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心学. 王德峰】

孟子:心,即生命情感的本真(人性本心)

苏格拉底:心,即人的理性(知善知恶的理性)去审视生活。“美德即知识.”

荀子:遵守道德的原则终于利己。(产生了道德表演,德之贼,伪善)。

禅宗:心学。

【时代背景】此前:精选儒家经典。魏晋:乱世之中,道家兴起(周易、道德经、庄子)玄学,乱世中全身避害。礼术规范,被看作人为造作,回归自由生命,返璞归真,道法自然。隋唐:文化生命的衰落,佛学启发,民族思想的缺口,给予弥补。佛学中国化。

佛学8大宗派,不同修行的方法。禅宗,中国化层度最高。让佛经说汉语,深入每个百姓的内心深处。(六祖惠能言说佛经)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汉语中多了很多新词:觉悟、真理、境界、缘分、思维、意识、渡、心心相印……新词,深入进入佛学思想。

尘劳(带着烦恼做事)概括为:贪 嗔 痴
法门(针对于 尘劳)概括为:戒 定 慧
修行:转 贪嗔痴——为 戒定慧

1、修戒——完善道德品行;
2、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
3、修慧——培育智慧。

传心法,是禅宗的起源。一种传佛法的方式:传心法,心心相印(心印)

禅宗是“修心”的法门。( 其他修行方式:净念、神通、戒律……)

禅宗:修心,修智慧。(因罪业由心而生)

八大教义:“教外别传,不列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真理不在文字概念里,修行不是锻炼头脑提高认识,问题出在生命情感,心是生命情感的居所,心病是心出了问题——贪嗔痴。修行修的是有毛病的心。

心学在佛教(禅宗)中展开。

《金刚经》终身受用。主题思想:无相(住相:固化的认定,停留在区别差别偏见,分别相)

“因无所住,而生其心。”

因:应当、应事。

心总向外驰求。将放在外面的心找回来。

回归本心。(得到即乐,失去即苦,并非真的快乐)

无妄念,不住相(偏见),与相离相(承认客观事物的区别,但不停留于区分)

心,转识成智。

(业识,如意即快乐,不如意即烦恼。如意之心,小我的愿望求如意。如何转化成智慧,求如如之心,任何事物都如其本来去理解真实的意义。转变如意为如如。)

心 起念,正念or妄念。

佛性,见性即看见本心。

透过众相(眼睛),常观金体(心领会),不为相所惑(心起)。

金体比作佛性,突破相的千差万别,心见心成佛,诸事诸物上本有的佛性。观者见者是本心,领会所有的事物本有的佛性。

孟子说的心,非在经验世界里,但因心的存在,才不活在动物界里。

不列文字(不要固化地认知文字,不形成偏见),传话目的是达到那不可说。

当人面临失去,当依赖的相不见了,人得靠本心活着。没有立足之地,方为立足之境(境界)。本心顿悟,见性成佛。

【如何读佛经?】

透过众相(眼睛),常观金体(心领会),不为相所惑(心起)。

金体比作佛性,突破相的千差万别,心见心成佛,诸事诸物上本有的佛性。观者见者是本心,领会所有的事物本有的佛性。

孟子说的心,非在经验世界里,但因心的存在,才不活在动物界里。

不列文字(不要固化地认知文字,不形成偏见),传话目的是达到那不可说。

当人面临失去,当依赖的相不见了,人得靠本心活着。没有立足之地,方为立足之境(境界)。本心顿悟,见性成佛。

心病。说话达到不可说,语言文字是攀登的阶梯。

不列文字还有一层意思,你别把文字本身当真理,文字只是手段。告诫提醒人们如何读佛经?佛教的真理不在文字概念(名相)里,因此不能用头脑的理解能力去读。而是用你的心去读。

“学佛”而非佛学,学佛就有真实的受用,就是我们生命情感的升华,我们心的改变。

怎么用心读?我们的生活经历,积累的生命感受,读佛经就是借助佛经的经文,回过来读自己的生命感受……

你如何读懂经文?在这段经文当中,你把你的某些生命感受放进去了,这才叫读懂了。这叫用心去读。即“法喜充满”。用生命感受来与之呼应(共情、共鸣),你会不会读得泪流满面?感动了。我们跟文学、艺术作品是这样的关系,我们跟佛经的关系也是如此。取决于能否将自己的生命感受放进去?

金刚经:“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我们的心和愿望是随着时间等不断变化,“时间心”不是本心,本心不朽。借助佛经的经文,反观审视我们的生命情感,佛经所展开的生命情感的境界。原本我们累积的生命情感是散漫的,不成境界。在阅读佛经的过程中,我们将生命情感放入经文中,然后再把它拎出来,上升为生命情感的境界。佛的境界就是“解脱”的境界。

禅宗是修心的法门,佛经的意义是帮助我们,将生命的感受提升为生命的境界。

例如:真正获得修行的法门。慧能虽然是文盲,但也可领会佛法。他发动了一场“佛学革命”,把禅宗修行的那种“参禅”的精神活动,从少数文人的圈子里解放出来。让它住入每一个老百姓的内心深处去。每一个人都有佛性,只要人的“本心起来都能见到佛性,每一个人的人心都可以领会佛法妙理。慧能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佛教的真理并不在文字概念里,在文字中讨真理,真理是悟不到的。)

禅宗大纲:
“教外别传,不列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每个人都有佛性,自见本性即看见自己本有的佛性,即心即佛,修心。(传心法,无法用语言表达,但先要对话,是为达到那不可说。)

《金刚经》:“因无所住而生其心。”

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隔绝尘世,心与尘二元对立,隔绝)

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人的许多的欲求、期待,实现是如意,不实现是不如意。烦恼是不如意,人心自生烦恼。

人心,是无限心。人心超出现实,去筹划未来。如何安顿这“无限心”?成了问题。

心生烦恼,得心自己去解决。不要将心作为现实存在,心若不认识自己它则不存在。禅宗:“本心自悟。”(主体性)

本心一直存在,未悟则未发现,人此时并非主体。本心的存在,即本心的自我领悟,这就叫精神,而精神就是主体性。什么是精神的存在?黑格尔说:精神的存在和它的自我意识是同一件事。而中国的禅宗讲:本心自悟。境界是一样的。

心生烦恼,也用我们的心将烦恼去掉。这是同一个心。

烦恼就是不如意,这是我们的心向外驰求,有一个趋高避低,趋贵避贱,趋富避贫的追求。若我们回归呢?回归本心,本心是我们本有的,一旦回归,就叫“悟了”,它就存在了。

慧能:“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

{意思是:地位低下的人往往也会有过人的真实智慧,地位显赫的人也会有智慧被埋没的时候。如若轻视他人,则会导致无边际的重罪业障。}

下下人不容易“住相”,上上人“不住相”更难。

Jobs:“Stay foolish,stay hungry.”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说:“保持愚笨和饥饿。”摒弃精英主义的傲慢,才能持续进步,才能造福人群。

住相:被相给住了,被相给罩住了,自己反而不自由,个人受相左右。看重感官所知觉的一切。

众生是未觉悟的佛,佛是觉悟了的众生。前念迷是凡夫,后念悟即是佛。

众生平等,佛心无差别。

“何为功德?”
见性是功(见到自己的本性),平等是德(普遍敬重,不轻视,平等对待每个人)。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

“修行”为达于涅槃,解脱生死的苦恼。

每个人都有希望,人皆有佛性,众生平等。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佛学汉化:佛学汉语、思想深入大众人心。

学佛要向内心去求,本心起即见佛性。

做好事是布施,会得福报,但罪孽未消,要脱离生死轮回,需修功德。

见性是功,平等是德。(不要有偏见,坏事需纠正,不要固化评价个人,论是不论人,事情有是非,人无是非。)

执戒,戒轻视他人。(警惕:精英主义或极端民族主义的傲慢与偏见)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法不能离开生活,脱离生活就无法觉悟。)

即心即佛,心与佛无差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王德峰#

【阅读力:生命茁壮的关键能力——读程载国《由理解到创造》】 阅读,似乎人人皆会,好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只要识字就能读、会读,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实际上,社会大众的阅读素养大相径庭,作家赫尔曼·黑塞曾说:“当多数缺少天赋的人将自己的阅读能力很快就只用来读报上的新闻或商业版时,少数人仍然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因为它们古时候都曾经是富有魔力的符箓和咒语)。这少数人就将成为读书家。”

如今,许多人已经逐渐认识到,阅读素养是一种对人后天发展影响巨大、需要着力培养的关键能力。近年来,各类指导阅读的书籍登上了各类排行榜,可谓风靡一时,但就中小学生而言,这些书籍尚缺乏必要的针对性。近日,程载国的《由理解到创造——中学生阅读力的有效提升》由宁波出版社出版,可以说适逢其时。

《由理解到创造》提出了“中学生阅读力”这一极具统整性的核心概念。2017年,聂震宁在其《阅读力》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阅读力”这一概念:“阅读力指的是对所读图书的理解、运用和反思的能力。”程载国则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学生阅读素养发展的实际,对其内涵进行了深入的发掘,根据能力形成的内在逻辑,将阅读力分解为“专注力”“理解力”“批判力”和“表达力”四项要素,进而建构了有关“中学生阅读力”培养的较为严密的理论体系和一整套方便实施的操作路径。

一、阅读力的发展必须以“我”为主,从深入理解抵达冷静批判。

关于读书,王阳明主张:“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了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程载国执教于王阳明故里,对阳明心学有深切的领悟。他认为,理解不局限于读出来、读准确,而要以“我”为主,从自己出发,以自己为主体。诚然,读书就是“读自己”:不是为了记住人家说了什么,也不单是想知道人家说了什么;而是要积极地、以平等的姿态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最终目的在于成就最好的自己。

因此,程载国在提倡“理解一部作品有外部解读和内部解读两条路径”之后,特别指出我们对一部作品的理解的多寡“与我们的提问意识”很有关联。他根据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明确指出“作品的意义是由读者根据自身的知识体系赋予的”。至于如何解决疑问,他提出了三条路径:回到作品,联系生活,求诸专家。这样做,无疑回归到了阅读的本意,也可以达成对作品的深度解读。这样定位“理解力”,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启示。

近年来,批判性阅读已成为一种热潮,程载国也把“批判力”作为精读阶段重要的发展目标。他认为:“批判性阅读是一个‘理解—思考—超越’的过程。”他从朱熹等中国古代先哲身上汲取了有关阅读的智慧,提炼形成了“批判力”训练的三条途径:自我反思,与作者较量,和读友辩论。

二、阅读力的高阶是“说、评、写”等输出,是阅读能力的综合表现。

程载国把“表达力”作为中学生阅读力四要素之一,极具创意。面对可能存在的质疑,他回应说:“合上书卷之后遐思品味书中的情节人物,打开笔记本来为该书编写内容提要,在知乎、豆瓣等网络平台发表读书感言,甚至读完该书之后有了写作冲动,从而为该书写就评论文章,这些活动怎能被排除在‘阅读’之外呢?”

的确,阅读绝不是一种单纯的视觉活动。他考察近年来PISA国际阅读素养评价题型的转变后,敏锐地发现它已经“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转向主动表达,从静态的识记阅读逐渐走向动态的运用阅读”,因为“输出”暗藏着“对自主整合分析、独立筛选判断等思维素养的要求”。于是,他提出要“扭转传统阅读以‘听、读、记’等输入性能力为本的阅读教育,代之以更高层次的‘说、评、写’”。可以说,这种主张把握了阅读学研究的风向,切中了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充实了“中学生阅读力”的内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实际上,《由理解到创造》一书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程载国撰写的30篇文学评论性文章,如《王阳明〈黄楼夜涛赋〉赏读》《鲁迅的“故乡情结”》《〈哈姆雷特〉:生命之轻与责任之重》等,这是他阅读“表达力”的精彩展现,也是对中学生读者的亲身示范。值得一提的是,程载国评析的多是课本上的文章或是学生课外爱读的书籍,他如何“理解”?如何“创造”?显然对广大中学生而言,更加具有启发价值。

三、阅读力的养成须提升阅读的专业化水平,要注意书籍适切的打开方式。

清代《魏叔子文集》中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蓄积学问像富人积财,金玉、布帛、竹头、木屑、粪土之属,无不豫贮,初不必有所用,而蓄积多了,酝酿沉浸久了,及其有故临文,大小浅深,各以类触,沛乎若决陂池之不可御,当其必需,粪土之用,有时与金玉同功。”中学生阅读,亦是如此,贵在兼收并蓄,博闻广识。成长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不断拓宽阅读的边界,阅读不同体例,不同门类,不同时代,不同国别,不同语种的文章。但也需注意,不同的书籍应采取适切的方法,依体而读,因文而读,须切记“每一卷书,都有正确的打开方式”。

程载国说:“学生在阅读方面应该实现由被动阅读到主动阅读、由休闲阅读到专业阅读的飞跃。”的确,真正的阅读力,应该是一种专业化的阅读能力。《由理解到创造》除“导读”外,共有六辑,分别谈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人物传记和学术著作的阅读方式。每一辑先用一篇文章谈这一文体总的阅读方法,再用三五篇文本评论性文章具体示例。如第一辑“诗歌:语言的魔方”,《诗歌阅读漫谈》一文,从顾随、周啸天、叶嘉莹等人诗歌阅读的经验中,提出鉴赏诗歌应从语言入手,强调“只有准确把握了一首诗的语言收敛性、多义性、抒情性和音乐性特征,我们才能说自己读懂了这首诗”;接着,用《元稹与他的悼亡诗》《从〈李凭箜篌引〉中见李贺“奇峭”诗风》《惠特曼〈草叶集〉:向劳作者致敬》《像孩子一样——重读〈海子的诗〉》等评论性文章,具体演绎了如何从语言入手,准确理解一首诗。

程载国认为,“优秀的传记作品以其丰富的思想价值助益青少年的成长”,他专门用一辑来谈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并推荐了《富兰克林自传》《别闹了,费曼先生》《我坦言我曾历尽沧桑》《西潮·新潮》等几本传记作品。近年来,高中语文教材上专门提出了学术著作研读的要求,这无疑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深造。程载国说:“阅读学术著作时,我们额头上的一道道皱纹都是美丽的。”在书中,他用一篇《学术著作阅读漫谈》和三篇相关评论文章,以及一则《乡土中国》的教学回顾,全面地介绍了这一崭新文类的阅读门径,极具开拓价值。

阅读,需要有一种闲静之心,这样才有望悟得天机,尽享书海泛游的无穷趣味。《由理解到创造》则是最佳的伴读之作。 (作者:欧阳凯 系浙江省慈溪中学语文教师)

【阅读力:生命茁壮的关键能力——读程载国《由理解到创造》】发布时间:2021-08-18作者:欧阳凯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阅读,似乎人人皆会,好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只要识字就能读、会读,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实际上,社会大众的阅读素养大相径庭,作家赫尔曼·黑塞曾说:“当多数缺少天赋的人将自己的阅读能力很快就只用来读报上的新闻或商业版时,少数人仍然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因为它们古时候都曾经是富有魔力的符箓和咒语)。这少数人就将成为读书家。”

如今,许多人已经逐渐认识到,阅读素养是一种对人后天发展影响巨大、需要着力培养的关键能力。近年来,各类指导阅读的书籍登上了各类排行榜,可谓风靡一时,但就中小学生而言,这些书籍尚缺乏必要的针对性。近日,程载国的《由理解到创造——中学生阅读力的有效提升》由宁波出版社出版,可以说适逢其时。

《由理解到创造》提出了“中学生阅读力”这一极具统整性的核心概念。2017年,聂震宁在其《阅读力》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阅读力”这一概念:“阅读力指的是对所读图书的理解、运用和反思的能力。”程载国则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学生阅读素养发展的实际,对其内涵进行了深入的发掘,根据能力形成的内在逻辑,将阅读力分解为“专注力”“理解力”“批判力”和“表达力”四项要素,进而建构了有关“中学生阅读力”培养的较为严密的理论体系和一整套方便实施的操作路径。

一、阅读力的发展必须以“我”为主,从深入理解抵达冷静批判。

关于读书,王阳明主张:“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了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程载国执教于王阳明故里,对阳明心学有深切的领悟。他认为,理解不局限于读出来、读准确,而要以“我”为主,从自己出发,以自己为主体。诚然,读书就是“读自己”:不是为了记住人家说了什么,也不单是想知道人家说了什么;而是要积极地、以平等的姿态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最终目的在于成就最好的自己。

因此,程载国在提倡“理解一部作品有外部解读和内部解读两条路径”之后,特别指出我们对一部作品的理解的多寡“与我们的提问意识”很有关联。他根据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明确指出“作品的意义是由读者根据自身的知识体系赋予的”。至于如何解决疑问,他提出了三条路径:回到作品,联系生活,求诸专家。这样做,无疑回归到了阅读的本意,也可以达成对作品的深度解读。这样定位“理解力”,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启示。

近年来,批判性阅读已成为一种热潮,程载国也把“批判力”作为精读阶段重要的发展目标。他认为:“批判性阅读是一个‘理解—思考—超越’的过程。”他从朱熹等中国古代先哲身上汲取了有关阅读的智慧,提炼形成了“批判力”训练的三条途径:自我反思,与作者较量,和读友辩论。

二、阅读力的高阶是“说、评、写”等输出,是阅读能力的综合表现。

程载国把“表达力”作为中学生阅读力四要素之一,极具创意。面对可能存在的质疑,他回应说:“合上书卷之后遐思品味书中的情节人物,打开笔记本来为该书编写内容提要,在知乎、豆瓣等网络平台发表读书感言,甚至读完该书之后有了写作冲动,从而为该书写就评论文章,这些活动怎能被排除在‘阅读’之外呢?”

的确,阅读绝不是一种单纯的视觉活动。他考察近年来PISA国际阅读素养评价题型的转变后,敏锐地发现它已经“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转向主动表达,从静态的识记阅读逐渐走向动态的运用阅读”,因为“输出”暗藏着“对自主整合分析、独立筛选判断等思维素养的要求”。于是,他提出要“扭转传统阅读以‘听、读、记’等输入性能力为本的阅读教育,代之以更高层次的‘说、评、写’”。可以说,这种主张把握了阅读学研究的风向,切中了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充实了“中学生阅读力”的内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实际上,《由理解到创造》一书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程载国撰写的30篇文学评论性文章,如《王阳明〈黄楼夜涛赋〉赏读》《鲁迅的“故乡情结”》《〈哈姆雷特〉:生命之轻与责任之重》等,这是他阅读“表达力”的精彩展现,也是对中学生读者的亲身示范。值得一提的是,程载国评析的多是课本上的文章或是学生课外爱读的书籍,他如何“理解”?如何“创造”?显然对广大中学生而言,更加具有启发价值。

三、阅读力的养成须提升阅读的专业化水平,要注意书籍适切的打开方式。

清代《魏叔子文集》中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蓄积学问像富人积财,金玉、布帛、竹头、木屑、粪土之属,无不豫贮,初不必有所用,而蓄积多了,酝酿沉浸久了,及其有故临文,大小浅深,各以类触,沛乎若决陂池之不可御,当其必需,粪土之用,有时与金玉同功。”中学生阅读,亦是如此,贵在兼收并蓄,博闻广识。成长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不断拓宽阅读的边界,阅读不同体例,不同门类,不同时代,不同国别,不同语种的文章。但也需注意,不同的书籍应采取适切的方法,依体而读,因文而读,须切记“每一卷书,都有正确的打开方式”。

程载国说:“学生在阅读方面应该实现由被动阅读到主动阅读、由休闲阅读到专业阅读的飞跃。”的确,真正的阅读力,应该是一种专业化的阅读能力。《由理解到创造》除“导读”外,共有六辑,分别谈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人物传记和学术著作的阅读方式。每一辑先用一篇文章谈这一文体总的阅读方法,再用三五篇文本评论性文章具体示例。如第一辑“诗歌:语言的魔方”,《诗歌阅读漫谈》一文,从顾随、周啸天、叶嘉莹等人诗歌阅读的经验中,提出鉴赏诗歌应从语言入手,强调“只有准确把握了一首诗的语言收敛性、多义性、抒情性和音乐性特征,我们才能说自己读懂了这首诗”;接着,用《元稹与他的悼亡诗》《从〈李凭箜篌引〉中见李贺“奇峭”诗风》《惠特曼〈草叶集〉:向劳作者致敬》《像孩子一样——重读〈海子的诗〉》等评论性文章,具体演绎了如何从语言入手,准确理解一首诗。

程载国认为,“优秀的传记作品以其丰富的思想价值助益青少年的成长”,他专门用一辑来谈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并推荐了《富兰克林自传》《别闹了,费曼先生》《我坦言我曾历尽沧桑》《西潮·新潮》等几本传记作品。近年来,高中语文教材上专门提出了学术著作研读的要求,这无疑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深造。程载国说:“阅读学术著作时,我们额头上的一道道皱纹都是美丽的。”在书中,他用一篇《学术著作阅读漫谈》和三篇相关评论文章,以及一则《乡土中国》的教学回顾,全面地介绍了这一崭新文类的阅读门径,极具开拓价值。

阅读,需要有一种闲静之心,这样才有望悟得天机,尽享书海泛游的无穷趣味。《由理解到创造》则是最佳的伴读之作。

(作者系浙江省慈溪中学语文教师)

作者:欧阳凯

《中国教育报》2021年08月18日第4版 版名:读书周刊 https://t.cn/RyhoNEq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打卡一个秋天# #随手拍# 【官方认证】福建平和琯溪红心蜜柚 【券后¥14.8】热销41315件 #好物推荐# #好物分享# [傻眼]【盘它看下评论】[傻
  • 睡到自然醒。 又赖了一会儿被窝。 昨日摘的花儿活了。 旧衣服剪了,缝了几个小垫子。 昨日的剩藕汤煮了一把细面条做早午餐。 偶尔会买妞妞的土司,各种口味的:昨天
  • 我和我的父辈 终于在国庆快结束的时候去看了。四个篇章,前三个都算完成的不错。 第一个故事《乘风》用牺牲孩子换回老百姓的生路,大概是一个父亲这辈子做出的最艰难的抉
  • #为流浪毛孩子填饱肚子#[中国赞]#善待动物的倡行者# 世间所有美好的心灵,都是能相互感应的,你对流浪动物的善良,它们也一定能感受得到~ 爱 护 流 浪
  • 我和我的父辈 终于在国庆快结束的时候去看了。四个篇章,前三个都算完成的不错。 第一个故事《乘风》用牺牲孩子换回老百姓的生路,大概是一个父亲这辈子做出的最艰难的抉
  • #情感[超话]##人生##生活##治愈不开心##情感# 《貓頭鷹》20211️⃣0️⃣1️⃣0️⃣(5) 不可能人人都像韩亚季一样,有着天赋异禀与神奇力量让他
  • 【#女子投诉民警当晚被铐走# 父母被喷辣椒水”,#重庆渝中公安分局就民警违法传唤致歉#】 重庆渝中公安分局通报“民警违法传唤”一事:责令派出所撤回上诉,处警民警
  • 模特出图 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坚强、向上,靠近阳光,为梦想而奋斗!与其原地回忆惊天动地,不如出发再次经历!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轻言放弃
  • #宋旻浩[超话]# ✨✨ #旻浩的韩语杂学# Day-26 #想要给你花# 너를 사랑했던 나의 심장을 那颗我曾爱过你的心脏 내가 죽으면
  • 乾坤牛转 2021辛丑年年运分析 元旦一过,有很多人已迫不及待,想了解新的一年总体运势。回望2020庚子年,跌宕起伏、艰难曲折,我们抗住了新冠疫情和中美贸易战
  • 迈克尔·马尔姆的田园风光人物画 喜欢就加 艺术台 Michael Malm 迈克尔·马尔姆, 1972 | Figurative painter “人物形
  • 我们从小到大受到外界各种各样的法则,价值观的影响和环境的熏陶,导致我们对自我的认知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我们会觉得我们的一生应该美好,我们应该是正面积极向上的,
  • #西安猫狗宠物领养[超话]#西安本地寻找安置家庭过度或领养:泰迪西施串,女孩,九个月很乖不乱叫。在一个下雨寒冷的晚上被还在上学的小姐姐碰见不忍冻死救助了回来。但
  • #和你们聊不了太深的[超话]# 九月的最后一天,放假的前夜。清吧小酌了一杯,有点上头。台上有个二十出头的驻唱歌手,不知疲惫地在奔赴着他的梦想。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的
  • #长沙房产[超话]#【东原麓印长江】资格差问我 广电旁,公园式住宅,双地铁口 105/125/128/142㎡精装高端大盘 有电梯入户,一梯一户小高层精装 3.
  • 北大著名教授钱理群:陈东升《长寿时代》给我的深入思考 泰康人寿  “陈东升的《长寿时代——从长寿、健康、财富的角度透视人类未来》是一本研究人口问题与经济发展
  • 白天的最后一条缝即将盒上,我在期待深夜的梦会不会如那期待,五彩缤纷,色彩斑斓?夜空中悬着残月,我数着寥寥无几的星,一直到山那边出现了鱼肚白,最后的夜色消失。多久
  • 生命是没意义的 因为你我终将死去, 时间的长河会抹去 你我存在的痕迹, 可自从人类 学会相爱的那一刻起, 我们因为对方的存在 而获得了意义, 理解或不理解都罢
  • 估值(1)最重要的“市盈率PE估值”   市盈率又称PE ratio,是最常用的估值方法。它可以很快算出一个上市公司大致的估值。如果一个公司的市盈率下降了就可以
  • #鹿晗# 希望以后鹿哥发微博我们少刷一些一直都在之类的,他都已经新更了三次了,无论是鹿哥还是大家都知道真正的芦苇永不脱粉。这波风浪已经差不多过去了,大家还是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