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印 光 大 师 慈悲开示:二、诫信愿真切   甲、示真信切愿(1234)
。。。切不可以凡夫外道知见,妄生猜度,谓净土种种不思议胜妙庄严,皆属寓言,譬喻心法,非有实境。若有此种邪知谬见,便失往生净土实益;其害甚大,不可不知!
。。。弥陀为我发愿立行,以期成佛。我违弥陀行愿,以故长劫恒沦六道,永作众生。
。。。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培其基址;再加以至诚恳切,持佛名号,求生西方,则可出此娑婆,生彼极乐,为弥陀之真子,作海会之良朋矣。
。。。以故自佛开此法门以来,一切菩萨、祖师、善知识,悉皆遵行此法。以其具足自他二力,校彼专仗自力者,其难易奚啻天渊之别。
。。。有缘遇者,幸勿忽诸。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况我末法人,何敢不遵循?

二、诫信愿真切   甲、示真信切愿

19.所言信者,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实实是乐。婆娑之苦,无量无边,总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此八种苦,贵极一时,贱至乞丐,各皆有之。前七种是过去世所感之果,谛思自知,不须详说,说则太费笔墨。第八五阴炽盛苦,乃现在起心动念,及动作云为,乃未来得苦之因。因果牵连,相续不断;从劫至劫,莫能解脱。五阴者,即色、受、想、行、识也。色,即所感业报之身;受、想、行、识,即触境所起幻妄之心。由此幻妄身心等法,于六尘境,起惑造业;如火炽然,不能止息,故名炽盛也。又阴者,盖覆义,音义与荫同。由此五法,盖覆真性,不能显现。如浓云蔽日,虽杲日光辉,了无所损;而由云蔽故,不蒙其照。凡夫未断惑业,被此五法障蔽,性天慧日,不能显现,亦复如是。此第八苦,乃一切诸苦之本。修道之人,禅定力深,于六尘境界,了无执着,不起憎爱;从此加功用行,进证无生,则惑业净尽,斩断生死根本矣。然此工夫,大不容易。末世之中,得者实难。故须专修净业,求生极乐。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则莲花化生,无有生苦。纯童男相,寿等虚空,身无灾变;老病死等,名尚不闻,况有其实?追随圣众,亲侍弥陀,水鸟树林,皆演法音,随己根性,由闻而证;亲尚了不可得,何况有怨?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楼阁堂舍,皆是七宝所成,不假人力,唯是化作;则翻娑婆之七苦,以成七乐。至于身则有大神通,有大威力;不离当处,便能于一念中,普于十方诸佛世界,作诸佛事,上求下化。心则有大智慧,有大辩才;于一法中,遍知诸法实相,随机说法,无有错谬;虽说世谛语言,皆契实相妙理。无五阴炽盛之苦,享身心寂灭之乐;故经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也。娑婆之苦,苦不可言;极乐之乐,乐莫能喻。深信佛言,了无疑惑,方名真信。切不可以凡夫外道知见,妄生猜度,谓净土种种不思议胜妙庄严,皆属寓言,譬喻心法,非有实境。若有此种邪知谬见,便失往生净土实益;其害甚大,不可不知!(正)与陈锡周书

20.弥陀为我发愿立行,以期成佛。我违弥陀行愿,以故长劫恒沦六道,永作众生。了知弥陀乃我心中之佛,我乃弥陀心中之众生。心既是一,而凡圣天殊者,由我一向迷背之所致也。如是信心,可为真信。从此信心上,发决定往生之愿,行决定念佛之行,庶可深入净宗法界,一生取办。一超直入如来地,如母子相会,永乐天常矣。(正)复永嘉某居士书八

21.念佛一事,最要在了生死。既为了生死,则生死之苦,自生厌心;西方之乐,自生欣心。如此则信愿二法,当念圆具。再加以志诚恳切,如子忆母而念,则佛力、法力、自心信愿功德力,三法圆彰。犹如杲日当空,纵有浓霜层冰,不久即化。(正)复徐彦如轶如书

22.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又曰: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其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者,由阿弥陀佛福德智慧,神通道力,所庄严故。吾人所居之世界,则具足三苦八苦,无量诸苦,了无有乐,故名娑婆。梵语娑婆,此云堪忍;谓其中众生,堪能忍受此诸苦故。然此世界,非无有乐,以所有乐事,多皆是苦;众生迷昧,反以为乐。如嗜酒耽色,畋猎摴蒱等,何尝是乐?一班愚夫,耽着不舍,乐以忘疲,诚堪怜愍。即属真乐,亦难长久。如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此事何能常恒?故乐境一过,悲心续起,则谓了无有乐,非过论也。此世界苦,说不能尽;以三苦、八苦,包括无遗。三苦者:一、苦是苦苦,二、乐是坏苦,三、不苦不乐是行苦。苦苦者,谓此五阴身心,体性逼迫,故名为苦。又加以恒受生老病死等苦,故名苦苦。坏苦者,世间何事,能得久长?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道尚然,何况人事?乐境甫现,苦境即临;当乐境坏灭之时,其苦有不堪言者,故名乐为坏苦也。行苦者,虽不苦不乐,似乎适宜;而其性迁流,何能常住?故名之为行苦也。举此三苦,无苦不摄。八苦之义,书中备述。若知此界之苦,则厌离娑婆之心,自油然而生;若知彼界之乐,则欣求极乐之念,必勃然而起。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培其基址;再加以至诚恳切,持佛名号,求生西方,则可出此娑婆,生彼极乐,为弥陀之真子,作海会之良朋矣。(正)初机净业指南序

23.肇法师云:天地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此语,且约未悟未证者言;实则此宝包括太虚,竖穷横遍,亙古亙今,时常显露。正所谓: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可不哀哉?唯我释迦世尊一人,亲得受用。余诸众生,经劫至劫,仗此宝威神之力,起惑造业,轮回六道,了无出期;犹如盲人,亲登宝山,不但不得受用,反更受彼所伤。由是世尊,随顺机宜,为之开示,俾彼各各就路还家;于彼六根、六尘、六识、七大中,随于何境,谛审观察,以期亲见此宝。然具般若之智照,直下蕴空戹尽者,虽则大有其人,而非末世钝根众生所能希冀。于是遂开一特别法门,以期上中下根,同于现生,得其实益。令以深信切愿,专念阿弥陀佛圣号,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久而久之,即众生业识心,成如来秘密藏。则由三昧宝,证实相宝,方知此宝,遍满法界。复以此宝,普施一切。以故自佛开此法门以来,一切菩萨、祖师、善知识,悉皆遵行此法。以其具足自他二力,校彼专仗自力者,其难易奚啻天渊之别。(续)念佛三昧宝王论疏序

24.吾人果能具真信切愿,如子忆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念,即是以势至反念念自性,观音反闻闻自性,两重工夫,融于一心,念如来万德洪名。久而久之,则即众生业识心,成如来秘密藏。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也。有缘遇者,幸勿忽诸。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况我末法人,何敢不遵循?(续)楞严经楷书序

[转载]印 光 大 师 慈悲开示:二、诫信愿真切   甲、示真信切愿(1234)
。。。切不可以凡夫外道知见,妄生猜度,谓净土种种不思议胜妙庄严,皆属寓言,譬喻心法,非有实境。若有此种邪知谬见,便失往生净土实益;其害甚大,不可不知!
。。。弥陀为我发愿立行,以期成佛。我违弥陀行愿,以故长劫恒沦六道,永作众生。
。。。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培其基址;再加以至诚恳切,持佛名号,求生西方,则可出此娑婆,生彼极乐,为弥陀之真子,作海会之良朋矣。
。。。以故自佛开此法门以来,一切菩萨、祖师、善知识,悉皆遵行此法。以其具足自他二力,校彼专仗自力者,其难易奚啻天渊之别。
。。。有缘遇者,幸勿忽诸。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况我末法人,何敢不遵循?

二、诫信愿真切   甲、示真信切愿

19.所言信者,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实实是乐。婆娑之苦,无量无边,总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此八种苦,贵极一时,贱至乞丐,各皆有之。前七种是过去世所感之果,谛思自知,不须详说,说则太费笔墨。第八五阴炽盛苦,乃现在起心动念,及动作云为,乃未来得苦之因。因果牵连,相续不断;从劫至劫,莫能解脱。五阴者,即色、受、想、行、识也。色,即所感业报之身;受、想、行、识,即触境所起幻妄之心。由此幻妄身心等法,于六尘境,起惑造业;如火炽然,不能止息,故名炽盛也。又阴者,盖覆义,音义与荫同。由此五法,盖覆真性,不能显现。如浓云蔽日,虽杲日光辉,了无所损;而由云蔽故,不蒙其照。凡夫未断惑业,被此五法障蔽,性天慧日,不能显现,亦复如是。此第八苦,乃一切诸苦之本。修道之人,禅定力深,于六尘境界,了无执着,不起憎爱;从此加功用行,进证无生,则惑业净尽,斩断生死根本矣。然此工夫,大不容易。末世之中,得者实难。故须专修净业,求生极乐。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则莲花化生,无有生苦。纯童男相,寿等虚空,身无灾变;老病死等,名尚不闻,况有其实?追随圣众,亲侍弥陀,水鸟树林,皆演法音,随己根性,由闻而证;亲尚了不可得,何况有怨?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楼阁堂舍,皆是七宝所成,不假人力,唯是化作;则翻娑婆之七苦,以成七乐。至于身则有大神通,有大威力;不离当处,便能于一念中,普于十方诸佛世界,作诸佛事,上求下化。心则有大智慧,有大辩才;于一法中,遍知诸法实相,随机说法,无有错谬;虽说世谛语言,皆契实相妙理。无五阴炽盛之苦,享身心寂灭之乐;故经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也。娑婆之苦,苦不可言;极乐之乐,乐莫能喻。深信佛言,了无疑惑,方名真信。切不可以凡夫外道知见,妄生猜度,谓净土种种不思议胜妙庄严,皆属寓言,譬喻心法,非有实境。若有此种邪知谬见,便失往生净土实益;其害甚大,不可不知!(正)与陈锡周书

20.弥陀为我发愿立行,以期成佛。我违弥陀行愿,以故长劫恒沦六道,永作众生。了知弥陀乃我心中之佛,我乃弥陀心中之众生。心既是一,而凡圣天殊者,由我一向迷背之所致也。如是信心,可为真信。从此信心上,发决定往生之愿,行决定念佛之行,庶可深入净宗法界,一生取办。一超直入如来地,如母子相会,永乐天常矣。(正)复永嘉某居士书八

21.念佛一事,最要在了生死。既为了生死,则生死之苦,自生厌心;西方之乐,自生欣心。如此则信愿二法,当念圆具。再加以志诚恳切,如子忆母而念,则佛力、法力、自心信愿功德力,三法圆彰。犹如杲日当空,纵有浓霜层冰,不久即化。(正)复徐彦如轶如书

22.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又曰: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其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者,由阿弥陀佛福德智慧,神通道力,所庄严故。吾人所居之世界,则具足三苦八苦,无量诸苦,了无有乐,故名娑婆。梵语娑婆,此云堪忍;谓其中众生,堪能忍受此诸苦故。然此世界,非无有乐,以所有乐事,多皆是苦;众生迷昧,反以为乐。如嗜酒耽色,畋猎摴蒱等,何尝是乐?一班愚夫,耽着不舍,乐以忘疲,诚堪怜愍。即属真乐,亦难长久。如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此事何能常恒?故乐境一过,悲心续起,则谓了无有乐,非过论也。此世界苦,说不能尽;以三苦、八苦,包括无遗。三苦者:一、苦是苦苦,二、乐是坏苦,三、不苦不乐是行苦。苦苦者,谓此五阴身心,体性逼迫,故名为苦。又加以恒受生老病死等苦,故名苦苦。坏苦者,世间何事,能得久长?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道尚然,何况人事?乐境甫现,苦境即临;当乐境坏灭之时,其苦有不堪言者,故名乐为坏苦也。行苦者,虽不苦不乐,似乎适宜;而其性迁流,何能常住?故名之为行苦也。举此三苦,无苦不摄。八苦之义,书中备述。若知此界之苦,则厌离娑婆之心,自油然而生;若知彼界之乐,则欣求极乐之念,必勃然而起。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培其基址;再加以至诚恳切,持佛名号,求生西方,则可出此娑婆,生彼极乐,为弥陀之真子,作海会之良朋矣。(正)初机净业指南序

23.肇法师云:天地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此语,且约未悟未证者言;实则此宝包括太虚,竖穷横遍,亙古亙今,时常显露。正所谓: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可不哀哉?唯我释迦世尊一人,亲得受用。余诸众生,经劫至劫,仗此宝威神之力,起惑造业,轮回六道,了无出期;犹如盲人,亲登宝山,不但不得受用,反更受彼所伤。由是世尊,随顺机宜,为之开示,俾彼各各就路还家;于彼六根、六尘、六识、七大中,随于何境,谛审观察,以期亲见此宝。然具般若之智照,直下蕴空戹尽者,虽则大有其人,而非末世钝根众生所能希冀。于是遂开一特别法门,以期上中下根,同于现生,得其实益。令以深信切愿,专念阿弥陀佛圣号,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久而久之,即众生业识心,成如来秘密藏。则由三昧宝,证实相宝,方知此宝,遍满法界。复以此宝,普施一切。以故自佛开此法门以来,一切菩萨、祖师、善知识,悉皆遵行此法。以其具足自他二力,校彼专仗自力者,其难易奚啻天渊之别。(续)念佛三昧宝王论疏序

24.吾人果能具真信切愿,如子忆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念,即是以势至反念念自性,观音反闻闻自性,两重工夫,融于一心,念如来万德洪名。久而久之,则即众生业识心,成如来秘密藏。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也。有缘遇者,幸勿忽诸。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况我末法人,何敢不遵循?(续)楞严经楷书序

智顗,字德安,姓陈,颍川人。母孕时,梦烟五彩,萦绕怀抱。及诞,室内光明洞然。眼有重瞳。卧必合掌,坐必面西。少长,见像即礼,逢僧必敬。年十八,投湘州果愿寺法绪出家。诵法华经,兼通律藏。性乐禅悦,诣光州大苏山礼慧思禅师。思一见曰,昔日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即示以普贤道场,为说四安乐行。顗乃于此山修法华三昧。始经三夕,诵至药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身心豁然,寂而入定,照了法华,达诸法相。陈光大元年,初至金陵,居瓦官寺,创宏禅法。大建七年,往临海天台山,结庵于北峰,居焉。未几,奉诏入金陵。阵亡,去之庐山,又周游荆扬间。隋开皇十四年,归天台。前后造寺三十六所,佛像八十万躯,亲度僧一万四千人。赎鱼簄溪梁六十余所,作放生池,表闻于朝,严禁采捕。龙天致敬,道俗向化,法教于斯大盛。晋王广,从受菩萨戒,奉以名曰智者。尝著净土十疑论,其末篇,示欣厌二义。曰,欲决定生西方者,具二种行,定得生彼。一,厌离行。二,欣愿行。厌离行者,凡夫无始以来,为五欲缠缚,轮回六道,备受众苦。不起心厌离五欲,未有出期。为此,常观此身,脓血屎尿,一切恶露,不净臭秽。涅槃经云,如是身城,愚痴罗刹,止住其中,谁有智者,当乐此身。又经云,此身众苦所集,一切皆不净,扼缚痈疮等,根本无义利。至诸天身,皆亦如是。行者若行若坐,若睡若觉,常观此身,唯苦无乐,深生厌离。纵妻房不能顿断,渐渐生厌,作七种不净观。一,观此淫欲身,从贪爱烦恼生,是种子不净。二,父母赤白和合,是受生不净。三,住母胎脏,是住处不净。四,在胎唯食母血,是食啖不净。五,十月满足,从产门出,是初生不净。六,薄皮覆上,其内脓血遍一切处,是举体不净。七,死后膀胀烂坏,是究竟不净。观身既尔,观人亦然。所爱境界男女身等,深生厌离,常观不净。能如此观者,淫欲烦恼,渐渐减少。又发愿,愿我永离三界杂食臭秽脓血不净,耽荒五欲男女等身,愿得净土法性生身。此为厌离行。欣愿行,复二种。一,先明求往生之意。二,观彼净土庄严等事,欣心愿求。明往生意者,所以求生净土,为欲救拔一切众生苦。即自思忖,我今无力,若在恶世,烦恼境强,自为业缚,沦溺三途,动经劫数。如是轮转,无始来未曾休歇,何时得救苦众生。为此,求生净土,亲近诸佛。若证无生忍,方能于恶世救苦众生。故往生论,发菩提心者,正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则是度众生心。度生心,则是摄众生生佛国心。又,愿生净土,须具二行。一,须远离三种障菩提门法。二,须得三种顺菩提门法。何为远离三种障菩提法。一,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著自身故。二,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三,依方便门,怜悯一切众生,欲与其乐,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若能远离三种菩提障,则得三种顺菩提法。一,无染清净心。不为自身求诸乐故,菩提是无染清净处。若为自身求乐,即染身心,障菩提门。故无染清净心,是顺菩提门。二,安清净心。为拔众生苦故,菩提是安隐一切众生清净处。若不作心拔一切众生,令离生死苦,即违菩提门。故安清净心,是顺菩提门。三,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生证大菩提涅槃故,菩提涅槃,是毕竟常乐处。若不作心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即遮菩提门。故乐清净心,是顺菩提门。此菩提因何而得。要因生净土,常不离佛,得无生忍已,于生死国中,救苦众生,悲智内融,定而常用,自在无碍,即菩提心。此是愿生之意。二,欣心愿求者,希心起想,缘弥陀佛,若法身若报身等,金色光明,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放八万四千光明,常照法界,摄取念佛众生。又,观彼土七宝庄严妙乐等,备如无量寿经、十六观经等。常行念佛三昧,及施戒修等一切善行,悉以回施众生,同生彼国,决定得生。此欣愿门也。顗化缘既毕,往剡东石城寺,谓弟子曰,吾当卒于此矣。命施床东壁,面向西方。专称阿弥陀佛,般若观音。又令多燃香火,唱无量寿经,及观经题竟。赞曰,四十八愿,庄严净土。华池宝树,易往无人。火车相现,一念改悔者,尚得往生。况戒慧熏修,圣行道力,功不唐捐矣。弟子请云,未审大师证入何位,没此何生。顗曰,吾不领众,必净六根。损己利人,但登五品。吾诸师友,今从观音势至,皆来迎我。言讫端坐,如入三昧。年六十七,时开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也。天乡寺释慧延,闻顗迁化,感咽无已。欲知顗生处,因写法华经,以求冥示。夜梦顗从观音西来,顾谓曰,疑心遣否。其外灵异数著,类如此。(续高僧传,佛祖统纪,十疑论。)   https://t.cn/R2WxOIa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同桌是十万个为什么昨天看到一条爆火的抖音,综合了小时候妈妈说过的话:“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自己的东西不知道自己收拾,天天都在找东西!当孩子看手机时,距离太
  • 这就是二月,有岁月的新生,有人间的聚散,有节日的欢闹,有时光的感慨,有身躯的疲惫,还有着懂得珍惜的成长......不去在意谁曾来过,谁又曾走了,擦肩只有刹那,停
  • 所‌⁡​ 谓​‌​ 婴‌ 灵​,就‌⁠​是⁣人⁣‍工‎‎流⁡⁡‏产‌ 或⁢⁢⁢‌胎 死⁣腹 ‌中​​​或‌出⁢生​‌不⁣‌久⁢‌⁡⁣即 夭⁢折 ​
  • 【排名更新】 —— 艾特三位好友转发【娱乐榜1⃣️8⃣️名】上升两位刘耀文|伤口是勇敢者的反抗,少年永远沸腾滚烫BV:BV1XU4y1v7z6 ✔️多发优质✔
  • 有时我很难过,我也像失去重心一样在疑惑爱是什么东西,我感受不到它是什么,我也觉得这一切无意义极了,我此刻很想流泪,涛涛分手了,我转身的时候撞上了一个陌生人——他
  • 符蝶,女,1982年11月出生,海南三亚人,黎族,大学学历,在职公共管理硕士学位,2004年12月参加工作,200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王东,男,1970年
  • 当你很累很累的时候,你应该闭上眼睛做深呼吸,告诉自己你应该坚持得住,不要这么轻易的否定自己,谁说你没有好的未来,关于明天的事后天才知道,在一切变好之前,我们总要
  • 一样一样的)后来见她说的没什么力度,她:''我在这里干了五年了,没有人说过这个事儿。[赢牛奶][赢牛奶]如果换成是我一个人,我可能就吃下这个闷亏,然后自己越想越
  • 我感觉你其实是对现在的感情是很有动力的,你很愿意为现在的这段感情去付出,但是这里出现的圣杯二似乎还是有出现三个人的能量呢,只是好像现在这个第三者的能量是偏弱的,
  • " 阳宝山大桥为主跨 650 米的悬索桥,所处的独木河大峡谷附近几乎无路可通,项目在国内首次采用空中纺线法架设 4600 多吨重的主缆,解决了山区场地
  • 猴人生于六月,小暑之时,清和日炎,风调气温,爽气满身,乐而无忧,惟粗衣淡食不缺,珍菜美肴难得,吉凶祸福平均,婚姻自由美满,子孙贤贵兼能。猴人生于丑日,月德照命,
  • 有人会在孤独无聊的时候嘴里面嚷嚷着你的名字?有人会时刻记得你嗓子不好让你别吃麻辣吗?有人会告诉你如果受伤了要戴护膝?有人会想起你就笑吗?有人会和你一起笑一起疯吗
  • 但…那又如何,在外面的曙光中早已无人相伴…… #每日一善[超话]# [cp]#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阳光信用#【互动指路 不吞必hui 不带 勿带h
  • 小号根本都不敢发自拍,怕被认识的人发现,有太多太多心事怕被人知道,自从跟前任分手后好像状态越来越好了,事业顺心手里有钱,但是还是挺想他的,也想找人说说心里话,不
  • #手办##诗人琉璃姬##蔡徐坤注册哈密哈密商标#看了很多粉丝朋友的解释也确实知道了不是用作商用,而且一开始cxk的意图也是通过宣传新歌的方式来让更多人的知道了哈
  • 有时候,优惠券过不去的不是一个坎,而是心中的执迷。有时候,优惠券过不去的不是一个坎,而是心中的执迷。
  • !!
  • 在超话看到有人说闪暖更氪,笑死,物价是客观的,不是你觉得贵它就贵的。不久前贴吧还拍卖了一个零氪限时十闪复的号,觉得闪暖不氪金就玩不了的应该看看别人,不是所有
  • [抱抱]2017英国盛夏折扣# 购买链接:其它花样折扣看这里:手机党请自觉下载围兜[doge],英国最受欢迎的折扣购物App:#据说我是王的女儿# 高考党的盛夏
  • 炒股多年,终于有人把“内盘外盘”讲得一清二楚,让你就可以理解主力交易背后的语言。对孩子,应该多说一些尊重保姆阿姨的话,对保姆阿姨,要多说些耐心宽容对待孩子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