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把这五桩事情做到,临终时佛一定来接引

内学365 2022-04-18 06:50

收录于合集#老法师开示“看破、放下”575个

   

師 父 開 示

文章摘自: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285集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档名:01-003-0285
钞【若有众生,於此经典,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临命终时,佛与圣众,现其人前,经须臾间,即生彼刹。】  这一段也是经文,这一段经文很重要。许许多多同修常常来问,我们要怎样修学,将来才有把握往生?佛在这个地方为我们说得很清楚,只要我们依教奉行,决定得生。这个地方几桩事情,就是日常生活当中所修的。『於此经典』,这句话要紧,这就是教我们专修,专修《无量寿经》、专修《阿弥陀经》,《阿弥陀经》跟《无量寿经》是同部,所以莲池大师称为大本、小本,《无量寿经》说得详细,《弥陀经》简单扼要,只是文字有长短,说法有广略,内容完全相同。这叫我们专修,专在一部经上用功夫。《无量寿经》当然方便,《弥陀经》实在说太简略,初学的人往往在这部经中看不出它深妙的义理,等到莲池大师写《疏钞》,蕅益大师写《要解》,我们才知道《弥陀经》的内容非常的丰富。读这《疏钞》再加上《演义》,实在讲绝不亚於《大方广佛华严经》,实在是太殊胜了。我们一心一意这一生当中就学一部经典,决定成功。学一部经典,给诸位说,好在哪里?戒定慧三学你统统具足了。戒学,持戒就是守法、守规矩。佛苦口婆心的教导我们,说「於此经典」,我们真的接受、完全接受,依教奉行,这就是持戒,就是守法,遵守佛的教导。专学一部经,这心是定的,定学有了;我们学得太多太杂,清净心很不容易得到。这个法门、这个经典是一切诸佛之所赞叹,一切诸佛之所弘扬,一切菩萨之所遵循,我们也能够选择这个法门,这是高度的智慧,这绝对不是小智慧。所以,你决定选择这个经典、法门,是戒定慧三学统统具足。  选定之后,世尊在此地教给我们几个修学的纲领,第一个『书写供养』,我们看这四个字,就晓得这个法门是大乘,小乘没有这大的气派,「书写」就是流通这部经典。末法的时期长,从今往后还有九千年的时间,这九千年之中的众生都要靠这个法门得度,这个法门要是不能普遍弘扬,换句话说,一切众生在一生当中成就、得度是非常困难,可以说没有指望,所以书写就非常重要。古时候经典的流通要靠手抄书写,今天我们印刷经典流通就是书写的意思,流通愈多愈好。佛法的修学,大家都知道要修福修慧,福慧双修,不能偏在一边,我们念佛虽然念得很好,假如没有福报,临命终时还有病痛,就会造成往生的障碍。修福,哪一种福报是真实而可靠?佛在此地教给我们书写供养,下面还有一句『为人演说』,这两句都是教给我们修真实的福报。『受持读诵』是修慧。福慧双修!所以我们要认真努力去弘传这部经典,尽心尽力去做,向一切人介绍,向大众去推广,这就是书写供养。我们将经典、将法门介绍给别人,推荐给别人,这是属於财布施,也属於法布施,对方要是接受了,生了欢喜心,依教奉行,他对於生死没有恐怖了,这就属於无畏布施,所以「书写供养」三种布施都具足。  《普贤行愿品》,在「广修供养」这一愿里面告诉我们,「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因为施财、施法、施无畏这三种供养没有办法达到圆满,随著自己的福德因缘,随著众生的机缘,不能做到圆满。普贤菩萨的法供养就圆满,经上举七个例子:第一个是「如说修行供养」,就是依教奉行,佛教我们怎样做,我们就认真努力去做,佛教给我们不能做的,我们就决定不要做,一切都能听佛的教诲这叫真供养,这是非常的重要。换句话说,一定要把佛的教诲变成我们自己的生活行为,我们才得佛法真实的受用。尤其是《无量寿经》里面说得多,说得详细,我们一生受用不尽。《无量寿经》经文虽然不长,也是戒定慧三学具足。夏老居士会集的这个本子,从三十二到三十七品属於戒学,真能做到了,那就是持戒念佛,所以我们把这一段定为日课,早晨念四十八愿,晚上就是念这一段戒律。认真去检点反省,佛所说的话,我们是不是统统都做到?这叫做修行。修行绝对不是每天念几部经,念几部经没用处的,有口无心。读经要解其义,要依照经典的教训修正我们自己的行为,那就真正得利益,这个非常重要。我们供养三宝、供养众生、供养自性。这是讲的法供养。  「受持读诵」,「受」是完全接受,佛所说的理论、所教给我们的方法统统接受过来。「持」是保持,尽形寿依教奉行这叫保持。「读诵」,实在讲就是亲近佛菩萨,我每天读诵,每天跟佛菩萨在一起。「读」是对著本子叫读,「诵」是背诵,念得很熟,不要经本也能念得一个字都不错。读诵是修行,你要是会用心,功德无量无边。初学的人用读诵的方法修根本智,根本智就是清净心。念经要老实念,这部经从头到尾念得不要太快,不要赶时间,也不要太慢,念得字字分明、句句清楚,口里面念出来,耳朵听进去,用这个方法读经,读经就是摄心,大势至菩萨讲的「都摄六根」,我们用读经的方法来都摄六根。读的时候不要求解义,不要想经里的意思,不要去研究它、不要去分别它,读经的时候没有妄想、没有杂念,这样读经就是修定;读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是修慧。这个慧是根本智,《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无知」,无知就是根本智,修这个东西。所以它是戒定慧一次完成。如果我们读一个小时,恭恭敬敬念一个小时,就是一个小时修戒定慧,这叫真修行。不能把它当作世间那些书来读,那就错了,那你三学没有。这是初学人一种读法,读到自己已经很熟可以背诵,这个心一定有相当程度的清净。读多了,天天读,天天修清净心,不要说时间多了,一天能修一个小时就非常难得,天天修,修个三年五载,他心、情绪都定了。到这个时候,我们的读诵就进入到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读的时候,跟前面这个读不一样,前面读是修戒定慧,修根本智;根本智有了之后,我再读诵,我读诵是修后得智,后得智是什么?无所不知。怎么修法?古大德教给我们,随文入观,要把经文里面的境界,让我们自己的身心跟这个境界完全相结合,完全融化到经中的境界,这个就高了,变成什么?经就是自己,自己就变成《无量寿经》。诸位想想,这个人哪有不往生的道理?譬如我们举一个例子,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变成自己的本愿,不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我们现在念的是阿弥陀佛的本愿,不是我们的愿!念久了之后,从自心里面也发出来,跟他发的完全同样的愿、同样的解、同样的行,让我们的心愿解行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换句话说,这个时候自己实实在在讲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跟阿弥陀佛无二无别,这是第二种读诵的方法。可是诸位要晓得,这是有次第的,一定是先求根本智,然后才能得到后得智;没有根本智的基础,心地不清净、不真诚、不平等、不慈悲,是没有办法进入第二个阶段。所以读诵非常重要,读诵就是修行。  『为人演说』,我们回向常念「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也不能天天在说空话,空话说多了,自己也不好意思。怎样才能落实?那就要为人演说。「演说」不一定要讲一部经,从头到尾给人讲一部经那得看缘分,像《金刚经》上所说的「为人说四句偈」,那个功德也就不可思议了,换句话说,我们每天从早到晚遇到一些人,不管遇到什么人都劝他念佛,都跟他讲几句佛法,而这几句佛法绝对不离开《无量寿经》、不离开《阿弥陀经》,那就对了,就完全相应。为什么只说这部经不说余经?诸位要知道,如果不说此经,而说其余的经典,你就对不起众生。现在我们明白,只有这部经这一生才能得度,其他的经一生当中不能得度,唯独这部经可以叫一切众生一生当中得度,这个经的殊胜叫「带业往生」,所以是末法时期的众生最有利益的。我们不介绍这个经典,去介绍其他经典,怎么能对得起人?除非我们自己不知道,那就不能怪了。我自己晓得最好的东西,我不介绍给别人,介绍给别人次一等的,希望我成就,你不要成就,这叫吝法,这个居心就不好。所以一定要以第一法门为人演说。  经上讲的这五种修行具体的纲领,「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我们修净土的同修们要以这五桩事情做为我们一生当中最重要的工作,其他的工作都是附带的,甚至我们营生的事业也是附带的,这五样才是我们的正事,这就对了。『临命终时,佛与圣众,现其人前,经须臾间,即生彼刹』,这几句话是佛对我们的保证,这是保证书,只要你前面这五桩事情做到,你就不要怀疑,也不必去问,临终的时候佛一定会来接引。须臾是非常快速,西方世界距离我们虽然是十万亿刹土,弹指之间就到达,这是大经里面说的。

#每天阅读# 惊人的因果定律:人品好的人,根本不会吃亏

读书369 2022-10-02 00:00 发表于陕西





读书369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369,每日陪你听名著/读美文,用读书点亮你的人生。

18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作者:枳为橙 · 主播:简宁
来源:读书369(ID:dushu369com)

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 

惊人的因果定律:人品好的人,根本不会吃亏音频:00:0011:07♬点上方绿标可收听369主播朗读音频



古语有言: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人这一生,不论行善作恶、福报祸事,都有其因果。世间万事皆有规律,恶人终有恶报,吉人自有天相。人若为善,天必佑之,人若厚道,必有后福。生命是一场轮回,你所付出的,最后都会回到你身上,你所得到的,都是自己的选择。



 01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爱默生曾说: 

“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的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你永远无法预料,不经意间的一个举动,会在未来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惊喜。 

也永远不知道,随手赠与的一份善意,会以什么方式归来。 但总有一件事会证明:善人者,人亦善之。 前段时间,网上有个短片热度颇高。

蛋糕店里,奶奶带着小女孩选了块蛋糕,付钱时却发现带的钱不够,不得已只好退掉。 

走到门口时,一个男人追上来把刚才的蛋糕送给小女孩,奶奶本想拒绝,紧接着男人讲述了一段往事。 

“在他八岁生日那年,很想吃蛋糕,但家里太穷实在买不起,有位好心人见此情形,便买下蛋糕送给他。” 

奶奶听完故事后,欣然了收下蛋糕,并且让他留下联系方式日后以便回报。

随后,小女孩抱着蛋糕跑回家,开心的准备给爷爷过生日,还把男子留的那张纸条拿给爷爷看。纸上没有联系方式,只写着一句话:

“点点好心善举,泛起无尽涟漪,帮助他人能让爱心传递,也能帮助到你。” 

过往慢慢浮现,原来多年前送蛋糕的好心人正是女孩的爷爷,而如今纸条上的话也是他当年写下送给男孩的。 

正所谓: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善待别人的同时,就是为自己积攒福报的过程。 

有段话说的很对: 

人生海海,谁人不是举步踉跄,孤独前往。 但这世界啊,美便在于,有人是照耀他人的光,有人是等待黎明的夜。 孤独不会消失,灵魂却可相拥。 看到有人难过时,不冷言冷语,多一句安慰,因为谁都有遇到伤心事的那天。 看到有人摔倒时,不幸灾乐祸,顺手扶一把,因为谁都有遭遇不顺的那一刻。 看到有人落难时,不落井下石,多一点温暖,因为谁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 今天别人有难需要你帮,明天你也可能有短板需要人来扛。 积善行,守善念,得善果,你付出的爱,终有一天还会再回到你身边。

 02 

尊重别人,就是庄严自己怎样判断一个人的人品? 看过一个很贴切的解释:“处世懂尊重,做事有分寸,做人没有身份感,对待他人不贬低。” 细想来,其实这些正是待人处世的周到,也是深入骨子里的修养。 电视剧《老酒馆》中的酒馆掌柜陈怀海就是这样的人,为人为商都堪称“楷模”。 有位讨饭的老人,常去他的酒馆里喝酒。 别的店里看到有乞丐,一般都不会允许进店,甚至连门口都不让逗留。 但陈怀海不仅没有嫌弃老人,还常常教导店里的伙计: 

“进了老酒馆的门,来了都是客,一钱酒是情谊,一斤酒也是情谊,不分厚薄,老酒馆不撵客,也绝不留无酒德之客。” 

他并没有因“掌柜”的身份而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也从未因老人“乞讨”的身份而对他有半分慢待。 

陈怀海给了老人最基本的尊重,而老人也让陈怀海看到了做人的最高境界。 老人讨饭吃,却不差一分酒钱,这是酒德。 有人往他酒壶里兑水,他尝出来却不动声色,这是大气。 老人每次去打二两酒,客人多的时候,为了不打扰别人,也怕耽误酒馆的生意,他都会站在角落喝酒,这是尊重。 不论站在什么位置,人都应做到平视别人,平视自己,以谦卑之心,看待世间万物。 有个观点讲的很深刻: 

“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的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 

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对人恭敬其实是在庄严你自己。” 

何为尊重? 别盯着他人的短处不放:在矮的人面前不谈身高,在胖的人面前不谈身材,在皮肤黑的人面前不谈肤色...... 身处山顶别瞧不起山下的人:与穷人交谈不炫耀金钱,与孤寡老人交流不炫耀儿孙满堂,与不幸之人交谈不炫耀自己的幸福..... 做人,唯有尊重别人,才会被人尊重。

 03 

宽容别人,就是放过自己作家鲁先圣说: 

“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烦恼是用自己的过失折磨自己,后悔是用无奈的往事摧残自己,忧虑是用虚拟的风险惊吓自己。” 

深以为然。 人生中有多少时刻,因为一个人耿耿于怀,因为一件事乱了心神。 太过计较别人的错,往往只是在折磨自己。 2012年,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发表了一场演讲,打动了在场许多人,听众集体起立鼓掌长达一分钟。 那场演讲中,莫言讲到了他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 在他年少时,曾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 由于他的母亲是小脚,跑得慢,很快就被看守人抓住了。 那人没收了他们拣到的麦穗,还扇了母亲一巴掌,然后吹着口哨扬长而去了。 他的母亲被打的嘴角流血,满眼都是绝望。 多年后,莫言与母亲去集市,再次遇到了当年那个看守人,那人已变得白发苍苍。 他本想冲上去报了当年的仇,可母亲拉住了他,平静又坚定地说: 

“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母亲的一句话,让莫言如梦初醒。 

人,确实是当年的人,只是时过境迁,再去追究是非对错早已没了意义。 与其放在心间时时挂怀,不如放下他的错,解脱自己的心。 不再计较,不是吃亏,而是给自己寻了一条生路。 宽恕错误,不是没有底线,而是让内心重获自由。 宽容别人,不是懦弱,而是放过自己。 很多事都有双面性,那些让你让你痛苦的人,也是来渡你的。 让你难过的事,其实换个出路,就会成为好事。 永远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走得出怨恨,才能看得见生活的美好。 人生最通透的活法,应该像左宗棠所说的那般: 择高处立,寻平处坐,向宽处行。

 04 

你只管修好德行,上天自有考量林语堂在《京华烟云》里写道: 

“在人的一生中,有些细微之事,本身毫无意义可言,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时过境迁之后,回顾其因果关系,却发现影响之大,殊可惊人。” 

中年以后,渐渐发觉: 

让一个人越过越好的,不是财富,而是自己的德行。 你一念之间的善举,来日或可救自己于水火之中。 你为他人撑过的伞,总有一天会化作躲雨的屋檐。 你曾经渡过的人,都会变成自己行走于人间的路。 厚德,方能载物。人品,可立一生。 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 点个“在看”,愿你修得好德行,坐拥好风水,永远记得: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作者:枳为橙,本文首发读书369(ID:dushu369com),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君与你一起,听名著、读美文,用读书点亮你的人生!转载请联系读书369。

  「受菩提記第四十四」,我們就學到此地。我們再看下面第四十五品,「留經流通」。

  【獨留此經第四十五。】

  這一品經前面有念老的品題介紹,介紹得雖然不多,很精彩。我們看註解,「本品表當來經滅」。佛有法運,所以將來法運到了,經有消失的一天。這一天距離我們還相當遙遠,我們不要害怕,外國宗教常講世界末日,佛經裡頭沒有。釋迦牟尼佛的末法一萬年,現在才過了一千年;換句話說,後面還有九千年,時間還挺長。但是九千年之後,佛法會滅掉。

  「佛以慈悲特留此經,止住百歲」。本師釋迦牟尼佛,慈悲到極處!經法滅後,我們能想到世間人多苦!現在人世間苦,為什麼苦?佛法雖然在世,不學,排斥它,等於滅了。沒滅等於滅了,那這個苦果我們嘗到了,在這個世間活著的人,哪個不叫苦?你們有沒有聽說我叫苦?我活得好快樂!為什麼?我有經、我有教,沒有經教,那就苦不堪言了,所以我感謝老師。我這三個老師一個都不能少,少一個,我都會墮到苦惱的境界裡頭去了。方老師幫助我起信,沒有他,我不會相信佛法,入不了門來。章嘉大師給我奠定基礎,沒有這個基礎,我跟李老師十年,沒用處。有這個基礎,跟李老師十年,就起作用了。正如方先生所說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這一生真不容易,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經在,法也在,誰要相信,誰要修學,誰都能得到最高享受。

  「序分中《大教緣起品》」,第三品,「世尊放大光明,光瑞殊妙,從昔以來所未曾見」,念老在此地帶著我們回顧世尊啟講這部經的因緣。這一天,佛放光,為什麼放光?必有因緣。佛見到眾生能夠接受這一部大經,這個緣成熟了,能夠跟眾生宣演這個法門了,這法門太稀有了、太殊勝了!所以光瑞殊妙,光明瑞相特殊微妙。從昔以來所未曾見,阿難跟著佛做侍者,從來沒有見過。所以「阿難啟問放光因緣」,佛今天為什麼放這個光,一定有因緣。「佛讚阿難曰」,佛沒有說,先讚歎他,「當來諸天人民一切含靈」,把六道所有眾生包含盡了,「皆因汝問而得度脫故」。佛沒有給他講原因,這幾句話這因都在其中。沒有阿難啟請,佛也會說這部經,像《彌陀經》,沒有人啟請,無問自說。這個佛一放光,阿難覺得驚訝,請問為什麼放光?你看,佛說當來,是將來;諸天,二十八層天;人民,這人天兩道;一切含靈,修羅、羅剎、畜生、餓鬼、地獄,全包括在其中,就因為你這一問,他們都度脫了。這法門廣大,無與倫比,哪個法門都比不上,它普度,而且平等普度。

  所以「蓋因阿難啟問,世尊乃流出此殊勝希有之《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也」。這文字裡頭沒有說,佛為大家啟講這個法門,不是的,是世尊流出此殊勝希有,從自性裡頭流出來的。為什麼?佛雖然住世八十年,天天跟大家在一起,和光同塵,實際上,佛沒有起心動念。如果有人說佛起心動念了,叫謗佛,這佛自己說的,真的沒有起心動念。十二部經,就是十二分教,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都是自性裡頭自然流露出來。佛沒有通過思考,佛沒有想想我應該怎麼講,沒有。眾生有感,佛自然有應。眾生的緣成熟了,能接受,聽佛說這個經,能信,能理解,能發願求生,能認真念佛,這個緣成熟了。只要這個緣成熟了,自性裡頭這個經自然流出。世尊住世說經四十九年,沒說一個字。沒有說一個字,說得這麼多,這給說真話,這不是假話。眾生有說是什麼?從阿賴耶識裡頭流出來的,有為法;佛從自性裡流出來,無為法,不一樣。有為是有起心動念、有分別執著,佛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個意思很難懂,但是是真話,不是假話。

  「可見此經正因世尊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這個經確實是世尊無盡的慈悲,憐憫,三界就是六道輪迴,輪迴在六道裡頭的苦難眾生。三惡道,是痛苦不堪的,這地獄;三善道,是金銀、琉璃、寶藏所成的天獄,天也是牢獄,也是獄;一個是地獄,一個是天獄。這我們前面都念了。為什麼?出不了六道輪迴,你在這裡頭得不到自在。墮落在天裡頭,人不知道,他還喜歡,享福;墮落在地獄裡頭苦,想出來。佛清楚,要幫助這些眾生離開珍寶牢獄。我這個話的意思,珍寶是牢,三途是獄,離開就自在了。

  「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這是世尊,這是佛在因地上發的本願。像我們現在這得人身,在因地修行,發的「眾生無邊誓願度」,發度眾生的願。惠以真實之利,真實之利是成佛,才是最真實的利益。幫助你脫離六道輪迴,證阿羅漢,是有利益,不真實。幫助你成菩薩,還不真實。一定要幫助你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這才叫最真實的利益。用什麼方法?教學。我在馬來西亞講了十個教學為先,最後兩個,「十方剎土,教學為先」;最後一個,「極樂世界,教學為先」。這個手段,好!不用這個手段,就全都落空了,世出世間法都是教學為先。你看世出世間聖人都懂得,從修身齊家,斷惡修善,沒有一條不是教學為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图8、9)简单总结一下,OPPO更像是一个在影调、色彩、人像的万能手;小米则像一个正在努力补课的偏科生,强的地方非常强,但是有争议的点也依然存在;而vivo还
  • 睡过头也很正常,要是能一直牵着我可以睡一天直接旷工猫狗狼的三角关系53话春天到了,和和好了在聚餐结束后来接他迷迷糊糊说想去海边在梦里回忆到了以前和计划去海边,但
  • 这个时候,我就告诫自己,要像广钦老和尚说,要做一个最没有用的人;念头这么一转,整个心舒畅无比,就不再挂碍了。大小乘经论佛都说,无我是真的,有我是假的,所以必须认
  • 而这还不过只是慈禧的“袜子费”可以说是慈禧身上最“便宜”的东西二、慈禧的“金履”慈禧对鞋要求极高,不同的场合、活动、天气甚至特殊的日期,她都要穿着不同的鞋,在慈
  • 据报道,Apple 与埃隆·马斯克就收购特斯拉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但 Apple 认为制造自己的汽车比试图将特斯拉整合到 Apple 中更有意义。报道称,项目最
  • 一般妈妈都喜欢用纱布将这些颗粒擦掉,其实这也是宝宝正常的生理现象,过几个星期后,这些不美观的黄色颗粒会自然消失,妈妈不必操心。除了做鞋子,麻线也是家里用处很多的
  • ——《人间草木》18.人总要呆在一种什么东西里,沉溺其中,苟有所得,才能证实自己的存在,切实地括出自己的价值。12,想要跟身边的人搞好关系,就永远不要跟他分享成
  • 2017/ One upon a time2020/ Somewhere someday we will meet again2020/ The Kiss201
  • 2020年我总觉得就是一两年的事,怎么就是四年前了,那年的29日我多半是还在上班,时刻刷着新闻吧!突然想记录一下,第一次惹姐姐生气因为和朋友通宵打麻将,5点钟结
  • 腰粗的好崩溃难受死了现在饭都吃不进去吃东西只为了有劲儿狠狠训练…还是要多睡觉才有力气训练➕有氧—他过来说:屁股真大我给了他一嘴巴打是亲骂是爱他已经吃过饭了但是陪
  • 2、验证爆款的第二要义是测出率:黄金3小时——效率为王在供给远小于需求的情况下,每家广告主都需要找到对应的基建解法,在拿到一部剧的时候,需要第一时间完成素材剪辑
  • 父母可以亲切地留在孩子身边,和蔼持续地倾听他的哭泣,温和地抚摩或搂住他,讲几句关心的话,但不要多,例如,“再多告诉我一些”“我爱你”“发生这样的事我很难过”。如
  • #音乐##音乐推荐##萨克斯##烟台# 黄老师双语段落分享(376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请看清楚之前展示我的皮肤上蓝色“圆点”的线条,跟各种水果
  • 让雷竹笋的美味在你的舌尖上尽情舞动,感受春天的鲜活与美好!春笋,是大自然的馈赠,是春天的使者。
  • #决战平安京[超话]#想捞点姐妹一起玩qwq⭐️能开麦的宝宝可以和我打资质,技术无所谓,只要态度好什么都可以慢慢来(毕竟我也比较菜)常年下辅位,段位有名士和中司
  • 可我忘了我是个灵魂,我妈穿过我的身体,想拉周斯越的手又不敢,一时有些尴尬。我妈也愣了下,随后嗫嚅着唇:“周总,我……”周斯越薄唇勾起,声音寒凉:“你们现在有什么
  • 他们有没有照顾你的情绪,希望五年后的我能回来再看看自己的变化,也许还会不经意感叹时间真快,都快要30岁了,5年时间各种变化都好大[爱你]我讲不出肉麻的话,短暂时
  • 叶秋闻裴景鹤(已完结小说全集完整版大结局)小说全文阅读主角叶秋闻[害羞][握手]t;Alnz;C ‼小说全文阅读主角叶秋闻到公#众#号【岁月书摘】回复(叶秋闻)
  • 开半年可见了,以前分享的链接也没失效但是我懒得汇总链接了(望天躺平)刚把还找得到的都放一起了,要的自取吧。——我就是个爱摸鱼的互联网冲浪‍♀️选手——海王‍♀️
  • 我真是提不起一点劲儿来,我的人生缺失了一块,永远永远在心里烙下一块疤啊,我最亲爱的哥哥,我再也见不到你了啊,你在的时候,我永远觉得自己是小孩,老天爷为什么要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