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戒失戒因缘与忏悔法
声闻戒
【一】失戒因缘: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后有百万千万阿罗汉。入于涅槃。先于此阿罗汉上所得戒。始终成就不。以罗汉泥洹故。此戒亦失也。
《优婆塞戒经》:是十业道有共戒行不共戒行。舍戒有六。一者断善根时。二者得二根时。三者舍寿命时。四者受恶戒时。五者舍戒时。六者舍欲界身时。或复说言。佛法灭时便失戒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受已不失。未受不得。
声闻戒若证涅槃果位、或断善根、或得二根(男生出女根、女生出男根)、或命终(因声闻戒是尽形寿受,故命终即失戒)、或受恶戒、或自舍戒、或舍欲界生于欲界之外。

【二】自舍戒法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云:若欲舍时。若言我是沙弥非比丘。即失具戒。二种戒在。五戒十戒。若言我是优婆塞非沙弥。即失十戒。五戒在。若言。在家出家一切尽舍。我是三归优婆塞。三种一时尽失。不失三归。若次第得三种戒。舍法次第。如一时得戒中说。若先受优婆塞五戒。后出家受十戒。舍五戒不。答曰。不舍。但失名失次第。不失戒也。失优婆塞名。得沙弥名。失白衣次第。得出家次第。若沙弥受具足戒时。失十戒五戒不。答曰。不失。但失名失次第。不失戒也。失沙弥名。得比丘名。失沙弥次第。得比丘次第。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云:若受斋已欲舍斋者。不必要从五众而舍斋也。若欲食时趣语一人。斋即舍。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云:若舍具戒。当言我舍具戒。我是沙弥。若舍出家戒者。当言我舍出家戒。是优婆塞。若舍五戒者。当言归依优婆塞。如是则成舍戒。亦无过咎。又言。若已著白衣被服。有人问言。汝何故尔。答曰。我罢道。我作白衣。亦名舍戒。若舍戒时。都无出家人。若得白衣。不问佛弟子非佛弟子。但使言音相闻。解人情去就。亦得舍戒。舍戒一说便舍。不须三说。

声闻戒(五戒、八戒、沙弥戒、具足戒)自舍戒只需向能听懂的人无论出家在家,自说舍五戒、八戒、沙弥戒、具足戒即成舍戒。

【三】舍戒容易而受戒难: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云:问曰。受戒时须三师七僧。舍戒何故一人便舍。答曰。求增上法故。则须多缘多力。舍戒如从高坠下。故不须多也。又云。不欲生前人恼恶心故。若须多缘者。前人当言。佛多缘多恼。受戒时可须多人。舍戒何须多也。又云。受戒如得财宝。舍戒如失财宝。如入海采宝。无数方便然后得之。及其失时。盗贼水火须臾散灭。舍戒亦尔也。舍三宝所以成舍戒者。以受戒时归向三宝得戒故。舍和上阿耆利成舍戒者。以因和上阿耆利得戒故。舍比丘乃至优婆夷。乃至不复与汝共作同学。成舍戒者。以本同归向一味一道。今若舍之。则佛法义断。以是背佛法故。戒则去也
所以众生一旦受戒,一定要珍惜自己得戒的福德因缘,发坚固心受持不毁。

菩萨戒
【一】失戒因缘
《菩萨地持经》:有二因缘。失菩萨律仪戒。一者舍无上菩提愿。二者起增上烦恼犯无有舍身受身。失菩萨戒。乃至十方在所受生。亦复不失。若菩萨不舍大愿。非上烦恼犯。舍身受身。虽不忆念。从善知识。数数更受犹是本戒。不名新得。
《菩萨地持经》讲有两种因缘失菩萨戒:一是退失无上菩提心(自利、利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二是以上品烦恼犯菩萨根本重罪。

《菩萨璎珞本业经》:十重有犯无悔。得使重受戒。
《璎珞》犯十重失戒,需重受

《优婆塞五戒威仪经》犯有三种有软中上。若软中心犯。是不名失。若是增上心犯。是名为失。何者是上。若犯上四数数乐犯。心无惭耻不自悔责。是名上犯。菩萨虽犯于上四事不即永失。如比丘犯四即为永弃。菩萨不尔。何以故。比丘犯四更无受路。菩萨虽犯脱可更受。是故不同。略有二事失菩萨戒。一舍菩提愿。二增上恶心。除是二事。若舍此身戒终不失。从是以后生生之处常有此戒。若不忆念更遇善友。而更受者不名新得。如是菩萨戒者应当识知犯不犯事轻重之相。软中上异。
《威仪经》讲亦有二种失戒:增上烦恼犯重需重受!舍菩提心、得增上恶心失戒

《菩萨戒本》菩萨于四他胜处法。随犯一种况犯一切。不复堪能于现法中增长摄受。菩萨广大菩提资粮。不复堪能于现法中意乐清净。是即名为相似菩萨非真菩萨。菩萨若用软中品缠。毁犯四种他胜处法不舍菩萨净戒律仪。上品缠犯即名为舍。若诸菩萨毁犯四种他胜处法。数数现行。都无惭愧。深生爱乐。见是功德。当知说名上品缠犯。非诸菩萨。暂一现行他胜处法。便舍菩萨净戒律仪。如诸苾刍犯他胜法。即便弃舍别解脱戒若诸菩萨。由此毁犯弃舍菩萨净戒律仪。于现法中堪任更受非不堪任。如苾刍住别解脱戒犯他胜法。于现法中不任更受。如是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有违犯及无违犯。是染非染软中上品。应当了知。
《菩萨戒本》上品烦恼犯重罪失戒,需重受!

《瑜伽戒品·羯磨文》略由二缘。舍诸菩萨净戒律仪。一者弃舍无上正等菩提大愿。二者现行上品缠犯他胜处法。
若诸菩萨。虽复转身遍十方界。在在生处不舍菩萨净戒律仪。由是菩萨不舍无上菩提大愿。亦不现行上品缠犯他胜处法。
若诸菩萨转受余生。忘失本念值遇善友。为欲觉悟菩萨戒念。虽数重受而非新受。亦不新得。
《瑜伽戒品·羯磨文》亦二种失戒,舍菩提心、上品烦恼犯重罪失。

《菩萨善戒经》菩萨心有三种下中上。若后四重下中心犯不名为犯。若以上心恶心犯者是名为犯。上者所谓乐作如是四事。心无惭愧不知忏悔。不见犯罪赞破戒者。是名上恶心犯。菩萨虽犯如是四重。终不失于菩萨戒也。如比丘犯四重失波罗提木叉戒。菩萨若犯比丘四重。亦失波罗提木叉戒。污菩萨戒。污者现在不能庄严菩提。不得无量福德三昧。是名为污。有二因缘失菩萨戒。一者退菩提心。二者得上恶心。离是二缘乃至他世地狱畜生饿鬼之中。终不失于菩萨戒也。菩萨戒者。不同波罗提木叉戒。菩萨若于后世更受菩萨戒时不名新得。名为开示莹净。
《善戒经》舍菩提心、得上恶心失。

《菩萨地持经》:有二因缘。失菩萨律仪戒。一者舍无上菩提愿。二者起增上烦恼犯无有舍身受身。失菩萨戒。乃至十方在所受生。亦复不失。若菩萨不舍大愿。非上烦恼犯。舍身受身。虽不忆念。从善知识。数数更受犹是本戒。不名新得。
《地持经》舍菩提心、增上烦恼犯重失戒

《梵网》犯十重可忏悔灭罪后重受

声闻戒犯根本重罪不可重受!

菩萨戒是尽未来际受,若无失戒因缘,生生世世于一切处受生直至成佛亦不失戒!

【二】菩萨戒的舍戒法
《菩萨璎珞本业经》:菩萨戒有受法而无舍法。
菩萨戒有受无舍,所以有的人说菩萨戒不想持了,或者感觉受持不了就去舍掉。声闻戒有受有舍,菩萨戒有受无舍。

【三】忏悔法
《梵网经》云:若有犯十戒者应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若到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见华种种异相。便得灭罪。若无好相虽忏无益。是人现身亦不得戒。而得增受戒。若犯四十八轻戒者。对首忏罪灭。
《梵网》犯十重需日夜六时诵戒礼三世千佛见好相得灭罪,轻戒作对首(对首的意思是指:向众生发露忏悔,这个众生的要求各经典里要求不一)

《菩萨璎珞本业经》云:十重有犯无悔。得使重受戒。八万威仪戒尽名轻。有犯得使悔过对首悔灭。
《璎珞》犯十重不可忏悔,需重受;犯轻戒可以作对首忏悔

《菩萨地持经》云:若有所犯。即如法忏悔此一切菩萨犯当知突吉罗摄。当向大小乘人能解语。能受悔者如法忏悔。若菩萨以增上烦恼犯波罗夷处法者。失律仪戒。应当更受。若中烦恼犯波罗夷处法者。当向三人若过三人。长跪合掌作突吉罗忏悔。称先所犯罪名。作是说言。大德忆念。我某甲。舍菩萨毗尼。如前所说事。犯突吉罗罪。余如比丘突吉罗忏悔法说。若下烦恼犯波罗夷处法及余所犯。向一人忏悔。若无如法人。当起清净心念言。我终不重犯此罪。于未来世中常摄持律仪戒。若能如是所犯即除。
《地持经》犯重需重受,犯轻戒作对首忏(对大、小乘能听懂的人忏悔)。

《瑜伽师地论》:设有违犯即应如法疾疾悔除令得还净。又此菩萨一切违犯。当知皆是恶作所摄。应向有力于语表义能觉能受小乘大乘补特伽罗。发露悔灭。若诸菩萨以上品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失戒律仪。应当更受。若中品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应对于三补特伽罗。或过是数。应如发露除恶作法。先当称述所犯事名。应作是说。长老专志。或言大德。我如是名违越菩萨毗奈耶法。如所称事犯恶作罪。余如苾刍发露悔灭恶作罪法。应如是说。若下品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及余违犯。应对于一补特伽罗发露。悔法当知如前。若无随顺补特伽罗可对发露悔除所犯。尔时菩萨以净意乐起自誓心。我当决定防护当来终不重犯。如是于犯还出还净。
《瑜伽》犯重失戒需重受,犯轻作对首忏(向有力于语表义、能觉、能受、小乘、大乘众生忏悔)
(补特伽罗为梵语 pudgala的音译,意译为数取趣、人、众生,指轮回转生的主体而言。数取趣,意为数度往返五趣轮回者。乃外道十六知见之一。即“我”的异名。佛教主张无我说,故不承认有生死主体的真实补特伽罗(胜义之补特伽罗),但为解说方便起见,而将人假名为补特伽罗(世俗的补特伽罗)。)

《菩萨戒本》:如是菩萨一切违犯。当知皆是恶作所摄。应向有力于语表义能觉能受小乘大乘补特伽罗。发露悔灭。若诸菩萨。以上品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失戒律仪。应当更受。若中品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应对于三补特伽罗。或过是数。应如发露除恶作法。先当称述所犯事名。应作是说。长老专志。或言大德。我如是名。违越菩萨毗奈耶法。如所称事犯恶作罪。余如苾刍发露悔灭恶作罪法。应如是说。若下品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及余违犯。应对于一补特伽罗发露悔法。当知如前。若无随顺补特伽罗。可对发露悔除所犯。尔时菩萨以净意乐起自誓心。我当决定防护当来终不重犯。如是于犯还出还净。
《菩萨戒本》犯重失戒需重受,犯轻作对首忏(向有力于语表义、能觉、能受、小乘、大乘众生忏悔)

《菩萨戒本》:如是菩萨一切违犯。当知皆是恶作所摄。应向有力于语表义能觉能受小乘大乘补特伽罗。发露悔灭。若诸菩萨。以上品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失戒律仪。应当更受。若中品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应对于三补特伽罗。或过是数。应如发露除恶作法。先当称述所犯事名。应作是说。长老专志。或言大德。我如是名。违越菩萨毗奈耶法。如所称事犯恶作罪。余如苾刍发露悔灭恶作罪法。应如是说。若下品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及余违犯。应对于一补特伽罗发露悔法。当知如前。若无随顺补特伽罗。可对发露悔除所犯。尔时菩萨以净意乐起自誓心。我当决定防护当来终不重犯。如是于犯还出还净。
《菩萨戒本》犯重失戒需重受,犯轻作对首忏(向有力于语表义、能觉、能受、小乘、大乘众生忏悔)

《佛说决定毗尼经》:又舍利弗。若有菩萨犯于初戒。于十众前以正直心殷重忏悔。故犯戒者于五众前。以正直心殷重忏悔。手捉女人眼见恶心。或一人或二人前。以正直心殷重忏悔。

要想弄明白宇宙、生命或自我的真相,你只需要了解三样存在,即“存在”、“心世界”和“道”。一旦你明白了这三种存在,你将解开你的头脑所创造的所有的谜;你将明白宇宙里根本没有神秘或秘密,一切都是心的创造。你将明白世上的觉者们所说的“大道至简”以及“空”等是怎样回事了。我说假如你想解开解宇宙、生命或自我的真相,你只需要了解“存在”、“心世界”和“道”这三样事物即可——而实质上你只需要了解一样,那就是“心”。

因为对人来讲,一切都是心的创造,不存在心之上或心之外的真相、真理或事物。若能了解心创造世界的“原理”,你将会明白心与真实存在的关系,你将会明白心和它所创造的世界的关系,你将会明白心和我们所说的“道”的关系。总之,一旦了解了心或心创造世界的“原理”,我们人类的万疑将不解自开。

西方人常说,上帝是我们一切的造物主;东方人说,道创生了万事万物。事实上假如你了解一个基本的实相,你会认识到,对于我们人类来讲,在我们的世界,即不是道创造了万物,也不是上帝造就了一切。一切的起源都是心,心是心世界诞生的源头。

心——才是我们真正的造物主。没有心,就没有心所感知中的一切;没有心,就没有心的世界;没有心,就没有心所能认识和谈论中的“道”。总之,三界是心所生,因果为心所造,六道不在心外,轮回的没有别人,一切都是个心。心、心、心,心是我们的一切。一切迷惑由它制造,而解开一切谜的智慧,也为它所生,因此,我们要心的存在条件下的一切奥秘或疑问的根源——去了解心吧,了解心即可了解一切。于心外求明白,是舍本逐末;在物上求法理,是本末倒置。请注意这一点。

下面是我试着向你简述的心是如何创造我们的世界,或说是心创造世界的原理及心的条件下的一切存在的真理。全文分为个部分:首先是简述在心的“眼睛”的面前存在哪些事物,它们是怎么来的。在心的眼前存在三样事物,它们是“本来的存在”、“心世界”和心所感知条件下的“道”。

前者——“本来的存在”,心不可知、不可说,是真正的上帝创造的;后两种是心所创造的。接着我简述的心的“工作原理”,心是一台摄影仪和一台投射仪,阐述了相与像、照与造、反映与反应等心的不同功能,以及时间、记忆在心创造它世界中的意义,及一真法界是怎样回事;第三部分讲述了心是如何创造我们的主观世界的,文中讲了我们以为中的真实、幻觉、错觉及梦对于心的本质;第四部分是讲,心是如何创造我们的客观世界的,文中讲了衰老、运动、速度是怎么回事;第五部分讲了,心是如何创造我们的地狱的;第六部分讲,心怎么才能构建我们的天堂;第七部分,总结和陈述了一下心产生这一切的基本要素和基本过程。

全文从这七个部分阐明了心与世界、心与衰老、运动、速度、幻觉、错觉、梦诸等的关系,说明了心创造世界的原理,希望探索宇宙、生命和自我真相的人,对此有一些了解吧,减少一些生命的迷惑,多一些明朗和快乐,自由自在的生活。

在心的眼睛面前,确实存在着一种“真实存在”,我们不可否认它,连佛陀也不会否认它,但是,它是不可知的,因为不可知,因此它也不可说。面对着这种“真实存在”,当弟子们问起它时,佛陀总是摇着头感叹着,“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

是的,这是真实的,那原本的真实的存在,确实和心无关。心可以述说它,但说将不再是它。它是不认识的,也是不可描述的,心穷其所能,也无法认识到它真正的本来面目;心穷其言词,也无法描述出它的本来样子。那原来的存在是存在的,但对于心来讲,是不可知的,也不可说的。

不可知,不可知——我们知道的“它”不再是它,而是心的种种因缘条件下或种种因缘条件下的心所反应或反映的它的相;不可说,不可说——说出来的它,不再是它,甚至和它完全无关。这就是这种本来、真实的、上天所创造的存在之存在的特征。这种存在是确实存在,但心不可认识和述说,但它又是心围绕其创造它自己世界的依据,或说是心演义它自己故事或世界的平台或舞台。

对这种“存在”我们不必研究和探讨,我们只力求来让我们的心和它之间隔的故事或梦幻越少,来更加接近它的本来真实面目而已。即使是这样,即使心是零故事了,它的本来面目仍然是不可得知的,只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心没有了自己的困惑或因它而产生的痛苦而已。探索存在真相的人,来了解这一点。

我们一生、我们所有人、我们所谈论的一切——都在这里,都是它:心世界。我们的心就活在心世界里,因此,它所看到、听到的、谈论到的一切,不可能不是它。心创造了它的心世界,心也活在它的心世界里,就这样,心面对它世界的一切的一生,自建自毁、自娱自乐,那是一种它自身的自建自毁、自娱自乐的过程。

心创造了它自己的世界——心世界,它欢娱在其中,它也迷惑在其中;它快乐在其中,它也痛苦在其中。在它存在的条件下,它所感知到的一切——一切存在、现象、运动或变化,无不是它自己的“创造”出来的,没有一个例外。在心的世界里,没有纯粹的客观,所有的都只是被认定为不同层次的主观而已;在心的世界里,没有绝对的唯物,所有的一切无不都是唯心的。

婆娑世界,完全是心自个儿的建造;老天提供了它自身,而心在它的基础上创造了它自身的婆娑世界。我们大部分人一生所要了解的,正是这部分世界。我们大部分人一生所迷惑在的,也正是这部分世界。所以,了解和知道这部分世界,尤其显得重要。下面我将详细地阐述这一部分世界的存在。

当我们的眼睛盯着一张桌子——原本的桌子我们看不见——在我们的心和我们能看见的“桌子”之间形成了什么?一条心的路,我称它为道;当我们的眼睛盯着一棵树——原来的树我们看不见——在我们的心和我们能看见的“树”之间存在着什么?一条心的路,我称它为道;当我们的眼睛盯着一枝玫瑰花——原来的玫瑰花我们看不见——在我们的心和我们能看见的“玫瑰花”之间的是什么?心的路,我称它为道。

在心和任何一种看起来的事物之前存在着一条“路”,我称它为“道”,我们心所有的困惑、娱乐、痛苦、真理、道理或对真相的认识,都落在了这条“道”上。假如我们不了解心,或者我们只望了这条“道”而忘了“心”,那么我们很可能会以为,是“道”创造了我们的一切而不是“心”。事实上,几千年来正有人这样认为着呢。他们说,道创造了一切。显然这不是真的。是心创造了一切。

是心创造了一切。没有心就没有心所可知条件下的一切。关于道和心,不是道创造了心,而是心创造了道。我们所讲述下的一切道或道的一切功能或能力,无不都是心创造的。心所讲述的道的能力,只是心自己的能力而已——是心借着“道”的存在阐述它自己的能力。

没有存在于心之外的道,存在于心之外的“道”你没法知道。对于人类可认识的世界,一切都在“心”之下,包括“道”。所以,我们不要再迷惑“道”,没有心之外的道,心之内的道还是心,所以不要忘乎心而大谈特谈道,那是一种迷失。

记住,我们可认知的道,是心的一种变相。超越于心之外的道,和那“存在”一样,是不可知,不可说的。所以,当我们修行,我们可以不必谈论道,来谈论心。任何时候谈论心,都是必要的和正确的。因为心创造了我们的一切。

下面我们就专门谈谈心。我们的心,是一台摄影仪兼投影仪,它一生只两件事:摄影和投影。从那心一开始诞生它自己起,它就不断地、连续地、高速地、时刻不停地照相、照相——摄影、摄影,直到有一天它开始了投射、投射、投射。然后,它的一生是,一边不断地摄影、摄影、摄影,一边是不停地投射、投射、投射。这就构成了心一生的整个过程。

任何人的心都这样,这无有一个例外。从心诞生了它自己,它就开始了它自己的不停息的摄影工作,从它的自我意识产生起,它就开始了它不停息的投射工作,然后它那一生就在一边不停地摄影,一边不停地投射中度过。在那个摄影与投射的过程中,我们是那个“过道”,我们被心所穿过。

我们看着存在的事物,也看着它拍摄的照片,我们看着老天之下的静态万有,也看着它自己拍摄的动态图面。在心从这端拍,到那端投的过程,我们只是一个被经过,一个仅仅的觉,一个仅仅的看。而从拍到投到看,那还都是心。心遍及一切处,它广大到无所不包,它细密到无处不在。

来了解我们是心,我们在一切过程里,我们在做着一切,包括我们是仅仅的“看”。从宏观上看,心是摄影者,心是投影者,心也是不摄影也不投影的纯粹的观看者——而那一切都是心,都是我们,来注意到这一点。了解心的基本功能:摄影、投射和看。

我们的心有无数无量的功能和能力,但总体上来说,它有“照”与“造”的功能。照,就是心直接照见的功能,它像镜子一样直接反映事物,这是心的一种“反映”功能;心还有一种另外的功能,那就是“造”的功能,心可以根据原本的事物或它所映照的事物的像,来创造一些相。心的这种能力,我叫它心的“反应”的能力。

总体来讲,心具体“照”与“造”的能力,“反映”与“反应”的功能。我们白天所看见的事物,是心“照”能力下的所见;我们夜里所看见的梦,白天里普通人所不常见的错觉、幻觉等,是心的“造”的功能的映现。事实上说“照”是名义上的,对心的实质“造物”本质来说,不存在“照”,只有“造”,因为那个“照”也只不过是一种“造”而已。

因为心具体“照”与“造”的能力,所以相对应地,就有心所“照”见与所“造”现的对象——它们被称为“相”与“像”。这个“相”,也可以对应“象”这个词,因为这个“象”接近这个“相”的意思。但“相”,一般是一切“像”与“象”的总称。

因为“相”常常是一切像与象的总称,所以,当我描述心所造的心事物时,我称它为相。即心即相,这也就形成了“想”这个字,而“想”这个字正好代表了心的一切功能——也是心唯一的功能。相与像、照与造、反应与反映——实质都是心的“想”或心“想”的功能。在这里,大家须明白这一些。

我们的心之所以有投射的能力或之所以有东西可投射,那是因为它提前“拍摄”一些事物的相或造了一部分事物的像,并储存在了它的里面。当它再见到“新”的具有类似特征的事物时,它就开始搜索、提供并投射出去。这是心的一个“工作周期”的完成。

从心的“拍摄”到“投射”的完成,心创造了它自身的“记忆”功能。从“此”到“彼”——因为“记忆”的存在,心创造了它的“时间”感或“时间”意识。因为“记忆”和“时间感”的存在,心便创造了它一生的电影。心本身是一个电影城,它时刻不停地在自拍自摄、自我剪辑自我创作,并且自我观看。

心自身是一个影城,我们一生都生活在这个影城里,从来就没有谁真正走出过。即使觉悟了的佛陀,也只是看的电影或看的恐怖片比我们少些而已。人人生活在这个影城里,只有大部分人在这座影城里看自摄的电影太投入了,他们忘了也无法分辨的出这不是真的、是电影,而在那非常逼真——像梦——又不像梦的真实中自欢自乐,自恐自苦;只有少数人——我们叫他们觉者的人,在享受那些电影,而不是被那些并非真实的镜头所吓的胆战心惊、不可终日而已。

一直以来,我所要强调了解心、心世界、存在、道或者心的“工作原理”,其目的就是让你知道心是如何创作它的电影的,以及将电影还原为电影,从而让你从“生命”——这部分超长时间的电影——这场人生的梦中“醒来”、“出离”、做到不被电影镜头所吓、做到无苦而自由的生活。实质上这就是催醒或令你觉悟的过程。来意识到这。

——觉醒行者

从昨天见到昕昕到现在,忙着各种事,现在终于回到家躺在床上,仔细回想昨天见到宝贝的点点滴滴~
这次去长沙是有事情要忙,去之前从来没想过这趟旅程能让我圆了见昕昕的梦。(我一直觉得能见昕昕真人,估计还得等了一年两年吧,因为我好像一直跟追线下见真人这种事情无缘,现生总有各种无奈)但是,没想到,居然那么快见到了昕宝。
本来这次也是有很好的机会可以去录制节目现场看宝贝,但是就是没抽出时间,一直是非常大的遗憾,本来以为这次没机会见到昕宝了。
昕宝刚到长沙那天,我也是刚到长沙,我5点半在长沙火车站下车,昕宝好像是7点多在长沙南站,就因为我没关注消息,就这样错过了见面的机会,后知后觉,悔恨得很,因为明明那么近~
第二天彩排,我想着要不要去录制场地看一看,以为录制场地离我住的地方很远,我连距离都没搜索就放弃了(被我老公误导了,说距离远)。后来晚上和一位伞姐聊上了,伞姐晚上11点半到了录制场地接下班,我以为那么晚昕昕应该下班了,我也没想着要去,也一直以为录制地点远,大晚上的一个人不安全,毕竟第一次来长沙。后来伞姐接到了昕昕,我才去搜录制地点,我直接给自己一拳,马栏山离我住的酒店打滴就10分钟!我气哭了!
第三天,为了见昕昕,我一大早就去接上班,多早我就不说了,一直在场地外站到下午4点,最后也没等到昕昕(当天直接晒黑几个度)。或许我再多等个十几分钟应该能等到。但悔恨就是我前脚走,昕昕后脚就到。(因为还有工作,没办法连人带手机消失太久,所以直接放弃进场录制都念头),当天等了一天没等到,心情的确很down(加上火炉一样的天气)。下次能有同城的机会不知道何年何月,错过了可能需要等个半年一年两年才有同城的机会。但是还有工作要忙,回去灌了两杯冰绿豆沙,收拾好心情继续工作。
第四天,也是很波折的一天,认识的伞伞都去陪宝贝录制了,我还是抽不开身~明明那么好的可以见宝贝的机会~其实这天,也是和宝贝“擦肩而过”,因为离得不远,就是没见到~
第五天,也就是昨天。经历过好几次的“擦肩而过”,我其实已经不抱着希望可以见到宝儿了(认命吧,我就是幸运绝缘体)。后来,还是决定赌一把!能不能遇见,去一趟,我也能死心。在等待的过程中,一直很害怕宝贝没有从等待的口进来,很害怕又一次希望落空。每次感觉是她要进来的时候,心就砰砰跳,是兴奋,更是害怕不是她。我当时心里就想,就一眼,让我看她一眼就好!……继续等,一次又一次控制着自己的心跳(真的很怕落空。控制自己的激动,是为了如果没见到她,我不至于太失落)。继续等,焦急的等,一遍一遍告诉自己,没关系,这次见不到,等下一次,把最美好相遇,留给下一次。终于,在激动和压抑激动的博弈中,听到伞姐一句,来了来了,雨昕来了,看到雨昕了。(我当时不敢相信,真的来了吗?会不会看错呢,知道那种心情吗,真的很怕又一次不是她),我伸长脖子,看着入口,不敢眨眼,生怕错过。等她真的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真的,整个世界都亮了!我圆满了!我终于见到雨昕了!(其实当时激动得都要哭出来了,拼命压制住自己)好美!是我对昕儿的第一印象,真的就是明星气质,她站在哪儿,就真的与众不同。是仙女下凡吧!(我是真的能体会到为什么伞姐都说真人比镜头里的人美百倍万倍!真的好美好美!令人窒息的美!)好白!宝儿皮肤也太好了吧,就像初生婴儿的皮肤一样。宝儿整个人真的又帅又美又奶乎乎的!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这三种气质会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好瘦!怎么那么瘦!比我想象中的要瘦得多!小小的一只啊!我闺女怎么不多吃点啊,麻麻心疼!……我当时脑袋里就只有一个想法,就想多看她几眼,把她的样子刻进我的脑海里。
直到看不见昕昕,我还觉得像在梦里一般。她虽然站在我面前,但是我总觉得很不真实!我真的见到我朝思暮想的人了吗?!而且,我近距离看到了她。去年成都的活动站了一下午没见到真人的遗憾、成都音乐节没看清宝贝的遗憾、前几天连着几次错过的遗憾,通通都变得圆满!
其实直到现在,我也还觉得像做梦一样!我真的见到了我的昕昕!
(胡乱写了一通,记录了一些乱七八糟的心情,不知道怎么说,总之就是,很爱很爱她,只想一直爱下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 可他却愿意握着小保姆的手,和她一起弹不成调的《小星星》。可他却愿意握着小保姆的手,和她一起弹不成调的《小星星》。
  • #梦女[超话]##深昏睡ガーデン# 第一个520纪念•┈┈┈┈┈┈୨୧┈┈┈┈┈┈•それじゃあさっき読んだ本の就和我刚读过的那本书 7話みたいなキスしよう第七章
  • 对akoya小珠子的品质表现当然是认可的,只是觉得在那么高的价位下没必要。#在库现货##Star&Rose-HighJewelry# N550✨这枚胸针
  • 最后总结一下:网购骗子多,闲鱼挂美图、微信谈价格、支付宝收钱、圆通信息不全快递……一系列网上操作,什么都是假的,只有二维码扫进去的货款是真金白银不掺假,下次买货
  • 明日低吸标(5月28日)今日操作:扬电科技:追了一笔,这个标是变压器出海,逻辑上是长逻辑,因为业绩有释放预期,而且变压器出海一直是有中期资金在做的,可以当趋势看
  • 他和悦儿同学还有个相声节目,还说明天要带一个环保袋去,游园会有很多奖品拿[哈哈]一个在那几年很火的明星,有时候真的可以让人轻易的在他身上想起当时身边的人或事,比
  • 第一步,我会造大概10台发动机,然后长时间磨合测试后,挑出最好的发动机,可以被认为是golden engine(黄金发动机)我们假设它的实测热效率是X%。当年抽
  • #什么时候来新疆都不迟#豹3路试谍照曝光,[傻眼]方程豹是把SUPER3概念车给量产了?#破茧2# 刚看完破茧2大结局,←谁懂,看过原著之后就越想看剧版,破茧2
  • 收集可爱的日常碎片文案ʚྀིɞ 1.蕉头烂额 .. 2.‍❤️‍貼貼 ˶˙º̬˙˶ 3.到点了‎.ᐟ.ᐟ一拳给自己打晕 开睡‎ᙆ ᙆ 4.同步
  • 其实就只是一些爱恨情仇的戏码吧我是阿依莱 是首领的女儿 也就是部落的公主我啊 先是喜欢上哲曲 但告白被他给拒绝了好的啊 没事 他走了也好 下一个男人更乖呢之后莫
  • 2.找到投诉通道:在客服与帮助页面,您可以找到“侵权投诉”或“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选项。3.其他平台管辖:如果您发现侵权行为发生在其他平台上,而非淘宝平台,您可
  • 《倪珊曼戚郁尘》倪珊曼 戚郁尘-小说在线(今日热推小说全章节无弹窗)全文阅读 书名:《倪珊曼戚郁尘》倪珊曼 戚郁尘 主角:《倪珊曼戚郁尘》倪珊曼 戚郁尘 部分文
  • 这是很奇妙的一天,我真的好喜欢宁哥还有叔叔阿姨[泪]太喜欢了[泪]下午我俩去捏脚,宁哥累的呼呼就是睡,其实我可心疼,每天上班肯定累,身上还总有伤痕,不知道干嘛去
  • 34.儿童节也好烦 这么早被妈妈叫起来 不想读小班了QAQ35.长这么大都没有去过酒吧,也不知道里面有没有我爱喝的娃 哈 哈36.小朋友你好,我是派大星,上天派
  • 发微博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点: 1. 自我表达:分享自己的想法、感受、经历、见解等,让他人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解
  • 7.24 全员都要做‼️ 【新增综艺‼️】 你好星期六 湖南卫视 芒果TV 【品牌方1‼️】 娇兰 理肤泉 优酸乳 LV 冰红茶 【音乐平台‼️】 QQ
  • 关于这款手表,你觉得高仿欧米茄海马300米价格,高仿欧米茄海马300手表价格图片,千表网为您提供以下内容,加 薇 pe y mey (无空格)以下内容来源于
  • 这也是钱德勒女人缘不好的出处。轮到我时,我说了两件事:其一,虽然自认为并不是没有吸引力,但我的女人缘很糟,我的恋情总会往灾难性的方向发展;其二,我无法接受任何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