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新清明 | 24岁女入殓师:为逝者化妆,替生者疗伤】知乎上有人问:世界上最孤独的职业是什么?有人回答:入殓师。的确,当你做了这一行,就意味着你要失去很多东西,很多人不愿意和你来往,聚会、酒席不肯邀请你,甚至连亲人都可能“嫌弃”你。可是换个角度想,这份职业虽然让很多不理解的人害怕,但也令人感到温暖。24岁的王小茶就是这样一位入殓师。在这个疫情笼罩下的清明节,她的故事,有点特别。
  
她的祭奠:帮别人的奶奶化好妆,告慰自己的“奶奶”

在殡葬业的众多从业人员中,王小茶是年轻一代殡仪工作者的缩影,也是中国稀少的“殡葬专业”毕业生。现代殡葬行业在他们眼中,不再是封建迷信文化的糟粕,也不再是令人敬而远之的边缘职业,年轻的从业者们在用行动诠释着现代殡葬观念。

王小茶是云南女孩,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现在于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殡葬事务服务中心工作。她打理着中心的日常工作,有时是入殓师,有时是缝合师,有时是墓地销售,有时还是心理咨询师。

王小茶出生在云南的乡村,在村里,有位邻家的奶奶对她特别好,如亲奶奶一般。

去年5月离开家去工作时,她像往常一样抱了抱奶奶,便去了湖北,没想到这一道别就是永别。今年,远在云南的奶奶因为胃癌去世了,相隔2000公里的王小茶想要回家奔丧,但因为疫情原因,来不及了。

王小茶只能通过和家人视频的方式,在小屏幕中见到了奶奶出殡的过程,这也是她最后一次看到奶奶。

两天后,王小茶在工作中,处理的是一位因车祸离世的老人的遗体,这位老人与她的奶奶同岁。因为车祸,老人的遗体有所残缺,王小茶为她进行了缝合,再穿衣出殡。通常结束入殓工作后,工作人员会在车间里集体向遗体鞠躬5秒,但是这天,王小茶弯下身子,深深地鞠躬了很久。“那一瞬间,好像把对村里奶奶的思念都寄托在了这位逝者身上。”王小茶说道。

王小茶处理的这位逝者,经过简单修复、化妆后,将最后也是最好的一面呈现在亲友面前。“入殓的意义就在于让逝者美好的样子永远在亲友心中存在。”王小茶说,入殓师这份职业,与其说是在给遗体整理仪容仪表,不如说是为了安慰生者。就像有句话说:入殓既是生者的最后道别,也是逝者的洒脱上路。
  
她的工作:让离去的人散发最后的美丽

除了日常的入殓工作外,王小茶还会在工作的同时为家属进行心理辅导。

8岁女孩菁菁(化名),父亲因心梗而突然去世,她久久不敢到大堂见爸爸最后一面。“爸爸不想离开这个世界,他一定很难受。”菁菁对王小茶说。孩子表示,自己从电视里看过人发生心梗而死去的情节,面部的狰狞模样让她觉得很害怕,也怕这种模样出现在爸爸的脸上。

但菁菁如果不最后见父亲一面,那么父亲火化后就再也没机会看到了。王小茶考虑到这一点,走到菁菁身边,告诉她:“爸爸没有离开呀,除非你忘记了爸爸,那才是真的离开。”她陪着孩子聊了很久,才让孩子明白死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她说,亲人们在参与死者入殓的时候,无疑是一个彻底释放哀思、表达怀念的过程。入殓师们为逝者化妆,让冰冷的尸体散发最后的美丽,不光令逝者带着美好的一面归于平静,能够体面、有尊严地走,同时也让那些和挚爱之人分离的亲人都能够记住他们最美丽的一面。

到了安葬那天,菁菁捧着照片,乖巧地跟着行进的队伍走着。突然,她拉起王小茶的手,眼泪慢慢流下来,但没有哭闹。
  
她的理想:认认真真地让生者和逝者告别

王小茶工作时,也会遇到一些不同的情况,比如那些在生前选择遗体捐献的逝者,他们离世时不少家属会比普通的家属更加难过,因为他们连火化的机会都没有。但是王小茶却觉得,死亡有时是向死而生,而不是凋零。“遗体捐献者往往能够挽救一个家庭。”她说道。这样的离别,是为了更多的欢聚。

是的,离别。最近,因为MU5735空难,让王小茶对离别这件事情越来越有感触。受过专业训练的她,特别期望能够通过某种技术将逝去亲朋的最后一面重塑,认认真真地让生者和逝者做一次告别。

现在,王小茶工作的地方也会帮逝者整理一些影像资料,剪辑成片供亲友哀悼,以弥补最后一面的缺失。她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以后自己有能力了,要开设一家专门给家属进行心理辅导、还能还原告别现场的机构。
  
她的执着:从不忌讳对职业产生质疑

在网上有很多关于“入殓师”的讨论,很多人表示无法接受这个职业——“每个月给我100万,我也不干!”“魂都得吓出来!”“干这一行,胆子得多大啊……”

而很多人也无法接受爱人干这个职业:“想想每天晚上抱着你的那双手,平时都在摸……就接受不了。”

面对这些非议,王小茶非常理解,她告诉记者,常常会有人听说自己是殡葬从业者而不和自己握手,而她却觉得自己的工作十分有意义。

王小茶小时候在村中目睹过一起车祸:当时一辆客车从山路上翻下悬崖,车上几十人中,只剩一个襁褓中的婴儿生还。警察赶来,就在她眼皮下从山石缝隙间搬运着尸体。这是王小茶第一次感觉到生命的脆弱。

对她来说,最开心的莫过于家人都非常支持她的工作。父母担心的只是她独自一人工作时会不会害怕,而不是因为忌讳而对她的职业选择产生质疑。

“入殓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礼仪,也是对人生命的尊重与惋惜。”在异乡打拼的王小茶还通过殡葬服务,和曾经的逝者家属成为了最好的朋友。“在打理逝者遗体和一些事务的时候,往往最能与家属产生共鸣的就是我们,但是出于职业素养,我们不能把情绪过多地表达出来,在事后,家属最感激的也是我们。”

王小茶说:“我见过很多因为意外去世的逝者,明天和灾难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所以想见的人就要去见,想做的事就要去做。”#疫下新清明# #清明节#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朱泓江)

【#疫下新清明#|#24岁女入殓师帮别人奶奶化好妆告慰自己奶奶#】知乎上有人问:世界上最孤独的职业是什么?
有人回答:入殓师。
的确,当你做了这一行,就意味着你要失去很多东西,很多人不愿意和你来往,聚会、酒席不肯邀请你,甚至连亲人都可能“嫌弃”你。
可是换个角度想,这份职业虽然让很多不理解的人害怕,但也令人感到温暖。
24岁的王小茶就是这样一位入殓师。
在这个疫情笼罩下的清明节,她的故事,有点特别。

#世界上最孤独的职业是入殓师#
她的祭奠 帮别人的奶奶化好妆,告慰自己的“奶奶”
在殡葬业的众多从业人员中,王小茶是年轻一代殡仪工作者的缩影,也是中国稀少的“殡葬专业”毕业生。现代殡葬行业在他们眼中,不再是封建迷信文化的糟粕,也不再是令人敬而远之的边缘职业,年轻的从业者们在用行动诠释着现代殡葬观念。
王小茶是云南女孩,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现在于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殡葬事务服务中心工作。她打理着中心的日常工作,有时是入殓师,有时是缝合师,有时是墓地销售,有时还是心理咨询师。
王小茶出生在云南的乡村,在村里,有位邻家的奶奶对她特别好,如亲奶奶一般。
去年5月离开家去工作时,她像往常一样抱了抱奶奶,便去了湖北,没想到这一道别就是永别。今年,远在云南的奶奶因为胃癌去世了,相隔2000公里的王小茶想要回家奔丧,但因为疫情原因,来不及了。
王小茶只能通过和家人视频的方式,在小屏幕中见到了奶奶出殡的过程,这也是她最后一次看到奶奶。
两天后,王小茶在工作中,处理的是一位因车祸离世的老人的遗体,这位老人与她的奶奶同岁。因为车祸,老人的遗体有所残缺,王小茶为她进行了缝合,再穿衣出殡。通常结束入殓工作后,工作人员会在车间里集体向遗体鞠躬5秒,但是这天,王小茶弯下身子,深深地鞠躬了很久。“那一瞬间,好像把对村里奶奶的思念都寄托在了这位逝者身上。”王小茶说道。
王小茶处理的这位逝者,经过简单修复、化妆后,将最后也是最好的一面呈现在亲友面前。“入殓的意义就在于让逝者美好的样子永远在亲友心中存在。”王小茶说,入殓师这份职业,与其说是在给遗体整理仪容仪表,不如说是为了安慰生者。就像有句话说:入殓既是生者的最后道别,也是逝者的洒脱上路。

她的工作 让离去的人散发最后的美丽
除了日常的入殓工作外,王小茶还会在工作的同时为家属进行心理辅导。
8岁女孩菁菁(化名),父亲因心梗而突然去世,她久久不敢到大堂见爸爸最后一面。“爸爸不想离开这个世界,他一定很难受。”菁菁对王小茶说。孩子表示,自己从电视里看过人发生心梗而死去的情节,面部的狰狞模样让她觉得很害怕,也怕这种模样出现在爸爸的脸上。
但菁菁如果不最后见父亲一面,那么父亲火化后就再也没机会看到了。王小茶考虑到这一点,走到菁菁身边,告诉她:“爸爸没有离开呀,除非你忘记了爸爸,那才是真的离开。”她陪着孩子聊了很久,才让孩子明白死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她说,亲人们在参与死者入殓的时候,无疑是一个彻底释放哀思、表达怀念的过程。入殓师们为逝者化妆,让冰冷的尸体散发最后的美丽,不光令逝者带着美好的一面归于平静,能够体面、有尊严地走,同时也让那些和挚爱之人分离的亲人都能够记住他们最美丽的一面。
到了安葬那天,菁菁捧着照片,乖巧地跟着行进的队伍走着。突然,她拉起王小茶的手,眼泪慢慢流下来,但没有哭闹。

她的理想 认认真真地让生者和逝者告别
王小茶工作时,也会遇到一些不同的情况,比如那些在生前选择遗体捐献的逝者,他们离世时不少家属会比普通的家属更加难过,因为他们连火化的机会都没有。但是王小茶却觉得,死亡有时是向死而生,而不是凋零。“遗体捐献者往往能够挽救一个家庭。”她说道。这样的离别,是为了更多的欢聚。
是的,离别。最近,因为MU5735空难,让王小茶对离别这件事情越来越有感触。受过专业训练的她,特别期望能够通过某种技术将逝去亲朋的最后一面重塑,认认真真地让生者和逝者做一次告别。
现在,王小茶工作的地方也会帮逝者整理一些影像资料,剪辑成片供亲友哀悼,以弥补最后一面的缺失。她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以后自己有能力了,要开设一家专门给家属进行心理辅导、还能还原告别现场的机构。

她的执着 从不忌讳对职业产生质疑
在网上有很多关于“入殓师”的讨论,很多人表示无法接受这个职业——“每个月给我100万,我也不干!”“魂都得吓出来!”“干这一行,胆子得多大啊……”
而很多人也无法接受爱人干这个职业:“想想每天晚上抱着你的那双手,平时都在摸……就接受不了。”
面对这些非议,王小茶非常理解,她告诉记者,常常会有人听说自己是殡葬从业者而不和自己握手,而她却觉得自己的工作十分有意义。
王小茶小时候在村中目睹过一起车祸:当时一辆客车从山路上翻下悬崖,车上几十人中,只剩一个襁褓中的婴儿生还。警察赶来,就在她眼皮下从山石缝隙间搬运着尸体。这是王小茶第一次感觉到生命的脆弱。
对她来说,最开心的莫过于家人都非常支持她的工作。父母担心的只是她独自一人工作时会不会害怕,而不是因为忌讳而对她的职业选择产生质疑。
“入殓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礼仪,也是对人生命的尊重与惋惜。”在异乡打拼的王小茶还通过殡葬服务,和曾经的逝者家属成为了最好的朋友。“在打理逝者遗体和一些事务的时候,往往最能与家属产生共鸣的就是我们,但是出于职业素养,我们不能把情绪过多地表达出来,在事后,家属最感激的也是我们。”
王小茶说:“我见过很多因为意外去世的逝者,明天和灾难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所以想见的人就要去见,想做的事就要去做。”
#24岁女入殓师让离去的人散发最后的美丽#

■记者手记
跟死亡打交道的人,可能更温暖善良
东航飞机坠毁事件还有余波,疫情也未消散,又处在清明这个传统节气,死亡这个词,最近总是被频繁提起。
世界上,和入殓师一样直面死亡的特殊职业还有很多。
比如火化师、捞尸人、遗体接运工、灵堂管理员,再比如法医,几乎每天都要接触死者;当然,也包括很多普通的医护人员。
我们身边,这样特殊职业的人不占少数,但也正是有他们的存在,人“走”时才有最后的体面。
生死不可逆转,我们每个人最终都会走向死亡,而这些职业,都是站在人生的终点站,守护每一位逝者,并减轻逝者亲人的痛苦。
我一直相信,那些能和死亡打交道的人,都是对生死有着深刻理解的人,也必定是善良温暖的人。
每一个岗位的他们,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他们,值得尊敬。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朱泓江)

【防疫科普】新冠疫情专用名词应知应会清单
一、组织管理
1.“四方责任”:属地、部门、单位、个人。
2.“四个风险点”:境外和国内高中风险地区疫情输入、入境冷链物品疫情输入、集中隔离人员传染、医疗机构院内交叉感染。
3.“重点场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员密集且流动性大、容易暴发聚集性疫情的场所,如车站、机场、码头、公共交通工具、健身娱乐场所、理发洗浴场所、农贸(集贸)市场、商场超市、影剧院、体育场馆、会议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场馆,商品展销与售后服务场所,宗教活动场所等。
4.“重点机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容易暴发聚集性疫情的机构,包括医疗机构、儿童福利院、养老院、护理院、监管场所、学校、托幼机构、培训机构等。
5.“重点人群”:新冠病毒暴露风险高、传播风险大、抵抗力较低的人群,包括医务人员,移民、海关、市场监管系统一线人员,警察、保安、环卫工人、保洁员,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快递外卖人员、公共场所服务人员、水电煤气等工作人员,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孕妇、儿童、伤残人士等人群。
6.“特定人群”: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从事病例(确诊、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转运、尸体处理、环境清洁消毒、标本采集、实验室检测、流行病学调查、隔离病区及医学观察场所、卫生检疫、进口冷链货品生产搬运销售等工作的人群。
7.疫情风险人员排查“四个查清”:人数查清、人头查清、位置查清、管控情况查清。
8.“623”:
六关口:冷链、集中隔离点、院感防控、海空两港、区域排查、哨点检测。
两道防线:社区防控、疫苗接种。
三个重点:重点场所、重点环节、重点人群。
9.“三站一场”:长途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和飞机场。
10.当前疫情防控“总策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二、外防输入
1.入境人员“三查、三排、一转运”:三查就是全面开展健康申明卡核查、体温监测筛查、医学巡查;三排就是严格实施流行病学排查、医学排查、实验室检测排查;一转运就是对判定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有症状人员和密切接触者“四类人员”,一律按照有关规定移交地方联防联控机制做后续处置。
2.入境“三类货物”:冷链货物、高中风险普货、低风险普货。
3.入境“四类人员”: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有发热等症状的人员。
4.入境人群全程闭环管理“五道关口”:远端防控、国门检疫、集中隔离观察、社区防控、哨点监测。
5.冷链食品防控“一线两重点”:落实机场、港口、运输、仓储、市场、零售等一条线从业人员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加强重点人员个人防护和健康管理;加强对口岸入关、市场流通冷链食品的日常抽检。
6.冷链食品防控“六道关口”:远端防控关、口岸检疫关、集中监管关、市场流通关、零售经销关、消费终端关。
7.冷链食品防控“三项措施”:个人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信息报告措施。
8.进口冷链食品“三全”管理:全检测、全消毒、全追溯。
9.货物外包装“六面消毒”:上-前-左-右-后-下,六个面。
三、调查处置、隔离场所
1.国家卫健委提出的应对德尔塔变异株疫情五字诀“快、狠、严、扩、足”:即响应快、管控狠、措施严、精准扩大排查范围、备足隔离场所。
2.疫情处置“早、快、严、实”:落实“四早”措施(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出手快、管控严、措施实。
3.流调溯源“三公”机制:公安、公卫、工信。
4.现场流调处置“2+4+24”:流调队伍2小时内到达现场,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核心信息调查,24小时内完成感染者全面信息调查。
5.流调管控“四点一线”:是指感染者发现点、居住点、工作点、活动点、活动轨迹线。
6.流调溯源“三同时机制”:流调溯源工作中,疾控、公安、工信等部门同时赶赴现场、同时开展调查、同时处置疫情。
7.医学观察人员管理“五个到位”:排查、管控、督导、宣教、关爱。
四、社区防控、农村疫情防控
1.疫情社区防控“三级包保”制度:是指县(区)干部包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干部包行政村(社区),行政村(社区)干部包户。
2.疫情防控三个关键字“封、筛、隔”:封就是要足不出户,管控到位、服务到位、健康监测到位、宣教到位、关爱到位;筛就是核酸筛查,全员筛查,做到一个不漏,同时有序组织;隔就是集中隔离,坚决迅速隔离密接、次密接人员。
3.社区防控“五包一”:1名街道或乡镇干部、1名社区网格员、1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人员、1名社区民警、1名及以上志愿服务者,开展社区防控工作。
4.应急处置“五最”:在最早时间、从最低层级,用最小成本,解决最大关键问题,争取综合效益最佳。
5.督查检查“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
6.“七小”行业:小餐饮店、小食品店、小美容美发店、小浴室、小网吧、小歌舞厅、小旅馆。
五、医疗救治、院感防控、核酸检测
1.“四早措施”: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三区两通道”:三区即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区,两通道是指医务人员通道和病人通道。
3.基层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基本要求“四一律、四必须、七询问”:
(1)一律落实就诊“一米线”必须引导居民排队就诊,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做到就诊不聚集。
(2)一律落实就诊“四必须”:必须严格督促就诊和陪诊人员做到“口罩必戴、体温必测、健康码必查、行程码必看”。对无法提供健康码人员的信息要进行登记并向其居住地村(社区)报告,有可疑症状的需进一步核实。
(3)一律落实就诊“七询问”:必须详细询问就诊人员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是否自行服用过退烧药,是否有近期中高风险地区或境外旅居史或途经中高风险地区,是否有中高风险地区和入境人员接触史,是否有冷链或进口商品物流工作经历或人员接触史,近期有无参加聚集活动,是否接触过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病例等情况。
(4)一律落实就诊“全登记”:必须落实就诊人员信息登记制度,准确记录就诊人员的基本信息及相关症状,做到不漏一人。对可疑患者的陪诊人员信息也应登记。
4.院感防控“三同防”:内外同防、医患同防、人物同防。
5.院感防控“三防融合”:实施基于规范工作人员行为、强化行为管控的“人防”、基于提升感控技能、优化诊疗流程的“技防”、基于科技使用消毒灭菌剂、相关设施设备的“器防”。
六、消毒、防护、疫苗接种
1.消毒“四个统一”: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统一行动、统一用药。
2.消毒“五要”:隔离病区、病人住所要进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医院、机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环境物体表面要增加消毒频次;高频接触的门把手、电梯按钮等要加强清洁消毒;垃圾、粪便和污水要进行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要做好个人手卫生。
3.消毒“七不”:不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的消毒;不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不直接使用消毒剂对人员进行消毒;不对水塘、水库、人工湖等环境中投加消毒剂进行消毒;不在有人条件下对空气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不用戊二醛对环境进行擦拭和喷雾消毒;不使用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做预防性消毒。
4.公民防疫“八个基本行为准则”:一是勤洗手,二是科学佩戴口罩,三是少聚集,四是保持厕所卫生,五是分餐制,六是做好清洁消毒和通风,七是遵守社交礼仪,八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5.社会面防控“三件套”:测温、验码、戴口罩。
6.新冠疫苗接种“三查七对一验证”:(1)三查:检查受种者健康状况,核查接种禁忌;查对预防接种卡与预防接种证记录;检查疫苗、注射器的外观、批号、有效期。(2)七对:核对受种者的姓名;核对受种者的年龄;核对疫苗的品名;核对疫苗的规格;核对疫苗的剂量;核对接种部位;核对接种途径。(3)一验证:验证受种者、预防接种证和疫苗信息是否一致。
7.适合新冠病毒生存,疫情传播风险高的“冬春季”:1月至3月。
来源:感染管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对食材的理解,对口味的把握,美味兼顾感受,一食一餐皆为享受,这家中餐厅,我是有机会一定会再来的3⃣️第三天:早起的动力依然是一碗苏式面条,苏州W的自助餐厅设计也
  • 《江沅曲郁山》江沅曲郁山小说(全文阅读无弹窗)[发芽][发芽][发芽][飞机][飞机][飞机][照相机][照相机][照相机] ‼书名:《江沅曲郁山》江沅曲郁山
  • ——曾国藩人生三境说曾国藩15句经典语录,耐人寻味 1.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曾国藩
  • 而这款宝玑表更是进行了个性化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到秒针的末端别精心打造成了音符状,这是为了呼应此表所搭载的音乐盒式机构。再到腕表制作,卡地亚依然成绩斐然,拥有自己
  • #LeeWonhee[超话]# [羞嗒嗒]#李沅禧0626生日快乐# 【补档】231007 ILLIT_twt成员推更新沅禧相关 对特效很着迷的小女孩们
  • 所有的物质都是能量,都是意识主宰能量,如果所有的药物抛开了意识与能量,药还治病吗?所有的物质都是能量,都是意识主宰能量,如果所有的药物抛开了意识与能量,药还治病
  • 为了体现了这位优秀赛车手的终极力量,这款腕表表盘12点钟位置镶嵌着尼克•海顿的星形徽章。该款腕表融合了2006年MotoGP赛场上尼克&
  • 记录2024-31补充记录(库存版)和好朋友在阆中古城暴走的一天,互相拍了多多的美美的照片。这次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的返程,在南充站的售票大厅门口,我们坐在台
  • 所以我只想找个羊肉串吃突然很想吃烧烤的我没找到结果回来路上看到了皮皮给我们买了五串嘻嘻回来后就一起吃嘻嘻开心不过在这个时候我还是没有感觉自己在合肥我俩在一块就总
  • 因此,她选择用“笑”这一细节来展现他,尽管这篇回忆文章原本应带有悲凉色彩,但她仍选择用大量篇幅去描绘她们之间的琐事与趣事,因为那是鲁迅先生真实而温暖的一面。
  • 自2022年起,亚纪画廊邀请更多位国际艺术家加入画廊项目,提高他们在亚洲的形象。这个夜市真的超好逛[悲伤]好多好吃的,最后我俩都吃到超撑但是舍不得走,还打包了
  • 我哆哆嗦嗦地出去,笑着回来,第一次打恐怖本这么欢乐,应该是npc比较善良,搜证时突然抱住我,我还以为她看我比较害怕,所以我也紧紧抱住了她(什么清奇的脑回路) -
  • 只要有梦,一切都还早,一切都来得及,在你最好的年纪。 你无法决定下一段旅途遇见的是好事还是坏事, 可你能决定面对它们的态度。
  • 然后带着满满期待去觅食 结果走了很久发现都是网红打卡餐厅和旅游专供小摊 实在没有食欲接着我们误打误撞来到了沈记烧烤 我说这家店我好几年前吃过还不错 于是一拍即合
  • 笔者是执业风水师傅,解答问题就是以专业思维,我们要明白分手/离婚是有三个原因:1) 宿世债2) 八字不夹3) 床位风水不好如果继续算下去, 第4个原因是下半身有
  •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 / #刘宇宁南珩离十六# “洽逢深秋落叶,晚风四起,秋风与落叶中,你是第三种绝色” · #摩登兄弟[超话]#/@摩登兄弟刘宇宁
  • 简约大气又时尚,上街潮流十足,赶紧入手吧????帅哥们??尺寸:长19x底16x底5.5cm?? 76000089 灰蓝5BB123:MiuMiu新品toop
  • “哥,好.... 好像.. .. 不太对劲呀” 邓放看着小罗鼓鼓的腮帮子,努力咀嚼着,似乎想说什么。“哥,好.... 好像.. .. 不太对劲呀” 邓放
  • 而远洋悠隐南山,便是那个能让你心灵得到栖息的地方。在整座山谷构建的“康氧生活圈”中,你可以在山林间做场“森氧SPA”也可以在山墅间尽享天然“空气循环净化”。
  • 怎么说呢 除了喝醉 他的事另外放最后再讲吧去成都前 和朋友去了洛阳 玩了 三天 簪了花 去了龙门石窟 其实一开始我只是想簪花 是朋友说想去龙门石窟看看 当时其实