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强者:低处渡己,高处渡人

莎士比亚曾说:

“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人生短短数十载,往往是顺境与逆境同在,幸福与苦难同行。

糊涂的人,在顺境中享乐,逆境中消磨,幸福中放纵,苦难中沉沦;

却少有明白人,懂得在顺遂时修心,落魄时蓄能。

真正的强者,并非是有出神入化、颠倒乾坤的本领,而是能守住自己的心,低处渡己,高处渡人

低处渡己

主持人马丁说过一句话:

“每一个强大的人,都曾咬着牙度过一段没人帮忙、没人支持、没人嘘寒问暖的日子。”

人这一生,难免有孤独落魄时,身后无山可靠,周围无人可依,只能独自挣扎,艰难前行。

“竹林七贤”阮籍,在他三岁时,父亲便去世,留下他和母亲两人相依为命。

不过幸得曹丕照顾,母子俩才不至于流落街头。

因此,他非常感激曹丕的帮助。

他为曹丕最终能够接替汉室政权而高兴,但又因曹丕胁迫汉献帝禅让帝位而痛苦。

他从小便立志,要做项羽、刘邦那样的济世英雄,却因官场上那些道貌岸然、不守规则之人而气愤。

他哭过,骂过,醉酒过,但心中的苦闷与绝望并没有因此宣泄,反而越发痛苦。

最后别无他法,他开始潜心写诗,将自己沉浸于诗词创作中,以此来治愈心灵的伤痛。

阮籍这一生一共写了八十二首咏怀诗,而他也在此过程中不断洗涤内心,最终走出阴霾。

然而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阮籍一样,能在磨难中坚强,苦难中自渡。

生活艰难,世事艰辛,我们无法逃避,也无从回避。

但若任由自己深陷其中,向下沉沦,难免会身心交瘁、精疲力尽,从而失去继续攀登的勇气和前进的动力。

要知道,身在低谷,无人可靠是常态,懂得自我救赎,才是破局之道。

正如《送你一匹马》中写到:

“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身处黑夜,与其等待他人相助,不如独自摸索前进,待到时机成熟,便可重获新生。

真正厉害的人,都明白,有了低处时的默默蓄力,才能有来日的出类拔萃。

高处渡人

《旷怡亭口占》中有一句诗: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这世间最好的修行,莫过于见识了生活的大风大浪,还能不忘释放善意,向他人施以援手;

历经了生活的磨难困顿,仍有一颗悲悯之心,帮扶他人。

东晋书法大家王羲之,虽名扬天下,但却极少为人写字。

一次,他散步路过山阴城桥,遇见了一位贫苦的老婆婆,提着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桥上叫卖。

竹扇很简陋,没什么装饰,也少有人问津,老妇人十分着急。

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妇人,就上前说:

“您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可否让我题上字,试试?”

于是王羲之自顾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下五个大字。

老妇人见此,满脸怒气,责怪王羲之把她的扇子弄脏了,这下更没人买了。

王羲之却告诉她说:

“您只说这是王右军的书法,每把扇子可要价一百钱。”

说完便离开了。

老妇人无奈,只好按照他的话去卖,不想众人知道后竞相购买,一篮子竹扇很快被抢购一空。

老妇人这才明白王羲之的用意,对他感激不尽。

在旁人看来,这或许只是王羲之的举手之劳,但对于老妇人来说,却是帮她解决了一时的困境。

在生活中,谁都免不了有山穷水尽、落魄潦倒之时。

面对他人的困顿无助,我们不妨伸手扶一把,既是为他人解决了难题,也是为自己赢得了美誉。

看过一句话:

“谁都有雨天没伞的时候,你为别人撑的伞,都会化作来日躲雨的屋檐。”

有时候,我们的一个小小善举,便能为他人排忧解难,渡过难关。

俗话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在顺遂无虞之时助人,在力所能及之处渡人,来日定会化作我们成长的养分,增添我们生命的厚度。

真正的强者,把人生当修炼场

有人说:

“我们所遇的每个人、每件事,都是来渡我们的。”

人生在世,酸与甜,苦与乐,都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顺时坦然,逆时淡然,才是我们对待人生的最好方式。

河东先生柳宗元,年轻时仕途一帆风顺,才三十二岁便做了礼部员外郎。

但本该节节攀升的他,却因一篇《六逆论》,被刚即位的宪宗贬去永州。

本是一心为国,却落得如此下场。

永州十年,柳宗元不仅经历了母亲病逝,女儿夭折,家中失火,自己还记忆衰退,浑身是病。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埋怨,反而是不断反省自己、为人着想。

世界吻之以痛,他却报之以歌。

十年后,柳宗元被诏回京,但刚满一月,又因好友刘禹锡被贬柳州。

可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怨恨好友,反而是凭一己之力,将柳州从地狱变成了天堂。

他在柳州释放奴婢、兴办学堂,开荒种地、治病救人……

短短四年时间,使柳州那些外出避难的百姓纷纷回乡。

柳宗元这一生,可谓是坎坷相伴,苦难相随。

但他从未妥协,反而将人生当作修炼场,在逆境中修行,在苦难中开花。

反观我们这一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人生在世,便没有所谓的一帆风顺,但风再大、雨再急,也有风停雨歇之时。

那些让我们伤感的、不适的、介怀的,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却。

而当我们历经了红尘苦难,也会渐渐发现:

所谓人生,不过是一块磨刀石,逆境时修身,苦痛自消散;顺境时修心,烦恼也随风。

有人说:

“苦,是生活的原味;累,是人生的本质。

但苦过累过之后,便是更强大的自己。”

因此,若遇苦难,不妨将它看做人生道路上的垫脚石。

每走一步,都会成为我们逐渐强大的基石,每走过一步,都是增加了我们生命的韧度。

若身在低处,那便将它看作一口大锅,虽然处在锅底,但无论我们去往哪个方向,都是上升。

若是身居高处,那便心怀慈悲,用我们的力所能及,去帮助他人。

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它便会化作坚硬的铠甲,在风雨中为我们保驾护航。

将人生当修行,把红尘当道场,做自己修炼之路上的苦行僧,才是真正的强者。

人生这段旅程,有风雨坎坷之时,也会有鲜花掌声之日。

弱者往往沉坠在了黎明的前夜,而强者却撑到了天明。

其实,无论是喜是悲,是苦是乐,都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最好养分。

试着从中汲取营养,笑对一切,是幸福人生的最佳答案。

往后余生,愿我们都能在生活这场苦旅中,一边感受,一边完善;一边磨砺,一边成长。

#每日一道# 〖《度人经》与宋元道教〗

两宋时期,道教的斋醮科仪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历时性的角度来看,斋醮科仪在北宋的变化主要是醮祭代替斋法成为科仪活动的主流,而南宋则鲜明地体现在各种新道法对传统道教斋醮科仪的影响。从共时性的角度来考察,伴随着斋醮仪式的变化,道教内部就“恪守古法”与“随俗行事”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并由此而形成了崇尚古典与随顺世法的两大流派。

以道教传世的经典来看,蒋叔舆、金允中可以说是维护经典与传统的代表,天心正法与天台东华派则有着强烈的征用世法的一面。新符箓派对斋醮科仪的创新,遭到了灵宝派中以维护经典与“古科”为己任者的批判。对于受箓与行法的关系,以恪守古法、维护经典为己任的灵宝派有自己的看法。

他们认为,道教的斋醮仪式历来是灵宝派之所长,按照传统的“三洞”学说,要行灵宝斋法必须受洞玄灵宝中盟箓,否则即为“不法”,即为“僭妄”,即为“越阶行事”,即所谓“灵宝为中乘之极品,正一而下诸法不得跨越灵宝”。然而,宋元时期,灵宝斋法的兴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一、《度人经》在道教仪式中的广泛使用

灵宝斋法是道教仪式传统的主流,灵宝斋法重《度人经》。两宋时期的新符箓派大都推崇《度人经》,称颂《度人经》在道法中的灵验。宋元之际盛行的混元法,始创于武昌的雷时中。混元法奉晋人路大安为祖师,其法即重《度人经》:

路祖师当晋时亲遇太上老君,授以此法,而是教专以《度人经》为主。师每化导世人及开度弟子,皆先令其精心诵经,各获果报。且尝论度人经旨,以开后学。其要在十回度人,非惟十遍可以度人,乃在平日修炼自己,以究返还之妙。

宋元之际蜀人廖守真所创的天心地司雷法亦推崇《度人经》。《道法会元》卷二四六《大心地司大法·法序》称:昔宗师廖真人(廖守真)修大洞法,诵《度人经》后真人得道,遍历江湖。

不仅如此,《度人经》的盛行与推崇甚至变革了大洞法。原本以存思身神为务的《大洞真经》也出现与《度人经》相互融合的现象。南宋之际,大洞法已经风行一时。南宋时期的《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和元朝卫琪的《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注》即是该法流传于世的体现。所谓《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即《大洞仙经》)乃是《大洞真经》的南宋传本,亦称梓潼文昌经本或者蜀本。此经据称是“更生永命天尊”(即文昌帝君)于南宋孝宗乾道戊子年(1168)初次降笔于鸾坛,宋理宗景定甲子年(1264)上德真君降坛校正。

《大洞真经》本为炼养之书,以诵咒思神为主,而《大洞仙经》却是除去《大洞真经》中的存真之法,效仿《度人经》,以济生度死、消灾延寿为归旨,强调设斋诵经,行斋醮仪式。卫琪在注释《大洞仙经》时,即时时强调要修诵《度人经》,方可受度飞升;同时,更结合新出仪式(如炼度仪)的宗旨来诠释《大洞仙经》。其认为作为“受炼司”的“南昌上宫”即为文昌,即所谓“《度人经》、南宫、南昌皆与此同”。

上清派本重《大洞真经》、《黄庭经》等经,以存神、服气等为内修之法,因此,在斋法上,六朝时期的上清斋乃是一种主要以个人内修为内容的斋仪。相对于“外斋”的灵宝斋法,上清斋被称为“内斋”,是“三箓七品”斋法之一种。显然,南宋之际出现的大洞法不仅与《大洞真经》的主旨相去甚远,更与六朝时期的上清斋法迥然有别,金允中所说的“将《度人经》中章句指为洞经者也”乃是十分精辟的断语。

二、《度人经》的符咒化与灵宝大法的兴盛

两宋时期,民间社会盛行念诵《度人经》的礼俗,在民众的信仰世界中,《度人经》具有奇异的效用。此外,《度人经》的符咒化,也是两宋时期道教斋醮仪式兴盛的重要表现。隋唐道教,呈现出了重义理的旨趣。两宋道教则大兴符咒法术。以《度人经》而言,唐代道士薛幽栖、李少微、成玄英等皆以重玄义理来注解此经。约成书于两宋之际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共六十一卷,仅卷一为《度人经》本文,余下的六十卷则是由本经衍生出的符箓咒术。其中,以《度人经》经文为根本,编造大量的神将吏兵、道法职司是当时新兴符箓派的惯常做法。

灵宝大法本以《度人经》为其本经,天台东华派据经文为编造道法符书,“以经中一句作一司”,“断章破句”编造出了二百多种的道法职司:切闻天真司于上境,鬼神主于幽冥,固非世人所可测。然而行持之士,亦须少达天地之正理,粗晓教法之源流,既不通古今,又不考经典,妄以己见测度,迷误后世,可不哀哉!台山灵宝法中又立修用仙曹品,以经中一句作一司,且如“不得拘留逼合鬼群”。

经中本意自谓应度之鬼,出离幽境,不得复行拘留,而逼合于鬼群之中,是承上文之义尔。却取以为《不得拘留司》、《逼合鬼群司》。乃断章破句,悉以为司。且有修用仙曹、施用仙曹、赫奕仙曹、三界所向仙曹等例。牵合诞妄,无所不至。而台山排联补缀,碍理极甚。

究道法职司之实质,乃是在明“尊卑等第”的基础上,用人世间的礼法来奉事天地神祇:

斋法之设,必有奏申关牒,悉如阳世之官府者。以事人之道事天地神祇也。所以寓诚也。是假我之有,以感通寂然不动之无也。然后见其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以明其不敢以上下神祇为无也。所以尽事人之道以事天地神祇也。故阐事之先,必请命于上天之主宰,与夫三界分治之真灵,曰府,曰司,曰宫,曰院,凡有关世人生死罪福之所,必一一月誊诚以闻,或奏或申或关或牒,又当随其尊卑等第为之。

随着道法职司的出现,道教斋醮仪式中也出现了大量借以“感通”神真“以达其忱”的“奏、申、关、牒”等文书。

显然,东华派所造之职司,以《度人经》经文为主要依据,以“经中一句为一司”,其目的仅仅是为道教斋醮仪式提供可以召请的神真与将吏,而《度人经》经文本身的“深机奥义”却处于次要的位置。通观两宋时期出现的派别不同的灵宝大法,以“经中一句为一司”编造仪式中使用的职司、将吏,比比皆是。其中,王升卿一系也属此列:“王升卿所编《灵宝大法》,考证甚多,其以经句为司处,亦有数条,失于删去,已为不当。”

随着天心正法、东华派等新道法对道教斋醮仪式中神将吏兵的改造,斋醮仪式中的用印制度也发生了变化。以道教的理念,法印是三界神灵职司威权的象征,行法用印,犹人间官署施行必用之官印:印者,信也。用者封物相什,亦执政者所持信也。《汉官仪》云:王侯曰玺,列侯至中二千石曰章,其余皆曰印,此世印也。隆古盛时,人鬼各安其所,阴阳不杂其伦,故道之用,惟见于修真练本,以至轻举飞升。中古以降,慢真日益,正道凋晦,邪伪交驰,上下反复,于是出法,以救其敝,表章以达其忱,付降印篆以为信志。故用印之义,近同世格,亦道运因时损益者也。

从东汉张天师开始,道教即有使用法印的传统,但是其数量不多,仅止乎“阳平治都功印”等少数几枚。晋宋之末,斋修方盛,文檄渐繁,于是在斋醮仪式中,印篆亦即法印便日见增多。以至于在后世的法师中,时常出现“玄奥不逮于古人,印篆百倍于前辈”的现象。撰造印记,增改旧法,为图利之端者,更是不胜枚举。天台东华派所增印篆尤甚。

东华派的“飞玄三气玉章印”、“三天太上印”、“道君玉印”、“九灵飞步章奏司”、“九灵飞步章奏印”都是古灵宝法中所没有的。按照灵宝古法,灵宝章奏之事,止用四印即可奏效:一切奏申符檄均用“灵宝大法司印”,“通章印”专以拜章,“黄神越章印”以备急切奏告,“神虎印”用于招魂旛,“或朱篆七玉女名于旛身,不用亦可”。仅此四印即可应世间行持之用,修二十七品之斋,设四十二等之醮,以祈天告地,设醮修斋,祷雨请晴,招魂摄鬼,治病考祟,拔亡救存。然而,东华派科仪大肆增加的法印,早已突破了古灵宝法的陈规,成为两宋时期灵宝派仪式颇为值得注意的现象。

天台东华派所编造的印章被金允中称为“名称失格”,东华派也被视为“科教中为异”者。这充分显示出了东华派灵宝大法与灵宝古法的差异,也显示出两宋时期诸家灵宝大法极强的创造力。

倘若仔细考之,东华派所增加的印篆却是有其内在逻辑的。新法箓的出现是法印大量产生的重要因素。杜达真所创的“玄灵璇玑府印”是吸收神霄派法箓的产物。行北斗醮受“北斗箓”是道教斋法的典式,宋宣和年间,宝箓宫开始传授“高上神霄元一六阳璇玑秘箓”这一阶新道法。所谓璇玑指的是中斗星宫,此法箓一出,即出现了行北斗醮受“高上神霄元一六阳璇玑秘箓”的状况。与之相应的,“玄灵璇玑府印”也取代了“灵宝大法司印”。

而混洞赤文印、灵书中篇印、八威龙文印、元始符命印、自然灵章印、敕制地祇印、历关诸天印、招集群仙印、普告三界印、严摄北鄷印、明检鬼营印等法印皆以《度人经》中四字为一印,“添一印字,凑分三行”。虽然灵宝古斋法本无以上印文,但是这亦不失为天台东华派对灵宝斋法的一种创新。

究其实,神霄雷法、天心正法等新出道法对灵宝斋法的影响是两宋时期道教大量编造职司、法印的根本原因。天心正法重“北极驱邪院印”。世间法师以“北极驱邪院”为仿效的对象,编造了“考召院”、“灵官院”等职司,并制成“考召院印”和“灵官院印”等印章。雷法盛行于世,也成为道教法印频繁增加的诱因:

天台续编灵宝法,新起“璇玑法”、“青玄左府法”,其类不一。前后所撰印篆,不计其数,难以备言。如天心法用“(北极)驱邪院印”,乃正一之枢要也。考召诸术,千途万派,莫不总乎驱邪院也。世乃厌其称名,常俗多易。“考召院”、“灵官院”之类极多,亦以其额为印。若雷法名称、印篆,迩来又其繁冗。殊不知,运雷霆于掌上,致风雨于目前,亦不必印多,而后可行也。

显而易见,“北极驱邪院印”可以总括诸阶考召法,行诸阶考召法只用“北极驱邪院印”即可,不必无端增衍“考召院”、“灵官院”诸印。金允中力图为道教的职司、法印制度正本清源,这一举动着实有维护道教斋醮仪式主流传统之义。然而,道教斋醮仪式主流传统的维护,并不是通过扼杀新法这一简单的途径能达到的,终究还必须借助“古典”与“世法”二者的辩证统一来实现。

(明)宝华山见月律师《一梦漫言》(五)

佛教慧日 2022-06-24 00:00 发表于山西

收录于合集#(明)宝华山见月律师《一梦漫言》5个

●宝华山见月律师

一梦

漫言

1

落马化缘

余礼退而出,四顾踌躇。一僧号月峰,近前问云:“道人,汝心中有何事不决?”余言:“思化衣钵之地,无相识处方往。”彼云:“浪穹过凤尾山二百里,有落马〖落马,地图作骆马〗,五井产盐,人户数万,好善多富。我是彼人,不日还乡省师,想汝未到,可以同往。”于九月终,与月峰离鸡足,奔凤尾。途行半月乃到落马,宿西山放光寺。主僧悟宗,悦颜相迎,不似初会。此寺是杨旌香火,家世乐善,子侄多儒,加之月峰、悟宗赞叹,凡好善者莫不相顾。又有土官姓自号晏之〖土官者,凡诸边地有番苗等异族聚处者,皆设土官管理之〗,一会投机,逾相爱敬。

【译文】

我礼拜之后退了出来,心中想到下一步应当怎么办,正在踌躇之间,有一僧人名月峰,走上前来问我:“道人,你心中有什么事委决不下?”我说:“正在想到哪里去乞化衣钵,没有熟悉的地方。”他说:“从浪穹县出发,过凤尾山二百里,有个地方叫落马井,产盐,有数万户人家,好善多富。我就是那里的人。最近几天我要回去拜省我的师父。我想你没有去过那地方,可以一同去。”九月末,就与月峰离开鸡足,向凤尾进发,走了半个多月才到落马井,住在西山放光寺。主持僧悟宗,欢喜地接待我们,不像初次会面的样子。这寺是杨旌家族的香火庙,一家世世乐善好施,晚辈子侄多半从事儒生之业。又加上月峰和悟宗两师的赞叹促成,所以善信们都来相助,又有当地土官名自晏之,和我一会,非常投机,彼此十分爱敬。

02.放光披剃

本觅生处,反成熟境。急欲登山披剃,复被檀护相绊。至崇祯五年九月初〖师三十一岁〗,有省中亮如老法师赴永昌府请,讲经毕还省,道从此过,宿东山大觉寺。对月峰议云:“此方檀信坚留,出家之志未遂,意欲从亮老法师剃发,以便随侍参学,又恐有违鸡足本愿,爽信于善知识,此事云何?”月峰云:“我知亮法师是寂光一脉,曾居寂光方丈三年,汝起法名亦是寂光宗派。今就此披剃,似离鸡足,若论法派,仍是大力老和尚之孙,不为爽信,还满本愿,事宜速办,勿再疑迟。”余心乃决。即同月峰下放光之西岭,登大觉之东山,礼请法师,但云奉供,不敢造次擅言落发。承师允可,移锡西山。

次早焚香哀恳披剃。师笑云:“吾昨夜梦一僧,身着袈裟,随众无数,语云发长求剃。今日有此因缘,汝再来人也,可以绍吾弘法利生,应名读体,号绍如。当择期先造一五衣,受根本五戒。”余悲出家之晚,且喜宿有深因,卜十月初五日披剃。街市信心者,于是日男妇接踵登山随喜。正乏助者,出门觌面,恰遇成拙,三营一别两载,今日如克期而至。问:“从何来?”答:“从永昌府宝台山来,欲随亮老法师,夜间赶至山下,闻在放光,今日为一道人披剃,却是还极师。”两人大笑,真乃奇缘。巳时敷座剃发受戒。男妇无数围座,如观至亲,叹息不舍。斋毕而回,佛声盈路。

【译文】

原本来到的是生地方,反而成了熟热之地。我急切想回鸡足山披剃,却一再被当地善信施主们挽留。到了崇祯五年九月初(公元1632年),有一位省城的亮如老法师应邀去永昌县讲经,圆满后返回省城,正好从这里路过,住在东山大觉寺。我就和月峰商议说:“这里的善信施主坚留不放,我出家之志未遂。我打算随从亮老法师剃发,以便随侍在他身边参学。但又担心这样做违背了想在鸡足山披剃的本愿,背信于大力老和尚。这事该怎么办呢?”月峰说:“我知道亮老法师是寂光寺那一法脉,曾在寂光寺作方丈三年,你的法名,也属寂光宗派,若在亮老法师处披剃,看似离了鸡足,但就法派而论,仍然是大力老和尚之法孙,不能算背信,还是满了本愿。应当速办,不要再迟疑不决了。”于是我才下了决心,就和月峰离开放光寺,下西岭,登上东山大觉寺,礼拜了亮如法师,只说前来瞻仰供奉,不敢放肆直说要求落发。承蒙亮法师恩允,就移住到西山放光寺。

第二天一早我焚香向亮如法师哀恳为我披剃。亮如法师笑着说:“我昨晚梦见一僧,身着袈裟,随从之众无数,对我说头发长了求我给剃去。今天应了这一因缘。你是再来人,可以绍吾(继承我)弘法利生,应该取名读体,号绍如。先选定吉期,备好五衣,受根本五戒。”我深悲自己出家太晚,但可喜的是我宿有深因。就卜算决定十月初五日披剃。街上的善信男妇,在当天接踵登山来寺随喜。我正在为缺少帮手着急,信步走出寺门,当面就撞上了成拙。我们三营镇一别至今已有两年,今天相见,恰如早有定约。问他从哪里来,他说:“从永昌府宝台山来,想随侍亮老法师。昨晚赶到山下,听说法师在放光寺,今天要为一道人披剃,原来是你还极师哟!”两人大笑,真是不可思议的奇缘。巳时(九点至十一点间)摆设好法座,举行了披剃受戒仪式。很多男妇围座观礼,如观至亲,叹息依依,不忍舍离,斋供完毕才散去,一路上只听佛号声绵绵不断。 https://t.cn/zRZZCDG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一男子被三亚交警查获】3月16日22时51分许,三亚交警高速公路管理大队路管员在海角互通路段开展酒驾醉驾夜查整治行时,依法拦截一辆BP***6号小型普通客车,经
  • 我明知我已离不开你,姑娘…也许,人生就是一场不知所以的长征。你要我留在这个地方,奥,不能这样。
  • 兰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2年3月29日(来源:临报融媒)【#临沂疫情防控在行动# #兰山区紧急寻人# #临沂疫情# 】关于紧急寻找阳性检测人员的密切接触者和
  • 本轮由远洋集团旗下远洋资本领投,宁波瀚润、高林资本等共同投资,是宅急送继2018年获得A轮12亿元融资后,再次受到产业资本的持续加码。宅急送董事长王洪涛表示,B
  • #读书[超话]# 这是一本非常适合家里有学龄前儿童的读物,他能帮你理解学龄前每一个不同年龄段时期的生物学特征和心理学特征,了解了这些你就能理解孩子的各种“奇怪想
  • 阅读与记录的过程也是寻找真我的过程书中的世界干净又安宁在这里能平复所有躁动不安的情绪屏蔽一切外界嘈杂的声音剥离了这一身沾染了污浊的外壳显露出来的才是纯净而自由的
  • #吉网观冬奥# #冬奥在北京嗨翻在吉林# #冰雪吉林e起嗨# 【冬奥吉镜头丨“空心村”嬗变美丽乡村】铭悦乡居是张家口赤城县“空心村”治理改革创新试点项目,也是巩
  • 已有山东、广东、浙江等地药店纳入集采,各大上市连锁药房也纷纷跟进此前(2019年9月30日)国家医保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大
  • ✿ฺ)@任嘉伦Allen01、破产程序开始的模式02、破产案件受理的形式审查03、破产案件受理的实质审查04、破产申请受理的法律效力//前言破产申请的提交仅是破
  • #你的家乡是如何吃鱼的#强烈推荐简单又好做的火锅鱼。这种做法,简单、方便,味道辣而不燥,鲜而不腥花漾小店为了能让自己家的喵主人过上土豪生活,吃上渴望猫粮,开始努
  • 株洲芦淞区庆云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刘锴,只是一名很普通的基层医护人员,700多天在隔离酒店的坚守,并且每天都有极大的工作量,这却并不是每个人随随便便就能坚持下来的
  • ■所购房屋能否自行办理购房人可及时知晓《公告》发布后,登记机构将对符合自行申请办理条件的商品房项目,在“西安不动产登记”微信公众号上公示,购房人可自行对照。公示
  • 【济美华睿园小区和富兴嘉城A区解除管控 终止疫情Ⅳ级应急响应……奋战14天•坚守•温暖•感动】“凌晨解除管控,有点儿小兴奋……”3月27日清早,松山区全宁街道富
  • #日常港情小基地[超话]#心之相通,无尽的流连,语之相懂,才能成共语,情之相融,真实的拥有,风雨同舟,才共苦同甘,于人生,是一道靓丽的景致。于情感,是一抹暖心的
  • #云朵分享#让人瞬间好心情的产品分享第二弹,依然来自可爱的品牌 Limpa Limpa~好看的插画运用于日常物品上的形式现在越来越常见,其实大部分的产品品类并不
  • 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
  • 这些符号皆出自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是世界上最为流行的性格测试,每年有超过200万人参与,大多数流行的性格测试都会像巴纳姆效应一样提供一种模糊
  • 其实人类最重要的事情就善待众生、回归大自然,只有这样子孙后代才会有福,世界才会和平当然信佛的人除了善待众生回归大自然之外就是念佛脱离六道轮回​慧明随笔​2022
  • 有些孩子想让老师骂一句,吼一嗓 ,敲一鞭,得看有这个缘分没!有些孩子想让老师骂一句,吼一嗓 ,敲一鞭,得看有这个缘分没!
  • 【#B站收购魔爆网络100%股权#】企查查APP显示,3月25日,广州魔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股东均退出,新增B站关联公司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