛的国土里边。各有宝光从其顶出:这样多的佛,每一位佛各各都在头顶上放出来一种宝光。这个光,有的是红色,有的是白色,有的是黄色,有的是青色;青、黄、赤、白这种种的光,从顶上放出来。为什么微尘数诸如来从顶放光呢?这表示这一种法是最高无上的,是一种极顶的妙法——大佛顶的法,所以每一位佛都从顶放光。

其光同时于彼世界来衹陀林:微尘数如来从顶放出来的光,就在一个时候,从每一位佛自己住的那个世界来衹陀林。是什么来衹陀林呢?是这个光来衹陀林,并不是佛来到衹陀林。佛的光来到衹陀林,灌如来顶:这恒河沙数微尘数如来,每一位如来就有一股光放出来,就好像现在探照灯往空中那么探。佛的光放出到这儿,每一股光,都是灌释迦牟尼佛的顶。“灌如来顶”,就是灌释迦牟尼佛的顶。所以这也表示“佛佛道同”,你也是说这个法,我也是说这个法,互相是通着的。

佛有光,他们的光是通着的,佛的心也都互相通着的。就是我们人,也是人的心和心都是通着的。你在无形中,没有告诉他,例如你心里不满意这个人,那对方他知道的。这知道,不是他的心知道,而是他那个八识田里边有一种灵感,他的灵感知道。可是他这灵感知道;他自己在他的分别心上,并不知道。这是在八识里头他知道,有一种感觉的力量。

为什么有感觉力量呢?因为人与人之间,都互相是通着的。现在的科学发达,人人都知道现在有无线电报。电报很快的,在很远的地方打,这个地方就知道了,电报就给送到了。我们每一个人和每一个人的心,都互相有电波的;可是你凡夫肉眼看不见这种的情形。你若是真正得到那圆融无碍的佛眼了,每一个人和他的心念你就知道了。为什么他心念一动,你就知道了?就是他那儿发一个电波,你这儿自然就知道了。你若是开佛眼或者开慧眼的人,都可以看得见的。

每一个人和每一个人之间都有电波的。你一生个念,不满意这个人了;这个人有一个反应,他这电波也就收到了,他心里感觉对你也不满意了。有的人对人有好感,对方也知道;不过这感应的力量没有这么快,它要慢慢地、慢慢地。

所以你想要感化一个人,令对方发心,你就要用种种的好心来感化他,令他一点一点地就觉悟了,他也自然就有好感了。

人与人之间,心里头互相有无线电的电波。现在我讲,有的人或者会不相信,但是这是真的。你将来真正开佛眼,你对我所讲的道理,就不会怀疑了!就认为:“喔,那时候我不相信,原来这是真的!”那时候就知道了。

所以“灌如来顶”,这表示“佛佛道同、光光相照”,所说的顶法是一样的。

是诸大众得未曾有:在会的这一些大众,一看这种情形都不明白了:“啊,怎么十方微尘如来都放光照着我们这位佛,这是什么道理啊?”你看,十方微尘如来放的光,你说有多少道光?那简直没有数量那么多,数不过来了!但是它还都一点也不杂乱,清清楚楚地来照如来顶。所以大众中,当时就开佛眼的,好像证初果、二果、三果的人都不懂了,就甚至于四果阿罗汉也不明白了:“喔,怎么这么多的佛放光来照我们这位佛呢?”为什么不明白呢?就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见过这种的境界,所以说“得未曾有”。

佛教常识:100个佛教入门名词解释 (收藏好)上

1、【佛陀耶】简称佛陀或佛,义为觉者,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佛陀是三觉具足的大圣人
2、【菩提萨埵】简称菩萨。义为觉有情,即大觉的众生。是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圣人。
3、【缘觉】听了十二因缘而觉悟人生真理的。
4、【声闻】听佛说四谛法的音声而悟道的。
5、【阿罗汉】梵语,华译为无生、破恶、应供三义。
6、【菩提】义为觉为道,即觉道所证的智慧。
7、【菩提心】即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叫做菩提心。
8、【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
9、【一切智智】佛的智慧称为一切智智。因佛能遍知世间和出世间超智慧。
10、【一切有情】一切有情众生。(有情是有生命的动物。)
11、【一阐提】无善根、不信佛法的人。
12、【二执】我执(又名人我执),法执(又名法我执)。
13、【二空】我空(悟五蕴无我的真理),法空(悟诸法缘生性空的真理)。
14、【二障】烦恼障(障碍涅槃),所知障(障碍真知之智)。
15、【二乘】声闻乘,缘觉乘。
16、【三乘】菩萨乘与声闻乘、缘觉乘,合称为三乘。
17、【五乘】人,天,声闻,缘觉,菩萨,合称为五乘。
18、【三毒】贪、嗔、痴,能毒害身命与慧命,叫做三毒。
19、【三学】戒学,定学,慧学。(又叫做三无漏学。)
20、【三身】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应化身。
21、【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22、【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
23、【三慧】闻慧,思慧,修慧。
24、【三藏】经藏(修多罗);律藏(毗奈耶);论藏(阿毗达磨)。
25、【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
26、【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僧,名三宝。
27、【大乘】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
28、【小乘】声闻的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
29、【三业】身业,口业,意业。
30、【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是小乘的三法印(加大乘诸法实相为四法印)
31、【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
32、【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33、【四等】即四无量心。(一)慈无量心(二)悲无量心(三)喜无量心(四)舍无量心。
34、【四恩】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宗教)。
35、【菩萨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36、【四德】常,乐,我,净。
37、【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38、【四念住】(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
39、【四姓阶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40、【四种阿含经】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
41、【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42、【五欲】财,色,名,食,睡。
43、【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44、【五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
45、【五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
46、【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47、【五盖】贪盖,嗔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法盖。
48、【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49、【五恶见】(一)身见(萨迦耶见),(二)边见(执常,执断之见),(三)邪见(谤因果,坏善事),(四)见取见(非果计果),(五)戒禁取见(非因计因)。
50、【六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

96.破和合及非和合【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

十番显见 · 剖妄出真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O2正破和合俱非(分二)

P1先破和合 P2破非和合

P1分二

Q1总举妄惑 Q2别为破斥

今Q1

【阿难!吾今复以前尘问汝!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而自疑惑,证菩提心,和合起者。】

前边佛对阿难说,你还没有明白这个本觉妙明,它也不是无明和业识和合而生的,也不是不和合而生的。

现在佛又叫了一声阿难,说,吾今复以前尘问汝:我现在再以所有的尘相、客尘来问你。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而自疑惑,证菩提心,和合起者:你现在还以这个世间的妄想,和外道的和合、一切因缘这种的道理,产生疑惑,说你证得这个菩提心,是从“和合”生起的。“和合”,就是两种东西融合到一起。

Q2别为破斥(分二)

R1破和 R2破合

今R1

【 则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和?为与暗和?为与通和?为与塞和?若明和者,且汝观明,当明现前,何处杂见?见相可辨,杂何形像?若非见者,云何见明?若即见者,云何见见?必见圆满,何处和明?若明圆满,不合见和。见必异明,杂则失彼性明名字;杂失明性,和明非义。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现在佛又设了一个问答来问阿难。则汝今者妙净见精:那么现在你这一个既微妙而清净的见精,为与明和?为与暗和?为与通和?为与塞和:你这个见精是和“明”和到一起呢?是和“暗”和到一起呢?还是和这个“通”、“塞”和到一起呢?和哪一种相和呢?

若明和者,且汝观明,当明现前,何处杂见:假设你说这个见精和“明”相和了,那么就在你观“明”,这个明的情形现在你眼前的时候,在这个“明”的里边,何处和这个“见”相杂了呢?哪一个角落、哪一个地方、哪一个部分,是这个“见”呢?你给我指出来!

见相可辨,杂何形像:你这个“见”的形象如果能辨别、认识出来,那么你这个“见”和这个“明”杂到一起,究竟它是个什么样子,什么相貌啊?有什么表现啊?好像这个红的和白色的杂到一起,那就变成也不是红的,也不是白的了。

若非见者,云何见明:假设你说“见”不与“明”和,你看见的这个“明”,不是个“见”,你又是怎么样看见这个“明”的?若即见者,云何见见:你若说这个“明”,就是个“见”,你又怎么看见你这个“见”呢?你看见你这个“见”的时候,是怎么样看见的?这个道理,阿难又是懵头转向的。

必见圆满,何处和明:你一定认为你这个“见”是圆满无缺,无欠无余的,那么你又怎么能搀杂上这个“明”呢?因为你这个见既然没有缺陷,无欠无余,你怎么能搀上这个明呢?夹杂不了这个明啊!若明圆满,不合见和:假设你要说这个“见”不圆满,“明”是个圆满的;那么明既然是圆满的,又怎么夹杂上这个见呢?它不应该和见相和了!为什么?因为这个明圆满,也是无欠无余的,也是搀不进去旁的东西,所以你也不应该和这个见相和的。

见必异明,杂则失彼性明名字:你若说,这个“见”和“明”是两样的、不同的,那么你把它们夹杂到一起,就会失去它们本来“见性”和“明”的名字。杂失明性,和明非义:你若有所夹杂,就失去这个“见性”和“明”的本性了。所以我说:你这个“见”和这个“明”相和合,没有这个道理的!这是不合理的一个看法。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这个“明”和“见”既然不能相合,其他的“暗”、“通”,和“塞”,也像这个道理一样,也是不能相和合的。你怎么可以说,证菩提心是和合而起的呢?这是一种错觉,是错误的!

阿难以前迷惑这个“见”是一种因缘,佛给他破了;他又跑到和合上边,以为“见”是和合的。所以佛一步一步地把这个迷给他破了,可是现在他又跑到那个迷上,总找不着真正的道路。

所以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有的人就生了一种狂妄的心,说是:“啊,我就是佛嘛!人人都是佛嘛!”他就不知道人人也都是魔鬼,但他不说人人都是魔鬼!

说“人人都是佛”,你现在成了佛没有?佛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佛有“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化身”这三身,你有几个身?佛有“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这四种的智慧,你有多少智慧?佛有“佛眼、法眼、天眼、慧眼、肉眼”这五眼,你有几个眼?你一个眼睛也还没有睁开呢!就说:“喔,我是佛了!”你是个什么佛啊?佛都要有个名字,你这个佛的名字叫什么佛?连个名字都没有,那叫什么佛?没有没名字的佛!

所以有这种狂妄的人就说:“喔,我就是佛!Everybody is Buddha.(人人都是佛)”不错,人人都是佛!但是你要行持佛法,照着佛法去修行;然后你要雪山坐六年,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这是释迦牟尼佛成佛的经过。而你一天到晚,欢喜喝酒就跑那儿喝点酒,欢喜抽烟就抽一点烟,欢喜去看电影就看电影,欢喜去跳舞就去跳舞;然后回到家里,陪着太太在床上。这就成了佛了?哈,太容易了!

你看看佛,经过多少困苦艰难才成的佛。你就一天到晚坐到自己的床上,坐在自己的家里,不要说雪山六年,连六天你也没坐过啊!就算你坐那儿,就那么如如不动,你能坐六天,我也算你是个佛;可是甚至于连六个钟头,你都没有坐呢!就说自己成佛了,这简直的!你说,这是不是颠倒啊?阿难颠倒,这比阿难更颠倒!所以我骂这种人是“魔王”,你们以后见着这种人,也可以叫他“魔王”!

R2破合

【 复次阿难!又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合?为与暗合?为与通合?为与塞合?若明合者,至于暗时,明相已灭;此见即不与诸暗合,云何见暗?若见暗时,不与暗合,与明合者,应非见明;既不见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这个“合”字和前边那个“和”字不同。前边那个“和”,是两种东西搀和到一起了。这个“合”,就好像一个圆器上面盖上个盖,这么合起来,它就是一个了。

复次阿难:我再给你讲一个道理。又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合?为与暗合?为与通合?为与塞合:又者,现在你微妙而清净的这个“见精”的体,是和这个“明”合成一个呢?还是和这个“暗”相合到一起呢?还是和这个“通”合到一起?或者和这个“塞”合成一个呢?

若明合者,至于暗时,明相已灭:假如你说这个“见”和“明相”相合成一个了,那么到暗的时候,那个“明相”已经没有了。此见即不与诸暗合,云何见暗:那么这个“见”,既然和这个“暗”不相合,为什么它又能见着暗呢?

若见暗时,不与暗合,与明合者,应非见明:假设你说见“暗”的时候,虽然见着暗,但是它和这个“暗”不合的;那么你若是说它与“明”合的话,也应该不会见着“明”了。既不见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既然看不见这个“明”了,它又怎么能和这个“明”相合呢?所以你明了这个“明”,那么就不是“暗”了。那你说它究竟是和“明”合、是和“暗”合呢?

那么说出这一个“明相”来,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至于那个“暗”,和这个“通”、“塞”,也和“明”这个道理是一样的。你说究竟它和谁合呢?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这个“见”,你也不能说它和任何的相相合,也不能说它不相合。根本这个“明、暗”是有生灭的,而这个“见性”是没有生灭的。没有生灭的,就和这个有生灭的不会相合的。阿难不懂这个道理,所以如来就大慈方便,说出种种的比喻,来开示阿难。

P2破非和合(分二)

Q1承示转惑 Q2别为破斥

今Q1

【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觉元,与诸缘尘,及心念虑,非和合耶?】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阿难听见佛这样一讲,他又生了疑惑了,又思惟起来!所以对佛又说了,世尊!像我这么思惟。此妙觉元,与诸缘尘,及心念虑,非和合耶:这个妙觉元——就是这个见性,和有因缘的这种尘劳,和这个心的念虑,这种种的情形,不是互相和合吗?这“耶”字,就是不决定词。

以前他所说的话都很决定的,说这是自然哪、因缘哪,又是种种道理,这讲得都很决定的。因为都被释迦牟尼佛给破了,把他这个理论批得不成立了。所以现在他也学得有点滑头,说话不说决定的口气了。“耶”是个询问辞,说这个“不是和合吗?”问问佛究竟这个道理是这样子?或者不是这样子?

Q2别为破斥(分二)

R1破非和 R2破非合

今R1

【 佛言:汝今又言,觉非和合。吾复问汝!此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和?为非暗和?为非通和?为非塞和?若非明和,则见与明,必有边畔。汝且谛观:何处是明?何处是见?在见在明,自何为畔?阿难!若明际中,必无见者,则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见性是个不生灭的,阿难就硬想用这个不生灭的,来比这个生灭的“明、暗、通、塞”,来比“因缘”这种缘尘、心念,他总想要往这个上相合。现在他又自己想:或者不是和合的吗?所以佛言:佛就告诉他了。汝今又言,觉非和合。吾复问汝:以前你说这个“见觉”是和合,你现在又说这个见觉这种见精,不和合了。我现在再问问你!

此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和?为非暗和?为非通和?为非塞和:这种微妙而没有生灭的这种见精,你说它不是和合;是它不与“明”和啊?还是不与“暗”和呢?它不和这个“通”和?还是不和这个“塞”相和呢?

若非明和,则见与明,必有边畔:假设你说它不和这个“明相”搀和的话,则你这个“见精”,和这个“明的相”,一定有个边际。“边畔”,就是界限。什么是你“见”的边际?什么是那个“明相”的边际呢?你若说这个“见”不和“明”和,你找一找它们中间的界限,有什么目标来分开这个界限?

汝且谛观:何处是明?何处是见?在见在明,自何为畔:你现在好好观察观察:哪个地方是“明”的边际?哪个地方是“见”的边际?在这个“见”和“明”,以什么地方分开它们两个的边际?你讲啊!这个见和明,在什么地方分开呢?

阿难!若明际中,必无见者,则不相及:“不相及”,就是两个不会碰到一起。要是在这个“明相”的里边,没有“见精”的话,那么“明”是“明”,“见”是“见”,这两个根本就不会碰到一起的。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既然两个不能碰到一起,它自然就不知道这个“明的相”在什么地方;连它的相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这个边畔又怎么能成就呢?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这个道理是这样子,那么那个“暗”,和“通”、“塞”的道理也是一个样的!那么现在你来分际,你说它们不和,在什么地方是它们两个不和的边界?你讲啊!

R2破非合

【 又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合?为非暗合?为非通合?为非塞合?若非明合,则见与明,性相乖角;如耳与明,了不相触。见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前边讲是那个“和”,现在又讲这个“合”。又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合?为非暗合?为非通合?为非塞合:这种微妙的“见精”,你说它是不和合的话,是它不和这个“明”合在一起啊?还是不和这个“暗”合在一起?又或者它不和这个“通”合在一起呢?或者不和这个“塞”合到一起?

若非明合,则见与明,性相乖角;如耳与明,了不相触:“乖”,就是乖舛、错了;“角”,就互相对立着。假设它不和这个“明相”相合的话,那么这个“见”和“明相”就对立而不相容了;就好像耳朵的“闻性”和这个“明”,是完全不相接触的。所以你若把眼睛捂上,用耳朵去听,你就不知道是明、是暗了!耳朵是不能分别明暗的。

见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你这个“见”,尚且不知道这个“明相”所在;因为它不相合的,它就不会知道这个“明相”在什么地方。那它怎么能分别出来和这个“明”,是合、或者不相合这个道理呢?既然不知道,就更谈不上合、不合了!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这个“暗”和“通”、“塞”这个道理,也是和“明”合、不合的道理,是一样的。

——第三册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秒杀日# 五一假期将至,不知道大大们有没有做好假期准备呀~ 小姐姐可是带着秒杀日的超多低价好礼来给大大们的假期助兴啦~[打call][打call][打call
  • 现实中的案件事发当时的情形我们也不太了解在这里就不过多评论了,不过这部剧中电视剧中的剧情也够让人生气的,杀人犯固然可恨,但是那个闺蜜也让人厌恶,闺蜜为其而死
  • #阳光信用[超话]##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11.12】ygxy680【只hui较好及以上】 (婉拒一般,较低)会删 tag 词条 hui字快砖理想主
  • 我总觉得我是毫无母爱的,甚至总在责怪这个孩子带给我那么多困扰,可你现在在我旁边呼吸香甜,小朋友在我肚子里突突活动拳脚,我还是觉得他好可爱,只是甜蜜中总是带着分离
  •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能在这里得到解答哦 插播一条墨尔本大学申请的最新变动~1. 不再接受托福家考成绩2. 只能接受两年内的语言成绩(之前墨大官网上关于接受托
  • 大宝法王噶玛巴尊者:真的不忍心告诉你这个世界只是一个梦你一辈子执着的子女只是你的一个缘你一辈子放不下的家庭只是你生命里的一个驿站你所追逐的感情和名利只是一个自我
  • 14、不要对爱你的人太过刻薄,每个人都有脾气,为你忍下所有的怒气,仅仅因为那个人比你更心疼你。23、时间会把对你最好的人留在最后,毕竟喜欢是一阵风,而爱是细水长
  • 给别人准备礼物也很开心~小欧医生‍⚕️要加油呀,进步的每一天都值得开心,以后要变成一个优秀(又漂亮又有钱!#光遇陪玩[超话]#抽三颗你们怎么知道我15号开始正式
  • 庭中并种相思树,夜夜还栖双凤凰。”详情戳链接 ​​​[浪]#十一假期打开方式#【相思树上合欢枝,紫凤青鸾共羽仪】菱花霍霍绕帷光,美人对镜著衣裳。
  • 算是小有成就,几个月从130减到110,从最开始的排斥到最后的享受,运动可以产生多巴胺,多巴胺让人快乐哈哈哈,所以运动=快乐,运动带给人的改变只有做过了才知道[
  • tips2:避开露耳超短发,选择齐肩短发 短发好像一直都是时尚女精英的标配,在我们观看的很多片子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女性留着一头干练利落的超短发,又A又飒的
  • ”和黑兔亭动画组加戏的望向赤井的确认眼神也让我爽翻,原作里绯色篇死缠烂打n多话,被老赤一通电话劝好也好爽,鱼缸太太同人里有段描述我特别喜欢“他在他面前更容易被激
  • 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此心不动,那么哪怕碰到再大的事情,他也不会慌张、害怕、动摇,而是会冷静地分析机会与挑战,之后才能无往不利,“知行合一”有人说:“生命的本来面目
  • 一是对密切接触者,将“7 天集中隔离 3 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 天集中隔离 3 天居家隔离”;二是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三是
  • #每日一善[超话]# [可爱]#阳光信用# 【不要带,指hui,仅本超】处世,凭的就是真性情!对朋友倾尽真心,因为愿意相信,人心能换人心,这个世界虚伪永远会输给
  • 接下来,强烈给大家按头推荐扫拖一体+自清洁拖布的新品:石头G10自清洁扫拖一体机器人 总结:它不是维持清洁阿姨走后的干净样子,它就是住家的清洁阿姨,人工拖扫的干
  • 月食后2周内要做的:接纳无常 不要奇怪那些突发的状况或意外的消息。因此 在月食发生后的2周内 我们都会更情绪化。
  • 是的,看销售类直播真的有种魔力,听着主播卖力叫卖,看着主播为难的放低折扣的价格,虽然知道那是个劝买的噱头,但还是不自觉下单买来试试。#每日推荐# 除了医美的洗发
  • Jing A的精酿种类总是推陈出新,琳琅满目让选择恐惧症的我看到眼花[哈哈]几个女朋友点了:❤️❤️❤️798店独有的【京A阿白草莓奶盖】香浓的奶盖搭配了酸甜的
  • 新的一年,愿你是一个幸福的人,有人与你立黄昏,有人问你粥可温,愿你遇见最好的爱情,所有的美好都与你环环相扣。中国茶道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虚静的空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