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里有佛,
心里有佛 」,
我们如何对对佛像修恭敬?

各位法师、
居士 :

我们在日常生活、
佛法修行中特别要注重的
「 恭敬 」。

在佛法的修行里,

恭敬三宝是一个重要的法门、
重要的德目;

在世俗生活里,
恭敬也是一个重要的修养,

有时候是一种处世之道,
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

在世间,
过去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表达对
「 天、地、君、亲、师 」 的敬意,

现在我们对他人表达谦虚、
恭敬,

这都是处世之道。

我们还可以用
「 敬 」
来把握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有时候不要太近,
也不要太远。

关系过于疏远,
固然不好;

但关系过于亲昵,
过于狎近,
就不清凈了,
容易生烦恼。

这时候恭敬就是一个方法,
它会带来一种尺度感。

包括夫妻之间,

必要、
适度的恭敬也很重要。

虽然是一家人,
但是你要把对方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格来尊重,
尊重对方的隐私,
保护对方的各种权益。

注意,
这其实也是一种敬。

在佛法里面,
皈依了三宝的佛弟子,

特别要修行
「 恭敬三宝 」
这个法门。

我们面对的是住持三宝 ——
佛像,
代表佛;

经书,
代表法;

穿袈裟受戒的出家僧团,
代表僧。

佛教就是要通过
「 恭敬 」 的训练,

帮助我们增长
「 信 」
这种功德。

这个功德在哪里呀?

在我们的心态上。

这个心态不能凭空出现,
它一定需要对境来训练,
住持三宝就是我们六根的对境。

恭敬也是折服我们内心傲慢的一个重要方法。

我们每个众生内心都有傲慢,
要折服傲慢,
就要修恭敬。

修恭敬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顶礼。

用我们尊贵的头和面去接对方的脚,
在古代印度是一个最高的礼节 ——

头面接足礼,
顶礼。

那麽佛弟子具体应该如何对三宝修恭敬呢?

之前我们介绍了在家设置佛堂的种种注意事项,

以及在家居士如何处理与出家师父之间的关系,

这里面也包含了以佛像、
僧团为对境修恭敬的内容,

今天我们再拓展一下。

以佛像为对境修恭敬

现在处于商业化时代,
好像佛教徒的用品也不可避免地商品化了。

我们经常会遇到买的香或者某个佛具用品,
它的包装上有佛菩萨的图案;

有些广告上也印有佛像。

这不如法。

你们诸位如果有做产品的,

产品广告、
包装上不要印佛菩萨像。

还有一种现象,
也许是受西方的影响,

有些人喜欢把一截佛头摆在案上,
俨然把佛头当成艺术品。

这不是一个好的缘起。

佛头可以代表佛的思想、
功德,

但是身躯也很重要啊。

所以我不主张摆佛头,
当然更不要供佛头。

过去为甚麽有佛头呢?

据说就是有很多中国古老的佛造像,
被一些文物贩子把佛头敲下来,
卖到国外。

当你的注意力仅仅停留在艺术上的时候,
它就不是我们宗教信仰中的一个神圣的对境。

它的神圣性就弱化了,
甚至没有了。

假设我们遇到有佛菩萨像的广告和包装被扔到地上,

要把它捡起来。

所有这些有佛菩萨像的广告纸、
包装纸等等,

特别是破损不能再用的旧的佛像、
佛经,

你可以把它装进家里放佛经的柜子里,
然后放到高且干凈的地方。

最好不要烧它。

按照戒律的要求,
最好是找一个清凈没有人去的地方,

把它掩埋或者存储起来,
保存在那里。

大家可能会问,
那以后怎麽办啊?

你不用管以后,
一切都是无常的,
但是我们现在要用恭敬心处理。

邢台玉泉寺前山坡上有一个很大、
很深的洞,

我请那里负责的师父给这个洞取了一个美名
——
法藏洞。

那麽我们把寺院的,

还有很多人拿来交给我们客堂处理的破损的佛像、
经书等,

都储存在这个洞里。

这样处理是最合适、
最如法的。

假如你生活的周遭有一座山,
或者有某个地方,
很少有人去,
那麽你可以在那里找个洞或挖个洞,

然后把这些破损不能再用的佛像、
经书和有三宝标志的广告、
包装掩埋在那里。

当我们遇到损坏程度不高的木质或石质的佛像,
应该想办法去修补;

遇到本该处于室内的佛像露天,
应该想办法去促成这个佛像能够有殿堂。

那麽诸位在家里设佛堂以后,

在佛像前我们可以供香、
供水、
供花、
供水果、
供七宝。

把鲜花或者食物摆到佛案上之前,
不可以自己先闻或先尝。

比如供花,
自己先使劲闻一下;

供一盒点心,
自己先尝一个,
这都不对,
为甚麽?

因为尽管你说自己尝了很少,
依然相当于拿吃剩的东西去供佛。

供僧也不可以这样,
我们要完整地去供养三宝。

不要你受用过以后,

剩下的再拿去供佛、
供僧,

不要形成这样的缘起。

做佛像、
佛案上的清洁卫生时,

擦佛像、
佛案、
供具的毛巾必须是新的、
专用的。

你不要换下来自己擦脸擦脚的毛巾,
拿去做这里的卫生。

你说我只是洗脸用过,
我的脸很高贵啊,
也不行。

假如你的佛像没有龛,
重要的节日,
你要擦拭一下。

擦佛像的毛巾必须专用,

不要与擦供器、
香案的混用。

寺院的香灯师父也要注意这一点,
一定要分开,
要搞清楚。

在佛像前一定要注意着装。

你就想佛是尊贵的客人,
他在那里,

你当着尊贵的客人,
不会光膀子,
穿裤衩,
随便穿衣服。

要注意着装。

还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和语言。

比如说在佛像前抽烟、
打麻将,

聊一些世间杂七杂八的贪嗔痴的事。

这都很不合适,
很不恭敬。

之前我讲了,
在佛像前缘起的力量特别强大,

这个强大并不神秘,
因为在我们的文化里,
信仰位于顶端。

打个比方,
你在街上碰到一个人,
扇他一嘴巴,
顶多你们打一架,

或者公安局把你抓走拘留几天,
赔对方一百块钱,

然后双方握手言和,
你回家了。

假如你碰到一个国王,
扇他一嘴巴,
结果是甚麽?

有可能脑袋就没了。

这时你还抱冤屈吗,
你看我扇那个人只赔了一百块钱,
怎麽扇这个人就要掉脑袋?

这个对境是不一样的。

我以此来比喻,
在佛像前的一些细节,
大家要重视。

还有,
当天气严寒,
我们在佛像前戴帽子这件事情。

我们万佛楼没有暖气,
我以前不怕冷的时候,
再冷我都是不戴帽子的。

但现在不行了,
现在怕冷了。

我的建议是这样,
如果你特别怕冷,

当你面向佛像问讯、
磕头的时候,

要把帽子摘下来。

当我们东西相向而站念经的时候,
如果确实太冷,
身体也不好,
戴着帽子没关系。

拜忏也是一样的,
这时帽子要摘下来,
算是一个礼貌和恭敬。

因为大家知道,
在日常生活中,

当我们见到尊长、
贵客,

要脱帽致敬,
这是一个文化。

也许你们会问了,
佛还会在乎这个啊?

佛一切不在乎,
佛经里讲,
在佛那里,
香的旃檀和臭的牛粪平等。

但是我们怎麽对待,
它自然会有因缘的力量,

对我们自身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所以我们要慎重。

不同地方的文化会有差异。

比如南传佛教的佛堂里面,
绝对不能穿鞋。

但是汉地这方面的文化、
观念跟东南亚不一样,

也许其中也受了气候、
气温的影响。

在汉地的文化里面,
你光着脚见一位尊贵的客人,
那叫没礼貌。

在东南亚正好相反,
你见到一位受尊敬的人,
要把鞋脱了,
所以他们在佛殿里面一定要光脚。

缅甸有一个佛舍利塔 ——
仰光大金塔,
上到那个塔上,
所有的人全部都要脱鞋光脚。

据说塔上只有一个人没有脱过鞋,
就是当年邓颖超女士去访问,

因为她的身体不好,
塔上地面都是石头,
光着脚她肯定是会生大病的。

在这样重大的外事活动中,
后来对方专门请示缅甸最高僧王,
最后特别允许她穿袜子。

这是个例外。

他们的规矩是这样。

这些规矩,

它是由文化、
民族、
地域的因缘形成的,

我们要尊重。

另外,
如果我们在寺院,
从佛殿的佛像前经过,
比如说我们从这里横着穿过万佛楼去佛学院,

最标准的做法是甚麽呢?

如果万佛楼的门开着,
你能看到佛像,
佛像的目光也能看到你,

当你从那里经过的时候,
自己若无其事就走过去了,

礼貌吗?

不礼貌。

经过那个门口的时候,
你应该转身向上问讯,

然后再继续走,
这是最标准的做法。

当我们进到一个佛殿、
佛堂里面,

我们也要首先向上顶礼三拜、
问讯。

离开的时候也是如此。

总而言之,
在我们的各种行为中,

要体现出
「 眼里有佛,
心里有佛 」,

这就是对佛像修恭敬的一个标准。

⚠️【净土资粮】生信 - 总结六信(黄念祖居士)
https://t.cn/A6SLxM8o

诸位长老、出家大德、大居士:今天继续向大家请教。《阿弥陀经》以什么为宗呢?「信愿持名」是宗啊。信呢,是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最后谈到信理,深入啊。那么我们把前头所汇报过的,我们再把它稍微地回顾一下。

这个「信自」呢,就等于说是相信自己,《观经》的话:「是心是佛」,我们这个本心就是佛呀。

「信他」呢,信咱们本师释迦牟尼佛说的话呀,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教我们要发愿往生;要信阿弥陀佛发这些大愿,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这个愿都成为事实了,我们照愿去做,绝对是兑现啊。我们如果「至心信乐,愿生其国,乃至十念」,就一定生。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阿弥陀佛说,如果不生,阿弥陀佛就不成佛;阿弥陀佛成了佛了嘛,现在我们这么做到,就一定往生啊。这个是净土法门最殊胜之处。再有,信十方佛都在赞叹哪,不就是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两位,互相这么配合;十方佛都劝一切众生往生哪,这就是信他。

「信因」呢,相信这一句佛号功德是难思啊!就是在散乱之中,你念一句,还是成佛的种子,何况咱们集中下来七天这么念,更何况咱们念到一心不乱,焉有不往生之理呀?这是信因。

「信果」呢,那一切极乐世界诸上善人都是由于念佛三昧得到往生。因是这样,所得的结果嘛,那事实啊,有多少人往生啊,现在也有人往生啊。

「信事」呢,事就是显出来的事情、事相,从我们心中现出一切世界,那么极乐世界就是我们心中所现,心中所现的极乐世界是实有,这个就是我们信心的一个关哪。多少人一说,这是「心所现」,他就觉得是「我心里想出来的」,觉得不真实。那禅宗、经典说「一切无如心真实」,一切都没有再比心更真实了。「心所现」,那极乐世界真实有这个国土,这一点我们要信;不是个虚无缥缈的、假说的、是个寓言哪。真有!我们相信这个世界是有,那极乐世界就比这个世界有的更坚固,不受三灾呀。现在天文家常常说,某个星球又爆炸了,某个星球出生了。这个三灾呀,那个假定说是一个大的星球爆炸,其实就是一个核爆炸呀。核爆炸对我们影响是很大呀。真实是有呀!就把这个要信结实了之后,也就能让咱们发愿,就能够让修行嘛。六信中,这个信要是信结实了,就很好嘛。

最深入的呢,是后头这个「信理」,昨天我们也把它说了。那么西方极乐世界的一切庄严,一切的正报依报;这一切世界水鸟楼台这是依报,一切佛菩萨这是正报,都是我们本心所现哪。这一点,跟前头是一致了。

底下,就深入一步。正是由于我们心所现的这一切,极乐世界的一毛一尘,都是心哪,都是妙明的心哪,都是实相,都是真如啊,所以全事就成了理了。这一切事,并不是另外……,咱们观像、观想这些事,不是著相,因为这些相它就是理。理跟事,本来要是从凡夫看,就是矛盾的。从本体上看呢,它一切都是平等的,没有分别。从事看呢,那就是千差万别。咱们打个比方吧,到了珍宝馆,这个金子啊,它这个金子咱们就代表这体,那金子都是一样的,都是平等的,金子就是金子。那么珍宝馆的金子,有的做成塔,有的做成佛像了,有的做成了脸盆、洗手盆了,那么这些个脸盆、佛像、宝塔呀,这都是事相。

这全事就是理,怎么讲呢?事相就有差别,所以这个平等是无差别,事相就有差别。本体就无差别,事相就有差别,这两个是……,你说那么「差别就是差别,无差别就是无差别」,我们就好像是这个就是矛盾的,不能够无碍。实际就拿它事间这个说,就是无碍。你比方说,咱们一个外宾去参观,他把那个坛城,跟那个塔,还有那个佛像,你说这都是一样的。他说这不一样!这个不同。这是坛城,那是塔,这个是阿弥陀佛,那个是药师佛,这个是金子的盆,这都不一样,有差别,事相上就是不一样,是不是?不一样,有差别吧。可是,你要问这些相是什么呢?通通是金的,一样。你看,我这一个人说两样话了,「通通是金子,是一样的」,是我说的;我说「这不一样」,也是我说的 ── 这是佛,这是坛城,这是盆,那是罐子。你看,这个就是,是吧?所以,把这个金子做成了像了,那就是千差万别。虽然做成像了,论它的本体呢,都是金子,金子没差别。所以我们说,这一切像都是金子,就是说,这一切事都是理。所以在这一句话之下,就破除了我们多少多少的那个抵触的、不能接受佛法的那些个见哪,这去掉、少掉很多啊!

所以蕅益大师是了不起的大祖师啊!他这《金刚经破空论》就讲,这一切「一能一所」,我们都以为这个「能」跟「所」就是对立的,有能有所就是有分别了;那他《金刚经破空论》说,一切能所,能说所说、能听所听种种的,这一切都是般若的全体大用。那也就是说,这些差别(有能有所就是差别),这些差别都成了般若了,就无差别了。这本《要解》里头这么说,他说,种种的依正庄严,能信所信、能赞所赞、能生所生,一切一切,都是实相,就是这一切事都真。这就是《华严》所说「一真一切真」。所以在这个地方,咱们要从宗门大祖师的话,就好懂了,「什么是佛?」「蔴三斤。」有人问赵州:「什么是道?」「墙外头。」他说:「我不问这个『道』,那是道路的道,我不问这个道,我问的是大道。」「大道透长安。」那长安……,什么时候通到长安? 人家问赵州,是要问他的法,他说:「你来了,你吃粥了没有?」「没吃粥?」「吃粥去。」回答了。他若说:「我吃过粥了。」「吃过了,洗钵盂去。」「钵盂我也洗过了。」「吃茶去。」所以人家问法,赵州就说:「你吃茶去!」所以人说「赵州茶」呀。

为什么这么讲? 「一真一切真」,「全事皆真」!我们这所见一切一切,没有不是真如实相。这么作如是观,那也就是实相念佛了(咱们念佛有四种),在这个地方啊。全妄即真,那个水冻成冰了,那个冰不就是水吗?妄它就是真哪。所以有的人以为,念佛是以妄破妄;莲池大师(也是弥陀化身)他也引这个话,他说,念佛其中之一是以妄破妄,不过你把妄一破,你才知道这些强盗就是好老人,还是平等!这些都是了不起、了不起的,所以见与佛齐啊!所以印光大师说,佛自个儿说自个儿写也就是这!不会有两样的话,所以用言语文字来表达就是到这儿。

那么这里头这几句,都属于理跟事就无碍了。你事事有碍的,理嘛,都平等、无差别,事嘛,不就有差别?这个都无碍了。刚才我说的,你说的差别 ── 这是坛城,这是宝塔,这是哪个佛像,这是人像,这是盆,这是碗。这不是差别吗?你说到本体都是金,这就无差别。所以有差别与无差别,当时就是并存的!所以这一点很要紧、很要紧。

底下呢,就更深入一步了,我的心既然是如此嘛,我的心就遍满一切处,佛心也遍满一切处,一切众生心也遍满一切处,这就更难懂。所以在这里,用灯做比方,咱们那边的灯也照到我这里来,我这边的灯也照到你们那边,那光遍一切处,光跟光没有妨碍呀 ,你多开一盏,还是这样呀,你再去掉两盏,它还是这样,它不黑啊。这光跟光都是互相参、互相融、互相照,都在我手指尖上这个地方,一切灯光都在这儿,谁也不妨碍谁。所以这一个灯光它照全屋子,这一个灯的光就有所有灯的光都在它的光里头。这一个灯的光照到全屋子了,那么这个光里头呢,就包括了别的灯光也在它里头,所以一个灯就摄了多少灯,一中就有多了。释迦牟尼佛说「一中有多」,就是这个意思。我一个灯的光,就把这所有灯的光,都在我这个光里头,不是在这个光外头,我的光在整个屋子里头,那别的灯光也都在整个屋子里头嘛,所以一个灯的光就包括了全体灯的光。

那么我说,最新的科学也有新的发展、新的证明。举一个很好的例子,现在这个照相,就有一种叫做全息照相,也叫立体照相,用激光照的。咱们的照片,这画的罗汉相,咱们这个照片画出来是个平面的,照出来是个平面的,跟画像似的。这个全息照相,这结果出来的像是什么呢?就跟这个毗卢遮那佛的塑像一样,是立体的。这个全息照相,用激光照,这个激光照,咱们中国有了。这个不足为奇,所奇的是底下,假定说那天小林师傅给我照的相,如果照的是立体照的话,那么他要把这个激光的照片摆在这儿,大家就看见整个的黄念祖在那儿,就跟真人一样,不是一张画,不是一个图片,不是在一个平面上,那么这张是立体照相。那么这张照片的底版,万一你失手给摔了,坏了,摔破了,那么哪怕其中只有一个渣儿你拿出来,再用这个激光通过去照一照,出来,还是整个的。所以这一个整个的版,你把它摔成一个渣儿,一个渣儿里头,等于整个版是一样的。这不就是局部就包括了、代表了全体吗?只是出来的黄念祖比那个整个底版出来的小一点。这世间的东西嘛,还是有一点差别。但是在全部里头的一个小渣儿,这一个小渣儿就包括了全部的作用,「一中有多」。所以我们过去有好多的想法,认为这个想不通,佛法是随便说,那真是,还是这个情见哪、这个情见哪。

再一个例子,电子计算机有一个记忆系统,它要算、它要记录一些事,就等于,现在科学上叫做储存系统,实在就是记,跟脑子记东西一样,它存在那儿。它这个是小磁芯做的,每个磁芯有每个磁芯的任务,合成一块成为一个设备。万一你出了点什么东西,或者你只剩了其中一个了,别的没有了或者坏了,这一个还是跟那个全体一样,产生全部的作用,一中就有多,它要在全体里头它是一部分作用,当只有它的时候,它就当成全部。所以咱们很简单地……,这个自然界也符合这个道理 ── 无碍啊,事跟事都没有碍。所以佛说的这一些殊胜的事情,这都是符合实际的真理。

那么这样有什么好处呢?我们这么认识之后,一个是我们对于往生有信心多了,我就在佛心里头,佛心在我……,跟我交融嘛。同时,咱们四宏誓愿也就敢发了。那么我本来是佛嘛,所以佛道无上誓愿证;我要度无边的众生,这么多的众生我怎么度得了呀!你这么想,你这个愿就落空了,自个儿也就信不及呀!你相信这一切众生都在我心里头,我要把他们度了,我就敢发「众生无边誓愿度」,我就敢发这个誓愿,是真发,不是念念。你念念不等于发,念念是念书,真的我从心里有了这个志愿叫发,真的敢发了。「烦恼无边誓愿断」,烦恼本来是空,我本来成佛,烦恼是没有的。所以佛临终时,入种种禅定,给你找无明;找无明找不著,没有啊,不可得啊!所以知道这些个「法门无上」,「法门无上」也不是我心外的,都可以学啊。那么现在今生不行,往生之后一定成佛道。咱们这个四宏誓愿就能敢于承担,而不是说,只是念念这个愿文哪。这就是说,咱们研究信的重要。

《法华经》佛说诸经法华第一
(第一百二十七段)
【若欲住佛道,成就自然智,常当勤供养,受持法华者,其有欲疾得,一切种智慧,当受持是经,并供养持者。若有能受持,妙法华经者,当知佛所使,愍念诸众生。诸有能受持,妙法华经者,舍于清净土,愍众故生此。当知如是人,自在所欲生,能于此恶世,广说无上法。应以天华香,及天宝衣服,天上妙宝聚,供养说法者。吾灭后恶世,能持是经者,当合掌礼敬,如供养世尊,上馔众甘美,及种种衣服,供养是佛子,冀得须臾闻。
若能于后世,受持是经者,我遣在人中,行于如来事。若于一劫中,常怀不善心,作色而骂佛,获无量重罪,其有读诵持,是法华经者,须臾加恶言,其罪复过彼。有人求佛道,而于一劫中,合掌在去前,以无数偈赞。由是赞佛故,得无量功德,叹美受持者,其福复过彼。于八十亿劫,以最妙色声,及与香味触,供养受持者,如是供养已,若得须臾闻,则应自欣庆,我今获大利。药王今告汝,我所说诸经,而于此经中,法华最第一。】
佛说:如果有人想永不退转地安住于“佛道”,成就本来具足的如来智慧,就应当常常供养《法华经》、受持《法华经》。如果他想很快地得到如来的“一切种智”,就应当受持《法华经》并供养已“受持”《法华经》的人。
上面所说“佛道”、是成佛之道的简称;是从凡夫到成佛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依次是声闻道、缘觉道、菩萨道、佛道。这四道都已解脱生死烦恼,称为四圣道。想住于佛道就是想安住于这已解脱生死烦恼的四圣道中,这是学佛人梦寐以求的理想。
而“一切种智”指的是佛的三智之一、又名佛智。佛智非一切大小乘菩萨能得、唯佛所得。此智能以一种智慧觉知一切正道、邪道;善法、恶法;是道非道、是法非法等一切道法。了知十二类众生生死因缘、诸根种性,并通达诸法本自空寂之寂灭相、分别一切贤圣所行之法。四圣三智中:“一切智”是阿罗汉、辟支佛智;“道智”是诸菩萨智;“一切种智”是佛智。
那么“受持”又是什么意思呢?“受持”之“受”、是接受;“持”是坚持、保持、持有;是在任何时候、任何逆境中,都决不动摇。如此长期坚持接受并持有《法华经》教义:名“受持”。
佛说:如果有能受持《法华经》的人,应当知道这个人就是如来所派遣的使者,为哀怜和度化众生,才生到这个世间来的。凡是能受持《妙法莲华经》的人,都是乘愿再来的菩萨,他们舍离实报庄严的菩萨净土,为哀愍众生而生此世间。应当知道,他们是自愿来到这“恶世”的,他们来到这恶世的目的,就是为了宣扬《法华经》,让更多的人因听闻《法华经》而得以度脱生死轮回。
上面说的“恶世”全称“五浊恶世”、“五浊”意指减劫即“人类寿命次第减短之时代”中所起的五种滓浊。人类生活的这个世界,佛教称为娑婆世界,此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示现、教化的国土,也就是我们所居住的世界。
“娑婆”是梵语的音译、意译为“堪忍”,意思是说这个世界虽然众苦煎迫,但人们生活在其中,却不以为苦,并能忍受诸苦,因此称为堪忍。根据《阿弥陀经》说:“娑婆世界是个五浊恶世。”五浊分别指的是:
1、劫浊:人寿本来是八万四千岁,随著人心越来越凶恶,道德越来越浅薄,因此每一百年就减少一岁,直减到三十岁时有饥馑之灾、减到二十岁时有疾疫之灾、减到十岁时有刀兵之灾,而世界众生无不受害,是为劫浊。
2、见浊:指正法、像法灭尽后,末法时代的众生,因知见不正,邪见增盛,不知修行善道,是为见浊。
3、烦恼浊:指众生追逐五欲六尘,引生“贪、嗔、痴、慢、疑”等烦恼而恼乱身心,是为烦恼浊。
4、众生浊:指众生因为知见不正,烦恼覆心,因此不知孝顺父母、不懂修善去恶、不畏恶业果报,以致福报渐衰、苦报渐增,是为众生浊。
5、命浊:众生因恶业增加,故而寿命渐减,从往古八万四千岁,到满百岁者都很少,是为命浊。
婆娑世界因为有此五浊而引发十恶、即: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妄语;五、绮言;六、恶口;七、两舌;八、贪婪;九、嗔恚;十、愚痴。世界有此十恶、故称“恶世”。
佛说:受持宣扬《法华经》的人,不怕受苦,来此恶世,是为了教化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都能得到涅槃之乐,而广为宣讲无上《妙法莲华经》。天界人应以各色天界鲜花,及天上七宝做成的衣服,和美妙绝伦的众多宝藏,供养这个宣说《妙法莲华经》的人。
佛说:我灭度后的这个恶世,如果有能用至诚心受持《法华经》者,这个人应受到一切众生的合掌礼敬,众生应像供养佛一样地供养这个人,用上等的美味佳肴,及种种华丽的衣服,供养这个受持妙法的佛子,因为这个佛子希望众生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听闻到《法华经》,得究竟涅槃法,所以他应当受到尊敬和供养。
佛说:如果有人在后来世,能受持《法华经》者,这个人是我所派遣的,他行的是如来教化众生的事。如果有人在一个劫的时间里,常怀不善之心,时常骂佛谤佛,这个人将获无量多的重罪;但如有在一念之间,诽谤或毁骂一个读诵受持《法华经》的人,这个人所犯的罪比骂佛骂了一个劫的罪还要重很多。
佛说:如果有人为了求无上佛道,在一个劫的时间里,常在佛前恭敬合掌,并用无数多的偈颂赞叹佛,由于他的恭敬赞叹,此人将获无量多的功德;但如果有人赞叹、赞美受持《法华经》者,其功德福报比赞佛的人还要大很多。
佛说:如果有人在八十亿劫中,以最贵重的宝物、最美妙的声乐、最好的香品、最好的美味,接触和供养受持《妙法莲华经》的人,作如此长时间的供养后,能在“须臾”之间,亲自听闻到《法华经》,这个人应感到庆幸,因为能听闻到《法华经》是百千万劫难得一现的,这个人应庆贺自己得到了真实大利,此真实大利是因听闻到《法华经》,一念随喜,就表示自己一定能够成佛了,这是何等的稀罕、何等的殊胜!这里说的“须臾”指的是“一须臾”、经折算大约相当于现在的48分钟。
佛说:药王!我今天告诉你,我所说过的一切经典中,唯《法华经》是最高最上最为第一的一部大经,不可等闲视之。正因为有世尊的这句话,《法华经》也因此被后世尊为经中之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长沙美好生活##湖南水羊智能制造基地建成解决千人以上就业# 9月6日消息,近日,由御家汇股份有限公司投资8亿元打造的水羊智能制造基地迎来封顶好消息,项目完全
  • 秋有三五七言 我有几朵浪漫恋爱要从收到一束花开始[嘻嘻]周六日两天+周一 和狗子一起过就是今天晚上两个人闹的不欢而散[失望]因为点“我不说,他不知道”的事情闹的
  • road这个儿媳妇老夫很满意嘿嘿最后,soft勇敢飞,出事自己背!宝贝该换#情侣头像#了 「 当故事结束不再谈你,爱你的挫折留给时间处理,陪你一段路,也让自己
  • 欧了[ok]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己经得到的,更要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着回忆,想要得到的,必须努力,但最重要的,是好好愛惜自己;努不努力,
  • 이병철 회장이 전주제지(全州制纸)를 운영할 때 전주로 출장을 갈 때마다 비빔밥을 먹었다고 하는데요. 그 맛이 좋아서 즐겨 가던 비빔밥집 사장님에
  • 谁看了不说一声呢- p4来自表演赛。啊,原来是我,从昨天的彩排到今天#夏日歌会#正式直播,全程跟唱!
  • 我一面躲一面说你肯定放歌了,要不就是你自己唱的。我知道了,这还是2020年,我真的在做梦。
  • cr:一小只琪怪#好物推荐# #平价好物种草# #种草花花万物#【20级校园主播 表面淡定内心精分的栀旬主播】 栀旬主播,本名陈瑶,来自浙江温州一个僻静的小山
  •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卡口执勤,从去年的冰天雪地到如今的烈日炎炎,作为一名老党员,能为社区居民做贡献,我觉得非常自豪。铭记历史 听老一辈说 当时农村的老百姓躲进深山
  • 我是丹阳方田电动车业有限公司的投资者,假老板李峥嵘骗取了我们的血汗钱懒了一年又一年,6月15号我来到骗子李峥嵘新搬的厂家丹阳佳奇新材料有限公司办公室里要求见李峥
  • 不辜负温柔的话语,不相忘清澈的眼眸,你是岁月留下最美好的印刻你是我的饭!不过幸好有来世 《一生一世》让他与十一前世的遗憾能得以甜蜜圆满,也让我看的有所安慰。
  • █没有房地产,就没有一体化:西安—咸阳一体化二十年实践的经验教训府誌君一直有个观点,西安—咸阳一体化之所以饱经挫折,西咸新区建设之所以不如人意,一个关键原因就是
  • 本刊关注对已知的/正在出现的技术瓶颈的新想法和出色的解决方案。他疫情期间没有去过湖北和武汉,抗疫重症八仙里没有他,抗疫表彰最高奖次高奖都没有他,但他是目前唯一以
  • 【英雄回家|重温经典:《谁是最可爱的人》】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作家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撰写的一篇报告文学,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发表。在制作过程中必不
  • 昆凌和周杰伦结婚后,育有6岁女儿小周周Hathaway及4岁儿子Romeo,家庭生活美满,不时会透过社群平台分享日常点滴,近来更晒出爱子戴著墨镜耍帅的萌照,镜片
  • #纤修堂官方微博##维❤️252310740##便秘##减肥、瘦身、健身## 为什么减肥一定要吃早餐 #早上七点到九点是胃工作的时间 九点到十一点是脾工作的时间
  • 咱们是重点大户,星星这里有2000名额[害羞]先到先得 米蓓尔 粉水100ml+下单送烟酰胺修复原液18Ml 【80】 星星去查了烟酰胺原液官旗¥108一瓶
  • 雨后的夜晚突然想起童年时家乡的空气,早上太阳升起穿透破泥土房的阳光,和妈妈镇上赶集,河水,年味,月亮,银河,野果,叫不出名字的虫子,好多东西其实我记不得味道了,
  • 因果是公平的,付出什么就会得到什么。父母给予你生命,伴侣给予你温暖,孩子给予你圆满,朋友丰富你的生活……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在你人生的道路上给予你各种各样的快乐,
  • 「自己下厨的朋友圈文案」⑅︎◡̈︎*❶和美食谈一场恋爱❷锅碗瓢盆的生活也很幸福つ❸厨房里的生活家❹自己下厨最香了❺小厨的今日份开心事❻南来或北往愿为ー人下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